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1
宝宝由于年龄小,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咳嗽。面对宝宝咳嗽,妈妈总是很着急,可盲目吃药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就为妈妈精心准备冬季止咳四大提案,轻松应对宝宝咳嗽。
提案一:咳嗽宝宝对号入座
宝宝咳嗽症状为什么常常迁延不愈,这其实是妈妈没能按宝宝的症状对号入座有关。宝宝的咳嗽一般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咳嗽
一般咳嗽的症状不超过3周,称为急性咳嗽。急性咳嗽通常出现的时间较为短暂,最常见原因是感冒、支气管炎,其他如鼻窦炎、甚至肺炎等。宝宝除了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呼吸变浅快之外,有的还会出现“咻咻”的喘息声,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甚至还有发绀的情况。其中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1岁以下宝宝急性咳嗽的主因,尤其容易引发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
持续咳嗽在4周以上或反复咳嗽则称为慢性咳嗽。原因比较复杂,较多见的是哮喘、过敏,性咳嗽、慢性鼻窦炎等,其他如肺结核、肺部支原体感染、支气管扩张等。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宝宝咳嗽通常会出现在半夜,早晨咳嗽也会加重;另外白天宝宝哭闹或剧烈运动后也会加重。宝宝常常有过敏史,如湿疹、过敏性鼻炎等。患肺结核的宝宝同时伴有颈旁淋巴结肿大、盗汗、消瘦等症状。慢性咳嗽应到医院请儿科大夫仔细检查治疗。
提案二:应急方案
当宝宝突然出现剧烈咳嗽时,很多妈妈会顿时束手无措,又不能立即向医生求救,也不敢胡乱喂药,怎么办?其实此时妈妈只要掌握几招应急方案,就可以帮助宝宝减轻症状。
抬高宝宝头部
如果宝宝夜间突然咳个不停,甚至被咳醒的时候,妈妈可以将其头部抬高,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这是因为抬高头部可减少宝宝鼻内分泌物向后引流。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宝宝调换睡觉的位置,最好是左右侧轮换着睡,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拍打宝宝背部
当给宝宝喂奶时突然出现误吸呛咳时,妈妈应让宝宝俯卧在有斜度的平面上,保持头低脚高的状态。然后将一只手护住宝宝背部,另一只手窝起手掌,用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注意咳嗽的宝宝喂奶后不要马上躺下,以免咳嗽引起吐奶和误吸。
蒸汽止咳法
宝宝突然咳嗽加重怎么办?妈妈可以通过控制室温来缓减宝宝咳嗽,室温最好在20℃左右,湿度为60%~65%。如果宝宝咳嗽仍然不止,可让宝宝吸入蒸汽;或者抱着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浴室里坐5分钟,潮湿的空气有助于清除宝宝肺部的黏液,平息咳嗽。
热水袋止咳法
热水袋中灌满40℃左右的热水,外面用薄毛巾包好,敷于宝宝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这样可以加速驱寒,能很快止住咳嗽。这种方法对由于感冒出现的咳嗽症状尤为灵验。注意敷背前应给宝宝多穿几件内衣,以免宝宝烫伤。
热饮止咳法
当宝宝想咳却咳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喂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果汁应选用刺激性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
提案三:日常护理方案
当宝宝经久不愈地咳嗽时,妈妈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了。科学的家庭护理将有效缓解宝宝的咳嗽症状,缩短宝宝咳嗽时间。
增加空气湿度
当宝宝已经出现咳嗽时,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还会加重咳嗽。因此,妈妈需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来增加空气湿度。
远离尘土油烟
房间里不要有人吸烟,也不要有其他异味气体,如厨房油烟等,这些都有可能加重宝宝咳嗽。妈妈做卫生时注意不要让灰尘飞扬起来,可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家具。另外,家中应避免使用地毯。当空气质量差的时候,也应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的机会。
侧卧姿势睡眠
为了避免宝宝睡眠时咳嗽,可让宝宝取侧卧位,最好将头部或上身用毛巾、枕头垫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宝宝睡眠,这样也可使宝宝感到舒服些,缓解呼吸困难。
注意保暖
注意给宝宝身体保暖,尤其是冬天,尽量不要穿毛衣、绒衣类衣服,以免加重咳嗽。随时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防止宝宝脚心和头顶着凉,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但也不要让宝宝身体过热,因为衣服被汗水浸湿后更容易引起咳嗽。
远离花草宠物
宝宝生病期间,最好不要养猫、狗等宠物,因为宠物身上的毛皮过敏原会在房间里停留长达3个月。而且也别让宝宝近距离接触花朵,因为花粉也可能是过敏原。
提案四:食疗止咳方案
不少父母对宝宝咳嗽都很头疼,总给宝宝吃止咳药会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不吃药看宝宝难受的样子又很心疼。其实,如果父母在宝宝咳嗽未愈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药粥
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最好让宝宝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食宝宝。
川贝生梨
川贝生梨可用于痰多咳嗽的宝宝。取生梨1只,川贝粉3克,冰糖15克。将生梨去皮去核,加入川贝粉及冰糖,隔水蒸半小时,让宝宝喝汤吃梨。
百合绿豆汤
百合绿豆汤适用于久咳不止的宝宝。取百合50克,绿豆30克。将绿豆放入水中煮,绿豆快熟时再加入百合,煮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蜂蜜给宝宝服用。
蜂蜜蛋花汤
蜂蜜蛋花汤主治久咳少痰的宝宝。将300毫升水煮开,取鸡蛋1只打碎并冲入沸水中,加1茶匙蜂蜜后服用。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2
这位读者的宝宝一年得了两次肺炎,可能的确与“吃喝拉撒睡”这些寻常小事有点关系。睡得晚并不是因为宝宝的精神头儿大,而是因为家长的一味迁就导致孩子作息时间混乱。挑食不爱吃蔬菜的饮食习惯也必须得改改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虽然不见得导致疾病的必然发生,但起码都是不利的外部诱因。许多疾病在发病、发展的过程中,的确会有一些表现和迹象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宝宝肺炎也不例外。宝宝肺炎预后判断可有以下七项参考。
一、肺炎预后取决于:1.年龄;2.肺部炎症能否及时控制;3.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强弱;4.患儿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5.患儿机体免疫状况;6.有无严重并发症。
二、由于诊断及时、应用呼吸支持以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炎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合并症也显著减少。
三、小婴儿患肺炎后因抵抗力低,病变范围较广泛,病程容易迁延,应当给予重视。
四、年龄越小,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其是新生儿和低体重儿更为明显。
五、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麻疹、百日咳或长期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肺炎并发脓气胸、气道梗阻、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也使预后严重。
六、从病原菌方面考虑,葡萄球菌肺炎易发生并发症,病程常迁延;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杆菌所致的肺炎也比较严重。
七、从血气分析及有无乳酸酸中毒分析,有严重缺氧及酸中毒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不过,儿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快,进展快,恢复也快,许多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诊断治疗,医患密切配合,很快会转危为安的。俗话说得好,“有病三分治、七分养”。宝宝肺炎要想尽快康复,除了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病后护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护理要点包括以下七点。
一、环境要安静,整洁。
二、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
三、要保证休息,避免施用过分的治疗措施。
四、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保持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60%为宜。
五、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但不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3
NO1:过敏性鼻炎在作怪
生活慢镜头
3岁的桃桃咳嗽持续3个星期了。妈妈记得很清楚,生日过后的第3天桃桃开始咳嗽,同时流鼻涕、打喷嚏,还鼻子发痒,老是用手指揉搓鼻子。妈妈觉得桃桃得了感冒,就给她服了一点抗感冒的药物,可是根本不见效,而且按照感冒的病程推算,也早就超过了期限。到底什么原因让桃桃咳个不停呢?妈妈赶紧带着桃桃去儿科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桃桃的病史,听诊了肺部,得出结论:桃桃并没有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后来,医生按照过敏性鼻炎给桃桃进行治疗,很快就控制了咳嗽。
