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长效机制;安全管理;创新
一、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一)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作业大队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安全监管主任;另外,在各基层队配备安全监督员,通过大队组织的日常安全培训和大队监督站跟班制度,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的安全管理队伍,通过这只安全管理队伍,从而提升各基层队伍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能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
(二)细化责任,形成人人担责的责任体系
明确安全责任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只有每个干部职工都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形成“横到边,竖到底,不交叉,无缺漏”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三)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制度落实
大队领导带班制度、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带班制度、公示制度、档案制度、安全行为观察管理制度、四级隐患排查制度、班组自治规定、安全目标管理、班评估、安全奖惩等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制度的执行人、监督人、管理人,完善抓实各项制度落实、监督和考核机制,实现了抓制度落实的闭合管理。
(四)完善培训教育体系,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作业大队要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遵照国家、省市和中石化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在坚持采油厂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完善考核体系。对各基层队安全生产责任人,要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责任教育;对各基层队管理干部进行安全责任教育;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
二、推行层级管理,建立自主安全管理体系
(一)岗位突出个人自律
明确职工是自我保安责任主体,要求每一个职工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违章操作行为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在现场作业中大力推行“七想七不干”做法:想安全禁令,不遵守不干;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想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想安全确认,不落实不干。
(二)班组突出现场自控
严格落实集体升入井,联岗确认、班评估、隐患排查和消除,纠正职工不安全的作业行为,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班组是作业大队最基层的组织,其安全管理的水平关系到大队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如何坚持不懈地开展班组安全工作建设,将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是安全生产管理长期努力的一个目标。
三、规范考核机制,推动体系运行
(一)分级管理
建立内部安全指标考核体系,按照正职考核副职,副职考核分管班队长,班队组长考核职工的层级考核原则,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教育考核、规程措施、制度落实、手指口述确认、安全行为等作为考核重点。
(二)技术保障
大队主管技术组室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深入现场,依据《规程》编写规程措施,各基层队行政正职要参与规程措施的编制和审查,规程措施要有针对性是实用性,并随着现场条件变化及时修订和补充。
(三)安全检查
要求职工通过安全确认进行岗位自查;班队长通过班中动态巡查、小班质量验收等形式,对各工作岗位进行检查;跟班人员通过走动式巡查对现场进行行为观察;大队科级领导通过“六定”和“行为观察”检查;职能科室和大队安全总监通过“六定”和“行为观察”等多种形式安全监督活动,及时消除隐患。作业大队安全检查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系统的、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实行“三定”,即:定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整改完毕后薄大队安全监督站复查。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发展
(一)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
大队要通过宣传、教育,特别是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条件允许时可让事故的当事人现身说法,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创建群体安全意识,结合适当的奖惩等手段,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增强安全意识。要抓好反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因此,要从制度上、职工心理等方面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的原因,采取教育、奖惩、教化等办法进行治理,不能让习惯违章成为风气。在加强职工遵章守纪的教育基础上,在执行上要求要严,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使“人人事事保安全”在大队内部蔚然成风。
(二)信息化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发展
大队虽然不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单位,但通过理论的学习探讨和应用,可以开拓安全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其思考问题的深度,从而使大队安全管理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因此,大队要搭建方便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资金、时间和精神上提供有力支持,鼓励各基层队安全管理交流,结合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安全生产实践,使其成为安全生产不竭的动力。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2
为了解人们对班主任角色的认知情况,笔者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了调查。笔者拟出的征集词是:“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班主任角色的主要特征,您会怎么说?”
