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布置;艺术性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开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成长以及日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力证明了环境对一个人尤其是幼儿的影响的重要性。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惜三次搬家,也正是孟母的用心良苦才成就了“亚圣”孟子。幼儿园环境布置看似是一件简单、随心的事情,其实其中蕴涵了大量的道理。幼儿处于幼儿园中,就会不自觉地受幼儿园环境的影响。美观、大方又富有意义的幼儿园环境,将会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启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那么,如何使幼儿园环境的布置更具艺术性,怎样布置幼儿园才能使幼儿园环境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环境布置的色彩性

色彩是室内环境布置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明快的颜色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深色系则会给人沉闷、繁重的感觉。幼儿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应该以明亮色彩为基本色调,再以暖色作为点缀。丰富绚烂的色彩可以刺激幼儿视觉和智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布置时要注意色彩的拼接和点缀,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只有合理有序的规划点缀和拼接,才能使环境五彩缤纷,既能吸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又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二、环境布置的主体性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在幼儿进园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而且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幼儿。这样的幼儿园环境布置往往具有陈旧性和不变性,不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而这些陈旧的环境布置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按教师的想法来布置。可是由于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者和使用者不同,作为设计者的教师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幼儿布置他们认为有利的环境,他们的想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需要。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不利于满足幼儿的需要。所以,在环境布置上应该在注意安全的基础上,以幼儿需要为主导,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从生理上看,幼儿处于不断地成长阶段,不同的班级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来分配不同尺寸的教具和玩具。小班的幼儿身体会比较小,可以让若干幼儿围坐一张桌子;大班的幼儿就偏大一些,那样就可以让两三个幼儿围坐一张桌子。户外大型玩具的摆放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喜好。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选择如何摆放大型玩具,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做出既满足幼儿需要,又能更好防止意外伤害的科学性布置格局。幼儿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同幼儿一起规划、设计、布置环境。这样既能创设出满足幼儿需要的环境,又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幼儿喜欢鲜艳的色彩,他们总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束缚。所以,很多幼儿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但这又不利于整体环境的美观。于是,教师们便禁止幼儿乱涂乱画。但是涂画是幼儿天性的表现,那些所谓的“作品画”都是幼儿思考和动手的结果,所以应该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扼杀。只有教师的鼓励,幼儿们才能体现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时可以特意留出一面作为“涂鸦墙”,让幼儿们在墙上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世界。幼儿园定期清理“涂鸦墙”以便保证幼儿们正常的涂鸦行为。教师还可以将比较有寓意和思想的幼儿自己画的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装扮幼儿园。

三、环境布置的艺术性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小天地,幼儿身受幼儿园环境氛围的熏陶。只有处于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才能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及审美能力。所以,在环境布置时,应注重艺术气息的培养。比如,在室内或走廊上悬挂古代山水画、现代抽象画、古诗词或齐白石、徐悲鸿、王羲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画家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凡高、莫奈、毕加索等国外著名艺术师的作品,让幼儿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愉悦身心,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给幼儿美的享受、美的欣赏。幼儿们在近距离接触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时,可以培养他们用多元化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高艺术接受力和艺术感受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十分重视环境布置,为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的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幼儿发展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黎华. 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审美与互动[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09(02)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95-02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乡镇幼儿园的环境不同于城市幼儿园的环境,为乡镇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乡镇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从合浦县的乡镇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全县共有5所公立幼儿园,100余所私立幼儿园。在环境设置方面,乡镇幼儿园和小学学校硬件建设基本相似,乡镇幼儿园往往重视教室的黑板、桌子、板凳的布置,教具玩具不足,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园舍环境根本体现不了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活动场所过于单调。而且大部分幼儿园重视的是教写字、做算术题等,教学的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

二、创设乡镇幼儿园良好环境的策略

要想针对乡镇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创设适宜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环境,本人认为应当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幼儿园内环境的布置,也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环境。