问题连连看
初秋时节,孩子咳嗽特别是那种长时间的咳嗽,父母常常会觉得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一不小心就漏掉了过敏这个大原因。
过敏性鼻炎是怎么引起咳嗽的呢?当螨尘、蟑螂、猫狗的毛、某些细菌、花粉等常见的过敏物质被孩子吸入,刺激鼻黏膜造成局部肿胀,鼻涕增多,一旦鼻涕倒流至喉咙处即引发咳嗽。因此,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患了过敏性鼻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作鼻涕涂片细胞学检查与过敏原皮肤试验,将原因找到,才能有效防护。
过敏性鼻炎小自测
1. 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临睡时,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 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
3. 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 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5. 检查: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6. 过敏史:家族中有过敏史。
居家护理诀窍
父母需要寻找并避开过敏原。居家生活中,最容易隐藏过敏原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地板缝里的积垢、灰尘、地毯、许久不晾晒的床褥及动物皮毛等;而二手香烟、长期未清洗的空调过滤网等也是致敏途径,这些妈妈都需要让孩子尽量避免接触。睡觉时让孩子的头部稍微抬高,鼻部充血和鼻塞的情况会有所缓解。针对已经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孩子,父母需要做以下护理工作:
> 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这样可以隔离过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敏物质,使鼻黏膜肿胀及充血情况得以明显改善。但此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遵医嘱给孩子的鼻腔使用激素类喷雾剂,但须连用3周以上才会有效果。
> 一般不需用抗生素。当合并有中耳炎或鼻窦炎、高烧不退或有黄脓鼻涕时,可酌情根据医生医嘱使用。
NO2:虫虫引起夜咳嗽
生活慢镜头
5岁的珠珠已经咳嗽了3个多月,其间也在家里附近的诊所打了针,挂了盐水,可没起到作用。看着珠珠久治不愈,妈妈有些着急,赶紧带她去医院就诊,医生给珠珠测了体温,不发烧;听诊两肺部也无异常。又让妈妈带着珠珠做了一次胸部X射线透视检查,报告说,珠珠双肺大片阴影,血象发现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多。另外,血液与大便常规检查中找到蛔虫卵。于是,医生确诊珠珠是肠蛔虫病,予以驱虫治疗。妈妈没想到,咳嗽这么久,几片驱虫片就达到了效果。
问题连连看
驱虫可以治咳嗽?这听上去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对珠珠却是对症下药,奥妙在于引起她咳嗽的原因是蛔虫。
那么蛔虫如何引起咳嗽的呢?首先,蛔虫卵污染食物或食具,随着人们进食而潜入胃内,虫卵会进入小肠孵出幼虫,几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会游走于身体许多器官,其间损伤了肺部的毛细血管,引起呼吸道的肉芽肿反应,导致气管痉挛。同时,虫卵及其虫体分泌物,作为异性蛋白质诱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形成过敏性肺炎――这就是珠珠胸部X线检查发现大片阴影的问题所在,咳嗽也就这样产生了。
查验大便有无蛔虫卵很关键,以便与通常的气管炎、肺炎乃至肺结核等疾病区别开来,将真凶缉拿归案,为用药确定准确的“靶子”。
宝贝蛔虫小自测
1. 轻症者无明显症状。
2. 重者食欲不振,有的会喜欢吃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严重者还能吐蛔或便蛔,且大便干稀不稠。
3. 有的孩子脸上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尖。
4. 由蛔虫引起的咳嗽主要发生在夜间,能持续几个月,不发烧,无胸痛,使用消炎药物与止咳平喘效果都不理想,肺部经X射线透视有阴影,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升高。
居家护理诀窍
* 遵医嘱吃一些驱虫药即可。
* 日常生活注意饮食餐具的卫生。
*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
NO3:顽咳是假,哮喘是真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儿童秋冬季咳嗽的常见因素就转移到重点排查哮喘上。一些孩子哮喘发作时没有典型的喘气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只表现为顽固的咳嗽。这也是让父母误以为孩子感冒或气管炎的原因,往往普通的消炎止咳药起不了作用。等家长费一番周折后,才知道是哮喘。
宝贝哮喘小自测
1. 有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病孩子还可能胸痛。
2. 这些症状经常在患病孩子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
3. 夜间和清晨容易发生哮喘症状或加剧。
4. 哮喘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弯缩、黏膜肿胀、发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导致气管管腔狭窄,致使吸气与呼气都很困难,会发出“咻……咻……”的喘气声,严重时,如同风箱声。
居家护理诀窍
* 与过敏性鼻炎一样,环境中的尘螨、蟑螂、霉菌及花粉是主要的过敏原,故最重要的防范办法是避开这些过敏因素,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比如勿用地毯和填充式玩具,避免使用厚重的布质窗帘(可用百叶窗或塑胶遮板代替),扫地需要用湿扫法,特别注意让孩子尽量减少尘埃、烟雾,特别是二手烟等异物吸入。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4
发烧
在家观察――发烧38.5℃以下,精神状态良好。
建议送医――发烧38.5℃以上,39℃以下,并有以下症状:
精神不振,全身倦怠。
睡眠不好,情绪烦躁、哭闹。
脸色苍白,心跳快。
皮肤干热,小便减少,眼窝凹陷。
呕吐,头痛,脖子硬,囟门突起。
咳嗽,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腹痛,腹泻。
皮肤出疹。
连续低热不退(持续5天以上)。
惊厥。
紧急送医――发烧超过39℃。
提醒 宝宝的正常温度为36.5℃~37.5℃,口腔温度为37℃,腋下温度为36℃~37℃,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稍有些差异,一般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可认为发烧。家长最好平时就定期帮宝宝测量体温,掌握他健康状态下的平均体温,以便能较为准确地判断他是否发烧。
如果宝宝的体温只是高了1℃左右,可能是刚洗完澡、穿太多、喝完热饮料等原因造成的。家长可以过半小时后再给他测一次体温,排除以上原因后再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
咳嗽
在家观察――轻微咳嗽,喉咙没有痰,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
建议送医――出现以下症状时:
脸色和嘴唇颜色发紫,口周苍白。
精神不振,嗜睡或不易唤醒。
惊厥。
不能喝水。
呼吸急促或困难。
伴有喘息声,喉咙有痰。
发烧38℃以上,流鼻涕。
咳嗽数日仍未停止,晚上更严重。
紧急送医――先前没有任何症状,宝宝却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脸色不好,可能是吸入异物的原因。如果宝宝没法将异物咳出,家长要立即送他去医院及时取出。
提醒 造成宝宝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疾病,也可能是因为吸入了异物。如果只是在感冒伤风时偶尔咳几声,在家进行护理即可。如果宝宝的咳嗽症状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加重,或是咳嗽时出现嘶嘶、嗬嗬的声音,说明咳嗽可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喉炎、过敏等引起,需要及时就医。
呕吐
在家观察――奶汁从口角少量流出,或非反复性的呕吐,没有其他症状。
建议送医――出现以下症状时:
每次喝奶后奶汁从口腔或鼻孔大量喷出。
腹痛,腹胀。
精神不振。
小便次数少,嘴唇和口腔干燥,哭的时候眼泪很少,囟门凹陷。
发烧。
呕吐物中带有血或绿色的胆汁。
呕吐物粪臭,大便果酱色。
皮肤发黄,小便发黄。
紧急送医――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如眼窝下陷、囟门深陷、皮肤干燥苍白、小便很少、哭时没有眼泪等。
提醒 呕吐的原因有许多,如果家长喂食不当,比如给宝宝喂得太快、太多或是姿势不合适,宝宝就会出现溢乳和呕吐,这种情况在改变喂食方法后就能避免。
由疾病引起的呕吐大多伴随其他症状,比如头痛、腹痛、腹泻、发烧、脱水等,并且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腹泻
在家观察――只是比平时多拉一两次,大便有点稀。
紧急送医――出现以下症状时:
精神不振,全身倦怠。
小便次数少,尿液暗黄。
哭的时候没有眼泪。
口腔和嘴唇干燥。
囟门下陷。
大便有黏液或脓血,且水分较多。
高热。
不能喝水或喝水少。
提醒 在婴儿时期,感冒、饮食改变等都会引起宝宝腹泻。这些腹泻大多程度较轻,宝宝只是每天多拉几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且没有明显的脱水,精神状况好。这时家长可以在家中自行护理,主要是给宝宝补水,通常宝宝会在几天后痊愈。
如果腹泻现象越来越严重,且伴有呕吐,宝宝就容易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这时应该及时送医。
腹痛
在家观察――出现以下症状时:
数日没有大便或大便后腹痛减轻。
疼痛部位以肚脐周围为主。
疼痛时间较短,缓解后宝宝精神状态恢复,能照常饮食和玩乐。
建议送医――出现以下症状时:
阵发性哭闹,不容易安慰。
呕吐,大便呈暗红色或果酱色。
腹部鼓胀,一碰就痛。
腹痛反复出现。
面色苍白,对疼痛无法忍受。
便秘,无屁。
