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微课汇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微课汇总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1

在“名师空中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我校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最辛苦的是各位班主任老师,他们每天开课之前用各种方式提醒学生准备上课;开课后随时关注直播情况,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课程结束后提醒学生完成作业;不定时的在微信群、钉钉群内做各种签到、调查和信息汇总上报……

结合“名师空中课堂”教学内容,相应学科老师也投入其中,及时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做好学生解惑答疑……

班主任利用微信群,抽查核实学生线上学习出勤情况。做到全员听课,有学习,有笔记,有作业,有反馈,切实做到了学生离校不离学,教师离校不离教。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校长、各年级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学生家长一如既往的配合学校工作,坚持每天健康打卡,及时汇报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反馈收看“名师空中课堂”的相关问题,家校合作,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全体同学学习认真,配合家长及时上交作业、展示笔记、预习复习。

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知识;指导好家庭教育活动,强化亲情教育、感恩教育,融洽亲子关系;帮助家长指导学生科学制定延期开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计划,引导学生坚持良好作息时间,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主题教育任务。

“空中课堂会不会让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在家学习状态不理想、效率也不高,影响了学习进度怎么办?”各种问题萦绕在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随着“名师空中课堂”学习的逐步进行,很多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已经习惯了早早守在手机或电脑前,心里也逐渐踏实起来。

延期开学期间,以“阻击疫情,用爱与担当静待花开”为主题,精心设计方案,创新途径方法,通过开设网络班会课、网上升旗仪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居家教育活动、精心设计各项主题作业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落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

在空中课堂期间我校还举行了“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主题网上升旗仪式,不忘在疫情期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读书习惯培养等。  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利用网络宣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2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64-04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省培国培。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一般都有繁重工作任务的教师,培训者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一方面,广大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培训方实行按需施教,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希望培训内容前沿和与时俱进,避免与其之前参加过的培训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却在下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中途放弃培训的学员比例逐年增加。面对大量的培训机会和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广大教师不再视培训为“稀缺资源”和“福利”,有效性和培训机构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成为教师是否参训的主要考量点。

那么,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基于多年的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体化改革才是有效培训之出路。培训者必须加强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包括培训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在内的一体化改革,方可达到优化组合培训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效果。总体策略是,视培训为项目研究,做到培训设计系统化(一体化)、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培训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人员团队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学个性化、培训资源微课化、培训成果可视化(数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1.培训理念改革

培训理念在整个培训项目中处于最上位,是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培训项目是否既立意高远(顶天)又贴近一线教师(立地)。

(1)一体化改革理念

培训是个大系统,人员构成方面包括培训决策者、培训者、受训教师等。其中,培训者又包括项目负责人、学科首席专家、主讲教师、助教(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支持人员。要素构成方面包括培训的需求、目标、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培训项目必须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进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以上人员和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而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确立“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1]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研教改、网络化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盘棋思想[2],走出“理论、技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油水分离的困境[1]。

(3)“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理念

“学思行省”是“学习-思考-行动-内省”的缩写。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专业发展”,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思行省”理念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专题教学、技能操作、作业任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一脉相承。

(4)“导-训-研-赛”一体化理念

“导-训-研-赛”一体化是指“引导(理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层面)-实训(技能、实操、工具层面)-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微课等)”一体化,与“学思行省”一脉相承,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2.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1)针对集中培训的弊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2)探索以微课、慕课为主要载体的“导-训-研-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开发系列培训微课程、慕课,方便教师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指导学员开展基于微课的说课、上课、评课、分享和交流,提升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

(3)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建网络研修社区

发挥教师博客(博客群)、QQ(QQ群)、微信(微信群、微信公共平台)、K12教育网络空间、网易云课堂、慕课平台、教师工作坊的各自优势,创建适合不同类型学员需要的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4)组建复合型培训团队,探索教研式培训新模式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组建包括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在内的复合型研训团队,开展现场教学诊断和观课磨课,提升学习实效性。

(5)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对于理论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专家讲座、问题研讨、课后反思与课题拓展等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专家讲座高端前沿、专业引领、信息量大、引发学员深度思考的优势,配以问题研讨、课后反思和课题拓展,引发学员观念转变和行动跟进。对于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学习等培训方式,采用“范例演示赏析评价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借鉴改造改良创新”的教学模式[1]。

(6)开放机房,加强实操实训

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给学员上机操作,多安排上机辅导教师,兼顾两端。根据学员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主讲教师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更贴近学员的学科专业。集中培训学员人数较多,可采取理论课大班制,技能课分班制,充分发挥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带动作用,使学员获得比较充分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点受限和学员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统一等问题。