对收到的135条信息进行整理发现,对于班主任角色的认识,有的侧重回答“班主任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如认为班主任是“大朋友”“人生之师”“引路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个体行为的指导者”“集体团队的搭建者”等;有的基于“班主任现在处于什么状况”角度进行描述,如认为班主任“累或琐事缠身”“从消极说是琐碎,从积极说是充实”“事情零零碎碎,每天时间被弄得零碎”;有的则从“班主任的职责”方面解答,如强调“责任”“科学管理”“传道、授业、解惑”等;还有的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班主任的角色,别有一番意趣,如把班主任比作“树”“桥梁”,甚至比做“蜘蛛侠”等。可见,当前人们对班主任角色的认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突显出对班主任角色认识的个性化表达。
虽然人们对班主任的角色认知趋于个性化,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说明班主任的群体角色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特征。以下是5位以上(含5人)老师认同的观点:
1. 强调班主任是“向导”,特征是“引导、引领”的有30人;其中强调“精神引领者”的有8人,“价值引领者”的有1人;
2. 指出班主任是“良师益友”或“亦师亦友”的有10人;
3. 表达班主任是“家长”或“母亲”“有父母的情怀”的有10人;
4. 认同班主任是“管理者”,任务是“全面管理、科学管理”的有8人;
5. 强调班主任“责任”的有7人;
6.认为班主任的任务是“陪伴成长”的有6人;
7. 强调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的有5人。
当然,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不能单纯以认同者人数为主要参照。其实,比照不同类型群体对于班主任角色的认知可以发现,对班主任角色认识趋同源于认同者的身份、经验的同一性程度。如强调班主任的“向导”身份,认同者多为校领导或教育管理者,认同度均高于其它群体。
此外,在这次班主任角色特征征集词中,除了有“母亲”“舵手”“船长”这样的比喻,还出现了一些有意味、有启示的比喻。
比如“树”。一位老师写道:“我觉得班主任就是一棵树,既有足够的养分能让孩子汲取,又能让孩子依靠,给他们带来信任与安全。”这个比喻说明,我们的班主任抓住了当前孩子们的最大需要——“信任与安全”。同时这一比喻会使班主任(至少是提出者)想到:作为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信任与安全”的“我”,自己必须强大——要努力提高自己,有益于班主任自身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
比如“鼠标”。把班主任比喻成“鼠标”,“虽然没有它主机仍然可以正常运行,然而它却通过两个不同的按钮,或单击或双击,或左键或右键,似有形似无形,不断刷新页面,更新功能,呈现精彩。可是,没了主机它就毫无意义了”。这一比喻反映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把班主任比喻为“鼠标”,强调的是班主任对学生(“主机”)的作用是“辅助”而不是“代替”,这样的辅助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收获精彩。
再比如“蜘蛛侠”。有一位老师将班主任比喻为美国经典影片中的“蜘蛛侠”,并专门解释了理由:“蜘蛛侠有侠义心肠,热爱人民,甘愿舍弃自己来保障城市的安宁,而班主任正需要一股热心肠,爱生如子,呕心沥血地为孩子们服务;蜘蛛侠之所以能够为人民造福,那是因为他具备超凡的能力,而班主任也需要具备教育智慧和本领,需要不断学习,这样才能管好班级,教好学生;蜘蛛侠在发威时吐出坚韧的蛛丝,从而惩治坏人、拯救好人,班主任也要运筹帷幄,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等多方力量,来实现班级的最优化管理。”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当班主任把自己看作是英雄侠义、善良正直、能力超凡的“蜘蛛侠”时,心中该具有何等的豪情。虽然班主任不是“独行侠”,还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但班主任率先垂范却是管好班级、教好学生首要的素质要求。
这次调查带给我几点思考。
一是对班主任角色认知的区分度不大。此次调查对象包括七类群体:一线班主任、学校领导、课任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及心理教育工作者。调查结果虽然由于调查群体身份的差异存在较明显的认知差异,但区分度不大。究其原因是调查对象虽说身份、岗位不同,但大都来自教育系统内部,都是“教育工作者”。由此,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容易形成较一致的观点。七类群体中都对班主任有较相似的角色期望,如“引导”“责任”“精神关怀”等。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3
一、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1.总体目标:经过4年努力,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基本形成0—5周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幼托园所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机制灵活、运作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使我市的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
2.具体目标:
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建立0—2周岁早教基地不少于15个,100%的0—5周岁儿童家长或看护人能够得到平均每年不少于2次的优质科学育儿指导。
提高幼儿园建设达标率。至2012年全市100%幼儿园达到省级办园标准;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数占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10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80%的中心村幼儿园进入省等级幼儿园行列;全市省一级幼儿园达到6-8所。
提高幼教师资水平。至2012年,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以上,其中7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持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85%,具有教师职称比例达到80%;100%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名园长、名优骨干教师,每年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充实幼教队伍。
3.规划要求:市教体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全市幼儿园的布局和建设。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委)要制定辖区内学前教育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增强托幼园所布局与建设的科学性,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含外来人员子女)均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市、乡镇(街道)两级财政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将其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长。
5.新设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去年市财政新设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100万元,今年起每年安排300万元。该项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公办幼儿园、农村规范幼儿园建设和扶持优秀民办幼儿园发展,奖励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和当年度上等级、创示范的幼儿园,补助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助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入园等。此专项经费实行滚存使用,不得挪作它用。专项经费使用由市教体局提出方案,提交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研究后由市财政核拨。
