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经济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经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1

[关键词]产业结构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总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近现代经济史表明,经济增长从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产业部门增长动力的消长和变动实现的。

近几年来,云南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云南需要认真研究的紧迫课题。因此,研究云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深远又现实的意义。本文针对云南省1978年至2009年的三大产业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二、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模型建立

为了确定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选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研究云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一方面可以避免“伪相关”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具体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单向影响的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由英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格兰杰(Granger)在1969年定义因果关系及其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基于系统的向量自回归(VAR)来定义,假定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要求估计如下两个回归方程:

如果接受原假设 :,就说明Xt不是的Granger原因,否则称Xt 是的Granger原因:如果接受原假设 :,就说明不是Xt的Granger原因,否则则称是Xt 的Granger原因。上述偏回归系数为零的联合检验可通过F检验来实现,构造F统计量如下:

其中分别是表示在原假设下的受约束回归残差平方和及无约束残差平方和,m表示滞后的阶数,n表示样本个数,k表示无约束回归中的回归因子个数。如果计算出来的F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就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因果关系,反之则接受原假设,说明不存在因果关系。

2.指标与样本的选择

表示产业结构变化的变量通常有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劳动就业结构、资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各变量从各自角度表明了产业结构状况,具有不同之处,但也具有共性。本文选用国内外学者常用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变量,在计算具体指标值时采用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这两个比例分别叫作,即表示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重。经济总量指标选用云南省生产总值指数GDPI,以1978年为基期。以上三个变量均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国内生产总值GDPI取对数表示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取对数表示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取对数表示为。样本区间为1978年―2009年。本文样本数据均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09)。

3.单位根检验

在具体应用动态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时,必须首先分别检验被分析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Unit Root),以确定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因为格兰杰等人指出当使用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会造成伪回归,并且沃森也证明了当变量存在单位根,即非平稳时,传统的统计量,如t值、F 值、D.W值以及都会出现偏差。为了得到有效的检验统计量,本文首先采用ADF 方法(增广迪基―富勒方法) 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主要对下式(含常数和趋势项)进行t检验。

(4)

其中,t为时间趋势项,m是最优滞后阶数,m值由赤池信息量AIC和施瓦茨信息量SC最小决定。检验的原假设为=0,即存在单位根。计算由Eviews3.1 完成, 结果见表1:

表 1 对变量单位根的ADF检验

注:ΔLNGDPI,ΔLNS1,ΔLNS2分别是LNGDPI,LNS1,LNS2的一阶差分形式。

表1的计算结果表明,的ADF 检验值皆大于各自的临界值,都是非平稳的,但是三个变量的1阶差分全部都通过了ADF检验,可以判定检验变量为1阶单整序列。

4.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三个变量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们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从协整理论的思想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解释,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解释的部分构成了一个残差序列,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此,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方程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表 2 残差的ADF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u。平稳序列,即u ~(0)。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以表示为:

(5)

此模型表明,每变动1%,会引起反方向变动1.631%;每变动1%,会反方向变动4.443%。

5.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I与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重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时用GDPI、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时,并不会造成伪回归,回归结果是有效地。因此可以对GDPI、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利用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运用Eviews3.1软件对,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在确定5%的显著性水平时,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云南省经济增长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即云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动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从长期趋势来看,云南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三、云南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1.模型建立

罗默(Romer)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后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贡献的。然而,技术、资本和劳动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技术、资本和劳动,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贡献。

假设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函数为,其中y表示总产出,Xi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i=1、2、3,A表示经济制度和技术水平。对函数Y=,求微分得:

(6)

对方程两端同除以Y,得以下等式:

(7)

其中表示第i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对总产出的贡献,从而得出以下模型:

对上述模型进行变换,利用以下模型计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8)

2.云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根据1978-2009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3.1进行计算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9)

从回归的结果看,=0.9999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很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值看,均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t临界值。从拟合的三大产业的斜率项可以看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弹性分别为:0.28120.48330.2376。即: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812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4833 %;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地区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376%。由此可以看出, 对云南省经济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3.全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利用上述模型,利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测算出全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78-2009),即:

(10)

从以上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1437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5677 %;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长1 %会导致全国生产总值近似增长0.2758%。因此,就全国平均而言,云南省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所占比重偏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与平均水平相对比较偏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从横向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差距,下一阶段还需要深化结构的调整。

四、结论分析

1.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分析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并不是经济增长造成了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产业的比重结构与实际经济经济增长成反方向变动关系。说明云南第一产业的边际生产力低于其它产业。因此,从长远来看,对云南第一产业的资源进行再配置对云南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结构变动对云南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

