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1
一、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的常见原因
1.引起病害发生的内在因素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能否发生,以及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如何,往往取决于机体内免疫力的强弱。比如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能感染南美白对虾和小龙虾,而对同池混养的青虾却没有任何危害;青、草鱼易患病毒性出血病和肠炎病,而在相同条件下,鲢、鳙鱼却安然无恙;白头白嘴病只出现在草鱼的幼鱼身上,而成鱼则不感染。面对相同的病原体,有的水产养殖动物患病严重甚至死亡,有的患病较轻可逐渐自行痊愈,有的则丝毫没有影响,所有这些都与机体内免疫力的强弱存在一定的关联。
2.引起病害发生的外界因素
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的外界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池塘是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池塘条件的优劣,往往与病害的多少、轻重密切相关。鱼池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尸体以及残饵沉积于池底,导致池塘底层长期缺氧,氨氮、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浓度过高,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原体大量孳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水产养殖动物便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而生病。(2)人为因素生产者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行为,很有可能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是放养密度过大。在生产中,有的生产者为了片面追求高产量,一味加大水产养殖动物的放养密度。其实放养密度也不是越大越好,当放养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带来水产养殖动物生存空间狭小、排泄物增多、污染加重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增加病害发生的机率。二是投饵、施肥措施不当。投喂霉变饲料,或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都会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三是机械损伤。水产养殖动物苗种在起捕、运输过程中如若操作不当,损伤体表,病原体就会从伤口乘虚而入,使其发病。四是重治轻防。有些生产者由于没有认识到病害预防的重要性,在预防环节上没有设置关口,大都是在发现水产养殖动物有了病才去治疗,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3)生物因素常见的病害大多是致病生物引起的,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生病的有微生物(如病毒、细菌、霉菌和藻类等)和寄生虫(如原生动物、吸虫、绦虫、线虫、甲壳动物等),此外,还有直接吞食并危害水产养殖动物的敌害生物(如水鸟、水蛇、水老鼠、凶猛鱼类和青蛙等)。
二、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预防措施
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原因,生产者要从放养到收获,从池塘环境到管理措施,从硬件到软件,由表及里,层层设防,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一道水产养殖动物免遭危害的绿色屏障。
1.改善池塘条件
池塘条件的改善要坚持重点时段清整与平时维护相结合。一是养殖初期,要对鱼池进行清整。鱼池的清整,包括修整和清塘两个环节。修整就是冰冻、曝晒池底,清除过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清除岸边杂草,夯实池埂;清塘,就是用药物进行池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清塘的药物有很多,通常使用的有生石灰和漂白粉。二是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定期换注新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池塘条件。换水频率,可根据水温情况而灵活掌握,通常4-6月份,每10~1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1/4;7-9月份,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常用的微生物制剂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一般每隔20~30天使用一次。
2.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坚持巡塘,查看水产养殖动物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水产养殖动物有缺氧引起的浮头,或者发现池塘水质浑浊、老化等现象,就要通过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等措施加以及时应对;二是科学投饵,除按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的“四定”原则投饵外,所投饵料还必须新鲜,尤其在高温期间,饲料极易发生霉变,因此饲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水产养殖动物摄食较多的季节,还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C或微生态制剂,以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三是搞好消毒卫生,在水产养殖动物整个饲养过程中,消毒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等药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对苗种、工具、饵料和食场进行消毒;四是在拉网、运输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碰伤体表。
3.药物预防
在疾病流行季节,针对某种易发病害,可以有针对性地用一些中草药加以预防,而外用泼洒的化学药品则应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低剂量在水体中泼洒化学药品,不仅会使一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而且时间长了还会污染水体。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化学药品造成的危害,已有不少生产者在病害预防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品,而选用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的生物制剂。
4.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能增强动物的内部防御机制,有效地预防与控制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注射法,另一种是浸泡法,注射法的效果要好于浸泡法。尽管免疫预防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是,这种免疫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疫苗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而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种类很多,现有的疫苗品种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中对病害预防的需求,要扭转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尽快研制开发适合养殖品种、针对特定水产病原的疫苗。
5.科学放养健壮良种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2
1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多且较普遍,重点存在下列问题:
1.1 实验教材少且理论化
目前,湛江水产专科学校主编有《淡水养殖水化学》教材,该版本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除高职专科院校使用外,其他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使用该版本的不多;陈佳荣主编的《水化学》,这本教材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做了补充和完善,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学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胶体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否则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解、消化和掌握,并且与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编的版本一样没有成体系的实验教材;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不仅有理论课教材,还专门编写了成体系的实验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也是目前使用较广的版本,但内容偏理论化,深度明显。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内容绝大部分是水体中最基础的一些指标测定和验证性实验,缺乏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补充,没有与水产养殖直接关联的实验项目,有点偏理论,而且囊括淡水和海水水环境化学,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太强。[7]
