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1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卢义峰
教材及学情分析
《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上)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着重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调整方法以及艺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艺术字”工具栏的灵活使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学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特别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图片操作,为艺术字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虽然在内容上较独立,但操作、学习方法与上节课相似,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制作“邀请信”,了解艺术字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中国结”“对联”“艺术扇”,灵活运用艺术字工具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审美与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自我创新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创新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讨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课堂展示、评价激励,体验收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和艺术字工具栏按钮的使用。
难点:“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看它是谁?(米老鼠)对,大家喜欢米老鼠吗?知道迪斯尼乐园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迪斯尼乐园已经在上海安家了,米老鼠给大家发来了一封邀请信,大家请看(出示课件)。大家是不是都想去?可是邀请信只有一封,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邀请信。大家请看,邀请信的标题和下面的文字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师:这类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独特的文字,我们称为“艺术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姿多彩的艺术字》。(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对比“邀请信”的标题和正文的不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插入艺术字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桌面上“艺术字”文件夹中的“邀请信”,根据老师发给你们的“自学小助手”,自己尝试插入“邀请信”三个艺术字。(课件出示自学小助手)
学生动手制作“邀请信”三个艺术字,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想一想,插入艺术字还有其他方法吗?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操作演示。
(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师:刚才插入进来的艺术字大小、位置合适吗?(不合适)怎么来调整一下呢?哪位同学可以来试一下?
学生进行调整操作。
师:艺术字是一个整体图形,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在它的四周就会出现八个正方形的小方块,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任意一个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当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状时拖动,可以移动其位置。艺术字的调整方法,和图片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对艺术字进行操作,必须先将其选中,然后才能操作。请大家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艺术字
师:如果我们想改变艺术字的样式,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单击“邀请信”时,就会显示艺术字工具栏,工具栏中有许多按钮组件,每个按钮都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对艺术字进行编辑、修改、美化。单击“文字组件”,可以修改文字的内容,调整字体、字号、排列格式等,单击艺术字样式组件,可以变换艺术字的样式,工具栏中还有许多按钮组件,请大家探究一下它们的功能。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化知识内涵。
3.综合实践,创新运用
师: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三个愿望放在“艺术字”文件夹中,请大家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它实现这三个愿望,并分组“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小组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尝试操作。
愿望一:中国结。米老鼠非常喜欢中国结,想在中国结正中贴一个倒着的“福”字,来表示福到了。
师: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福”字,浮在中国结的上面,如何再倒过来呢?大家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同学围到组长旁边,由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共同学习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的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制作。
师:已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教师打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看他做的作品符合米老鼠的愿望吗?请这位同学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并介绍用到了哪些按钮。
师:咱们中国人过春节有贴“福”字的风俗,“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米老鼠的第二个愿望。
愿望二:写对联。米老鼠想在迪斯尼的正门两边贴一幅艺术字对联。上联已经做好,请你帮它制作好下联吧!
师:在我国过春节都有贴对联的风俗,我们学会了用艺术字做对联,过春节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制作春联贴在家门上了。请大家开始制作。
学生操作制作对联。
愿望三:艺术扇。米老鼠想送给唐老鸭一把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扇,但是扇子上的艺术字诗句没有填充颜色,请你帮它填充上合适的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
师:(展示学生作品)大家看他填充的颜色符合米老鼠的心愿吗?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填充红色吗?
