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1

景观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他的结构较为松散,是几种实物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围合的实与虚的对比。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思想上的变化,

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方向为“景观空间组织律”并且提出“景观空间格式塔”的概念。在景观空间组织律方面,将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转义为图底关系。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中式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完形心理学派所作的大量实验证明了一个人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也就是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这种整体的结构样式即为“完形”,追求这种完形的效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完形的过程中人类加深了对于空间的了解和认知。图底关系是笔者对完形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归纳。图形―背景相对大小定律――如果两个场部分彼此分离发生双重呈现,那么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形将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在图形的面积和背景的面积之间差别为最大时产生,即图形尽可能的小。

图形的特征简要归纳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图形――背景问题的新功能在于:图形背景问题及所提出的规律定律不仅存在于视觉领域范围,它适用于一切感觉如嗅觉听觉等。

空间连续不断的包围着我们,我们始终处于各种空间之中,封闭、开敞或半封闭,并且在不同形式的空间中进行相应的活动,观察形体、聆听声音、感受温度以及嗅到芳香等。空间是由石材木材金属等元素组成,它的视觉形式、量度和尺度组织关系等这些特点都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即我们对于形体要素所限定的空间界限的感知,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景观空间就形成了。

“空间”一直是景观中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景观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景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传统的西方景观空间从形态上来说强调对称性,相比之下,中国景观空间的限定比较模糊,往往以无形预示着有形,中国景观空间常被人称为“流动的空间”。中国人看待事物,习惯于将其简化并再现。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看待景物空间结构的视角,把中国人的世界观缩影于由人所构建的物质空间里。这种物质空间就是中国的景观空间。大部分中国园林体现的是“道家”的“大道无形”的理念,让人在景观空间中感受“有”与“无”的交替。也正因为如此,动态的行走成了体验中国景观空间的必要形式,在更替中体现围合的美感。

景观空间与其他空间是不一样的,景观空间结构更为松散,达到空间围合效果的元素更多样化,与建筑依靠大量五里围合不同,景观空间更多的是通过心理上的暗示让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景观设计的平面图不过是它所有元素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投影,无论平面的构图多么完美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景观空间的质量,纯粹的那些景观元素不能够代表景观空间,而纯粹的那些空白之处也不是完整的景观空间,它们两者其实是一个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把人知觉世界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对于整体性的感知和对于环境关系的把握。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景观空间设计领域,就是把空间视为一个视觉动力常,从人的生物角度出发,寻求人类对于景观空间的共性认识,挖掘人对于空间感受的基本立场关系,从而掌握人对景观空间的理解方式,便于设计师从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景观中寻找到一些不变的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设计工作。

格式塔心理学曾提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的元素容易成为图,扩展到景观空间中来讲,阿基米德集合体空间比不规则空间更容易成为图,而同一个空间内体量、密度越大的元素越容易成为图形,比如建筑就比植物容易成为图形。然而在景观空间中并不是越清晰的图底关系的,有的时候反而让人似是而非的图底关系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图底关系在景观空间中体现为“景深”关系,图底关系越明确,景深也就越强烈。

(一)景观空间中形象要素的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的设计首先由一个平面布局的问题,由于中国景观空间设计一般采取内向布局的形式,比如苏州的半园、畅园、鹤园,无锡的寄畅园等均属此类。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如回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形中式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园的中央设置水池,更增强其内聚和向心的感觉。这种内聚和向心力使园中心得水池密度(或质感)相应增加,呈现出“图形”的特征。

除了水以外,在平面上,建筑、山石、花木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其它三个要素。江南古典园林的平面设计遵循主从分明、小中见大这些美学原则,巧于因借。每个院都设有主要景区,主要景区一般以水池为中心,不仅面积相对较大,且景观内容丰富有趣,并安排主要厅堂。建筑、山石、花木的布置因紧凑丰富而呈现“图形”的特征,全园相对疏散平淡的布置形成了“底”。园区的主要景区相对于全园为“图”的特征,而单就其自身而言,花木、山石结构相对疏松,轮廓模糊,形状非规则或非对称形;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和水池则有相对清晰的轮廓线,结构相对紧密,且建筑具有对称和规则的形状。因此,主要景区的“图――底”关系是以建筑和水池为“图”,景区总体为“底”。

(二)中式景观空间立面图底关系

古典园林设计平面上的主从、疏密关系反映到立面上,必然呈现出一种或张或弛、忽开忽合、具有起伏变化的节奏感。起伏是借高低错落的外轮廓来表现的,由于园林建筑屋顶形式各不相同,其变化及其丰富。且这种起伏变化往往还不止一个层次。例如常见的苏州园林,多依附于住宅的侧墙建屋,侧墙本身的外轮廓线就充满了起伏和变化,成为特设的背景,对园内建筑起到很好的烘托和陪衬,即“底”的作用。而园林建筑本身轮廓线的变化,以及某些临空建筑形成的轮廓线则作为“图”呈现于背景之上均可看出这种清晰的图底关系。(见图)江南古典园林大部以因借于山林野趣的自然山水林石、日月天光作为底或图,形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丰富的景观变化,把单一、固定的图底关系处理成多元变化的、动态转换的图底关系。

