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情景教学 优化设计 策略
1.引言
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主要教学目标是教授和启发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并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根据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教师应积极在语文口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有效的语文口语交际情境,引发学生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欲望和情感,锻炼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达到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有效情境
2.1教学情境设计的细化
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细化设计时,应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小学教材面向的是认知能力开始发展的小学生,一般会收录有关场景交际的文章,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应充分保证情境创设的真实性,这就涉及情境设计的细化[1]。教学情境设计的细化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例如:学习小学二年级《秋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在安排秋游活动时通过语言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口语交流。可通过类似的话语鼓励他们:“亲爱的同学们,秋天是适合秋游的季节,班级准备进行一次集体秋游,我们去哪里玩好呢?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要是谁的想法好,我们就去哪儿秋游好不好?”通过这样的语言鼓舞,学生自然很乐意为此次秋游出谋划策,进行口语交际则是必然。二是利用实践方式创设情境。如在学习五年级《介绍世界名城》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自己喜欢城市的资料,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在教室里简单装扮自己喜欢的城市。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城市和风景,并评选出有效合作的小组。这样通过实践方式创设的情境,既趋近真实,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得体文明的交际语言和身边同学交流[2]。
2.2文本教学情境的灵活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虽说口语交际文章较多,但是有的课文情境方面缺少明显提示,这就需要教师主动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如评说影视剧内容的,让学生进行交流的情境不强,比较趋向于个人向同学讲解内容的活动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恰当活跃文本情境,使情境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可将文本内容寓于比赛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评委和参赛者,其他参赛同学进行影视评说,学生既可以评委的身份进行点评,又可以向参赛者和评委提问,形成多重的口语互动交流,这样不仅活跃了传统的文本情境,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3合理设定交际主体
口语交际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创设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合理设定交际主题。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常见的基本交际主体,他们是口语交际活动中对立或者合作的交际主体,如在比赛中是对立的双方,在户外运动中则可能变成合作的双方,所以,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应符合当时交际环境的需要,合理设定交际主体。特别在模拟的情境中,交际主体进行的口语交际应避免假设性语言(假如、如果等),并注意适当装扮交际主体,强化他们作为交际主体角色的视觉感和情感态度,这样的情境交际主体的合理设定,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口语交际效果。
3.合理挖掘口语交际课堂的有效情境
目前阅读课文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本内容,创设基于文本的“复述”情境指在学生学习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合理利用文本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还可将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如学习《掌声》一课时,当学生沉浸在主人公得到掌声后的激动状态时,可请某位学生上台当一回主人公,并对其进行采访,让学生在实现角色对换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实现换位交流,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创设新的交际情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重要的交际情境,教师应根据每次的互动契机和教学内容合理展开互动,形成新的情境交际,并在交际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得体。
4.结语
情景教学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语言口语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以上笔者主要从口语交际视角分析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探究情景教学有效设计的策略,以期为情境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丰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形式,从而助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梦.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之我见[J].教师,2012,4(35):78-85.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2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83―01
做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大学习领域之一,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一、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和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清晰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鲜活的、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点拨,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二、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小白兔搬南瓜”的说话训练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白兔见到南瓜想办法”“南瓜已经运到家”,将南瓜已经运到家的过程画上大大的问号,随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白兔用什么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学生被多媒体中的画面所吸引,纷纷主动思考小白兔可能会用的好办法,小组交流后全班又进行了交流,学生个个说得头头是道。
三、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翁,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应该听谁的》时就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找几名学生分别扮演爷爷、孙子、中年人、老年人、小孩。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的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四、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1.配乐描述。如,在教说话训练《愉快的春游》(第四册)一课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伴随配乐曲,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欲望。
2.讲述故事。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教师可抓住学生特别喜欢故事的特点,先形象地讲述《捞月亮》的故事,打动学生的心弦,然后导入新课,比一比谁能找出最好、最妙的办法,从而唤起学生踊跃欲试的情趣。
五、活动创设情境
学生的想象力极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的思维,可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做引导。广阔的天地是学生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交际素材。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去爬山、野炊、摘野果等,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此外,在课堂中开展多种活动也很重要。如,编故事,做游戏,朗诵会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交流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交流和全班交流等,都是很好的交流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3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切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展开。然而,这样的阅读教学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本真。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指导阅读活动,旨在激活阅读活动,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激活 课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自然也有着其不可磨灭的魅力,因此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用全面、多方位的眼光去赏析文学作品。意象和情境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可或缺,它们是语文的精髓,培养这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特定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去感悟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情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文章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禁锢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从军行》这首古诗时,教师和学生对“大雁”这个意象进行了分析。如诗的开头这样写到: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这首诗开头交代了地点及战争恶劣的环境,暗示了战士的艰辛。大雁本是候鸟,春秋迁徙,努力飞回自己的故乡。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用大雁迁徙这种意象除了暗示了环境,更多的对于战士来说有什么深层含义呢?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情境进行交流与探究,然后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有些学生认为:大雁的迁徙牵动了游子的羁旅之思,此时诗人也借景抒情,用大雁这一物象寄寓了自己浓浓的乡愁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团圆的心境。大雁迁徙带走的不仅仅是诗人的乡愁,更是千千万万位战守边疆战士渴望结束战争和对家乡的情思。