生:红色符合诗句的含义并且颜色也很醒目。
师:这把艺术扇上有诗有画非常美,展现了我们中国诗画的特色。刚才大家在帮米老鼠实现愿望的过程中,表现得都很棒。米老鼠也非常高兴,特意准备了精美的礼物送给大家,大家看(课件出示礼物:播放漂亮的艺术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帮助米老鼠完成三个心愿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突破难点,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综合创作,大显身手
师:圣诞节、新年快要到了,请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张新年祝福的贺卡,写上温馨的祝福,送给你的父母、朋友或者老师。(课件出示创作要求)请打开“贺卡”文件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样式,开始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播放轻柔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设计的形式来进一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所学即所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5.展示交流,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很多同学的贺卡做得非常精美,下面请大家相互看看本组其他同学的作品,如果你认为谁的作品好,就把你手中的智慧币送给他。
教师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插入和修改艺术字,还学会了制作邀请信、福字、对联、艺术扇和贺卡。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艺术字,它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艺术字。
师:希望大家学以致用,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出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评价。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拓展应用,进一步升华、体验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的“邀请信”导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接着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为米老鼠完成三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展开任务设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本课教学符合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同时注重了学科整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点 评
本节课例获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本节课例教学设计巧妙,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将知识技能应用与解决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把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课堂容量大,课件制作精美,实现了由操作到综合探究——做贺卡,最后把艺术字的运用推向生活。这是个非常成功而典型的案例。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生;核心素养
G623.5
当前核心素养的分析研究逐渐深入,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中要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内容,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概述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并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是简单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将数学的思想以及本质在数学学习中有效形成,提高其综合性与整体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目标密切相关,对于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素养注重的使知识、能力等统一,[1]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对周围事物认识、理解等品质,使人们与周边环境发生作用而表现出的思考方式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人们遇到的问题有些是数学问题,有些与数学问题的联系并不直接,有了数学素养就能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数学核心素养与学习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等与数学直接相关,[2]数的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素养关系密切,数的学习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感的建立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计算、测量、认数以及统计等数学知识技能等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不同领域知识时,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分析,对教材中的话、图片、例题以及习题等进行分析,[3]对知识进行理解,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质进行分析,了解知识技能中的核心素养,以及能够培养的核心素养,将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中需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问题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公式进行理解,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的计算,并能够正确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模型思想、符号意识、推理、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探究,使其转化为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经验,行动以思想作为前提,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意识,才能够对教学行为进行外化,使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主导,新课改的提出要求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全面提升,使数学内容与实际情境密切联系,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教师需要让数学知识趣味化,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升与毫升”时,这一问题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记录自己家中瓶瓶罐罐的容量,以及喝的饮料瓶以及酸奶瓶的容量,[4]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升与毫升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强化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感对于科学直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数学态度以及数学素养水平。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也会有对数以及数运算的适应力和感受力,能够有目的的利用数学知识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数学特点进行观察、解释,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感受数学特征。因此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数学内容灵活的展示出来,教材中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创设野营的情境,让学生从野餐到野营进行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5]再如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农村小朋友进入到城市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城市学生到农村之后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知识中,学生可以通过万以内的数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和描述,对较大数进行大小比较,能够口算几千几百加减法,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以及符号感。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情境,从生活中获得学习的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到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使数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强化知识技能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以知识技能为主,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发展以及应用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性质、定律、公式、法则等,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基本技能有测量、运算以及画图等。[6]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分类方法、模型以及推理等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引导同数相加的问题,通过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计算,了解相同加数连加的特点,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渗透,同时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以及读法,体会乘法的含义。在数学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层次性的练习,积极转化直观图形、语言文字以及数学符号表示方法,深入的对乘法意义进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画图、书写、符号表征、观察以及操作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了解乘法概念的思想,认识到乘法读好的简洁性,[7]使符号意识得以发展。通过图形以及实物等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表达,强化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5.开展多元化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检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数学教学以及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时,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教活动中注重情感以及态度等表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评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数学课堂评价更加公正、客观,提高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效性,在数学评价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若教师能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有效的把握,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使其更好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强化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核心素养的地位,将其置于课程改革中,使立德树人的目标顺利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日常工作的开展,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高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科学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知识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智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一――例谈数感素养的培养[J]. 中华少年,2016,33:134.
[2]王玉. 淡化细节 注重本质――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5:11.
[3]陈敏.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 人民教育,2015,23:46-47.
[4]陈六一,刘晓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5]李星云. 基于笛Ш诵乃匮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函数概念;核心思想;规范性表达;启发性成分
数学教学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对固定(其最低限度已经清楚地写入课程标准).但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传授这种已经设定了的知识,却随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取向不同,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同,持有的教学观念不同,获得的教学经验不同,理解特定数学知识性质不同,揣摩发生特定知识的学生认知方式不同,估计发生知识时学生现场心理活动意向不同,存在多种选择余地.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发挥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结果大相径庭、迥然有别.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种可操作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程序,及其对这一程序举例加以说明.
