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设计;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77-03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网络组网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和配置等网络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一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能够熟练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合格人才。

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技能,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适应社会相关行业和岗位的需求,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教学设计方法。

1 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对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岗位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需求进行分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理念为原则,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为实现途径,注重课程的职业性、专业性、实操性。在课程设计中遵循的原则:1)课程标准,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2)内容设计,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3)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4)教学实施,以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为场景,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实训室完成教学;5)表现形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安排的学时数是64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用和够用的原则,选取典型的、实用的、应用频率较高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项目,并遵循教学大纲对内容进行排序和整合,共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划分为6个项目和18个子任务。通过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来进行教学和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6个项目和18个子任务及具体的知识点如表1所示。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理论知识繁多且抽象,使得教学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熟悉、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将实际案例教学、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课堂练习、工作任务实施、各类相关竞赛、考证和技术应用等知识全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外应用相结合、教学项目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体化讲授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一个教学任务设置为4个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通过任务驱动,及时强化学生实操技能,实现“教、学、做、评、测”五位一体。教学过程分为9个环节,如表2所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准备案例,引导学生多思考,通过解决一个具体任务,关注学生操作的效果和知识点的吸收,在整个过程中与学生多交流,及时解答疑问。教学环节及其实施流程的详细说明如表2所示。

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贯彻突出“做”为主体,必须强化实操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方式,确保每一个实践任务和实践环节都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教中做、做中学、反复做,达到掌握知识、熟练操作、独立应用的效果,能够快速、熟练、顺畅地对接相关职业岗位。本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分为5个方面。

1)教师演示:教师先将本次任务的操作流程完整地演示一遍,使学生对本次任务和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

2)同步操作:教师将整个操作流程详细分解,逐步演示每个操作环节。同时,学生同步完成相应步骤的操作,逐步了解和熟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3)独立操作: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任务,以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4)技能拓展:教师布置与本次任务相关的课外任务,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以达到举一反三、拓展知识、强化技能的实践教学目标。

5)项目综合实训:在完成相关项目和任务的教学后,教师根据各个项目和任务的知识点及关联性,布置一些包含多个任务的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实训项目,既能够全面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能够体现知识的关联性和实操技能的实用性。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教学应该既满足自身的特点,又满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敬东,张建忠.计算机网络[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8-47.

[2]王永祥,柳义筠.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59-178.

[3]陈凤芹.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56-58.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行动导向;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1

"Computer Network Basis"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Ma Guotai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831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based on work and study,traveling to the reform-oriented teaching ideas and goals,through extensive research,focusing on task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the required knowledge,abilities and qualities required for selection of teaching 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mainly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of students design,develop quickly in the enterprise to play a role.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basis;Action-oriented;Task-driven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实践应用能力,为获得思科CCNA认证,网络管理员资格证书及后续课程和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在实施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亲自经历一个个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常用协议;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会组建和维护计算机局域网;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网络的安全问题,能使用一些网络维护软件和方法达到防护目的。

(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快速获取最新网络知识;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网络管理和组织分析能力。

(三)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堂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通过广泛调研,紧紧围绕了完成课程面向的岗位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前最新的技术要求,同时兼顾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选择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和生产实践,能够在以后的网络管理中直接应用,从而确保课程内容的职业性、针对性、适用性。

从计算机网络基础简单任务的设置到组建网络和网络综合管理的能力养成,序化了教学内容。每一个学习情境实际上都是一个工作过程,在项目构建的过程中,遵行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由浅入深,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四、教学实施

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团队合作与交流;(二)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做好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三)把好教学内容的遴选,强调工作任务的选择与专业实践或者日常生活相关的综合性问题,同时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的特征,能够促进实践能力的增加;(四)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五)认真考虑教学组织形式,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尽可能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机房和多媒体教学条件,结合课程的性质,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学习,本课程结合思科网络学院的丰富课程资源,采用Packet Tracer 5.2模拟器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器中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和学习的无穷乐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任务”可以实施。计算机网络“任务”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设备对于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Packet Tracer 5.2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设备问题,它可以在网络理论教学过程中模拟各种网络环境。从而完成教学中设定的“任务”。