对于建筑个体,也有其单独的“图”与“底”。江南园林建筑外墙面一般为白色,而其中的木门窗则为栗色,且都有雕镂精细的花纹。园中单独的隔墙则用青色砖砌的漏窗装饰,有丰富的精美图案。简与繁、大面积与小面积、白色与栗色,数种因素的综合形成建筑单体立面上的图底关系。

除了园林建筑外,园林中精心布置的山石、花木有时也会与其背景(常常是一面粉墙)配合形成一种图与底的关系,增强了观赏的价值。如扬州个园中的春石、苏州拙政园听雨轩庭前的芭蕉,都是以粉墙作为背景的图底关系。

苏州博物馆的景石与其后面的白墙也形成极清晰的图底关系

(三)景观空间图底关系

中国古典建筑与其周围的庭院园林空间所共同组成群式空间,在空间构成上讲求的是整体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单体空间之间的穿插、呼应、交流。建筑和景观空间本身不太讲究界定的明晰性,从而形成具有模糊的空间特质,即所谓的“处处临虚,方方侧景”。每一个单体空间的布置都要服从于建筑与景观构成的整体空间。

江南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所以为求得传统美学追求的幽雅深邃的意境,使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空间的渗透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从而极大的加强景的深远感。例如某一对象直接看和隔着一重层次看其距离感是不尽相同的。倘若透过许多重层次去看它,尽管实际距离不变,但给人感觉上的距离似乎要远得多。而这一重重层次,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层层的图底关系。苏州留园鹤所,临五峰仙馆前院一侧开窗洞,从室内课透过巨大的窗口看到整个庭院,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相连通,互为渗透。这面带有打的窗口的墙在此起到了“底”的作用,而透过窗口看到的庭院的景色是“底”上的“图”。但这一“图”又非单一的,由于庭院围墙上的长方形、圆形、六边形门洞和漏窗,此“图”又可再划分出图底关系,即庭院围墙为“底”,而透过围墙上的门洞看到的景色为“图”。

江南园林中常用的“对景”、“框景”、“借景”,都含有这种空间上的图底关系。所谓框景,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从而使景物好像一幅画嵌于框中。框与其中的图画,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组织律是根据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理特点总结出来的规律,本文重在探讨如何利用人所独有的特点来问景观空间设计所应用,来提升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图底关系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把握的空间关系,图底分明的景观空间让观赏者一目了然,而图底关系模糊的景观空间能够让不同的观赏者欣赏到不同的观赏效果,并从中体味乐趣。

总的来说空间组织律是对于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的补充,设计师如果能够妥善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但能够克服景观空间中某些客观不足,还能够创造景观空间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刘滨谊著.《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丹・凯利著.《Dan kiley:In His own Words》.1998.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前 言

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并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措施进行了介绍。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园林植物景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公众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它更是一门美学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美学设计中,其功能效果固然重要,但其视觉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该突出视觉元素的作用,不能只一味追求其功用性。而视觉元素主要由点、线、面、体等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在兼顾园林植物景观的功用性的同时,也要结合点、线、面、体、色彩与空间,追求一种视觉上的美学冲击感,以给人眼前一亮的美感。更具体地说,园林景观设计师首先要明确的便是视觉元素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以下将结合视觉元素的几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构成的整体视觉谈谈它们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这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措施

1、合理的比例

适度的比例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在新接触的事物上找寻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自古以来就有对比例的研究,我们常见的有黄金比、平方根矩形,这些比例可以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适宜的比例尺度可以使人们感到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对事物的感情,在多年来对植物景观的立面、平面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植物景观中也蕴含着各种比例关系。所以,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必须要注重,适宜的比例可以使植物空间景观看起来得体合宜。

2、用重复表现简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线条越复杂越能表现技术的高超,实际上更多时候简洁更可以表现美,简洁的形状、色彩、线条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重复,是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最常用的方法。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质感、形态这些人们最直观的触觉、视觉来体现。不同的植物可以通过相同的色彩、质感、形态进行重复从而使整个植物空间达到统一,这样的重复在单纯的同时又不乏变化。在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的重复是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这种重复形成的景观十分的单纯,没有太多的变化,可过长则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具有一定变化的重复是植物组群重复,或是让每一组植物组群的3/1于相邻组相同的手法。要想达到整体的统一则可确定重复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形状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变化的。这样的重复可以使组群、空间之间有联系,从而达到统一的效果。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3、规律性的秩序

秩序是植物景观的节奏,它吧视线从一个焦点(要注意,一个视野中的用来形成焦点的植物只能有一个,所以合理安排主景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位置特别重要)很自然的逐步的引向下一个焦点,这种形成秩序,按一定间距种植,直到间距出现变化的布置,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变化的植物从而形成秩序。在植物景观中,按照一定的节奏合理的运用色彩、质感、形态可以使植物配置协调,这种节奏可以有色彩、质感、形态分别形成,也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合理的运用秩序规律可以使植物景观中的空间和各种形式和谐的共存于一个统一的、有秩序的整体之中。这是十分重要的。

4、不同角度的多样性

可以引发人们兴趣的事物一定具有新鲜感,在植物景观中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使观赏者感到单调平淡缺乏新鲜感,这就需要利用多样性来控制过多的重复,从而使人们对此感兴趣。达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不是仅靠植物种类多样式多就可以的,要有一种控制性的、能够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只会再进行变化。那些用来“调整构图”的植物成为重点植物,用来“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当然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可以通过多方面来体现,例如植物的质感、色彩、形态的变化等。