提醒 小儿腹痛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些是便秘引起的。还有的宝宝疼一会儿之后,又和之前一样精神了,这很可能是肠道痉挛在作怪。给宝宝揉肚子或热敷可以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但按揉和热敷并不适用于所有腹痛情形,有时反而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比如宝宝发生肠套叠时,盲目揉肚子很可能会让肠子越套越深。如果宝宝得的是肠虫症,蛔虫在刺激下上下蠕动,只会让宝宝更疼。蛔虫甚至会穿破宝宝的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如何选医院?选科室?
如果宝宝的病情不是特别严重,家长最好选择离家较近的、设有儿科的医院,不一定要去大医院。大医院人流集中,排队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机会多,反而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如果宝宝的病情较重或不易诊断,家长就应该带他去儿童综合医院就诊。儿童综合医院的科室分类比较细,如果家长不清楚应该看哪一科的话可以在初检处询问。
做足准备,为看病提速
家长最好在宝宝有轻微症状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记录他的情况:比如症状开始的时间、频率和发展过程,饮食情况和大小便情况,进行过哪些治疗等。这些详细信息都能帮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宝宝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5
你打算怎么帮宝宝去面对这些考验?
怎样才能让宝宝健健康康地度过冬天?
《父母必读》特约儿科专家、保健专家以及中医专家联合会诊,
为你开出今冬――
最全面的保护良方
最贴心的护理建议
最省事的防治窍门
呼吸道疾病,你最担心的、最头疼的、最想知道的TOP10
感冒、咳嗽就好像是冬天的附属品一样,不招即来,却挥之不去!所以,每年冬天,父母们都会为此烦恼不已。
那么,对于呼吸道疾病,父母们最担心的是什么?最令他们头疼的又是什么问题?他们最想知道哪些知识?看看我们的专题网络调查,最受关注的这10 个问题,你是不是也曾关注过?
1、孩子咳嗽反反复复,吃了好几种药也不好42.16%
2、那么多种感冒药,不知道该给孩子吃哪种好39.75%
3、有没有一些操作简单的居家预防感冒的小窍门31.41%
4、感冒咳嗽老不见好,会不会是其他疾病30.43%
5、感冒发烧一定要做血常规检查吗28.15%
6、冬天能不能吃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使孩子少生病27.27%
7、孩子发高烧,吃了退烧药也退不下来,会不会烧坏了27.17%
8、感冒流鼻涕时间长了,会不会引起其他病21.73%
9、中医的一些按摩手法能不能预防孩子感冒20.66%
10、孩子感冒发烧好几天了,用不用再上医院看看20.65%
不管这些问题你以前有没有注意过,但只要孩子感冒,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面对。儿科医生、保健医生和中医医生的联合会诊,让你找到满意的答案。
儿科医生的提醒:病毒、细菌,不同治疗
怎么一到冬天孩子就断不了感冒、咳嗽?这和孩子的身体发育、天气、病毒活跃期都有关系。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上呼吸道黏膜比较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狭窄,功能也不够健全,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几种因素一夹击,孩子就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咳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等。其中病毒性感染最多,大约占到了90% 左右。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后,会有1 ~ 2 天的潜伏期,然后出现乏力、打喷嚏、流鼻涕、咽疼、发烧等症状。
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虽然比病毒性感染要少得多,但一旦感染就比较严重,而且局部定位明确,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其主要病原为A 族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近年来,由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增多趋势,症状为刺激性干咳、少痰。此外,流感、麻疹、腮腺炎、猩红热、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也会增多。
当然了,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还是普通感冒。这类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不需要用抗生素,但如果出现并发症和细菌感染,则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感染关键词
发烧
发烧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孩子感冒时,经常会在夜间突然发起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比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体温就更容易升高。
体温的高低并不能说明病情的严重与否,孩子个体反应的差别很大,体温高不一定是病情严重,发烧是感冒的一个症状,是机体的反应过程。当然,发烧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高热惊厥。感冒引起的发烧往往会持续3 ~ 5 天,经过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孩子发烧时间超过5 ~ 7 天,且经过以上治疗不见好转,则需要到医院就诊。
孩子体温在39℃以下,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在家口服退热药物治疗,如泰诺林、布洛芬、百服宁等。退热药是通过发汗达到退热目的的,如果孩子吃了药后热度还不退,可给孩子喝些温水发汗,或用热水擦浴协助退热,也可以用温水反复擦拭背部及腋下、腹股沟、四肢皮肤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咳嗽
咳嗽也是感冒的常见症状,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因为咳嗽能把呼吸道中的痰液和有害物质清理出来。孩子感冒出现咳嗽,有利于咳出痰液,促进疾病恢复,所以一般不需要用止咳药物。只有咳嗽剧烈,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和进食时,才可适当给予止咳药。常用的止咳药有:澳特斯口服液(止咳,消除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易坦净(止咳,稀释痰液)。
久咳不愈
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感冒早就好了,可咳嗽却还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感冒后咳嗽”。出现感冒后咳嗽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或持续的气道慢性非特异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暂时性增高。对于这类咳嗽,不能用止咳药和抗生素治疗,可以用降低气道反应性的药物来对付,比如顺尔宁。
血常规化验
一般孩子感冒就医时,医生都会先让孩子做血常规检查。这个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孩子的感冒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然后才好根据化验结果来对症治疗。
在血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情况下为8000 ~ 10000),说明孩子确实是细菌性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孩子的白细胞数量并不高,那么说明孩子患的是病毒性感冒,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输液
看到孩子生病的难受样儿,家长都着急,总希望孩子的病马上就好,觉得输液能好得快,这样能让孩子少受点儿罪。实际上,大部分感冒发烧根本用不着输液就能恢复。只要孩子没有并发症,就不必输液治疗。
况且,输液治疗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后果通常很严重,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另外,长期静脉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产生耐药性。吃药相对于输液来说,更安全、更方便,也更便宜
抗生素
引起孩子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只要是病毒性感冒,就不需要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配合口服感冒药,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退、精神萎靡,或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就需要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为了充分发挥抗生素的作用,必须严格按医嘱给孩子服药。孩子服药后,症状就会开始慢慢减轻或消除。这时不要随意给孩子停药,因为孩子体内的致病菌很可能仍然存在,如果停药过早,很可能导致感染继发,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合并症。
反复感冒
婴幼儿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达7 次以上,就可认为是反复感冒。
反复感冒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呼吸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吸入致病微生物和灰尘,全身及呼吸道局部抵抗力较差,不易清除侵入机体的致病微生物,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时不能立即调节来适应天气的变化,就容易诱发疾病。另外,营养不良,佝偻病,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A 缺乏,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都会引起反复感冒。