五、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实施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取消了原有的期中、期末考试,实施了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的办法。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掌握相关综合知识的情况。通过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有效引导学生多参与,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从改革效果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开始注重平时的表现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只在于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学生爱学,老师上课也越来越有激情。

六、结束语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情境教学,用Packet Tracer 5.2模拟器实现“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中利用该软件把抽象的理论网络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网络原理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具体化,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工作工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7

[2]赵志群.关于行动导向的教学[J].职教论坛,2008,10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1) 内容广泛,教与学难度大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更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其内容广泛且大部分非常抽象,学生学起来较枯燥、难以理解。

(2) 实践、应用性强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局域网络的组建、应用服务器的搭建等,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必须进行实践训练。

(3) 时效性强,更新快

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要求。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的课程,全国大多数院校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主要讨论计算机网络OSI/RM七层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然后按照网络体系结构分别阐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基本原理和协议。学生学后难以理解,不少学生可能感觉到学过与没学一个样,并无实际作用。

为了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着网络建设、应用和管理这一主线进行,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可将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技术、网络设备与互联、网络安全、网络应用与管理等五部分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中,主要介绍网络的概念、分类、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体系结构。在介绍体系结构时,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TCP/IP的内容,将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二者相结合;在介绍网络协议的原理与作用时,注重几个常用协议,不用的完全可以不讲或少讲;但象IP地址规划、配置,则应作为一个重点。也就是说,内容应新,要减少那些淘汰了的内容。

在局域网技术中,应重点介绍局域网的组成和常用的局域网,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和虚拟局域网技术,而令牌网、10BASE2、10BASE5以太网等,则可以简化其内容。

在网络设备与互联中,则应以交换机、路由器设备为主,介绍广域网接入技术。象网桥、集线器等网络设备,仅介绍其基本概念即可;而交换机、路由器,除掌握其概念、原理,还应要求学生学会其基本配置;广域网接入技术中,应简化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X.25、帧中继技术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已经走向人们身边的接入技术,如作为TCP/IP网络骨架的路由器技术。

在网络安全中,应重点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引进新的技术充实教学内容。除Windows安全中心(包括注册表的入侵与防范、Windows防火墙技术等)外,还可增加NAT、ACL、防火墙等内容。

网络应用与管理中,需重点介绍网络系统与服务等,应演示常用的网络命令、建立常用的服务器、配置服务器等。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各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①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要求学生学”改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比如学生普遍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地上网,对网络有兴趣,则第一次上课就可以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发言,谈谈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并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对网络的宏观有个轮廓印象,明白了网络的实用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② 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每一章的开始,可以先提出通信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在讲分层体系结构时,先提出问题“如何实现两台主机之间点对点的通信?”。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通信双方在物理传输媒体、接口、信号编码、调制方式、通信速率等物理指标上遵循统一约定,这就是物理层标准的目的;而物理层不能保证可靠传输,可能出现误码而且无法实现流量控制、连接控制等功能,所以要在点对点线路上实现可靠通信,还需要借助于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的控制下虽可实现点对点可靠通信,但实际网络不可能在任何两台主机之间存在点对点线路,所以采用了以路由器为核心的网状结构,由路由器对数据报进行逐级转发,这就是网络层协议,……。由此逐步启发学生掌握分层的体系结构思想。

③ 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鼓励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将网络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工科院校的学生应该重在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设备选型、组网规划、网络技术应用等网络方案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学习如何使用最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需求。另外,组网案例具有可复制性,比如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和规划案例在大部分企业中都是适用的。

