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小单元培训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中有关现场访谈达到23处,问及人员包括委员会主任、专职人员、科主任、护士长、医、护、技、工,几乎涉及各个层面。2014年5月,我院顺利通过了三级医院复核评审,我们感控工作在应对"现场访谈"这个考核环节,迎评人员神态自若地回答提问,语句流畅、表述全面,结果令专家满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院感科进行的多元化培训是分不开的,这其中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小单元培训尤其突出,收到良好效果。

1培训对象

全院所有临床医务人员、医技人员、保洁人员、新聘用人员等。

2培训内容

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手卫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条例;《三级医院复核评审细则》中所有访谈内容等等。

3培训方法

3.1制订培训方案

3.1.1总结经验,找出合适的培训方式 以往的培训,采取的是全院人员集中培训,签到时人数众多,培训时溜号的、讲话的人不在少数,结束时所人员寥寥无几,访谈结果往往不理想,很多人一问仍处于三不知状态。这次评审坚持的"六重三不"原则,不是看你是否组织了这场培训,而是通过访谈看你是否真正了解或掌握了多少感控知识。如何将众多的《规范》、《标准》和要求贯彻下去并引领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投入防控医院感染的行列才是根本目的[2]。经过专职人员讨论,确定了小单元化培训路径,包括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培训,同一层级人员的培训,针对不足的纠偏培训,利用会议培训、科室培训等等。

3.1.2制订合理的培训日程 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大体安排如下:早上人员集中,所以将培训的时间安排在早会时间,培训从7:40开始,到8:10结束。时长安排30 min,这样既不影响科室工作,又能保证短时间内人员思想集中。门急诊分4次,均安排在下午进行。全院培训结束需要22场次。同一层级人员的培训包括保洁员培训和新上岗人员,他们的培训地点放在会议室,培训时间放宽到1 h。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一季度安排一期,一期为22场次。其他培训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3.1.3精心准备课件 对培训内容进行整理,择其重点,制作成幻灯教材,尽量直观易懂[3]。授课时根据高风险部门自身特点,侧重点和普通科室有所不同。保洁员和新上岗人员培训内容要求更加浅显易懂。

3.1.4组织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对原培训方案进行修订,为下一期培训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

3.2实施培训方案

3.2.1单元化培训

3.2.1.1以病区(科室)为单元的培训 培训前1 d提醒科室负责人,专职人员按照培训计划每天早上7:30分准时到病区,除了个别科室,均在7:40分左右培训开始,8:10分左右结束,18个病区依次培训结束。门急诊人员也用4个下午结束培训。培训时,医务人员几乎都能按时到位,认真听讲。

3.2.1.2同一层级人员培训 保洁员和新聘用人员培训集中在会议室进行,因保洁员文化程度低,所以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文字描述要浅显易懂,并且结合提问使现场互动,尤其是六步洗手法在讲解的同时要带领大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岗前培训一般根据人事处安排的时间统一进行。

3.2.1.3纠偏培训 这种培训没有计划性,主要在日常检查或监测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组织培训,如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评估过程中,发现医务人员对管理知识掌握不牢,就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将在岗人员集合,现场进行培训。例如监测过程中发现妇产科脓胞疮患儿增多,就调查分析原因,并将相关知识进行结合,做成幻灯,到科室进行培训。

3.2.1.4利用会议培训 利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多重耐药菌感染联席会议等对《评审细则》内感控部分进行解读,对参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3.2.1.5科室培训 科室对科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科主任或护士长主讲,对科室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讲评,每月有针对性的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感染控制知识等等,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3.2.2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试

3.2.2.1理论测试 理论考试安排在每个培训的第二天下午进行,考试地点与培训地点一致。考试内容为培训内容,成绩与参考人数均纳入绩效考核。

3.2.2.2口头测试 全院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手册人手一份,利用到科室查房机会对科室人员应知应会内容及培训内容进行访谈,成绩纳入本科室当月考核,与绩效挂钩。利用行政总值班对值夜班医护人员进行访谈,一般一次访谈2~3个知识点,对回答不全面的当场发放正确答案,值班人员在巡视完后回头看,尽量要求夜班人员当班就能掌握考核点。

