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人才培养;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40-03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核心课程,在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005年校级一般项目建设、2009年重点课程建设、2012年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除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外,工业工程专业、物流工程专业也开设少学时的机械制造工程,列为专业基础课,全校每年开设相关课学生数达250人。

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已拉开序幕,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突出课程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进一步开展课程建设的抓手。

1 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生巨大的变化,机械工程学科突破传统意义上学科的概念。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向机械行业渗透,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机械制造成为新世纪工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不能采用昨天的教育模式去培养今天的学生,然后让他们去解决明天的问题;应当针对本专业宽口径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上海海洋大学机械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机械制造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展开,因此,突出课程特色成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工科类高校都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归为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核心课程,该课程从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出发,将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多门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课程体系,力求基础扎实、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内容先进,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机械制造技术的知识结构。

2 突出课程特色是改革实践教学的关键

突出课程特色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围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和改革,不仅能抓住重点,尽快提高课程水平,而且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容易产生标志性成果的点上,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开展各个环节的建设工作,以全面提升课程的水平和地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多门课程优化组合形成,课程教学要求体现机械制造的最新技术与成果,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课程知识点多,往往是学生自主就业时被问及最多的,它是该课程的一个特色。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与否也许会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先导课程是金工实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后续课程为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具体有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承上启下是该课程的又一个特色。机械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其培养的主体是大学本科生。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要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践的锻炼,大约需要7~9年时间;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3~5年,取得实际经验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企业工程师。那么,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及其相关实践环节的训练就成为培养企业工程师的摇篮。

3 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根据认知规律,学生在接受工程教育时,需要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认知过程。同时,在毕业生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很强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及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在实践中进行自学的能力)。

针对学校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突出课程特色,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新一轮课程建设之中。那么,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3.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和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机械制造技术系列课程的实验主要围绕“刀具”“加工方法”和“夹具”等内容展开。基于学生在金工实习时接触了数量种类不多的机床、刀具和夹具的现状,面对专业课教学时数又不断缩减的状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4个实验项目,在同类院校专业中属于较多的,并计划开设更多实验项目(表1)。

实验教学的改革从最基本的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入手,增设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并将有关刀具、夹具等理论教学概述部分的内容安排在陈列室、实验室进行,实物总是比枯燥的文字更能吸引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正计划开设“零件加工的误差统计分析”“车削力测量与工艺参数优化”等综合型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课程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空间以解决工程问题,同时获得最基本的工程能力的训练。

3.2 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与优化

首先,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关键,教学团队中有的教师具有10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有的教师是从最基层的初级操作工成长起来成为有高级技师职称的,还有教师在海外学习工作一年,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8年,工程学院建立“机械制造装备陈列室”和“机械制造技术实验室”,并逐步增加相关实验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等,为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提供保障。配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组织编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3.3 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联系

机械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多项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最贴近工程实际的训练,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体察国情,把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并能从生产实际加深对理论教学中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先导课程是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有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应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有机联系,前后呼应。除了要求主讲教师熟悉、了解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外,还能在理论教学中承上启下,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如:在讲授“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与装备”章节内容时,应结合学生金工实习使用过的加工方法和操作过的设备仪器而展开;讲授“工艺规程设计”章节内容时,能联系生产实习要去的如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新建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典型产品的工艺规程,这样更加生动,也为后续实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讲授“切削过程及控制”章节内容时,结合上海工具厂的刀具产品展开,则更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

3.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使实践教学与地区建设相联系

2008年学校整体搬迁到临港新城后,打破原先依靠老校区周边企业为主要实习基地的格局,调整了以这些企业主打产品为案例进行教学的状况,在新校区周围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寻求更合适的典型产品结合到实践教学中,成为课程建设中一个需要突破的方面。电气集团临港重装备基地是上海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项目,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具有创新活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大集团。2010年前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荣威生产线落户临港,学校能近距离了解这家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蓝筹汽车公司。在生产实习环节,多次组织学生参观电气集团临港重装备基地,上海汽车、通用汽车、新建重工等生产基地,使实践教学能结合区域建设的相关产品,如大型船用曲轴、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装配和工程机械产品等,无疑将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工程学院在制定学科发展3年规划和“工科类专业085建设项目”中都明确了目标,立足临港的企业资源,利用临港重装备产业及物流产业的工科特性,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建立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和实践需求的基地,将建成“科研——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新型实习基地作为努力的目标,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改造方向

