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科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科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科学研究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语言学;跨学科学;认知语言学

1.引言

“语言学研究一直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两种倾向。前者试图建立自主语言学,后者力求在不同学科建立跨学科的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虽然两者对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都有贡献,但当前更倾向于跨学科发展。”[1]本文将概述语言学研究的上述两种倾向,一种是语言自身的纵深发展,让语言学更为细化和深化;另一种是语言学与另一门学科形成交叉学科。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为例,探讨这门交叉学科产生的背景、理论成果及其研究发展前景。

2.语言学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语言学研究一直存在两种倾向。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上半叶,呈现纵深发展的趋势,对本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使语言研究日趋细化和深化。这些研究大致有如下支派,例如:

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形式语言学(Comal Linguistics)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语言学呈现横向发展倾向,力求建立不同学科间联系,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形成交叉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复杂的语言问题。例如:

1.认知科学+语言学认知语言学2.心理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3.计算机科学+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4.神经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

5.社会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就语言学学科的发展而言,跨学科研究的横向发展是语言学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未来语言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迅猛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3.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成果

3.1国外跨学科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末,对跨学科做理论探讨和实验分析的著作越来越多。1968年,第一次国际跨学科研讨会召开后,由柯斯特编著了《超越还原论:阿尔巴赫问题论丛》一书。1970年9月7-12日,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的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对“跨学科”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会后出版了《跨学科学――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该书成为跨学科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国际学术界也有很大影响。

1979年,有关跨学科的重要著作《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问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1975-1976年度“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生计划”主办的研讨会论文集。

1980年,国际跨学科学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以跨学科科研和跨学科管理的研究为中心,成功组织了多次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

1981年,雷斯韦伯编著的《跨学科方法》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跨学科问题专著《跨学科分析和研究》由美国洛蒙德出版公司出版,标志着跨学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1990年美国跨学科学专家克莱茵出版了第一部由个人独立执笔完成的专著――《跨学科学―历史、理论和实践》,标志跨学科学已进入一个系统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000年由德国教授Peter Weinert和Fico S tehr主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中的跨学科学》,是迎接21世纪的一部跨学科学专著。

3.2国内跨学科研究成果

我国的跨学科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4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了我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交叉科学”被叫响,并迅速传播、普及开来。会后出版了论文集《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

1987年开始,关于跨学科学,交叉科学的专著陆续出现。1987年学林出版社出版了徐纪敏的《科学的边缘》,198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光、任定成主编的《交叉科学导论》,1990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仲林主编的《跨学科导论》,1991年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仲林的《跨学科教育论》,1991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徐飞编著的《科学交叉论》,同年,由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1991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交叉科学概论》,1997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由金吾伦主编的《跨学科科学引论》,1998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刘仲林主编的《现代交叉科学》,等等。

4.跨学科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的体现

4.1认知语言学的产生背景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是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研究结合而产生的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认知语言学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工作机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范围十分广阔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并以对世界进行感知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2]。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和认知两者之间进行整合,由自然语言切入来组织、处理以及传递信息。目的在与通过分析人的思维、储存信息、理解产生语言的过程中运用的认知策略来研究认知结构或心理结构。所以,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与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关系紧密的交叉学科。

4.2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十世纪末,认知语言学理论进入中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国内研究者在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结合汉语实际进行研究,参与理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创新。国内语言学家已开始使用认知语言学来研究我们的母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原型范畴、概念隐喻、转喻及语法化等一些领域的研究也卓见成效。

4.2.1范畴化理论

语言的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现阶段的研究,国内研究者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范畴的典型性、范畴的认知工具以及象似动因去揭示语言现象中的认知。而是开始从范畴化的概念入手,来研究范畴化的目的及其与方法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问题。但是由于忽略了概念范畴本质在人类认识的完整过程中的作用,导致在解释一些范畴原型理论时出现了矛盾。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学者开始对非范畴化理论的含义、特征、动因及理论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究。

