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配平的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配平的技巧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1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既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对此虽已有很多研究和讨论,但这些研究与讨论大多应用各种技巧配平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具有一般意义的配平方法鲜有讨论。笔者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和相关高考题后,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配平方法,以解决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遇到的问题。

基于以上类似于I2化学计量数的处理,在一些反应中会出现分数,如下例4。

在把通过以上方法确定的化学计量数转移到化学反应中时,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0价的Cl有5个,而对应的物质Cl前面如果直接写5,则0价的Cl数目为10。为了让它的数目为5,那么Cl的化学计量数应为,这个反应即写成如下:

处理这个分数有两个办法:一是先为已经确定化学计量数的各物质同乘以2,去掉Cl2前面的2;二是以分数先配平,最后统一乘以2化为整数即可。

利用前述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思路,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确定出有化合价变化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如下:

对于离子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利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时,可优先考虑利用电荷守恒,如本例中因为反应右边总共有6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反应左边也相应有6个单位的正电荷(净电荷),结合硝酸根已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离子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8,这相两边的净电荷才能相等,电荷才能守恒。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 预习导案 反馈 实验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肇始阶段,引导同学们进入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从课前备课到课中引导再到课后思考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课前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备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中除了必要的知识精讲外,我们还要以实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课后我们要启发同学们总结课堂知识和内容,然后通过综合性的课题小任务驱动同学们在完成的过程中体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此几个角度,笔者联系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以案例为契机,进行如下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课前

课前是对知识的预热阶段,不然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熟悉基本概念就要消耗很多时间,这就严重挤压了重点知识讲解和综合问题探索等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⒈教师备课

教师是课堂知识的讲授者,必须对课堂的几个基本要素:知识、学生等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设置出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要以为相关知识已经教授了多少年了就马虎大意,授课前要认真地再阅读几次,并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导学案。笔者建议备课时间更要提前,便于给学生提供预习导案。

比如,在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内容前,我们就要提前两课时做好备课,在了解学生认知情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定预习导案:①认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法和步骤;②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配平技巧;③能用化学式来表达常见的化学反应。备课后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设定的预习导案,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有计划地预习,有效提升预习的效率,为节约课堂实际奠定基础。

⒉学生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预习的实施者,为了扫除预习的盲目性,可以让同学们参照以上预习导案展开。承接上例,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完成对应的预习步骤:环节①要求相对比较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预习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反复阅读教材,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原理、概念和基本方法;环节②关于配平技巧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有些地方理解不了,让他们把理解不了的地方圈出来,这样能有效提升课堂听课的针对性;优秀生也尝试一些例题外的配平练习,遇到困难也圈点出来。环节③是拔高性要求,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予以配平…

同学们这样照着预习导案预习,不容易忽视知识细节,并能在预习导案的启发下进行相关拓展和延伸,为接下来的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课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新课改以来高效化学课堂的提案很多,由于客观原因这里我优选几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⒈根据反馈,针对教学

有了课前预习,同学们对课堂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不同的同学认知的程度不一样,这在预习导案中也有相关体现。所以呢,课堂上我们首先就要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他们的预习状况,遇到了怎样的问题,然后我们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比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堂上,我们就可以给同学们几分钟让他们说一下预习遇到的困难,许多同学都在配平的问题上有认知缺陷:基础层的几位同学暴露出自己对化学式掌握不牢固,容易写错;有的同学们在配平的问题上总是一个元素平了,另一个元素不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重点讲授配平的问题,可以以磷的燃烧为例,引导同学们详细掌握:P+O2 这里是一个图片 P2O5,让同学们先从奇数入手找到该元素两边的最小公倍,然后配平得:P+5O2 这里是一个图片 2P2O5,然后再考虑P元素,同理可得出4P+5O2 这里是一个图片 2P2O5…这样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给与点拨和启发,同学们就能茅塞顿开,掌握该知识的核心问题,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⒉设置实验,体验生成

实验是探索自然学科的不二法门,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其知识和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借助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详细的了解和体验,这样才能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形象的实验中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如果只停留在讲解阶段,同学们肯定无法形象认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让同学们形成直观认识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本节课就通过最经典的酸碱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思考:①用试管取适量NaOH溶液,同学们观察到溶液呈无色,然后我们在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NaOH即可变成红色;②然后我们再滴加HCl溶液,轻轻震荡,会发现溶液又变成无色。这说明后来滴加的盐酸中和了原先的氢氧化钠。③让同学们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里是一个图片 ④我们再用试管吸取适量盐水,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没有变红……这样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让同学们充分认识酸碱中和的原理和过程,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值得提倡。

