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阅读;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多面性

小学阅读是什么?是学生从简单明了的书面材料中获取明确信息的过程。小学阅读的主动性没有高等教育阅读那么强,这个取决于学生的年龄大小和知识水平。阅读在小学语文中所占比重较大,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但它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能够进行较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小学语文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大量实践之后,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充分发挥往往会因为时间缺乏或是其他因素而难以得到实现。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忌。很多老师都只管拿着教学参考资料,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主旨、分段、概括大意等,只是生硬解释了作品,并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抹杀了学生的逻辑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一味向学生灌输内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已被完全忽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完全被忽略了。

科学地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学生在学会拼读生字之后,就应该鼓励其在一定时间内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而就小学语文阅读而言,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就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地启发和激励学生,把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当作教学重心。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效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无法自觉、专心地阅读,将不能达到应有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布置阅读练习的时候多提醒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真正理解文章的目的,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重与作者进行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勤动笔是阅读教学不错的方法。例如: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段落……在阅读时还可以直接在文章中作好记号,其实,读后感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有巨大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显得呆板、枯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前,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测,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只看题目进行联想。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阅读教学质量的保障。另外,教师应该围绕文章中心,不断提出假设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愿意为之努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

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能够正确感悟作品,学生已经达到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如何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目的呢?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是教学的不错选择,在播放音乐的时候,教师在一旁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一边播放该阅读课件,让学生尽快进入“草原”这个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在品味第一段时,教师应当充满感情地朗诵出描写景物的词句,读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老舍先生的情感。到后文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就能够渐渐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学生敢于阅读。例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课文中提到17岁的童第周刚进中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班主任告知校长后决定劝其退学,在童第周的再三请求下,校长才同意让他试读一个学期。让人意外的是,童第周虽然基础差,但没有丧失信心,坚持不解地努力,半年后,各科成绩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最后,童第周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教师应及时结合这个案例,并且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学生敢于阅读的能力。学生不在害怕阅读,克服了紧张感和畏惧感,使学生能够轻松阅读,并且体会阅读的快乐。

小学的阅读教学既简单又复杂,除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全方面地培养学生阅读情感和态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欢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中了解和体会生活,抒感。例如:读完整篇文章后,联系实际,谈谈看法。这样的题目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是常见的,首先要抓住主人公的特点、品质等,再联系自身。又如《邻家的星期四》的解读:“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请你联系上文写写“我”可能联想到什么?这样相似的问题都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才能给出完整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适当讲解答题要领。1、切忌不答。有时候文章设置的阅读问题有些生疏,但不能不答。学生可以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不答是一定没有分的。2、切忌乱答。乱答与不答是没有区别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写在答题区,一样不能得分。答案一定要精练概括。3、只抓重点。不能及时给出答案的题可以暂时不做,静下心来,不要紧张,换一种思维方式,写出答案。4、有根有据。引导学生在在文中找依据,让自己的论点更具说服力。如:课文《在金色的沙滩上》,你感觉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后,再从原文中找依据。另外,在答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规范语言答题,字迹清晰工整,认真书写;语言简明扼要,一定要使用通顺的语句,尽可能不要有错别字的出现;答题完成之后,如果有剩余的时间,可以适当阅读文章全部内容,仔细地反复检查,使自己答案全面完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识字;教学方法

G623.22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利用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水平,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掌握较好的识字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实现自主识字与互助识字,掌握注音识字方法,可以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行摘抄当中遇到的优秀篇章,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今后的作文学习。

一、科学选择阅读识字课教材

笔者对当前语文阅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与学生认知规律相一致的阅读识字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益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记忆;主要做法有:与学生认知规律相协调的歌曲形式、故事形式、古诗形式、成语形式;主要内容包括: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也可以引用一定数量的科学知识。这样的教材应该具有下面特点:

(一)不能偏离教材的阅读要求,主要利用课上时间开展阅读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不应急于求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二)在阅读识字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这样的教材具备很多优势,利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正确辨析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才能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同时拥有了阅读兴趣也可以实现轻松阅读,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那么就不可能进入阅读状态。

应用这样的阅读教材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阅读识字能力,而且也可以逐步淘汰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有效阅读。在阅读课程设置方面,不需增加过多的阅读课时,防止由于增加阅读课时而影响到其它课的学习。

二、利用阅读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

笔者为了保证在阅读教学中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认为阅读教学可以分为下面这些环节:第一,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识字;第二,自主读出字音;第三,小组合作学习;第四,增加课外阅读知识。可以设计如下这些阅读教学活动:

(一)利用课余时间识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识字,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小组成员共同研究下提高识字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课文,遇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尝试自己解决,如可以利用查字典、问同学、上网等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间互帮互助,遇有自己不能解决的生字时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同研究;第二,教师可以先进行领读,保证学生读准字音。因此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急于求成,而应该要求学生一字一词读准读透;第三,遇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利用查字典的方法标注字音。学生进行阅读预习时可以解决遇到的生字。教师可以将本课所有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学,制作成各种卡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读音,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印象。

(三)利用阅读掌握生字。阅读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阅读最后的要求是相同的。第一,可以利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教师与学生共同读、教师领读、学生自己读等。学生利用放开声音读、默读等方法,可以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第二,如果遇到的生字或生词不易于掌握,可以联系文章的上下文进行理解,形成正确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制作卡片的做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待学生全部掌握后可以擦除全部的标记,再要求学生阅读,认真听辨学生的读音。

(四)丰富阅读内容。在学生能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利用自主探究的做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遇到低年级学生阅读时要在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设计简单的阅读内容;遇到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时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阅读材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阅读内容。

三、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效果

(一)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可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进行。很多学生在升入新班级时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如唐诗与歌曲等,教师要保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R字能力,还需认识到日积月累的重要性。如利用歌曲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而且也可以顺利掌握其中的词汇,帮助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提高阅读识字能力。

(二)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生字。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认识生字与生词,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与生词,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大量生字,降低学习生字的难度,将学生置于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使学生放松身心,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利用阅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利于开展课外阅读。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解决生字,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生字生词的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识字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顺利开展后面的读写训练,使语文阅读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拥有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资源,不断引进新型教学手段丰富语文阅读内容,做到上述这些,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才能帮助低年级学生顺利进入今后的语文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李玉环.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西部素质育.2016(22)

[2]沈玉桃.溯文识字教学探析――从《日月水火》象形字教学说起[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3

一、阅读教学的内容及要素

1.阅读知识的教学

阅读知识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要素”,没有这一要素,阅读就无法进行,阅读教学也就无从入手。阅读知识教学与一般语文知识教学的区别在于,它专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中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听说和写作中必备的基础知识沟通组成整个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体系。阅读知识教学与其他语文知识教学互相联系,所以阅读知识教学中并不排斥与适量的听说知识和写作知识教学的结合。因为各有重点,所以在阅读知识教学中,其他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应为阅读教学服务,都不能代替阅读知识教学。

2.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之所以成为阅读,是以阅读能力为主要标志的,因此阅读能力训练应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中心环节的构成则是平时所说的阅读能力结构。正确把握阅读能力结构是我们顺利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前提。阅读能力结构主要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赏能力和借鉴能力所组成。

(1)认读能力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获得阅读材料最浅层意义的能力。认读能力的功能在于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习和掌握文字的形、音、义的基本特点和组词造句的基本规律,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解词的技能技巧和简单的阅读方法,为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打下必要的基础。

(2)理解能力是基本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词句、段落、篇章、修辞的理解,领会文章内容和现实的能力。理解能力的功能在于提高阅读者由现象而本质、由本质而现象、由局部而整体、由整体而局部地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即懂得阅读材料以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由什么样的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

