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生态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生态体系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东莞

中图分类号:F290;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6-1192-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50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ve power,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onnotation, composi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to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calculated the sores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from 2000 to 2013 and other cities of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onggu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present an upward trend, and reach the medium level by 2013. However, compare with Shenzhen, Guangzhou, Suzhou and other cities, the gap was still relatively clear. And the major problem was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g far behind, resulting in the in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polic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 power of Donggua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Dongguan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现正向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迈进。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逐步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文明形态的演进与转变对人类之间的竞争方式与内容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城市和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或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方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财富,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1-5]。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环境影响的方式转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随之发生转变。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和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均很多[6-12],但将生态文明与城市竞争力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13,14]。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也可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实现途径。

东莞作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发展城市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快发展、高消耗后也逐步呈现疲态,资源、环境、人口和土地趋近极限,持续高速发展难以为继,生态文明转型势在必行。本研究以东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其生态文明竞争力及其演变趋势,并与“珠三角”及国内其他地区代表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生态文明竞争力的优劣势,提出提高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各地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与组成界定

对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众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研究视角: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15,16]。为了突出文明发展历史沿革性以及城市竞争力概念拓展性[17,18],本研究采用历时性研究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如下定义:生态文明是继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的、更高阶段,这种文明总体上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良好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为一体的高级社会文明形态。基于这种研究视角,本研究认为生态文明竞争力是对传统城市(区域)竞争力概念的继承与提升,是生态文明范式和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竞争力。即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为基础,以实F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创造优质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研究认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包括:①对城市优质资源的聚集能力。优质资源是城市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资源聚集能力主要体现在吸引和聚集优质企业、高素质人才、优质科技资源和对外开放的能力。一般而言,优质高端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低;高素质人才更具生态环保意识,更自觉开发设计低环境影响的产品,管理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进步的主要方法与路径,而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开放,则是引进环保节能技术与绿色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②突出效益的财富创造力。经济高效益是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日益严格的环保制度体系下,高效益或高效率与生态化、绿色化的要求趋向一致。③居民全方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城市竞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衡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除了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外,还包括生态环境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的指标。④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指能够确保当前和未来持续有效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世代居民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

1.2 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体系构建及分析方法

衡量生态文明竞争力须构建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很多[19-30],但是关于生态文明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和本质要求出发,以理论与实践性相统一、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指标代表性与可获得性相结合、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为原则,参照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表1)。本指标体系分四级,共65个指标项。

2 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分析评价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发展趋势,收集了东莞市2000-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对这个时期进行研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阶段是东莞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二是因为这个期间的数据易获得。为分析评价东莞市与国内主要城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差异,还收集了“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城市(苏州、青岛和厦门),共11个城市2013年的四级指标数据。数据主要来自2000-2014年历年《东莞市统计年鉴》、《东莞市环境状况公报》、《广东省统计年鉴》及各相关城市2014年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

数据收集并按照上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计算整理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①数据趋同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使得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以得出正确结果。测度体系中的65项指标中有53项为正向指标,12项为逆向指标。对逆向指标,本研究通过取倒数方式转化为正向指标。②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本研究采用标准化公式Z-Score来处理。③二级指标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二级指标相关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二级指标评价结果。④一级综合指标评价函数。在本研究汇总中各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相同,没有偏重。故采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生态文明竞争力一级指标得分。⑤得分判定标准的确定。采用分级的方法,将城市生态文明竞争分三级,其中得分>1,为强竞争力城市;得分≥0.5而

2.2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式,计算2000-2013年间东莞市以及2013年各对比城市的二级指标得分与综合生态文明竞争力得分,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2.2.1 东莞市2000-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演变

由表2可知,2000-2013年间东莞市资源聚集指标、财富创造指标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指标基本逐年增长,仅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生态文明竞争力综合(一级)指标得分则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城市水平。以下对各二级指标下的四级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资源聚集力。其22个四级指标在2000-2013年间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对外开放方面的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2个指标呈现先升高中间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中间下降是因为受2008-2009年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其7个四级指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东莞市经济效益良好,总体处在财富创造力持续增强阶段。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其25个四级指标中,其中20个指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是有4个指标增幅不大,包括医生数、公共预算教育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电影放映单位个数等。

4)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方面共有13个四级指标,在其中的7个正向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面积则呈现持续总体下降趋势;自然保护区面积自2005年起,一直维持在8 361.9 hm2。在6逆向指标中,单位面积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等3个指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单位面积工业废水和烟尘2个在指标在大幅度上升后趋于平稳,仅单位GDP能耗1项指标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依然还比较脆弱。

2.2.2 东莞市2013年生态文明竞争力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 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广州、苏州三市为强竞争力城市,而青岛、惠州、肇庆、东莞为中竞争力城市,其他为弱竞争力城市。按照表3量化结果,东莞市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仅排名第7,处于生态文明竞争力中等水平。四个二级指标进行比较,东莞在资源聚集、财富创造和居民生活质量水平3项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上游水平,分别排名第5、第7和第4名,但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最弱,仅排名第10位。