从我国范畴化理论研究进程开看,学者逐步深化对范畴化问题的探究,在认知科学、语言学科、科学方法论之间搭建起一座跨学科研究的桥梁。

4.2.2原型理论

原型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认知起点[3]。我国对原型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涉及语义、句法、语用等层面。一些学者将原型作为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参照点,在对外学习者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学习者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动态变化[4]。我国的语言研究者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有利于外语教学的展开及相关教学误区的纠正。

4.3.3隐喻及转喻理论

语言学家把隐喻看作认知思维的一种基本手段。我国初期研究主要是对汉语语篇标题和正文间的组织作用上,而作为认知主体的施喻者和受喻者在隐喻构建与解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未得到足够重视[5]。后来的研究重心开始转移到对转喻在语篇的组织结构、信息发展、衔接与连贯中的作用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也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角度对隐喻和转喻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类,这为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5.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借助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一开始就是跨学科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能够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来对语言认知进行跨学科研究,解决具体语言问题。跨学科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创新之路,也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明显趋势。因此,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

5.1引进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最新学术成果

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吸收最新理论成果,扩大国内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同时立足汉语语言的特点,不断探索语言学习规律。加强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以及跨学科等方面的深入探究,不断壮大自己的研究队伍,拓展研究空间。

5.2扩大研究领域,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交流

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应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认知科学联系紧密,学者可以有效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结合语言学自身的发展进行研究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团队。例如江苏师范大学的“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的“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同时专家学者也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扩大研究领域,注意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认知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积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5.3立足汉语自身,加强理论论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引自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只有与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与汉语母语研究结合起来,才有其研究价值和意义。汉语属于无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汉语原型、范畴理论、语法句法分析为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研究素材。国内研究者应利用汉语研究经验,将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成果与汉语研究相结合,拓展研究空间。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汉语研究成果相结合,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问题,是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路径[6]。我们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简单地套用理论,而应学会利用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实践应用,在具体领域里进行分析、探讨、论证、完善。

6.结语

随着社会科学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语言学认识的不断加深。跨学科的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语言学科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倾向看,语言学不会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而试图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进行多元化的探究,语言学跨学科的研究趋势十分明显,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就是跨学科研究强有力的一个证明。(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2014年度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X14A003

参考文献:

[1]胡壮麟,2007,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403-408页。

[2]唐庆华,2009,试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兼议语言学经济学,《学术论坛》,第7期,150-154页。

[3]刘仲林,张淑林,2003,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科学学论坛》,第9期,5-8页。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2

(一)应用语言学的实质

应用语言学的实质是理论联合实际情况两者互相结合为一体。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文化发展的需要,它与其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的学科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语言学不但重视把环境与语言运用结合为一体,而且与社会发生的实际情况相衔接。所以,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是多向动态的互动过程。语言学理论不但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成果和实践活动的真实反馈,还是为了丰富了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基础。

(二)理论基础的特点

传统上对语言学的认识将其分为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认为应用语言学是对理论语言学的各方面应用。然而实际上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程序、技术、实用为一体且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有利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应用语言学面对各种问题时进行原则、依据、假设、规律等方面的探究。然而,应用语言学不是照搬理论语言学,它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对其进行总结的理论依据,并且丰富理论语言学的领域。因此,应用语言学比理论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更注重实践。

(三)多元性的特点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不受理论语言学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问题也向着复杂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而应用语言学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展示的程度来借鉴其它各种学科领域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当然,应用语言学只是涉及部分学科的部分领域,而不是部分学科的全部领域,由此说明应用语言学不受其他学科领域各种要求的限制。除此之外,应用语言学涉及到的理论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

(四)应用语言学的动态性和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备应用性、实用性、综合性等性质,由此可知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动态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展示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是动态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是动态的,因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不仅是第二语言的学与教,还有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各项属性,这样才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无论是广义的去理解应用语言学,还是狭义的去理解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都离不开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性,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的特征。

