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整体和谐 有机论 兼容并蓄 复兴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2]李杏、丁振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2

摘要: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动态艺术,连接舞者和观众之间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一个综合的意象。动作姿态的外在形态是直接可视的,是舞蹈外在的“象”,肢体语言所呈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是舞蹈的内涵,即“意”。中国舞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建构基石,通过外在肢体形态、动作传达内心情感,因此,这种外在形态、物质载体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关键词:舞蹈 意 象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一种情感符号。这种艺术形式以人体的姿态为物质载体,在肢体的运动中以时间占据空间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的符号。苏珊・朗格说:“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在舞蹈之中,这种知觉形式就是人体的肢体动作,情感就是寄托在这些知觉形式之中,这些知觉形式也即意象。

一、意象与中国古典舞蹈

关于舞蹈的起源,《毛诗序》中说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言阐明,情感表达所借助的方式有四种,即言、嗟叹、歌咏和舞蹈,从而根据内在情感表现的需要产生了四种艺术样式。而舞蹈是最能体现传达内心的情感的,这是因为舞蹈是创作者内在情感的想象性、创造性表达,是一种内在的、难以描摹的内心以形体语言为媒介的有形抒发。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是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象征性的表现艺术,因此又具有极强的时空综合能力。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动态艺术,动作姿态的外在形态是直接可视的,是舞蹈外在的“象”,肢体语言的内容是间接的,是舞蹈的“意”。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意象呈现。它超越了言、嗟叹、歌咏三种艺术样式在表现方面的不足,淋漓尽致地表现人内心深处的种种情感。舞蹈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动态的艺术,由动态的感官知觉传达着某种内凝的情感。而相对于西方的舞蹈,中国古典舞蹈的情感构建出言外之意、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意境,是感受性大于理解性的艺术创造,是知觉性大于经验性的艺术,中国古典舞蹈尤其重视审美意象的建构,从而创作出意味深长的作品。

同时,中国古典舞蹈建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人体的姿态、肢体的动作又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舞蹈固有的内在核心的是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带有强烈 的儒家和道家哲理意味的情感思想;艺术在传达情感之时,也无不受这些文化的制约影响,使中国的抒情艺术借助融合主观与客观、情感与哲理的“意象”为根本特征。因此,中国传统舞蹈就要借助意象这种物质载体传达信息符号――以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的情感。

二、意象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呈现

“意象”何为?“意”就是情志,“象”就是艺术作品中情志的外在呈现。二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融合为一的两个向度,外在的象是表达内在情志的象,内在的意是借助于外在的象表达的意。就二者的呈现形态来看,“象”是直观感性的、可视的,正如“见乃谓之象”,是艺术的外表形态、形象、具体而明晰;“意”是间接的、精神性的,不能为视觉所直接感知,但能理解、想象、感悟,在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情思、情志、情意,深远而隐含。因此,可以说,意象指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可分为虚实两个层次,实的层次代表实质客观的对象,虚的层次代表主体意识所虚构的对象,而虚的层次是审美意象的重要涵,是组织整个审美意象功能性构成。就中国古典舞蹈而言,实的象可以说是技术层面的呈现,的象则为情感传达的重要凭证,这两个向度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象的目的在于虚象,虚象需要凭借实象,虚象的领悟需要舞者展现实象的技术(当然也需要观赏者的领悟能力)。

在中国古典舞蹈的创作中,赋予象征意味的意象很常见,如“托掌”、“顺风旗”、“扑步”、“剑舞”等都是融入了历史上传统戏曲舞蹈对自然和生活原型的“意 ”与“象”的表现 。这些特有的舞蹈艺术手法和极富夸张力的舞蹈表现形式,在古典舞的创造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使欣赏者在欣赏肢体语言时,能够感受到舞者所要传达的情志。简言之,意象在舞蹈中是带有情感符号象征性、并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正是因为有了意象的融入,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上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中国古典舞蹈通过象征性、韵律性和造型性三个方面呈现意象,其中象征性所体现的事意象的整体功能,韵律性体现了舞蹈意象的动态功能,造型性体现了舞蹈的静态功能,三者所营造的意象传达了言、嗟叹、歌所无法传达,或者无法完全传达的情志思想。富于象征性的意象呈现让观赏者感受到邀游天际的神秘体验,也从中体悟到了情、意、境韵味无穷的、无法言说的内涵。

