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学习观 英语教学 指导作用

当代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当今心理学发展的主流。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认知心理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却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学习理论。[1]本文结合国内外与教育有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1.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1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外部原因

1.1.1社会原因。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现代美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对人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突出了人操作技能的研究,产生了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的概念,表明人在操纵机器时具有信息传送者和加工器的功能。这些都为后来产生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实际的社会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知识和智力在国际的竞争中日益显现出重要性,因此,社会迫切要求研究人的认知、智力和思维,掌握人对信息选择、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规律,这是现代认知心理产生的最基本的社会原因。[2]

1.1.2哲学背景。

认知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现代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融合,并且它坚持以上世纪初出现的实证主义相对论为方法论。实证相对论主义者认为心理的实在就是我们对自己环境中的事物的“理解”,而且实在是心理的,不同于任何客观存在,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事物。因此,当一个人不抱绝对化的观点,而是力图加强或改善事物或者设法用什么更好的东西以取代某些事物时,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就是实证相对论的。这些哲学思想对认知心理学崭新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均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3]

1.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部原因

1.2.1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与冯特时代的德国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冯特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因此,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的统治后,向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批判性地改造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1.2.2行为主义的危机。

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行为主义的失败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内部原因。因为行为主义否定意识和心理活动,认为对意识存在的观念是回到古代的迷信,只承认可观察到的有机体的反应或者行为,并将“刺激―反应”公式奉为普遍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很多观点遭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行为主义内部也出现了认知派,他们要求恢复对认知的客观研究。这样一来,美国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放弃行为主义的立场,转而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5]

2.认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1主要内容――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之所以要用电脑模拟人的认知过程,是考虑到人脑和计算机在信息加工功能上有很多相类似之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同样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在功能上的确有相类似之处。从这些结论可以看出,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5]

2.2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主张采用抽象分析法,即不致力于了解人在认知活动时每一神经细胞的活动情况,而是在较为抽象的水平上探讨人的信息加工各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电脑模拟法这三种实验方法。[5]

3.认知心理学的优势

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迅速地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的分支巨大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除了用实验,观察法等方法外,主要用电脑进行模拟、类比和验证,这就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比以前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都更好地表明心理过程的特殊性,也具有更多心理学的色彩。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s of learning),就是把学习看做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存贮、输出和反馈的过程,并构建了一些模型,为深入理解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这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和知识的保存有着重要的意义。[6]

4.认知心理学学习观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学习观主要有:学习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练习、强化所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通过认知技能控制他的认知理性。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的充分条件,对信息的认知加工和相应的策略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元认知对认知过程的意识和调控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动机指导着个体的学习。[1]据此,现代教学实践应改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学生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也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5.认知心理学学习观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5.1注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只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尽管知识和技能是重要的,但是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反思其已经习得内容的能力(批判性的思维)可能更加重要。[7]因为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强调的是教给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了这些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学生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学习新的事物与解决新的问题;而监控能力(即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等于在学生的心里培养了一位“老师”,随时可以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知识和策略,就可以解决其学习与解题的问题。[8]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认知策略与元认知能力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给学生认知策略的知识和策略运用的条件等相关的知识;二是教师示范的同时,提供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指导,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逐渐过渡到独立运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对认知的监控上来。

5.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就是教师运用一些策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是让学生能运用注意、记忆、思维的策略改进自己的认知过程。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以下几个策略。

5.2.1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注意的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阅读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能引发学生注意。因为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要求,确立学习目标,强化焦点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从而能迅速地选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这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在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会采用相应的策略,即在初次阅读过程中加上了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问题,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焦点注意,有利于选择有用的信息。而在阅读篇章讲解到一定程度时,再设计复习性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选择性地回忆,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收和加工相应的新信息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设计问题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

5.2.2强化复述、分类归纳――引导学生记忆的策略。

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但要在长时记忆中保持就需要多次复述和对信息加工。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强化复述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传播媒体以不同形式(声音、形状、色彩等),将同组信息同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在感知信息后,在头脑中形成多个相互联系的通路,以增加识记和提取此信息的线索。在现代英语词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是非常广泛和具有实效的。我在《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课教学设计课例研究》这本书中看到过一节生动的词汇课:学生在视觉的饕餮盛宴中学习英语词汇,最后这堂课取得了成功。另外,分类归纳是一个学习的重要方法。增强记忆最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分类归纳能力,不仅有利于记忆过程的信息贮存,还有利于信息的提取(记忆信息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分类归纳知识的范例,提供其分类归纳知识的思路,指出知识分类的条件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类比联系的尝试和训练,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5.2.3审题析辨、思路讲解――丰富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策略。