(一)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

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园创设了一个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使幼儿园户外大环境和班级内的小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设置安全、优美的园内活动场所。我园的两块大操场都铺有塑胶地板,给幼儿提供了优美、安全的活动场所。此外,园中的户外场地有20多处活动区域,有可以锻炼身体的跑道、攀沿壁、蹦蹦床、滑梯等,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设新的活动区域,如幼儿非常喜欢玩沙子、玩泥土,我们就新建立了一个大沙池。教师在教学时,为幼儿配备各种各样的玩沙工具,帮助幼儿玩沙子游戏,同时通过解说,帮助幼儿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掌握沙子的特征。我们还在大操场上投放许多体育器械(车轮、小车、投球篮、平衡木和很多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械),每个班每天安排两次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每个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在走廊楼梯创设了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性的环境:有认知性的环境,如认识各国国旗,认识我们的祖国、家乡、安全标志等;有观赏艺术性的走廊挂饰:脸谱、窗花等;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图片;幼儿平时的美术作业经过教师包装后也用来装饰校园,让幼儿既可以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增强审美情趣,又能激发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2.教室环境的创设以教室环境和区域活动材料为主、以师生合作布置为原则。各班教室的后面是一幅相对固定的装饰性的背景图。该背景图的制作技巧有三个:一是创设的墙饰要蕴含有教育的意义;二是区域的材料由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其中教师负责框架,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三是设计时一定要给幼儿留有空白的地方,让幼儿在设计时留有想象空间。每个班基本都能按评比标准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区域,设有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装扮区、美劳区等。如区域材料在选择上要求:①材料丰富、新颖;②考虑活动的用途;③体现幼儿的兴趣特点;④可供操作性。每天安排有40分钟以上的区域活动时间。一段时间过后,幼儿敢于把自己的经验和内心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室环境中幼儿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3.开辟种植园地。我们把园内的旧沙池改造成了植物园,给各个班级设立植物园地,由教师与幼儿共同种植植物。一般选择色彩鲜艳的花卉,如牵牛花、向日葵、等,以及种植四季常绿的万年青、芦荟、仙人球等。各班轮流值日,给花浇水。另外,我们分别给每个班安排了一块菜地,让幼儿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如冬瓜、丝瓜、南瓜、玉米、红薯、萝卜、白菜、大蒜、葱等。教师带领幼儿轮流给蔬菜浇水,并对蔬菜生长的过程做好记录,让幼儿讲述其变化,了解蔬菜生长的特征。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也使幼儿养成了主动参与的良好习惯。

4.建立家园饲养区。我们在幼儿园内开设了一个家园饲养区,养有鸡、鸭、鹅、小白鼠等小动物。幼儿和教师一起喂养、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并自由畅谈自己看到的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由于互相谈的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时间长了,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了提高,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充分挖掘幼儿园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

1.利用幼儿园周边的大自然环境。对于乡镇幼儿园来说,大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俗话说,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作为乡镇幼儿园,在教具玩具等资源与大城市幼儿园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应当运用好大自然这一资源优势。如我园的旁边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广场,教师可以就地组织幼儿到广场去玩,开展放风筝、欣赏花卉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郊外踏春、秋游等,使幼儿在自然的观察中丰富各种知识。在金秋十月,可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让幼儿在教师预设的“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等主题活动中采集各种树叶、花瓣,然后,教师再组织幼儿描画、粘贴秋天的美景,或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教师。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充实了乡土教材,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2.设置幼儿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我园的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职业背景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我园专门设置有家长自助服务区域,成立了家长自愿服务小组。该区域设计由家长把其工作中最有代表性的物品带来幼儿园,作为教具,介绍给幼儿。这些物品有农产品、农作物、工具、标志性的图画等,使幼儿逐渐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建议在幼儿园附近上班的家长向单位提出申请,把本单位的工作场所建设作为幼儿服务区域,让教师带幼儿去参观其工作场所,观看劳动过程,听其讲解,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发现、捕捉新信息,为幼儿创造自由地看、说、想的机会。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3