3.培训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最新发展、相关培训标准、学员基础和需求,确立以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应用为核心内容模块,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方案,设置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四大课程模块,并且保持滚动式迭代更新。其中,理论提升模块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等专题。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包括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什么是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误区、说课常见误区、全国获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赏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及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包括网络搜索与下载、动态与可视化PPT制作、国内外优秀微课赏析、微课设计与创作、慕课开发、Flas技法、课件艺术性与美工、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专题。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块包括信息化教研教改项目的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翻转课堂课例研讨,数字校园教学应用,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专题。依据学科最新发展态势,每年新增2-3个前沿性专题,依据学员培训效果反馈删减2-3个旧专题,保留的所有专题保持20%以上的内容更新。

4.培训课程资源改革

由于培训对象大多数为各学科专业一线教师,部分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其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迥异,必须开发支持学员自主选学的多样化、多层次课程模块:①除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以外,面向不同对象开发针对性的选学课程模块。②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师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梯度、递进式课程资源(案例)。③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学员基础评测分级、分级呈现课程模块,在完成相应必修课程模块后,可自主选学扩展课程模块。培训管理平台具有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反馈诊断、在线互动、学分管理等功能。④培训课程微课化。开发培训课程系列微课,形成短小精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⑤创建以微课程资源为基础的系列培训MOOC,支持大规模学员在线自主学习。⑥与参训教师和参赛教师合作,将培训班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纳入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各学科专业优秀微课资源。⑦根据时展、技术更新和教师实际需要,开发前沿新课程模块,更新原有课程模块。

5.培训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性、开发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主要采用电子作品集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培训过程中各技术学习专题教师适时组织课堂学习竞赛,评选技术学习优胜奖进行教学激励,最后培训团队根据学员出勤、纪律、提问、回答问题、专题优胜奖、电子作品集汇报和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实现培训成果可视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鼓励、推荐和指导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和课件大赛,充分体现“导-训-研-赛”一体化的培训理念。

6.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

围绕培训有效性的提升,将培训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培训理念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建构、培训理论的整合应用、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法的优化、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策略等,作为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先后主持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整合研究”、“面向教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等8个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培训中,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

7.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专业化培训团队。例如,笔者连续十年主持广西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项目,均依托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该团队以信息化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各有专长,配合默契,已打造成为颇具实力的专业化培训团队。

8.培训标准化

培训者必须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流程:

每次正式培训前,首先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集中解决以往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进行培训调研,分析参训中职教师的真实需求。

第三,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研制培训方案,参加培训项目竞标。

第四,竞标成功获得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开发培训新课程(专题)资源包,更新原有课程模块资源包。

第五,成立培训班筹备小组和备课小组,召开筹备会和集体备课会,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对历届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掌握我区中职教师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明晰培训的总目标、总要求、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专题目标。

第六,多渠道培训通知和培训信息。除了邮寄纸质版通知,还利用博客、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及时获得培训通知和后续培训信息(例如住宿订房、路线图、训前学习准备等),同时解答学员的一些问题,使学员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第七,提前做好训前准备工作。代学员联系就近宾馆,订购桶装水,安排学校食堂就餐,确定教室和机房,打印课表,购置资料袋;放置欢迎牌,打印并粘贴前往报到教室的路标;安排接待人员轮流接待学员;在网络教室的每台机子上安装培训要用的软件;检查设备,布置会场,确保开班典礼和培训的顺利开展;制作和安放学员学习证,提高学员的学习角色意识。

第八,学员报到前或报到当天,安排学员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基础、学习需求、教研教改和专业发展现状的网络问卷,第一时间将统计分析结果发给各专题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以提高培训教学的针对性。

第九,加强教学监控和反馈。通过课后面谈、QQ群 、短信、微信、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加强学员与主讲教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各专题协调、有序地进行。

第十,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学员创造最佳学习环境[3]。主要做法包括:佩戴学员证,严格考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作业管理;安排最好的机房;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辅导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差的学员,多听取学员意见。

第十一,将往期培训资源和本期培训新生成的优质资源汇总刻录成光盘发给W员,以支持学员的后续网络自学、校本研修和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培训一体化改革成效

培训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笔者所主持的培训项目均获得满意效果,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员在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留言和培训日记中纷纷表示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态度、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均有较大提升。以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300多位参训教师参加2009年全国中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2010年-2012年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2013-2016年“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46个、二等奖110个、三等奖120个、组织奖16个、最佳单项奖2个、大赛闭幕式最佳展示3个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杨满福等.基于Web2.0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3-76.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3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县教研机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2014年全国教研工作会上,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指出:面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形势,教研工作战线必须结合实际,实现教研工作指导思想转型、工作任务转型和工作机制与方式转型。以此为基本遵循,我区教研工作着眼于加快“三个转变”,着重于打造“四个品牌”,着力于实现“五个作为”,构建“三四五”教研新模式,全力推动区域教研工作转型升级。

一、创新教研思路,加快“三个转变”