三、课后

传统的课后作业不但让学生厌烦,也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更无法转换成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夯实基础,迁移能力,笔者建议以综合课题的形式驱动同学们去亲自探索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从而找到相关趋利避开的方法。

笔者就借用周末的时间指导同学们总结身边常见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学们经过探索体验,分别写出了铁生锈、木头燃烧等不同元素的化学反应情况及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本文是笔者集合案例对初中化学教学及课堂前后的重点分析与总结。概括地讲,化学知识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预习,需要形象的实验来完成知识的认知和体验,最后再经过课题探索,掌握日常生活中相关化学现象和规律,为综合运用化学服务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解题方法;题型分类;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92-01

教师除了通过化学实验教授学生基本化学知识以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和思维能力。然而,学生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以学生做题为主,其教学过程,呆板、枯燥,基本在"学习基本知识-做题-讲题"中度过。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应了解初中化学的题目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题目,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应针对解题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初中化学题型分类

1.1计算题。计算题是初中化学题的教学重点,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文字理解与数字转换能力,在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对学生来说,计算题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难点。由于计算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其他题型相比,一般难度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对计算题产生了畏惧和厌恶感。计算题的类型可以分化学公式计算题、化合价计算题、溶液有关的计算题、质量守恒定律等小类。

1.2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溶液的特征及计算、物质的结构和组成、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等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总体来说,选择题的计算难度较低,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快速解题能力。

1.3实验题。初中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或有关实验数据的计算。主要依靠平时对物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时化学实验的练习。

2.初中化学解题方法

由于初中化学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较基础,难一点的选择题也可以归入到计算题中去,因此,对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就不赘述了。下面我们着重讨论初中化学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1计算题解题方法

2.1.1差量法。初中化学在解计算题的过程中,最长用到的解题方法就是差量法。所谓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量的差异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公式并求得答案。具体的差量包括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体积差等等。差量法的应用条件是必须针对同种物质和单位。主要的题目包括:在具体的化学反应中,根据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过后天平的平衡问题;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在做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分析按照化学反应式得出的理论差量,还要注意分清"差量"的增减情况,因为在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差量的增减情况比较复杂。差量法这种解题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提取能力。要求学生在文字材料中,发现具体的化学反应,并根据化学反应公式找出量的差异,可以提高逻辑思辨能力。

2.1.2守恒法。守恒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较广,主要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等一些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元素守恒。这类解题方法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量,尤其有关多步骤复杂的化学计算过程时,可以运用守恒法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守恒法解题,一方面可以排除无关量的干扰,抓住题目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找到守恒量,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2.1.3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思想。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做有关求平均数的题目,在初中化学的解题过程中,这种求平均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解题方法来使用。这一解题方法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容易。平均值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题目中缺少某一数据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题目时,应用平均值法会节省学生的事间,减少运算量。

2.1.4配平化学式法。为了计算的简便,常常需要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用到的配平方式有:最小公倍法、观察法、奇偶法、归一法等。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难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配平方式。

2.2实验题解题方法

2.2.1立足实验,熟练掌握各种实验过程。很多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化学实验,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背诵实验过程,死记硬背记忆结果和推论。这样的话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没有直观具体的感受,在做题过程中,出错率较高,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2.2.2加强实验中基本技能的练习。为了熟悉实验的基本过程,熟悉实验内容,在平时在实验时,应该熟悉主要的实验器材和基本的实验技能。首先,应分清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性能和操作要求,其次,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2.2.3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化学的开放性、趣味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中化学题目中有关实验探究的开放性题目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高。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应该拓宽思维,从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实验技能,从多角度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包括:作出假设,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最后验证实验的正确性。

3.初中化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4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中职化学 顺利过渡

最近几年我校扩大了中职的招生规模。从初中到职校,是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从一个学习阶段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学习阶段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上量的变化,又有掌握知识方法上质的飞跃。开始,大多数学生感到新奇、兴奋、情绪高涨,继而感到困扰、无所适从,兴趣剧减。这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和教学,会出现一些困难。以前我们只会教学生怎样适应职校的学习方式,而没有对教学提出要求。教师如何从掌握知识的方法、技能上加以引导、辅助,是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职校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从知识量上看