1 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的一种可操作的程序
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项结构系统性的整体工程,合理的数学教学设计的源头(或立足之基)集中地体现于互相关联的三个侧面:理解要传授的具体数学知识所呈现的环节及其联结中介的组成序列(简称“教材分析”);把握学生发生数学认识(针对“教材分析”获得的知识环节及其联接中介)的心理活动环节及其过渡性中介的组成序列(简称“学情分析”);通过创造性工作找到贯通这两方面环节序列之间的切合点(可以沟通的元素)、实现两者之间的关联(简称“关联分析”).如框架图1所示[1].
笔者在这个基础又发现了发挥数学(概念)知识教育价值的一种可操作的程序,那就是,首先,从“教材分析”中离析出数学(概念)知识的“核心思想”,在教学中,不是将它直接地“奉献”给学生,而是想方设法地启发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中独立地萌生这一“核心思想”;其次,找到承载这一核心思想的材料,设置情境,鼓励学生将这一核心思想转化为“规范性表达”,从个性化角度来说,再次生成全新的数学知识(作为社会化的角度而言,它已经是陈旧的知识了);再次,通过教师的启导,学生从萌生“核心思想”到“规范性表达”的这一整套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的“启发性成分”.
在这个程序的三个环节中,最为基础与关键的是从所要的传授的知识,通过“教材分析”离析“核心思想”的这一环节.因为,有了“核心思想”,加之以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经由情景设计,循循诱导、步步启发地引导学生,他们就一定会或早或迟总可以形成“规范性表达”的,但是,就教学设计来说,从“核心思想”到“规范性表达”是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那就是要经由这一过程应该将其中所隐含的“启发性成分”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以高中函数概念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2 基于此程序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教科书上提供的函数概念的表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函数的值域(range)[2].我们就此概念研究教学设计的程序.
(一)哲学思考:离析核心思想
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字斟句酌的函数概念定义表述中,我们发现这个定义的组成元素为两个集合A与B,其中集合A中的元素是函数的“定义域”,但是,一般情况下,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并非是其“值域”,值域可能只是集合B中元素的一部分(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其全部),它的最为核心的元素就是“对应”.“对应”是“纲”,集合A与集合B及其生成的“定义域”与“值域”是“目”.那么,关于函数定义的教学设计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对应”这个元素,处理好了它,就可以纲举目张,达到启发学生彻底地理解它的目的.
这个定义的字斟句酌的“规范性表达”,给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在分析这个概念结构时,必须要理出一种秩序,在这种“规范性表达”中,何谓它的“核心思想”?通过这个“核心思想”如何将这些材料织就成这种严密的数学结构――“规范性表达”?进而从函数概念的“核心思想”到“规范性表达”的现实实践过程而产生的“启发性成分”?这是“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教师通过悉心考虑,找到教学设计的可执行的现实途径.
建立两个领域相关元素“对应”关系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把两个领域的相关元素通过建立“对应”关联起来,对于研究它的人来说,它们当中的一个领域中的元素形成的知识(关系与结构)是比较地清楚明白的,而到目前为止,另一个领域中的元素的关系与结构我们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通过两者建立成的“对应”,就可以将未知领域中的元素的关系与结构,凭借已经获得的已知领域中元素的关系与结构(知识)加以衡量、估计与推测.如此,利用“对应”的手段建立一种可靠的体系发生真理性认识的方法[3].这正是高中阶段利用函数的抽象性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形成学生的深层次的体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伊始,教师对此必须深入思考与皆尽可能地进行教学研究的问题.
通过如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函数概念的“对应”的思想,具有哲学上的发生真理性认识的认识论意蕴, 是哲学上发生真理性认识的一个现实的实例,体现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探究、发现真理性认识的精神.它构成了函数概念的“核心思想”,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设法将这种“对应”的“核心思想”,透过选择材料与基于材料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通过建构的活动过程,启发学生从现实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如此思想.
(二)教学设计:启发建构“核心思想”形成“规范性表达”获得“启发性成分”
笔者必须要花费点笔墨来叙述自己关于函数概念教学设计的真实经历:笔者从函数概念的定义中离析出了它的“核心思想”――发生真理性认识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只是泛泛地用语言形式向学生解释使学生理解这种思想,也是一种教学途径,那更多地是哲学课的讲授教学形式所采纳的.数学知识及其运用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应该让学生现实地体验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构建出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要素“对应”的“核心思想”.