信息的输出是对信息加工过程(即信息输入、加工、贮存、提取等阶段),所得结果的外显性反馈是对信息加工这个内部过程的重要检测。学生的信息输出常常以书面和口头作业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则从作业上了解和判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教师这样是难以了解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于正确答案,很难判定是学生机械模仿例题的结果,还是正确认知的结果;对于错误答案,更难以判断是由于过失性失误、知识缺漏性失误,还是能力低下性失误造成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带领学生对典型题进行审题分析,把思维过程要点记述下来,要求学生在作业中书面表述或在课堂上口头表述,由教师评点或由同学们展开讨论辨析。例如:初中学生在做单项选择时,最难把知识点运用到定语从句的相关题目中,教师可在课堂讲解时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做题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就能较准确地发现学生在认知结构、认知过程及思维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5.3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传统考试评价侧重教学的最终结果,由教师进行单一的评估,只有一次让学生展示能力和所学知识的机会,风险性较大,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难以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学过程,教师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努力,教师对他们的努力程度和进步表现作详尽的记录。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内容较为多样,教师结合课堂情形的观察和分析,将学生实际表现出的技能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公开性、连续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黄天元.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109-112.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莫里斯.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对做好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在德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达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研究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培养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更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德育方法失之武断、简单、粗暴,导致德育失效。为做好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深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1、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除了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接受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外,还要在繁忙工作之余,主动温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谈话、座谈及走访等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措施方法进行教育。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使其形成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或消除对教育的抵触情绪。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由于单方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德育工作者纯粹说教,强制命令,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工作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缓和师生关系,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德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学生心理需要和思想动向,把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有效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主体,真正实现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把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道德发展的程度密不可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越大,学生道德发展程度越高,心理素质优秀的学生,其道德素质往往很好。很难说,一个认知能力差、意志薄弱的人,其道德水平会很高。德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质的有机调节,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满足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

1、4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

德育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会产生一些德育问题。如:有些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对老师不尊敬、不遵守纪律及不爱劳动等现象,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是由于诸如家庭教育失当、青春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原因形成的,这些问题仅仅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疏导,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指导,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

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以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中心,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德。

2、1从学生主体出发,树立新的德育观

在德育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习惯于灌输、说教、批评,疏于沟通、说服、指导,学生无条件接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自身出发,关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的朋友和贴心人,指导学生健康发展。以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心态对待学生,使学生减少思想顾虑,能够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教导,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2注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教师都应肩负的职责。任课教师在德育课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而且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心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营造和谐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3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容方法结合起来

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认知及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塑造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德育的方法一般以说服教育、品德评价等为主,强调的是理论灌输和外在强化,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运用谈话、心理咨询、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方法,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得到体验,激发学生要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德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兴趣和要求发展的主动性。

2、4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3

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一、蒙语授课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无法十分准确地统计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失业人数。既然这样,从蒙古族聚居区老百姓生活当中能感受到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了困难问题。随着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增多,蒙语授课大学生失业风险也加大,相应的就业形势也严峻。

近几年,因扩招等原因,蒙语授课毕业生每年都增加。在招聘会上,往往是几百个大学生竞争一个岗位,出现了不要工资的无偿的工作者。在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蒙语授课毕业生不得以走上了考研之路,掀起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有专家明确表示,所谓的报考热,只是就业难的尴尬侧影。“双向选择”已经退化为“单向选择”。

现实问题是蒙语授课大学生,他们不签假用工合同不行,不然连毕业证也拿不到,没毕业证又如何找工作?他们一般都经济困难,精神压抑,情绪躁动。他们又不敢或不愿向家伸手要钱,生活比较痛苦和艰苦,有一些蒙语授课毕业生因就业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路子,又有很多蒙语授课毕业生成为城市流动人口“漂族”。