④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专业术语抽象,概念多,不易理解,静态的文字课件往往很难描述清楚,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课件中大量引入动画、动态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可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兴趣。如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协议数据单元及其封装过程都是十分抽象的,可以采用图形与动画方式,把每一层封装的过程演示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课堂,提供课件、授课录像以及试题库,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方便学生课外学习。

(3) 实验教学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工程应用特征非常明显的课程。工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该以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① 规范实验室建设

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实验室是必要的。这个实验室应包含多种设备: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等,其网络拓扑结构应该能够灵活组合,并且可以进行多区域分布实验。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是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改造,添加一些专业的网络设备,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建立如Cisco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等等。

② 改革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的选择是整个实验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因此在设计实验内容的时候,既要涵盖教材中主要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所设计的实验内容还应该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 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验证网络的各种协议,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包括以太网帧的构成、IP地址分类与数据包组成、IP地址转换协议、ICMP和UDP数据报的传送、TCP数据通信、HTTP协议、TELNET、SNMP及其他。

 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网络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主要实验包括熟悉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工具、并制作双绞线;学会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配置,组建局域网,配置虚拟局域网,进行安全性设置;学习Internet的接入和使用,配置WEB、FTP、DNS、DHCP等服务器。

 设计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UDP及TC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主要实验是用SOCKET套接字进行网络程序设计。

③ 工程化训练以及专业资格认证

建立实训基地,加强企业合作,组织成绩优良的学生到合作企业中参加网络工程实施工作,以工程的方式锻炼学生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办公室网络、宿舍局域网等基础网络组建,通过工程化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实施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如Cisco公司的CCNA、CCNP,华为3com公司的HCNE、HCSE,锐捷的RCNA、RCNP等。通过取得专业资格认证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教学效果与总结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案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训练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探索,以使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谢小莲. 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J]. 中国冶金教育,2008,(4):29-31.

[2] 陈爱国,冯斌. 网络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38-40.

[3] 仲红.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9(1):88-90.

[4] 孙文清,兰影杰. 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0):18-19.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alent in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WEN Zhi-p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网络浪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改变,信息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需要大量的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管理,网站开发、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人才。计算机网络专业是日前大多职业学校计算机传统专业转型专业之一,成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新的生长点。现将接合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实际,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思路。

1 根据广泛的市场调研,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当今的企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接入互联网、具有自己的网站,部分企业把业务延伸到网络,开通电子商务平台。目前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排名靠前,我们的毕业生,需要大量从事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可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工作。

暑假期间,笔者在教师培训期间进入企业调研,通过行业和岗位分析,基本确定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从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岗位(群)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网络系统集成岗重在网络互联、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工程实施等知识的应用,即建网能力;网络运维管理岗重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即管网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岗是重在网站的开发和应用,即用网能力。

2 明确职业岗位,通过分析工作任务,专项能力分析,确定课程模块,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认了技工类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就业岗位有:计算机网络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网站管理员、网站设计员、网络工程施工员、网络安全员、网络产品销售员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和建设流程,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设计是由网络技术典型职业能力分解而来,在本案例中细分为网络系统集成(建网能力)、网络运维管理(管网能力)和网站建设与维护(用网能力)三大岗位群,然后对三大岗位群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组合或分解,从而得到网络技术专业系统化、模块化的14门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建网) 网络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常用网络设备的选型、安装和配置;网络测试工具使用;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集成设计与实施。 1.小型局域网组建;

2.网络综合布线与施工;

3.网络设备安全与配置;

4.网络安全设计与管理;

5.网络系统集成

6.网络项目计划与管理

网络运维管理岗位群

(管网) 服务器、客户端配置、优化与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安装、配置与应用;网络管理工具使用;网络运行维护、监控、优化及故障排除;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7.计算机组装维护;

8.Windows配置管理;

9.Linux配置管理;

10.网络故障诊断排除;

11.网络性能优化;

网站建设与维护岗位群

(用网) 网站平面设计、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态网页及小型Web应用项目开发。 12.平面设计;

13.静态网页制作及网站的建设;