(一)教研理念创新:从“应试教研”向“绿色教研”转变

“应试教研”目的是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没有把教研工作真正转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上来。“绿色教研”改变只关注升学应试的倾向,实现重视全面育人、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重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及教研品质等研究。主要举措有三:一是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以“卓越课堂”和义务教育减负提质为核心,以大课间活动和课辅活动为载体,以阅读、科技、书法、美术、演讲等为项目,组织“1+5”行动现场展示活动;以同课异构为轴心,在2014年暑假用为期一周的时间组织全区25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的主题研训活动;以城乡互动为特色,开展渝北区第九个教研月活动;以微课为主要成果型态,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精品课例大赛。二是大力推动教育科研。一抓各级课题的选题立项,二抓研究过程的规范管理,三抓科研培训。2014年对全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了“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成功申报市级课题15项,区级课题立项83项。三是开展“立德树人”全方位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编写“区域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学雷锋、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中小学“道德讲堂”视频评选活动,学生习惯教育案例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教研形态创新:从“经验教研”向“实证教研” 转变

基于经验的听课、评课,是教研员传统而经典的指导方式,但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教研员的经验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因此,“经验教研”必须向“实证教研”转型。实证教研倡导用“证据支持教研,项目组织教研”,运用数据、案例、经验三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教学诊断力,以证据支持教研。进修校投入23.28万元添制了网上阅卷系统,按照国家课程各学科全覆盖、城乡各类学校全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全覆盖原则,建构“学业质量抽测DD数据加工分析DD反馈评价报告DD学校改进措施DD梳理汇总上报DD行政部门督导DD业务部门指导DD提高教育质量”八个环节的闭合链条体系,开展质量检测,调控全区的教研方向。二是加强行为改进力,以项目组织教研。在“数据诊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强化日常工作中的个案积累、量化统计、问卷调查,重视通过对活动档案的研究,形成统计数据,增强教研针对性,并以市级重点课题《利用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增进区域教研实效性策略研究》等为龙头,带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教育的“三教合一”理论研究。三是加强现场学习力,以问题提升教研。教研员大量的时间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上课的现场、听评课的现场、教研的现场、培训或讲座的现场等。从各种现场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教研员的现场学习力,引导教研员将现场中的各种学习资源转化为教研资源,是促进教研员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

(三)教研机制创新:从“零散教研”向“主题教研”转变

为了改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散教研现象,我们采取“三个强化”策略推进主题教研:一是教研主题强化“顶层设计”。2014年结合“立足有效,构建卓越”的主题,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加强对课堂教学诊断。对区内镇街20余所中学,50余所小学、30余所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教学视导。二是教研内容强化“攻坚谋划”。统筹谋划“卓越课堂”建设、减负提质 “1+5”行动计划等攻坚内容和项目,有效地提升区域教研科研品质。2014年在全区开展了“精品课例”大赛。三是教研活动强化“精细操作”。开展 “教研微创新”活动,改变以往运动式和浅层次活动型的做法,力图从主题、内涵、形式、参与、生成、价值等方面有所突破,让微课制作、优质课竞赛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场竞赛,而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舞台,实现教研活动质量升华。

二、构建教研模式,打造“四个品牌”

(一)以“蹲点帮扶”为基点,打造“2+2+1”模式品牌

在研判教育新形势和区域现状的基础上,我区启动实施具有鲜明特色的“2+2+1”新型教研模式。所谓“2+2+1”的教研模式,要求教研员每周有2天时间在帮扶学校蹲点,听课、评课,参与学校一切活动,2天时间参与区域内学校的集体视导,1天时间在校办公。让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共成长,与帮扶学校共发展。

(二)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打造“订单式视导”品牌

教研室以“需求导向、快节奏、勤视导、求实效”为指导思想,推行订单式视导。把视导与名师送课、同课异构、课题研究等相结合,帮扶弱校弱科。把“视”的着眼点落实在课堂,把“导”的着力点落实在精准的点评和研讨交流、反思整改这个平台上。本年度共接受有效视导订单近30个,城区中小学(幼儿园)送优质课下乡117节,受援学校教师参加听课2058人次,参加研讨交流1139人次,为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别发挥了助推作用。

(三)以“卓越教师”为目标,打造“名师共同体”品牌

我区现有6个区级名师工作室、研究教师69名,年工作经费18万元,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构建卓越教师专业成长“四结构”模式:一是普教学科共同体、职教综合共同体、区域科研共同体构成的组织形态结构;二是课例共同体、课题共同体、课程共同构成的研修内容结构;三是目标导向机制、制度促进机制、资源保障机制构成的运行机制结构;四是个体研修的自喻文化、同伴合作的互喻文化、专家引领的前喻文化构成的研修文化结构。同时,城区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引领各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点面网”状式的发展路线,带动渝北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以“五个工程”为抓手,打造“研训一体化”品牌