三、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植物的功能性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植物的生长特性,形成了空间的虚界限,确定空间属性:林下、垂直、开放、封闭等,利用植物配置再结合建筑、汤池的风格特点,创造不同的植物空间。

1、植物空间类型

(1)焦点观赏空间

空间界限不明显,采用疏林草地的种植模式。园林植物配植讲究一株独赏、三五株成组,以此形成空间焦点式景观,吸引浏览视线,产生停留心理。

(2)线性动态空间

随着道路的动态走向配植行道树,作为连通的空间序列,对于各个不同形状、大小、功能的空间进行引导连接,既是绿化景观轴带,又分隔空间格局。

(3)静态休憩空间

以疏密开合适当的植物景观围合出可观赏、休息、交往的静态私密空间,与线性动态空间连接。以上三种空间类型对应“点-线-面”的空间构成。

2、空间层次表现

植物是构成园林空间远景、中景、近景的主要元素。运用对景、借景、框景、漏景、障景、夹景等手段,通过大小、虚实、明暗等关系的处理,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进深感。以最上层的高大乔木作为远景形成背景林,强调植物群落的参差错落和深远效果。以小乔木和灌木作为中景,勾勒林冠线和林缘线,展现空间形体。近景则注重植物的个体美或小片丛植的群体美,体现鲜明的空间感和层次性,强调植物搭配的姿态、色彩、高矮等。

3、景观空间营造

整片绿地设计了多种空间形式,强调空间之间的大小、疏密、开朗与郁闭,使空间形态多变灵活,景观相互渗透、流通,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

(1)疏林景观。

疏林与草地的结合比一般的草地景观丰富、有层次感,并且有一定的开敞性和通透感。通常以树木为本、间隙草花点缀;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设计原则。在水边、园路旁利用大乔木、花灌木散植形成疏林景观,利于创造隐隐密密、虚实漏透,阳光斑斓的意境美。

(2)密林景观。

位于景观,用于与外界空间的隔离。同时作为内部环境的背景林,是景观中的远景元素,能够提升空间层次。处于温泉体验区的外部,郁闭的树林能为室外泡汤创造良好的静谧空间,增添了自然野趣的氛围。

(3)草坪景观。

草坪虽然单一且缺乏垂直空间景观,但可小面积应用在植物密度较大的空间或衬托孤植景观树,使空间整体开合有度。

(4)其它植物景观。如道路植物景观和特色植物景观。道路是园内的交通系统,有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其两旁的景观多由植物创造。在主路旁设计规则排列的遮荫行道树,下层配修剪灌木;次路以花灌木为主,曲折蜿蜒的花径、葱葱郁郁自然式配置的灌木,下层植耐荫地被或草花;特别在道路转弯处应植色叶树种或姿态美的树种等,便于吸引游人注意。适当利用微地形创造丰富的植物群落,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和模式给人步移景异的感觉。

结束语:

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的绿化效果。同时,它也是风景园林集观赏和实用功能得以最佳展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确保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状态,以此创造出人们需要的、满意的风景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91-92.

[1] 魏士宝,胡维平.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景观空间;视觉;审美特征;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景观空间的视觉是由人类通过记忆、联想、想象与认知理解等过程确立的。景观空间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由其视觉效果来决定,视觉、景观和空间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设计方法的中心内容。视觉景观就是强调视觉在景观空间体验中的主导地位,人们通过视觉体验可感受到现代景观的空间距离、体积、空间界面和方向特性,并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景观环境形态,在心理上引起反应。

二、景观空间的形态要素与形态美:

1、视觉性艺术形态基本元素:

点:点是形式的原生要素,尽管从概念上讲,一个点是没有形状或体型的,但当把它放在视野空间中时,它便成为一种存在。当处于环境中心时, 它是静止、稳定的。

线:线是造型中最基本的要素。两点之间生成线,它是面的边缘也是面与面之间的交界。线的方位或方向能够在视觉构成上产生作用。

面:面由线平移而成,只有长度和宽度,没有深度,由其外边缘的轮廓线确定,表现的外形就是它的形状。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空间界定主要由地面和竖向平面完成,偶尔用到顶面。地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形式、色彩、质感决定着其他要素。地面材料的质感和密度也影响着人通过其表面的方式。垂直面,如景墙、绿篱、树林等决定着空间的联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景观的总体形式。

体:面展开变成体,所有的体都由点、线、面组成。形式是体的基本的、可以辨认的特征,它由面的形状和面之间,这些面表示体的界限。一个体可以是实体,即体量所置换的空间;也可以是虚空,即由面所包容或围起的空间。

2、形状:

形分几何形、抽象的自然形、自然形等几种。在几何形中,正方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图形,圆形则有简洁、统一、整体的魅力,给人以完满、柔和的感觉;在抽象的自然形中,蜿蜓的曲线是景观设计中最广泛应用的,蜿蜓的形状是一些景观元素设计的理想选择;自然界中存在一些软质的、不规则的形式。

3、色彩:

色彩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造型要素之一,它能赋予景观以形体鲜明的特征。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3个方面的性质,即色彩的三要素。人们早已将情感赋予色彩,使之与不同的情感紧密地联系着。