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及自然资源,挖掘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艺术教育元素,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挖掘;社区资源;幼儿园;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福安是著名的闽东畲乡,当地畲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因此,2012年我园申报了省级课题“民间工艺美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社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民间工艺美术教育活动,探索帮助家长指导幼儿参与各类民间工艺美术活动,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挖掘社区自然环境资源中的民间艺术教育元素

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所见所闻,如剪纸作品中的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人物形象等,无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园民间工艺美术教育更要突出儿童经验与发展的需要,要贴近幼儿生活,因此,要充分利用社区自然资源拓展生活经验。福安的种植业、养殖业、造船业发展很快,走进乡村,阵阵水果飘香,随处可见鸡、鸭、猪、狗、猫等动物,这些都是民间艺术表现的主题和题材。所以我们先从生活入手,开展“我爱福安”主题活动,组织孩子参观造船厂、养殖场、农场,观察各种小动物可爱的形状和生活习性,参观成片的桃花、竹林及各种树木、果园,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积累感性经验。赛岐镇还有许多亭台楼阁和廊桥等古迹和仿古建筑,万寿寺、炮楼寺是我镇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寺,飞檐翘角,红墙绿瓦,具有江南古建筑的对称美。我们多次开展秋游和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参观闽东的名胜古迹,欣赏廊桥、古寺、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为民间工艺美术教育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充分整合家长资源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民间工艺美术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更要注重与家长的密切联系。第一,通过家园联系栏、“家园直通车”宣传以及家长开放日等,向家长展示民间艺术的种类、内容以及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主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第二,我们有意识地根据主题活动的进度设计亲子活动,家长们在与孩子共同完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工艺美术教育对孩子动手能力、审美感知等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收集资料,担任老师讲解,与孩子共同制作表演、分享等。如:亲子制作活动“水果拼盘”“豆豆艺术”“元宵花灯”“青花图案服装秀”, 亲子表演活动“民间戏曲表演”“民间刺绣比赛”“民间工艺小制作比赛”等等。第四,我们在创设民间工艺美术特色环境中,请家长共同规划设计,在幼儿园的教室、走廊、过道分区域展示剪纸、青花瓷、刺绣、编织、布艺等亲子作品,家长成为教师开展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有力支持者、合 作者。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构建民间工艺美术园本课程。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4

 

一、立足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艺术教育环境

 

《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学习需要环境熏陶”;“幼儿园的园室环境应服务于幼儿的审美和创作的需要”等要求,因此,我们以“幼儿为本”从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创设。

 

(一)创设支持性物质环境

 

在艺术环境创设中我们非常重视幼儿的参与性,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能满足创造美、表现美所需要的艺术材料,为幼儿提供感受美和体验美的支持性环境。在实践中我们先后提出了以下操作层面的策略:注重将艺术教育目标物化到环境创设之中;将艺术要素融入一日生活各环节;强调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互动性、引导性和艺术性。

 

我们在创设艺术教育环境的时候,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色彩魅力。在颜色的选择上,我们分析幼儿的生理、心理需求,结合本园的客观条件,选择了以黄色为幼儿园的主色调,全园营造了一种平静祥和的气氛,让幼儿身在其中保持适度的兴奋,激发幼儿学习和创作艺术的激情。

 

(2)精心打造。我们围绕艺术教育目标,全面细化布局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从墙面、门厅、走廊、楼梯、公共区域、楼顶、艺术专用教室、班级环境等每一个可以营造的空间着手,综合考虑,细节布局,多渠道铺开,体现了“细节之处徜徉着艺术的痕迹”。

 

(3)参与互动。幼儿的学习是在操作中进行的,除了视觉的审美外,我园重视幼儿和环境的互动,在各班活动区中提供表演道具、打击乐器,以及成品和半成品的美工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演奏,合作表演,大胆操作、体验自主表现的愉悦。