对反复感冒的孩子,要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当补充维生素A 和微量元素锌,积极治疗和预防佝偻病和营养性贫血,必要时还可有选择地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黄芪、槐杞黄颗粒等。
特别提醒
有时候孩子反复咳嗽、气喘、流清涕、打喷嚏,可能是患上了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并不是反复感冒。
呼吸道感染,波及上下游
孩子呼吸道的通路比较狭窄,对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比较有利,而上呼吸道又是时时与外界直接相连的重要通道。所以,它的感染,有可能波及与它相连的部位,对“上下游”的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向“纵深”发展。
上游:上呼吸道感染可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引起口腔炎、鼻窦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
下游:如果上呼吸道感染严重,会进一步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腹痛。
纵深:上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引起心肌损害和心肌炎,使孩子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保健医生的建议:吃好睡好,感冒不扰
从宝宝饮食、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方面加强防护,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避免或减少接触病原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宝宝生病。
预防感冒关键词
疫 苗
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方法。很多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疾病开始时大多数表现为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症状,以后才出现各自的严重症状。
常规接种的疫苗,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预防结核病、乙肝、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严重疾病。而流感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疫苗等一些计划外的疫苗,也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宝宝预防一些常见且较严重的疾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这些疫苗。
母乳喂养
母乳中有各种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的营养素,包括丰富的乳铁蛋白、各种免疫球蛋白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在母乳中发现有新的成分,母乳喂养的好处还在不断地被挖掘。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喂养对提高宝宝免疫力最有益,纯母乳喂养宝宝发生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比人工喂养的宝宝少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营养
吃什么药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其实,与其吃药,不如从饮食上调节。因为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充足而平衡的营养作为支持。当人体受到病原菌侵袭后,体内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并通过一系列体内信号调节系统,马上开始大量复制;随后制造出各种免疫调节因子进一步刺激其他各种免疫细胞的繁殖,并最终产生抗体,也就是免疫蛋白,这些抗体最后将侵袭人体的病原菌杀死。人体免疫系统从受病原菌侵袭,到产生足够抗体的整个过程是非常短暂的,只有在各种营养素充足的条件下,才可能保证淋巴细胞繁殖、抗体合成等在短时间内完成。
现在,孩子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大营养素缺乏而造成免疫力低下很少见,但由微量营养素缺乏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则比较多见。这些微量营养素有铁、锌、硒等各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E、C、B族维生素等的各种维生素,还有各种核苷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甚至是轻度缺乏,就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降低。由于这些微量营养素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因此增加宝宝膳食的多样性,也就是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保证宝宝能摄入各种微量营养素的基础
户外运动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和加强锻炼也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增强宝宝抵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如经常在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的照射,可以获得大量维生素D,提高抗病能力。经常户外活动的宝宝更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
户外活动和锻炼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如小宝宝可以进行抚触、按摩等被动活动,会爬、会走的宝宝尽量让他们自己多活动,更大的宝宝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跑、跳等运动。
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免疫器官和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保证免疫功能的正常,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感冒和发烧后,好好睡一觉对尽快恢复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睡眠休息是治疗良方。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而且对感冒尤为适用。
日常护理
细致的日常生活护理也可以起到减少宝宝接触病原微生物,增加抗病能力的目的。如注意环境卫生,少带或不带宝宝到嘈杂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宝宝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一起玩;家里有人得了感冒,应减少病人与宝宝的接触;经常帮宝宝洗手,或教会大一点的孩子自己洗手等。
特别提醒:多穿衣并不能保证宝宝不得病
宝宝生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受凉只是诱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性的。过多穿衣一方面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另一方面宝宝一动就一身汗,如果不能及时换掉汗湿的衣服,反而更容易着凉。
中医医生的指导:风寒风热,区别对待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又称为“伤风”、“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更为多见。冬天是人体阳气最虚弱的时候,也是自然界寒邪最盛的时候,所以,冬季寒气最容易侵蚀人体,引起疾病。
小儿脏腑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加之小儿活泼好动,经常玩耍得满头大汗,一旦安静下来很容易受凉感冒。
孩子患感冒后如果症状不重,没有发烧,根据孩子出现的症状和表现可在家中休息治疗,如果仅有轻微发烧,精神状态好,也可以向医生咨询,分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药。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有这些表现:发烧较高,出汗多,口唇红,咽部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
风热感冒用药: 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儿童清咽解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有这些表现:受风寒引起的感冒,一般发烧较轻,不出汗,孩子会有怕寒怕冷的表现,小婴儿喜欢让妈妈抱在怀里。同时孩子还有流清水鼻涕,咳嗽、喷嚏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的症状。
风寒感冒用药: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
吃中药,饮食有禁忌
吃中药在饮食搭配上有一些讲究,不能太随意了。
吃双黄连忌吃大蒜: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双黄连性凉,而大蒜性热,同时食用就会降低药效。
吃板蓝根忌吃冷饮:板蓝根性凉,如果服用前后又喝了冷饮,会凉上加凉,孩子的肠胃难以承受,就会发生腹泻。同样的,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
服发汗药忌吃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的作用,在服发汗药物时如果同时食用醋和生冷食物,就会与药效相抵,起不到发汗的作用。