“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首要渠道,所以这跟“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道理。但在当代转型的中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智力和努力。而且,当今的民族教育体制里毕竟还有教学的环境、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同时,应试教育现象也十分严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衡量学生、衡量教师、衡量学校的唯一尺度。蒙古族教育只适应着普通教育,没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出了一大帮有解题能力的人才。浮躁、投机取巧的文化体制,使蒙古族大学生的素质大不如从前,再加上扩招,本来该成为农牧民的学生也都考上了大学。结果,带来了就业难问题。虽说社会制约着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但分析就业难现象的原因时不能不考虑内因,也就是蒙语授课大学生的自身问题。当蒙语授课大学生不能学有所用的时候,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也许会堕落下去,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被社会淘汰。毕竟岗位还是择优录取,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蒙语授课大学的自身问题。

二、影响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问题

蒙语授课大学生存在很多影响其就业的自身问题。首先,是蒙语授课学生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行业要求、职位要求、薪酬、专业对口、地域、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原本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原本以为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原本以为找个好工作赚钱可以孝敬父母。没想到毕业后还没上岗就下岗,没想到本应自力更生却还要父母牵肠挂肚,这些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

其次,因蒙语授课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和缺乏求职技巧而严重影响就业。大多数蒙语授课大学生不仅求职技巧能力差,还心态不正,放不下面子而不愿意在基层工作。用人单位表示,部分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再次,蒙语授课大学生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缺乏诚信。我们经常看到找工作的蒙语授课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可以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和重视,就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大致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编造学生干部履历,出现一个班几个班长的现象;二是伪造各类等级证书;三是虚构荣誉;四是拔高自己的专长。诚信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最后,蒙语授课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假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能力。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和网络聊天、玩游戏上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和求职方式相对模糊。

三、心理教育是解决蒙语授课大学生自身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发展,环境剧变,使蒙语授课大学生不得不紧跟时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生存。通过分析自身原因,让蒙语授课大学生更好的认清就业形势和趋势,对于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途径得到修正和改善。要实现这种情况,人必须有健康人格,心理为首要。有了健康心理,便有了健康的人际关系。

健康人格应该是一种更有概括性的个人素养,它不仅包括了一个人成才所需要的德识才学,包括了对自身的深刻认识与了解,而且包括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使命时所需要的意志品质与情绪调节力,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对成才与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健康态度,为生活而成才,而非为成才而生活。

我们在几十节课的教育中实证了教育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我们有恰当的工作目标,并不奢望通过几十节课就让学生的人格发生永久的积极变化,只希望学生从此重视心理健康并懂得如何使自己心理健康,以健康人格做基石,不论一个人追求什么,都可以进入“随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并且会有平和宁静超然物外的心态。

这些年,蒙语授课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应该说是基本良好的,民族院校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从积极面看,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把握,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从消极面看,则可以对心理疾病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心理障碍、生理疾患、经济压力、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恢复心理平衡,使他们认清现实,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率。

民族院校要开设蒙语授课大学生心理品质训练课,让他们在训练中把握自我,磨练其顽强的意志品质。

目前,部分民族院校不太重视心理教育,给蒙语授课大学生开设的心理教育课太少了,有些学校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只学一门心理学的课程。有些学校开展的时间较短或刚刚开始,因此,必须根据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交友恋爱、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通过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技能。让他们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环境上,要对问题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情绪的稳定,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懂得寻求社会支持,借助于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使自己走出困境。

有些学生总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心情郁闷,对自己不满,产生自我怀疑,对学习充满敌意,厌倦学习,对亲友的关系减少,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工作目标太高,生活压力太大,缺乏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太苛求自己。所以通过心理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忍受现实的情况下,学会处理衰竭。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建立恰当的工作目标。

生活永远是变化的。因此,掌握问题解决技巧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驾驭生活中的一切,而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一种适应生活的能力。一题往往有多解,面临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多想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无论什么事都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只得不失。因此,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权衡与取舍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应根据蒙语授课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情感以及个性特点等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调整、制定出一些有利于民族教育的方针与策略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刘如君.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题和抉择.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音乐 教育 心理 学生

音乐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它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享受与共鸣。所以说音乐既有审美的教育,又有思想品德的教育,因而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的情操。

一、 创造音乐氛围,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音乐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审美情操,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罗杰斯曾说过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音乐教育的内涵是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蒙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起着重大作用。