“研训一体化”是持续激发课程改革的动力系统,主抓了五个工程:以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为主的“龙头工程”;以骨干教师培训培养为主的“提尖工程”;以全员培训为指向的“主体工程”;以优秀教师主题研训为主的“特色工程”;以国培市培为主的“示范工程”。近三年累计投入教师培训专项经费851.5万元,高于教职工基本工资总额的2.5%;累计实施农村教师培训2.1万人次,其中北师大等高端培训近500人次。

三、推动教研转型,实现“五个作为”

(一)单一教研向综合教研转型,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作为

一是引领带动,将18所项目学校培养成为引领农村教育发展的领雁学校,整体提升了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二是以强补弱,城区学校结对指导30所农村学校,从资金、资源、师资等方面给予帮扶。三是共享资源,以全区联网的城乡教育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教育信息化归口统一管理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二)“散打”教研向“主题”教研转型,促进区域课程攻坚改革有作为

通过教研科研,帮助广大领导教师实现了从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的深度转变,指导广大教师运用科研智慧破解课改中的系列难题,使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校园文化与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空港新城小学、龙山小学、渝北中学等在课程整合的路上已经前行了一大步。

(三)“经验”教研向“草根”转型,探索充满活力的教研范式有作为

经过几年来的区域教研创新实践,我们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区级教研机构发挥职能、规范运转、富有实效的途径、方法和经验,树立了一批校本教研创新实践的样本范式,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四)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推动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有作为

研训一体化机制促进了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实现了学科教研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教研教改的实力,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建设了一支名师骨干团队,培养了一批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研究员,教师参与国家、市级赛课,国家级、市级、区级教学成果评选等获奖人数逐年增加。

(五)粗放教研向品质教研转型,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有作为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4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最早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位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McGrew教授、Kee教授分别提出了60秒课程和一分钟演讲。McGrew教授是利用人们闲散的时间传递化学知识,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化学,并在其他领域有所发展。而Kee教授则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掌握核心概念。虽然两者在表达的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所用的方式是一致的。在2008年,微课概念由Penrose正式提出,他来自美国圣胡安学院,是一名高级课程的设计师,他认为,微课的指导思想就是构建主义,其目的就是移动或在线学习,教学内容为某个简单明了的主题,经过六十秒的时间学习音频、视频内容。他所提出的想法和我国现代教学中的微课制作步骤类似。我国首个接触微课应用的教师是胡铁生老师,胡老师认为微课的主要载体就是微型教学视频,利用微型视频的方式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情景式的教学。而后,随着微课教学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化教学实践,许多教师陆续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完善和补充。2012年,全国网培中心对微课进行重新的定义,其定义与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非常符合。

二、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现状

1.微课教学的发展

2011年,我国的广东佛山首创了微课教学,在第二年12月前,微课教学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的教学中,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在12年12月后开展了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一直持续到13年的10月,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带领下,微课竞赛圆满结束。14年3月第二届高校微课教学竞赛拉开帷幕,直到同年的9月才圆满完成。第二届赛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比拼,分别是初赛、复赛以及决赛。各个高职院校均积极参加并推荐初赛的微课作品,评选出做好的作品于其他各高职院校进行比赛。良好的竞技为高校微课的建设和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产生微课教学的方式以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落实在教学工作中。但是,在实践中教学中显露出一些问题:第一,教师了解微课的程度不够。尽管微课教学的时间短,但是,在整体教学中,教学的环节不会变,包括课程的回顾,课上内容讲解、以及知识点总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对知识的侧重点掌握不准确,缺乏应有的教学讲解,只是一味地回放观看教学视频,对学生关注的内容不了解,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先了解微课的含义,掌握使用微课教学的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第二,微课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对微课设计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着微课内容的质量,如果微课教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就能够受到学生的好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微课的不了解和不重视,只是单纯地认为放教学视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运用微课教学时,容易造成课堂局面混乱,不仅仅教师的微课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微课教学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好新型的教学模式,发展并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的应用

1.建成系列化、课程化的微课联盟

对于高职院校,保证其微课资源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建成系列化、课程化的微课联盟是关键。首先,对于建设微课资源应统一执行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的执行标准,保证实现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共享。其次,在高职院校中,应以建设信息化为前提,建设微课的资源量加大,使不同科目的微课资源得到同样的丰富,将微课资源建设更加系列化和课程化,最后,对于微课中个体和零散的内容向整体、专业的方向发展。

2.微课公共平台建设

微课课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不仅包含了开发资源,而且涉及建设和规划网络课程的内容。首先,对微课应用环境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对微课的资源进行汇总,促使其聚集效应的发挥,提高其利用率。其次,不仅仅要开发某一知识点的微课教学,而且要建设整个学科全面性、系统性的微课教学。最后,对微课建设的内容进行团队式开发,促进建设微课的水平和质量以及提升微课开发的效率,防止出现教师各行其是、重复建设的情况,影响微课建设的水平。

