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技艺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技艺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技艺传承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1

关键词:烹饪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工艺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归类文化部门管理,总体是对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传统烹饪文化内涵的凝练与提升。但各个地方或各个民族的现状千差万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没有一种放之天下皆准的统一格式。因此,本文拟对影响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若干现实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烹饪技艺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光大。并对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困境进行思考。

一、缺少全局规划和宏观定位

大多数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地方各自申报,彼此独立“申遗”,申报时并未做出总体性规划。各级政府缺乏对传统烹饪技艺、经济现状、消费需求、当今的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与预判,进而对传统烹饪技艺活动如何融入现实生活、进入人类精神世界做出总体性的长远规划,而不是一窝蜂的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申报热潮”。目前各级政府之所以能够积极的对传统烹饪技艺“申遗”摇旗呐喊,当然不能排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网络经济下,注意力就意味着财富,点击率往往和经济收益一起膨胀”,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明星效应,开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成功还可以获得大量的保护专项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怎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烹饪技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烹饪学术界和餐饮业企业应打抓住机遇,破除本位主义的思想,对这一利国利民的文化事件做出宏观规划。

二、技艺传承的主体缺位

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相授的特征使得非物质传承人成为保护与发展的关键,而传承人又是传承主体的核心。真正熟悉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是其传承人、经营者,及长期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业内人士,而不是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但不排除各级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非遗”申报由各级地方政府主持,能否申报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申报成功后也离不开政府的专项配套资金、政策扶植等等。整个申报过程中申报单位在多大程度上考虑“非遗”项目自身发展规律和传承主体的意见呢?传承主体在整个“申遗”中处于弱势,或者地方政府是把它作为一种机会、福利甚至恩赐传递给传承人。更有甚者是,一些地方政府会组织各类专家专家进行取舍、论证,授权也只到乡镇一级政府。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除了地方人文生态变迁等客观因素以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能是“主流文化价值观对这个区域人文价值观的规划和压制的结果,到而今却成为了被保护的对象。但无论是压制、规划与被保护,所以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讲,保护者也许也充当者毁灭者的角色。”各级地方政府机关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政策、资金的诸多优惠条件,但同时也会造成“外行领导内行”、违背文化传播规律行事,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非常明显。目前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流程为:“个人申请、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审核、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评议推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地申报原则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传情现状。一种文化的传播和耕植总是遵循其内在的历史走向和规律,行政力量不应该破坏这种规律,否则带来的有可能只有毁灭,因此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听取传承传承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够越走越宽。否则,势必造成传承主体的缺失,使得传统烹饪技艺传承人与相关产业经营者的意志得不到表达,甚至会粗暴地干涉民众的生活传统,所以请不要让传承人“失语”。

三、烹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遴选不够严谨

国家文化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遴选,主要依据其掌握的技能情况、代表性、传承能力等,目前公布的烹饪技艺传承人中,大多为政府主导确定的人选,因为只有这样各级地方政府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牢牢控制,一旦刨去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政府在传承人的确定上也无足轻重资源。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某一族群所共有的,并非某一人或行政机关的专利,而政府在确定代技艺类传承人时往往只是圈定某一两个人,并提供大量的经济资助,此举势必会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真正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以传承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经济资助评判标准,可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而不能仅仅是“供养”传承人。

四、传统烹饪技艺动态传承方式不足

传统烹饪技艺除了要遵循“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等总体原则外,还需要在传播特色文化上下工夫,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承方式,使文化得以延伸或维系。目前来看,静态保护是主要手段。所谓静态保护,就是做一些视频、搞个博物馆、制作一些画册、做一些展览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很好的保护方式,可以方便群众大量参与。但是传统烹饪技艺是很需要体验化的东西,必须亲自操作方能体会。静态保护只能保存传统烹饪技艺的“形”,而不能保护其“神”,无法发挥其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观等抽象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42

[2]傅修海,刘红娟.非物质:一个新文化视野的生成―――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开去[J].文艺评论,2007(6):17-20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2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2

