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育 大学语文 指导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领域的逐渐拓宽,语文教育教学已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于应试教育机制中,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对外汉语学习工作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压力也日趋加大,在世界“汉语热”浪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母语学习,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高等教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中,要更加明确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素质课程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应更加得到重视。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学者、某个诗人、某个作家的少数精品的略读,应彻底改变这种浅尝辄止的应付,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课程的重要地位,要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实现融汇中外、贯穿古今,真正明确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掌握世界文化的精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精选课外阅读作品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大学阶段对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层次需求,要认真坚持开卷有益的教育理念,精心筛选课外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要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又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切实避免学生对作品抵触情绪的产生,要充分肯定学生课外阅读取得的成绩。在阅读作品的安排上,也要结合课内阅读,使之实现对课内阅读知识领域的拓宽和延伸,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和推广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便利性和时间的合理性,为保障和提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每个时期确定一个明确的课外阅读主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论文或者其他形式的检查方式,强化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知识面的有效拓展。

大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中,明确不同阶段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经得起历史推敲的经典作品,而且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要同时给予相关作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作品的思路和脉络,明确自己要选择重点阅读的作品和研究探索的方向。

二、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知识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获取的知识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升华和跨越,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就要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当前语文阅读的方法主要有类型阅读法、统筹阅读法、“四到”阅读法、比较阅读法、集中研读发,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教育教学时,要明确不同阅读方法中的利弊,帮助学生探求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引路人,“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式思维,在教无定法的理念指导下,帮助学生深化对某个文学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教无定法”的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延伸出不同方式方法对同一部作品的差异性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发现适合古今中外作品的阅读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究新颖的阅读方式方法,推动学生对课外阅读作品的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当前我国中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开始了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和创新,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初露端倪。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进一步改进大学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学生主体资源的有效发掘和运用。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细化某个层面文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由结组和明确选题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性阅读。通过合作式学习,每个小组针对同一个选题进行深入性探究,将唐诗与历史有机整合起来,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唐诗特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各显不同诗人的风格和魅力,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创新见解和独特思维。

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府,是的发源地,汇聚着全国各地的精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曾明确提出“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在教育教学中崇尚自然,强调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学府都在彰显特色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探索性研究。对于大学语文课外阅读而言,更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文字是固定不变的,但时代却是发展进步的,时间的流逝会激发出不同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而语文课外阅读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于单一的模式化的认识和理解,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创设更大的空间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

例如,在大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可以将过去相关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比较个性的观念或者是有待考证的看法和观点提出,然后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去发现和研究,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其不完整的版本,历来为诸多史学家或者文学家所探讨。从清朝到今日,对《红楼梦》的研究经久不衰,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注释,诸多文人和学者毕生致力于对《红楼梦》的研究,甚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红学”。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对《红楼梦》中的某个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红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资源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对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学习和验证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因此,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科学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有效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实现语言、文学、文化的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的认识品位。在多媒体资源中为学生的学习另辟蹊径,发挥电子版教材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视听结合中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特别是学生可以在对某个作品的理解中实现动态的感受,通过观看相关影片或纪录片,将文字与音乐、背景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由于思维理念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对作品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有效打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影片等直观教具的使用,学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之中,进而更加深刻地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范畴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而课外阅读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也决定着大学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为此,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积极构建大学语文多元化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实现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步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变化,学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阅读方式方法也产生了独特的理解。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学校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及时发展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先进大学院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革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进步和创新,并将有特色的观点和理念扩大化,甚至升格为学校的科研课题进行全方位地探索和研究,并将其在评估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科学量化。

由于课外阅读的评估范畴较宽,每个课题的评估工作往往涉及到目标实现程度、内容丰富程度、阅读作品的数量、参考书目的层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会牵涉到很多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许多阅读课程只能局限于任务的布置和完成方面,而对于其中的创新思维的肯定和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到位。因此,很多新颖的研究课题往往就此中断,课外阅读教学的延伸性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把握,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地彰显。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支持,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充分协调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支持,进而将研究结果拓展到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层面。

总之,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特别是在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升的趋势下,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应加大力度。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语文自身知识领域的庞大性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复杂性,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力。因此,要求大学教师要及时明确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学科定位,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进一步强化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革新,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协调各级职能部门推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导课外阅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0):36-37.