笔者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经过很长时间思考,这一观念似乎在笔者的大脑中设置成了一个强烈的磁场,任何与如此问题相关的可能有价值材料的铁屑飞过,都难以逃脱它的捕获.最先想到的是钓鱼的原理:有钓鱼经验的人都知道,钓鱼主要是推测与判断鱼咬钩,但是,鱼是否咬钩在水下,我们不能直接地看到,那么,如何做出推测呢?这就需要将本来看不见的鱼咬钩的动作转化为可以观察到的标识物,就是通过浮在水面上可以看得见的浮标的运动来推测水下鱼咬钩的动作.这两者的建立的关联(或“对应”)是运用已知的结论去估计未知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对应”来达到目的.
但是,笔者以为,如果就运用这种现象性的材料作为提示学生理解函数的“核心思想”的话,那也就意味着是将这种“对应”要素产生过程直接交给了学生,这与直接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因为,一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不是利用自己的整体精神活力建构了这一“核心思想”,而只是通过生活现象的启发,直接地接受了这种“核心思想”;另一方面,没有启发学生体验数学学科的价值.因此,如此设计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它依然是一种解释性而不是鼓励学生萌生知识“核心思想”的手段促进学生发生数学认识的.
如此,它构成了一个鲜活的问题,笔者等待着触发灵感解决它的机会.果然,有一次,坐在大巴车上,车进加油站加油,当我看到油罐桶卧在那里的时候,笔者突然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设计的现实材料了,回家后,立即作了这样的设计:
师:新北区(常州国际学校坐落在这个区)的“月星”加油站需要知道油罐桶中的存油量(就是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体积V),如果经理请你给他一种比较精确的答案,你打算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获得这一数据?
师:经理会不会让工人将油罐桶里的油料倒下来,然后再运用标准容器来一次又一次地测量从而获得它的体积呢?
生1:肯定不会这样做.
师:老师也是如此想的,这样做就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几个工人可能一天也不能完成这件事.那怎么办?
生2:我想通过数学计算来避免具有许多工作量的事务性的测量活动.
师:一个很好的想法!那么,要进行计算就需要获得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假定这个油罐桶是一个柱体,它的竖截面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为r,柱体的长为d.还需要那种数据才会有利于求出阴影部分的体积?
生3:我们只要知道竖截面的那个阴影弓形的面积就行了,而要知道阴影弓形的面积,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弓形的高就行了,这个弓形的高是比较好测量的.
师:生3同学的意思是,我们只要测量出竖截面的阴影弓形的高h,就可以得到这个油罐桶中的油量体积V了.
师:生3的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想法.就是将不容易测量而得到的油料体积V转化为非常易于测量的弓形高h(如图3),从而,利用弓形高来推知储油罐里的油料的体积V.事实上,就是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有一个弓形高h就会产生一个油料的体积V.
师:这种分析中其实隐含了一种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其骨架是,在数学中,当我们面临一个难于测量得到结果的问题(本例中的体积V),常常将其转化为一个易于测量得到结果的问题(本例中的弓形高的线段长度h),它的条件是,这两个量之间具有一种换算的关系(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对于每一个确定的长度h都可以确定唯一的体积V,这就是为什么选择油罐桶置于其上的平面为测量弓形高的起点,而不是水平的中轴面为测量起点).
师:我们将这种思想一般化,就是在两个数集中,一个数集(一般是实数集,我们对它的相关性质已经透彻理解了)中的元素形成的关系与性质我们非常容易地取得,而另一个数集中的元素的关系与性质我们难以取得,如果将这两个数集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容易取得数集中元素的关系性质去推测与估计不容易取得数集中元素的关系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函数概念的核心思想的要旨所在(余下,通过这种设计,引导学生将其“核心思想”转化为函数定义的“规范性表达”,这里略而不记了.下面的设问,是检验学生获得了的“启发性成分”的情况).