一、立足于文化自觉,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

文化的传承,源于文化的自觉,即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换句话说,这种“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精神意识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我校正是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自2001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主动担当保护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并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作为传统工艺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效地履行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传承中华文化、追求技术创新、培养应用人才”的社会责任。

1.古籍修复的现状堪忧,大量毁损古籍亟待抢救保护。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传承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自信力的根基和源泉。但由于历史悠久,屡遭战火焚毁、霉变虫蛀等外力破坏,大量的古籍亟待修复与保护。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官方现存古籍量5000万册,亟需修复的大约3000万册。而古籍保护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全国各地的古籍修复专门人才仅有百余人,且大多数都已年过半百,队伍老化严重,古老的修复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大量古籍因霉变板结、老化毁损,尘封于暗室,难见天日,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难以传承光大。

2.自觉担当文化传承责任,开规模化培养人才之先河。

我校在调研论证后,自2001年起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古籍修复专业,成为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虽然专业创办以来遇到很多困难,一些学校对我们的执着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种既无名又无利的专业,应该趁早停办,但是,多年来,正是凭着一份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凭着一份为各级文化部门培养专门化人才、将古籍修复技术发扬光大的信念,我校在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使古籍修复技术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使这门频临失传的古老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可以说,“文化自觉”源于对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觉悟、责任和情怀,具有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二、立足于文化自信,不断攻克古籍修复的发展难题

文化自信,是实现技术创新、促进文化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而言,就是充分肯定其内蕴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坚持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和科技相结合,保持“敢为、能为、有为”的自信力,勇于突破发展阻碍,不断焕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1.聘请专家大师执教,不断砥砺提升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技艺的劳动对象主要为纸质载体的文化典藏,不可再生,弥足珍贵,对从业人员的责任心、文化修养和修复技术有要求较高,而传统的古籍修复技艺,主要掌握在大型公藏馆的古籍修复专家手中,凝结着个人劳动创造的艰辛,是师徒私相传授、秘不示人的独门绝活,如何成为一种公开传授的教学资源呢?这是专业开办之初面对的首要难题。但我们相信,保护中华古籍,传承国家文脉,是炎黄子孙的责任所在,更是专业工作者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要我们搭建教育平台,实施规模化人才培养,一定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和支持。正是基于传承修复技艺的共同信念和文化情怀,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领导,自愿到校承担教学工作,解决了师资问题。

多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邱晓刚、周苏阳、张永林、王跃年等一批南京本地的行业专家来校授课,邀请国家图书馆张平和杜伟生、上海图书馆潘美娣、浙江“天一阁”李大冬、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等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年会,举行学术交流。每一批文物古籍修复前,专家们都进行集中研讨,确定缜密的修复方案,并做技术指导和示范。专家们精湛的修复技艺,深厚的艺术修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对文化典籍的敬畏情怀,对传承中华文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砥砺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文化情怀,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古籍修复理念和技术水平。

2.独创“十八项技能”标高,填补古籍修复的行业空白。

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古籍保护与传承,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这是实施规模化培养的正规学历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这个专业是我校率先创办,在全国独一无二,无先例可循。无论前期的三年制中专还是后来的五年制高职,确定怎样的人才质量标准,都是困扰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的一大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市场规律,集合教育专家与行业专家的智慧,大胆探索,耐心求证,就一定能确立合适的专业技能标准。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不断修订完善古籍修复人才的专业技能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了我校毕业生的技能合格标准,即专业的“十八项技能”,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我们以国家技能鉴定所为平台,在邱晓刚等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鉴定,明确规定只有鉴定合格方可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展现了传统修复技艺的独特魅力。

3.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古老技艺绽放出新的活力。

传统的修复常被形容为“浆糊+剪刀”,亘古不变,缺乏科技创新,往往事倍功半,更谈不上技术优势和文化活力。我们相信,只有寻求与现代科技和教育结合,古老的修复技艺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因此,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既要吸收和采用现代科技,也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这是技术进步、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我校潜心研究古籍修复技术,不断加强古籍修复工作的科研水平,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对纸张进行厚度、拉力、纤维、耐折度测验,进行酸湿度测量,形成科学数据,提高修复的科技含量;自主研发出拥有知识产权的纸浆修复技术,研制羧甲基纤维素浆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等,通过科技因素的加入,古老的修复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鉴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特殊性,我们还在专家的指导下,自主开发了书史造纸史、剪纸、书画复制技术与修复、雕版技术等5门校本课程,增加了应用化学、古字画鉴赏、中国画线描、书画复制技术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相关专业课程,不断丰富提升古籍修复技术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力度,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三、立足于文化自强,积极传播古籍修复的文化影响