3.组织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团队

对高职院校校方来讲,学校应该组织专业化的微课建设团队,让教师不在低水平的教学模式中弥留。虽然微课教学简单来看就是小视频,但是学校应该在小微的视频中找到教学的方法,将课程内容完整的呈现,所以除了用好视频模式外,完善微教学的资源,为微课教学提供一个完整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4.教师掌握微课教学模式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于微课教学模式应该主动尝试,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授学生知识。微课模式为教师与学生拉近距离提供了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学识,另一方面使教学的能力提升,增加了知识的储备量,一旦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教师应该逐步改进教学的模式,掌握新型的微课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校本教研;教育集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17-04

1 引言

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教师设置人数不多,小学一般只有1~2个,且多是毕业不满五年的年轻教师,学校没有独立的信息技术教研组,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还兼职日常电教维护工作,忙得团团转,工作之初的教育热情和理想日渐消磨,急需思想引领;有的虽然很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却苦于教研机会少,观摩好课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急需教学方法引领。

教育集团的设立为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校本教研活动创造了条件。教育集团包括有A小学、B小学、C中学三个校区,共有信息技术教师8名,信息教师们有了自己的本学科教研组织,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往形成的把课堂看作是一个相对封闭且自足的意识,希望靠个人力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尽量避免将教学中实质性的问题主动地暴露出来的习惯,对开展学科集体教研活动构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如何建立起学科化的教研团队,如何有效地开展校本学科教研活动成为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为构建和创新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模式,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以集团信息中心为依托,在各校区成立独立的信息备课组,各备课组合作形成集团学科教研团队,作为集团化背景下构建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活动机制的基础,开展了集团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研究。

2 集团化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活动的机制

学科教研制度建设是学科教研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离不开团队合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科教研制度,是确保集团化学科教研团队构建的首要工作。

集团教研活动每两周一次,主要进行课程或竞赛活动相关的L庋刑趾脱芯砍晒的交流。为保障活动定时保质进行,每次教研活动都邀请校级领导参加,采用“倒逼”机制,促进教研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定时、定点、领导参与,促进了初期学科教研活动的机制化,开展多层级公开课、活动轮流组织、社团辅导“专家”、跨校青蓝工程制等多种教研活动,保障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多层级公开课

1)每周公开一课。集团教研团队在汇总教师课表的前提下,由每位教师各自选择一堂课作为每周的公开课,这一节课与其他教师课时不冲突,其他教师无须预约即可前往听课,把“常规课”上成“公开课”,促使教师对每一堂课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发展。

2)新任教师汇报课。三年内新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汇报课,通过三年的对比分析,观察新教师成长的过程,引导新教师在听取评课意见、观看自身课堂录像的基础上写出自我反思,促进新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方面快速成长。

3)骨干教师示范课。当教师成长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等组内教学骨干成员时,要求他们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既为骨干教师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平台,又为教研团队中所有的教师创造了互帮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范例,有利于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层级不同、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公开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促使教师全员参加公开课教研活动,倒逼全员教师上公开课、评公共课,促进全体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活动轮流组织 为了让更多教师有机会组织教研活动,促进资源共享,激发参与,我们在制订教研计划时,实行教研活动轮值制,“一人总体负责,成员轮流分担”教研活动组织职责,在确定教研内容、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将每学期的教研活动内容列出“菜单”,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如“学习材料推荐”“教研活动主持”“教学公开课”“评课”等,作为个人重点承担项目,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集体的智慧。

跨校青蓝工程 “青蓝工程”是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传统方式和有效模式,被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应用,但一般局限于同一所学校、同一学科的师徒结对,异科间师徒、异校师徒的情况很少。“同校结对”的方式,有优势也有一定弊端,有时青年教师往往会局限于师傅的经验之中,形成关于环境和工作的一套较为固定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易产生“同质化”。集团有效利用各校区及区内其他学校的资源,加强集团内部校区之间、区内校际之间的联系,开展广泛合作,年轻教师既可在集团内部“拜师求艺”,也可与外科、外校骨干教师结成帮为对子,加快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集体备课磨课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未成立集团前各校区每个年级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没有集体备课的条件。集团成立后,一般每个年级都有两位教师,让集体备课成为可能。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困惑,集团教研规定上公开课的教师必须集体备课并磨课两次以上,在多次的共同研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互相支持,彼此影响,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由于磨课的过程实用而又充满启发,教师们从中分享了经验,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帮助,因此,受到了开课教师与评课教师的普遍欢迎。

为拓展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好的途径,每学期按教师任课年级组成集体备课小组,同一年级自动划为一个校际合作备课组,业务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被确定为备课组长。学期开学前,备课小组集体讨论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等,组长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订本学科集体备课计划。备课坚持“四备”,即备教材、备课标、备教法、备学法;坚持“四统一”,即学目标要求、学重点、统一基础练习、学进度。每单元开始前将本单元的备课内容发给组长,由组长定时间召集组员进行讨论修改,并上传至集团教学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执教前教师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差异,教师的自身特点进行修改教案,在原有的教案上进行再创造。课堂教学结束后,在每节课教案最后做一个“课后反思”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含“教学反思”和“修改建议”的教案将再次发送到学校教学资源库,以供教学思想分享以及教学处、教研组掌握备课情况。