服用清内热的中药忌吃热性食物: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都不宜与清内热的中药同服,否则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父母必读相关链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之中如何根据季节保养身体?《黄帝内经》中提到:春天要养“生”,夏天要养“长”,秋天要养“收”,冬天要养“藏”,养的都是不同的“气”。生发、生长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必须要有收敛、收藏的阶段,否则事物就不能长久,身体也一样。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惹病上身。
举手之劳的窍门,不用吃药的方子
推拿按摩
按摩鼻侧、耳垂。两手食指在孩子鼻两侧做快速上下推擦,以鼻两侧微微发红、发热为宜。这样按摩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黏膜细胞分泌,防止感冒病毒进入体内。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搓揉孩子双侧耳垂,反复操作1 ~ 3 分钟,以耳垂发红、发热为度。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鼻塞、流鼻涕,可以给宝宝上下按擦鼻子两侧50 ~ 100 次,能有效缓解鼻塞、流鼻涕的症状。
捏脊。大拇指与食指相对,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 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后上3 ~ 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 医学上称为大鱼际) 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可以预防感冒。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
居家饮食
香菜根、葱根各15 克,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可以起到宣散风寒,止咳通鼻窍的功效。
小绿白菜连根20 克,生姜3 片,红糖60 克,同煮水热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感冒初起,发烧咽痛。
鲜芦根30 克,鲜薄荷15 克,冰糖适量,煮水代茶饮,用于发烧不退,咽喉红肿、烦躁易哭的小儿。
常吃红色食物。红色食物中富含β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对儿童的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预防感冒的能力。红色食物有: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心白薯、山楂、草莓、红枣等。
日常起居
睡前漱漱口、喝几口水。我们的咽喉部存在着各种致病菌,在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少量的病菌并不能兴风作浪。人体可以通过咳嗽、喷嚏等将这些病菌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吞咽将病菌吞入胃内而杀灭。但是在夜间睡眠时,这些病原菌有更长的时间繁殖,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临睡前漱漱口,就像洗手一样,可以尽量多地去除咽喉部的病菌,即使这些病菌仍然能在夜间繁殖,但却不容易达到致病的程度。
熏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将面部靠近杯口,做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对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冷水洗脸。从夏季开始就用冷水给孩子洗脸,一直坚持到冬天。这样做能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预防感冒。
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营养素
维生素C。虽然现在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证实维生素C 有减少感冒次数的作用,但维生素C 确实有缩短感冒病程和减轻症状的作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 的主要来源。
微量元素锌。临床研究证实,在肺炎治疗的同时补充锌,具有明显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的作用,并能有效预防再次发生肺炎。瘦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锌。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预防因维生素A缺乏而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同时胡萝卜素本身也具有调节和激活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橘黄色水果等蔬菜和水果
宝宝支气管炎如何护理范文6
衣――合理添加衣物
进入冬季,随着天气的逐渐寒冷,室内外温度降低,宝宝伤风感冒的几率也随之上升。让宝宝过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冬天,给宝宝合理添加衣服,就成了爸爸妈妈要做的第一个健康准备。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爸爸妈妈在把握宝宝冬季着装时就要做好室内外的两手准备。
室外着装――由内到外的温暖关键
关键一:给宝宝穿上贴身内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不注意宝宝的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使宝宝不容易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则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体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的,很容易感冒。
关键二:毛线衣裤要安全
冬天宝宝外出,一定要穿保暖功能好的毛线衣裤。宝宝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爸爸妈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容易掉毛的毛线,以防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
关键三:棉服要轻薄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只有厚厚的羽绒服才是最保暖的,其实不然,小棉服中膨松的棉花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有着很好的保暖作用。厚羽绒服没有更多的吸收容纳暖空气的空间,挡风还可以,御寒保暖就比小棉服差多了。
关键四:干爽运气的小袜子
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冬天为宝宝保暖,让宝宝的脚部感觉温暖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其实如果袜子厚但不吸汗的话,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因此要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且透气性好的袜子。
关键五:柔软合脚的鞋子
如果鞋子太大,宝宝走起路来不跟脚,脚上的热量就容易很快散失;反之鞋子太小,和袜子挤压结实,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也不能很好保暖。最好的选择是,鞋子的大小要以宝宝鞋子稍稍宽松一些为宜,质地也以透气又吸汗的全棉为最好。宝宝穿起来大小合适,舒适柔软,鞋子里能够储留合适的空气,从而使宝宝的小脚更加的温暖。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为宝宝选择鞋时,还要注意鞋底的防滑、防冻。
关键六:保持体温的帽子
宝宝25%热量是由头部散发的,冬天出门一定要给宝宝戴帽子。帽子的厚度要随气温情况而增减。最好给宝宝戴舒适透气的软布做成的帽子,不要给宝宝选用有毛边的帽子,否则很容易会刺激宝宝皮肤。
关键七:判断情况再加衣
许多爸爸妈妈就怕宝宝冻着,所以一出门就给宝宝穿得很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如果宝宝是外出运动,可酌情减些衣服,但如果外界环境特别寒冷,导致宝宝身体产热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衣服穿得还算合适。
关键八:不要护口鼻
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经常这样做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围巾多是纤维制品,如果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可能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
室内着装――体贴透气的舒适关键
关键一:勿捂着宝宝
冬天到了,爸爸妈妈总是唯恐宝宝着凉,在室内也给宝宝穿很多衣服,甚至有的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时还用热水袋等取暖器具。其实,在室内过分保暖对宝宝不利,甚至会引起“宝宝闷热综合症”。当宝宝周围的环境温度超过34℃时,会引起高热,继而大量出汗,造成脱水、酸中毒,甚至脑缺氧。应根据室内温度及宝宝的具体耐寒情况来给宝宝增减衣服。
关键二:暖气房少穿一件衣
在室内温度稍低的环境下,宝宝衣服的穿法是:上装为“保暖内衣+薄毛衣或棉线衣+厚毛衣”;下装为“保暖内裤+薄毛裤或厚实些的棉线裤+厚毛裤”。在北方有暖气的房间里,则要适度减衣。爸爸妈妈在给宝宝着装时只需把握一点,那就是宝宝的衣服只需比成人的减少一件。
睡眠保暖Tips
在冬季,宝宝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宝宝盖被子(或包裹着)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留有余地,被子最好是柔软的棉被,这样宝宝才会感觉更加舒适。食――御寒膳食调整
宝宝的耐寒力以及身体抵抗能力远不如大人。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来调整和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让宝宝安然过冬,是爸爸妈妈的第=大健康准备!