三、积极探索创新,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6.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增加学前教育发展合力。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市政府统筹制定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出台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协调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委)作为辖区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发展辖区内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积极筹措办园经费,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独立设置、独立法人、独立建帐设户的“三独立”;配好学前教育管理干部,推广依托中心幼儿园对村办托幼园所实施统筹管理的模式;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各类托幼园所的有序管理,按辖区内园(所)点布局规划,建好标准化幼儿园,撤并小而差的园所,并在相关部门配合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彻底取缔辖区内的无证幼儿园。
健全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市教体局是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各类托幼机构的审批,核发办园许可证;负责制订、完善幼儿园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实行统一的幼儿园等级评定制度;负责幼儿园教学业务的指导;配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和业务辅导员。公安、交通、文广、城管执法、卫生、安监、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国土、建设、消防等部门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倾斜措施,保证幼儿园建设的顺利进行,幼儿园建设中的应缴规费及日常水、电、气等费用按中小学的标准收缴。发改、财政、民政、人事、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也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营造有助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社会氛围。
7.深化办园机制改革,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坚持政府履职、多元办园、成本分担的学前教育发展和运行机制。市、镇两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搞好统筹规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管。坚持多元办园,探索“政府主导、民办公助、自主发展”的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上档次、上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努力建立以公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示范骨干、集体(村)办的中心村幼儿园为主体、个人办的幼儿园为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机制。坚持并完善学前教育成本由办园主体、幼儿家长、政府合理分担的机制。
四、完善建园机制,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8.建好住宅小区配套托幼园所。凡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实施农居工程时,要根据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订版)》的要求,规划建设好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公建配套幼儿园,并做到与其他建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出让商品房土地和安排经济适用房及农居房土地时,应根据学前教育设施布点规划,以教育用地划拨或作为土地公开出让的前置条件安排好幼儿园的用地(如小区开发规模没有达到需独立设置托幼园所的,须在周边新开发小区时通盘考虑,按规定规划建设配套托幼园所)。规划部门在组织托幼园所设计方案审查时,须邀请教育行政部门参加。建设单位应根据设计规模,按照《浙江省幼儿园设计规范》要求建好配套托幼园所,并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公建配套幼儿园属公共教育资源,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幼儿园产权登记手续,幼儿园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不得改变性质和用途。以前小区开发中已建设好的配套托幼园所不得改变使用功能。
9.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加强公办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推广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办幼儿园(班)实施统筹管理的模式。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统筹制定农村幼儿园网点规划。村幼儿园(班)原则上以村集体举办为主。各行政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或联合举办规范幼儿园(班),所建幼儿园(班)可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分园或教学点。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山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安排教师,采取巡回辅导站、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家庭辅导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接受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中小学网点调整中产生的空置校舍,其功能仍为教育用房,其中适合开办幼儿园的应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幼儿园的新建和改建必须严格执行《*省幼儿园设计规范》。从去年起全面启动幼儿园标准化创建工程。
五、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素质
10.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要根据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和定编标准,合理确定教师编制,每年有计划地增加事业性质的幼师人员编制。要落实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业务辅导员的公办教师编制,并逐步实现由乡镇中心幼儿园向各中心村幼儿园选派1名公办编制的骨干幼儿教师,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能力。加大幼儿教师招聘力度,招聘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优化幼儿教师队伍。各级各类幼托园所在招聘非公办教师时应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条例》和教师准入制度,新进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市教体局对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在编幼儿教师,要建立健全注册、登记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幼儿教师基本待遇保障制度,各类幼儿园应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幼儿园自聘教职工人均年收入原则上应不低于上年度本市社会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水平(以社保部门公布为准)。幼儿园应按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为教职工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
11.提升幼儿教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幼儿园公办与在职非公办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骨干教师研修班等载体,大力选拔和扶植业务骨干,培养一批省市级名园长和骨干教师。