4、肌理:

肌理是感性很强的元素,表面肌理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触觉的,即表面的纹样能用手触摸分辨,或者说看到的形象与摸上去的感觉一致或完全相反;另一种纯视觉的,即表面光滑、光亮的程度、色调等产生的视觉效果,如光滑的混凝土墙、粗糙的树篱、波浪形的树木等,这些不同的材料肌理均影响人们的空间感受。

三、景观空间的视觉形象表达处理手法:

1、多样与统一

“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形式因素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协调一致。事物本身的形体具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等;质具有刚柔、粗细、强弱等。这些对立的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形成了和谐。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多样而不统一,必然杂乱无章;统一而无变化,则呆板单调。景观空间是多种要素组成的空间艺术,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通过许多途径来达到。如形体的变化与统一、风格流派的变化与统一图形、线条的变化与统一、形式内容的变化与统一、材料质地的变化与统一、尺度比例的变化与统一、局部整体的变化与统一等。

2、对称和均衡

对称和均衡指以一个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线为轴线,将等同的形式和构图均衡地分布。主要包括绝对对称均衡与不绝对对称均衡。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而且花草也被修得整整齐齐,其造园手法上注重绝对对称均衡。正如法国的凡尔赛宫,总设计师勒诺特尔为求恢弘气派,用直尺和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现在看到的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而中国园林则讲究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注重不绝对对称均衡。例如,坐落在苏州城中的一座大型宅园拙政园,植物造景形式灵活多变,“海棠春坞”“玉兰堂”等小庭院都注重对植株单体的审美,以自然之奇为主,决不会试图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形状,因为这样有违顺应自然的造园理念。

3、节奏和韵律

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当形、线、色、块整齐条理并重复出现,富有变化的排列组合时,就可获得一种节奏感;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形象在时间与空间中展开时,形式因素的条理与反复表现了一种和谐的变化秩序,从而产生富于感彩的律动感。

四、现代景观空间应有的设计原则:

1、历史连续性

景观空间始终与一定时间维度相联系,城市与时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景观是遗存下来的记载着空间演化过程的片段在现存地段原有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将新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手法与历史信息连接起来,就是保持历史的连续性。其中的历史信息和新的信息都应该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但新的信息应反映时代的特点。

2、空间连续性

不同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科技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风俗会使不同的城市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要保护城市公园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持历史延续性,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空间连续性。例如,中国古镇传统民居中迂回曲折的道路,行进过程中不断转换视点,空间的划分和正负空间的对比,空间层次的递进及尺度的微妙的变化,都能营造特有的景观历史文化氛围。

3、传统心理的延续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传统劳作方式和所属的实体环境共同构成了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全部特征。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不仅靠保护实体环境,更多的是要保护人们的真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心理,这里的“传统心理”就是文化上的认同,它延续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延续。在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以居民文化生活的情节为设计元素,采用雕塑、地刻等表现手法,使其成为城市生活文化的诉说者。这种形式特别贴近生活,所以也是意趣盎然的。例如,山东济南泉城路上的几个雕像设计即是游客休息的区域,又可以融入并参与其中,使人们与其产生互动对话。

五、结语:

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景观代表的文化、生活、健康、活力等积极的一面,终将在城市建设中日益重要。因此,作为设计者更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体验,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意义。正如约翰・西蒙茨所说:“我们可以说景观建筑师的终身目标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所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马克・特雷布.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丁力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王向荣.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陈宇.城市景观的设计评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M].科学出版社.2003.

[5] 李超德.设计美学[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4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

(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

(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

(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

(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作者:吕茜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2]李煦.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孙莞.基于个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4]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16]杜恩龙,毛航峰,张东栋.浅析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空间[J].城市建筑,2013(14):36.

[17]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8]周剑锋.浅谈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城市灰空间多样性空间活力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Urban grey space is a class of space which is usually ignored, is a transitional space between the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and outer space, is the edge of the city's space, is a kind of typical urban open space. Urban grey space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urban space. Creating humanized space is not only to adapt to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the means to create fun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is suitable for people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pace, but also a way of improving life quality of people who are the main body in ascension city. In this paper taking grey space between buildings and buildings or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summarizing this kind gray space character of uncertainty, borderline, exploring four ways and methods to build this kind gray space vitality, and meet the demand of people's life, via improving land use efficiency, enhancing vitality space, improving urban vitality, city image and urban lif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 city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 Gray Spaces, Multiplicity, Space Energy, Place Spirit

“灰空间”理论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他用“灰”的概念表达并追求一种不定的、模糊性的、边缘的空间,灰空间的研究转变了以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理解模式,发现了空间过渡区的重要作用。灰空间多以开放、半开放形式存在,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交融的目的。[1]本文针对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城市灰空间(以下简称“灰空间”)来营造具有渗透性、多义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共生,地方文化特色与艺术共融的情境空间场所。

1灰空间活力营造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城市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城市中建设的建筑物均朝着多层、高层发展,根据建筑设计日照间距的标准,保证建筑的日照需求,高度越大,建筑之间的间距也越大,这类灰空间(主要是建筑之间的间距空间及建筑的底层空间等过渡空间)由于其功能的不确定性,经常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得不到重视。灰空间可以通过规划师或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实现环境与建筑或建筑与建筑的良好过渡,展示空间的魅力,创造高品质的空间环境,最终营造出人性化、个性化的场所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