膳食原则
No.1:合理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有些爸爸妈妈错误地认为,冬季宝宝需要更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御寒冷天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宝宝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宝宝的产热能力增加。因此,冬季宝宝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所以不要盲目给宝宝吃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免给宝宝的身体带来负担。
No.2:加强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具体补充剂量和次数最好按照儿科医生建议执行。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宝宝体内维生素的代谢也会明显加快,维生素A能增强宝宝的耐寒力,维生素 C可提高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饮食中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No.3:重视无机盐的摄入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人就容易怕冷,如钙、铁、锌、钠、铜等无机盐都是寒冷气候条件下比较容易缺乏的营养素,而牛奶、动物肝脏、绿色蔬菜、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食品中都富含这些营养素,是宝宝冬季首选的抗寒食物。要帮助宝宝增加无机盐的摄入,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爸爸妈妈冬季多让宝宝摄取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
No.4:告别宝宝的“节日病”
圣诞、元旦、春节……冬季是众多传统节日到来的季节,伴随合家团聚的欢乐气氛,爸爸妈妈时常会纵容宝宝饮用或食
用过多的饮料和小食品,这样做会使宝宝的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一到节日,宝宝吃的东西杂,容易引起叠食,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更容易造成胃内“打架”。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后腹部受凉,也是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的诱因。冬季要帮助宝宝合理安排健康饮食,避免成为“节日病”宝宝。
No.5:应以热食为主
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幼小的脾胃,尤其是对那些脾胃虚寒的宝宝,冬天的食物更应以热食为主,例如,煲汤类、烩炖类或汤菜等。另外,冬季菜品本身的热量散发较快,用勾芡的方法制作的,如羹糊类菜肴等则可以有效延长菜肴保持温度的时间,但也要避免过烫食物。
No.6:改善偏食
冬季,气候关系,会对宝宝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冬季更不能让宝宝偏食。不过,冬季相对其他季节,也是改变宝宝偏食的好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冬季要抗寒所以需要能量比较多,相应的宝宝的食欲也会比较好。再加上气温比较低,某些偏食宝宝讨厌的食物味道也会淡了很多。爸爸妈妈在加工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只要在色彩感、咀嚼感等方面稍加注意,就有可能将宝宝不喜欢吃的东西搭配其他食物,加工成宝宝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增强宝宝的食欲,等到春天来临,您的宝宝说不定已经改掉偏食的毛病了。
冬宝宝的暖汤3推荐
1 白菜枸杞猪骨汤
材料:新鲜棒骨2根,新鲜白菜叶若干,姜片、葱块、大枣、枸杞、桔皮数个。
做法:将棒骨敲碎洗净,挑出骨头渣后放进开水内焯一下,捞出放进砂锅内加凉水,然后放入姜片、葱块、大枣、枸杞、桔子皮,开大火煮;开锅后关小火,放入少许醋,煮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后再放入白菜、食盐,开锅关火。
说明:骨头汤补钙;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这款汤成本很便宜,而且营养价值较高。
2 牛肉丸子番茄汤
材料:瘦牛肉馅250克,鸡蛋、番茄、胡萝卜各1个。
做法:牛肉馅放入一个稍大点的容器内,加入1个鸡蛋、葱沫、少许盐、老抽,朝一个方向把肉馅打散;往炒锅里放入清水,水开后用小勺把肉馅一点点盛到开水里,等肉丸成形后盛出来,将番茄、胡萝卜片放进汤里,等番茄煮烂后再将肉丸放进去,煮5到10分钟,放入食盐即可。
说明:牛肉是肉类里含锌最高的,但因肉质较硬,宝宝嚼不烂,做成小肉丸而且有番茄酸味,很开胃。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叶酸,对宝宝发育非常有益。
3 南杏润肺汤
材料:南杏12克、北杏9克、蜜枣4枚、猪肺200克。
做法:南杏、北杏去皮,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用少许食油在铁锅中炒透,加适量开水,与蜜枣同放在沙锅内、煲1~2小时,即可食用。
说明:可补益肺气、润肺、化痰止咳,对缓解冬季干燥气候对宝宝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很有效,同时也有助于宝宝肺功能发育。
Tips
宝宝在冬季不宜被喂食过饱,否则在冷空气刺激下,宝宝很容易变得懒惰,不愿意运动,而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宝宝的新陈代谢容易变得缓慢,从而引起宝宝积食等亚健康现象。
住――改善宝宝居住环境
进入冬季,北方的宝宝开始了漫长的“猫冬”生活,而南方室内阴冷的环境也令宝宝们难以忍受,加上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各种问题,无论北方南方,冬日都是宝宝难熬的一个季节。每年冬季因为室内环境给宝宝健康带来的问题都不在少数。那么,要怎样给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健康的居室环境呢?宝宝居室要避免出现空气干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现象。
隐患一:干燥的空气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在这样的环境中,宝宝本来就脆弱的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就更容易降低,不仅会使宝宝的皮肤有干燥和瘙痒等不适症状,而且流感病毒也极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宝宝的体内,引发咽炎、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隐患二:二氧化碳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门窗封闭较严和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致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高。室内空气二氧化碳达到0.15%~0.2%时属于轻度污染,会使宝宝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室内空气二氧化碳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长期处于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隐患三:温度不适
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内外温差悬殊,宝宝一时难以适应,很容易患伤风感冒,严重时还会引发肺炎。反之,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宝宝代谢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诱发宝宝呼吸道疾病。所以,冬季宰内温度的标准值为16℃~24℃。
隐患四:植物污染
很多人喜欢冬季在室内养花,认为绿色植物可以改善和美化室内环境。在室内种植一些适合的植物,的确会起到点缀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但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造成室内污染。有些花卉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像万年青含有一些有毒的酶,它的茎叶液汁触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若被不懂事的宝宝抓在手中把玩或误咬,会因强烈刺激口腔黏膜而引起咽喉水肿,甚至使声带麻痹失音。有些花草甚至对人有致命危险,像曼陀罗、断肠草等含有剧毒。另外,如果与郁金香、洋绣球所散发出来的微粒接触过久,宝宝娇嫩的皮肤也会过敏、发痒。因此,安全稳妥才是为宝宝的卧室装点植物的第一原则。
安全应对策略
No.1:合理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且宜选择上午、中午开窗,此时空气质量最好。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同时利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消除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另外,如果居室新近装修,可以考虑使用装修污染捕捉剂净化室内空气。
No.2:调节湿度
过分潮湿和过分干燥的空气都对宝宝身体不利。冬季采暖期间最好在室内安装温、湿度计,及时调节室内温、湿度。在湿度低时不妨采取地面洒水或启用加湿器等方式对空气加湿。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