文化自强的本质是“主动发展,追求卓越,传播影响”,体现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既要具备“自觉”的使命意识、舍我其谁的“自信”勇气,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自强”精神,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卓越的文化影响力。多年来,正是秉承这种文化“自强”精神,我们在做强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努力传播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使得古老的修复技艺跨越校门、行业、地区甚至国界,为更多人了解,为宣扬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创新运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

为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我们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古籍修复实训基地,成立了古籍修复中心,配有10名专职技术人员,拥有专家团队指导,实现项目化运作管理机制,采用委托修复、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对外承接古籍修复项目。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还成立了“古雅轩”创业园,开展古画复制、装裱、文化礼品设计等创业实践。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展洽会,我校学生展示的古籍修复技能荣获一等奖,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称赞。此外,我们还面向全国及南京地区的文博单位,举办了两期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培训图书档案修复人员,有效地传播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不断拓展业务口径,努力提升古籍修复技艺的服务水平。

过去,我们只能承接古籍修复这一单一任务,现在已拓展到古字画修复、传统文化礼品开发、古字画复制等多个领域,原来单一的修复技能更加精巧灵活,技术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在传统文化产品设计方面也崭露头角。2013亚洲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的节目册,由我校的古修中心领衔设计,开创了以古籍形式制作节目册的先例。此外,我们还积极向雕版印刷、金陵剪纸和宣纸研制、丝织品修复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延伸。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充分展示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

2006年,我校承办了“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会议,并作为协办单位参加在京举行的、由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2007年,古籍修复中心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2011年,我校承办了南京与台湾两地“职教论坛”,并应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的邀请前往台湾做修复技能展演。2012年,我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成为江苏省入选的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3年,我们应邀访问了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并达成合作交流协议。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得到了有效传播。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为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培养了300多名合格人才,修复古籍万余册,其中三千多件为一级古籍。多年来,我校的古籍修复专业实习生遍及东北、北京、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贵州、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各地普遍受到好评,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成为古籍修复技艺无法绕开的名字。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曾来我校视察,他们认为我校不仅是办教育,也是为国家文化保护事业做贡献,应该大力宣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们将遵循“十”提出的“推进文化创新”战略要求,秉承“自觉、自信、自强”的文化创新要求,深入推进专业文化建设,不断传承与创新中华灿烂文化,不断传播先进文化的卓越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3

艺术依托于文化,从青铜纹样、金石篆刻、蓝印花布到现代招贴、建筑雕塑等,无论是远古的还是现代的,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文脉无非是上古礼乐、孔孟人道、庄生逍遥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再现,在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但其精神实质却代代相传,就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态上都是从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一样,这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是“人的自然化”,其根源仍在儒佛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善不同,同归于美”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对于艺术设计而言,熟练掌握设计各类软硬件的使用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设计的关键还是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传承的文脉。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视觉美感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带给教师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文化给予教师新的启发。所以,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教师要以传统美学文化背景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的解读,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定位融合,寻找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美学,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有效重构

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教师的精神给养,但社会在不断的衍变,远古时代的文化思想适用于当时,但未必符合今日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会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继承传统不是僵化的保持,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如何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重构,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恒的主题,是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创造就是“求新求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要看到,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适合用在现代设计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生搬硬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从而在现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如在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里,教师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用现代人的审美重新品评传统,将传统绵延到当下,这种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但核心是中国的。他在教授学生时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传统文化的修养,他的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教师的艺术资料宝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魂,汲取营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呈现出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化作品是时展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其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使其个性化、时尚化,让设计作品在延续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传统人文精神结合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体现对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传承上。“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着人类进步的过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思想情感,还要考虑本土人文思想、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艺术设计作为人文学科,它本身就承载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创造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拥有用专业知识表达和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设计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品格和素养等因素。对于艺术设计,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教师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适用的“工匠”,能否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表达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真正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才是关键。如在教学中讲到传统纹样时,教师不能仅从表面传授传统纹样的色彩体现、装饰特点、形式美的规律,而应站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角度系统的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不同时代的工艺风格的影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研究传统纹样的精神领域,通过让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文化背景、功能应用、审美需求及工艺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考察和调研分析后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关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了解艺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正是在认识这些丰富的艺术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哲学思维,形成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4