3.3效果 第一期的培训共举办31场次,包括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培训22场次,同一层级人员培训2场次,利用会议培训1场次,纠偏培训6场次。除了保洁员和新聘用人员的培训是集中在会议室进行的,其他都是走到临床,与科室人员直面接触,这种培训路径的改变,赢得了科室人员的欢迎及好评,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到感控工作的重要性,使培训涵盖率能达到90%以上,不同层级人员对感控知识的了解或掌握程度达到史所未有的良好状态,全院人员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段国方.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做法[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3):250-252.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44-04

1 医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临床上称之为感控,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医学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育体系[1],医学生整个大学五年没有这方面课程进行专门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不完备,在实验教学中出现有处理医疗废物时未戴手套、从垃圾桶中用手直接取物、处理医疗废物后没按要求采取手卫生措施等、时有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现象。

1)医学生对感控重要性认识不足并缺乏安全保护意

识:在实验教学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实验课不穿工作衣,水杯等生活用品任意放在实验台上。

2)实验室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感控需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陈旧,实验室洗手设施不标准(不是感应式水龙头),未配备毁形器、干手纸、醇类手消毒剂等,垃圾袋薄、颜色单一等。

3)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不乐观,存在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的状况:对于损伤性医疗废物,如载玻片等,有的没按要求放入锐器盒中,而是和其他医疗废物混放;有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乳胶手套、纱布等物品后自行焚烧处理,燃烧后仍有燃烧不完全的带血纱布、塑料等物品,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4)在现有的实验室规则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中,具有本专业特点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2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构建

构建思路 河南大学医学院2013、2014级口腔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在不增加实验教学学时、不减少教学大纲内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内容与医院感染管理教育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改”和“学改”两个重点[2],树立感控理念、培养感控意识、养成感控习惯。把突破点放在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有关制度的健全和加强师生安全防护上,以点带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科学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相配套的设施和监督管理机制,树立师生安全第一、医疗相关感染零容忍的实验室感控文化,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实验课程中。

构建内容

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基本原则是在学院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成立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即由实验教师、实验室专职人员、各班级学习委员及课代表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实验室专职教师为组长,实验教师、学生代表为监督员。管理小组的职责: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手卫生执行;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和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组织对医疗废物流失、扩散和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并及时报告第一责任人。

2)建立健全与医疗废物处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河南大学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管理办法》的同时,根据医学院基本情况及人体寄生虫学自身特点,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有关文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有制度、有目标、有要求,并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因医疗废物管理引起的意外事故及t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的应急方案。

3)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收集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及实验结束后,按照感染性、药物性、病理性、损伤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原则[3],在印制有各类标志的红色、黄色、黑色垃圾袋及锐器盒中分类收集,并由专人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4)建立专门的医疗废物贮存地点。医疗废物贮存地点,设施、设备完善,墙上有明确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锐器盒等,表面也附有警示标识和标签,标明废弃物名称、产生单位、类别、日期、签名。

5)强调手卫生规范,提高消毒隔离与防护意识。处理或接触医疗废弃物时,按要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帽子,避免裸手直接接触,操作后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及卫生手消毒;严格区分医疗废物的种类,掌握操作规范。如在处理一些化学制剂时防止对眼睛、皮肤、呼吸道的损害;坚决禁止用手直接从垃圾袋中去取东西,不管是医疗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也不管是戴手套还是不戴手套,要养成职业保护习惯;在接触感染性废弃物时,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避免皮肤针刺、锐器伤或被其他废弃物损伤;使学生掌握一旦皮肤被废弃物刺伤,不能简单地使用创可贴,应立即挤出少量血,用盐水反复冲洗,再用碘伏消毒,损伤严重以及特殊情况下(比如接触到HIV、HBV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按规定上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6)实验室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实验室两边实验边台为清洁区,学生的书包等一类物品可方便存放,解决了书包随身带或放置实验台的问题;学生用显微观察实验台设为半清洁区,动物实验、采血、粪便检查用实验台为污染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每次实验后进行湿式清洁,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对于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台面或地面,则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