二、跨学科的概念与特点

(一)跨学科的概念

跨学科是跨学科领域的简称,又称交叉学科,多学科,综合学科或复杂性学科,虽然称谓不一致,但是它的内容是相同的。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创新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实际情况遭遇的问题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部分具有跨学科性质。

(二)跨学科的含义

其一:是与交叉科学(interdiscipline)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因此,许多人也称跨学科为交叉科学。具体而言,跨学科是指专门学科的综合科学含量,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跨学科性(包含其他的科学范畴)和跨学科发展。其二:是指超越原学科界限,从事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跨学科考研,跨学科就业。这里的学科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设置。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普通高校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军事院校还设有军事学。

(三)跨学科研究的三大范畴

简而言之,跨学科研究是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所存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影视等;文学与自然科学,如:模糊数学、数理逻辑、数理统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学、电脑技术、耗散结构理论等;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思想史、语言学等。如: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是文学家、历法家,而且还是天文学家;现代的丁西林,不但是现代剧作家,还是物理学家;中古波斯著名诗人海亚姆,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天文学家。

(四)跨学科研究的前景

因为跨学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对各项领域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跨学科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它在进一步扩大平行研究范围的同时,又对原有的两种方法从理论的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并专门探究文学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方式表现了应用语言学平行研究的广泛性,表明应用语言学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五)从应用语言学理论看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由此表明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的特征。曾有人对应用语言学的层次理论、动态理论、中介理论、人文性理论进行探讨。应用语言学语言层次理论是认识语言研究方法层次的基础,也是表现语言层次鲜明的特征;应用语言学动态理论表明了语言的动态和语言的发展规律离不开社会对它的推动作用;应用语言学中介理论表现其现象在某些方面和运动的发展存在共性;人文性理论表现了应用语言学中语言的人文性特征。虽然这些理论是从不一样的角度对语言进行不一样的研究,但是每种理论之间也有共通之处,这表明了应用语言学的多元化特点。除此之外,应用语言学的广泛性体现了它跨学科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要借鉴于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方法。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今的计算及科学技术,完整的借鉴了应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软件程序编写,如:计算机各国语言翻译、计算机输入法、词库的建立,这些都离不开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六)从应用语言学性质看其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具备综合性、独立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等性质表明了应用语言学的多元性特征。应用语言学一定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衔接,这样才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寻找解决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应用语言学体系。由此可知应用语言学与其它学科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七)从应用语言学发展看其跨学科性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互相推动的因素:其一,应用语言学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这是外部因素;其二,满足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是内部因素。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应用语言的发展。从外部因素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种科学技术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延伸,新的时代对我国的应用语言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经济的发展为应用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条件。从内部因素可知,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传统语言的研究,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由古到今,我国的语言学理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完善,并丰富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人类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沟通,人类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和丰富语言的运用手法,这是应用语言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应用语言学跨学科性的特征。

三、结束语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教师;科研精神;科研行动;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师为什么要有科研精神

(一)树立科研精神是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

我国林崇德教授认为:“整体改革的关键是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必须参加教科研。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角色。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开拓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按照教育科学意识指导教育,使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树立科研精神是当前教学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

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自从清末民初以来,一些资深的语言教育家一直是教学和科研的“两栖人物”,除了我们大家熟悉的黎锦熙、夏D尊、叶圣陶、朱自清、王森然、阮真等以外,还有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资深学者进行语文教学研究。这些学者从来就把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的。

二、小学语文教的科研精神是进行科研行动研究的前提

(一)精神产生行为,有什么样的科研精神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研究

1.小学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学为职场起点的科研。教师的科研是行动行为的科研,是以反思实践为己任的科研,是以教育教学为职场起点的科研。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增加教育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工作。

2.反思是教师研究的起点,问题的求证是教师研究的本质。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因此,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问题的求证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本质。

