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1
IBM认为,全球信息科技已经进入新的纪元,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业务分析、预估与洞察的能力,将帮助政府、企业积极面对复杂外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包括云计算、业务分析洞察、智慧商务等在内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成为未来“智慧的成长”的关键动力,而“培养和重塑新人才”,是成就“智慧的成长”的要素之一。
IBM 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总经理王浩博士表示:“把握‘智慧的成长’新机遇,需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从高校合作入手,培养掌握新一代专业技术的研究、工程和管理人才至关重要。2012年,IBM将重点围绕协作创新、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三个方面,在业务分析与优化、云计算、大型主机及系统技术三个重点领域,不遗余力地与中国高校展开合作:在协作创新方面,IBM将会继续积极探索与高校开展联合研究,携手助力行业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IBM将更加注重专业方向共建,开展师资培训及研讨会,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加强案例建设,创建案例共享平台,增加教材出版资助,并努力创建学生创新实验室;而在国际合作方面,IBM将积极引入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校合作平台与资源,促进国内与国外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联合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从各个方面积极投入,共同培养新时代各行各业所紧缺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为了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实践型人才,IBM积极探索创新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模式,并打造了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
1.IBM学生创新实验室项目。该项目由IBM向合作高校提供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的创新项目,以及相关的软件工具, 由高校提供项目实施场地,高校学生组队在IBM工程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开发,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1年度,在IBM中国开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IBM学生创新实验室项目扩展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在IBM提供的20个项目中,4所高校选择实施了其中的10个创新项目。共有13位IBM资深工程师参与项目的设计及管理,50多人次学生经过项目的前期需求分析、技术准备、项目实施及评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并从项目参与过程中体验到大型企业的公司文化及高效率的工作流程。
2.BM 校园高端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以下简称UTP)项目。1月16日,IBM 中国开发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签署校园高端人才培养协议,宣布携手合作共建全国首个业务分析与技术系。双方将把西安交通大学的专业培养特点与最前沿的业务分析洞察技术相结合,定制出一系列专业课程,并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项目环境,掌握实际完成项目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为市场培养、输送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IT高端人才。UTP项目由IBM中国开发中心提供课程体系和师资来源,并由其软件培训服务部门负责管理。截止目前,共有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6所高校参与其中。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网络基础架构
1 校园概况
该学校由东教学区、西教学区、数据中心、图书馆和学生公寓几个功能区组成,目前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目标实现校园网全覆盖,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师生创建一个便利的生活学习环境,撰写一个校园网设计方案。
2 网络基础规划
校园网初步规划如下,其中东西两个教学区通过双备份链路连接起来,东西教学区主要是以有线介质(多模光纤、双绞线)连接为主,而图书馆、学生公寓以及操场等活动区采用无线接入方式接入校园网。学校接入互联网采用双链路(Internet和Cernet),提高接入带宽。数据中心安放相关应用服务器,拓扑图如图1所示,具体网络规划如表1所示。
图1 校园网拓扑图
表1 IP规划表
3 网络基本配置
有线区域:全网联通,配置相关子网,并配置VLAN,对全校进行VLAN划分,每个三层交换机的接口都对应一个VLAN,每个教学楼的每层的二层交换机又划分了不同的VLAN,通过VLAN,将校园网内的设备逻辑的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动态管理网络,将教学区(vlan dongqu、vlan xiqu)和生活区(vlan gongyu)进行有效的划分。
无线区域:设计两个独立的子网,一个用于安全的专用无线局域网,另一个用于开放的公共无线局域网。使用这个解决方案,无线用户可以在整个校园漫游,同时,在每栋建筑物内,开放式接入点和安全接入点连接到交换机不同端口上,每个端口在各自的VLAN内,开放式接入点不配置WEP或MAC地址认证,SSID采用默认方式通过,这样外来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和无线局域网建立关联。为了保证校园网安全,防止开放中用户的访问,在边界路由上配置ACL,只允许少量的协议进行转发,如80端口;专用接入点进行身份认证,并进行流量计费,从而保证网络的安全。
路由配置:在该校园网中,要求核心交换、各汇聚层三层交换机上都配置OSPF路由协议,同时为了方便管理,要求为单区域OSPF。
在学校网络出口处配置NAT地址转换实现私有地址内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同时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指定允许特定的外网地址访问内网,也可拒绝一切外网来源,同时可以控制内网访问的网站,防止学生登录不良网站。因此,几乎素有未被记录的外网都被禁止进入,大大减少了被攻击量。
4 网络应用服务器
网络服务器是局域网的核心,用于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web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数据库服务和流媒体播放服务等,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硬件配置比较高,包括多个高速CPU、多块大容量硬盘、以GB计数的内存、冗余电源等,该学校考虑实际情况,计划布局如下应用服务器,如表2所示。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3