构建方法

1)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建立实验教师与医学生共享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微信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并已成为临床上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志性名词[4]。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这种多媒体丰富直观的表达形式,以手卫生为主课题,把人体寄生虫学部分实验课程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实验视频、实验报告等部分与手卫生进行有机结合。

如实验五血涂片的制作与染色技术,以视频纠错的方式,首先提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然后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和手卫生规范。以往的实验教学血涂片操作视频,由于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足,整个实验操作视频不合乎感控规范的比比皆是。课前,将该视频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七步洗手法、手卫生五个时刻等内容以影像、醒目图片、部分临床医院的宣传板报照片、学习资料等形式发在微信平台上,并附有手卫生操作要点、操作注意事项等,学生带着好奇先了解实验操作,再了解手卫生措施,师生互动,讨论或争论,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课堂上,分组协作进行标准技术操作。课后,网络或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制出精美的手卫生与实验教学PPT。有的学生用手机自拍出符合手卫生规范的血片制作与染色技术影像,总结出诙谐而又形象地涵盖了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五大时刻的“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两前三后记心间;每步揉搓15秒,致病细菌全玩完”口诀。通过预习、讨论、实践、查证、思考、总结,学生的实验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其他外延能力(包括医学论文检索、PPT制作等)都有了一次升华。

2)开展品管圈活动。组织对感控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把感控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不同的圈,确定圈名、圈长、圈员、辅导教师,每次活动时间为30 min。有的圈名为“感控圈”,主题为实验教学中医疗废物处理;有的圈名为“手卫生圈”,主题为实验教学与手卫生;有的圈名为“安全防护圈”,主题为实验教学安全防护和锐器伤。

如感控圈,首先发放医院感染管理教育处方、宣传资料等纸质材料,做好有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科普宣传;通过微信平台加强对学生掌握有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消毒隔离以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废物的概念,认识预防医院感染、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掌握医疗废物分类、贮存、运送的操作程序。

其次,圈长召集,全体圈员参加,在实验课后打扫卫生、消毒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处理实验用医疗废物时,围绕主题结合病案进行讨论,对本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处理问题进行评价,找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就问题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议。

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根据记录并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圈活动报告。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验设计,并参与了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各圈通过微信把圈内的活动情况向全体学生展示,通过比较与竞赛,在提高乐趣的同时,绝大多数学生的感控知识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3 结果

系统收集医院感染管理与医学实验教学等相关资料,设计若干套测试卷。测试内容以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常识、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与安全防护等14个小项展开。第一次实验时随机取其中一套测试卷进行摸底测试,以了解医学生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一次实验结束时,随机发放另一套测试卷为结业测试,以考核效果。为确保真实性,学生当场填写测试卷。

1)摸底测试:2013级、2014级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计发放并收回有效测试卷204份。

2)结业测试:2013级、2014级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计发放并收回有效测试卷210份。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测试结果表明,看似简单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摸底测试结果极不乐观,医学生除对医学实验室规章制度、传染性疾病鞑ネ揪丁⒁皆焊腥径ㄒ宓扔薪细叩娜现外,其他知识的知晓正确率均低于50%,而对重要的手卫生规范有极低的认知,七步洗手法和手卫生五个关键时刻正确率为零。结业测试显示,手卫生知晓正确率均达到90%以上,医疗废物知识达到96%以上,消毒隔离等安全防护知识也达到70%以上,除医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外,都与摸底测试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随着医学实验教学的飞跃式发展,实验教学中医疗废物的成分、性质和数量发生巨大变化,而与临床医疗单位相比,医学院校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相对薄弱,医学生感控知识相对贫乏,实验教学中存在医疗相关感染重大隐患。因此,在医学实验教学中,有机地把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感控理论、基本技术、安全防护及意外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与医疗废物处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并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医疗废物已迫在眉睫。