三、中国古典舞蹈意象的营造

想象是中国古典舞蹈意象建构和欣赏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在舞蹈艺术中,还是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意象是审美认识和审美感情的心理复合体。各种艺术中的审美意象的首要因素是艺术创作者内心的情感,而审美感情和审美认识在审美意象中集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我国古典美学中常说的情景交融、思与境迁就指的是审美感情和审美认识相结合而形成的审美意象。这里的景或境并非生活中的实景,而是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构成的情中之景,情也是浸在这种营造的景中之情。

然而,中国艺术强烈的抒情性、对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强调,导致艺术创作者追求一种含不尽之意寓于有限之言的表达方式。这样,无论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意象的营造都要求对现实进行大胆的概括、提炼、抽象,使之成为能够容纳大量的信息内容。在艺术中,意象这种知觉形式愈是具体,其指代愈是清晰,则意象所传达的信息量越少;而意象愈是模糊,则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古典舞蹈也自觉地开始建构抽象化具有极强象征性意象的营造。

中国古典舞蹈意象的营造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以意象造型立象外之象,此种方式是指利用动态造型营造比较扩大、浑宏的意象;二是借自然物象写主观情思,此种方式近于诗歌中比兴的方式,以景写情,以景传情;三是以物象之象象征性质的不断改变营造新的意象,此种创造意象的方式是不断变幻外在动态和内在含义,每一次的变换都产生了一个新的意象,唤起新的联想,以虚托实、以实引虚,使舞蹈充分地达到其艺术效果;四是通过虚拟创造内心视象,即将不可视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可是的形象;五是利用道具的象征功能创造意象,道具运动得好就可以创造独特的情感氛围,有可以为表演者提供物质的支撑,有助于她们展示技巧。

综上,意象在中国古典舞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既能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又能呈现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与情感不是分裂的,而是同一的,是一种有机构成的两个向度,情感外化为意象,是情感的意象;意象传达、表达情感,是情感的意象。同时,舞蹈意象的呈现是象征性、韵律性和造型性的。这种舞蹈意象的营造遵循中国古典艺术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传统。(作者单位: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3

关键词:生命意识 “圆形思维方式” “有无相生” 意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93-01

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主体的解放,个人话语的确立,文学逐渐向本体回归,走向“美文”,在小说界出现了一批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却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和东方美学趣味,还包含一定新的文体实验的意向,影响很大,时人称之为“新笔记小说”。 它先由汪曾祺、孙犁等老作家发韧,并随之影响一批中青年,如阿城、贾平凹、何立伟等自觉追求响应,成果丰厚,形成整体效应。新笔记小说作家群体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新笔记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新笔记小说与传统生命意识

从新笔记小说作家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他们重视作品的质量,追求作品恒久的艺术魅力,并极力避免使自己的作品被时代的浪花所淹没。

孙犁早期创作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抒情风格,在四十年代以《荷花淀》蜚声文坛。五十年代,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孙犁创作出一些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的史诗性作品。进城以后,孙犁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以纪事为主、注重理性的厚重风格。从孙犁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时刻保持着一颗对艺术恒久魅力的探索之心,最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大多数新笔记小说作家在创作小说作品时都经历了与孙犁同样的艺术探索的历程,刚开始是向西方借鉴小说创作的艺术经验,接着受到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回归到本民族的传统形式中,最终找到了与自身气质相符的小说创作形式,创造出一批非常优秀的新笔记小说作品。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的探索正是重视作品质量和作品生命力的表F,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和中国传统生命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传统生命意识的影响,他们大多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濡染,因此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子。而古代文人士大夫大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即他们都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因此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图通过人为的努力来增加生命的内涵,提高生命的质量。强烈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得他们特别注重营造心灵的一方净土,注重生活的情趣,如追求琴棋书画的雅趣。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生命不朽的追求。古代文人追求生命不朽主要是通过立言来实现的,立言也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与短暂的生命相抗衡,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等,这些文人都希望能通过立言即著书、写文来使自己“名垂千古”。

新笔记小说作家承袭了这种传统生命意识,希望通过立言以追求生命的不朽。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使自己名留青史,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有些小说虽然能受到当时读者的喜爱和追捧,但是并不长久,数年之后便会失去读者,无人问津。因此,他们都对艺术探索有着无限的热情,希望使自己的作品散发恒久的艺术魅力,能够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新笔记小说作家对艺术不懈地探索正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艺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二、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有无相生”观念