关键词:心意拳;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物质

文化遗产是实质的物质实体遗留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精神文化财富的传承,包括大众的思想财富、经验传递、技艺的传承、民俗文化、知识技能等,是人类智慧的积累。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的心意拳被列为其中的一项。心意拳是中华武术的璀璨瑰宝,与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拳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拳。心意拳将中国古代的用兵思想,道家养身思想及儒家修身治心思想相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1]。心意拳具有简洁朴实、阴阳协调、动静有序、张弛有度、刚柔相济的特点,强调用力的整体性及身心内外配合,深受武术爱好者的喜欢,目前已有十余代传人,不仅有强烈的攻防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2]。国务院多次下发文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本文就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域下,探究心意拳的嬗变及传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心意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心意拳的更好传承与发展。

1心意拳的起源

论其渊源,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互为论证的,也有相互抵触的,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曰“心意拳为印度高僧达摩所创”;二曰“心意拳为岳飞所创”;三日“心意拳为姬际可始创”。前两种说法均被史实所,目前最可靠的说法是姬际可创立了心意拳,是我国学者黄新铭考察历史资料及查阅古文,研究历史考证的[3]。黄新铭学者曾对姬际可的生平进行了考究。姬际可,其家族在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蒲州,即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虽然当地有很多武状元,武术杰出人物,但是人们对姬际可非常尊重,他是家中的第九代,家里世代没出过武状元,也没习武者,显然是后来自己的专研所致,并非家传。明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出现了很多知名的人物,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唯物主义者,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批判封建专制,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受这些学者的影响,姬际可也有反明思想,力图靠自己的力量组织有志之士,于是到少林寺学武,在少林寺与反清志士共图复明大业。在少林寺期间,观两鸡之斗,并进行反复研究,运用古代五行星克之学,结合对前人“五禽戏”原理的理解下,遂与少林寺的龙、虎、豹、蛇、拳相融合,创立一个新的拳种,即为“心意六合拳”。

2心意拳拳法理论

姬际可在少林寺期间将自己所学的拳法、枪法与少林拳法相结合创立了新的拳法——心意拳,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的理论为指导,以“六合”为动作技术,因此又称为“心意六合拳”,讲究动作与意念相一致。何所谓“六合”,有2种说法。其一:人有元神,有心主,有十二正神,以至于身上每个关节都有神,大关节有大神,小关节有小神。就犹如寰宇内,每座山都有山神、土地一样。平常人关节的神法力有限,参与度有限,积极性也不高,仅能维持生存而已。行者炼神,就是锻炼每个关节的神,让他们各自增加灵通变化,调动积极性,增加参与度,有许多问题,都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与周边的神互通有无,然后自主判断,自己解决,不必再上报给上级机构,采取“本地发生,本地处理”的政治架构,腾出许多时间给正神和主神,一齐到元神处修炼。这种每个关节的神都通灵变化,正神和主神放权,小神们积极参与,协调工作的状态,就是六合。其二:“六合”则是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前三种称为内三合,后三种称为外三合,因此便有了“心意六合拳”的得名。目前第二种说法的支持者居多[4]。