医学实验教学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实验室方面是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不完善;医学生方面是知识不完备,主要表现在医学生手卫生意识淡薄、手卫生依从性低、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常识。基于此,笔者建立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结合感控的模式,用混合型的实验教学新策略,树立师生安全第一、医疗相关感染零容忍的实验室感控文化,建立感控精细化管理方法,并使之常态化。结果显示,该模式更加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以微信为平台的翻转课堂实践,师生间进行实时有效的交互活动,学生完成从课前的“信息传递”到课堂上的“吸收内化”[5-6],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医学生手卫生观念有了巨大的提高,手卫生操作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认为通过预习、讨论、实践、查证、思考、总结,在不增加课时、不减少专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微信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最方便、最有效的移动互联平台。

值得注意的两点:1)引导、培养了学生应用微信做有意义的事的潜意识,不少学生表示,现在他们一上微信,首先想到的是看老师发没发感控消息,看同学们的热烈讨论;2)在师生的互动中并非仅限于手卫生培训内容,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在实验教学中摸索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同一圈内师生团结合作、集思广益,围绕主题,立足实验教学与感控,找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取得较好的成效。比如对于锐器伤处理,学生自己总结出符合感控要求的“挤、冲、消、查、报”五字诀,记忆深刻。品管圈还属于初创阶段,范围还比较小,还不成熟,仍有继续探索与实践的巨大空间。

5 结语

鉴于医院感染管理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感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单单通过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根本不可能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而且存在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可能出现课完政息、知识忘却的情况。笔者认为,整个医学实验教学的各个学科都要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医院感染管理作为日常性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之中。这就需要在学院的层面上设计,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学科间协调合作、集体联动,将感控文化建设纳入学科文化建设之中,以医学院感控宣传周、医学生感控知识技能大赛等形式,调动全体医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建立起全学院实验教学与医院感染管理相结合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徐艳娥.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2-1403.

[2]王国英,张军,等.人体寄生虫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11):2-4.

[3]周延萍.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15.

[4]张炳华,房爱武,王炳花.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展望[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0):60-62.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创建等级医院;感染管理;认知。

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在发达的省份已经很成熟了。但很多的基层医院(尤其是云南省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才开始起步,无论是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认知程度和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都是很不到位的。例如:某位领导会拿着“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的问题到感染管理科,说是你感染管理科的事。在领导的计划里,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很少,觉得要花很多的资金与精力来做,没有意义,医院开了这么多年,不是也没事。如何让领导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职工医院感染知识水平,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创建等级医院是一个契机,等级医院的评审条款对医院感染管理虽然没有独立成一个专业,但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要求,如果达不到c级标准,创建等级医院就是一句空话,使领导在过去的基础上,不得不重视起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各种知识现场提问,调查领导是否将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配置及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质量考核。

1.2 调查方法

1.2.1 医院感染知识及制度的认知率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制定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再根据规章制度制定了“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每月根据评分表对科室进行至少一次的全面检查,分项目不定期抽查,“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无菌物品管理,污物处理,无菌技术,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抗生素使用管理,医院感染知识现场提问”等内容组成,在检查的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控制的流程融入进去。现场提问以基本要掌握的开始,逐渐向难度大的过渡,重点提问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基础知识。对查出的问题要求科室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一个时间段后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时如没有改进,继续查找原因,重新制定整改措施,一个时间段后再进行效果评价。在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又进入新的一轮持续改进。并对检查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全院培训,特殊的分科室,分部门,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诊断,消毒灭菌与隔离,医院感染的报告,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等。年初制定出培训计划,各感染监控小组的计划在感染管理科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原则上与感染管理科培训计划形成互补与加强的关系,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后实施,中途根据实际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只可加内容,不可减的原则。将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泌尿系相关性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进行目标性监测,让医务人员在做各种监测工作时,融入对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 1.2.2 通过查看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考核制度,调查院领导是否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与考核,医院感染控制的设施配备是否达到要求。医院建筑不合理和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是否进行改造。召开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科室院感监控小组会议,每季度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等形式,让领导更多的了解感染管理工作。对特殊个案进行分析,讨论,对其它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进行通报。