模块教学“专家”制

1)学生社团辅导“专家”制:依据教师特长,每位有特长的教师专家认领一个社团。相对较近的校区可选择同一时间同一主题活动的方法,学生按申报类别参加社团活动。较远的校区可实行时间错开,平时本校区教师进行常规指导,定时(每周一次)专家教师走教制。既利用了九年一贯制集团学校学生培养的长效优势,又充分利用了集团内的“专家”资源,保障集团所有校区的学生在特长培养方面齐头并进,如表1。

2)教师“信息学堂”专家化。“信息学堂”由组内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为团队成员主讲,由摄像学堂、网络学堂、程序学堂等构成,着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技能。专家教师按信息学堂规划表(表2)的时间举办讲座,信息团队成员全部参加培训,集团内其他感兴趣的教师也可参与。如摄像学堂就受到了学科外教师的欢迎,全校共有33人到学堂听讲座,信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摄像技能都得到了提升,促进将摄像知识应用于日常学科组教研活动。

3 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活动实施的模式

多种联盟式信息技术教研 盟式教研是指集团内所有校区联盟,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不管是一个校区一个教师上课还是开展别的形式的教研,所有校区的教师都参加,也可以邀请集团外的学校共同参与,或依托区域教研大组、高校资源等,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它打破了以往各校区、各年级信息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现象,增加了教师之间接触、合作的频率,使不同校区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互动,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从参与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基于集团的联盟教研方式――校区联盟式教研。

①合作型联盟:团队成员围绕一位教师的教研疑难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团队成员群策群力,帮助这位教师克服研究中的困难。这种合作一般分三个步骤:集体备课―课堂试教―再次观课。合作型联盟教研为教师实践课堂教学新理念、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②竞争型联盟:由于一个校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极少,并且一人教一至两三个年级的课,缺少竞争;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能学科,在学校中很难引起校领导的关注。长此以往,很容易滋生教师惰性,加上日常维修管理工作烦杂,教师很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这极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体的“教学之星”赛课一年只有一次,为了营造更多的竞争氛围,激活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研团队组织校际的同课异构、说课比赛等活动。在竞争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教师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促进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基于多校的教本教研方式――校际联盟式教研。为了更好确立教师新课改理念,在比较中学习他人长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集团和区内其他学校开展了校际联盟式教研。即以集团内一所学校为中心,负责组织联谊教研,邀请集团其他校区及区内其他学校参与。通过区域内学校的联谊教研,实现“一校资源,多校共享”,先后与区内的小学、中学开展了以研究教材、讨论教法为核心的集体备课、示范课、微型讲座等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集团乃至区内教研团队整体发展及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有两种形式:①邀请区内其他学校教师同台切磋;②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听课点评。参与活动的教师收获良多,教师通过积极备课,反复试讲,在磨课中获得成长提升。

3)基于区域资源的校本教研方式。

①依托区教研大组:丰富教学资源,参与起点较高的区级教研活动,获得教研专家的帮助。集团教研组主动与区教研大组联系,争取安排区教研活动到集团成员校,让团队成员在承办区级教研活动、承担区级公开课等任务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借力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依托区内高校:集团地处高教园区,是杭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教科研成果推广实验基地,有较强的教科研优势支持。集团教研组还主动与区内部分高校取得联系,依托高校丰富的专家资源助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

依托区内高校共建了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警官学院等专家、教授、高校研究生、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导师团,订立了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共建协议,共享优质课程(见表3)。通过与高校课程的共建与共享,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也极大地拓宽了教师视野,培养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多元推动信息技术教研 根据集团学校规模、备课组分布、教研专题等因素,采用既可按中小学不同年级(纵向),又可按同一年级(横向)方式确定课堂教学研究内容。

1)中小衔接,彰显九年制集团学校优势,提高教研水平。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们要能适度开发教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学科间整合和现代学习手段的运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一般是小学信息教师参加小学的活动,中学信息教师参加中学的活动,本集团既有小学又有中学,为中小衔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①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掌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到各自的教学中去。集团C校区是一所中学,以导学案为载体的“以学定教”的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与小学截然不同。针对C校区的教学方法,A、B校区在六年级的时候也适当地运用导学案加以教学方法渗透,以使中小学教学方法顺利衔接。