3心意拳的历史传承

姬际可将拳艺传给马学礼、姬全寿、曹继武、李政等人。戴龙邦老先生在师父李政教授的六合心意拳基础上,与螳螂拳相结合,丰富了心意拳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创立了“戴氏心意拳”,戴氏心意拳只传戴家人,不传外人。李洛能自幼学武,勤学苦练,因崇拜戴家武艺到祁县学习戴氏心意拳,之后到太谷保镖护院开始收徒弟,传授武艺于车毅斋、李广亨、贺运亨等人。此后车毅斋回到太谷开镖局护院广招徒弟,为晋商人保镖护院,山西晋商文化的发展为心意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心意拳的传播和推广也由原来的只传家族,不传外人,到广招徒弟、广开武馆传播武艺对心意拳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4心意拳现代传承

晋中市是心意拳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心意拳之称”的称谓。当下的心意拳发展繁荣区多为祁县、太谷、榆次及太原清徐等聚集区。祁县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有着良好的传统武术文化氛围,其地域性传统武术的典型代表便是戴氏心意拳。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祁县的政府、体育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心意拳的传承。他们将心意拳融入其中学的教学中去,且学生对心意拳的认知程度也很高,对心意拳课程的开设也有很高的支持率。学校将其纳入了体育教学中,也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支持,政府也较为重视。1997年第一家心意拳俱乐部在山西成立,是其第6代弟子北西胜海代表成立的,也是第一位国外的习武者。所以总体而言,心意拳在祁县的发展还是很可观的。李洛能的弟子车毅斋,车毅斋的弟子布学宽在太谷学武经商,担任过太谷武术协会委员,体育会主任,为形意拳的传播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很多心意拳拳师们广开学校,在体育局的组织领导下,在太谷十余所学校开设国学武术课。1930年,孔祥熙聘布学宽为太谷明贤学院,即现在的山西农业大学,担任专职的心意拳教师,之后的第4代弟子,义务在太谷中小学教授武术心意拳。太谷县教育局和体育局领导及武术协会武晋杰的领导下,心意拳真正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并在全国大范围推广,2011年山西农大信息学院也将心意拳作为全校万余名学生的必修课程。据孟庆宁老师的调查中显示,太谷地区的心意拳在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及学历层次等方面都呈现出发展不平衡性。太谷心意拳的习练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且男子远远多于女子,在职业类型方面,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习练者的文化水平都很高。此外,在2016年8月14日,山西*太谷第五届“启航杯”国际心意流大会开赛。该活动也为心意拳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推动了本地区心意拳的发展。说到榆次地区心意拳的传承和发展,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梁晓峰,原名梁剑锋,山西榆次人,是心意功夫国际联盟主席、中国心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心(形)意拳协会主席、山西省晋中摔跤柔道自由博击协会主席、山西省晋中终级格斗俱乐部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心意武术大师。梁晓峰先生自幼习武,数十年如一日,朝夕不辍。已传承弟子和再传弟子数十万余人,在这些弟子中有54人分别200余次获得过全国和世界冠军称号。他著有《重新调整角度》、《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等著作,在社会上的响应也很大。

5心意拳发展前景展望

针对以上所述心意拳在晋中市的现状分析,对其今后发展前景有以下两方面阐述:一是自身发展方面。首先要与时俱进发展心意拳,融入当代元素,舍弃一些传统的复杂的东西。心意拳的社团和组织要走出武馆,走向社会,在公园里、小区内进行广泛推广,吸引更多的锻炼者爱上心意拳,并将心意拳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意拳活动,举办大型的全国心意拳学术交流会,以拳会友,扩大心意拳的影响力及曝光度。还有,广泛存在于大众民间的无疑已经成为我国最大众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故而应加大其自身的宣传力度。积极迎合政府“互联网+”政策,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的宣传功能,增设心意拳网页、网站、论坛、贴吧等[5]。二是外部条件的改变。就政府方面,教育、文化、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心意拳的保护和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大众参与到心意拳的练习队伍中来,或将其加入全民健身计划中去,加大在各个学生段中的传播和推广,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心意拳传播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技术及服务支持。此外,就企业而言,心意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等待开发,蕴含着巨大商机。晋中市旅游产业可以增强武术文化旅游意识,广泛宣传,突出心意拳特色,完善市场体制,兼顾经济利益。在保护和传承心意拳的同时,带动晋中市的发展。

6结束语

心意拳是中华武术的上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瑰宝,更是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每一位宣传者和传播者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积极向名师请教,共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共同促进心意六合拳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苏耘.形意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冉冉.晋中形意拳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3]段丽梅,朱继丽.明清晋商与山西形意拳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4):82-85.