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是石油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根本目的旨在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强化石油企业的管理,调整石油企业的运行体制,还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一、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将技术管理机构进行有效设置

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石油企业应当在保障企业必要基础设备以及制造能力提高,且巩固浅水油田设备开发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深水油田的开发机械设备力度,并不断的对其理论进行创新。与此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的方式,来有效促进企业石油机械设备前端工程的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能力,以将大型海洋油田工程设备的设计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为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务实石油产业的发展技术基础,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的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保障油田的可靠性能、评估石油油田的安全性、深水油田的设备防腐以及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设备等相关技术,仍是我国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薄弱之处。为此,相关石油企业应充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将技术管理机构进行有效设置,对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并通过相关领域标准规范的科学制定来为我国的自动化石油机械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石油企业的项目管理管理能力与机械建造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关石油企业应以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为重要依据来认真分析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加大对陆地石油钻探技术的理论研究力度,并对海洋石油生产加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与此同时,对自动化是有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良,并通过与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额方式,来将航洋工程项目的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以不断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自动化是有机械制造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加快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对策,大胆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石油企业不仅要对核心制造技术进行有效把握,还应当大胆开发新的产品,尤其是在重要特殊零件的加工方面,更要不断加大对其加工技术及产品本身的创新力度,以逐渐形成我国自己的独有的知识产权和加工制造技术。另外,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的吸纳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委以重任,以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企业应当加大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并逐渐建立起符合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让员转变为人才,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三、明确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改造方向,提升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石油企业应当加大对勘探装备进的完善力度。石油勘探装备是寻找石油资源的重要武器,其性能及功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勘探工作的效率。为此,勘探装备制造企业应当根据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在勘探设备制造水平上的差距,来有效把握勘探技术的需要,不断针对性的提升技术及产品的创新及研发能力,以将勘探设备的进度及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开发大型先进的钻井设备。机械制造厂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当以国际化为重要目标,不断提升钻井装备的适应性与质量。另外,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开发设备。油田的开发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石油企业应当在装备的开发过程中对产品的能耗以及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将各类特种设备、油管生产设备以及修井作业设备等视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

四、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以在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结构,提升技术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同时,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石油企业应当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将企业产品的技术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时刻与其他先进企业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以有效找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以帮助企业将基础改造以及设备生产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并以提升石油企业经济效益为重要目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资合作,并把调整产业结构与创新技术这两大重要工作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不断改良与优化,以为石油企业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的石油企业发展迅速,石油开采量与日俱增,对石油行业在机械制造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石油企业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对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不断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建富.对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04).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机床夹具;载体;课程项目;理实一体化教学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工业获得了飞跃性发展,整个制造技术不断升级,机械制造与相关接近专业应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机械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

先进制造技术在各制造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急需大量掌握加工技术及工装设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紧密对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学校必须根据机械制造企业对加工制造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实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行动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模式,并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继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增加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教学管理与生产现场管理接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深入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把纯理论课《机床夹具设计》改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市场对高职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课程标准的制定

1.1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依据机械装备、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等制造企业中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维护、维修)等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典型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基本知识内容,掌握机床夹具装调的基本方法,掌握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1.2 课程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熟悉典型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熟悉机床夹具中各种常用的定位元件与定位方法;(3)熟悉机床夹具中各种常用夹紧装置与夹紧方法;(4)熟悉机床夹具的夹具体和其它装置;(5)了解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

1.2.2 能力目标

(1)查阅机床夹具设计的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2)按零件加工要求合理确定机床夹具的定位装置的能力;(3)按加工要求合理确定机床夹具的夹紧装置的能力;(4)按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要求确定夹具体和其它装置的能力;(5)能按零件加工要求完成设计一副中等复杂程度的专用机床夹具。