**~**年**中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思想,围绕学校的三年发展性规划目标和创建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的重大目标,认真落实六大工作举措,强化作风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精神家园,凝聚师生人心,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尚美教育”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步构建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走自主发展、内涵提升之路,促进了学校整体事业的持续和谐发展。下面,结合县教育局“终结性评价指标”的内容,就我校**~**三年发展性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简要的自查自评。
一、三年规划落实完成情况自评:
a立足**和学校实际,充分考虑学校特色化发展和创建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的需要,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中学三年规划发展性目标,确定了“为学生的人生幸福作准备,为人类的共同福祉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创建“校园生态、师生淳美、特色鲜明的省山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和培养“淳美、智慧、坚毅、博雅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立足**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地域优势,借助**中学群山环抱、绿树荫郁的生态环境,构建尊重规律、动态生成的生态课堂,营建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生态文化,使全校师生在“生态的环境、生态的课堂、生态的文化”中幸福学习、幸福成长、幸福生活。在校园生态的基础上,弘扬山区**淳朴、坚毅、勤勉的民风,通过学校“尚美教育”体系的构建、浸染,“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促进师生全面、和谐、长效发展,使“淳美”成为**全体师生的内在精神气质。基于我校学生的基本状况、发展需求,以及时代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致力于通过写好“人”“慧”“品”“雅”四个字,着力把学生培养成“淳美、智慧、坚毅、博雅”的现代公民。以上总体规划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符合学校实际。学校遵循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方针,将三年规划发展性目标具体分解为xx规划目标,学校和各处室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使之具有递进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做到了部门有事,做事有人,责任到人,学校在每学期由办公室联合工会对各处室部门落实规划目标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和举措真正贯彻落实,有实效。近三年,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学校发展性目标xx考核中都获得了一等奖,分xx和三年的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良好,没有非自身因素未完成的目标。
二、学校“尚美”特色的形成完成情况自评:
a依托**的地域特色,营建绿色生态的育人环境,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直面现实不气馁,奋起直追创特色。**中学立足二三流学习基础生源,培育第一流意志品质学生,追求淳美卓越的教育品质,致力于打造一所教育观念先进,办学体制独特,教学质量一流,师资力量雄厚,治学态度严谨包容,人才培养高端多元,社会影响巨大深远的山区特色精品学校。我们将这一学校特色目标概括为“尚美教育”。并根据现代美学的基本理念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教育本源与美学本质的一致性、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关联性、学校基础与未来发展的相关性”,我校明确了“尚美教育”的基本内涵:
“整一”:
面向全体学生;“和谐”: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要关注“人”本身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要达成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必须跨越时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相应的有效机制,并采取合适的策略才能实现。当前智慧校园的建设,给高中学生个性形成与自主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途径。笔者结合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实践,就如何支撑高中学生在数字环境下的个性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究,下面将围绕探究过程,展开具体描述。
探究背景
1.政策层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发展任务,其中提到:要面向未来,“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笔者认为,当前教育的有关政策突显以下关键内容。
(1)教育应关注学习者自身的生命状态,突出学习者全面、自主而有个性地发展。
(2)教育要通过创新的模式和方式方法,为学习者创设符合其认知规律的环境,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创建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对教育需求的“私人订制”,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国国情下,需要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去支撑。
2.学校基础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应用软件建设到数字校园建设,再到智慧校园建设三个时期,建设了支持不同业务形态的软件应用体系,形成了数字校园普遍使用的基本面。目前学校正在开展数字互动课堂实验,并已着手研究技术支撑下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理论认识与思考
结合实践研究与对个性教育的思考,笔者提出如下几点认识与思考。
1.对课堂定位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对课堂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面对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总希望培养更多具有自主探究精神的、有健全人格和个性特质的学生,因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形态,已经不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现代的课堂,应是师生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就学科内容及其蕴涵的学科思维所进行的师生对话的空间,是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高级认知发展的重要场地。