 

(4)特色绽放。最后,体现班级的特色,围绕幼儿园的整体办园特色,提倡“一班一特色”,有版画特色、有舞蹈特色、有歌表演特色,等等,每个班级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的特长,在特色上凸显成效。

 

(二)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创设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人文大环境的创设,整合、利用与幼儿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实践中,我们针对有些家长忽视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另一些家长又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幼儿兴趣和个性的陶冶等具体问题,我们开展了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开始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态度,爱好和需要,教师也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力的教育支持,教师和家长在共育沟通中更加默契和和谐,艺术教育效果也更加突出。

 

二、尊重幼儿,强化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的过程管理

 

1.满足幼儿需求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美术启蒙类:有儿童画、版画、水粉画、创意手工等课程;舞蹈启蒙类:民族舞、幼儿舞等课程;音乐启蒙类:有音乐欣赏、歌曲、打击乐等课程;艺术实践活动:有分组艺术活动、个别化的艺术活动、特色艺术活动、艺术团活动、集体表演活动等。

 

2.满足幼儿发展的课程设置与时间配比。

 

在不断的实践与调整中,逐步确立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分基础性课程和特色课程两部分。我园充分利用教室活动区,创设多元互动的艺术化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满足幼儿情趣的艺术教育内容选择。

 

(1)音乐课程体现“情”。教学主题中的音乐内容是围绕主题脉络展开的,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中引导幼儿体验和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情感、认知、能力等,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从歌词到音乐、从结构到风格等都尽力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幼儿的情趣,小班多选择有象声词和小动物等的内容,中大班选择谜语、游戏、动物等歌曲,以及乡土风情的内容,以“情”促学,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美术课程体现“新”。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儿童画、版画、创意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如:在小班开展简单具体形象的《圆的想象》绘画活动,中、大班开展涉及到动物和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物好朋友》、《快乐的一家》等主题绘画活动等,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他们在经历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主表达和创作的快乐,以鼓舞性的激励和引导式的启发培养幼儿的创新性,而不是以“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标准给幼儿的创新的作品。

 

(3)舞蹈课程体现“适”。兴趣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在选择舞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根据幼儿阶段的学习和年龄特点,尽量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

 

(4)艺术实践活动体现“趣”。幼儿园的区角、区吧活动是集体活动的延伸,在音乐区角、美工区角中幼儿可以开展打击乐、韵律、音乐欣赏、美工等活动,在内容选择、器乐、美工材料上的提供上体现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内容,自主地表现和创造。

 

(5)日常音乐体现“精”。精心选择经典音乐穿插在日常的早操、午睡、游戏等一日活动中,让幼儿既可欣赏又可哼唱。如《梁祝》、《摇篮曲》、《秋日的私语》等,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小白船》、《红星闪闪》、《娃哈哈》、《歌声与微笑》等,经典音乐的耳濡目染,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薰陶。

 

三、发展幼儿,搭建艺术教育展示平台

 

每年的庆“六一”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暨文艺汇演和幼儿现场绘画表演,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展示办园特色的大舞台。

 

1.幼儿趣味绘画表演。

 

通过主题现场作画,注重作品的原创和绘画中孩子个性的体现。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角尽情的描绘自己眼中的大千世界。

 

2.幼儿文艺汇演。

 

幼儿登台展示自己的舞蹈音乐才能,通过舞蹈、模特秀、“读经典、讲故事”等,用欢乐的歌舞庆祝“六一”儿童节。

 

3.为幼儿搭建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发展平台。

 