师:现在,你对在初中已经的学习过了的反比例函数y=kx(k≠0)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4:根据我对刚才所定义的函数概念的理解,这里就是运用已知的函数y=x,即实数自身来推测y=kx(k≠0)的相关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及其相关图像所产生的性质等.
师:是的,就是这样的.后面还要学习函数的许多其他性质,也基本上都是去利用函数y=x来加以推测的,我们到时候再加以学习.
如此教学设计,突出了启发学生萌生函数概念所内含的“核心思想”,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自己建构出了函数概念中的“对应”的要素,藉此,促使学生体会到函数概念具有哲学认识论中的方法论意义,体验开拓方法、发现客观规律时,主体精神活力的能动性作用.这种突出萌生“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是偏于知识,或突出能力的教学设计意旨所无可比拟的.
3 结语
由此我们看到,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重要性,王策三先生说,“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的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与态度.因为知识是人类历史实践、认识活动的结果凝结在里面的,因而知识更内含有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4].王先生接着说明,要将知识中的这些育人价值挖掘出来,就要将知识打开,即把知识原创者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学生与人类总体“相遇”;然后,依据“学情分析”的结果(其实是揣摩学生发生知识认识时的心理环节及其过渡性中介的建构),将获得的这一过程进行改造、专门设计、简化、典型化,如缩短过程、平易难度、精简多余等.如此,以保证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再创造出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并且从中获得最大的教益.
本文所论述的数学教学设计的“三项分析”是王先生这一论述的突出体现,其中,通过“教材分析”,离析出其中内含的“核心思想”对经由教学设计发挥知识的教育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如此进行教学设计的环节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离析‘核心思想’”;到“选择相关材料启发学生再次萌生‘核心思想’进而形成‘规范性表达’;再到“从这发生认识过程中获得‘启发性成分’”.从笔者自己设计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离析“核心思想”需要教师的整体精神活力的支持,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的集中体现.
关于数学教学设计理念更深的理解,我们可以首先引用威廉・卡尔文的建议,“智力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动用的东西.但是,富有智慧则有更多的涵义,这是一种创造性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你会瞬即想出新主意,各种答案在你的大脑中接踵而至,一些比另一些更好”[5].因此,通过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增加学生的智慧,最好的方式是教师需要设计出一种学生“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场景,使学生直面问题所在,从而迫使他们动用自己的智力,从中萌生新思想,想出新办法,生成新观念.而不是把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呈现给学生,甚至也不能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必须迫使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萌生思想,再从这种思想中生成驾驭具体问题的数学方法.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最终是数学思想的物化形式,但是,在将其转化为育人的资源时,它们是不能如同物质性的材料一样地互相传递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绝不是如同使用微机‘下载’文件的方式进行的,不能直接将他人已经形成的知识吸收进入学习者的智囊.数学知识是一种承载思想的载体,是人与人数学思想交流的一种中介物.于是,数学知识作为教育资源时,必须要将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重新发掘出来,在数学知识所设定的场域中,学习者与前人(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在前人(他人)思想的启示中,受教育者重新萌生出数学思想、并再造出数学方法,从而再一次形成具体的数学知识[6].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设计的合适途径应该是,利用数学知识的载体,直面学生发生数学知识的心理环节,在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与经验中,找到奠基发生新知识所缺乏的数学思想,设法帮助学生从这种思想中产生出数学方法.这就需要学生面临真正的问题,也就是体现威廉・卡尔文所强调的“不知怎么办”的关节点,它正是教师利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萌生数学思想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发生了数学思想之后,就会迫使他们在验证自己的思想的过程中产生新方法,形成(对学生而言的)新知识,从而扩展智力,增加智慧,形成数学能力.由此可知,萌生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才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昆,曹一鸣.完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实现途径[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1):34.