3.小学语文教育科研应从本地本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

(1)问题是研究的原动力。无论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要以问题为中心,小学科研兴校更应该从本地区本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把握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2)问题的水平决定了研究的水平。问题要具有现实性,在教育研究中如果不能从现实中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也就不具备研究水平。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普遍性,要能更广泛地了解中国的具体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超前性,否则很难领先。

(二)小学教师要有独立自主、与时俱进的科研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科研品质。第一,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独立的教育或科研意识,不要风吹两边倒,永远跟风,就不会有自己的东西;其次,独立不是故步自封,要根据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行动研究

(一)接受式学习为主的科研行为研究

1.讲座。讲座培训适于传递性的知识、理论观念、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其不足之处往往难以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缺乏相互交流,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环境。既然讲座有这些局限,又有一定的作用,如何改进讲座值得研究,一种方法是可以在讲座之后,为学习者留下进行自我指导的思考、反思与操作的要求。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运用文本、声像等手段,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故事的描述、引导教师对已发生的或正在呈现的某一特殊情景进行研讨,解决特别问题为目的的一种培训方式。

3.观摩教学。观摩顾名思义就是观看和学习。所谓课堂观摩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实况,让受训者亲临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以开阔受训者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二)合作探索式的科研行为研究

1.教师角色发展培训活动。教师角色发展规划活动是在明确教师角色要求的基础上,对照比较,制定出自己的改进教师角色要求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去实施的培训活动。

2.以教学日记为基础的教师合作及思考活动。这是在教师进行教学日记学习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教师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这就使教学日记的反思活动成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个体的自我教育资源向其他教师开放,相互激发与分享。

3.教师学习自传反思活动。我们的学生时期的经历在影响我们。我们会在教学中模仿曾经教过自己而自己又十分敬佩的老师,会远离所讨厌的教师形象。尽管我们在师范教育中学习了教育科学,但最根深蒂固的影响来自于我们作为学生所获得的教师形象,他们所使用的模式,他们所体现的教学概念。我们试图模仿我们的老师确证或鼓励我们的那些事情,是他们操纵着我们的教学。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 大学德语 通识选修课 教学研究

一、高校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分析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既承担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才的任务,更担负起培养综合素质高、掌握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相关科学动向和前沿知识有一定的渴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这类课程是对学生除专业学习外所感兴趣领域的补充。通识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强化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因此,通识选修课成为高校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识选修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时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2)课程设计能否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是否高;(4)课程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等。现以笔者长期开设的“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为例,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解决方案。

二、湖州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的现状分析及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0年以来每学期都开设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主要针对全校学生,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一般一周2个课时,每学期开设16周~18周,以中小型课程为主。该课程一直以来受到学生的好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时量的问题。一个学期一般开设32个~36个课时,课时相对来说较少,要在一个学期内将“大学德语”课程的主要内容讲透,是一项较难的任务,因为一门语言除了发音之外,还有日常交际问题和语言国家文化背景问题等。(2)选课人数的问题。因为这门课是语言课程,所以会限定选课人数,但考虑到是全校性的选修课,所以在人数问题上作了相应的调整,一般课程人数定在30个~60人之间。(3)课程设计安排的问题。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因此课程的内容设计应顾及各学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给教学计划制订增加了不少难度。“大学德语”课程教学首先反映在语言和语音教学上,因为选课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学习能力差异,使得初期语音入门阶段尤为困难。为照顾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程中相应加入文化教学内容,如何将语音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是这门课程教学中值得探索的地方。(4)学生参与度的问题。学生在专业学习压力之余,晚上参加通识选修课程的学习,对其来说,已是超负荷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参与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5)考核机制的问题。此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在教授德语的同时,介绍德语国家的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思辨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德两国在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德国是所有欧盟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德语也成为除英语和日语等外语外最多被学习的外语之一。德国在科技、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因此在高校课程中开设与德国德语相关的课程有其实际意义。高校教育应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相结合,因此本课程主要分为德语语言教学和德语国家国情知识介绍两大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会话能力后,在兼顾本国与德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达到交际目的。目前在中国设立的德资企业及与德语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具备一定的德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成为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之一。