[4]马烨军.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民间文化;传承保护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保护始终是与农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促动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继承、挖掘。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正确梳理并认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点及发展现状,如何精准锁定并分析其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成效等,不仅直接回影响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生产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1常态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基本途径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极为重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地区因为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重视度不高,传承和保护的技巧、专业人士不足、传承保护环境恶化等导致的传承和保护成效有限的问题。以上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缺乏社会舆论及资金等的支持。基于此,建议如下:1.1逐步完善法律条款,做好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建议立足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萌发起点,结合其发展及传承方式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保护和创新需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便做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成果有法可依,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可被有效展开等。具体而言,建议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的已有框架下,结合各个区域实际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及传承法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大沟通力度,有的放矢的设计和制定方法、计划及措施,并保障监督和执行效率等。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可作为辅助各层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统一管理的基础。同样需要相关部门自下而上的逐层级调查、归纳、论证、补充、撰写等。分层级的归纳和调研工作可同时展开,建议广调研,精准审核,准确评估,及时对外公布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名录。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力量需要被调动起来,可发动民众的力量成立农村明见研究会、文艺协会等,鼓励各基层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献计献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当然,各层级政府的力量和优势必须良好利用起来,为挖掘、保护、整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基本保障。1.2培养自觉传承和保护意识,建设传承保护队伍。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其关键点就在于保持传承者的专业性及不竭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意识及传承人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要。从现有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现状及问题来看,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日渐缺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不得不出现断层进而导致很多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流失的情况并不少见,以故宫修复为例,纪录片《故宫》中有多集曾提到因为民间老艺人的自然死亡,后继无人,导致很多传统技艺流失甚至消亡,再次依靠传统工艺修复故宫已经很难被期待了。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宣传来提升民众自觉承担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发扬、创新的责任,如何自觉创造和运用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成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的重点。对此,建议培养农民群众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开放性意识,加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力度,使之认识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外,还需要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培养与利润挂钩,使其成为可以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润值的重要元素,如绣品、民族舞蹈、与农村旅游密切挂钩的各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等。当农民群众看到并感知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和实用为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后,自然愿意打造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不断丰富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提升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2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补充途径

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民间文化运作机制的重要构成,需要以继承为前提,以发展为必然要求。对于农民民间文化的自身发展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是内在要求,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贯穿文化创新精神。从根本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之一,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故而,作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辅助,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建议补充途径如下:2.1强化民族记忆,创建各类民间群艺团体。植根于农村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伴随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吸纳广大农村群众的智慧和喜怒哀乐,民间文化艺术的动态发展与传统文化建设糅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各个时代审美特征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其中的文化能人和民间艺术人均可被树为典型,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形式,现身说法并展示其精湛的技艺,用实际效果来感染民众,提升农民愿意参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创新、传承、发扬,甚至使之进入国际市场中与国外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竞争。此种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及民间艺术作用的形式,很有可能造就并培育出一大批来自民间的艺术能人,此过程也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民创办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过程。具体可借鉴河南汝南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传统优势融合,保护、引导、培育当地民间文化能人,创建群众乐意参与,又符合当地特色和文艺爱好者喜好的民间群艺团体,如乐队、合唱团、曲艺、豫剧群众性团体等的案例。2.2丰富农民民间文化艺术内涵,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并非完全保持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成不变性,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保持其新鲜性和生命力的。建议继续开发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潜能,如借助民间文艺队伍开发群众身边熟识的文化典型,虽然部分民间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如河南淮阳泥泥狗、洛阳的皮影戏和泥娃娃、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等,以及卢氏木猴和虞城的泥砚,都可以伴随民间艺术的创新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步被提上文化产业的创建议程上。为推进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建立起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逐步拓展融资渠道,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投资控股以等方式,并逐步改善依靠文化企业积累扩大再生产及政府财政投入等方式,促动并加快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李月云.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大学文化建设———以桥马戏、泗州戏的传承保护和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6):1-4+93.