[2] 刘绍学主编.高中数学课本・必修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
[3] [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
[4]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想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2(3):16.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面对新的问题,学生总是能够表现出莫大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借助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能够诱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进而体现数学学习价值。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更直接指出“问题”是数学发展的灵魂[1]。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与我国目前进行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一、问题导向教学特征
要准确的研究问题导向教学,就需要对其本质特征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借此奠定研究基础,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目前课堂教学主要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内容导向教学”;一种是从探究式教学发展而来的“问题导向教学”。相对而言,内容导向教学削弱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问题导向教学则突出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而掌握知识与技能。显而易见,问题导向教学极大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切实体现数学知识本质与学习特点;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其逻辑循环如下图1所示。首先,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学习诱因,突出探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学生问题代替教师提问,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基于问题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高效、及时完成学习任务[2]。其次,问题导向教学目标指向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针对性设计问题情境。在问题引导下建构知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能有效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弊端,在情境之中学习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第三问题导向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中解决问题,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学生之间发展差异,在问题导向下则以问题覆盖所有学生,教师专注倾听和发现学生问题,进而提升教学针对性[3]。
二、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已经得到很多的应用。从实际情况看,问题导向教学还存在些许问题,违背了该教学模式应用的初衷。例如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自主合作为基础的,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用中却未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影响教学成效的提升。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设计中,以“教师提问”代替“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与能力,这与问题导向教学的本质不符。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3]。教学亦回到传统教师提问的模式之中[4]。二是教学设计中缺乏学情分析,导致教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足,问题设计超过学生已有知识,影响教学质量。或者对于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直接使用教程中的问题代替学生发现,未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在遇到问题后直接求助教辅书即能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三是在大班制授课模式下教师很难发现学生个体遇到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问题被忽略。尤其是教学实践中将个别学生的问题作为全体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其他学生也难以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机会。
三、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前文研究中主要对问题导向教学的特点与常见问题进行浅要分析。可见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也要关注、围绕问题设计。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是问题导向教学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基于此,本节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问题导向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问题是问题导向的核心,问题设计即成为问题导向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设计中应根据教材,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基础进行设计。为降低学习难度,数学问题设计可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让问题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引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首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后,应要求学生将答案带入问题,借助逆向思维的方式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强化对问题和解决方法掌握。例如在解决问题后的逆向思维中,学生能够有效将遇到的各类问题与知识点进行整理,明确解题思路,深入研究问题的意图。进而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总结这些问题的设计规律与解决方法,加强大脑对该问题的理解[4]。其次在解决问题后,应对问题进行拓展,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环节,数学知识基础良好的学生其解决问题能力往往优于普通学生。因此,在问题拓展中应关注学生学情,基于同一类别,同一层次进行拓展。例如在横向拓展中,主要基于问题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体系。在问题的纵向拓展时,则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是随着问题难道的增加,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有更高的要求。
(二)给予学生空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问题导向重点在于学生探究,如果没有充足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进行探究;如果学生缺乏探究兴趣。必然会影响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质量。因此,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首先,实施问题导向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准确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最终获得知识。例如在低年级小学数学问题导学中,需要教师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后,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促进学习能力发展。这都需要建立在问题激趣的基础上。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也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有趣的问题。例如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将问题提出抛给学生,让他们在数学内容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师则可以不断利用小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最后,合作探究小组的创建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探究主动性,应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模式进行构建。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有充分的了解,综合考量学生特性进行分组;而不是仅仅根据班级学生数学成绩进行分组。通过科学的分组来提升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真正形成互学互助的局面和氛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探究之中。
(三)课上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课堂互动探究是问题导向教学开展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合作探究与互动,才能确保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问题探究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教材了解该数学问题是在哪些生活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有哪些问题蕴含深刻的数学元素;问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从何处着手等。其次,让学生了解探究数学问题的最终目标。数学问题的产生、发现与探究,最终需要学生将新旧知识链接起来,借助已有知识体系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探究过程要求学生通过问题,将已有知识带入其中;以问题为主线,将知识体系串联起来,进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第三课堂探究中要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探究可以分为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对于简单易懂的问题,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对已有问题进行交流,思维进行碰撞,尝试问题的多种解法,进而不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5]。
四、结语
问题导向教学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降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痕迹。将问题导向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来指导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能以教师“提问”代替学生“疑问”,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以学生“学”代替教师“教”,进而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孙玲.以问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设计实践与反思———以“等比数列”起始课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27):28-29.
[2]苏毅莹.巧用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读写算,2021(23):165-166.
[3]李晓洁.基于问题导向教学的运筹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高教学刊,2018(04):101-102+107.