三、“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的研究

该课程作为一门高校通识选修课,应符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他们对语言知识的渴求及利用语言知识达到一定交际目的或为科学研究服务等。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会一门语言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学会如何很好地运用一门语言。学生在熟练运用英语的同时掌握第二门外语,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方日耳曼语支,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二者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因此通过英语基础学习德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除了语言运用外,还有一方面是需要关注的,那就是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单纯掌握一种语言是不够的,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在实际交往中才能得当得体。例如,德国人夸赞“您真好!”(Sie sind so net!),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应作答“哪里!哪里!”之类,这在德语国家的人看来就很难接受了,一般德语中只要回答“谢谢!”(Danke!)即可。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运用德语,与德语国家的人进行得当的交流,使学生们具备跨文化的敏感度。

四、“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研究。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面对的是来自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需要花大功夫。首先,教学内容应是贴近生活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实际意义,学习内容尽可能地在实际生活中展现,所以在这块应选择与日常生活较贴近的教学内容,例如,日常对话涉及问候、购物、问路、打电话、点餐等方面。其次,教学内容应是与时俱进的。在每次课程的开始,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适时调整上课内容。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需要在备课时充分准备课程内容。例如,足球世界杯期间,准备相关德国球星资料及足球赛用语;圣诞节期间,介绍德国人如何度过圣诞节及圣诞祝福语和圣诞歌曲等。再次,教学内容应是富有趣味性的。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音乐和影视在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是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德文原版歌曲和电影是值得借鉴的,谢晓东在《把原版德语电影引入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中提到“这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也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可将电影或歌词作为阅读及对话的主要素材,例如,在讲述《格林童话》时,将一些经典的德文童话电影片段展现给学生,既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唤起他们想要看懂原版童话故事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识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与专业教学相同,但对其教学任务是非常高的,在短短一个学期内,既要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门学科的大概内容,又要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就“大学德语”这门课来说,在德语发展现状、德语国家历史、德语国家国情知识和德语运用等方面都要涉及,这就要依赖高效的教学方法完成。高校教育应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笔者在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的课堂教学中对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1.德语项目教学法。实用主义哲学派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强调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学生进行自主创造的活动,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他认为,在教学中“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环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进而“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克伯屈(Wiliam H.Kilpatrick)于1918年正式提出“项目教学”的概念,他认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现代、行动意义、在一个能够发现社会或自身问题的情境中、跨学科”等特征的教学法。在“大学德语”课程中尝试在学期初制定5个~10个研究主题,如,德国啤酒文化、德语的演变、二战中德国人的生活等,在学期过程中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学期最后几次课中,小组分别展示研究成果,大家参与课堂讨论。

2.情境交际德语教学法。这是情境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有机统一,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德语,把看到的情境和听到的内容自然地联系起来,在一定德语知识的基础上本能地做出反应”。交际教学法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概念发展而来的,在这种教学法中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运用所学语言达到交际目的。情境交际德语教学法主要运用在对话教学,特别是在日常交际用语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在开始教学时设定具体场景,给出交际意向,学习固定用语,完成交际任务。例如,以一首德文版生日快乐歌曲开始,列出可能使用到的日常交际用语,通过带读、跟读、反复练习、游戏的方式掌握具体句型和词汇,以小组情境表演的形式展示对话,达到掌握词汇句型和完成交际意向的目的。

3.网络互动式教学法。目前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运用广泛,手机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创办qq群、微信群、微博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在交流群和公众号里推送课堂上无法详细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而聊天群又成为课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阵地。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整展示的对话及情景表演,可在多媒体交流平台上传供大家学习和改进。

五、考核机制的改革

“大学德语”通识选修课是一门侧重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课程,靠单纯的考试是达不到考核的预期目的的,所以应摒弃以往只看考试成绩的做法,将这门课的考核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项目研究作业或期末小论文。