[2]杨建成.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44-46.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49-01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应性和较强的开放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体现了运用阅读材料和课前搜集资料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种类和优缺点并能主动搜集信息,感受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学习,兴趣为先。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抓住重点,阅读教学就不会是件难事。

1.以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整体呈现解其大意学生自主提问,回答问题和抓关键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不断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引导其他学生思考的和回答,引出教学的重点内容;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也会养成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多和学生探讨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多去思考怎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调动起来,同时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阅读并且分享成果。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和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的状态。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简约、诵读和情景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1.简约的内容可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简约了阅读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特别强调去关注“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教师怎样帮助学生阅读学习的课堂,急学生所急,需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的过程,教师要提供多种机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学生展示并且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这样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得的过程,非强制灌输的过程。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和鉴赏,使学生获得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因此,打造简约但不简单的阅读课堂,提高阅读效率,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2.创设情景阅读教学,创设情景,要求教师也进入角色,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展示,令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时机,采用多种手段,持续强化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学生在情景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的活跃思维去带动整个的内容学习,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创造性的情景教学活动焕发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

3.重视诵读感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从学生读懂句子开始到培养阅读段、篇的能力,继而培养阅读段篇的能力,包括捕捉中心句,概括中心,做读书笔记的能力等,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素质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三、创新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内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的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时阅读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让我们从语文本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期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升华阅读情感的良好效果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重点创新阅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实践能力、良好的个性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参考文献: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3

所谓讲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教师精心讲解,学生读熟吃透的课文。这类课文通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细致地引导和讲解,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学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对于相关字词、句及段落,还要背诵重点语句、段落,甚至是整篇课文,或能够仿写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或运用词语造句……不一而足。

阅读课文则不需要教师讲太多,而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知识,对于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小学语文教材目前的阅读课文包括两种类型,即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活动中进行阅读的课文。课内阅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调控。学生利用专门的用于进行阅读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点拨和帮助下,通过阅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并掌握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基础知识,再根据教材提供的课内提示获得诸如细节描写、词句运用的基本技能。课外阅读课文自然就是在课堂活动之外进行阅读的课文。而在课外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师基本上就鞭长莫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完全独立地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简而言之,我们亦可以这样理解:课内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的身影,而课外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则基本看不到教师的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以上简单地分析了讲读课文与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在教师参与程度和学习的广度深度要求上的区别。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讲读课文类型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可说的,各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包括相关的教学视频都很容易获得,只要在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几年,就会对此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所以一般来说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的教学误区。大家一定注意到本文的题目中,重要性相对略低的阅读课文被放到了讲读课文的前面,这是有原因的。通常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存在教学误区的正是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往往会把阅读课文和讲读课文混为一谈,担心学生自己无法胜任阅读课文的学习,总是以为他们会把事情搞砸,于是越俎代庖,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试图把阅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区分开,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却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放任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学习,缺乏应有的引导和点拨,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曲解了语文教材中设置课内阅读课文的初衷。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教师培训 中小学 独立阅读 课文 教学

笔者因工作关系,多次到在中小学课堂听课。其中,听了不少略读课文的教学课。听罢这些课,笔者确实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因为这些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教了多年的中学语文或小学语文,他们中90%以上的人竟然把略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教得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课时比讲读课文用得少一些罢了――有的用了两课时,有的用了一课时。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讲读课文则完全相同。即使有个别教师有一点特别之处,但最终仍然是令人大失所望。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二个环节中,有一点略读课文教学的味道,即教师让学生自己用各自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从第三个环节开始,就完全按照讲读课文的方式方法在进行教学了。整个课堂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问,学生齐答;或者老师问,优秀学生答。课堂上不少学生仍然在偷着玩,有的甚至认为阅读学习与己无关。这样的略读课文教学是不符合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的。既没有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时的全面发展,又没有做到关注全部学生学习时的发展。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被剥夺了,独特感悟也没有了。即使有,也只能潜藏在自己心理,其他的同学根本不知道,老师也不知道。这样的略读课文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它的独立性又体现在何处呢?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还有效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还能高效吗?这与新课程的改革精神是不相符合的,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不相符合的,同样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没有多大的帮助,更不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为此,笔者在一次语文教师培训中,专门对中小学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作了专题讲座,指导他们如何去从事对中小学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符合新课程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并和他们一起探讨其更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是从以下方面进行辅导的:

1.指导他们总体把握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的大方向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在内容上,理解的内容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课文的大体教学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应该知道略读课文该怎样教学了。很显然,略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求都完全不同。因此,我们要遵循略读课文自身的教学规律来进行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予以指导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在中小学听课的实际,以及在有关资料上看到的知识及别人的经验,以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2.1 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一般略读课文的教学只安排了一个课时,真正要在一个课时内达成其教学目标,是有困难的。那该怎么办呢?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预习。尤其是篇幅较长的课文。这样,学生对教材熟悉了,才能去理解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当然,读课文,也是有要求的(占课堂1/5的时间):首先,要学生三读课文:一读,读出感情;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也就是精读,体会主要思想感情或深层含义,或文章写法技巧等。之后读思考与练习提示。

2.2 动笔拟提纲或在头脑中打好腹稿(占课堂1/5的时间)。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根据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以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整理出课文的“内容及形式”的提纲,使学生自己对课文有较为深刻的把握和印象。

2.3 小组讨论交流(占课堂2/5的时间)。完成上述两步工作后,教师在这时应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有老师担心时间不够用,其实老师不必担心此问题,我以前曾做过多次实验,都是成功了的,我也见到一位老师这样做,也是成功了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了提纲,交流起来也快,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时,教师也应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发言。这样既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这真是一石三鸟啊!

2.4 教师的点拨引导(4和5这两个问题共占课堂1/5的时间)。在小组讨论交流完毕之后,教师再抽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再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点拨、引导,以给学生一个更深的印象,并且让学生把自学中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搞清楚明白。具体地说,一个语文教师的点拨引导的着力点应该是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即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经典处、写法特别处、意蕴丰厚处和学生学习困难处。只要教师点拨引导到位了,学生肯定会有更大更多的收获,或者是意外的收获。

2.5 读写结合。如果这时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最深的一点,写一、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5

1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的意义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灌输知识,不注重整理阅读与写作教学,难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写作,逐渐学生在学习中缺少积极性,势必会降低主动性,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此,需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积极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从而在课堂上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阅读之后,详细讲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渗透的寓意,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全面掌握文中的主旨思想,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进行扩充,拓展成全新的句子,使学生学会运用字词句写出完整的作文,逐渐学生的写作思路得以拓宽,写作能力得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中渗透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出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具有重要意义[1]。

2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策略研究

2.1依据课文内容布置题目,激发学生主动写作

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课件,展示出直观、形象的画面,呈现出动态的图片和影像,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驱使学生积极阅读课件中的文章,等待学生阅读之后,依据课文内容布置题目,要求学生写出字数为400字的作文,激发学生主动写作,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积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主动写出作文,便可结合学生写出的文章予以评价,指出用词不当、字迹不清晰之处,告诉学生应如何正确运用词语造句,渐渐地学生改正不足之处,方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能力和作文成绩明显提高。同时,运用多媒体授课,唤起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体现出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2]。

2.2引导学生写出阅读感受,将写作与阅读融合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时,便可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积极阅读,进而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活跃,逐渐增强学生思考力和阅读能力。当学生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阅读感受,写出字数为400字的作文,不仅将写作与阅读相融合,还激发学生主动写作,从而写出具有实质内的文章。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先指导学生依次阅读课文,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锻炼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当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写出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想,渐渐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3]。

2.3讲解文中的写作方法,加强学生写作技能

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范文6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课 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同时对于英语阅读课文的学习既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借助阅读课文来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不同的阅读教学阶段,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一、First-reading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二、Second-reading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细读课文。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2)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3)阅读析评。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三、Post——reading采用自下而上模式,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同学们在老师引导下,在交流与讨论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最后得出认识比较统一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凝聚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另外,通过重建语篇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2)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就是通过学习过程的感知、领悟、推理及转化,从而实现对学习信息的了解、发现、知晓和理解。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信息网络结构,即已有的全部观念的内容及组织结构。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它将学习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并进一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总之,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针对一些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体裁、题材的阅读教材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课堂上各个阶段的教学设计和训练也应该随之有所调整。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设计阅读教学,那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