正如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的: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意图或者具有计划性,就是积极空间。[4]灰空间的活力营造将灰空间从“消极空间”转变成为积极空间,为城市中的主体――人对于生活活动要求的满足提供了场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现代城市中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重新拾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爱与被爱的热情,让社会更加的安全、和谐、富有人情味。同时对灰空间的重视及精心的设计,也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2灰空间的特性

2.1不确定性

灰空间在边界的界定、空间尺度、功能上具有不确定性。灰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外部空间相连接,是两者之间的过渡空间,没有明显的界定此灰空间的边界,缺乏基本的引导性。其空间尺度基本是为保证建筑日照需求,按照建筑设计的日照间距标准确定,是随建筑高度、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并无确定的空间尺度。这类空间不像建筑内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按照“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进行设计,这类灰空间是建筑设计中按建筑设计日照间距规范留出的空间,其作用是使建筑满足日照需求,并未赋予此灰空间特定、明确的功能。

2.2边缘性

灰空间的边缘性主要体现在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人们心里存在的位置上。灰空间是以建筑内部空间为中心向外扩散并与城市外部空间衔接的半公共空间,它处在建筑及城市的边缘位置,是城市的边缘空间。按照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对消极空间的解释(自然发生无计划性的空间,从空间论来说,无计划性是指从内侧向外侧增加扩散性)此类灰空间是属于消极空间,难以得到人们过多的关注,在人们的心里几乎没有容纳此空间的位置。[4]

2.3“特殊性”

灰空间的“特殊性”体现在空间的设计上,由于其边界界定、功能的不确定性,按照“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经常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得不到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常被看作是建筑设计的附属空间,未能挖掘此灰空间的内涵意义及设计价值,基本设计及处理手法都是对其直接进行绿化设计,为建筑增添绿色气息,使得空间的景观环境既不像是自然环境,又不像是人工环境,而是半途中的空虚地段。导致灰空间成为一类特殊的空间存在,同时由于灰空间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及丰富的内涵意义,处于城市边缘空间及过渡空间的特殊位置的灰空间,设计手法及营造方式也应具有其独特性,来营造灰空间的活力及魅力。

3灰空间的活力营造

对灰空间的活力进行营造,首先要界定空间的空间范围,使范围更大的城市外部空间成为此灰空间的消极空间,那么此灰空间就从开始的对建筑的消极空间转变成为对城市外部空间的积极空间,正如芦原义信所说:建筑群外部具有油画背景般的充实空间,该空间包含了人的意图和计划性,可以作为积极空间来考虑。要将灰空间设计成为“具有油画背景般的充实空间”,还需要提升空间功能及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赋予空间以动人的景观环境展示自然及人文美的意境,以此来构建空间的场所精神,增添空间的艺术文化特色。

3.1空间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灰空间是由建筑立面、道路、城市外部空间的界定边界等围合形成的空间。对灰空间进行空间范围的界定,是使此消极空间积极化的首要步骤,界定空间的空间范围使此灰空间拥有明确的边界和具体的空间尺度,使空间的营造更有效、更紧凑。空间范围的界定并非与周围空间相分隔,而是具有相对的整体感,作为设计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受到重视。界定之后的灰空间在设计营造过程中,当考虑周围环境,融入其中,具有渗透性;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具有多向性,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得空间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1.1渗透性空间――融入环境

通过空间的分隔与联系、借景、对景等处理手法,将灰空间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一部分融入周围环境,达到空间渗透性的效果。从历史层面考虑,需要保持历史的延续性,并不因为空间活力的营造割断历史的发展;从现实意义来看,这种渗透的设计方法,加强了空间与周围空间的联系,将点的空间连接成线,进而构成面状的城市景观空间;从城市人们亲近自然的角度,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一致反映地域与自然环境的要求,满足人们想逃离城市喧嚣的氛围,向往自然环境的精神需求。

3.1.2多向性空间――行为引导

灰空间的多向性设计通过设计多个出入口实现,充分向人们展示此空间的活力及魅力,引导、吸引更多的人使用、体验此空间。对空间的营造,空间的引导性设计是保证空间设计成功的关键。灰空间的营造可借助景观空间序列的手段方法,达到对人们心理及行为引导的效果。灰空间是城市的缝隙空间(即所谓两块马赛克相遇的地段)[3],是过渡空间,这类空间需要进行心理及行为的引导,即要使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性部分逐步转入到灰空间的半公共性部分最后转入私密性的建筑空间部分。因此,要进行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引导人们从城市公共空间部分进入到灰空间,同时也要引导人们从灰空间进入到建筑内部空间部分,在这个连续性的景观环境构图过程中,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利用地形设计台地、廊道、踏步、空花墙等空间变化方式展现空间的过渡性、流动性,通过墙面、地面、顶棚、室内外的光与影的变化效果,光影与侧影的连续图案的穿插、交替、连续等实现美的感觉。

3.2多义性空间――多维意境

要设计具有魅力、充满活力、对人们具有吸引力的空间,就要满足人们对空间多义性的需求。灰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被默认赋予单一的交通功能,并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及完善的交通体系设计。对灰空间的活力营造,需要赋予空间灵活多样的功能:交通功能、休闲功能及交往功能等。丰富空间的内部功能,使空间具有多种不同活动的体验,提升空间活力。