2.云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回归模型看,目前,云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其中第二产业是拉动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云南省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循序渐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防止产业结构的空心化。用“深化第一产业、加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经济,才能实现云南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五、政策建议

1.云南省应该深化牧副渔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农林业内部产业结构

由于农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尤其要注重经济作物的发展。经济作物要坚持向最适宜区集中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主攻产品质量。如:注重发展烤烟、甘蔗、茶叶的种植规模,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种植基地。

2.加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中之重

由于云南省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最大,所以加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中之重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巩固提高烟草工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冶金、化工、机电、建材、制糖等传统优势产业;依托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兴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和信息产业等。加快工业强县培育和工业园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外招商引资,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把园区建设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块状经济。

3.大力挖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

由于云南省第三产业滞后,因此挖掘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基础系统部门,使其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基础系统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及城市公共事业等部门。它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传递服务,连接经济网络,沟通主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地区间横向联系等重要作用。合理开发云南省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此外,西部地区长期建设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有利条件,集中了一批专门人才,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条件,在发展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中药现代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云南省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来实现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公仆 干春晖等: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5-306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6-157

[3]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3-16

[4]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观察,2006,(1):70-72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2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区域经济 发展 定量研究

优秀的企业家身上肯定有其闪光点,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社会的无形资产,如何合理利用企业家精神,让其能够为整个企业甚至整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对于企业家精神,并没有十分统一的固定定义,广义的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是抽象化的大量企业家个体所具有的精神。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社会运行的大环境中企业家在所处的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在工作过程当中,也就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管理的过程时,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和优胜劣汰的巨大生存压力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素质。

企业家精神包含了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性和共性,每个企业家的成功一定有其特殊的闪光点,但每个企业家又不尽相同,企业家身上的特性和共性都是整个企业家团队的精神财富。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可以从多个层次和角度来剖析,多数研究都会通过由小及大的层面,从个体层面的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的社会层面。每个层面又有不同的含义与具体的影响因素。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看,主要包含着企业家的个人阅历、个人价值观、个人能力、工作态度等个人方面。上升到团队层面团体层面主要集中于团队构成、团队的组织结构、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创造创新能力、专业背景等。对于公司层面的研究则集中于分析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创新创造力。行业和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区域文化,传统和政策环境等。国家和社会则主要包括国家现行政策以及国家现经济环境等。不同层面的研究其核心主要就是围绕企业家的精神。

一、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特征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人们对成为企业家的渴求所形成的一种竞争行为,他从一种个人的行为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是企业家在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和一些优秀的辐射作用。企业家群体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家精神具有风险承担能力

企业家每天都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各种决策之后的风险和收益都是共存的,那么此时企业家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够正确的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何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以规避可以避免的风险。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其实质上就是发现风险、投入风险和转换风险的过程,将未知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本来意义就是率先负起承担风险的责任。

(二)企业家精神具有机会发掘能力

企业家应该具备十分敏锐的商机发现能力,即绝佳的技能和认知发现机会的能力,巧妙的发现新的商机和蓝海市场,能够使得企业获得新的活力,新的机会发掘能力可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源,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对机会发掘的敏感性的提高,是一种发现程序和对创新机遇的自主追求,所以企业家要敢于发现机会并将其付诸实施。

(三)企业家精神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对于企业家的多方面能力来说,作为企业家最核心,最突出的能力首先表现为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说拓展新生产领域,开发新产品,以获取超额利润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所具备的特殊综合能力。即:原料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能力方面创新。

(四)企业家精神应具有组织沟通能力

公司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变换且动荡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有高的智商,同时,对于情商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一个好的企业家不仅需要高智商,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协调能力的要求也是十分高的,要善于推销自己,从而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事能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

(五)企业家精神应具有模范带头能力

一个企业家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区域的标杆,其言行要一致,要以身作则,要有强健的体魄,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带动更多的人。

二、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简单分析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精神与经济转型是相辅相成且互相作用的。这与企业家精神特质与经济转型中存在的政治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家精神的特质是冒险,创新与创业。经济转型包括了改革因素和政策的影响因素。其实就本质来说,创业与创新就是一种改革,一方面,政府宣布改革政策,另一方面,企业家利用其冒险与创新的特质推动了政府改革政策的实施。从政府颁布的政策来讲,政府鼓励了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为企业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其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通过这五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带动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了区域竞争了,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拉动了GDP的产值,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十分难量化的指标,它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精神层面的特质,所以很难进行准确定量的衡量。但是我们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可以通过可测量的间接的指标进行反映。并且企业家精神是以创业为载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可以测量的创业指标进行测量。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衡量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有:自我雇佣率,企业所有权比率,人均新建企业率等测度指标。