1)资源聚集能力。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东莞市上市公司总数目、各类法人企业总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R&D经费占GDP比重、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等指标低于深圳等城市,其中企业总数与深圳相差近3倍,上市公司总数与深圳相差近15倍,R&D经费占GDP比重与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23倍;东莞拥有高等教育机构数仅6家,与最高的广州市相差13.33倍。这说明,东莞市与广州、深圳等地在资源聚集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依然比“珠三角”其他城市具有相对优势。

2)财富创造竞争力。对比另外11个城市,东莞市财富创造能力竞争力各指标表现中等,其中GDP、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等3项指标排名靠后。其中,2013年东莞市GDP为5 490亿元,排名第6位,与排名最高的广州市相差2.81倍;人均GDP为66 109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市相差2.07倍;东莞市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5 539.54元,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3.49倍。总的来说,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财富创造力规模中等,效益相对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3)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东莞居民生活质量属于中上水平。2013年东莞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5.2%为相对富裕水平,仅次于广州、佛山、苏州和厦门。东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在12个城市中经排名第8位,拥有医生数排名和实有床位数均排名第6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排名第9位,与排名最高的肇庆相差约1.31倍。另外,东莞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排名第6位,

4)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在12个城市对比分析中,东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倒数第3。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东莞市生态环境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且环境治理能力不够。东莞市2013森林覆盖率年仅63.6 m2/人,排名最后1位。自然保护区面积排名第9位;人均水资源量排名第8位;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与排名最高的深圳相差甚远。东莞市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较高,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则逐年上升,排名均倒数第2位。尽管东莞市的生活废水和城市垃圾处理率逐年提高,2013年分别为90.9%和67.6%,但在12个城市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倒数第1。这说明东莞市环境压力仍然较大,环境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3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3.1 结论和讨论

依据生态文明、城市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复合生态系统等基础理论,本研究提出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丰富和拓展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来评价区域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为经济、生态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研究表明,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达到中等竞争力水平,但与深圳、广州、苏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主要存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三者不协调和不同步的问题,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滞后,影响了东莞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

本研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竞争力内涵、组成与评价指标体系,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因,本研究中四级指标项还偏少,各指标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还缺乏深入分析,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同机制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建议

本研究认为提高东莞市生态文明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编制《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建设,探索实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项目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基于生态文明竞争力的政绩考核制度。

2)实施生态分区分级管理,强化环保管理制度。坚守生态底线,科学分级分区,实施差异化管理,生态控制线范围应达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在国家和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更为严格环保制度,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生态公平公正。

3)聚集质资源,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其措施包括修改完善产业准入目录,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利用先进技术管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企业规模结构,大力推动低碳与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发展,引进高端制造和重大研发平台。加强城市配套,吸引优秀人才。

4)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生态体系功能修复。措施包括加快完成排污支次管道建设,升级污水处理能力,形成城乡水污染治理覆盖;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固废垃圾分类回收,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循环利用;加大推动水系流域治理,加快“小河小湖”的功能性修复,创新实施生态目标的水生态管养模式;持续推动植树造林工程,形成斑块与廊道相通生态体系。

5)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推动清洁生产,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打造清洁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支撑体系;推动工业节能减碳,构建制造业低碳化体系;发展低碳交通,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抓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设。

6)推动公平公正、绿色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手段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绿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程玉鸿.城市竞争力概念界定及其模型构建[J].特区经济,2005(7):121-122.

[2]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3] 李 娜,于涛方.论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方法和程序[J].人文地理,2005(3):44-48.

[4]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盈[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8.

[7] 白 杨,黄宇驰,王 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8]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1(6):14-18.

[9]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2(5):62-69.

[10] 何添锦.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5(5):21-24.

[11] 曾 慧.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10(4):166-170.

[12] 张继良,蒋华夏.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4):152-156.

[13] 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14] 李美苓,王 慧,李俊莉.青岛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初探[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4,40(2):89-94.

[15] 宋言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03-106.

[16] 曾 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岛建设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8-54.

[17] 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8.

[18] 赵景柱.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社会调控[J].生态学杂志,1991,10(3):53-57.

[19] 李广杰,李广杰,颜培霞,等.生态山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11):185-191.

[20] 曹 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建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 范小杉,韩永伟.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指标建设探析[J].中国发展,2010(1):22-25.

[22] 杜 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3] 毛显强,温源远,李 丹,等.生B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思路和框架[J].中国统计,2013(5):43-45.

[24] 何炎.安徽省各市生态竞争力理论研究与评价[D].合肥:安徽大学,2012.

[25] 张坤民,温宗国.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6] 周文华,王如松.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2005(12):3244-3251.

[27] 侯 鹰,李 波,郝利霞,等.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436-440.