[2]邢海玲.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艺术传承路径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2-155.

文化技艺传承范文6

1.环境艺术设计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类较新的学科。狭义上,它是艺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所包含的工作与建筑行业相比显得更为复杂,涉及到的范围也更加广阔。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类学科,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包括艺术方案构想、空间规划两大块。除了环境设施规划、造型布局以及装饰之外,色彩、材料以及光线等设计元素的运用也在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能的多样化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形态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这给传统元素的调用留下了很多可供发挥的空间。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环境艺术设计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实现了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服饰、绘画和书法等领域内流传下来的传统元素汇集成了可供环境艺术设计借鉴和使用的艺术宝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它是国家形象和民族利益的代表符号,其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到了现代艺术设计者的学习和创作活动。

二、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哲学观念

1.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将文化的发展归功于人类精神品质的驱动,而中庸之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观念,它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宽广,上文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我国的民族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表现。面对如此繁多的建筑形式,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做出取舍,在融入现代文化之后完成对传统的传承和再创造正体现出了中庸之道当中“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主张。在装饰要素的组合之上,中国的传统同样是坚持调和折中的原则,可见崇尚“中庸”的观念在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视野中依然有着深刻的体现。站在理性的哲学角度,中庸思想影响着人们对审美意境的选取,设计者要把握好“尚中”所代表的传统哲学观,继续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中庸的取舍之道。

2.因地制宜

环境艺术设计的改造对象是人们居所的内外环境,因此合理地对环境进行考察和利用一直是设计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因地制宜”中的“宜”指的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先天条件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工作,以使得人工的建造物能够融入自然,乃至达到协调统一的境界。自然环境是亲切而美妙的,它代表着一种真实的美,因此深受艺术家的喜爱。同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因地制宜与当代主流的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坚持这一思想能极大地缓解因环境改造而产生的污染和破坏,它能让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保持在一个平衡而理性的层面。

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作用

1.增强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艺术作品因独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经时间洗礼,在时代的变革中沉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传统艺术是符合中国人民一贯以来的审美需求的。另外,在设计中学习和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兼顾到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将能扩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而通过树立本土的传统文化品牌,我们也能够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唯有如此,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2.深化艺术作品的和谐性

当代社会推崇和谐发展观,我国也正在努力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前文中所提到的因地制宜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同社会和谐的联系紧密,主流的科学发展观也能从这些含义深刻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找到依据。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不仅能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还能深化艺术作品的和谐性。通过学习并传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艺术家能逐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达到更为和谐的境界。民族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重要依托,充分理解这一点,有利于中国更快地进入和谐发展的大道,从而为大众造福。

3.丰富艺术作品的文化意蕴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璀璨瑰宝。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避免文化遗失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艺术同文化的联系非常紧密,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宝库,利用富于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并济,不仅能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具人文精神,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含蓄的,传统的艺术家大多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抽象化、含蓄性的中国风格,能使艺术品更富感性而深刻的意味。

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采集并复制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的文化元素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神韵。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逐渐流失在时间的变迁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去采集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并将其渗透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复制传统文化元素来保护传统文化。在更为深入的加工工作中,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要能体现出民族的气质和精神,也要具备更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传统图形的复制代表着艺术元素被转移到了新的载体上,视觉语言环境的更新让原有的图形得到了保留,充分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灵活性。

2.传统文化元素的异化

在得到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始素材之后,简单的拼贴和复制并不能完全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我们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对称、翻转、剪裁等异化处理。相较于简单的元素提取,异化的方式更为灵活,设计师能从原始的图形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视觉元素,这将大大丰富创作者的素材库。异化也是一种重构,根据需要设计结构,重新发掘和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美,试图寻找到更为便利的结合点等这些举动都将充分调动人们的思维,有利于形成更为完整的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3.结合现代化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为了让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适应这种局面,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会改变的主题,但其设计过程必然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要适时融入更多时代潮流的特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固定的民族特征,现代文化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取二者所长融为一体,取长补短,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向着更为均衡而健康的方向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既能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能突出我国的现代化气息。

4.注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