在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笔记小说作家受到“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来进行创作,例如林斤澜的小说《“夜半歌声”的歌者》,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三十年代著名歌唱家盛家伦的故事,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将人物的人格品味和精神气质巧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在写人物时运用了“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作者没有着意写人,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人格世界。其精神人格附着于“江水滔滔,山风拂拂”的风景之中,使人物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林斤澜将刻画人物的笔墨聚焦于飘逸的环境,这种飘逸的环境表面上是对人物刻画的暂停,实际上还是在写人物的精神人格,是作者营造的艺术空白。这就是从“无”中把握“有”,林斤澜在这里就很好地把握了“有”、“无”的关系,在“聚焦于无”的视角下,创造艺术空白,使读者获得艺术想象,表达出了“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汪曾祺的作品也多通过着意于环境、风俗、气氛的描绘来刻画人物,表面上写的是环境、风俗、气氛,但实际用意却是在写人。如汪曾祺的《晚饭花》对晚饭花开的情景“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的描写,实际则是在写主人公王玉英如晚饭花般美丽的青春以及其相反的凄凉的命运。

“有无相生”的观念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而存在。老子首先提出了“有无相生”这一重要的哲理概念,接着一些古代的文学家、评论家在文学领域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文学观点。司空图说“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在“有无相生”观念的影响下,新笔记小说作家总是力图表现有限物象背后的无限深意,重视营造作品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他们非常喜爱传统的文学、艺术,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同时,他们领悟到创造艺术空白的重要性,如在作画时,古代画家都不强调把画布填满,而是要留下足够的空白,使观者在看作品时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新笔记小说作家在“有无相生”的观念影响下,往往使用“聚焦于无”的艺术视角,重视创造小说中的艺术空白。

三、新笔记小说与传统意象、意境

新笔记小说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意象的描绘,新笔记小说作家经常运用意象叙事来增添作品的意蕴。

如孙犁的小说《罗汉松》,罗汉松是富有文化意味的形象,它代表着高洁、坚强、不畏严寒等优良品质,往往用来比喻人格高尚,富有操守的人。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罗汉松形成截然对比的人物老张。老张是一个没有坚定操守的人。老张爱好文学,但态度上却不太严肃,在革命年代也吃不了苦,常常不避嫌疑,居住在地主、富农家里。进城以后经常赴宴,很会看风使舵。在文中罗汉松和老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极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意蕴。

其他如孙犁的《鸡缸》中的鸡缸的意象象征着人事的沉浮,李庆西的《钥匙》、《锁》中的钥匙、锁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心态世相,象征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运用意象叙事比直接写人物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映像,在意象的烘托或反衬中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的艺术感受,从而使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意蕴。

杨义认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的剖析,才能N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李陀也指出:“意象的营造是几千年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积淀在中国人心理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

新笔记小说作家往往用充满诗性的笔墨描绘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如诗般的意境。如汪曾祺的《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对王淡人钓鱼、喝酒、吃鱼的动作的描绘都非常具有情致,最后描写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王淡人的鱼竿上,为画面添加了生意和情趣,使得整个画面具有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最早是诗歌中的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是包含了诗人的情意和神思的物象,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些批评家评论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慢慢地,意象和意境也被一些叙事作品所学习和借鉴,在叙事作品中对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追求,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提高了作品的品味,使作品具有无穷韵味。新笔记小说作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很喜欢古典文学,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追求意象叙事和意境的营造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新笔记小说作家学习古代传统中意象和意境的手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来,使新笔记小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钟本康选评:《新笔记小说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曰凯编:《新笔记小说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文存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4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孔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5

关键词:儿童本位;文化意象;语文教学

文化意象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是一种文化符号。笔者以风筝意象为依托,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在探索中,不仅感受到文化意象对立德树人、激发儿童文化自信的巨大作用,更深刻地领悟到儿童本位是照亮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智慧之光。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学习资源开发

语文意象极其丰富,选择哪一个意象进行学习?每一个意象的学习资源都浩如烟海,选择哪些进行课堂学习等问题,都是意象教学资源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此时,“儿童视角”成了内容筛选和资源整合的最佳标准。

(一)用“儿童视角”遴选最贴切儿童的学习主题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既是承载文化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常见的民俗玩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选择风筝做学习对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一只风筝,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提出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就开启一段探究之旅,一起来解一解风筝身上隐藏的文化密码。”这样的设计将学习过程转变成文化解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风筝隐藏的文化印记,从而打造出语文味和文化味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