1.2 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养殖水环境化学”虽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但也是一门跨门类的综合性课程。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水产养殖专业背景,同时也要具有水域环境和基础化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要上好这门课,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专业师资力量或团队建设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担任“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任教师,这些教师没有水域环境和水体化学知识背景。有部分高校该门课由环境学院或化学化工院的教师兼任,但他们又不具备水产养殖的知识背景,特别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无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课程的“有效教学”。
1.3 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且“三性”实验设置不合理
在大多数高校水产养殖专业中,“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虽然都已得到充分地认识,但目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学时安排上,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课时一般平均只占课程总学时的 30%左右。因为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受其影响学生往往也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态度消极,不主动自己动手,缺乏独立思考。在日常的教学中,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多设置为验证性的实验,有些学校即使设置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但这方面实验的比重也明显偏低,因很多高校没有实习基地等条件的支撑,开设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也不理想。[8][9]总之,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不够重视,而且??验教学内容也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严重脱钩。
2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总结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有效教学”改革探索,以实现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为目的,认为要实现“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优化“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材和组建实验教学团队
在目前高校专业深度转型背景下,要深化“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将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结合起来,我们学校处于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主要以渔业为支柱产业。因此,我校水产养殖专业“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淡水环境化学,所开设的实验课全部与淡水相关。我们对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进行了优化,结合自身的特色将海水相关部分内容进行删除,增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化学内容。同时,要实现该课程实验的“有效教学”,必须将“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师资进行组建和形成教学团队,提升团队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要体现在理论教学方面,而且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而言,实验教学能力可能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演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要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必须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拓展知识背景。同时为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目标,教师要主动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策略和手段,不断突破现有的教学形态以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10]我们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提升该课程“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进的或年轻的教师要下到水产养殖基地或企业挂职培训,充分了解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2.2 强化教师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而言,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是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的实践者,“以科研促教学”是高校教师搞好教学的主要途径,任何教师决不能脱离科研而纯粹地搞教学工作。教师科研是教师实践成果的体现,它为实验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模板,能融入和驱动实验教学。[11]一个不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将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将部分科研内容以实验教学的形式设计成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参与了教师科研,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另外,只有长期参加科研实践的教师,才能使自己上的实验课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和具有前沿性,才能使教师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设计出更多的前沿性实验。同时,要重视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效果转化,改革过去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采用影像、VR和CAI课件等形式教授学生,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或从实际的科研案例出发逐渐引导和深入到实验教学中去,直观、明了,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设计实验解决等,提高了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养殖水环境化学”实践教学团队共有6人,凡是没有科研课题或不从事生产一线实践的教师不能参与该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只从事一些辅的教学工作。
2.3 提升实验教学学时比例,重视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