我们将艺术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全园每天定时的音乐作品介绍及欣赏、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班级才艺展示;班内的生活环节播放背景音乐;园内定期组织的电视、动画片、木偶剧欣赏等,定期开展的歌舞、诗歌、故事等表演;班内定期组织综合艺术教育的亲子活动等;我们通过各种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孩子们得到更多更具体的艺术学习和体验,使孩子们的艺术才华得到以充分展示,以营造一个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环境和氛围。比较固定的“三八”节的“亲子活动”、国庆节的“祖国妈妈我爱你”、元旦节“欢欢喜喜过新年”活动等,都让孩子们通过舞蹈、绘画等形式来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童心、理想和愿望。

 

艺术没有局限,艺术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为我们给小朋友搭建了幸福成长的舞台,使每一个孩子在人生舞台上愉悦成长,因此,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艺术创作活动;审美情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可见,通过艺术活动来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根本。基于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如此理解,我们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必须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本,强调引发幼儿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强调幼儿艺术情感的体验与积累,更强调幼儿对美的感悟、理解、想象的自由显现与流露以及艺术创新潜能的自由展现与表达。

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为指导,以环境创设为抓手,充分利用艺术环境积极开展幼儿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中获得和积累审美体验,充分享受自我创作的乐趣,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家、美国学者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幼儿经常处在一个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中,就会引起对美好事物的兴趣,产生敏锐的感知,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的欲望和兴趣。为此,我们从环境的艺术性、互动性、实效性着手,努力创设丰富的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1.环境创设要体现生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在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里,选择了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能够激发幼儿艺术兴趣的题材来创设幼儿环境。教师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形象可爱、符合幼儿审美兴趣的儿童画、窗花、剪纸等,在宽阔走廊的玻璃上,贴上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娃娃、四季分明的花鸟、惟妙惟肖的动物等;在大厅和楼梯等处张贴了世界名画、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造型、典型的西洋民族乐器图案等,吊挂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制作的艺术小挂件;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地方,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图例;走进幼儿活动室,教师已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喜爱的物品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再造装饰,有序地分类摆放,每个角落被充分利用起来,和墙面布置相映生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2.环境创设要体现互动性

我们在环境创设中,注重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尽可能地让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利用早上来园、课间活动以及晚上放学后的时间,去观察这些树木、花朵有什么变化。每当树上的花朵盛开时,幼儿就会三五成群地来到树下进行观察,并拿起画笔作画,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师也会用摄像机等拍录下五彩缤纷、姿态优美的花朵。在我园的电视台里,教师按照花开的顺序给幼儿进行回放。此时,幼儿能惊奇地发现,这些花开放的时间有先有后:春季广玉兰是先开白花后长叶,红茶花比海棠花开得早,粉色的樱桃花在海棠花后面绽放。幼儿由此了解了这些花卉的知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妙。

3.环境创设要体现实效性

要发挥环境在艺术领域的教育作用,除了向幼儿提供各种审美的艺术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能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呈现幼儿的艺术成就。因此,我园教师一方面尝试与教学的主题有机地相结合,在布置“主题墙”时,大家将以往教师全面包办的做法改成只向幼儿提供背景画面,把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制作的作品张贴上去;游戏长廊里,挂着小组集体完成的花纸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班级的走廊墙面等处,设置幼儿作品工作室、作品栏目等,以张扬幼儿的艺术成就,让幼儿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我们在活动区域摆放着幼儿自制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放学后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或在家长来园观摩教学活动时,不时能看到幼儿拉着大人来到自己的作品边,自豪地介绍着。又如,小舞台里幼儿穿着用废报纸、彩色皱纹纸制作的服饰,男孩子头戴用挂历纸制作的各式时装帽,女孩子带着用包装袋制作的各色头套,随着音乐旋律像模像样地走着时装步,跳着充满异国风味的曼妙舞步。