2 结果

2.1 根据“ 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经过不断的检查,找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全院职工不断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不断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经过1年零6个月(其中创建等级医院前8个月,创建等级医院后10个月)的比较,从“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的情况看,各项扣分明显降低,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率提高,各科主任,护士长把感染管理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科室的培训工作也在逐渐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科室,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例会,对本季度全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反馈、总结,各位委员提出对今后工作的改进意见,并通报全院。

2.2 医院已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医院质量管理与考核,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得到重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设施配备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逐步进行配置,医院建筑不合理和设计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改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化。

一年时间,每月检查出的问题,均查找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针对每次查出的问题,组织全科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科室整改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价。整改无效或者在整改的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问题,帮助分析原因,重新整改,重新组织学习。不断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诊断,消毒灭菌与隔离,医院感染的报告,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等的认知得到很大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化,创建等级医院使全院职工及领导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医疗废物;问题;对策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003年国务院总理签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及相关配套文件,医疗废物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疗废物的危害在于它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2]。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3]。为此,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现就我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 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废物未按要求明确分类、收集

1.1.1 个别临床医务人员、后勤、机关人员和部分非临床人员、保洁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存在认识不足、麻痹大意思想,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感染性废物放入生活废物容器内、个别药物性废物放入损伤性废物内、化学性废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容器不加盖等现象。

1.1.2 工作人员在使用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时,为了降低成本,造成医疗废物装盛过满;有的暂时贮存时间超过2 d,未按要求收集。

1.1.3 因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患者及陪护人员,尤其是门诊的流动人员,在进行肌肉注射、拔除静脉针、采血后,将按压针眼污染的棉签或棉球丢弃至生活垃圾中,甚至有的丢弃在地上。

1.2 医疗废物包装不规范 由于保洁员和护士未检查容器装盛情况,使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内存放的医疗废物超过2/3,不利于封口,致封口不紧实、不严密,同时对标签的填写认识不足,致标签漏填或填写不规范。

1.3 医疗废物转运未按规定执行 由于负责收集转运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员更换较频繁,对工作的性质及医疗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在运送前未认真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未认真核实医疗废物的重量,使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转运到暂储地点。

1.4 交接登记不规范 保洁员为了省时省力凭经验估算重量,见护士忙碌,未等核实则在登记本上写上时间、重量,签上自己的名字,护士也未重视,未进行核实,登记本上护士签名常有漏签或补签,而保洁员也有提前签名等现象。

1.5 资料保存不符合要求 一部分未配备护士长的科室,重视了资料的填写,但对于资料的保存认识不够,导致三年的资料不全。

2 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监督力度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要求,我院在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业务副院长、院感科主任、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的基础上,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由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专职管理人员-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每月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共同参与,分级分层监督管理,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奖罚分明,效果良好。

2.2 反复培训,提高认识 自我防护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是医院员工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在全院营造防范医疗废物污染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2.2.1 医务人员的培训 采用多媒体讲座集中培训联合发放资料自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定期考试,随时提问,严格操作流程,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纳入继续教育项目。

2.2.2 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 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纳入医院岗前培训内容,并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再次强化培训,同时作为实习生的考核内容之一。

2.2.3 后勤、机关及非临床人员的培训 在采用多媒体讲座集中培训联合发放资料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指导,将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分类等知识,进行重点整理,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一本,然后,进行问卷调查学习效果。

2.2.4 保洁人员的培训 由于保洁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更换较频繁,对医疗废物的危险性不了解,因此,在医院统一培训的基础上,专职管理人员反复组织保洁员及收集转运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地自觉地配合工作。同时,要求收集转运人员必须做到“四个不交不接”即:“护士不在场不交不接;装盛过满不交不接;标签填写不规范不交不接;护士不核实重量不交不接”。