(一)出勤率的考核。虽然大学学习是相对宽松和自由的,但这种宽松和自由是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所以到课率也是评价这门课程的好坏及学习者热情是否高的标准之一。以往统计出勤率只是点名或签到,但这种方式比较浪费上课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高校利用电子设备点名的新闻层出不穷。笔者认为,一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课,应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个问题有探索欲望的。因此,尝试设计了一套出勤率考核的办法:每堂课结束前5分钟都会给出一个与这堂课相关问题,布置学生在课后半小时内在聊天群中发表相关看法并进行讨论,既可以对到课率进行统计,又可以发现学生对该问题的侧重点和本课程可以深化的地方。

(二)课堂参与度。对本门课程的课堂参与度考核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期过程中学生表演对话、小型情景剧、项目研究展示和参与课堂讨论等方面。前两者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是否掌握一定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同时可观察学生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后两者主要考查学生在科研能力和讨论及论证能力方面的能力及积极性。

(三)项目研究作业或期末小论文。一般由教师提前设计与课程相关的主题,以小组研究的形式进行和完成。这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相互合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这门课上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知识,还有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方案可行性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结语

通识选修课“大学德语”是一门侧重语言知识学习和德语国家文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通过以上改革研究,尝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避免只讲德语发音和词汇,设定语言场景进行交际,使所学语言知识成为能用的知识。德语国家文化学习方面,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述,而翻转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始终带有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侯宇晶.“情景交际德语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引入[A].华章,2013,25:195.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2-8.

[4]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5]辛红,姜超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3(1).

[6]于洋.外语教学中选修课现状分析与探究[J].经济管理者,2011(23):407.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基于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将其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经验。除此之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科学老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科学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并对其进行利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措施。小学生对老师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很难全身心投入进去。放松的心理和强烈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缺乏兴趣,学习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扼杀[1]。因此,科学老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实验之中。

譬如,在学习《给冷水加热》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可以创建一个魔术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可以在一个红色的透明小袋子里装满冷水并做好密封。其次,在一个烧杯中装满热水,然后放入装满冷水的袋子,这个时候袋子会沉入到烧杯的底部。最后,老师再带领学生对烧杯中的袋子进行观察,装满冷水的红色袋子会逐渐浮到水面。这个如同“魔术”一样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下子全部激发出来。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趁学生的兴趣正浓,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原因,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二、重视科学实验的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带领学生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2]。科学老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科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而有些科学实验可以放在课外进行研究,开展课外实验教学环境,以此丰富科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课外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进行探究,强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土壤中有什么》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老师就可以将课外环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野外去采集土壤,每一M学生采集一份,用相应的器皿装好带回教室。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肉眼观察,再用手触摸一下,大致了解一下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很明显就能感觉到土壤中有一些粒径大小不同的砂子和小石子。接着,老师再给每组学生发放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土壤,找出其中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成分。通过放大镜,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土壤中还有一些黏土和粉砂。再接着,老师再指导学生将土壤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这时候就会发现水面上方浮着一层黑色物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这些黑色物质的成分,以此作为猜想依据对土壤中的其他成分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之后,学生了解到这些黑色物质是一些腐殖质,再根据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空气,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土壤中含有黏土、小石子、砂子、腐殖质、空气和水等。这种课外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三、遵守实验操作原则,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实验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验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遵守实验操作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虽然小学科学实验的危险系数不大,但是小学生的身心都在快速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伤害,科学老师还是需要对此加以重视。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这节内容的时候,要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因为金属在加热过后温度也会升高,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因此,在做这些类型的实验时,科学老师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操作的规范性[4]。例如,在一些需要使用到酒精灯的科学实验中,科学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点火、加热以及熄灭,只有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验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科学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还要将实验现象以及相关的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科学老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记录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正确记录数据,不再因为数据得不到及时记录而苦恼,从而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科学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实施开放性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最后再进行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原则,从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叶宝生.课程.教材.教法. 2013(12):11-14.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吴回春.教育教学论坛. 2013(07):42-45.