②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这里的衔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教学内容的衔接,它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创设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大环境。同时,教师们也能通过相关的研究活动,了解和熟悉三至九年级的信息技术知识构架,促使教师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如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制作简单的网页,并能够建立自己的主题站点,那么到了八年级时再次接触网页制作时,如何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在原有程度上再加以提升,具体提升到一个何种难度和深度,以及怎样将六年级和八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等,往往是我们教研时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同课异构,搭建青年教师成长舞台,延伸教研宽度。“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信息技术课时量少,一般学校都是一个教师教一个年级,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课异构。而本集团有两所小学,为实现同课异构提供了方便。集团每学期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一年级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教研活动也从校内教研转为校区间教研,延伸了教研宽度。

为解决教研时间无法保障问题,我们采取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在无法研的情况下,采用信息教QQ群、微信群等即时在线交流方式或论坛、微博等网络空间就某一主题进行研讨。

在保障教研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基础上还特别重视专家的经验及理论指导。以往1~2个信息教师难得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导。现在以集团信息中心牵头可以通过“请进来”集中对所有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了省、市区教研员以及本集团的特级教师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讲学指导、现场评课,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请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先后组织教师赴南京、嘉兴、建德、桐庐、余杭等地学习交流。教师开阔了眼界,加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领会。

4 成效与反思

几年来,集团信息技术教研团队坚持两周一次开展教研活动,围绕中小衔接、同课异构等教学研究内容,采用“多种联盟、纵横结合”等教研方式进行“课例研究、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多形式主题教研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了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活动的机制 每次教研活动都邀请校级领导参加,在教研活动定时和领导参与的基础上,形成多层级公开课制、活动轮流组织制、模块教学“专家”制、跨校青蓝工程制等多种教研活动机制,保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促进教研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创新了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 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形成了参与范围广泛且富有特色的多种联盟式教研,研究内容全面的交互交叉结合式教研等教研模式,包括教学型、研究型、学习型等,既有课例研究、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也有读书沙龙、专家讲座、技能培训等。

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几年来,团队成员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课堂教学、科研写作、竞赛辅导等方面均有好收获,三人被评为区教坛新秀,一人获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论文、案例在全国、市、区级各类评比中有4篇分获一、二、三等奖;在竞赛辅导方面也有多人获得了省、市、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一支各有特长、优势互补、团结奋进、和谐向上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初步建立。

坚持构建发展富有个性化的集团化学科教研机制,用新型的集团化教研模式来引领教研、唤醒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把学科教研作为信息教师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将会使教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洪云.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6):46.

[2]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戴仁俊.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8):35-38.

中小学微课汇总范文6

今天,在应试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的背景下,美育被忽视、被淡化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学段越高,问题越严重。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开足开齐课程仍是多年来基础教育的一个奢望,更遑论“开好”了。小学,距离竞争激烈的中高考相对远一些,因此,让美育走进教育这个大系统,让师生充分地发现美、感悟美、分享美和表达美,让校园时时流淌着人文的温度,应该是每一所学校的追求,也应该是每一个校长的办学信念之一。

近些年,我校怀抱“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发展愿景,以“学得扎实,玩得痛快”为办学理念,通过统筹开发“四美阳光成长课程”,力求办一所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秀之美,融体育为健康之美,融美育为和谐之美的“四美”阳光校园。

现将我们的思路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程引领,构建科学的美育框架

(一)开足开齐开好美育的核心课程

我们始终认为,课程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它直接关乎孩子们的生命状态,美育亦是如此。

在我们学校,一直没有“主科”“副科”的区别,艺术学科教师与语数外学科教师地位平等。为了使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加科学、准确,课堂常规落实更加有序,艺术课程教师经常在一起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既有基于课程理念研究的课标测试、说课展示、基本功过关,又有基于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如音乐课程的地方化研究、美术课程有效评价的教学研究等等。同时,学校注重引导教师由关注知识技能向关注核心素养转变。我校本着“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全过程监控、终生受益”的原则,制定了《满洲里市第三小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性评价指导方案》,从“通用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两方面引导教师以更加细腻、人文、专业、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成长,以评价行为的多元化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如在音乐学科,我们以“闯关”的方式进行核心素养的检测,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演唱、识谱、演奏、知识”等不同方面的考查。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下的主题式学习。如:美术学科尝试通过长短课时结合的方式,使美术课不再拘泥于课堂,不再局限于教材,因地制宜、巧用空间,让校园内外一切可能的地方,如墙壁、地面、桌椅板凳、破损的角落、废旧物品等等,都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空间,让课堂走向生活,让艺术美化生活。

(二)深度挖掘其他学科的美育资源

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责任,而是应该蕴含在所有学科之中。我们竭力让各个学科都开启学生对美的发现和体悟:语文课,接受日、月、水、火的文化启蒙;数学课,叩响加减乘除的智慧之门;英语课,享受语言交流的淋漓畅快;心理课,玩转沙盘游戏;围棋课,博弈黑白之间;研学课,访谈校园内外;体育课,挥汗绿茵操场……智慧的启迪和生命的律动都成为最美好的事物,如水渗沙般的在校园一切可能的地方发生。