二、创造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语文是历史的沉淀,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思想的升华。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文化素养不可或缺。当然,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切身去体会、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造探究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语文的真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听相关的课文朗诵,让他们通过聆听去想象荷塘月色的美好以及感悟作者的感情基调。或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荷塘欣赏月色下的荷塘,继而探讨此时作者的心境或者想象作者去荷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喜欢荷塘而去欣赏吗?例如,在学习《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雨巷的情境:空旷的雨巷里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丁香花一样美丽。继而让学生去想象这一场景,去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以及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欣赏、感悟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心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创设音乐情境,渲染阅读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语文文章的学习与理解也很重要,音乐便在此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音乐的播放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播放相关课文的朗诵。同学们一面聆听朗诵,一面阅读文章内容,同学们被朗诵亢奋激昂的饱满感情震撼,一面钦佩作者的感情基调,一面责骂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如果此时的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做什么?内心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有些学生说道:对于他们的行为气愤但也不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抗议。当然如今很多诗歌也被改编成了歌曲进行传唱,例如《将进酒》,写出了诗人磅礴的气概,至今仍广为流传。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便是诗人,此时他的心境又是怎么样的呢?是什么促使他完成了这经久不衰的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渲染了课堂氛围,学生对于理解作品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资源情境,充实阅读教学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上,要充实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同样学生也不能仅仅掌握课内知识而忽视对于课外知识素养的培养。语文是一汩泓泉能够滋润学生的内心枯燥乏味的心灵,因此充实阅读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一课时,作者开篇提及: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现象并让他们结合时代背景去探索为什么作者说是吃人的社会?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阿Q这一虚构的能够代表当时中国人民典型形象的人物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及病态,中国人民的怯懦、虚伪、忍让。通过这两篇文章的解读,习得了国民时期的一些知识,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某些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很难改变,同时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作者创作文章时的背景及感情基调,更加具体客观地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继而达到充实学生阅读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揣摩作品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
总之,情境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调动学生的感情基调,培养良好的欣赏作品的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气氛中学到知识。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小组交流协作的能力,这对于作品的赏析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为中国文学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英.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4(04)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4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其较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式是及其重要的。而且,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根据小学生的情感积极引导,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价值观与的情感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一些生词,还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因素。而且,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中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积极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期间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在这种学习情况下,才能使小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更好了解,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建教学情境
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将情感因素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期间,小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合理传授,还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将情感因素进行有效传递,还要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充分发挥其情感,从而保证小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得到积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期间,由于小学生在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情感表达、感受等方式上都比较肤浅,所以,在情感教育教学中,将小学生的情感纳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进其产生积极影响[2]。针对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情感教育引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去。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金色的春天》一课,在该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秋天景色中的相关图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的了解与掌握感受秋天带来的凄凉。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为学生的教学情境充分设计,还使小学生完全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中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发展。
2.情感教学的引进
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学会体验,并将情感因素充分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中的课程内容无论是哪种教材形式,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内容[3]。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积极引导,不仅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还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技能。例如:在小学语文中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中,首先,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让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乌鸦喝水一课的真正含义。然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并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己动手,其中,要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并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乌鸦喝水的主要进程。最后,为学生得出合理结论,并告诫学生,乌鸦之所以能够喝到水,是因为它的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根据这种教学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小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因为小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课本上的教学情境,才能在生活中发挥情感,并形成自身的价值[4]。
3.确立好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确立好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还能使小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期间,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确立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并将学生作为主体,并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课程情感学习中去。然后,教师要经常关心小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让小学生感受到温暖,在该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小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还能使小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4.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引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新课标改革下,对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提出新要求,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字学习以及文化思想情感具有重要作用[5]。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课程中包括字词句等一些诗歌、记叙文等,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要充分发挥其情感教育,就要将课本上的这些要素作为主要依据,这样不仅促进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充分发挥,还能陶冶情操。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还要根据课本中的不同情感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合适的情感纳入到课本教学中,在这种针对性教学中,不仅将课本中的情感充分发挥,还使小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5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意义 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记忆与背诵的内容很多。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环境,制定更具创新性、信息化的模式,运用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以下就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网络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让小学生死记硬背。小学生整天被各种背诵所包围,并不能真正了解语文学习的实际含义,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始终不高。这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支持;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大势所趋。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语文教学素材的及时补充,能将单一的教材内容转变为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内容,更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兴趣、性格特点。因此,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多多,能够有效增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网络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借助丰富的网络平台,能获取更为具体、生动的小学语文教学素材。课堂教学表现呈现信息化、个性化与创新性的特点,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审美与口味,由此可见,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正确选择。