2.2.5 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提高公众意识是最重要的。但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有作者对门诊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95%的患者不知道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混装,90%的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和新闻媒体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和危害性宣传不够。因此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患者入院时、住院间、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宣传教育;其次,门诊导医设一名负责宣传教育,让进入医院的人们了解存放医疗废物的地点,将贮存容器及标识告知大家,教会丢弃各类垃圾的方法,让患者及陪护人员清楚废弃物怎样处理,了解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对大众的危害,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3 严格规范医疗废物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

2.3.1 医院制订医疗废物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

2.3.2 固定收集转运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全程监督。

2.3.3 各部位严格垃圾分类,避免扩大医疗废物范围,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3.4 工作人员与收集转运人员交接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严格执行“四个不交不接”规定。

2.3.5 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医疗废物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2.3.6 对患有感染性疾病和已确诊或怀疑传染性疾病患者所使用过的医疗物品,经初步处理后要单独放入专用包装袋内。

2.3.7 盛放医疗废物包装材质必须达到防水、防渗漏、防刺破,做到收集医疗废物不落地,存放不暴露,日产日清,处理及时彻底。

3 小结

医疗废物属于高危险性废弃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通过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使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流行 蔓延及防控 综合医院 隔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9-02

随着全球人员流动的增多及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与传播,我们的传染病预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1]。一方面以经消灭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同时新的传染病又被陆续发现,近年来,多起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如SARS、甲型H1N1再次增多,这些疾病以医院内传播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感染最为常见[2],这些问题加重了医院的工作量,本文总结我院在应对传染性疾病院内传播时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传染病患者288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29例,年龄在3~67岁之间,平均为34.4±5.6岁,肝炎78例,感染性腹泻54例,水痘14例,流行性腮腺炎17例,细菌性痢疾23例,麻疹22例,出血热15例,伤寒27例,猩红热5例,流行性脑炎14例,其他19例。

1.2 方法 分析其发病原因、流行情况及传播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及报告制度,以处理突发的传染病院内流行情况。

2 结果

临床科室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均采取及时的隔离措施,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并严格按照规范中的流程进行操作,无1例血源性感染案例发生。

3 讨论

3.1 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医院感染科室医院传染病管理的中心科室,成立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有院长、感染科、医务科及各临床科主任组成,在成立管理小组时明确责任,定时召开例会,及时进行整改,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要完善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监督程序,规范传染病管理的监督行为[3],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生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工作,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传染病知识人员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3.2 加强教育培训经常组织异物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特别注意学习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条例及规定,学习掌握其他省市的相关要求,进行交流沟通,医务人员大多存在重治轻防的思想,自我意识严重不足,应该加大职业安全教育内容[4],加强异物人员必备的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意识。医院在院内也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穿探病及医院感染的预防知识,在医院内部定期进行传染病管理知识的相关专题讲座,分层次、分类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了解传染病的院内细菌的传播途径,提倡预防的观念[5],及时掌握全球的流行病流行趋势,建立信息合作关系,熟练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

3.3 规范化管理医院内所有区域均应进行标准预防,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措施进行技术操作,接触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在处理病号时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佩戴手套、防护面罩等。在科室内、走廊、候诊区定期进行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操作,将各种医疗用品按照有菌、无菌的原则进行分类放置[6],灭菌物品要放置在无菌柜内,并对消毒日期、有效日期进行标示。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前后要洗手,进入患者体内的器械必须经过灭菌处理,普通患者使用的物品可以先清洗再进行消毒灭菌,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用品进行终末消毒,发现传染性疾病患者要尽快转到感染科或感染病医院进行救治。

3.4 医院陪护人员护理管理在查房、治疗和休息等患者重要作息时段,健康宣传员提示陪护人员遵守病房管理的要求,并发放宣传单,内容包括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3],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降解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加深陪护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加护理人员的配置,每个病区要增加护工,负责落实危重患者生活护理[7],协助患者更衣、如厕,介绍医院支持系统的功能,将营养食堂的配餐,让患者相信在生活上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顾。患者入院后将病区管理制度及探视制度纳入重点介绍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向陪护人员讲解消毒隔离制度,介绍病区划分,将负责陪护人员的睡觉、吃饭问题安置妥当。将陪护人员的管理纳入病房早教班,并提出危重患者的陪护重点,在查房时对陪护加以提醒,各班护士交班均进行管理。重视陪护的需求,不断改进护理管理工作[5]。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加以纠正,取得患者陪护的信任与配合。