所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课堂上教师更应该和学生平等对话,并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学生也能更加自由畅快的发挥自己所想。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它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它既有审美的教育,也有思想品德教育。离开了音乐艺术的感染作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就会落空。思想品德教育也只会是成为贫乏无力的政治说教。这样看来音乐对学生心理和素质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宽松自由的氛围,是发挥学生潜力、培养敏捷思维的重要条件。

二.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法设法使单调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它深深地吸引着人们。音乐给人们带来乐趣和享受,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且获得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美。

那如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让其投身于音乐的大环境中去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律动、表演、猜谜、故事、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长。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

三.不同心理发展水平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老师在教学中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同,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可以发挥个人长处,弥补个人不足。从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样就是教育的原则。对特长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励他们学习。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则要给他们安排简单易学的音乐活动。在这里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从而弥补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可用之才,关键是在于你如何去雕琢他。

教育是要建立在学生本来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基础上的,这样循序渐进并且由浅入深的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生发展的阶段着重强调其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上,不单单具有纵向性,而且也具有多维性。

因此,教师在教育方面要注意根据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阶段特点,为学生个体本身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条件,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人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及时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到,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心理问题不愿意公开或者向别人吐露,教师就应该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

教师要有耐心和细心,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充实自己。让音乐课堂上充满生机和魅力。

音乐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对艺术的创造才能,这样他们的精神生活就会绚丽多彩,充满青春活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就会健康的成长。同时音乐也可以调节他们的大脑皮层,消除因紧张情绪而产生的体力、脑力的疲劳。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5

(一)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外部刺激,优化外语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是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手段、工具的总和,具有超速度、网络化、信息流、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信息网络技术作用于外语能有效整合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语言资源,综合处理文字、图像、数据、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扩大教学容量。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空间,弥补了外语资料匮乏、缺乏语言环境、缺少交流对象等传统教学的缺陷,使外语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被动走向主动,为外语教学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观,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刺激学习者集中精力,激发学习欲望,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按照认识学习论,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听、说、读、写全方位组合的复合式课堂模式有效避免了单一的教师一言堂的弊端,丰富多采的视听工具有利于学生模仿纯正的语音,超文本性的动态语言环境有助于活跃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彻底颠覆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主体。

(三)能够创设英语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多媒体教学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其积极思考、团结合作的精神,真正使语言知识为其所用。教师可充分运用电影电视、幻灯录像、互联网等设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英语角、俱乐部、聚会等,引导学生克服害羞、怕开口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多开口。信息技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大量的图片、影音、影视资料使传统的只注重单词、词汇、句型的学习而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得以纠正。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及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听说和表达交际综合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

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双向选择性;人格特质;积极作用

一、人格特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仍然处于青年期的发展阶段,需要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心理保健方法,减少成长的烦恼,发掘自身的潜力,以此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学生也处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准备阶段,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完善自我心理素质,以此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看,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需要教育的发掘和培养。

心理健康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内在资源,其内涵包括很多,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人格特质”。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代表一个人的一贯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一个人惯常的行为模式。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以某种心理特征固定下来,并带有经常、稳定的性质的时候,人格就形成了。人格总是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包括对其自身的认识和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人格主要是研究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态度及行为表现特征,通常多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价值观)。有句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概括了性格与人的发展关系:“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即,人格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所以,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特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格特质是指人格具体表现出来的态度及行为特征,如,自信心、责任感、同情心、自制力、感恩、理解、关怀、尊重等。健康人格之“健康”是指人格特质中的那些积极的态度及行为特征,是相对于一些消极的态度及行为特征而言,如认真与粗心、负责与推诿、守时与拖延、热情与冷漠、自信与自卑、坚持与放弃、自制与散漫等都是积极与消极的人格特质的对立表现。因此,所谓健康人格是指由乐群性、稳定性、自律性、上进心和创造力等人格特质所组成的集合体。