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如,美术大体上经过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即3岁前的婴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画,属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开始能用初步掌握的技能表现经验;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能有意识地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等。虽然幼儿的技能技巧还很幼稚,属于初始阶段。但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非常丰富,他们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也不受常规的束缚,且幼儿个性化创意的绘画、童真的形体动作、创编的歌词等,都是成人无法比拟的,甚至能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为之感叹不已。对此,毕加索曾经说:“学会像6岁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因而,我们把艺术创作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1.艺术创作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且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深刻地指出:“艺术的特征就在于把客观存在(事物)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对于幼儿而言,属于他们的童趣生活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育的需要,每学期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让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通过组织幼儿散步、郊游等活动,让幼儿自主“寻找春姑娘”,幼儿从气候的变化到花草树木的生长,到小动物的生活,到保护大自然,这个过程是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教师则不失时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提供相关的乐曲、作画材料等,让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绘画作品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又如,在“美丽的小鱼”活动中,虽然教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幼儿常见的,并不新颖特别,但幼儿的创意一个又一个,有的说应清理河道,有的讲该种些水草,有的说要放些鹅卵石,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大胆构思创作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剪剪、贴贴、画画、折折,制作出一幅幅稚嫩而又富有童趣的手工作品。活动结束后,教师把幼儿创作的作品进行剪辑、编排、装饰,展示在教室里,让幼儿体验创作所带来的,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展露幼儿对美的感悟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歌曲、律动、舞蹈、节奏乐等音乐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幼儿接触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形式。色彩鲜艳的油画棒能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起他们想画画的欲望,水粉、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毛笔蘸颜料作画既快又省,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手工制作既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又能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能力的发展。在三年多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针对大中小不同年龄幼儿的艺术基础,分别选择有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担任音乐、美术课题研究实践班的班主任,并让家长协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班级,教师则结合平时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相应的艺术创作活动。如,在大班“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古诗新唱”的系列音乐教学活动,幼儿在黄梅戏曲调的伴奏下,学会演唱古诗《咏春》,并掌握了一些黄梅戏小生、花旦的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用已会的古诗替换演唱,并根据所唱古诗的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又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背景下的美术系列活动中,我们提供墨汁和不同色彩的颜料,引导幼儿用学到的水墨画技法画出自己在春天观察到的花鸟、树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引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美妙春光的感悟。

3.提供多种表达途径,给予幼儿创作展示的舞台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每学期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每个幼儿展示的舞台,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表演活动、设置“幼儿作品栏”、张贴每个幼儿的作品外,我园每学期都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举办艺术教育展示活动。如,2007年下半年,幼儿园音乐、美术、语言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以“迎奥运、迎圣诞、迎新年”为主题设计了“绿色奥运”“爱心涌动”“欢乐满怀”“大一岁”等艺术教育活动。在活动的策划、开展过程中,注重了从不同的层面提供幼儿人人参与表现的平台,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体验艺术的魅力,并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发现、挖掘每个幼儿的艺术潜能。每年六月底,我园在开明大戏院举行隆重的大班毕业典礼,让大班的每个孩子站在大舞台上表演,同时在影剧院大门口举办幼儿绘画作品展示。此外,我们还利用节日,不定期地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大型活动,表演节目。幼儿有了这番展示的经历,都会老练许多,且更加自信。

4.教师的评价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审美品位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的精神和要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十分重视发挥师幼互动、幼儿间互动的评价作用。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注重让幼儿获得更多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对他人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表达出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活动中,我园教师注重鼓励幼儿充分地自由创作,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作的乐趣。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的画面内容不丰富或色彩不鲜艳时,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幼儿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丰富作品的内容。我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分享各自的作品,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发展,让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园教师还注重将幼儿成功的作品、积极的行为表现直观、形象地再现给幼儿,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每次教学活动结束,教师会将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以增强孩子的成就感,使每个幼儿从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心理上的充分满足。