14.初步的动态网页及小型WEB应用项目开发

3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3.1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确立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岗位群分析,将网络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确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互连设备、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站建设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的教材至关重要,鼓励开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校本教材。

3.2 课内实验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几乎每门专业课都有实验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室组织教学,实验通过网络实训室进行,在课程安排中考虑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1,理论环节以够用、适用为原则,避免教师讲得太深、太宽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实践环节重在学生技能的提高,促使学习兴趣、成就感的提升。为保证各门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中,需要课程大纲中说明该课程课内实验的目的、具体内容、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和实验指导书,使实验课程的进行有依据和法度,这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过去实验教学中往往忽视的环节。

3.3 课程实训教学环节

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各模块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配合并逐步深入,同时体现着由点及面再到系统的知识结构特点。因此,选择几门核心课程进行几周的实训是必要的,在实训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实训内容在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独立性、实用性、全面性和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笔者认为这个环节,也是我们目前教学中容易忽视和变样的环节,实际在整个课程实训环节中十分必要。

3.4 顶岗实习环节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在校内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通过在实习企业全真的工作环境中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熟悉职场氛围,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必由之路。

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本专业教学,鼓励教师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根据技校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必需、够用”为度,经常选择实用性、典型性教学实例或典型项目任务实例,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大赛,通过赛学结合,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当前学生家庭或个人都配有电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共享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平台,把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自创、学生作品、网络搜索内容等)展示出来,推动网络资源共享共建。

6 推行模块学分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7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争创省市精品专业

8 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3G通信、IPV6等加速发展,对教师队伍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校内教学与行业兼职实践有很强的协调性;实验设备价格贵,专业办学成本较高等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地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研究学习,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实用网络人才。是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的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辉,袁晖.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10,7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有效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伴而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新技术的教学集中营,它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也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成为了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利用网络完善教学。但是据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网络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验性无法切实展开,且发挥质量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一定要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效性,突出实验特点,并深入探讨科学的对策改进教学,为培养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内容

正确的目标以及完善的教学内容是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是教学的主要引领航向。从本质上而言,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就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其相关理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网络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网络设计与应用能力的关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能够帮助学生将计算机实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系统化脉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且它的更新速度较快,随时处于变动之中。由于计算机更新的快速性,也使得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程复杂多样,内容涉及的范围广阔。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逐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对教学设备、教学教材进行及时更新,并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连,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效率。

2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不充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相应的实验室。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或认识不足的影响,各院校都过于注重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了软件的作用,无法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巨大功效。此外,设备配套的落后性也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实验有效性的发挥。

第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那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是更新速度飞快的电子产品,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设备的更改适时的革新教学内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却没有做到变化发展,实验内容长期必变,教学内容单一老套,与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此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缺乏实际作用,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

第三,计算机网络教学缺乏创新。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只知道墨守成规,教学策略常年不变,实验操作完全结合课本,按照步骤执行。学生也是根据模式开展实验,一味的按部就班,根本无法发挥创新功效,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散,不利于教学求新、求变。

3 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制定科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并且了解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化,改进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革新教学模式。

3.1 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一定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室是完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场所,也是科学教学的基础。对此,校领导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额,做好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运用高质量的硬软件设施,并营造一个实验室有效教学的环境氛围。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基于虚拟系统的实验平台,利用三维立体搭建一个实验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实验场地,实现教学目标。如图1。

3.2 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也是满足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手段,通过活动的积极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老师在实施网络实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按照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展实验,而是采用目标驱动、阶梯式教学以及分组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3.3 丰富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是教学主体,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性也势必要有完善健全的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紧抓实验不放松,提高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的数量,使网络实验覆盖多个角度,发挥实验对学生培养的巨大功效;其次,增设网络虚拟实验,通过构建虚设的网络实验平台,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实验感受,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当前网络技术相符的实验;最后,结合计算机考核现状增加认证实验。目前社会上有关计算机考核的测试种类丰富多样,认证考试是计算机网络知识权威的考试项目之一,学习计算机的学生通过该项考试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也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高职院校结合这一实际,要在课堂教学中增设考试认证实验,帮助学生顺利考取证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巨大功效日渐凸显。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战场,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此,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自身的教学情况,找到以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现状革新教学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教学设施。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做好人才培养,整合教师资源,并通过多种方式完善教学内容,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75-76.