[28] 黄 娟,王惠中,孙兆海,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157-161.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墓本内洒,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探讨了广西城市建设生态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宁、柳州、桂林、捂州和北海的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时创建广西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l-al。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广西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并且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广西”的目标,但与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体系和实施办法,使许多相关政策难以贯彻实施。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城市为例,探讨符合广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获取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

1广西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的构建

1.1指标体系

从传统城市、田园城市到园林城市、人居城市、生态城市,国际国内都制订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及其标准(}-iol,但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平衡对近远期要求等诸因素都存在很大的特异性和差异性,用一种评价体系及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城市显然是行不通的。

笔者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参考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从中选取适合广西特点的指标进行评价。

为了科学地评价广西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符合广西城市自身特点的指标,例如:酸雨频率和降水PH最低值是根据广西城市特别是柳州酸雨酸度低、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而提出的评价指标;城市景观均匀度和城市干道绿化面积/总面积,主要是根据广西城市绿地较为丰富,指标也比较高,但最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离城市居民最近、最能调剂居民生活的中心区绿地却相当贫乏,可见部分市区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一点,笔者根据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这两项指标fnl,用来评价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面积的搭配均匀程度以及各个绿地面积的连通程度,以确保物种具有足够的生存环境和迁移的重要路径和通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滨江防护带宽度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广西大部分城市依河而建,近20年来,城市河流滨水区的发展明显滞后,一些城市修建了防洪堤,几乎完全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风貌,而有些防洪堤就像城墙一样,隔断了市民与河流的联系,一些城市将河流作为纳污体,河流城市段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绿色防护带则能为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迁徙提供自然场所与廊道,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环城绿色生态圈宽度主要是根据有些城市的防风带较窄、不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景观结构而提出的。

根据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特点,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反映城市社会各系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主要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以及城市环境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容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参考标准值

i.z.i标准值确定的原则

确定指标的标准值是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宋永昌提出的制定生态城市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参考以下几项原则指定标准值:①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②可以参考国外具有生态特色的城市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③参考国内生态建设良好的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④依据现有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力求定量化作为标准值;⑤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在缺乏有关指标统计数据时,暂用类似指标替代;⑥评价中一些重要但又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通过主观评判或专家打分的方法加以定量化[3J

1.2.2标准值的确定

在进行城市生态评价时,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确定其标准值。评价标准的确定,也可以说是要建立起一套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或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定量参照系,是人们能够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来找出自身的差距,明确其发展的目标。有些指标,例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已经有了经过研究确定的国际、国家标准,对于这些指标可以直接使用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但有些指标没有一定的标准,根据某一城市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指标体系,对于此类指标标准的确定就比较困难。因此,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生态城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合理地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2指标的计算和评价

2.1各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z.i.i三级指标数值的计算「,z-,4}

三级指标数值(QJ是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指标数值越大越好时,Q;=c;/s;当指标数值越小越好时,Q}s;/c;

其中二

s;—某三级指标的标准值;c一根据评价城市选取的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

2.1.2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二级指标数值(V;)时根据其所属三级指标数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V}}EQ;)}m

其中:Q;—某三级指标指数值;一改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的项数。

2.1.3一级指标值的计算

一级指标指数(助是根据其所属各二级指标值乘以各自的去中后进行加和,计算公式如下:U艺V;W;

其中:

从—二极指标的数值;W*一.某二级指标的权重;一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的项数。

2.1.4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

生态综合指数(ECI)是将各一级指标数值乘以各自的权重,再进行一次加和,计算公式如下:ECI=U;=EV;W其中:

V;—一级指标数值;

W}—一级指标的权重;

n—一级指标的项数。

2.2权重的确定

根据广西城市的实际情况,经专家咨询,参考宋永昌、夏晶等所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级和二极指标的权重,确定广西生态城市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3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择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计算各级各项指标的指数。结果见表2、表3、表4和图

从上表和图可以看出,广西五城市的经济、社会指标都比较低,只有生态指标相对比较高,但是柳州和梧州也只有0.656和0.7620从城市生态化综合指数看,广西五城市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海、南宁、桂林、梧州、柳州。北海居首位,主要是因为城市绿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较高。但是参照国外的综合指数分级方法,大于1.5才属于协调水平。广西五城市距离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各城市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和问题,加速城市的生态建设。

4对广西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广西要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把城市生态建设放在首位,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组织各项经济、社会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合理的生态城市结构,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意识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广西应该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发展,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发展实现法律化、制度化。

4.2重审发展目标,完善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及相互促进,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既发扬现代城市生活的种种优点,又不失自然环境的纯净、清新和宁静。根据以上生态城市的理念,城市建设应力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和谐统一;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疏解建筑密度,保护城市水域面积和绿地面积,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城市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

4.3净化城市水域,构筑迷人景观

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文化,是现代城市颇具魅力的赋情景观,是生态城市的“点睛之笔”。广西大部分城市都是依河而建,因此,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应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借助园林艺术手段,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截流污水、净化水质,沿线布绿、因势设景。应进一步加强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城市中水(净化后)管道建设,使中水服务于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从而实现“水清、水畅、岸绿”,在都市中创造出闲适幽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4.4重视区域合作,协调城乡发展

城市不能仅注重自身的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这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城市间、区域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因此,在生态系统协调方面,应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使城市和乡村之间能够功能互补、彼此发展,而不把乡村当作城市来建设。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3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建设;整合