六、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12.规范社会办学。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严格执行省定办园标准,把好审批和注册登记关,规范其办园行为和收费标准。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年度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各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对非法举办的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
13.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幼儿园园舍的安全检查和教学活动中师生安全的预防。根据幼儿特点和确保安全需要,幼儿园招生坚持就近方便入园的原则,尽可能不安排幼儿在园寄宿,原则上不提倡车辆接送幼儿。幼儿园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制作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幼儿园要根据在园幼儿数,按规定配置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建立晨检记录、因病缺勤病因登记与追查、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
14.深化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切实重视教育科研,扎实推进园本教研。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指导,不断深化早教工作,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4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协议书,签订签订协议书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大家知道协议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学生安全协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生安全协议书1甲方:
乙方:
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构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如下协议:
1、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构建安全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教师树立安全防范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2、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负全部责任;
教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负责学校具体安全工作计划、规程、措施的实施。
3、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造成的意外事故责任由教师自行承担。
4、值周教师在值周期间负责学校的一切安全,要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
放学时要亲自整队,护送学生至校门外并目送学生远去。
5、各兼职人员要定期检查、维修本兼职范围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器械等,保证其正常使用。
6、学生劳动或外出活动,学校要指派专人负责,责任人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操作指导,严密组织,精心安排,保证学生安全。
7、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责任人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师生安全。
8、各课任教师要确保自己所任学科授课期间的学生安全。
体育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开展好体育活动;科学课教师要管理好实验仪器,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9、班主任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规教育,利用班会、队会组织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10、班主任要与本班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安全制度,教育学生遵守校纪班规,杜绝打架斗殴、追逐打闹、出入教师拥挤等不安全因素。
11、班主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共同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12、班主任要定期对班内桌椅、门窗、教学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桌椅、门窗损坏,电线裸露等不安全隐患应及时维修或上报学校安排专人维修。
13、班主任应加强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14、班主任应做好本班学生的考勤工作,如发现学生缺席或早退的,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并上报学校。
15、学生在校突然生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应及时和家长联系,情况严重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16、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之规定执行。
本协议一式两份,学校与教师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安全协议书2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严格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签订本安全协议书。
1:家长是学生法定的监护人,其监护关系不因学生的转移而转移到学校,学校与学生只是教育管理的关系,监护人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意外伤害,一般应由第三人担负责任,如学生自身原因(如疾病等)家长又不告诉学校的发生意外时,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3:学校开展校内集体活动,因学生不听指挥,违背有关规定,造成意外伤害的,学校不承担责任,日常上课时期学生没有按时来校,家长又没有告知学校而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4:学生违反规定在校外购买零食及不卫生的食品,而发生意外事故的学校不负担任何责任。
5;学生自行上学、放学回家路途中发生任何意外与学校无任何关系。
5: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家长签字:
班主任签字:
张寨小学
20__年9月5日
学生安全协议书3甲方:宁安中学
乙方: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关爱特异体质学生,保证特异体质学生及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双方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主动向学生或者学生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了解其身体健康情况。
涉及学生隐私的`,甲方应当保密。
2、教学期间,必要时,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特殊体质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3、特异体质学生在校期间有异常反应,甲方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告知家长在校时的异常情况。
二、乙方责任
1、特异体质学生或其监护人在入校前必须告知学校学生身体情况和病情,并详细向班主任说清应注意事项。
2、乙方应尽量做好对子女的监护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3、乙方应按医院相关要求做好对子女的身体治疗、复查工作,避免发生意外。
4、特异体质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或请假、休学期间,乙方要特别关照,专人接送,在此期间出现的任何意外与学校无关。
三、其他事项
1、如特殊体质学生因不听从学校的要求违反规定、自身或其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甲方不承担责任。
2、特异体质学生因自身特异体质原因造成事故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甲方对特殊体质学生一视同仁,不得侵犯学生的隐私。