(二)用“儿童视角”创构最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

风筝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之中,涉及诗词歌赋、绘画造型、传说典故等,甚至还融汇在军事、科学等方面。这么多内容中,哪些适合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因为儿童拒绝深邃、生硬地呈现,欢迎有趣、形象、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所以风筝意象文化教学选择了以下内容:①古文献中最早的风筝记录;②最典型的风筝图案;③入选人教版、冀教版等多版教材的《风鸢图诗》。这些内容不仅反映风筝文化不同侧面,而且包含鲜明的语文要素,能让儿童在感悟文化魅力的同时,切实提升语文素养。教师精心安排教学顺序,先学记录风筝起源的小古文,虽然有难度,却因鲁班和墨翟的故事而有趣,学生在了解风筝的起源的同时,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然后研究风筝图案,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学习古诗词,感悟风筝上寄托的情感。使学生通过意象学语文知识,解风筝文化,悟文字深处的民族情感,构建出多元交织、多线并进、立体联动的推进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1]。

二、基于“儿童方式”的课堂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用“儿童方式”展开学习,就是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在探索中发现文化意象的语用价值,体悟民族情怀。

(一)学以致用,让表达“同趣”

风筝意象教学设计了研究传统风筝图案的环节。教师先出示一只沙燕风筝,告诉学生风筝名叫:金玉满堂,让学生思考图案和名称的关系。学生发现,原来“金玉”是由“金鱼”谐音而来。接着,再研究一组风筝图案,学生发现“谐音”这个语言现象在风筝命名中很常见,目的是寄托祝福和心愿。这样的发现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新任务:“如果请你利用“谐音”,设计一个祈福风筝,你打算在风筝上画什么,表达什么愿望呢?”学生纷纷回答:“画一只大公鸡,祝大吉大利!”“画一群羊,祝喜气洋洋!”“画橙子,祝心想事成!”……这种“同趣”,拉近了儿童与文化意象的距离,充分挖掘文化现象的语用价值,使学习由“欣赏发现”走向“创造运用”。

(二)情境体验,让情感“同心”

风筝意象教学以《风鸢图诗》为例进行诗文赏读,虽然学生多有放风筝的经验,但“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中包含的“坚持”与“期待”却是学生难以体会的。为此,课堂通过“动作模拟”“角色转换”等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情境体验,提升对诗文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扮演诗中的孩子模拟搓线,然后问:“用柳条搓线,要把柳条上的皮撕下来,然后用皮搓,容易吗?”在学生体会到搓线不易的基础上讨论“你为什么还要搓下去呢?”“你准备搓多长呢?”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走进了诗中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下就感受到诗中孩子的坚持不懈、目标专一,以及对放风筝活动的热爱之情。这个片段利用情境体验,将生活情境和诗文语境融汇在一起,让抽象的文字带着形象,帮助学生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共情”。这种“千古同心”的情感共鸣,让思维发展、情感提升水到渠成。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范文6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表现,种类异常繁多,内涵十分丰富,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仅对在标志设计中常用的汉字、书法、篆刻和图案等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陈述。汉字是集象形、会意、审美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汉字的“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质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有篆、隶、楷、行、草五种主要书体,都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视觉美感,都具有典雅秀丽、潇洒飘逸的审美价值,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我国篆刻艺术丰富多彩、流派纷呈,风格独特,意味深长,人们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传统图案是繁若星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颗闪耀之星,传统的龙凤纹、祥云、如意、盘长等图案都是象征吉祥的图案,不但具有形式美而且具有意境美。诗人画家“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后人注重对图形的视觉意象进行创意和想象,赋予它新的生命和灵魂。