1.2.3 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2)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节约意识;(3)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4)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在教学中以专用机床夹具为载体。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副专用机床夹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把知识内容溶入到教学项目中去,由老师单一讲授和学生单一听课的教学形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块与项目设计。(表1)

表1 课程教学模块与项目设计

3 教学课时分配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总课时间为46学时。(表2)

表2 课程教学课时数

4 教学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结合现场操作、课堂提问、模块考核、技能竞赛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各任务模块可参照表3进行评价。

表3 课程教学模块考核标准

5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演示:在第一个教学模块中打破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进入机床夹具拆装室,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职业教育招收的学生基本上直接来自普通高中。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机械加工类设备及工装设备,更别说去进行操作。如果先进行理论教学,不仅增加了授课教师的讲解难度和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因为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理解。教师首先对选定的拆装课件进行拆装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教师对演示过的课件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对其中涉及的机床夹具在各类机床上加工特定的零件及在机械制造中发挥的作用、机床夹具的组成、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及其它装置、夹具设计方法等理论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模块内容深入讲解。

第三步:实践:按课程模块进行,对课件进行初次的感官认知和相关理论讲解后,分组让学生根据机床夹具拆卸工艺流程对机床夹具实物进行拆卸,清洗后按机床夹具的组成归类零件,测绘各组成部分的零件,并画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对机床夹具的组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机床夹具的整体结构就有一个清醒认识。再通过后续的模块练习和相关知识学习,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较好结合,从而掌握知识与动手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第四步:评价:整个课程教学按模块进行,学生的动手实践也是分模块进行的,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找出不妥之处进行讲评,采用边修改边讲解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每一个教学模块内容完成后,对学生都有一个评价,综合五个模块内容就有总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达到促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增强动手能力的目的。

6 结论

经过我院高职机械类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内容与考核方案逐步完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普遍增强。实践证明,《机床夹具》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的需要,能提升本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拓.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肖继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徐嘉元,曾家驹.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机械制造;设计;节能方法

我国机械制造业充分体现了综合国力,是国民整体生产水平、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提高机械制造业对节能低消耗的意识,能有效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升技术装备。本文将对当前机械制造耗能高的原因及节能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1.机械制造能耗高的原因

1.1生产设备相对落后

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工厂的现状为:缺乏核心研究技术、设备陈旧落后,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十年,甚至十五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的重要差距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及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滞后,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工厂的新产品研发率极低,仅占发达国家工业的十分之一左右。

1.2劳动效率低下

我国机械制造工厂的发展受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从全球发展来看,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国家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等,我国在生产数量上则排列世界第四位。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机械制造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一是产品普遍低端化,附加值较低,其增加值率约为26%,相对日本、美国、德国等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二是我国劳动生产率较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量大,例如制造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一次能耗约63%,单位产品的能耗量则比国际水平高出约20%-30%。

1.3效益回报差

能耗高的机械行业,在制造工厂的建立之初其技术与资金投入都比较少,因此普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很难形成经济规模。很多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造成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能源消耗率高、经济回报率低。

2.机械制造工厂设计的节能方法

2.1节能措施的设计

根据能源审计的数据要求,具体分析机械制造耗能的原因,有些是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有些是人为浪费。如果是人为产生的浪费,就需要加大节能的宣传,树立节能意识,强调能源使用的优化管理。而如果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就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进而达到节能的目标。例如降低毛坯粗糙度、选择节水工艺的干式切削、高速切削技术、提高热处理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在机械制造工厂的生产过程中,直接能耗量并不高,但是涉及到大量的钢材等原材料的消耗,而生产钢材也需要较多的能源,机械业作为高耗材产业,实际上节材即节能。另外,再制造工艺的节能减排效果更为明显,再制造产品相对新产品达到节能率60%,且其中约70%的部件都可以再利用,在制造过程中极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成本价格也远低于新产品,节约率可达一半以上,毛利率大大高于新品。