人类在建设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了自发、失落、觉醒、自觉四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的演进过程。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成长的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立交桥和高速公路以新的印迹贯穿都市,肥沃的农田、芦苇荡一不小心就被城市征用或者变成了高尔夫球场。与此同时,西方城市却开始了乡村化,人从乡村走进向往的都市后,又开始向往乡村。如果没有这种欲望,也不会出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美国的郊区化理论。几年前的一天,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整个变成了一片麦田,一行行穗粒饱满的麦子连根带土被移植到了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上,这是当年的巴黎市政府为了让市民亲近自然而举办的一次“巴黎麦收”行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原来是一个车站,废弃不用,长期下雨积水,就慢慢恢复了天然的地貌,英国人很自觉地把它改变成了湿地公园。类似的情况也在德国出现。德国的一些城市公共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废弃,后来稍加整治也变成了原生态的公园。

现在在中国,好像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已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意识大大提高,有些城市(如乐山、成都、上海等)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还有提出诸如“山水城市”(无锡、桂林、自贡等)、“山水园林城市”(重庆等)、花园城市(大连、珠海等)、花园式园林城市(深圳)、花园式生态城市(荣城),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内涵都有一致的共同点,那就是城市的发展要与自然协调,城市的扩展应注重自然的因子的特点。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从人的观念到整体的构想,直至具体的组织实施,都需要开创性的运作。当前,正确认识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找准建设生态城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建设生态城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 什么是生态城市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一种城市发展观念和模式。谈生态城市,离不开生物圈个术语,离不开城市生态问题或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界正是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生态城市”是人在生物圈中理想的住所,生态城市的社会和生态过程应以尽可能完善的方式得到协调。生态城市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以人为本的人类实实在在的环境区,在向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个人和社会都要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因此,可以这样对生态城市予以概括: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和趋势,在这种模式中,生物圈和社会圈达到较为理想的和谐。

2、 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

“生态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它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它着力解决三大课题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协调;⑵城市与农村的分离问题;⑶追求城市效益与保持环境舒适之间的冲突。

3、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生态城市”追求的目标是要使人和自然都必须在城市中怡然自得,使城市成为生物圈和社会圈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生态城市”必须同时既是一个生物体,又是一个能够供养人和自然的环境。

二、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1、 建设生态城市包含以下五个层面:

(1) 生态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 生态卫生: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 生态产业代谢: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 生态景观的整合: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水路和城市轮廓线)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同时,防止水环境恶化,减少热岛效应和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

(5) 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文化,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2、 推动城市生态建设须采取以下行动:

(1)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

(2) 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扭转城市土地“摊大饼”式蔓延的趋势。通过区域城乡生态规划等各种有效措施使耕地流失最小化。

(3)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

(4) 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5) 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中止对汽车的补贴,增加对汽车燃料使用和私人汽车的税收,并将其收入用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和公共交通。

(5) 为企业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向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和违背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活动征税;制定和强化有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

(7) 为优化环境和生态恢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加强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开发生态适用型的地方性技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增强生态意识。扶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

(8) 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该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如交通、能源、水和土地管理部门等)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推动相关项目和计划的实施。

(9)倡导和推进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交流以及资源的相互支持,促进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3、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1)运用生态城市理论、形成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目标,修改 和完善城市规划。

(2)按城市生态设计语言、搞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生态城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它将我们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转换为具体的文学、图像、模式或方案。

(3)按规划组织实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科学的规划设计,必须转变成具有法律保障的意志,多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持续地按规划实施是何等的重要。

三、 优秀生态城市实例

1、 德国

德国十分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生态建设,提出了五类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建议采取的各种措施。现扼要介绍如下:

第l类目标:土地生态功能的维护和再生。主要包括: 可使地下水资源保持丰富的土地渗透能力和水保持能力的维护和再生;具有生态价值的生态群落和物种保护的维护;在城市建设的密集地区小气候和中气候环境下土地生态功能的维护和再生;风景美学价值的维护和再造。

采取的措施是:采取保护地面的建设和开发形式;建造能渗透的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和半公共面积; 采取对生态保护有效的地面的规划措施;采取符合环境要求的土地利用形式(布局和混合);采用排水分离系统(雨水和污水分开);采用雨水渗进系统;加强对使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和雨水的利用。

第2类目标:避免和减少排放和扩散 。通过节能的建筑形式和居住方式避免由使用能源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采用无排放的供热系绕; 避免和减少由交通和工业造成的污染和扩散; 通过植物物质通风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

第3类目标:减少交通噪声 。减少交通噪声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技术或被动隔声问题,而且关系到短途公共客运交通的开发系统和连接系统;关系到自行车交通系统;关系到安静交通系统和道路交通的引导作为主动隔声措施,通过建筑措施作为被动隔声措施。

第4类目标:改善小气候。这里要考虑到通风系统,冷空气狭长带,挡风植物墙,建筑物和建筑高度梯度,建筑物的位置和主要风向的关系,还要考虑到保证露天广场和小型水域的气候功能以及修建有渗透能力的地表面,减少夏日升温。

第5类目标:节约饮用水和污水、垃圾的处理。保护饮用水,减少污水和垃圾造成的危害包括:采用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分离系统和利用系统;采取节约饮用水和利用使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措施;在垃圾处理方面,采用适合于城市建设的避免产生污染的系统和利用系统;对居住区附近原有垃圾的鉴别和治理。