转型,就是要实现“传统教学型”向“现代应用型”的转变,有效地为地方产业升级服务。要深化“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就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验教学学时比例,制定切合实际的实验项目,将验证性实验融入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中去,重视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对于“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来说,实验课一直是它的重点和闪光点,原本的实验课时比重比较低,约占该课程总学时的35%,但我们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认为在转型大势下应该将包括实验课在内的实践性教学比重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教改中采取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各占50%的开课方式,这种开设比例基本上考虑到了我们这类转型高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特点,甚至有部分学生主动提出进一步增大实验课时的比例。我们重视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特别是以综合性实验为切入点,能更多更好地把书本的一些理论知识具体化,变抽象为具体,融入到实验课当中,不仅使学生易于掌握书本知识,同时巩固实验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技能。
2.4 鼓?钛?生自行设计实验,加强实验的过程考核
前几年,我校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不仅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很高,并且每个实验都是由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选择好后并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懒惰思想,缺少自主思考的意识,针对这些弊端,我们对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删掉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即4~6人一组确定实验题目后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分析并自行设计实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其次,学生设计好实验后,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配制试剂、准备实验低耗材料等各项准备工作,让学生真正了解整过实验过程和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一般属于探索性的实验,因此在实验课程考核时不应太注重结果的准确性,而是要重点考核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具体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既拓展了实验考核的范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次实验设计注入正能量。
2.5 利用基地实验和实习巩固实验教学成果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纯粹依靠室内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室内实验如果脱离实际而不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起来,那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基地的实验和生产实习这一环必不可少。实验基地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用于生产实践的关键场所,要真正实现“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就必须加强课程生产实习,校企合作,联合育人,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手脑并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高校应积极与省内外水产养殖相关企业联系,主动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尽量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去实际生产单位参与实践和学习。我校该课程的实习基地覆盖了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经济区,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大湖股份、大通湖天鸿渔业、岳阳普利农业以及今珠生物等大型水产养殖企业。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在实习基地建实验室,将校内实验转移到基地进行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就有部分来自基地生产一线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采取暑假“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将学生送到相关企业去参与生产实践,既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巩固了实验教学成果,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3
近年来,国务院决定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这是党和政府继减免农业税与各项农业补贴政策以后,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农业部门迅速行动,积极配合。目前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有关工作情况如下。
一、开展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一是精心部署,全面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去年,中央决定在我省开展能繁母猪保险试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8月13日,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根据省长办公会议纪要,我厅会同财政、保监局等部门,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我厅还组织相关专家,多次深入试点县市,听取基层部门和养猪大户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农业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协调组织及防疫与技术鉴定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积极加强与财政、保险部门的沟通协作,认真提供能繁母猪存量、防疫、免疫、灾害疾病死亡等情况,协助保险机构做好鉴定、标识、理赔工作,协助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能繁母猪每头保险金额1000元,保费60元,费率6%。其中中央补贴30元,省财政补贴18元,农户承担12元。在各级农业、畜牧、财政部门和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基本上做到了能保尽保。截止今年10月31日,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完成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共有1773999头能繁母猪参保。按照保险政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5322万元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3193万元,已全部到位。此期间,全省参保能繁母猪共死亡75271头,保险公司全额理赔7529万元。通过能繁母猪保险,养殖户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养猪的积极性。养殖户纷纷表示,党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是提前准备,认真做好水稻保险试点工作。今年初,财政部决定将我省纳入水稻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厅会同财政厅、保监局、人保财险、中华联合等保险公司,迅速邀请武汉、监利、枣阳、京山等县市以及大型种业公司和部分种植业大户,就水稻保险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险责任、运作方式、理赔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磋商,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我省水稻实施方案。还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水稻等品种的参保意愿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汇总上报全省意向性参保水稻面积,协助做好基础性工作,会同省财政厅、*保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水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了水稻保险试点实施方案。
水稻保险,每亩每茬保险金额200元,保费14元,费率6%。其中:农民承担25%,计3.5元/亩。县级财政补贴15%,计2.1元/亩。省级财政补贴25%,计3.5元/亩。中央财政补贴35%,计4.9元/亩。据统计,目前全省应保水稻面积为3289万亩,已承保面积为2533万亩,承保率为82%。已受理损失报案3万余件,保险公司支付赔款1.5亿元。