3.2.1完善交通

灰空间是城市外部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是联系两类空间的桥梁,因此其具有默认的交通功能。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将交通功能的地位从默认提升到明确时,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预留充足的空间,设计良好的步行系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不是按照设计的道路行走,而是直接穿过景观植被,寻求直接的交通联系。因此在设计时要研究了解基础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以人的行为心理为主要因素设计简洁明晰的交通流线,尽量避免“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一现象的发生,破坏空间秩序及景观设计。

3.2.2促进人际交往

人是群体性动物,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处于社会之中必然产生人际交往,这种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正如丹麦建筑师杨・盖尔所说“正是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城市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使城市死气沉沉即使建筑物的色彩再多,体型变化再丰富,也无济于事。”城市空间因为有人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人才是城市社会中的主体。在斯坎的纳维亚有一句古老的非常精辟的谚语:“人往人处走。”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见面促进了邻里间的交往,人的活动以及有机会亲身体验人间万象是一个地区最诱人之处。[3]因此,定位发展交往功能,创造交往空间,通过设置多样适宜人们交往的设施小品:富有亲切感拟人化的桌椅、私密性稍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小亭子、联系建筑底层空间顺应建筑形式的交流长廊等,不断挖掘潜在的空间活力,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交往空间。

3.2.3提升休闲品质

为了满足功能多样性的设计,可在适宜的灰空间穿插休闲活动的功能,休闲品质的提升需要让人们参与其中,认知及感受空间中的元素,对人具有感知性;人在空间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也需要注意空间的使用安全性,让参与空间活动的人们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提升人们在此灰空间中休闲活动的品质。

1.空间的感知性

对具有休闲功能的空间进行设计要具有人本化的关怀,各种的设施一定要齐全。同时作为人们的观赏与活动空间,让人们活跃在有着各样设施小品的空间中:体现地方文化的雕塑、修剪成不同形状的树篱及树球等,在观赏、休憩、潜移默化间感受宁静的氛围、雕塑的内涵、历史的凝重,给人以美的享受,易于人们认知及感知,产生共鸣。

2.空间的安全性

空间的安全性包括造成人身安全的犯罪、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儿童活动安全等三个方面。为了解决上述安全性问题,设计时应在保证空间中无死角的基础上增强个人的领域感,这样能够减少空间中的犯罪行为,也能创造私人空间,使人们放松心情、降低人自我保护及防卫的心理、打开自己的心扉,融入自然之中的精神享受,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设置无障碍通道,保证残疾人的通行安全,同时也要注意空间中儿童活动的安全性。

3.3塑造空间景观

景观性是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特征,纵使灰空间未得到重视进行精心设计,也会进行相应的绿化景观设计,无论是在规划还是建筑设计中,对这类用地进行绿化景观设计都是最普遍的做法,也是多数人认可的一种处理方式。但是要营造灰空间良好的空间环境,不仅要有自然绿化景观的设计,还要加入具有丰富内涵、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小品,赋予空间一定的文化特性,活跃空间的氛围;同时配备设计合理的景观空间序列,对人们的心理及行为活动进行引导,吸引人群进入并体验空间。

3.3.1观自然意象――寓情于景

灰空间的处理方式多数是进行自然绿化景观设计,满足地块设计中绿化率的要求。要挖掘此灰空间的潜在活力及价值,对此类空间进行精心设计,需提高设计要求,不仅要设计人工环境如同自然环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还要达到古人所谓“寄情于景、寄情于山水”的景观效果,使使用者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3.2说人文佚事――沉淀历史

景观小品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必不可少的设计,而要创造出具有休闲、交往功能的空间,设置人文景观小品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手法。首先各类设施小品(如桌椅等)要齐全,其次才是设置观赏性的人文小品。例如雕塑是景观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要素,它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对一件事,一个地区的感受的积淀。一个小小的雕塑往往浓缩的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一段感人的故事、或是一个伟大英雄传奇的一生,是一种典型的以小见大、以固定时空反映时间流动的手法。[3]它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性极强。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中合理的设置雕塑等人文景观小品,可以活跃空间的气氛,传递一种文脉精神,宣传一种或多种文化思想,反应历史的轮回及时间的流动。

3.4构建场所精神

无论是人类本身的需求还是事物实体均存在其物质性与精神性,因此在灰空间的营造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构建空间的场所精神。而表现一个空间的场所精神可以通过特有的地域文化(如设计材料、风格、技术手法、符号语言等的利用)的融入及各种不同的人文景观的设计,来增添城市活力及艺术气息。

3.4.1赋予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体验当地的文化内涵及地方特色,在展现现代高科技工程技术的同时,融入当地的地方特色材料、建筑风格、设计语言符号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为一体,向使用者展现当地的文化与历史传统特色。

3.4.2增添艺术情怀

在营造场所空间过程中,要提高整个空间的休憩、休闲、观赏、活动等价值,对空间的设计还要考虑其空间的艺术性,不仅仅是景观小品设置的艺术性,还要从空间界面设计、空间形状设计、空间视线设计、自然绿化景观设计等方面考虑空间的艺术性。

当今时代为了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在设计过程中要对灰空间给予更多的关注及重视。我们在进行灰空间的营造中要充分肯定了人的创造性及人们对于空间氛围建构的重要性。在日常世界与公共生活中创造生动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易于达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共鸣,也有利于建立大家认同一致的生活伦理道德规范,产生感知性及认同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内在力量影响下,生活才能更加真实,社会才能保持和谐共生,城市便能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薛密编译.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黑川纪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彭智谋,朱丹.城市灰空间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J] .规划师,2007,23(9).