No.3:扔掉清新剂
有的爸爸妈妈喜欢在居室里有异味时使用空气清新剂。事实上这对净化空气不仅无益,反而会增加室内空气污染。据空气监测专家介绍,空气清新剂的主要成分是香精和产生压力的喷射剂,主要用来掩盖空气异味,但它并不能消除室内的污染物。而且,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学物质对宝宝的健康都是毫无益处,反而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No.4:适当绿化
合理选择花卉是优化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据花卉专家介绍,吊兰能吸收一氧化碳和甲醛天南星能吸
收空气中的苯和三氯乙烯;石竹能吸收二氧化硫和氯化物;月季、蔷薇可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等。
室内植物Tips
适宜室内摆放的植物:文竹、龟背竹、仙人掌、常青藤等。
不适宜室内摆的放植物:丁香、夜来香、夹竹桃、洋绣球、郁金香、松柏类花木等。
危害宝宝健康的4大居室细节
1 “三手烟”
“三手烟”指香烟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和皮肤上的有害微粒和气体,它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宝宝危害极大。
危害:烟草中有50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有很强的毒性外,其他很多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和致癌物质对健康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受“三手烟”的危害,宝宝患气管炎、哮喘、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机会比其他宝宝高出一倍。尤其在冬季室内空气不畅通,“三手烟”对宝宝的危害更严重。
改善方式:
吸烟的爸爸首先应自觉戒烟。如果烟瘾很大,又无毅力戒烟,爸爸吸烟时要注意远离宝宝。爸爸吸烟时穿的衣服,进入室内或接触宝宝时要脱掉,放在室外如阳台等处,洗过脸和手后再抱宝宝玩。
2 带菌玩具
玩具是宝宝的小伙伴,能提高宝宝的智商,相信每个宝宝都有不少玩具。冬季室内空气不流通,正是宝宝玩具上面的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
危害:毛绒玩具非常可爱,但它存在着灰尘和螨虫污染;木制玩具涂成各种颜色存在着铅的污染;颜色鲜艳的塑料玩具含有放射性物质。
改善方式:
注意玩具的选择,要到正规商店购买质量好,且没有刺激气味的玩具。在冬季玩具一定要定期清洗消毒。
3 数码产品
手机和电脑辐射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它对成年人就有很大的危害,对于宝宝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危害:让宝宝过早地接触或使用电脑会导致宝宝头痛、眼睛灼热感、恶心呕吐,宝宝总接近电脑,不仅会有辐射,同时会有许多灰尘吸进宝宝的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季空气不是很流通,房间内经常有辐射产品使用的话也会加大室内的灰尘的浮动和含量。
改善方式:
1 宝宝的房间里不要放置电脑;
2 在家使用电脑要保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辐射;
3 不要用手机给宝宝当玩具,也不要让宝宝用手机通话。
4 日常卫生用品
洗衣粉、肥皂洗涤剂、洗衣液、洗发水、洗手液等用品大都含有低毒或微毒的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对宝宝的健康威胁却不容忽视。
危害宝宝皮肤的角质层很薄,汗液分泌能力强,抗感染能力差,对外界刺激相当敏感,过多接触化学制剂很容易引发湿疹、皮炎、尿布疹、脓疱等诸多病症。
改善方式:
1. 用洗涤用品洗头、洗澡、洗手后,一定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洗衣服时,尤其是内衣,要用清水将洗涤用品冲掉,直到水中没有泡沫为止;
3. 最好为宝宝选择儿童专用的洗澡、洗头和洗衣用品,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即使是此类用品也应尽量用水将其冲洗干净。
行――宝宝冬季健康指南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也不能总把宝宝闷在家里。长期呆在室内会影响到宝宝的好心情,爸爸妈妈可以每天带宝宝出去转转,呼吸新鲜空气。但要记得在出门之前,除了我们上文谈到的合理添加衣服之外,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出游目的做好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以保证出游的健康安全,才能有益宝宝身心。
宝宝出行――晒太阳
晒太阳能够帮助宝宝获得维生素D。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宝宝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宝宝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宝宝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晒太阳还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但是,如何晒太阳才能保障宝宝的健康呢?
晒太阳健康指南
让宝宝多晒晒太阳,不用担心宝宝受冻,不时摸摸宝宝的小手只要暖和就行,但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第一时间为上午6~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可使宝宝身体发热,促进宝宝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宝宝活力。第二、三时间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宝宝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宝宝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宝宝骨骼正常钙化。
宝宝出行――户外运动
通常1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踢球、打雪仗,两岁以上宝宝可以放风筝、做简单的器械运动,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试试跳绳、轮滑等等。冬季多带宝宝出去做有氧运动,不但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刺激宝宝的食欲,还能大大减少宝宝冬季生病的频率,可谓一举多得的健康准备。
逛公园是宝宝最主要的户外运动。公园里娱乐设施较齐全,如滑梯、跷跷板、木马、沙堆等常见游乐设施都很适合宝宝玩耍,有利于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手脚协调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等。通常公园里面还有很多小伙伴可以和宝宝一起玩耍,在缓解宝宝冬日的寂寞的同时,还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但是,要保障宝宝的健康,还真是要注意很多方面才行。
户外运动健康指南:
1 注意游乐设施的安全
带宝宝做户外运动要首先注意场地是否安全、游乐设施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对宝宝来说,高低不平的场地就不够安全,尽量不要带宝宝去玩耍。即使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游乐设施也会因为宝宝的使用不当或意外事件等而发生危险,所以在宝宝玩耍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在旁时刻照看,不要离开太远或自顾自地和别的家长聊天。
2 关注宝宝和小朋友玩耍的状况
户外通常会有很多的小朋友,人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推挤或跌倒的状况,父母应随时注意照看宝宝。
3 注意宝宝的卫生情况
户外运动场地属于公共场所,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避免不了相互接触。应减少宝宝与患病宝宝的接触,同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将公共的物品放在嘴里。同时在做完户外运动后,要及时给宝宝洗手,避免宝宝感染传染病。
4 避免宝宝穿衣过多
冬季带宝宝出来运动,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尤其是下身,否则不但容易影响宝宝的活动质量,热身之后还容易出汗,如果这时脱衣服,更容易感冒。最好给宝宝带一件衣服,运动完毕出汗时,再给宝宝披上。同时备一顶帽子,宝宝出汗后及时戴
上,以免头部着凉。给宝宝准备一双舒适的软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以防弄伤脚部。对比较小的宝宝,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以防影响宝宝休息,因为宝宝累了随时有睡觉的可能。带上一瓶热水,待宝宝运动后喝上几口。最好不要在运动过程中给宝宝吃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防――防治宝宝的冬季常见病
秋冬季节,对于宝宝们来说,是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各类病症的多发季节。专家介绍,每年的秋冬换季之时,儿科门诊都会人满为患。气候的变化令很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那么,如何让宝宝安稳地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冬”呢?