初中仅在初三开设化学课程,按学习知识的渐进性要求,已决定了其知识量不可能很多;而职校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量则急剧膨胀。

(1)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初三侧重于从得失氧的角度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电子排布规律。职校则上升到从电子转移这一实质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以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从原子结构引导至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应用,而且这两方面均可综合到元素与化合物性质中去。

(2)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初三要求掌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气体的性质,仅在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通性上有一定的联系和综合。职校则要求掌握卤素、氧族、氮族、碱金属等所有主族及其代表物的性质,以及族内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既要求点上的重点突破,又要求面上的综合归纳,往往使学生产生应付不了的感觉。

(3)在计算技能上,初三主要传授围绕反应式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列比例求解的方法,并联系浓度、含量等计算。职校则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联系气体体积、微粒数目、溶液浓度等多方面的计算,计算方法上除了列比例外,更有过量计算、多步计算、差量计算等多种类型和方法,要求灵活性更高,理解判断能力更强。

(4)在实验技能上,初三侧重于重要性质的实验现象,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而职校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重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一些重要的分离提纯方法,一系列阴、阳离子的鉴别、检验,真正使实验成为认知和学习的重要手段。

2.从心理发展规律上看

初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心理表现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初三又面临升学压力,无论学生、教师均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求在掌握好知识的同时,能考取理想的学校,加上要求掌握的知识较少、较为基础,教师进行多次辅导、复习的机会较多,也就较容易误导学生:死记硬背是获取高分的方法。

中职学生处于青年期,具有相当的抽象概括能力,接近于成熟,开始喜欢独立思考、建立自我。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学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要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既想要得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优良的学习方法,又希望凭自己的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他们处于矛盾的心境中,往往选择已有的片面经验去解决学习困难。但职校的学习正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移,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走向成功的至关重要的途径。

二、解决的措施

职校化学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拟能力、归纳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理解反应的实质、熟练配平的技巧,使他们从大量反应式的记忆中摆脱出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通过几个反应的比较,学生便能较容易得出相关的规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大大提高。平均成绩由刚入学的53.6分提高到67.2分。因此职校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应做好下列几方面。

1.正视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把可能面临的困难对学生说明,使学生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并防止松懈情绪的发生或延续,使他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如何解决困难这一要点上来。为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及兴奋性,教师不一定在开学初搞复习课,而应将旧知识的复习渗透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例如,在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时,可回顾初三学过的氢气、氧气等气体的物理性质,更好地突出氯气的黄绿色、可溶于水、有毒等重要性质。

2.努力将教学七环节――引、读、做、议、讲、练、总有机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并相应地有所侧重,达到培养各方面能力的目的。例如,“读”侧重于需一步步循循善诱,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要求学生找出关键性的词句进行推敲、对比,求得全面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发掘教材或资料的合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阅读、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新旧知识的类比能力。“讲”侧重于把教材由多变少,侧重于以启发式、引导式讲清基本概念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例如,讲气体摩尔体积时归纳出四要素:前提――标准状况、范围――任何气体、数据――22.4升、物质的量――1摩尔。

3.继续加强实验在课堂中的作用。实验性强是化学课最显著的特点,不仅仅是教师演示,将尽可能多的实验改由学生亲手实验效果更佳。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发问、判断、解决,他们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与实验设计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学校、劳动局可举办类似“家庭实验100秒”这类实验技能竞赛,这将有助于实验的推广,亦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的提高。

4.加强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所学理论对学习的指导作用。职校需要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达七族之多,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而不混淆,教师需理顺族内各物质性质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并加强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对学习的指导作用,分析、比较清楚族间性质的相异性和相似性。例如,在讲授卤素这一章时,以代表物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主线,联系溴、碘的性质,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1个达到稳定结构,去理解铁与氯气反应得三价铁的原因,使学生系统记忆的同时,得到理论的指导。

以上是我对初中、职校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意见,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教。

参考文献:

[1]丁旭光,陈崇军.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03).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5