“企业家精神” 是一个多维度的含义,本研究在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性分析时,选择多只标的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企业进入比率”、“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比率”、“劳均新建企业率”三个指标来对企业家精神进行度量。

企业家进入比率(ETR)=新增企业数/上年企业数量;

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比率(PIE)=(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员+外商港澳台经济从业人员)/总就业人数;

劳均新建企业率(ED)=新建企业数/总就业人数。

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的是企业家精神的活跃程度、民营经济体所承载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意愿的强弱。

目前我们所研究出来的结果中对内蒙古的ETR做出了统计分析。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企业家精神活跃度不是十分的稳定,存在着一些波动,有一些年份还存在负增长现象,的企业家精神没有能够发挥的十分淋漓尽致,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企业家成功之后都会离开,所以造成了一些人才流失的现象,所以需要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内蒙古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作出一些政策层面的改变,从而来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3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约1%。即该定律说明了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二者呈反向变化的关系。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奥肯定律”似乎“失效”了。有论者指出指出,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是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

利用1978年-2001年中国GDP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数据,龚玉泉、袁志刚(2002)发现,尽管随着劳动要素市场配置机制的作用不断强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程度在不断下降,同向变动的趋势逐渐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一直不明显。而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具有明显的向下“刚性”。从GDP就业弹性来看,自1978年以来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GDP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他们提出,GDP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挤就业的。

然而有的学者坚持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典型的“无就业增长”。高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带动高就业率。通过对就业增长与GDP增长的回归分析,这些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9年),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就业增长模式,就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315;第二阶段(1990年-2000年),高经济增长率与低就业增长模式,就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112。

二、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机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在对就业弹性的具体测度上存在差异,但学界普遍持有的看法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非一致性。进一步地,围绕这种非一致性的形成机理,学者们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

早期,对于两者之间的这种非一致性,有论者利用技术进步加以阐述。虽然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其内在的创新和扩散机制不断扩张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前沿边界(即GDP潜在增长率)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但利用技术进步因素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增长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是双重的。从技术冲击的短期效应来看,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同量产品和资本的所需的劳动力投入会逐步下降,从而产生技术进步的就业挤出效应。但从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来看,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技术进步在长期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其次,从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数据实证来看,以高技术和新经济著称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GDP就业弹性明显高于中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其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高,而在大多数年份,其GDP就业弹性几乎是我国的2-3倍。

龚玉泉、袁志刚(2002)认为,上述的解释并未对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非一致性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阐释。他们指出,要正确理解和识别中国经济增长和实际就业增长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和衡量劳动投入,尤其是名义劳动投入和有效劳动投入。有效劳动需求量是指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力价格(工资成本)为原则的劳动力使用量。有效劳动需求量反映了就业的有效性和利用程度,名义就业人数反映了企业中在编人数的多少,仅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数量概念。在我国,统计上的从业人员是指名义就业人数,统计上的就业增长也是以此指标计算出来的。在我国,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名义就业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和在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实行安置型就业的计划经济时期,有效劳动需求量往往小于名义就业人数,其表现是企业对劳动力的低效率使用、人浮于事、“有职无工”,即隐性失业;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有效劳动需求和名义就业人数的数量偏差逐步缩小,而当经济增长带来有效劳动需求量增加时,名义就业人数并不一定随之增加,而是表现为企业对冗员的充分利用,即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名义就业人数的增长;当市场经济改革完全到位时,经济增长与有效劳动需求量就会出现协同变动,而且所有就业人数均为有效就业者。

胡鞍钢等(2004)认为,从1992年至今,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的中期。这一时期全面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需要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在这种部分行业、部分经济类型出现衰退,另一部分行业和经济类型不断崛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调整,所以这一时期的就业形势显著地表现出“创造性摧毁”的特点,同时也进入了高失业、低就业、高增长阶段。一方面在新兴产业(指IT信息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文教卫等)、新兴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在传统正规部门中(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大量摧毁旧的工作岗位。这是一个典型的“创造性摧毁过程”,但创造的速度远远低于摧毁的速度,造成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

三、结论性评论

我们看到,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进行了具体和系统的研究。这对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价值的。具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就业弹性是否偏低,以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仍存在广泛的争论。我们认为,从一般的角度看,最为关键的是要对“就业弹性”的概念以及它的适用范围有更为清晰、明确的认知。

我们相信,在正确看待“就业弹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和制度变迁,才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有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进而,才能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明确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方向。

参考文献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4

关键词:国际分工,区域产业经济,产业聚集

 