3.5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在发现按传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进行上报,有专门人员负责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在发现2h、6h、12h内进行报告、检验科人员每天对各类检验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电话报告监控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为医务人员提供监测信息。

3.6 传染病预防控制强化医院感染科的感染控制职能,传染病症状早期不明显,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强化早期发现的控制,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制定严格控制疫情传播的措施[8],隔离患者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在传染病防治的报告、治疗、控制等环节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蕊,郭世春,胡安建.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5):446―448.

[2]ZHANG YL,MENG B.Infectious diseases in a general hospital: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236 outpatient cases[J].Chinese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8,14(6):639-640.

[3]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4(12):1382―1384.

[4]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3(3):258~261.

[5]SUO JJ,XING YB,WEIH,et a1.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and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9,15(10):1154―1157.

[6] 陈静,裴红生,凌汗栋,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4(12):1385―1388.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感染病例监控;环节管理;漏报率;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67-02

Emphasis of process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timelines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ZHANG Yanping, DING Xiaop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001,China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mode of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 we find that emphasis of process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detection problems timely and improvement of monitoring methods purposefully can set up surveilla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s effectively, feedback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nd timely, and also reduce the fail-to-report rate, thus the timelines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is Improved which is helpful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s.

[Key wo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Process management; Fail-to-report rate; Timeliness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医院感染漏报率居高不下。为了达到规定要求和通过检查,医院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上可能存在虚假瞒报等情况,无法体现医院感染监控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医院感染的宏观管理和全面控制[1]。我院自2004年开始逐渐转变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控模式,由原有的以回顾性监测为主,前瞻性监测为辅,注重上报数据采集的监控模式向以前瞻性监测为主,回顾性监测为辅,兼顾开展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注重实时数据采集的监控模式转变。在监控模式的转型过程中注重加强监控环节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能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通畅,感染监控信息反馈及时、准确。通过新监控模式的应用,我院感染漏报率由最初的17.1%下降到目前的2.2%。现将我院监控模式改变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改进病例监控流程,提高专职人员的监控能力及工作效率

1.1 重新制定阳性检验结果的检索标准,改变信息反馈滞后现象

前瞻性调查以临床阳性检验结果为查房依据,原有阳性检验结果包括粪常规、尿常规、脑脊液常规、抗结核抗体试验、肝功能、输血系列、微生物培养(血、引流物、分泌物等)等。日查抄阳性结果90~100例次。粪常规、尿常规阳性查抄比例大约占50%,多为住院患者入院常规检查。我院地处肝炎高发地区,输血系列中两对半阳性患者居多,约占提请临床执行消毒隔离阳性反馈单的80%,存在部分阳性检验信息反馈时患者已出院现象。因此,应提高阳性检验结果的检索标准,停止对粪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输血系列的查抄,重点检索微生物培养结果,提升多重耐药菌的反馈力度,要求细菌实验室对下发的多重耐药菌阳性的化验单加盖提示章,提请临床及时执行消毒隔离,从而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扩散,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如发现科室有同种病原菌感染3株或3株以上者,或检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特殊病原体,及时反馈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将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把感染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1.2 改变前瞻性调查中专职人员频繁轮动现象

①对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实行“定时、定区”管理。专职人员根据全院病区分布进行分区管辖,每年轮换。专职人员在熟悉掌握所管辖病区的病种特点的同时,总结各病区历年来的感染特点。②不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科内感染监控知识讨论会,就发现的疑难病例进行科内讨论,并与临床医生进行共同会诊,从而使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密切了与临床医务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二者更好的交流医院感染信息,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自觉填报意识。