教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众所周知,“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首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变式,其要点在于针对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并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受教育者。罗杰斯主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有情感的、有大量积极潜能的人,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帮助学习者实现内在潜能的过程。业内学者J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操作上的意思应该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针对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指“有利于其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理论研究及社会实践表明,大学生要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以下核心人格特质的,那就是:理想、爱心、上进、自信、诚信、教养、共情、负责、自律、合作、创造力、健康成长的意识与能力等。因此,作为人格特质培养主要途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开发和创新一些更为灵活而深刻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具备上述核心人格特质,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拥有个人持续发展的潜力、获得幸福的能力、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其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他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被大量复制放映。电影文本是电影符号用语,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义使用的一种方式。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也叫话语。广义文本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戏剧文本、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绘画文本、电影文本等。

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电影展示和观看,从电影文本中(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发掘出和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创造一种从心理学角度观察、思考、讨论人生与自我的视角与情境,使学生得以完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任务,并最终实现完善自我、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电影文本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在于其具有一些独特优势。

1.趣味性

与听讲座、上课、看书这些形式相比较,电影的趣味性更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电影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是因为在所有与人密切相关的学科中,心理学是最直接的研究人、分析人的学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荣格认为:“在我看来,自我是一种情结。当然,我们所珍爱的最亲近的情结就是我们的自我。”这样看来,人们对从心理学角度看电影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因为电影可以让我们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2.形象性

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所以电影能充分调动人的现场视觉、听觉的注意力并高度集中于电影画面,产生“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观看效果,同时,又因为电影可以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技巧,使电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拍摄制作出一部部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调动观众的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使其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产生“同喜同悲、沉醉其中”的观看效果。

3.教育性

电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最安全、最直观、最生动、也最吸引人的方式。所以,电影文本作为一种媒介,它的教育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电影展示,提供一种观察与思考的背景。电影的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人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故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否鲜明生动既是电影编剧和导演追求的目标,也是打动和影响观众最主要的因素。一部成功的电影带给观众不能忘怀的感动,常常是来自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的观察和思考,如,主人公的勤奋、上进、坚持、责任感促成了学习和事业的成功;主人公的爱心、诚信、宽容、无私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主人公的热情、幽默、开朗、乐于助人赢得了众多的朋友。所以,电影的选择性很重要,电影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观众的影响截然不同。

(2)充分运用团体动力建构一种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氛围。“团体动力”是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中的名词,是指借助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电影是一种需要群体观赏的艺术,在同一空间内观赏电影的过程中观众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每一个观众的情绪都会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的电影文本教育活动中,就会转化为班级的团体动力对学生个人的影响作用。当班级团体共同观赏一部电影时,学生之间的情绪感染已经形成了一种气氛,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影后,必须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分享,这就为学生建构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在班级团体中,学生民主参与讨论,碰撞交流思想、分享体会感受的过程,就是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团体动力的充分体现。

(3)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对他人和自己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学时期是人的认知需要最为强烈的时期,因此,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当前的求知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认识他人和自己的动机,明确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人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心理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持续发挥的,因为理论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能力,因而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做出持续的贡献。所以,在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非常有必要,这些理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设计的电影问题讨论进行渗透性讲解。

(4)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心理资源,在欣赏他人的故事中为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心理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的需要,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发展自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找自己、做自己”的这一内在心理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寻找自己、定位自己”的动机。电影文本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它成为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传媒形式之一,所以,善于充分利用电影文本这一教育资源,并通过电影文本的“示范性”(电影中的人物对观众的影响作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在欣赏他人的故事中“寻找自己、定位自己”的动机,进一步调动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和评价电影中人物的人格特质和命运发展,学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摒弃消O不良的人格特质,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前能够接受基础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教育的最后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一个人的可塑性就不是太大。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种种诱惑会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对年轻人产生影响,能否具有面对各种诱惑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取决于大学阶段的教育,尤其是取决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特质培养。

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之一,其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教育性等优势,成为大学生人格特质培养的必选教育活动形式,但能否充分发挥电影文本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教师对电影文本应用中的双向选择性的理解。双向选择性的“双向”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协作完成对电影文本的选择。即,教师可以提出或指定一些学生应该观看的电影文本,并单方面拟定一些相关的人格特质讨论话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或推荐自己喜欢的电影文本,而且也单方面提出一些有困惑的人格特质讨论话题。这种双向选择性的存在和应用是必然的,有两方面的理论依据:一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二是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