[4]齐雪,才治军.问题导向式教学设计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6):93-95.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5
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我在基层学校听课时发现,实验教师都感受到数学新教材备课难,课堂操作更难,难就难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完全改变,教材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难在要凸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难在要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难在要用个性化教学替代模式化教学上;难在教师角色的转变、理念的转变上。而这些“难”最终落脚反映在操作层面上就是一个数学教学设计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具、学具准备费时间,教学情景难创设、活动难组织、过程难展开、教学突发事件难应付、课堂进程难调控,教学任务难完成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教研实际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1、创设一个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情景。我们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加工,就地取材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活动情景、故事游戏情景或实验情景等,用一个好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加教材的感染吸引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爱学数学。
2、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数学即活动,无活动的数学将失去生命力。在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迭》的教学时,一位老师让学生课前自制各种盒子和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子,课上
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盒子展开与折叠,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学生这些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了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观察、实验、制作、测量、猜想验证、讨论交流、阅读、游戏、竞赛、表演等一系列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设计要从活动的内容、任务、形式、组织、到达到的目标、使用的材料、涉及到的问题、活动的程序等方面做一个全面计划安排,要在备课中书面反映出数学活动设计。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去猜想,去探索,把数学活动要作为学生知识生成、知识建构的载体来加以重视。
3、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问”,一堂好的数学课一定会以好的问题为前提,数学问题设计得好,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它可以调控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把数学问题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线索来处理。数学问题的设计要针对数学内容的重难点,首先设计“中心问题”或“核心问题”,然后围绕“核心问题”向前后辐射,设计与之相关且有梯度的“问题串”来,最后考虑设计问题的提出时机,问题的展开与分析探讨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另外,备课时一定要书面反映出你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问,随心所欲的问。
二、对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体会
1、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汲取、去积累、去更新,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终生需求。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要自觉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与学生一道成长,与新课程一同发展。
2、要提前做好数学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山区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必备的教具和学具,对课程需要的教具、学具等材料,我认为不能等、靠、要,应该在教学前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制准备妥当,切忌临阵凑合应付。要搜集相关的课程资料,备写实用、富有特色的教案,课前多回味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梳理教学程序,修正细节,查漏补缺,使教学准备万无一失。
3、尽力挖掘和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以感染、吸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数学。在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日历中的方程》一节课时,一位老师让学生任意勾出日历中一数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说出三个数的和,这位老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三个数是多少,这样的教学情境瞬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非常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算的。因而,我们倡导用新颖的数学教学情景来感染学生,用数学的逻辑美、对称美、形式美来吸引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数学资料来熏陶学生,用数学强大的应用性、基础性、工具性来激励学生,让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
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范文6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分配到我镇工作的新教师相对较多,为了使这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于讲台,我们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了“教材与教法”及“教学常规工作”等方面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骆驼山小学邹新丽老师走上讲台一年的时间,参加今年县青年教师数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二)举行教学设计、论文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数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论文的水平,4月12日,在中心小学举行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论文专题讲座”活动,我镇各所学校的数学科组长和各校青年教师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座,重点对我镇近两年获得市、县一、二等奖的优秀教学设计、论文进行案例剖析,从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论文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入手,使我镇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论文的基本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撰写教学设计和论文的格式以及基本要求。
(三)加强教师对数学课标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对《数学课程标准》并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的状况,小学数学科在上年度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要精读《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强化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领会《标准》的精神,提高数学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数学教学的专业理论水平。为检查这次阅读活动的效果,在本年度初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活动,从测试成绩的反馈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教师对《课标》的掌握情况良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四)组织数学科组长及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3月1日组织全镇小学数学教师观看了山东省第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的录像课,大大提升了全镇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数学素养。9月27日,为提高各校数学科组长的评课水平,在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先由中心小学的杜界飞和骆驼山小学的李艳玲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乘除法(一)”和“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节研讨课,接着在会议室进行了数学科组长评课的活动,活动中先后有7位数学科组长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会后,我们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范畴进行了专题总结,对促进全镇的小学数学技能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成绩与反思
(一)本年度取得的成绩
1.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
2、邹新丽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3.李义堂、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技能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4.李明军等四位老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分获县一、二等奖。
(二)不足与反思
1、我镇青年教师相对较多,经验不足,下年度要加强对新教师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