三是迅速行动,大力推进奶牛保险试点工作。我省奶牛数量不多,但发展速度很快,根据我省积极的申报态度和扎实的基础工作状况,财政部同意我省开展政策性奶牛保险试点工作。对此,我厅行动迅速。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在反复征求奶牛养殖业大户、规模化养殖场、畜牧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会同省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出台了关于开展奶牛保险工作的通知,拟定了奶牛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为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二是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协作机制。省级畜牧部门成立了奶牛保险工作专班,并与省保监局、省财政厅、中华联合、人保财险等多个部门一起,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为强化沟通、协商,及时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三是勇于承担责任,开展基础性工作。为了规避饲养户的道德风险,各地畜牧部门对参保的每头奶牛佩戴了专用的识别标志,每县配备了1-2名专职畜牧兽医人员,协助保险公司,参与宣传投保、勘验和理赔工作,还广泛动员各地奶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奶牛保险试点工作。
目前,我省每头奶牛保险金额6000元,保费360元,费率6%。其中中央补贴108元,省财政补贴108元,县财政补贴72元,农户承担72元。截止今年10月31日,全省共有29739头奶牛投保,中央财政补贴资金321万元已全部补贴到位,省级财政补贴资金已安排预算,正在核实中。据统计,此期间参保奶牛死亡776头,保险公司全额理赔444万元。武汉市东西湖区每年正常死亡奶牛都在400多头,以前没有任何补偿,今年参保后都获得了保险公司全额赔偿,参保养殖户非常高兴,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更多的奶牛养殖户参加保险的积极性。
四是深入调研,积极谋划水产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自然灾害是直接影响渔业生产和渔民增收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渔业与农业中其他行业相比,养殖风险更高,灾害更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渔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亿元。渔业风险还直接威胁到渔民的生命安全,一旦遭灾,往往船毁人亡、家庭破碎,严重影响渔区社会稳定。在今年罕见的雪灾中遭受重创的农业,保险赔付仅有0.35亿元。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渔业,仅水产养殖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达68亿元,其中*省水产养殖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但渔业保险赔付为零。
正是由于渔业风险大,渔业保险也充满风险,成为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碰的“烫手山芋”,市场呈现“真空地带”。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对渔业保险“望而却步”,是由于“吃苦在先”。资料显示,从1984年至1994年10年间,全国各保险公司共收取1.14亿元渔船保险费,结果赔付了1.14亿元。以人保公司为例,在1993年之前作了10年渔业保险,基本亏损。
渔业保险的业务相对其他保险更为复杂:保险费率难以厘定,损失难于评估,理赔难度大,更易出现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其中最易理解的是,成本高风险大,保险公司要做,费率就很高。费率高,老百姓保不起;费率低,又缺乏分保制度,风险集中在保险公司,致使它赔不起。基于渔业“靠天吃饭”的特性与*开展渔业保险缺失的现状,要真正切实的为*渔民系上"保险带",探索建立水产养殖灾害政策性保险机制十分必要,对此,省水产局正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深入调研,以提供政策性建议,各级水产部门也在围绕水产养殖业保险开展基础性工作(初步建议如后)。
二、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政策性保险主体是广大分散农户,承保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面临的风险种类多,既有风灾水灾,又有虫害疫病,一旦出现风险,造成的损失点多面广损失大,同时,农业风险责任也很难确定,在推进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我省出现“四难”现象:
一是投保组织工作难。目前,全省农业投保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户,从数量上看,全省有1100多万农户,从遍布区域看,广大农户分散在18.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湖区平原,也有山区丘陵,参保对象非常特殊。同时,农业政策性保险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由于农户观念陈旧、有关部门宣传滞后、加上目前经营规模较小、农业比较效益不高、保险示范引导不够等等多重原因,农民参保的意愿还不强,认识还不到位,因此,给基层投保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是道德风险控制难。种养殖业保险的标的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植物,出险影响因素较多,主体因素难以判断,加上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部分保险公司在乡镇还没有实现网点全覆盖),增加了预防道德风险的难度。特别是当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偏低,比较效益较差时,农户很容易出现有灾不救,牲畜有病不治等情况,其目的就是想套取保险资金,这样往往容易造成保险公司经营难以为继。
三是查勘定损理赔难。农业生产风险发生极度不规律,同一种作物、同一种牲畜在不同的区域可能遭受的灾害损失会不同,即使在同一区域不同的农户之间,可能遭受的灾害损失也会不同,尤其是我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九省通衢,迁飞性、流行性病害发生频率更高。农业灾害查勘定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比如水稻灾害就有虫害、病害、风灾、雹灾、水灾、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多种,同样是虫害,又有稻飞虱、稻种卷叶螟、纹枯病等多种,确定灾源非常困难,同时,对于损失程度分析也非常困难,比如水稻减产,就涉及到抽样检验、样本分析、常年产量评估、不同品种水稻单产理论与实际产量等多种因素。又如,奶牛死亡后,病因的检查需要专业的兽医和专门的检查设备,往往要到武汉等地的检测中心,费时费力费钱。保险公司不可能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力量,相关部门可能高估,保险部门可能低估,如何做到客观公正,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加上外出打工等,保险公司上门理赔也比较艰难。
四是农业灾害预防难。农业既要承受经济风险,也要承担自然风险,在自然风险中,灾害源非常广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险业经营非常有利,但保险公司无力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只有依靠农户,依靠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依靠农业系统,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农业灾害的易发性与保险公司化灾能力的不足性,导致农业灾害防治的非可控性,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中介服务组织成长滞后等,增加了农业灾害预防难度。
三、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支农惠农的又一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把好政策落实好、执行好,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建议:
1、进一步提高现行农业保险试点品种的补助标准,水稻保额建议由原来的20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以上,奶牛保额由原来的6000元/头提高到8000元/头以上,能繁殖母猪保额由现行的1000元/头提高到1500元/头。
2、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范围,种植业方面:将我省其他优势农作物纳入保险试点范围,如柑橘、油菜、棉花、小麦、玉米等。畜牧业方面:增设出栏肥猪的保险险种,对我省5000只以上的父母代种禽场,开展种禽保险试点。为了促进全省养羊业的发展,凡与羊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养殖合同的农户尝试开展能繁母羊的保险。目前中华联合已在罗田开展了试点工作,反响较好。水产方面:以开展渔业精养鱼池和网箱养殖政策性财产保险为主,渔民人身安全商业性保险为辅。并建议率先从26个水产大县起步开展渔业养殖政策性保险联保互保试点。保额标准比较复杂,要成立专班进行研究,保费应控制在5%以内,各级财政承担50%—80%。