2.2管理器具的节能设计

在机械制造工厂设计中,能源计量和节能监测、能源利用、能源统计、能源审计等状况分析是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的基础,而能源计量则是基础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管理部门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对一个工厂的节能监测、能源利用、能源统计、能源审计等状况不能及时掌握并进行科学分析,更不能为企业的能源管理与节能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指导方向,进而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提高机械制造工厂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已经提出了节能降耗工作的更高、更新要求,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也更加重要,要求与国家的节能、环保要求适应。机械制造工厂通过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设计,能够调节能源消耗的合理性,减少消耗能源率,有效降低成本。

2.3机械制造的燃油经济性

机械发动机的燃油特性,是评价产品主要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而燃油的经济性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与传动系间的匹配情况。当发动机工作处于最高功率点时,生产的效率为最高,同时耗油量也处于最高。当发动机处于最佳耗油点时,其燃油的经济性能也达到最好状态。但是如果某机械循环作业,机器处于最高功率状态的时间比重关系并不大。因此,应进行发动机-传动系间的合理匹配分析。在静液压的传动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机械低速、重载等工作特点,考虑到动力和速度的要求,应在液压马达、液压泵、发动机三者之间,采取微机与负荷传感技术,根据事先设定的工作模式实现流量、压力及功率的节能控制,以确保液压系统与发动机间的匹配,保证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处于高节能点与高效率点,获得最合理的燃油经济性。液力机械传动中主要缺点为效率低,其变矩器平均传动效率仅为60%左右,而采取液力变矩器与多档变速器,再结合自动变速控制技术,既能保证牵引力,又能将变速器保持在高效范围工作。

3.能量效率应用实例

本实例研究主要针对ISO22单极液压油(多用于冬季)及ISO46单级液压油(多用于夏季),与整个季节的多级液压油进行比较。得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提高机械保护的同时,应按照使用季节的区别,更换能够全年工作的多级油,减少燃料的消耗、节约成本。

油液的粘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特性即油液的粘温特性,以粘度指数(VI)表示,年度指数越高,则温度增加的粘度降低量较小,粘温的特性较好。一般要求液压油的粘度指数为90以上,当液压系统中工作温度的范围变化相对较大时,则应该选择粘度指数更大的液压油。具备高粘度指数的原油及添加剂的多级液压油,多应用于适应性强较强的单级液压油温度范围中。多级液压油相对同等粘性等级的单级液压油温度低于40℃。也就是说,该种液压油在低温状态的流量更快,能有效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当温度增加时,多级液压油的粘性比单级降低的更少,在高温时能提供有保障的容积效率,对具备高粘性指数的液压油更具备良好性能。因此,有关柴油机燃料节约的计算是基于一定工作量为前提所消耗的燃料。如表1:

夏 季 冬 季

可节约能量(kw・h) 1147.2 4864.2

柴油机的燃料消耗(加仑/ kw・h) 0.0573 0.0691

可节约燃料(加仑) 79.3 336.3

每年总共可节省燃料(加仑) 415.6

在上表中,假设柴油机的燃料价格是$1.72/加仑,那么每台机械的年节约费用为$715。假设一个100台机械的工作组,即有200个泵,在开展同数量的工作时就可节约费用$143000元/年。若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100台机械每年可以节约83120加仑的柴油机燃料,同时极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物。经研究表明,通过选择适合的多级液压油,在液压泵完成一定数量工作的时候,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柴油机的燃料用量,进而减少运行费用,达到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明.节能设计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0(7)

[2]章崇任.工程机械节能降耗新途径[J].建筑机械.2010(7)

[3]徐斌.工程机械的节能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7)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5

课程编码:08160100

课程名称:生产工序流程实习

英文名称:ManufacturingProcessPractice

学分:2

学时:2周

课程内容:《生产工序流程实习》时间为2周,内容包括铸、锻、焊、热处理、车、铣、钳、刨等机械制造方法及其设备、工艺装备;简单零件毛坯的成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车、钳等主要工种的加工操作;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的加工过程;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和现代制造系统;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费用。课程以示范讲解和参观为主,辅以橱窗展览、实物模型、CAI课件和简单件的加工操作等形式。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的形成及机械工程的发展和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机械产品的成本计成本构成;现代制造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以及严谨、求实的作风。

选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

先修课程:无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赵小东,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