2.智慧校园支撑师生教与学核心业务的几个层次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随着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智慧校园在支持学校教学核心业务及师生个性发展方面,呈现出以下五个逐渐深化的特点。
(1)支持教与学的信息管理。在这一层次中,智慧校园的核心功能将体现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信息管理、选课信息管理、个性化学业成绩查询等方面,以给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管理、查询等服务。
(2)支持资源动态积累与教学互动。当智慧校园有效解决了基本的信息管理后,师生将在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互动性等方面产生诉求,智慧校园主要功能也将扩展到提供良好的资源积累与互动环境上,从而对教学核心业务提供有效支持。
(3)面向评价,支持教与学的个性化诊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独特的发展特质。如何让其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帮助其按自己的特质,自主发展,在传统教育形态,我们的经验会显得苍白无力。在智慧校园中,伴随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行为能以数据形式得到自然的积累,再经过智慧校园内嵌的智能分析、反馈与可视化技术,能给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数据,为教师进行个性化施教提供研判依据,为学生的自我发现提供了契机,从而促使学生有效、自主地学习。
(4)面向个性学习,提供智能引导体系,支持学生个性学习与发展引领。当智慧校园较好支撑了教与学的个性诊断后,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激活,建设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与智能推送体系,助力学生有效学习,将成为智慧校园建设要重点推进的事情。
(5)面向学校整体的教育工作,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技术,用于支持师生及学校健康、科学与持续发展。智慧校园在这一层次要着重解决的任务是:从已形成的大数据中,去挖掘不同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挖掘学生个体的发展特质,为教师或学校尽早实施个性教育提供契机,较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成才。
3.关于智慧校园内涵的认识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高端形态。结合学校建设实践,我们认为,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已建成的基础数字环境(如校园统一资源管理环境,泛在网络学习环境,数据、消息、资源、系统融合互通的技术支持环境等)支撑下,利用情景识别与感知、数据挖掘与关联、智能分析与推送等技术,构建面向师生服务,支撑个性发展的智能应用系统。其最终宗旨是服务学生个性学习与发展。
实践思路与策略
1.实践思路
(1)在技术环境上,构建基础的、支持学生泛在学习的技术支撑体系。如:校园无线网络;数字校园基础运行支撑体系;面向学习过程的集成化学习工具支持环境(如具有勾圈点画功能的有痕工具、学习行为记录与智能分析工具、评测与反馈工具等)。
(2)在数据与资源环境上,构建基于学习过程的个性数据积累与资源分享体系,营造良好的应用生态。这里面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自然采集;支撑学生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资源体系建设;支撑学生个性学习的社群资源建设。
在以上内容基础上,借助智能技术,为学生个性学习构建生态的专递数据与资源体系,促使学生自主而有效地学习。
(3)在使用环境上,创设相关机制,营造常态化、个性化的数字应用环境。聚焦课堂,推行以数字互动课堂为核心的新型教学体系建设,促进数字化学习常态发生;聚焦课外,推进以社群资源、个性资源为主体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
2.主要策略
(1)以课堂为切入点,推行数字互动课堂教学实验,通过智慧校园环境在课堂中的应用,促使数字学习常态发生。
为开展数字互动课堂实验,笔者学校创办了数字化学习特色班,选择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开展数字互动课堂实验。由于在高中开展此实验还处于摸索阶段,学校为此建构了较为全面的数字互动课堂保驾护航体系,为数字化教与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到目前为止,开展数字互动课堂实验的班级已扩展到了9个班,文科综合学科的教师们已自发进入了该实验。
要有效开展数字互动课堂实验,促进数字学习常态发生,除了常规保障外,我们认为学校层面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师资深度培训与数字互动课堂实验的发展规划工作,形成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新局面;第二,引进课题资源与发展平台,维持并推动教师积极探究的热情;第三,重点培育具有良好教育思想的教师,以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角度,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引领探究。
(2)以数据积累与资源应用为核心,通过恰当的应用入口,搞好生成性数据与针对性资源的自然积累,做到数据、资源的生态应用。
在数据积累方面,依托平板终端设备,以课堂互动教学、考试、作业等为入口,搭建具有知识主线的软件应用,自然积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实行师生由传统使用模式向新型应用环境的平滑过渡;借助智能抽取技术与学习分析技术,向学生提供个性化数据传递与诊断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情,提高学习效率。资源积累方面,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立足微课、问答、社群三个维度,以面向对象的资源建设方式,展开资源建设。其中,微课内容以面向学科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开展建设;问答方面则以注重构建面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碎片知识管理体系,关注学生群体认知与多维度思考。社群则关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支撑下学生学习圈的相互影响,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有效学习。
笔者所在学校推出了数字互动课堂软件、基于平板的作业与考试系统等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了自然积累;建设和推进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三维几何课件模型、微课程等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其中微课程建设已经在生物、语文等学科中深度开展。以上平台与资源,比较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值得深入建设与推进。