2、 上海

随着从黑龙江到海南岛沿海大通道的建成,上海市的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从此和上海市连为一体。为了抓住机遇,上海市于2001年就三岛联动开发展开讨论,其中涉及三岛的建设开发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本文主要简要介绍此次讨论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1)崇明三岛未来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a.中国国内层面――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三峡大坝建设影响下游开发有两个主要问题:水量和长江中沉积物的减少。沉积物形成了崇明三岛,大坝建成后挡住了60%左右的沉积物,加上上游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沉积物的总量会大大减少,岛的东部将不再增长,防护堤外的淤泥将会减少,没有了这层缓冲带,防护堤可能将直接面对暴风雨和洪水。加之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所以目前根据百年一遇标准设计的防护堤可能不足以防御特大洪水或暴风雨,这些都值得重新研究。

b.全球层面――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和大气变暖会徽影响亚洲季风的形成,而中国70%的雨量来自于这个季风。为解决中国北方六省市缺水问题,中国政府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这样会减少长江流入海口的淡水总量,从而可能引起入海口地区包括崇明三岛水体的盐化,减少可灌溉用水。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用水量上升,地表及地下水的用量也增加,海口的盐水可能通过地下水网络渗透到地表淡水中,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上海市部分地区的供水取水口。

(2)崇明三岛开发的生态建设问题

崇明三岛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目标是保护并建设岛上的生态资源,崇明岛开发的生态建设规划纲要如下:

――在岛北部及中部地区增加森林地区。一方面可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崇明岛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上海和崇明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一个环岛生态水系。这是一个包括运河网、人工湖系统在内的环岛生态水系,用以克服水质盐化的问题。在枯水期间,关闭岛上北部沿岸的进水闸门以防止北支流的盐化水灌入岛内运河,在丰水期间,则打开岛南部的水闸倒入淡水到岛内的运河和人工湖中,以作储备。同时建立环岛生态水系还有助于生态物种的多样化,有利于保护国家级的湿地――东滩野鸟保护区,从而有利于旅游度假经济。

四、 结语

建设以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生态工程技术设计城市、乡镇和村庄,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这就迫切需要开展翔实的城市生态规划和管理,促使有关受益者集团参加规划和管理过程。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仅用自然绿色点缀的僵死的人居环境,不是捞取政绩的工具,不是仅仅做一些“城市形象工程”,而是要实现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美化人、陶冶人的容器。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整合生态文化和功能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真正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4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存在问题;原则 ;措施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lso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topic, this article unifies own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asures in some detail.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 principle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生态方法,本文就是从当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状出发,以原则和方法为核心进行论述。

一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状态下,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经济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有些情况下片面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采取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经济和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之后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二者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影响了生态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设计者缺乏生态理念

设计者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生态建设,设计者首先要具有生态意识,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设计理念转变为设计方案,经由施工者的施工呈现出来,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一些设计者的生态理念欠缺,缺乏创新的意识思维,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面不够敏感,成为设计工作的瓶颈所在。

(三)缺乏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

健全的管理模式是确保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在管理方面缺乏力度,管理措施和制度不能够贯彻落实,这也成为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制约因素,需要尽快改进。

二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坚持的原则

为了避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成长性原则。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出于一种静止状态的,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在变化发展的状态下寻求新的创新设计观点,坚持成长性原则。力求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的成长发展的空间。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坚持成长性原则,能将城市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生态因素很好的融合,并将它们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生命状态进行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

其次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要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多样性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生态城市的多样性和城市的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以这种联系为基础进行设计,实现城市自然资源和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

最后需要坚持承载力原则。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和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相吻合,要在城市能够接受的最大极限之内进行设计活动。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合理的解决城市本来存在的生态问题。

三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分析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措施,力求做到各个环节都实现协调发展,下面本文就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设计措施、景观配置措施、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结构设计需要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为特征,并且重点将城市的山水资源当做设计的中心,并且以绿色生态城市为核心进行规划设计。具体说来,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城市的内部空间设置为组团式的结构,在各个区域内利用植物等作为隔离带;或者是进一步的完善城市中的绿化景观,合理布置城市水域体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的空间景观结构布局。

(二)城市景观配置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除了要满足生态性之外,还需要符合城市美观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景观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人、景以及城市环境的充分融合,并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有机的设计,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城市的景观主要有道路、标志以及居住区等,在设计时要将这些要素相结合。

(三)城市水循环设计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源泉,在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坚持生态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污管网的布局,在城市下水道口的位置还需要设置一些阻隔油污的装置,避免对水造成污染。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污染城市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控制,并适时的进行进化处理,保证城市的水源清洁。

(四)城市城市交通设计措施

交通的流通量是检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流通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环境的拥堵,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城市空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重点加强对交通的设计。为此,在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的发挥公共交通的职能,尤其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流通量较多的地区要尽可能的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在道路设计时需要尽量的避开生态较脆弱的地区,且交通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铺设生态功能的绿色道路以缓解交通压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结束语:近年来生态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人们对生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成长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承载力原则,又从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设计、景观配置设计、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 杨明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19期