二、标志、标志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的概述

标志是一种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造型,它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象征。标志涉及政府机构、学校、企业、文体活动等社会各个层面,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标志设计是一种平面设计,是一种用特殊文字或图形来组成特殊符号,以此来表达具体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载体,延续标志设计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功用性、显著性、识别性、艺术性、准确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标志有商标、徽标、公共标志等。标志设计承袭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标志设计传达出形式美,形式美是标志设计最基本的反映。当人们看到这个标志,从形式上就知道这个标志代表的企业或组织团体,能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标志设计传达出意境美,标志图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性,视觉语言在意象上有深刻的意蕴内涵,提炼了客观事物的精神和内涵,在精神和文化上赋予它生命和灵魂,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象。现代标志设计传达出更多的是它的综合美,是一种取其“形”、延其“意”的综合美。在方寸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传递着明确的信息。现代标志设计注重创新、追求新意,体现“变革”的美感。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树立我国是文明古国、文明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内涵,重新演绎,创造创新,设计出极具现代感和形式美的优秀作品,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这个载体上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提升作品的思想灵魂和文化品位,能体现标志设计的创新性和标志符号的先进性。设计师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的造型、寓意、神韵,进行再发现、再创造,以延展外延提升内涵,并将其融入现代审美的视觉模式之中,赋予传统文化元素以新的内涵,使其既保留传统的艺术神韵,又体现现代的时代内涵,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空间,提升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势、义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一)现代标志设计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形”

传统文化元素的“形、色、神、意”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审美观念,是现代标志设计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设计者要重视人们对原“形”的熟悉度,要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形”进行合理切割、变异、错位、重组,使其重新演绎而成的“形”,既要能勾起人们对原“形”的联想,又能收获新的信息,产生新鲜感。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是以凤凰为主要设计元素,以“喜相逢”为结构造型,两只凤凰飞舞运动形成圆形,将传播快捷之势寓于凤凰飞舞动感形式之中,与太极阴阳鱼有异曲同工之妙。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印章。印文“京”字是篆体,很像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的人,既体现了浓重的中国韵味,又展现了人类健康体魄和运动精神的双重之美,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中国联通标志采用“盘长”造型,造型中的四个方形寓意为四通八达、事事如意,六个圆形寓意为路路相通、处处顺畅,十个空处则寓意为圆圆满满、十全十美,整体寓意为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首都精神文明的标志以“天坛祈年殿”和“心”形为基本元素,“天坛祈年殿”象征首都,“心”形代表精神文明的抽象含义。设计师运用“图底转换”手法在标志顶部进行形式美处理,使“心”形凹处与“天坛祈年殿”顶部接合得自然而流畅,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

(二)现代标志设计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势”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势”就是指元素本身所具有的气韵以及传递出的气势和精气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书法艺术最能表达“势”,因为书法讲究通过线条笔锋来展现力度与神采,现代标志设计从书法之“势”中获得启发,传承和演绎书法艺术之势来设计标志作品。红塔集团标志的基本造型由五笔连续的线条来成就,标志的“势”就体现在书法的最后一笔,明快的折笔线条,表现出红塔集团立于天地之间的非凡气度,传递出红塔集团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气质。北京2008申奥标志运用了中国书法中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中华儿女的美好祝福,收到“笔不到而意到”的艺术效果。2010年世博会会徽,以“世”字为设计基础,标志图案形似三人合群相拥,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是由“你、我、他”组成,洋溢着中华民族和谐热情、豁达包容之势。中国月球探测标志“月”字也是用中国书法勾勒出一轮抽象的圆月,圆弧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突显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之势。中国邮政标志是运用“中”字,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构成,以“鸿雁传书”典故为设计意象,形与象互相结合,标志造型恰似大雁飞行的姿势。中国电信标志造型以汉字“中”字为基础,演绎成三维立体空间图案,寓意为电信通信网络四通八达,表达出中国电信的时时畅通、处处到达之势。

(三)现代标志设计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义”

中华民族有追求圆满、吉祥的心理,传统文化元素都具有很深的寓意,因而现代标志设计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义”,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使标志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现代标志设计应该以“以意制形,以形取意”,注重精神内涵,寓神于形,形神兼备,作品形象重在妙而有神,妙而有义,力求通过标志来传达对吉祥如意的追求。古老的“太极图”是最经典的图形符号,以相互依存的图象来抽象表达“阴阳互补”“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和宇宙意识,体现中国古典美学中“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现代标志设计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时,不仅要使标志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而且要使标志图形里面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靳埭强先生为荣华饼家设计的标志,是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吉祥寓意的一个成功范例。香港荣华饼家标志的基本元素是方饼、牡丹花和明月。标志中的“牡丹花”与“明月”都是传统图形,牡丹花象征雍容华贵,牡丹花与明月共同寓意为花好月圆、吉祥如意。荣华二字是书法,笔画是不规则的弧线,像牡丹花的花瓣。金色的花和蓝色的饼充满着吉祥、传统和现代气息。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