流行感冒(病毒性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可以在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宝宝。流感的传染性很强,而且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宝宝,当下次再遇上流感病毒时,仍有可能感染,是对宝宝非常危险的冬季常见疾病。
预防
No.1 母乳喂养和饮食平衡
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天然免疫成分可以保护宝宝安然过秋冬。开始添加辅食和稍大的宝宝,要特别注意营养平衡,蔬菜、水果、牛奶以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全面摄入,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可让宝宝多喝些白开水,以增加宝宝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预防感冒。
No.2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好方法之一,睡眠不但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还要讲究质量。冬季宝宝房间的气温保持在16℃~24℃,注意室内的适当通风,睡前适当安抚宝宝等都对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有利。
No.3 定期消毒
要定期给居室和家用物品消毒,消灭病毒病菌。
No.4 注射疫苗
每年应给宝宝注射流感疫苗。目前国内常用的是流感灭活疫苗,通常是三价疫苗(2个甲型流感株、1个乙型流感株),其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不良反应少。
居家护理
No.1 保证休息
患流感后宝宝的体力消耗很大,要让宝宝好好休息。同时应及时将宝宝汗水浸湿的内衣更换下来。
No.2 养排结合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不要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及刺激性的食品,同时也要想办法保持宝宝大便通畅,尿量正常,以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
No.3 按摩放松
感冒会引起宝宝全身乏力不适,父母可以按摩宝宝的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臀部、腿部。如果宝宝年龄太小,骨骼稚嫩,还不适合按摩,父母可以轻轻地揉捏他的四肢,这样也会使宝宝感到放松。
No.4 预防二次感染
病愈后到2周内宝宝的抵抗力仍较差,应注意让他休息和补充营养,并要预防其他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其他亚型)再次感染宝宝。
伤风感冒(呼吸道感染)
俗称伤风,大多数宝宝是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尽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对宝宝的危害也较轻,但仍不能忽视日常预防与护理。
预防
No.1 增强抵抗力
平时要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适应冷空气刺激。
No.2 加强营养
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不要偏食,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冷饮。
No.3 通风换气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通风15分钟,通风时将宝宝抱到避风处,避免吹着宝宝。从多方位加强宝宝的抵抗力,以更好地预防伤风感冒。
居家护理
No.1 及时退烧
对于宝宝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同时遵医嘱口服退烧药。
No.2 通鼻顺气
对于宝宝的鼻塞,爸爸妈妈可在宝宝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食疗防感冒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宝宝的免疫能力普遍低于成人,所以不可避免就成了易感人群,通过饮食调理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重要方法。针对不同体质与症状的宝宝,专家特别推荐了4个食疗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针对自己宝宝的特征列号入座,通过食疗预防和辅助感冒的治疗。
1 百合枸杞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瘦,睡觉多汗,痞易心烦,易口渴、舌红、舌苔少。这类宝宝容易因汗多而着凉、感冒。
材料:百合20克~30克、枸杞10克、猪肉碎和米适量。
做法:先将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梅杞、猪肉碎丁一起煮至熟为止。
2 山药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胖、虚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红,这类宝宝因为体质虚弱也容易感冒。
材料:山药20克(或生山药切片)、猪肉末和大米适量。
做法:先将大米煮成粥,将山药、猪肉进一起煮至熟为止。对于已经感冒的宝宝来说,需要通过清淡、有营养的饮食来调理。
3 葱白粳米粥
症状:如果你的宝宝在感冒初期表现有以下的症状: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发白、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爱喝水,多是因为着凉所致的寒性感冒。
材料:葱白(葱的根部)5~6段,生姜6~7片、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同时将葱白放入粥中,快好时放入生姜煮5~10分钟后就可熄火。
4 薄荷牛蒡子粥
症状:倘若宝宝在感冒初期的症状表现为: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性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多是因室温过高引起的热性感冒。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梗为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人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冬季腹泻
引起宝宝腹泻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有饮食因素、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冬季腹泻多发生在11月中旬至12月,以11月为。引起宝宝冬季腹泻的病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在气温下降的过程中滋生很快,因为宝宝的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力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预防
No.1 注意喂养卫生
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数月最为重要,因为母乳最适合宝宝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1gA,有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的作用。如果人工喂养则要注意饮食
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No.2 按时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逐渐添加一些辅食,如蛋黄、米汤等,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增强宝宝体质。
居家护理
No.1 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很容易脱水,当宝宝不思饮食时,应该给宝宝服用生理盐水,服用量一般为第一个4小时服完20ml~40ml,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No.2 保持营养
腹泻的宝宝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但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No.3 合理用药
由于秋冬季腹泻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大多数宝宝可在几天内自愈。
肺炎
肺炎在冬季的发病率最高,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
No.1 练习呼吸
要让宝宝有意识地深呼吸,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肺炎。
No.2 远离二手烟
不要让宝宝吸二手烟,烟草的有毒成分会削弱肺部对抗感染的能力。
No.3 注意室内卫生
及时清洁房间,但要注意清理布满灰尘或长有霉菌的地方时,务必不要让宝宝在场。
No.4 注意通风
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次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No.5 疫苗防护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因流感病毒而导致的肺炎,此外,儿童还应该接种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No.6 经常洗手
不仅宝宝要经常洗手,接触宝宝的人也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清鼻涕、上厕所、换宝宝尿布等活动之后,以及做饭和吃饭前。
居家护理
No.1 多休息
尽量让宝宝躺在床上休息,这样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带给宝宝的痛苦。但要注意每隔2~3小时给宝宝翻一次身,仰卧、侧卧相互交替,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这样不仅有利于排痰,还能避免肺部单处长时间受挤压。
No.2 助排痰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可以用枕头将宝宝背部垫高,以帮助宝宝顺利呼吸。发现宝宝有痰液时,让宝宝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太小,父母则要帮宝宝吸出痰液。
No.3 随时观察
要密切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及咳喘等症状体征的变化。若宝宝有严重喘憋或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的情况出现,则有可能是痰液阻塞了呼吸道,需要立即吸痰、吸氧,并及时请医生采取救治措施。
中耳炎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通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不会说话的宝宝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预防
No.1 母乳喂养
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
No.2 正确喂奶
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No.3 少擤鼻涕
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No.4 6个月大宝宝不宜用安慰奶
芬兰专家在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半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安慰奶嘴容易患中耳炎。
居家护理
No.1 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听信谣言,采用所谓的偏方,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吹进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药末堵塞鼓膜的穿孔处,内耳鼓室内的脓液引流不畅,长期刺激、腐蚀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严重时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引起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甚至面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将会有生命危险。
No.2 物理退烧
当确诊为中耳炎并用药治疗后,宝宝仍然有发烧的现象,需要父母随时测量体温并进行物理退烧,如果发烧超过38.5℃,仍需及时就医。
No.3 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抓挖耳朵。
No.4 随时看护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
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冬季是流脑高发季节,爸爸妈妈们要提高警惕。该病是由呼吸道传染,多数宝宝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与感冒相似,只要休息的好,抵抗力强,一般不会发展成脑膜炎。但如抵抗力差,继续受冷,细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发生败血症,最终侵犯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危害
流脑具有起病急、变化多、病情重、流行广、传播快的特点,流脑通常来势凶猛,而且病死率高,危害性非常大。流脑起病急骤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内危及宝宝生命。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不超过一周。流脑病毒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小宝宝,6个月至2岁的宝宝因为宝宝自身抵抗力差最容易感染。
预防
No.1 避免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流脑。
No.2 预防流脑的最佳方法是注射疫苗。
No.3 在流行病高发期,妈妈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No.4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菌含量。
水痘
从初冬到严冬,都是宝宝水痘的高发季节。水痘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宝宝身上。被感染后,通常经过11~20天的潜伏期就会开始发病,但在潜伏期间就已经有传染给他人的危险性了。
水痘的潜伏期在14~21天左右,宝宝大约在感染2~3周发病。宝宝发病时全身会出现不适的表现,如身体有发热症状,大约38℃~38.5℃,可能伴有咳嗽或腹泻,胃口与精神较差;发热的同时或后1~2天,宝宝皮肤会发痒。首先出现米粒大小的红点,经过几小时或1天左右,小红疹子就会转变成水泡,有黄豆或绿豆大小,内含液体,周围有红晕;大约1~2天后,水泡开始变得浑浊、凹陷,3~4天后水泡干燥并开始结痂。宝宝水痘躯干处较多,四肢及头面部较少,同时还伴有丘疹、疱疹等并发症。
预防
No.1 注意通风
平时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No.2 板蓝根预防
如果宝宝已经接触过水痘病患者,可用板蓝根30克~60克,水煎服,连续一周,对预防水痘有特效。
No.3 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适用于接种1岁以上至12岁以下之健康宝宝,只需打一剂。注射完成后于二星期左右体内可产生对抗水痘的抗体,其保护性可持续1O年以上。注射后有效预防感染水痘的效果达98%。
居家护理
No.1 止痒
发水痘时,全身发痒,可以让医生给宝宝开一些适合的止痒药物,千万别让宝宝乱抓。
No.2 剪短指甲
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避免抓破伤口。
No.3 保持清洁
长水痘期间,还是要帮宝宝洗澡。洗完澡后,可用浴巾吸干身上的水分,再抹上止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