[2] 陈水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5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1-0019-04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ivilization, 47 element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civilized city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in on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analysis of Qingdao city on the five aspects 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Key words:five in o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五位一体”是党的十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总体布局,其中经济建设为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同时,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放在突出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宗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准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目标是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目的是有效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的维护和利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以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国内外学者和有关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加强了对生态文明城市的研究,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的角度构建了多种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城市有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20世纪后期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研究项目,其核心思想是构建人类与环境友好关系的可持续居住模式,并从区域与城市文脉、城市结构、城市交通、物资能源、社会经济五个方面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20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政府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计,提出压力-状态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政府研究与设计的基础之上提出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通过对环境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关系的描述,构建了包括25个子系统、14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成为目前世界上较有影响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工具之一。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跟踪国际相关研究动向。宋永昌、王祥荣等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方面建立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王发提出初步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3类共36个指标[3]。牛文元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使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等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4]。同时,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以后,中央到地方都已开始认真研究生态文明相关理论。2008年7月,中央编译局正式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试图通过单位GDP能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30个指标衡量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程度[5]。同年12月,环保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2012年8月9日,山东省质监局批准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城市省级地方评价标准―《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DB37/T2172-2012),并于2012年8月20日起实施[6]。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数着眼于定性衡量,且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评估是其侧重点,因此难以指导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和建设。

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分析

基于科学性、定量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综合性等指标设计原则[7],在“五位一体”视角下,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5个一级指标。

1.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经济文明是评价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指标。本指标设置改变传统单纯以GDP等数据为依据的评价模式,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出发设置9项三级指标,既反映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以及民生的改善。中国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但未来城市发展的较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此层面提出用城市化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生态经济文明是一个创新点。

2.生态文化文明。任何文明的评价都离不开文化层面的衡量,生态文化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基于此,从文化发展水平和生态文化宣传角度设置8项三级指标。这8项三级指标不仅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还反映了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

3.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社会文明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公平性两方面提出8项三级指标,包括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指标。这8项三级指标不仅可测量居民的满意度,而且体现出整个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状况。

4.生态政治文明。较传统政治而言,生态政治文明不仅能体现政府工作绩效和政府腐败监管,还能反映民主民生。基于此,设置11项三级指标,充分反映生态政治文明评价所要达到的绩效、公开、民主的目标。

5.生态环境文明。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高要求,更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生态环境文明主要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过程、措施及结果,因此设置11项三级指标,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城市环境噪声等。

(二)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指标分析,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47项(见表1)。

三、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咽喉部位,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山海形胜,腹地广阔,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作用的区域发展中心。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2013年7月,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虽在全国靠前,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从定量的角度作系统分析,对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了解,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模糊综合评价

1.因素集确定

青岛市生态文明城市综合评价打分为86.77。总的来看,评价结果与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学者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文提出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是合理的,具有可行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将成为城市文明的最高境界。本文从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出发,构建了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作为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评估,以期为青岛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供借鉴,推动“环湾发展、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宜居青岛、创新青岛、文化青岛、和谐青岛的建设,同时为其他城市构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Lokhande. Electro deposition of lanthanum from aqueous baths[J].Metal Finishing, 1988(8):53-56.

Jundate.Electro synthesis of SmTefilms[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4, 37:333-337.

赵冬初.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2-144.

宋马林,杨杰,赵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基于AHP的构建脚本[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5-48.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09-09-27(6).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理念;非建设性用地;图底关系;宜居城市

中图分类呼:TU984.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102-02

1、引 言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自身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性用地迅速扩张。并由此引发了对外对内两方面的诸多的问题。

对外,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大量城市土地供给的需求,使得城市快速向扩张。许多城市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基本农田、耕地被侵占。引发“三农”问题:城市重要生态绿地、廊道被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建设规划肆意的圈占,导致城市的圈层式发展:在缺乏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评价的情况下,城市盲目向外扩张,使得大量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遭到破环,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内部地价迅速增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城市内部原本就十分稀少的生态性用地受到蚕食,城市用地成块状粘连在一起,城市空间环境恶化,城市内部生态性用地服务功能遭到削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对现阶段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对策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者不断研究的新课题。

2、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构筑的图底关系

城市规划图底关系理论是一种逆向思维理论,图是研究的重点,是设计的对象,底是图的背景,图与底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图与底可以互相转换,此时研究的同一个对象会因所处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如果将整个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作为一个研究的整体对象,纯粹从自然与人工、生态与非生态的角度区分,则可以将它看作一个由城市建设性用地和非建设性用地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非建设性用地对于建设性用地如同“背景与主景”的关系,背景虽然没有主景起眼,却包含着支撑与衬托的成分,主景提供城市居住、交通、生产的用地载体,背景提供生态支持。

2.1 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概念的基本界定

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分类》的规定,建设性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商业、工矿、仓储、公用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水利设施、特殊用地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城镇建设性用地是以人工无机建材覆盖为主的空间,在土地使用类型上主要指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除G类(绿地)、E类(水域和其他用地)之外的用地类型。