(3)评赏能力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对阅读材料从思想观点到语言文字、风格特点的评价、鉴赏的能力,是对理解能力的深化。如果说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如实的分析,是使主观认识逐渐符合客观实际的思维过程,那么,评赏能力则是以阅读者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来评价、赏析读物的好坏、是非、美丑,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客观存在受主观检验的思维过程。

(4)借鉴能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阅读者从阅读材料中受到启示,通过推理、发现、提出或解答超出读物原意之外的新问题,获得创新,并得以借鉴的能力。借鉴性的阅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对读物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的评赏,主要在于通过阅读,得到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这种阅读借鉴能力不属于运用与写作的思路,仍然属于阅读能力的范畴,它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3.阅读态度的培养

阅读态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中的“条件要素”,没有这一要素,阅读就流于形式,阅读教学也就难以为继。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知识的获得和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态度。因此,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这种阅读态度,包括明确的阅读目的、自觉的阅读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

(1)明确的阅读目的。

阅读本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端正阅读目的作为一项必要的教学内容。大而言之,要使学生明确阅读与社会需要和自己终身所要从事的事业的关系;小而言之,要使学生明确从眼前的阅读材料中汲取何种认识、练就何种能力、获得何种教益。成功的阅读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

(2)自觉的阅读态度。

最有效的阅读是把阅读当作自身的需要,不是“要我读”,而是“我要读”。自觉地、主动地阅读是成功阅读的最佳主观条件。在阅读教学中应把态度的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

(3)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包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随时读书看报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都要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形成。但是,在所有的阅读习惯中,最重要的是思考的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

1.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低年级应朗读)。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

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受课文,变成集体读书的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读得正确,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读得流利,读得琅琅上口,了然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着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对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拨,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达到四会:一是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是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是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是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培养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4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大纲突出了阅读的地位。在“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三位一体的模式中,研究的重心是“读者”,即阅读的“学生决定论”。这与学生主题性原则不谋而合,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千差万别,他们的阅读感悟理解也多姿多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下面谈谈几种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

“双向”阅读法。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读、写、听、说为主的语言实践得以实现。阅读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因此,我认为,“双向阅读”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比较理想的一种教学形式。

所谓“双向阅读”,就是首先依循文本的原有思路进行阅读,着重理解文本和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也就是说先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后跳出文本的思路,用质疑的态度进行逆向阅读,着意于思考文本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接受,文本的写法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借鉴。一般说主要步骤有两个:一是顺向探究,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用意;二是逆向质疑,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立足于阅读的发现。这两个步骤同样重要,顺向探究是阅读的基本,也是逆向质疑的基础;逆向质疑是阅读的高级阶段,是阅读个性的展示,是培养批判意义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前者已接受为阅读的基本目的,后者的创造和发现为阅读的目的。

“对话”阅读法。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一“对话”观念是与我们对语言、语文活动与语文教学的特质的基本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周作人曾引用《诗经》中的《风雨》三章来描述他“挑灯夜读”时的心境变化,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不佞故人不多,又各忙碌,相见的时候颇少,但是书册上的古人则又殊不少,此随时可晤对也。”在他的感觉中,这样的“翻开书话,得听一夕的话”,实在是“大可喜”的人生快事。实际上,读书就是一个交友的过程,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这样的读书交友就构成了对观察现实环境的一种精神超越。因此,阅读活动时间上是通过与读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只是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包括多重对话关系。以“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题与作者的对话”为中心,其他对话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编者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都是为了给学生个体阅读营造良性的言语环境,使学生能够主体性地自由的对话阅读。

“意会”阅读法。读书的目的在于“会意”。“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的构成中“相会”,有真感受,有真领悟、能相通、能共鸣。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阅读学者就把“取精摄魂”到为阅读八项原则之一,而把“文篇旧首”“书本摄魂”“得意忘言”“整体阅读”,都当作重要的阅读技法。近年来更明确倡导、大力推广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法,“意会神摄”则作为快读之一法。