3、尽快出台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配套政策。一是将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政策性农作物保费补贴资金纳入当年度的省级财政预算。二是确定市县二级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比例,我们建议市级财政补贴5%,县级财政补贴10%。三是要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承担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0%,并允许其列入成本核算,尽量减少农民交费额度。
4、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理解并主动响应政策,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业保险工作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5、丰富农业保险主体。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种养殖业大户,突出这些主体的参保地位,提高农业保险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农业保险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农业保险业务水平,更好地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现实选择。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4
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水平的提高,同去加上我镇独特地理位置,决定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全县变得更加敏感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在我们生活中举不胜举,如海南豇豆农残超标事件,毒豆芽菜、瘦肉精事件等等(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讲)、这些事件的影响的决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厂商,很多都影响到一个产业链,一个地区,甚至是相关联的产业。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农产品制质量安全中个别事件或者个别案例也容易被炒作,达到某种目的,很有可能引起放大效应和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目前高温季节来临,我镇蔬菜生产、渔业生产中因部份农户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社会公德丢失,只求眼前经济效益,违禁农药使用量有急剧增加的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随时都有可能暴发的风险和隐患。作为乡镇负责人,特别是作为分管农业的负责人,我每时每刻都有如坐针毡之感,搞不清这座火山会不会暴发。现在讲民生问题为大,何为民生问题,简单的讲百姓吃的就是最大的民生,吃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政府最大的民生问题。没有吃的安全保障就根本没有资格谈其它民生诸如住房、出行、教育、受尊重等的问题。一句话两个不字管总,不管多么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都不为过,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抓农产品制质量安全工作都不为重。
二、如何突出重点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这里首先就涉及到如何正确评价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我想用九个字来评价“有改善、有问题、有怨气”。有改善指的是,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在座各位努力,目前局面有所改善,成绩我们不能否认;有问题指的是,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群众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有怨气指的是,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实有自已的独特性,在这项工作上乡镇主要领导受过怨气,在座各位也受过怨气,每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开会一讲就是治河渡的问题,有时我们在下面真的座不住。
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我看首要的还是统一思想的问题,思想统一就有大局意思,有了大局意思工作就会落到实处,最终工作就会有成效。关于统一思想的事不需要我多讲,大家都清楚。还是我刚才讲的那句话两个不字管总,不管多么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都不为过,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抓农产品制质量安全工作都不为重。
如何抓好这项工作,我看主要是突出重点监管,针对我镇实际情况搞好蔬菜、水产品、禽畜产品等三大类农产品监管,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重点产品不出问题。关于蔬菜生产主要是严打高毒限用农药,以整治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禁用农药和克百威、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严把安全间隔期,严密监控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关于禽畜生产主要是全面清缴瘦肉精,健全养殖档案搞好肉食市场监管工作。关于水产品生产主要是严打使用禁用药,以监控使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严厉打击在水产养殖和苗种繁育环节中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特质行为,引导养殖户开展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今天在会上还向相关村场下发了通俗易懂的“明白卡”(请村主任一定要将资料贴到农户的门上,特别是养殖户和菜农这两个特定的群体),上面有不能使用的禁用农药、禁用兽渔药,同时我们提倡农户举报,自我监督等多种方式来加强监管。今后镇要成立一个全镇农药监督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有两项,其一是把什么农时用什么药,如何用药用多少药,药的安全间隔期多长以书面的方式发到各相关农户手中,其二是加强全镇农药流通销售、使用等相关环节的监督,对部份不良农户,不良经销商的不法行为要态度明确,坚决制止。
三、关于工作责任和纪律的问题
工作责任必须到人,工作压力必须上身,今天会上各村场都要向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在这里进一步明确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村场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场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工作纪律很简单就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能用的药,坚决不能用,规定的生产环节必须按工作要求到位。关于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要讲即21个字:抓不紧,等于不抓,抓不实,等于没抓,抓不细,等于瞎抓。在这项工作上我们特别要防止出现抓不紧不细不实的作风,如果今天会后,(责任状也签了,两封公开信也发下去了)我们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还是老样子的话,那等于没有开会,甚至还不如不开(免得即浪费时间又浪费打印费)。农产品质量安全出了问题,追究责任是小事,影响事大,搞不好我们大家将会成为华容的罪人,成为历史的罪人。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5
关键词乌衣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优势;发展对策;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93-01
滁州市是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地域,城市发展将有大的飞跃。同时滁州市是农业大市,素有“中国粮食看安徽,安徽粮食看滁州”的说法,当前滁州市正在打造百亿粮仓,更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谯区作为滁州市辖的农业大区,要利用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率先建设示范园区。乌衣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于2010年11月被安徽省财政厅列为省级财政重点扶持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区位于乌衣镇境内,涉及5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38 km2,是典型的圩区农业。
1项目区的优势
1.1项目区农业产业资源丰富