(三)构建丰富的美育拓展性校本课程

我校开发了40多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在美育的范畴里。安排在每周五的下午。学校不断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理念,变“特长培养”为“兴趣激励”,变“老师抢优秀的学生”为“学生选喜爱的课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孩子们基于个性和兴趣的自主选课,给予孩子们最大的生命尊重。

依托满洲里市中俄蒙地缘优势,我校美术团队以中、俄、蒙三国建筑风格为主题,装点三个教学楼层。从2013年开始,我校合力研发《蒙古纹样的设计与应用》校本教材:“蒙古靴”“蒙古帽”“蒙古袍”“蒙古包”……孩子们在对美的创意与设计中感受蒙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升华对家乡爱的情感。该项目曾荣获满洲里市民族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二等奖。

音乐学科,我们外聘资深的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指导孩子们字正腔圆地学唱达斡尔民歌。我们的合唱团队荣获全市“达斡尔民歌进校园”比赛二等奖,并被邀请参加满洲里市春晚的录制。

学校实施长短课时结合的推进策略,开发了 “名曲赏析微短课程”。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课间,孩子们都会听到一支名曲,既有创作背景的简介,也有作品内涵的介绍,更有原版作品的欣赏。

“方寸天地”篆刻从简单图形印入手,层层提升,最终让孩子们在线条的流走间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神奇手绘”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油画的魅力,“家乡的秋”“可爱套娃”“神奇的椅子”在笔下变得灵动;“艺彩软陶”的孩子们则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捏出了形态各异的蔬菜水果、花鸟虫鱼,还制作出漂亮的花瓶、盘子、项链,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在玩泥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有“管乐社”“少儿漫画”“走进版画”“红果果创意坊”“银鹰合唱团”“红舞鞋社团”……

二、活动渗透,强化美育的辐射与浸润

我校力求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为学生营造真实可感、亲身体验的美育平台。

依托传统节日,我校每年举办的“十月歌会”,让孩子们尽情展现出“班班合唱团”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达人秀场”让有艺术特长的孩子们成为聚光灯下的校园明星;“小小钢琴演奏家”每个课间都会如约而至,任悠扬的琴声响彻课堂内外;阅读节上,全校师生“画春、写春、诵春”;科学节上,科技幻想画尽展创新之美;七巧科技主题活动中,美术、数学、计算机教师跨学科与孩子们一同设计他们心中的美好。为了装点校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捡石头,并亲手在石头上描绘自己对母校的祝福;“古诗诵读擂台赛”“课本剧大赛”让孩子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校园小主持人大赛”“校园吉尼斯大赛”“我的假期我做主艺术作品创新大赛”“环保服饰设计大赛”“相声小品大赛”“英语舞台剧”展演等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孩子们成为传递美好的使者,彼此欣赏、相互鼓舞。

三、文化熏染,l挥环境的美育功能

学校力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美育的活页,让师生时时得到智慧和审美的启迪。

走进我校校园,在“阳光体育,七彩人生”主题墙上,奥运体育项目的艺术造型与规则解读相映成趣;“乐知园”墙裙上的“十万个为什么”翻转牌让知识披上了游戏的外衣;学校自编的“文明礼仪三字歌”在梅兰竹菊的映衬下传递着真善美;翰墨亭、临墨轩更是让孩子们在信手涂鸦的快乐中挥洒着童真;树桩下的“失物招领”“知心姐姐信箱”“爱心传递”“小小服务站”等主题“树洞”的卡通形象,更是寓教于乐,充满童趣;微型主题公园以学校“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发展愿景石头雕塑为映衬,再配上防腐地板、石桌石凳和学生自己手绘的石头,更是妙不可言……

走廊里,彰显中、俄、蒙三国特色的文化长廊,融西方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于一体的主题墙壁,连接起童心与世界;“红色经典”“绘本乐园”“科普天地”“名人故事”“才艺课堂”“中外名著”等分门别类摆放的近十个开放式主题阅读区,遍布教学楼的各个角落,孩子们随手拿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陶醉其中;“植物园地”和“动物王国”里,有主题图书,更有美术老师亲手为孩子们描绘的最美的墙壁,或农家庭院,或田园风光,或白桦丛林,孩子们仿若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体验种植的快乐,书写观察日记,感受四季常青的绿意和生命的蓬勃律动;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就是西楼集琴棋书画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厅,在完全开放的空间里,棋王争霸、随心书写、精心阅读以及高雅的钢琴伴奏满足了不同兴趣孩子的需求。在对美的体悟中,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四、激励评价,推动学校美育的健康发展

制度是我们“共同的约言”,更是我们“共同的坚守”。在教育教学激励评价方案及职称申报、岗位竞聘方案中,我校对艺术学科教师都有专项的制度设计。

学校还出台了《学生“七彩阳光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卡片贴在班级黑板上,可以让所有老师随时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每月一次汇总,每年度进行一次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同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