1.3 规范调查方法,提高专职人员的查房质量

前瞻性调查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阳性检验反馈及时提请临床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②根据阳性检验结果查询病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排除入院常规检查、基础病及并发症;③询问临床感染监控信息员近期有无发热或腹泻等感染症状患者,进行现场查房;④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进行现场病例查阅以利于早期发现医院感染迹象;⑤查房中所发现的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与床位医生沟通交流,并督促其及时填写感染病例填报卡;⑥对临床填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核实、完善。开展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时工作要细致、扎实,专职人员下病区查房时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漏报率的高低,因此,专职人员工作要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查房工作[2]。

1.4 针对病区情况及感染特点,在查房频率上有所侧重

干部病区多为长期慢性病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病情变化不大,阳性检验结果反馈少。专职人员可每周进行1次现场查询,了解有无感染动态。对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高危科室,由于其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侵袭性操作较多,专职人员应在保证每周3次查房的基础上,根据监控现况适当增加查房次数,即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逐步深化医院感染病例的前瞻性调查,以保证及时发现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1.5 提高诊断准确性,增强临床填报意识

我院医生对医院感染报告卡的填报存在一定误区,医院部分临床医生对于主动填报医院感染报告卡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是额外的工作;医院感染病例填报随意性大,由谁负责填报报告卡,责任定位不清;对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熟练,概念模糊不清;对内源性感染认识不足,与并发症混淆;为避免漏报,出现阳性体征或检验结果就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感染诊断依据不足。为做好医院感染病例填报工作,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印刷成手册下发,全院医生人手1册,随身携带,以方便学习,掌握诊断标准。②强化“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的执行,明确要求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在24 h内上报感染办,填写责任人落实到该感染发生期间的床位医生。③专职人员在查房中发现可疑患者,则应督查医生及时送检病原菌培养及相关辅助检查,提高感染病例诊断的内涵。④每月将感染监控数据及时反馈给临床,促进科主任及护士长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

2 加强全员培训及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2.1 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立专职人员业务档案,有计划安排专职人员外出学习与进修,接受感染监控新动态、新发展、新技术。每人每年参加业务学习不少于16学时,科内将定期对专职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考试,不断提升专职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2.2 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的教育方式,提高全员的参与意识

在新形势下,医院感染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在感染监控与环节管理上的整体素质[3]。我院将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教育纳入医院员工继续教育的规划之中,分层、分批采取不同形式对全院医、技、护、工等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开展全体员工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定期邀请省级或以上的感染管理专家来院进行讲座,使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和掌握医院感染最新动态和监测技术;对医院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责任人分部门、分专业进行重点理论和技能培训;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手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手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文件汇编》,并下发临床科室普及医院感染基础知识;通过医院三基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提高了各级各类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落实使其变为自觉行动,防患于未然[4]。

3 完善感染监控管理机制,保障感染监控系统畅通

3.1 运用人文管理形成良性管理机制[5]

医院感染管理是交叉学科贯穿于医疗、护理的每个环节中,但常被认为是附属任务[6]。为避免将感染监控工作仅仅落实在表面数据上,树立感染监控的学科威信,我院感染办在制定感染监控考核条例时,注意就相关内容与临床科室进行充分的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从而调动和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考核条例的执行力度,保障感染病例监控系统的信息准确、及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能。

3.2 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发挥临床监控小组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三级网络,定期召开感染管理委员会全委会例会,监控网点兼职人员会议,讨论制定监控规划、制度和沟通交流有关信息。②及时将全院监控动态送到主管院长及科室负责人手中,提高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对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③保证临床感染监控人员相对固定,每两年对全院感染监控人员的工作进行评比表彰,提高临床感染监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感染漏报率在科室综合目标质量考核中的比重,做到奖惩分明,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总之,医院感染病例监控环节管理的持续改进能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保障了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系统畅通,提高了医院感染监控的时效性,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晓炜,孟黎辉,郑佳,等.医院感染漏报率不同统计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6-28.

[2] 任玲,周宏.前瞻性调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1-752.

[3] 丁国英,封子秀,刘思新.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03-404.

[4] 董俊英.医院感染管理与环节控制[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1):113-114.

[5] 盛健玲,李跃程,郭思,等.人文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52-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