总之,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各种丰富的艺术创作,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并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与喜悦,使其在原有水平上都有相应的提高。三年里,许多幼儿充满自信,纷纷参加了由文艺单位、电视台组织的各种幼儿才艺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其中1名幼儿表演的节目《小春香》,在祖国十周年期间,应邀参加由中国舞蹈协会、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庆回归少儿舞蹈大联欢暨新苗嘉年华”的演出,1名幼儿在苏州电视台的故事会栏目中多次担任小演员,频频出镜,并荣获2008年度《故事会》“最具期待奖”。1名幼儿被选上星光无限才艺广告片的拍摄,每年各年龄组幼儿的精彩舞蹈表演都能得到同行和家长的普遍好评。2009年8月我园大班幼儿表演的舞蹈《学习雷锋好榜样》,参加了沧浪区隆重的“军民鱼水情”大型文艺表演。百余名幼儿获得了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证书和全国“育儿杯”儿童书画大赛金、银、铜奖。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艺术性范文6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材料投放;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70-01

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目标渗透到幼儿的发展中,并根据幼儿的发展设定游戏目标,有目标地进行区域活动、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操作材料,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材料的投放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一、根据主题及幼儿游戏的发展提供材料

区域活动材料提供应根据主题,提供幼儿游戏操作材料。生活中存在着多种知识,这些都是区域活动授课的材料来源。幼儿教师按照每月的主题,设置新的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学习,自然会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区域游戏的独特价值,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中,根据活动的主题,对游戏材料有计划地进行投放,让自然材料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践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会积累到多种经验。教师应按照幼儿的发展和游戏主题持续补充游戏材料,让幼儿在玩游戏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例如,教师在课后结合主题设计了教学活动“小树叶”,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感受秋天树叶妈妈的变化。随后教师将幼儿在户外拾起的树叶、树枝放到区域活动中。幼儿们用捡回的树枝做成了科学区的“按数捆枝”,有的幼儿用美术拓印的方式留下了树叶宝宝的有趣叶脉,有的幼儿用捡回的树叶拼成画等,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很好地参与了区域活动。这也充分说明区域活动显现了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材料的投放要富有探究性和目的性

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社会、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学习。游戏中区域材料不是随便投放的,要富有探究性和目的性,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可以给幼儿留下大量的参与和想象空间。教师应在活动区投放丰富的材料,但并不是只追求数量。材料的投放要具备艺术性,要避免材料过多导致的效果不佳。过多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较多幼儿进行游戏,但杂乱投放的材料会使注意力不稳定的幼儿分心。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他们需要与活动中的材料发生互动。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有的放矢,让材料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兴趣需求相吻合,尽可能体现材料的丰富性与目的性,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定期更换投放的材料,定期进行材料补充。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先和幼儿进行讨论,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并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一起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例如,在有关畲族“山哈情”这一主题的活动中,幼儿对畲家服饰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就创立了“畲家加工坊”这一区域游戏。教师带着幼儿参观了畲族宫,了解畲家人民的服饰特点,与幼儿共同谈论服饰的做法,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又如,很多幼儿很想自己动手制作畲家服饰,教师就上网购买塑料针,以毛线代替缝衣服的线,用泡沫纸裁成衣服形状,去店里购买畲家服饰上特有的花纹布条,然后投放在美工区,由幼儿自主操作,一个令幼儿流连忘返的美工区就形成了。因此,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区域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进行区域材料投放,让活动材料富有探究性和目的性。

三、材料的投放要具备多功能性

材料的多功能性有利于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提高邮中巳ぃ有利于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欲望和信心。幼儿好奇心强,对于同一类事物的不同变化特别感兴趣。比如,教师在科学区中投放了“按数粘果”,幼儿根据不同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大小来进行点数、树叶的分类等,引导幼儿识别颜色,分辨不同物体的特征;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排序的方法制作新的材料,新制作出来的作品还可以作为主题材料布置在班级墙面上。这个材料的制作过程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点数能力,还实现了一物多用、一物多玩,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多种能力的发展。探索性越强的材料,越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越有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主动操作的机会和活动氛围。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投放要结合主题。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学习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丰富和调整材料,才能有利于幼儿在生活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