(3)以系统融合、智能分析、情景感知与推送为核心,面向学生学习过程,做好学习平台的整合设计,最终通过软件系统的智能导引与反馈,为学生自主与个性学习提供智慧支持。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5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将如何带领全体师生去适应,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之前,学校的管理基本靠“开会”,课堂的教学基本靠“讲授”,师生的交往基本靠“权威”。
如今,一根细细的网线改变了学校:课本里没有的网上有,上课没弄清楚下课可以上网学。在这样的时代,学校如果固守旧的观念,认为教师总是比学生强,校长永远可以发“号令”,这样的学校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因为这根网线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它彻底打破了学校传统的教育生态,网上海量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在这种海量资源面前,人人平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师生可以借助电脑进行互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这根小小的网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人感觉世界变了,而且变得太快了,稍不留神就有种跟不上的感觉。与其被动地让互联网来改变学校,改变课堂,还不如我们主动踏上信息化快车,借助互联网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方式,从而让学校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二、给学校架起登天的云梯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创建于2002年9月,有1 600多名师生。区政府先后投入1 500多万元,按超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不懈求索,学校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样板学校”“全国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广东省书香校园”“番禺区信息化示范学校”等称号。学校拥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园信息化环境良好。
在信息化发展方面,“云校园”是学校的一个发展方向。为了使学校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脉搏,我们已经初步架起了迈向“云校园”的“云梯”。
学校建立了“三网一站”,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学校拥有一个“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光纤城际网外连”的校园网,在校园内分布着近600个信息点,教室、多功能室及办公室都与中心交换设备联网。计算机等多机一幕进课堂,有计算机教学平台近50个。同时,还有校园广播网、校本学科资源库、校园门户网站以及多个教学应用平台。目前我校共有400余台计算机,教师人手1台。学校建有独立的校园个性门户网站,用于校级新闻、学校公共信息等。
我们根据“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将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方案结合到数字校园建设中,实现校园网的优化升级和创新架构,使效果、效率和效益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发展。
近年来,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了校园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数字资源不断增加,信息化的教学和信息化的办公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的信息素养也不断提高。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使用好我们的资源,从浅层的教育信息化走向更深层的现代化创新管理模式,将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三、让学校变得智慧起来
我们都知道,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校的发展,营造促进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校园的融合,促进人与信息系统的融合,促进校园实体和信息系统的融合。因此,将学校建设成为“智慧校园”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将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环境、资源、活动等的数字化、智能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让学校变得智慧起来,首先在工作中就要以满足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教育为重点,优化和完善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其次,建设基于Web的校本教学资源,提供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交互性教学资源,可上传、下载、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与资深的一线教育管理专家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合作,共同研发建设基于网络的学校智能管理平台,构建一套现代化新型OA办公应用系统。系统集成日常办公、校务中心、教学管理、教师档案、绩效管理、荣誉档案、学校档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室场使用预约、设施设备在线报障等核心功能模块,目标是在健全现有教育教学、行政办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完善资源的整合与积累,实现上级对下级更好地沟通了解,构建完善的学校教学办公体系。为教师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办公平台,满足教师的日常办公需求,真真切切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比如在智能办公管理系统“绩效管理”模块中,我们根据上级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方案,本着正确、客观、全面评价教师的原则,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教师职务晋升、任聘、评选先进等服务为目的,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管理教师绩效考核过程,改变了传统记录方式存在的管理难度大和考核项目数据量大等问题。教师评价系统的建立帮助学校方便和快捷地进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系统提供自动统计和手工评分的功能,方便快速地统计教师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和进行汇总分析,最终汇总“系统自动统计”和“手工评分”得出分数。“系统自动统计”自动关联其他模块数据(如考勤、荣誉管理),自动得出分数。