一、你认为简单的问题却是学生困惑的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无足轻重”或者“了如指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钻牛角尖”,“思维陷入死胡同”,或者“风、马、牛不相及的联系”,“没有逻辑的推理”等等,令一些教师头痛和无奈。这反映了学生知识的零散性,表面化或者模糊性。发牢骚、置之不理或者讥笑讽刺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我们将学生中的困惑不厌其烦地记下来,归纳到一起,每隔一段时间发给学生重新练习或理解记忆,学生肯定会视其为“最珍贵的资料”。而对于教师来说,日积月累,教学资源日益丰富,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二、教学中的疏漏与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平常的备课中总有不足之处:将难点简单化;忽视了一些知识的必要拓展;部分教材的处理太死板;忽略了某一类知识前后的本质联系;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而轻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一味的板书与说教会让学生讨厌的,作为教育者谁都明白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学生精力集中,授课那是显然的。调动起来学生,不光靠你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你有真东西。由此我深刻的感受到:如果按照某一种模式重复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只要稍作变化,效果就截然不同。有一次,我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技巧时,介绍了零价法。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采用零价法?”我曾经试着加以解释,并进行了推导。结果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一头雾水。事后反思:对于零价法根本就用不着进行解释和推理,会用就行了,因为它并不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正如学电脑,会操作就行了,何必对该程序的设计过程和原理苦苦思考呢?……只要自己认真,用学习的态度教学!你会不断地提高,你的学生及你本人都是收益者。

三、教学中的亮点

化学配平的技巧范文6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广大的化学教师响应积极,认真理解新的化学课程观,学习新教材,逐渐树立起了新的化学教学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我有许多体会和反思。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我们常说的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指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验现象一定要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放大。如视频展台的使用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视频展台和培养皿的组合使用在放大实验效果上的应用是很广的。如:硫酸与石灰石的反应,放大后就可以看到“能反应,但反应不持续”的现象。对于课本实验,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实验改进,这也是一名优秀化学教师必备的能力,许多改进实验都是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而设计的。对于一些有毒、不安全、不易做到的实验,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动画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电解水实验,平时实验时,由于电极等诸多原因,反应速率慢,通过播放电解水视频,其效果是不错的;再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估计大多数学校都不做这个演示实验,原因是一氧化碳有毒,实验条件等的限制,也可以通过播放flas,实践表明效果不亚于实验。当然,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更有必要通过视频等电教手段实施教学。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α电子的散射实验等。 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因素还很多,如课堂设计是否流畅,是否合理,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当堂巩固练习等是否有效。对于课件,使用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要搞花架子,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用课件。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时还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

二、重点知识口诀化

对于重点知识或易混淆的知识,为了加深记忆,可以采取口诀化。像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可总结为:“先通氢,防爆炸;后停氢,防氧化”,既道出了操作的顺序,还说明这样操作的原因。量筒的使用:“量筒量液无别用,大小选准又端平,液面刻度加视点,三点一线成水平”。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要放平,游码复位再调零;放药先将盘衬底,左物右码要记清;取码用镊手不拿,先大后小直到平”。玻璃仪器读数时:“俯视仰视两相反,读数大小看零点,零点若高俯视低,零点若低俯视高”。制氧操作:“制氧操作要记清,先验装置气密性;白药黑药三比一,混匀装入试管中;铁夹夹管中上部,管口略微斜下倾;加热要用灯外焰,移灯预热半分钟;排水装置准备好,气泡均匀导入瓶;实验完毕莫慌张,先移导管后撤灯”。还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配平方法、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的颜色变化等都可以用口诀记忆。熟记口诀,加上适当有针对性地练习,学生学起来也就倍感轻松。

三、精心选择,习题少而精

对于课堂训练,要提高选题的针对性,精心设计切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习题,要少而精,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师一言堂的方法是要摒弃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忘记了“贪多勿得”的道理,总以为做题越多越好。还说这是使学生开阔眼界,所以竭尽全力去搜索各种版本的复习资料、升学指导、名目繁多的自测题、模拟题、统考题、竞赛题等,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做,使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要知道学生升学不能只靠化学这门课,即使他们做了,是对是错也不知道,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对资料、试题多收集一些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去做时,就要加以精心选择,一要典型,二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选择的习题还应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老师在讲评时对有些典型题目要力求分析透彻,做到一题多变:变形式,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变角度,以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变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变解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只有精讲精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只采用一本《化学复习用书》和本地区的一套复习资料。资料上的所有习题都让学生认真去做,教师认真批改,认真评讲分析,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更正。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就先作分析引导,然后再让学生去做。而其它复习资料一律不订,一律不做,学生在中考照样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四、做好期末复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