(一)创设网络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氛围
新时期,网络技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通过网络技术,教师能将更为具体、形象的语文知识传递给小学生,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教师创设充满趣味性的网络情境,使小学生在参与玩乐的过程中就可学到知识。并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网络环境中,图片、小说等都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能有效达到吸引小学生注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课程教学。先用“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的儿歌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然后在儿歌的指引下教师利用动画情境的方式对整个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如此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点与生词的把握。
(二)开展角色扮演教学,融入网络元素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可以开展角色扮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吸收知识。这样能够使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课堂除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注重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中选取相应的视频、图片与文字资料等,创设语文故事,让小学生深度感知语文知识的背后意义。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陶罐、铁罐的相关图片,先让小学生了解不同种罐的材质及形状,然后引出课题《陶罐和铁罐》。语文教师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视频资源给小学生观看,让小学生分别饰演陶罐和铁罐两个角色并进行对话,从而切身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寓意。
(三)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多媒体是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能够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语文教师可以制作PPT,在PPT中呈现知识脉络,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小学生理解。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枯燥的文字不感兴趣,而对新兴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两小儿辩日》时,语文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教学方案,利用后羿射日的典故进行导学,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选取相应的网络图片或动画,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可大大降低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范文6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95-01
前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课堂导入则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有效教学方法,因此本文根据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出课堂导入策略,并对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依据。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的讲解,没有注意课前进行教学导入,无法使学生经过有趣的知识预热激发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其次,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课堂导入的理念,因此对课堂导入的教学方法应用不恰当,影响了课堂导入的效果,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因此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1]。第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规划不够合理,使课堂45分钟教学接近尾声时将内容草草收场,省略了课后总结环节,更没有在此环节进行有效的导入教学,因此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有效复习,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课堂导入概述
2.1 课堂导入原则。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具有针对性的原则。课堂导入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有效的突出教学内容,使导入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突出教学特点[2]。
其次,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简单化原则。在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对课堂导入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求导入内容简单短小,避免由于导入内容过于冗长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展开,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第三,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导入内容精炼的原则。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应保证导入内容精益求精,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使课堂导入内容达到最佳的导入效果。
第四,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创新的原则,课堂导入时教师应用创新的理念进行导入内容的设计,只有使课堂导入内容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义,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此产生兴趣,达到课堂导入教学的最佳效果。
2.2 课堂导入意义。第一,据调查表明大部分的高效课堂都具有课堂导入环节,由此可见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导入能充分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导入内容都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因此导入内容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开阔眼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在整个课堂45分钟内都能保持较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状态,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在课堂导入设计中教师将设计内容加入创新元素,使学生在导入环节活跃了思维,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导入教学中,开阔了创新思维同时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课堂导入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发生从"能学习"到"爱学习"的转变。
3.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3.1课前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应用故事导入法,对学生进行课前导入。由于故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课前用故事进行导入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詹天佑》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对詹天佑的故事进行讲述,故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专心致志的听教师的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对詹天佑形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在教师的故事中对教学主人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詹天佑》时能够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3.2 课中问题导入,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间环节,教师也可适时的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利用课堂导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3]。
例如,在进行《自相矛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程进行到"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时候笑着提问 "同学们,你们认为结果是怎样的呢?"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提问及教师的指引,细致的分析矛与盾对抗结果,发现,无论是矛与盾哪个获胜,对卖矛盾的人都是不利的。教师采用问题导入,使学生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由此可见课中问题导入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3 课后情境导入,提高学习质量。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体现在教师利用情境导入,设置情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回忆、复习,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秋天的怀念》教学中,教师正好可在秋天进行教学,有利于结合自然情境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在课堂教学末尾时教师使学生对窗外的秋景进行观赏,学生在观赏秋景的时候,使课堂教学氛围充分的活跃起来。学生在观赏中,教师提问"大家从文章中找出可以用来描述窗外秋景的语句"。学生纷纷对课文进行重温,结合窗外景色找出答案。课后情境导入使学生结合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总结,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充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内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庞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4(S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