项目区在乌衣镇境内,位于苏、皖2个省交界处,滁州、南京2座城市之间,交通便利,盛产稻、麦、油、菜、水产品、畜禽等,项目区内已建有2 000.0 hm2优质粮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666.7 hm2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666.7 hm2苗木基地、200.0 hm2无公害水生蔬菜等,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乌衣镇拥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家(滁州市第一优质米厂)、渔苗良种繁殖场1家(汪郢农场)、国家级大型农贸市场(大雄华东农贸食品城)、花卉苗木市场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入社会员达3 305户。
1.2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优越
乌衣镇位于滁州市东部,是安徽省东向战略的桥头堡。南谯新区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境内田园风光秀丽,土地平整,沟渠密布,农田林网成型,水资源丰富,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项目区属于圩区,土壤肥沃,优质粮油面积规模宏大,花卉苗木品种丰富,水产养殖特色明显,森林覆盖率高,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
2总体规划建设目标
乌衣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应立足于园区现有基础条件,规划建设目标为:紧紧围绕优质粮食生产、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这一主题,着力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区、特种水产养殖区、高效设施农业区、苗木花卉种植区、循环农业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开拓服务功能领域,增加农业附加值。围绕以上目标,以高标准基础建设为先导,开展农田土地平整、道路、沟渠、电站、林网等配套建设,标准化鱼池建设,设施农业基础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技术装备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态旅游服务建设等。
3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1土地经营权问题
一家一户的分散小规模经营,很难进行农业结构的区域化调整,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开展规模经营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推进农地规模流转的主力军;扶持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他们通过农地流转建立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农地流转,投资发展效益农业,开发农产品。为加快示范区建设应尽快制定扶持、鼓励等相关吸引投资者优惠政策。农业产业化只有通过企业带动才有活力,示范区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1-2]。
3.2项目区内各种承包经营权问题
项目区内各种占有农田、林地、水面等经营的零星承包形式很多,很大程度上影响总体规划建设的需要。一是在总体规划内影响公共设施长远建设的一律在承包到期后收为村、镇集体所有,比如沟渠埂上、主干路的林网,小型水面等。二是尽快摸清示范区内属镇、村、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量,为下一步公共设施建设占用农民土地建立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3.3沟渠、道路建设及绿化问题
现代示范区的项目区内沟渠、道路、绿化建设标准要求高,涉及到占用农田、清除林木甚至拆迁农户等,这种公益性投资涉及众多部门。应该在示范区建设起步阶段的规划中明确各项建设要求,以为在示范区项目实施提供标准执行。
3.4公共设施建筑物的养护问题
随着项目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大,大部分公共配套建筑物投入使用,也发挥了较好的效益,但是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管护不到位,被盗、损坏时有发生。在还未实施大面积土地流转的情况下,随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公共配套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应尽快按照行政村分区域落实看护、使用等措施。
3.5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问题
目前,项目区公共服务设施还是空白,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十分薄弱的环节,不利于建设现代农业。
(下转第396页)
(上接第393页)
4今后示范区建设的思路
市场化运作是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之后,如何确保建设的高效运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政府的服务促进作用[3-4]。
4.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成立高规格的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顾问和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国土、环保、交通、财政、发经委、农发办等部门和乌衣镇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规划、实施和对有关区直部门的协调,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乌衣镇与涉及到的行政村相应成立组织协调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发挥好各部门的职能和积极性。
4.2进行高标准的规划
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产业现状,分析国家政策形势的基础上,高标准做好乌衣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强规划。规划既要体现客观实在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4.3建设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加强区域内交通网络建设,确保公路通畅。加快农田标准化建设,大力修建机耕道、电站工程、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工程等,构筑区域内枯水期不旱、丰水期不涝、平时排灌自如的供排水系统。
4.4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
以建设大项目、构筑大基地、培育大龙头企业、打造大品牌为主线,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对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适当调整组合、集中投向,对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民间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农业项目包装力度,打造投资平台,积极争取上级支农项目资金,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4.5加强经营管理
切实优化环境,为农业基地建设、农业项目建设、农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成立示范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坚持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鼓励以企业或基地为依托,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大规模流转土地,形成顺畅灵活的土地流转模式。搞活“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大规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技术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等,大幅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
4.6制订针对项目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加大扶持力度,对耕地经营或非耕地经营规模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农业生产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补助。对龙头企业基地经营规模大、固定资产投资大的生产性设备设施建设予以补助。对注册农产品商标的龙头企业和基地或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农业品牌予以补助。对从事农产品流通营销、发展订单农业的农民专合经济组织予以补助。加大农业技术服务力度,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5参考文献
[1] 武经宏.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开发建设 率先实现中部崛起[J].农场经济管理,2011(5):16-19.