1.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

所谓“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人格特质。而这种能力或人格特质不会自发的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来进行培养,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选择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形成和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能力和人格素质。大学生处于思想和行为尚未真正独立和成熟的阶段,对社会角色、职业要求、人际关系等复杂社会问题既缺乏生活体验,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更谈不上选择正确的、合理的学习榜样。所以,大学教育是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最后机会,是一个充满了“试错与排错”过程的阶段,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学生的内心迫切需要教育的指导和关怀。因此,教育必须也能够给予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教育。

2.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中心

成长既然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人格特质,那么,为什么会成为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呢?人格特质通俗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社会对于做人和做事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些标准和要求就是道德准则,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受人欢迎,就必须按社会要求学习掌握基本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并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由此可知,一个人适应社会环境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格特质塑造的过程,这就是人格特质培养成为学生内在心理需要的原因。因此,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努力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人格特质。

四、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无论采取哪一种教育模式,都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以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为标准,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为目标。因此,教师在采用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教育要求,必须善于应用电影文本的双向选择性,才能在健康人格特质培养方面发挥电影文本心理教育的积极作用。

1.教师方面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教师,其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使教师在选择电影文本时体现出以下优势作用: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辨析判断的认知特质。教师在设计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只需要大致确定讨论问题所涉及的心理健康理念方向和人格特质要素,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主旨问题的讨论、汇报、总结。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影响下,学生通过对电影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及其命\的思考和分析,找出值得学习的积极健康人格特质,如“你认为剧中人物成功或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摒弃消极的不良人格特质,如“你认为剧中人物失败或不幸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这样的头脑认知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逻辑分析和对于复杂问题辨析判断的人格认知特质。

(2)培养学生的自我觉察、自我体验的情感特质。教师在设计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可以设计一些结合电影文本场景的自我体验训练活动,如“假如你是剧中的人物,你会怎样做?”“你这样做了以后有什么感受?”,经过这样的行为体验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觉察、自我体验的人格情感特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上进、自制、坚持的意志特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影文本的问题讨论时,一是要给学生强调基本的要求和规则: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必须发言,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二是要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及时鼓励,提倡一题多解和大胆质疑,如“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经过这样的训练,就能有效地达成健康人格特质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合作、互助、上进、自制、坚持的人格意志特质。

2.学生方面选择性的积极作用

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确定好的教育内容,他们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的视角,因此,学生喜欢和推荐的电影文本,教师一定要重视、采纳并发掘其中的积极教育因素推广给学生,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选择电影文本时的优势作用:

(1)培养学生理解、认同、交流、沟通、质疑、创新的认知特质。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一个人的认知兴趣最为广泛的时期,他们不仅热切地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强烈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尤其是喜欢把媒体宣传中的英雄人物、成功人士、劳动模范或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作为学习的楷模或比较的对象,对自己现有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判断。因此,电影文本中正面及反面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作用非常大。大学生自己选择并推荐给教师的电影文本,其中首先包含了他们自己理解、认同的一些人物性格特征,但其中的优劣选择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商一起筛选,只有师生共同筛选符合教育目标的电影文本,并发掘有价值的人格讨论问题,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和强化学生理解、认同、交流、沟通、质疑、创新等积极的人格认知特质。

(2)培养学生的自信、开朗、乐观、尊重、欣赏、接纳、包容、关怀、共情的情感特质。学生选择电影文本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通过推荐、筛选、推广电影文本的活动参与过程,大学生找到了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取向,再通过电影的观赏和问题讨论,使大学生感受到了交流和沟通带来的自信、喜悦、自豪等积极情绪,也学会了对他人的尊重、欣赏、接纳、包容,从而有效形成关怀、共情等积极的人格情感特质。

(3)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参与、表达、责任、约束的意志特质。学生选择电影文本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教师采取的信任、支持、鼓励、引导的态度和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关注电影文本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文本的热情,训练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时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性责任与约束习惯(是指言论不违背道德伦理的底线)。因此,安排学生参与选择电影文本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体验和活动训练中学到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表达、责任、约束等积极人格意志特质的形成。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素质是大学生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而人格特质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要素,所以,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必须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培养中的优势作用,充分学习掌握电影文本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模式的操作要求,并且要善于在应用中灵活发挥电影文本双向选择性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眉.与未来中国的形象大使探讨生活――系列心理教育课程实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杨眉.健康人格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