非建设性用地是相对于建设性用地而言,它包括城市内外的景观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郊野公园、国家公园、绿化带、乡村发展用地、河道水网、农田果林、地下矿产分布区等用地。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曾在这方面做过探索,将全市非建设性用地划分为农田保护用地、水源保护用地、组团隔离带用地、旅游休闲用地、郊野游览用地、自然生态用地和远期发展备用地共7大类,以便对全市的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管理。非建设性用地的共同特点是不属于城市建设开发的范畴,但与城镇建设性用地直接相关,因地质地貌或特殊生态价值而不可建或不宜建的生态敏感区,或对城镇持续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而必须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域,它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物质基础,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扩张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同时认识到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的关系决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两大系统相协调的问题。

非建设性用地在客观上构成区分、连接和界定建设性用地的环境区,其空间形态、生态过程及内部生态环境品质深刻影响和制约着建设性用地的格局与环境质量。同时,城镇建设性用地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亦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建设用地的使用与扩张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非建设性用地以其自身具有的生态功能给予建设用地生态支撑,维持城镇功能正常的运转。以非建设性用地为载体的城市生态环境支持系统,对于恢复和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减缓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提高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现代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阶段过程中,传统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与矛盾,生态恶化、土地失控及因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传统规划编制与管理未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

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规划主流体系实际上是保留前苏联传给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方法,其理论实质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经济计划制定后,完成其在城市土地和空间上的落实。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大量欧美的理念和理论传人,但这些传人理念和理论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我们的规划体系基础架构。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主体已经从政府和国家逐渐转变为开发商。在住宅产业化和土地供给市场化的今天,政府对于城市建设控制的强度相对减弱了很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开发商成为了承担城市开发与建设活动的主体。由于这种建设模式的转变,城市用地的使用预期变得难以把握。传统城市规划编制确定建设性用地使用安排,尽管在规划弹性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试图控制市场的规划思路往往在市场面前变得规划失灵。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规划编制思路没有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转变。既然市场经济模式决定建设性用地使用比以往难以把握,那么。在努力规范城市建设的同时,政府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相对单纯的非建设性用地上。在保障城市开发建设活力的同时,给出城市建设性用地的“增长边界”。在精确指导城市“怎么建”相对乏力的时候,给出城市建设“不能怎么建”的安全底线。

3.2 规划“失控”与规划“滞后”

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主导思想是关注城市化进程、城镇用地的扩张与发展。这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一致的,其本身思想是符合特定历史阶段的,对城市建设性用地的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任

务之一。

然而,在现实的规划编制、城市建设与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变化与城市发展过程的复杂性,有许多因素是很难预测、甚至根本无法预测的。在长达5-20年的规划期内,要使城市建设完全按照总体规划既定的框架实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构想甚至基本城市结构都会因政策、外部经济机遇、大型交通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使规划与现实发展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总是在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在城市发展与经济扩张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性用地往往不断突破原有规划的用地规模与空间范围,这基本上已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结果,从规划编制者的角度看到的是城市规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出现所谓的“规划失控”现象:而从规划管理、建设主体、经济管理部门和地方领导的角度看到的则是城市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所谓的“规划滞后”现象。

其实,所谓“规划失控”或“规划滞后”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与传统规划编制方法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面对快速扩张的城市和几乎无法预测的城市人口,我们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必然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然而,大多数调整决策都是根据建设项目需要在短期内完成的,在突破建设性用地范围的时候往往缺乏对全局的考虑;而传统总体规划编制对规划区内建设性用地以外的区域是否能使用、哪些用地能使用、怎么使用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大量的对这些非建设性用地的使用、调整基本还处在一个“量”的水平上。

因此,在现实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协调布局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的关系,不能做到对城市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科学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遭到危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失控”。

3.3 价值观错位与管理缺位

由于目前还需要不断完善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使得政府决策层普遍存在“政绩”意识。各级政府官员普遍热衷于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形象工程,圈占土地、以地生财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为了领导者任期内政策目标的实现,一再突破建设性用地范围和指标,大量套现城市土地及侵占农田、耕地、林地的现象可以说成了一些城市公开的秘密。这种短视行为造成了大量闲置土地和城市无序扩展,对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态构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要根除这一现象固然需要很多方面共同努力,但规划管理部门的约束无力及管理漏洞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在编制、管理、实施、监督的各个层面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研究不够,控制乏力。一般说来,目前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控制部分主要体现在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上,但法定强制性内容所具有的刚性与目前规划编制中关于非建设性用地部分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力度并不匹配。目前对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普遍采用统一的形式,规定了严格的调整程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于为数不少的强制性内容调整简单地采用一种调整程序,要么造成了规划管理中的低效,要么导致很多情况下超越程序办事、规划失控。不对非建设性用地进行系统分类、分级处理,就不能实现对这类强制性内容的深层次管理。

4、生态理念下编制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的具体措施

在面对难以捕捉和预测的建设性用地规划困境时,一方面应继续科学、合理地加强建设性用地规划研究;另一方面,更应该抓住相对单纯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积极开展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4.1 换位思考,以底为图,体现生态优先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