[3] 李.城市中心区建筑边缘空间亲和力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2004.

[4]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张诗晨,李靖楠.城市灰空间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7] 陈黎.“灰空间”――模糊的魅力[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8] 杨春艳马辉.浅谈灰空间与人的心理[J].华中建筑,2004,22(2).

景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当代中国;中国画;环境景观设计;天人合一;置陈布势;意境

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36-03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以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其领域包括从宏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环境景观节点设计,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视觉效果的再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是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在造园理论和造园实践上独树一帜,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和中国绘画相生相长。人们长期以画论代园论,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创作,从绘画中获得了园林造景艺术的启示,以其绘画构图理论、技巧手法与形式美法则作为园林布景的指导,以自然山水画的美景作为园林造景模拟的对象,构造出秀美的景致。唐代的王维、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张南阳、周秉成、清代的李云林、石涛、郑板桥等,他们既是擅画者又是造园者,他们的艺术理论实践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明末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在设计史、美术史、园林史上都有着宝贵的价值,从而使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创造了造园史上空前的辉煌。

诚然,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目前已经可以通过电脑辅助绘图或专业手绘工具进行预期效果的表现,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已经不再被应用于景观设计表现中。但二者出于相同的审美哲学,有着类似的精神理念,因而也有可类比的创作手法。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各大城市逐步踏入“工地景观”,难免出现一批没有文化积淀,不符合人们心理结构、行为需求的垃圾工程。因而,到传统中国绘画中寻找出契合点应用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以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传承文化,推进现代环境景观设计艺术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

在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上,中国古人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宇宙是一个普遍和谐的体系。天人合一的核心含义是人和天由同一本体构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国美学的本体核心。中国的文章讲“文道”,诗讲“诗道”,画讲“画道”,道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以“美”的形式体现出来。

中国画主张艺术的本质在于客观自然再现与作者主体精神表现二者的高度统一,其创作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面向大自然学习,一面又要抒发艺术家的性情,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也是中国画创作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是主客体的合一,理与气的灵通,也称“道境”。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如槁木,心固可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画道的关键在于妙悟自然。中国画家作画时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状态,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是道的本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生生不息,而中国画正是特别注重生命感的表达。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会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在现代文化逐步全球性融合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东方的审美哲学对现代景观的影响力。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景观设计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文化上的归属感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中国拥有独特的传统美学思想,优秀的造园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来说,研习其中的经典表达手法,继承其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发展现代环境景观的必然途径。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在景观设计中,人类的审美情趣和自然属性正受到更多的尊重。作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完美结合的作品,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人类回报自然的礼物,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天人合一的宜居环境。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所讲求的“天人合一、永续经营、三才之道”,与当代“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学思想完全吻合,这对注重人性回归,贴近自然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置陈布势的构图原则

构图在传统画论中称之为“章法”,即考虑整个结构和布局,使结构主次分明,远近得体,于变化中求统一。构图规律、疏密参差、藏露虚实、呼应简繁、明暗曲直、层次及宾主关系等,是中国画论与造园景观设计共同的理论和依据。顾恺之首先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概念,而谢赫在他的“六法”中将“经营位置”奉为六法之一。传统中国画中的“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即构图,在景观设计中就是初步的概念规划阶段。

潘天寿先生认为:中国绘画之根在于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为“道”,道之形象是太极,S形弧线,任意延伸,无始无终,循环往复,一切都在生生不息中流动,这便是气。气的存在就是运动的存在。“万物之成形象,无不由气之摩荡自然而成”(唐岱《绘事发微》)可见,中国画家把“气”视作是形象确立的基础,描绘景物,以“势”来呈现,所谓“山水之象,气势相生”。

空间营造通过不同的“势”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古代画家重“势”已突破了可控的静止,有了主观能动的形式。“画壮士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画三马,隽骨天奇,其腾跃如蹑虚空,于马势尽善也;画七佛,有情势,皆卫协手传;画清游池,不见京镐形势”,《画评》中所述可见顾恺之注重画“势”。一则力求表现出所绘物象的运动姿态;二则突出所绘物象的特征及意趣,以形成其独特的个性之“势”。

在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也同样需要造其“势”、立其“意”。画在纸上,景由地起。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和项目性质,确定项目的设计理念,通过景观结构分析和功能分区来实现。山地丘岭的景区设计往往依山就势,没有高差的广场设计,会通过定量挖方,制造微地形,并通过景观元素的累加营造视觉中心。这个中心的确立代表了整个设计的点题之处,如青岛五月风广场,就以五月风雕塑为造势的最高点。