[2] 李妮,袁欢,张天柱.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分析——以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2):59-60.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6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水产业作为一项主要产业在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水面实现民营以来,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日益突出。第一,我县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大部分水域生态条件好,水质肥沃,饵料生物繁茂,蕴藏着丰富的鱼类和生物资源。据调查,我县有宜鱼资源75950亩。其中:可利用养鱼水库14座,面积13600亩,塘坝近1000座,面积15000亩,自然泡沼13500亩,低洼湿地11650亩,人工池塘22200亩。到2010年已开发利用42000亩,占宜鱼资源面积的55.3%。其中;池塘养殖12200亩,水库13600亩,塘坝8200亩,泡沼8000亩。养殖产量5015吨,产值3510万元。养殖劳动力1030人,年均收入3407元。全县捕捞产量320吨,产值224万元,捕捞劳动力810人,年人均收入2765元,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共计5335吨,渔业总产值达4100万元。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在我县境内形成了25公里长、4公里宽,10.6万公顷的人工湖区,为人工放流和网箱养鱼提供新的水域条件。
根据目前调查情况看,我县大中水面的利用只是初级水平,占养殖主体的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也不高,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实现渔业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均很大。目前广阔的旅游垂钓业在我县蓬勃兴起,将成为渔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此外,还有沿江的低洼沼泽地开发利用养鱼的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我县的渔业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扶持兴建的15处百亩以上渔场分布在13个乡镇。这些渔场的建设为我县的养鱼事业奠定了基础,随着“五荒”资源使用权的拍卖,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旅游垂钓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渔业,使渔业生产又掀起了一个新的。
第二,技术力量雄厚。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有县级技术推广站1个,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17个乡镇有技术推广人员34人,其中70%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0%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近年来他们通过科技承包和科技立项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生产,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突出。近三年共计完成省、市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项目一项,落实面积9245亩,引进推广淡水白鲳、太湖大银鱼、革胡子鲶、彭泽鲫、松浦镜鲤、易捕鲤、方正银鲫等12个新品种。
第三,渔业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十四届三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突进进入到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全局性整体推进阶段,为在大农业中率先走向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的渔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这为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伴随着渔业的迅速崛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养殖生产业已不再是农村可有可无的副业,渔业发展目标已不再是追求产量的增长。在解决了“吃鱼难”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追求效益的提高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县的渔业正在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向农村经济重要产业方向迈进。根据调查,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县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开发利用层次低。目前,我县还有44.7%的宜渔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已利用的水面还有一部分为粗放经营,产量低,效益差。、二是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一些经移植成功的新品种无论在产量、效益还是市场上,都远远好于传统品种,但因资金、资源以及认识问题,推广较难,水产部门虽一直提倡,但因自身“统”的功能较弱,无法有效促进养殖品种更新。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申请推进工作比较艰难。三是渔业基础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我县发展水产养殖业历史较长,大多数渔场、鱼种场均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渔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破损,加之一部分渔场承包短期,掠夺式经营,使很多养鱼水面淤积严重,工程标准下降,配套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水面严重萎缩或停产,有的弃鱼种稻。四是引导服务能力弱,由于各种原因,职能部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科技培训,资金扶持能力十分弱化,由于职能部门引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加上一些乡镇、一些部门的认识问题,使水产业在发展中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养鱼户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这也是影响我县渔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方向