“以底为图”,将非建设性用地作为规划的对象,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如公园、林地、水体、农田、低建设强度的农村居民点等进行统一分析、研究,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非建设性用地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并通过首先确定非建设性用地界限来提供建设用地的增长边界,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精明增长”。

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注意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香港在1991年修订的城市规划条例中,对于非建设性用地就明确规定了其组成内容:景观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郊野公园、绿化带,乡村发展用地、露天仓库等。成都、杭州、无锡均已尝试编制完成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工作,北京的限建区规划也属于类似范畴的规划研究。

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研究在国内也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俞孔坚教授所提出的“反规划”理论指出了目前传统规划体系的弊病,并对“逆规划程序”和“负的规划成果”进行了探讨:冯雨峰、陈玮就“非城市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进行思考,提出了“非城市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的可能性和方法;张永刚与谢英挺分别以深圳市和厦门市为例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管理和规划控制进行了探讨:邢忠等人在相关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对将城镇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将城镇非建设性用地从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的方法和可能性。

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在国内的~些城市已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由黄光宇教授主持的《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控制性规划》和《成都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在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与控制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4.2 全局统筹、系统设计,弥补传统规划编制对于非建设性用地研究的缺陷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对于非建设性用地的整体规划是缺位的,能够与非建设性用地相对位的就是绿地系统规划。但即使是这个已经“缩水”了的绿地系统规划在目前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下仍存在着先天不足,需要通过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前置的方式将生态规划的理念融合进来,实现生态优先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中的贯彻与实施。

首先,从价值观上来看,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提倡“人本主义”世界观。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它忽视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使人类的价值与社会经济过程凌驾于自然之上,容易造成生态过程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环境退化。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以生态规划为理论基础,通过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理解城市的发展,尊重城市中自然生态要素自身的合理发展要求及发展规律,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编制的时序来看,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法定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往往容易沦为建设性用地规划的补充,处在一种被动和滞后的地位。应当强调非建设性用地规划独立于法定建设性用地规划进行编制。如果能够将前置的非建设性用地规划法定化,就能够从规划源头上切实落实非建设性用地控制对建设性用地使用的指导性作用,避免建设性用地无序蔓延。

最后,从规划的方法和内容来看,由于受到建设性用地规划主导作用的影响,同时为了

满足目前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及地方对于绿地指标的要求,除少数发达城市外,目前的大多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对绿地系统“质”的关注远远不够,而在各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对绿地的管理很多时候还停留在“量”的控制上,注重绿地的“总量平衡”,忽视绿地系统的形态及其与建设性用地的关系研究。非建设性用地规划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它以非建设性用地之间的生态联系为规划基础,以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对城市范围内的菲建设性用地进行规划和梳理,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市非建设性用地架构,保证合理的城市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结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范围内非建设性用地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实现对城市绿地从“量”的关注到“质”的关注的转变。

4.3 生态前置,科学保护,提供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强制性管理的规划基础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资源配置必然涉及建设性用地与非建设性用地两个方面。目前以建设性用地为导向的规划编制使规划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城市建设性用地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的背景下,规划管理不够全面、力度不够。如果受单一经济利益的驱动,非建设性用地向建设性用地的转化就会失控,造成城市规划管理的被动局面。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来讲,管理好了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就能避免建设性用地的无序发展,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建设性用地扩张的失控局面,就守住了城市用地合理发展的底线。科学、系统地进行非建设性用地规划才能为非建设性用地的强制性管理提供可能的基础。事实证明,由于传统规划编制方式中关于非建设性用地的部分上所存在的缺陷,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对于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管理与控制。

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可以通过明确城市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对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各自的自然特征、功能特性,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选择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明确不同类型非建设性用地控制的范围、控制的模式和控制的方法,实现对于非建设性用地有针对性的管理,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城市和自然共生共荣。

从城市规划强制管理的角度来看,利用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规划,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进行分级控制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导控,可以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理性的理论支撑,能够适应城市动态和弹性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对城市非建设性用地强制管理的有效基础。

5、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贯彻生态优先原则

在现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背景下,将生态优先作为指导思想首先贯彻到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上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紧迫。

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土地利用中,生态优先就意味着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的时候,不应当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向,而应以保障整个城市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本依据,优先考虑城市生态性用地空间架构是否合理,严格控制城市内外敏感性的生态用地资源,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城市建设性用地,从而达到保护城市生态性用地的目的。

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对于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必然选择。城市内外的生态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之后则很难逆转,开发不当将会给未来城市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慎重处理短期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其次,它符合国家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时代主题。现阶段许多城市存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政策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城建政策。从价值论的观点来看,简单的从经济价值一个方面来判断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显然有失偏颇。要想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使用,使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则必须充分地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生态因素应是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

再次,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对于解决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土地利用合理的方式必须能够保证在城市内外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用地架构,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物质基础,它能够有效吸收、消化、平衡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破环影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应该充分的研究和保护城市内外的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实现现代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6、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在生态理念下,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特别应将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好,落实非建设性用地控制对建设性用地使用的指导性作用,不断改善城市内部结构,改善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根据城市本身特点和特色,将其规划建设成为适宜人类创业、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或“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中科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中科院环境研究中心等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控制性规划[R],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