阅历甚浅的中学生不必望书兴叹,好书并不都是一读就懂的。李泽厚也说:“拿到一本书,不必一字一句弄懂弄通,而是尽快抓住书里的主要东西,获得总体印象。看别人的论文也可以这样做。”如果这篇文章,这本书确有价值,暂时不懂可以留待以后重读,自会慢慢读懂。教育部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只用精读一法,显然难以完成任务。

意会阅读法在中学生阅读中确实是合理的,正常的,有效的方法,中学生应在阅读实践中逐渐掌握。

“空白”阅读法。“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画论理论。所谓“实”指的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阅读或其他的媒介去绘有形的具体形象,“虚”则指的是作品以外的东西,对文本接受来说,指的是作品给人们留下的阅读、思考、想象的“空白”,清代的绘画理论家笪重光说过:“空本难阅,实景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瘤。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Ⅸ画筌》“空白”阅读与“虚实相生”可谓殊途同归。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期待视野”“未定点”和“空白点”等概念,他们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也是作品接受得以实现的关键。文本中的这些“未定点”和“空白点”,都需要有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填补,填补原来空缺的意义,并赋予崭新的意义。“空白”阅读即是让学生去解读和再创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语文阅读 兴趣 主体 多媒体

落实新课标,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付出的过程。在阅读中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支柱,只有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给予的过程,即:教就是先生讲,学就是学生听,先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识授受的关系,老师花了好大的精力,苦口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则昏昏欲睡,结果事倍功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小抄写员》阅读教学可以从题目入手: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可以说,更新观念,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前提。

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现代的新课程教学观主张要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得而不是被动,而自主的阅读正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去获取。自主阅读的感受同样也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主体来说有较明确的要求或指向,要求主体去探索、去体验。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活动中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充分考虑主体的个体差异,从学生以个人实践为参照的经验为起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他们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人。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转换课堂主体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阅读和讨论作为组织课堂活动的主线,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式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高克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J].文科教学探索.2006.(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20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开始系统的接触学习语文。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不容易入门,这样对他们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就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小学生的成长特性,根据他们的心理成长特点进行教学。现在的教育提倡创新教学,以前的授课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讲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课堂了,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个板块,需要教师多花心思在这上面,小学语文阅读注重基础性,很多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教师可能觉得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学生刚接触语文,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不深,所以需要教师仔细讲解,在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式技巧呢?教师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教学实践反思,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分析学生的特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W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对学生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顾创新,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就会造成学生学不懂所讲内容,他们的各方面也不会得到提高,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逻辑思维也没有发展成熟,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擅长的方面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会不同的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到更多的信息,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慢慢的学会自学。

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每个人喜欢的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除了必要的阅读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外,其他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强加干涉,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被培养出来了,这对学习语文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的感染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感受语文的美,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关系到学生取得怎么样的学习效果,正确合适的教学方式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内课外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光是教材的知识是不行的,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就太少了,肯定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再让他们把这种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转变自己的主体角色,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解决文中的难题,然后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最后再由教师统一讲解其中的重要部分和学生不理解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以及难点,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时,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以前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时候都没主动的思考,这样学到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刻,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很容易忘记。而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方式,学生自己融入到了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激发自己的学习心理,因为小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超越别人。

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集体讨论阅读的方式,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量完全不够,他们就会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用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样他们的阅读面也才能得到提高。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也应该要去学生多阅读,多思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告诉他们可以在哪里阅读,也要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及时推荐给他们。现在是科技社会,阅读其实很方便,阅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书店等,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监督学生的学习,也要让家长了解哪些是必读书籍。

三、读写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不光是要读,也要学会写,写是阅读的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读到的知识变成写的知识,能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写中来也可以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要求写句子,中年级要求写片段,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就要学会写人物事情,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地锻炼和积累才能把写作能力提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需要老师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教会他们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