200多年前,李嘉图在对古典的绝对优势理论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比较成本原理),并用一个现在人所共知的例子来阐释国际分工:如果最初英国与葡萄牙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那么两国将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葡萄牙最终生产葡萄酒,英国则生产毛呢。①在李嘉图时代,工商业和制造业均处于发展的初期,不存在规模经济。因此,建立在规模效益不变基本假设之上的该理论在历史与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框架,由于不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也不存在产业调整成本,国际间如何进行分工,一国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模式是先天决定的,国家并无太大的选择空间。但是,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自由贸易主导的社会更主要的是,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制造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仅仅依赖自然优势的国际分工模式。论文参考网。因此,研究国际分工和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规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新模式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现在的国际经济格局并非是单纯基于各国自然优势,而是重复均衡的结果。

1、两个国家一种产品的国际分工模式

假定有两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该由那一个国家进行生产?为

简化起见,假定两国之间起初存在完全专业化分工。完全专业化是指对于任意产品,两个国家中有一个国家完全不生产该产品,全部由另一国家来进行生产。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一种产品市场中的新进入者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还需要进行比较长期的经营才能获得与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相当的生产技能和经验。本文以a国与b国生产汽车为例来说明,且不考虑除成本以外的诸如品牌等因素对购买者的影响。具体见下图-1所示:

图-1

图-1中,ACa和ACb分别表示a国和b国生产汽车的平均成本,D线表示世界汽车需求。由于b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于a国(譬如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其成本曲线位于a国的成本曲线下面,也即是说,在任何给定生产条件下,b国总可能生产出比a国相对便宜的汽车。那么消费者也许希望在世界市场上能够买到便宜的b国汽车。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如果由于某种历史原因,a国汽车工业建立的较b国为早,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其平均成本早就下降到点1,而此时b国的平均成本在C0处,高出点1,则世界汽车市场的均衡点在点1,由a国来生产,价格为P1,产量为Q1。但这并非唯一结果,如果b国采取措施(譬如补贴等)扶持其汽车产业,从而发挥其潜在的生产要素低的优势,则均衡点便有可能移至点2,由b国生产,价格为P2,产量为Q2。

可见,a国汽车工业通过规模经济阻止了别国的进入。但是,如果b国努力实施培育汽车工业的产业政策,使得该产业的成本下降到P1以下,则b国的汽车就可能打入国际市场。论文参考网。至于,为何一国首先进入某产业并因此获得规模经济,正如一个人不能选择出生家庭一样。历史性和偶然性使然。并非本文讨论的范畴。因此,一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产业并非没有赶超另一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成熟产业的可能。

2、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分工模式

现在考虑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情况,同时完全专业化分工的假设依然成立。设两国仍为a国与b国,两种产品为A、B。由于A、B产品均要求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则后天优势而非自然资源便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样李嘉图分析框架下的单一均衡便不成立。可能的均衡有四种,见表-1所示。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5

开展创业教育,无论对于大学毕业生、高校教育本身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开展创业教育,更新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第二,开展创业教育,营造和谐的创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第三,开展创业教育,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第四,开展创业教育,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将我国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创业教育及其提升商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1.加强自主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高校适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KAB)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同时,通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策划,鼓励成熟的创业计划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开业跟踪扶持、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同时,要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的总和。要依托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和社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社团组织及其成员为“磁场中心”,带动和辐射学生创业教育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三线培养”。“五点运作”的学生社团模式。“三线培养”是形成学校、教学系、学生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社团结构模式。学校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和管理规章,形成整体上的社团活动规划,开展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活动;系组建特色社团组织,重基础、强素质、提能力.开展有专业特点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的交流进行知识传递和能力提高。“五点运作”是形成以校园文化为内核。活动基地为舞台,社团活动为载体,信息化建设为手段,能力提高为目标的社团运作模式。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重视创业文化的培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2.注重创新观念引导。在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创新观念的引导,因此要实现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一是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改革以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为基本特征的培养善于守业而缺乏创业精神的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突出人才素质构成的创造性元素;二是转变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教育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结构,实行学分制、双专业制等,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性和竞争力,突出素质教育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三是转变“知行分离”的教育观,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突出人才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环节。

3.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创新就业指导课形式,形成商科成功学长案例教学、考研辅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及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注重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创业实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创业体验,或通过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以及同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获取创业教育鲜活材料和信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知识、技能、素质培训。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一个一个帮助同学解决就业问题。使就业指导课教学更多地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进入市场,真正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