根据当前形势和我县水产业实际,确定我县渔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县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为指导,以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坚持“加速开发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养殖,加快结构调整,狠抓市场流通,养护利用资源,依法治鱼兴鱼”的发展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鱼、渔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快推进水产业建设进程。从今年起,争取利用5年时间,逐步实施我县渔业建设“四、三、四”工程。即建设四个示范园区,建设三个示范基地,推广四大模式。
(一)建设“四个渔业示范园区,发展三大经济”。即:一是以糖坊新胜、满井新城渔场、常安乡长岭渔场为龙头,建设以驯化精养为内容的高产示范园区。二是以宾州镇合兴渔场为示范,建设多种养殖为内容的生态渔业示范园区;三是以二龙山旅游区为启动点,建设钓养结合为内容的游钓示范园区;四是以二龙山灌区为依托,建设稻鱼立体种养示范园区,力争达到千亩乡,百亩村规模。发展“三大经济”:一是区域经济。沿江、沿路、山区、半山区,实行大中小水面一齐上;精养、半精养、粗养一齐上;驯化养殖和常规养殖一齐上。二是特色经济。发展名特优品种,肥水养鱼,稻鱼结合,体现出以鱼为主或以鱼为辅的特色。三是市场经济。按市场需求,做好二龙山水库无公害水产品品牌和池塘品种规格出塘鱼时间差的文章。
(二)建设“三个示范基地”。1良种繁育基地。2多级饲养,均衡上市示范基地。3培育大规模鱼种示范基地。建设三个示范基地要突出三个并重。一是常规品种和名特优品种并重。二是驯化养鱼和肥水养鱼并重。三是池塘养鱼和稻田养鱼并重。
(三)推广“四大模式化”养鱼技术。重点实施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技术、大中水面增养殖技术、综合养殖技术、名优特养鱼技术等实用新技术。通过实施“四、三、四”工程,使全县宜渔水面全部得到开发利用,渔业产值达到9800万元,养殖产量达到1.3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纳入日程,确立水产业作为农村经济重要产业的位置。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水产业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开发名、特、优新品种,增加效益。二是转化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三是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水产业发展成一定规模后,其产业链条也将逐步拉长,从饲料加工到运输业和渔具产品,都可建立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市场。这对于一直以求索“效益农业”和“兴工富民”为目标的县域经济来说,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应该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宜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水产业生产。要把渔业发展纳入主干线领导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规划设计,到一线指导渔业开发和生产。配齐配强乡镇水产站人员,指导开发生产,使水产业发展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尽可能增加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快速发展。
(二)以水面承包开发为重点,建设区域化多类型渔业产区。为使水面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黑龙江省水面资源承包开发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县政府【1996】8号和【1997】23号文件精神,加大承包开发力度。力争到2015年把所有宜渔水面全部利用起来。为保证全县宜渔水面的快速、有效开发,当前要继续深入进行资源核查、摸清底数,确定权属、区分类型。同时,在机制改革上加大挖潜力度,一是以承包促进开发。二是以承包促进改造。三是以法律和制度规范承包开发行为。不断加强大中水面和老池塘的改造工作,不断提高生产力,增强生产后劲。我县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为进一步扩展养殖规模、建立区域化生产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资源类型的差别,按照突出区域特点,实行分区定向发展的原则,全县拟划分五大渔业产区。第一,以新甸、常安、满井、糖坊等平原区为基础,重点建设池塘养鱼产区;第二,以二龙山、经建、民和、宾州等地重点建设大中水面养鱼产区,第三,以平坊、摆渡、三宝、宁远等浅山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塘坝养鱼产区;第四,以居仁、宾西、永和等水田区为基地,重点建设稻田养鱼产区。第五,以松花江大顶山航电枢纽电站上游水域为依托,重点建设网箱养鱼产区。在渔区建设中,注意发展以渔为主的养殖小区,发展养鱼大户,多上一些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养鱼乡镇和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养鱼村,从而体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特点。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在养殖制度上,把集中捕捞变为常年均衡捕捞。通过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提前放种时间、捕大留小等方法达到合理间捕,均衡上市、平易市场淡旺的目的。
二是在确立主体品种上,把以养殖吃食鱼为主转变为吃食鱼与肥水鱼科学搭配。一些投入不足的地方,适当扩大放养花白鲢的比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三是在品种结构上,把只养传统品种变为名、特、优、新品种结合,水产部门要做好引导,抓好试验示范,壮大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