生产工序流程实习ManufacturingProcessPractice

课程编号:08160100

学分:2

学时:2周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赵小东、潘一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开课学院:工业中心、校机电总厂、机械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生产工序流程实习》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基础。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机械产品生产所需的车、铣、刨、磨等各类设备;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及加工过程发生的主要费用支出,机械产品的成本计成本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以及严谨、求实的作风。

2.本课程的任务

(1)了解机械的形成及机械工程的发展和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2)了解材料成形及热处理的常用方法、设备及工艺装备。

(3)在铸造、锻造等主要工种上应具有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简单零件毛坯制造的实践能力。

(4)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5)了解加工设备和工、夹、量具,在车、钳等主要工种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加工操作能力。

(6)了解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的加工过程;

(7)了解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现代制造系统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8)了解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费用。了解机械产品的成本构成。

(9)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以及严谨、求实的作风。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概论:

了解机械的形成及机械工程的发展和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2、铸造:

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之间的差别。了解铸型、型芯的结构、材料及制造方法。了解手工造型方法,能够进行简单铸件手工两箱造型操作。了解合金熔炼及熔炼设备。

3、锻压:

了解锻造与冲压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了解锻造与冲压所用设备、工具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并能进行简单操作。了解胎模锻造、模型锻造工艺过程。了解冲压基本工序以及简单模具的结构。

4、焊接:

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了解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及电弧焊机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能进行手工电弧焊基本操作。了解气焊、氧气切割的原理、设备。了解其它常用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钎焊)。

5、热处理:

了解钢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分类与作用。了解常用热处理方法及所用设备。

6、非金属材料成形:

了解塑料的注射成形、压制成形及其它非金属材料成形方法。

7、车削加工

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作用;了解车削加工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普通车床的型号、结构及各部分的功用、调整方法。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了解常用金属切削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了解车削加工范围,掌握车外圆、车端面、切断等基本操作。正确使用车削加工所用量具。

8、刨削加工

了解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刨平面操作。

9、铣削加工

了解铣削加工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铣床组成和切削运动方式。了解铣床所用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和工件的安装方法。了解常用铣刀的结构和铣刀的安装。了解铣平面操作。

10、磨削加工

了解磨削加工特点和应用。了解磨床及磨削运动。了解砂轮的组成及材料。了解外圆磨及平面磨床上工件的安装方法。了解万能外圆磨床主要组成,工作台液压传动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外圆磨削及平面磨削。

11、钳工

了解钳工工作范围及其在机械制造及修理中的作用。了解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了解钻床的组成、运动及其用途。能进行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操作。

12、了解特种加工(线切割、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

13、了解数控加工的加工过程;

14、了解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

15、了解现代制造系统;

16、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17、熟悉工时定额和成本构成:

了解机械加工的工时定额。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与销售费用。

了解机械产品的成本构成。

18、调速器设计、制造全过程:

以机电总厂的主导产品-调速器为例完成设计、制造全过程的认识实习.并作为机、电、经、管、财、营销、环境典型工程实例,实现一体化的真实工程背景教育.

三、课程学时分配

实习内容

天数

形式

实习内容

天数

形式

概论

0.5

集中讲课

特种加工

0.5

演示与参观

铸造

0.5

数控加工

0.5

演示与参观

锻压

0.5

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

0.5

参观与演示

焊接

0.5

现代制造系统

0.5

演示与参观

热处理

非金属成形

0.5

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0.5

参观与演示

车工

1.5

工时定额和成本构成

0.5

集中讲课

铣刨磨

0.5

调速器设计制造

1

参观

钳工

1

总结、考核

0.5

四、大纲说明

本课程为2周,以带教教师现场示范讲解和校内外参观为主,辅以橱窗展览、实物模型、CAI课件和简单件的加工操作等形式。

课程考核以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和面试形式进行。

五、参考书目

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机械制造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二、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 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公司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 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 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 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三、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实现纳米级精度,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特性及相互作用与运动,并运用这种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在2000年已达到纳米级,在21世纪初开发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和材料合成、扫描隧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达到0.0003~0.0001μm,现在精密工程正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移动原子级别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