每个人可以通过“我的绩效”“绩效查询”“绩效分析”等模块进行查询和反馈。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人方可修改所有教师绩效和绩效分析。“我的绩效”包括:我的得分、排名、绩效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我的绩效奖金等。“绩效查询”是让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人审核教师的绩效结果,包括得分、排名等。同时可根据评价类型分析得分、人均得分、扣分、人均扣分、最高分、最低分等情况,或者根据评价类型对职位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绩效分析”是对每个指标的满分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未得分/最低分、占总人数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用户(例如学校管理员)可新增指标分类,对已存在的考核进行修改、删除和设置指标分类的适用人员、考核的状态(启用/关闭)等操作,使指标具有管理功能。
实行“智慧校园”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时代需要、专业素养高的智慧型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教育优质高效。
四、结束语
智慧校园创建方案范文6
【关键词】和而不同;多元化;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精神现象。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铸就了学校 “团结进取、勤奋求实”的精神品质,孕育了学校浓郁的人文气息。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和谐中创新,努力构建以“和而不同”多元发展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建设科学与民主的制度文化,保障学校的和谐发展方向
教育是面向未来、充满智慧的事业。学校则应该是一个充满智慧、充溢科学与民主的花园。我校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民主与科学的管理理念,具有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
学校的量化管理机制体现在师生管理的每一个部分。《中层干部考核方案》、《教师业务考核方案》和《班主任考核方案》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班级量化管理考核细则》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必要手段;中层领导竞聘上岗,班主任、任课教师聘任制,是实现优胜劣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动态结构工资制,各类奖金发放办法是激励教职员工,实现其自我价值的表现形式。这种完善的管理机制为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科学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制度建设上,还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细枝末节上。每个班级门上的《定位学习监督表》既是对学生认真学习的提醒也是促使学生养成尽职尽责良好行为的一种手段,这种“土”办法起到了现代化手段无法实现的作用。
二、建设人文的精神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它是隐性的,是需要长期、细致地培育的。
首先,培养良好的教风。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针对我校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教风考核“否决制”,构建“爱生、乐教、勤研、笃行”的优良教风。为此,我们把在教师中强化科学的教育思想,创建学习型校园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这方面,我们不仅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校风、教风的综合体现。我们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磨砺学习意志,改进学习方法,规范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好学、勤奋、会学、乐学”的优良学风。
最后,以美育荡涤心灵。“美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特长的必要手段。学校的文化长廊、艺术走廊,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受到“美”的熏陶;美术班、音乐班、体育队,是学生体验美,学习美,发展专业特长的基地;广播站、文学社,是学生体验和创造语言文字之美的田野;校园艺术节是学生展示美,描绘美,放飞美好理想的舞台;每日晨读、校园读书活动,是启迪学生智慧,感悟未来之美的窗口。
三、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实现“多元化”的人材培养目标。
我们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观,从过程管理入手,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教育,信心教育,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实现多方向发展,实现学生人人成材的目标。
为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学生会成员参与学校的管理、考核,组织各种活动。学校建立值日班长制度,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学生干部,参加班级的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上,我校历届毕业生的能力都是有口皆碑的。
学会合作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培养集体意识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青年党校的建立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举办,从深层次上加深了学生对“合作”、“集体”、“奉献”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了自主的合作意识。从这里,走出了以现就职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厅的张冰同学为代表的12名学生党员。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到“人人成材”的多元发展,就必须有多元的发展通道。为此,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智育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特长学习,学校的特色教育成果显著,2007年,学校“园韵”文学社荣获“全国百佳文学社”称号;2009年,我校的邵华、高原、姜帅以扎实的艺术功底,获得了金蛙奖国际艺术节(中国赛区)全国金奖,并被评为“中国艺术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