4.实行精英校友收徒计划。通过每年一次聘学校已毕业的、在各个各业有一定成就的商科精英校友为实践导师,以一年为限,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内容包括现场面试、对话高层、职业培训、参观学习、就业推荐、综合鉴定等方面。通过这样丰富的内容,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校友的指导与帮助,提升优秀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加强校企合作,尝试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高校可以为商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将实践教学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整体体系中,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途径筹集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实行专兼职教师互动、实践教学学分认证、菜单式课程结构、案例教学和直接面对真实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管理与指导制度,努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基础能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环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渔业经济研究范文6

关键词:企业 经营风险 预警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企业经营模式的新探索,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发展进步过程中高收益必然面临着高风险,企业只有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实现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企业经营风险

1.含义及成因。

目前学术界对于经营风险的含义说法不一,其中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企业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阶层和决策者在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个人或者外界因素导致的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产业的投资人实际的预期收益发生下滑,或者因为其他金融因素,例如汇率的波动而导致的未来收益下降或者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由于企业的经营一旦存在风险就会出现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和生存发展危机,所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这一工作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广义上主要包括企业的采购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企业的存货风险以及资本结构调险等等。企业的风险成因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经营模式,在很多运营环节都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导致产生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自然也各不相同。常规来看,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环境,第二就是企业的外部宏观市场以及自然环境,总体分析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其中包括科技的发展进步现状如何,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支持力度如何等。政策导向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企业优惠政策和企业信贷、银行利率等。每一项国家的政策调整和改变都可能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导向作用。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和企业调整也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经营环境,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虽然对于外部环境无法实现个体的调整,但是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因素的研究。内部因素的调整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可能存在的资本结构的自身缺陷、财务规划的不合理等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一旦企业管理和决策者缺乏风险意识和必要的风险管理能力,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出现间歇性特点,企业管理者实际上是主导着整个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实现风险内控的重要性。

2.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

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指企业因为自身经营的原因等导致的企业销售额的下降和企业利润的降低,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出现不稳定现象,企业的盈利业绩也会产生较大波动,其中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经营的广泛程度。市场需求主要指市场上对不同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运营呈现的是周期性繁荣还是萧条,产品的主要市场定位是中高档耐用消费品还是中低档大众日用品,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波动越小,越意味着企业的发展经营销路稳定,产品的价格调整越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及资源采集渠道可以持久稳定,经营风险越小。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重要的部分,企业的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生产环节的原料费用和产品生产加工的人员服务费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原料价格和人工费用波动都会加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最后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企业的经营产品范围如果很小,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销售群体和产品销售区域集中,那么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就比较差,很容易因为地区人员消费需要变化或者产品外观质量以及功能的需求多元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与此同时,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企业的经营广泛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二、企业经营的风险预警

1.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原则。

不同领域的企业经营的模式和生产发展模式也都会有很大不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针对不同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实践证明好的风险预警系统会有共性原则存在。其一,针对性原则。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资本安全的有效保障,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等结构的合理安排,保证企业能够有足够的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实现企业长期发展动力支持,对于预警指标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二,系统性原则。企业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盈利发展系统,企业内部系统功能多样,主要职能包括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考虑和协调好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影响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预警手段和预警指标,以提高整体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效果为原则。其三,灵敏性原则。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信息和销售等各类信息分析一定要有很高的敏感度,能够实现直观客观的反映细小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能够通过信息和数据的准确分析实现对企业整体运营管理状况的准确把握。最后一个就是经济性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含义就是企业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总成本费用不能超过企业在实行风险预警之前所导致的整体损失数额。经济性原则有利于对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整个过程和各个不同环节的控制和分析。

2.主要措施。

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首要环节就是设立风险预警机构,这一机构在整个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重要中枢作用,是实现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重要基础前提,其中,预警管理指挥系统是发挥企业内部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指挥机构,由企业的高层领导直接管理控制,由企业董事会负责对预警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和审核,同时保证预警目标的实现。由企业的专业预警管理部门对预警监测进行工作汇报,通过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应用和科学预警方案的实施,对获得的最新财务和企业销售等环节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向企业预警管理和指挥部门进行预警决策信息整理。第二个环节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数据资料库,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风险预警是以企业多个部门的运营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得出的,所以一旦数据信息资料的准确度得不到保障,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也会有所偏差,需要及时提供准确而且客观的数据信息,才能形成更为有价值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第三个就是要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风险预警是一项复杂而难度要求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预警工作人员不仅对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模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对企业管理、会计金融、系统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以此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分析和传递。最后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协调企业内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整体性较强的综合有机系统,风险预警机构需要与企业的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各部门协调配合。

三、结语

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经营安全性,发挥经营优势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的了解,有利于制定出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阮平南,王塑源.企业经营风险及预警研究[J].决策借鉴,1999,03:3-7.

[2]刘伟,张振国,汪志波.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模型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