“势”是流动的,有韵律的,这才需要“置陈布势”。合理的布势能使整个画面滂沱大气、浑然一体,使整个景观空间“气韵畅通、生生不息”。中国古典园林的含蓄、凝练、隽永,犹如诗歌般的情调与韵律以及绘画般的构图形式,正是以笔墨意趣取胜。

在中国画构图的重要法则中,常用开合、虚实、疏密、黑白、阴阳、宾主等对比手法以造势。开合体现了一种起承转合的关系,王原祁在《雨窗漫笔》中曾写道:“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而下,宾主历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开合通过景观节点来体现,妥当安排景观中点、线、面的关系,以面为基底,通过线的引导,到达景观节点,由分至合,由合到分,在分合的韵律中烘托出景观中心。在景观设计中,只分不合,会让人觉得无景可看,而只合不分,会使人视觉连续紧张,产生视觉疲劳,只有分合得当,才能产生节奏性的视觉刺激,让人可憩可游,沉浸其中。

中国画的布置讲究虚实疏密。一般来说,山水画多讲虚实,花卉多求疏密。虚实,“言画材之有无也”;疏密,“言画材排比之距离远近也”。虚者,空也,只有处理好画面中的空白才能知“知白守黑”、“惜墨如金”。中国画在对空间的处理上普遍追求着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敢于大胆取舍,巧妙利用画面空白,无画处皆生妙境。然画事之疏密亦要“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所谓“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这种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的对比关系对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景观元素的运用中,以建筑、小品为实,水面为虚,园路为硬,草坪为软。在平面布局中,既要有一定量的景观建筑或景观小品供人们游憩、欣赏,又要有大面积的水域、草坪、广场与之呼应。在立面上,要采用堆山、树丛、建筑等景观元素和一些下沉广场、水域形成高差上的对比。在植物造景中,孤植、丛植相应而生。把握好这些景观元素,对创造连续的、不同性质的景观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园林疏密虚实相间、主次分明、幽曲和开朗相结合的设计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提倡朴素、祟尚自然、反朴归真、寄情田园山水。中国园林以山水植物和建筑作为基本设计元素,“虽为人作,宛白天开”。其设计以曲折多变的造型手法和自然野逸的意趣,讲求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造园理念,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绘画原理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不喧宾夺主,注重画面和设计中的整体性,同时考虑点线面的有机关系的原则,使画面或空间具有节奏感、韵律美。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升华

意境,意即意象,境即景物,属于不同的主客观范畴。意境一说来自于佛经“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意境是佛家乃至传统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画和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共同的灵魂和追求。传统中国画以超人的构图法则、特有的水墨意趣笔触营造画面创造意境,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为了传递这种感觉,中国画家相应地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这和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理解中国画和中国画论时,就不能把这种空间理解成科学的透视空间。

中国传统的园林追求神韵和意趣,以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以向往自然的精神欲求和诗情画意的意境审美为艺术特征,寓情于景,以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相互促进演变分化,逐步形成异彩纷呈的体系,如北方皇家园林的壮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雅秀美,岭南园林的风格新奇。当人类从最初的农耕文明时代的风景园林走出来,走过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在价值观念、判断标准、实践范围、专业背景和理论方法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已向更为深广的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作为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表达人类理想和个性生活的方式。景观要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必须在立意上让画家文人与工匠共同参与师法自然,遵循画理画法造园,功能上讲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作用上做到可观、可悟、可融,要引起美的愉悦、陶冶情操、震撼心灵。还要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优美境界,所谓“景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景观的意境,是比外在形象更为深刻,更为高层次的审美范畴。

不同的景观设计有其不同的特征,如:含蓄典雅、洗练清漪、神秘幽静、雄伟壮丽、粗犷劲健、浪漫飘逸,赋予人们各种感受。也就是说,景观的意境能使景观有灵魂、赋予环境情感和生气。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极大的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意境的感知必由景观体现思想境界,感化人的器官,打动人的心灵。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的象征。在环境景观艺术中,形式是载体,内容是表达,意境是要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化境”。

景观的感受是从直觉的心怡开始,把植物的形态作为各种象征和比喻,引起人们的联想,即“情由景生,境由心造”。设计者常以竹子象征君子刚正不阿、淡泊名志,让人们睹物会意、触景生情,做到传神达意。在景观中,不同的绿色植物配置,可产生不同的意境。高大的松柏、针叶树可构成肃穆的环境,而不规则的阔叶树混植可形成活泼轻快的气氛。完美的植物景观布置更有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的功能作用,这一切更加深了现代环境景观艺术的意境。绘画中植物的点缀与景观中的植物的合理布置与运用,能带来极美的艺术空间效果。画家或设计师常以竹间取道、画间求径等顺应自然的手法创造不同的视觉景观。四季景观植物配置常以春日桃李芬芳、盛夏荷柳相依、金秋银桂灿烂、隆冬腊梅傲放,使景观变化无穷,引人入胜,拟造出景观艺术的诗情画意。当现代景观艺术中具体的、有限的景观形象融入诗情画意的哲学精神,它便升华为抽象的、无限的审美对象。脱离意境的设计不能成为很好的景观空间设计,然而,我们现代景观空间的设计,多数还停留在满足功能加一点美化的层面,对意境的追求很少。景观空间通过人们的公共休憩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引导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自然、经济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通过・画境”论・意境”,给人们创造“如行画中”的景观空间是现代环境景观设计者的根本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