语言科学研究范文6

Scratch简介

Scratch语言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不需要记忆代码,从用户需求上来讲,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

我们可以将编好的程序作品上传至Scratch网站,然后为作品命名、添加注解,并为其选择动画、艺术、游戏、音乐、故事、模拟等热门标签,便于他人查找并学习。我们也可以在网站上浏览他人作品,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图1就是Scratch网站上的一个人工智能坦克程序。

Scratch研究课

一个不懂计算机的孩子,在观察、模仿、学习中也能获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却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上过学的孩子,能独立建构数学概念、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或勾股定理等知识。然而,在Scratch学习中,很多孩子在没有教师教学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只是在遇到探索瓶颈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研究方法和事物规律,由此便产生了Scratch研究课。

Scratch研究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比较层次的研究,也可称之为分类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技术攻关的研究,往往是伴随程序自然产生的;第三个层次是实验研究,必须要有教师带着孩子有目的地进行研究,这里不是研究程序本身,而是将其作为研究工具。

T-bear理论

在艺术、工程和科学研究三个领域的案例学习中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在程序设计中,艺术领域的研究重在有趣、美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工程领域的研究重在实用,在验证某个问题时能解决问题;科学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T-bear理论来源于康德哲学。康德哲学分为认识论、价值论和美学。认识论对应着TBR(Scratch与科学实验)的学习,研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目的不是为了名利,只是想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价值论对应着TBE(基于工程的研究)的学习,研究某个工程的价值,所以说工程研究是一种价值论的哲学理论;艺术是区别于人与动物的,是一种非正常的、非显性的、创造性的连接,这种连接能让人类超越自身,感受动物感受不到的东西。TBA(基于艺术的技术学习)把程序设计教学上升到美学的高度,让学生能用程序表达美、创造美。

TBA——基于艺术的技术学习

基于艺术的技术学习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是认识Scratch、逐帧动画、对话故事、配乐。

第一节课引入Scratch语言教学,让孩子们自由探索软件自带的案例,在教学中鼓励孩子们自学。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把Scratch语言包拷贝回家,或独自到网站上去下载。

第二部分内容逐帧动画至少需要两节课,目标是要激发孩子创作动画的欲望。Scratch支持jpg、gif等图片格式,也可以借助于外部编辑器绘制图像,如金山画王等,但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在设计动画时,程序不是难题,难的是学生不会画。在制作逐帧动画时,教师可以提供程序代码,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绘制动画造型上。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目标是让孩子爱上角色设计,核心是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觉,而艺术的感觉不是程序。

对话部分要求学生编写一部剧本,其中有一些人物的对白。该部分教学要稍微弱化孩子创作的部分,进而将技术融入进来。如编写一部简单的穿越剧,一位少女穿越到古代偶遇王子的情节。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角色的显示隐藏、男女角色造型的切换以及现代古代场景的转换。这里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关键——顺序结构,其中核心是对时间、顺序的控制。这一内容需要分为2~3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设计故事,尝试编写程序;第二课时画时间线,完成程序;第三课时是展示和调试,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并且在与同伴的比较中发现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程序。

第四部分内容是配乐,重点依旧是对时间的控制,所以放在动画和对话的后面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了解学生会什么乐器,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人承担不同的乐器,共同创作一首乐曲。根据事先制定的规则完成程序的编写,然后将各自的程序上传到服务器,再进行合成。这里的小组合作是真正意义的合作,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并将每个人的成果汇总成一个大项目,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合作的重要。

TBA研究的核心是顺序结构,也就是时间轴。动画是一个既需要绘画又需要技术的综合性项目。TBA研究不希望孩子仅仅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很大。作为教师要把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呈现给他们,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寻找自己最喜爱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中深入地研究下去。尽管四部分内容看似蜻蜓点水,实则已经蕴涵了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结构——顺序结构,并让学生学会了用时间轴表示顺序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创作的本身又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过程。

TBE——基于工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