[2]安雷.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03):191.

[3]蔡久评,黄建华.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06):124-128.

[4]何银川.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6

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组建并非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出发,而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结构与整合,体现不出模式构建的要求。同时,偏重静态知识而弱化动态知识的教授,不利于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教材编写风格与课程教学过程需要不协调

大部分教材采用演绎式编写结构,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其是初学者,很难一开始就消化与吸收很多抽象概念,从而需要引入归纳法,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教材的编写结构与课程教学过程需要的不一致往往导致较差的教学效果。

教师创造性与演绎能力受到制约

目前相当多的课堂都采用与教材同步的PPT授课方式,然而该方式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创造性与演绎能力。PPT方式看似易操作,并因此而流行,但是不能体现出教材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动态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教学设计所着力要求体现的。教学设计本身就强调创造性,而PPT方式由于其模板性、可复制性、重复(使用)性等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创造性的制约。

实践教学环节机械程式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大都以应用型、技能型为主,所以实践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都采用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按照统一的指导手册像流水线一样的程式化,而缺乏了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思考与反思能力的培训。

高职“计算机网路课程”教学的建议策略与方法

1引入并体现现代教学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点务必要体现在高职“计算机网路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教材、教学设计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将知识的教授、归纳、演绎、运用、反思、创新等通过不同途径与方式整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2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以应用模式为本

知识的应用模式是在实践中对所学书本知识,即显性知识进行运用的隐性知识,其直接体现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并最终决定其个人实践工作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教学一般由个体自身领会。教学的层次是局限于显性知识及其关系平面,如图5所示。针对高职教学,应该重点突出隐性知识的教学,使教学层次覆盖两个平面。比如,树型管理结构与DNS问题、组播(树)问题,IP连接端口和实际主机地址之间的映射问题(NAT、虚拟主机),路由协议与P2P结构问题,等等。

3教学体系设计多维化

根据1中的论述,要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实现教材体系设计的多维化。教学内容的体系设计应该统一在基本理念基础上,多个维度形成逻辑上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多个维度的逻辑并列。比如,针对网络的发展,教材内容给出从单机局域网或广域网互联网Overlay网络的思维变迁及相关原理,自学内容给出典型网络的细节内容及其思维本质,习题部分可以拓展教材内容(比如IP地址与二进制)、以及建立面向模式的思维方法(比如连接与非连接),实践部分安排基本实践以及一些开放型实践(比如给出应用场景,要求设计方案并分析)。

4注重任务驱动,归纳与演绎并进

注意任务驱动方法的设计,以特定任务作为驱动,例如单个知识点、概念或者问题、情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其他问题,进行类比以及相关归纳,抽象出其中一般规律,总结出方法与原理。而后,在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推演到其他类似问题,采用从个别一般个别的教学途径。这样,既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对于IP地址的理解,可以从互联网的本质,即网络互联时如何标识一个连接端点这一问题着手,得出IP地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再解析针对不同的网络规模,地址分类问题。接着将地址匮乏问题引入,由此介绍子网概念、子网掩码概念、NAT概念等。使学生理解概念和具体问题解决的关系,以便充分理解概念。杜绝直接演绎、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5开放实践教学

增加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比例,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一定情境下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解决的能力。对于理论层面的结论与现象,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验证与检验,并鼓励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进行新实践。

6多方位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交流与研讨,弥补教师本身教学理论水平与能力的不足以及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挖掘隐性知识,注重动态教学设计,引入并共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建立面向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动态增长型知识库。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