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存一份,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生安全协议书4甲方:
乙方:学生家长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处理学生人生伤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条款,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1、甲乙双方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重视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甲方应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做到有章可循。
甲方应利用广播等宣传工具,通过集会、班会和安全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学生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甲乙双方都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准学生吸烟、酗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吸烟、酗酒,甲方应及时制止,学生在校外期间因吸烟、酗酒而发生伤残事故,甲方概不承担责任。
4、甲方应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教育。
在校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甲方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并及时通知乙方。
5、学生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不在学校学习期间而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甲方一律不承担任何责任。
6、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有事必须请假并经甲方批准方可离校,甲方应将学生离校情况及时通知乙方。
学生请假或擅自离校后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甲方概不负责。
7、学生在返校、离校途中不得骑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校和离校。
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到校,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学生在返校、离校途中发生安全事故,甲方概不负责。
8、甲方应掌握学生健康资料,乙方应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甲方,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甲方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若乙方未告知或乙方告知病情后,甲方又采取了必要措施,仍发生安全事故,甲方不承担责任。
9、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甲方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通知乙方。
如甲方已采取措施但仍发生不良后果,甲方概不承担责任。
10、学生在校期间自杀、自残事件;
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甲方已采取防范措施和救助措施后,仍发生不良后果,甲方概不承担责任。
甲方代表签名:
乙方代表签名:四年级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生安全协议书5为了使您的孩子_________在学校健康快乐的学习,学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思想工作。为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学生的安全,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为此,学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具体协议如下:
1、通校学生上学、住宿学生回校,必须有家长送到学校,把学生交给教师;
如学生没有家长护送到校,途中遇有不安全因素,学校不承担责任。
2、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按教师的指导开展活动;
如不听从教师的安排,造成不安全后果,责任自负。
3、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擅自外出购买各种用品,如需要,必须由教师统一采购;
如学生擅自外出,没经老师允许造成不安全因素,学校不承担责任。
4、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公共设施达到安全标准;
如有学生主观故意破坏,造成不安全因素,学校不承担责任。
5、学生在校期间(24小时),不向教师请假,擅自走出学校走失,造成不安全因素,学校不承担责任。
6、通校生放学、住宿生回家,必须有家长来接,经教师同意方可接走,回家途中遇有不安全因素,学校不承担责任。
7、节假日、双休日,家长要看护好学生,不让自己孩子和社会上不良青年接触,以防学坏。
如有不安全因素,与学校无关。学生出现事故,如有保险,请家长及时通知学校给予办理。
8、以上协议,望学生家长认真阅读,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思想工作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培养更多更好适应海洋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群岛新区建设服务,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以下简称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现就加快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确立职业教育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岛新区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如学校规模偏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能力较薄弱,专业骨干教师缺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群岛新区建设,围绕的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学生创业就业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发展,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力和社会吸引力,努力为群岛新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工作目标:实施职业教育专门化办学,全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加优化,职业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职业学校专业定位更加明确,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更加完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加突出,把职业教育打造成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和群岛新区建设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市职业院校每年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5000人以上,毕业生技能证书初级工获证率100%,中级工以上获证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每年15000人次以上。到年,中职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500元以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以上,高职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全市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
二、加快中职学校专门化建设,提升服务群岛新区发展能力
(四)调整学校布局。推进中职学校专门化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途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加快中职学校专门化建设。根据社会和海洋经济发展实际,设立1所市级综合性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2所县级职成教中心(岱山县职成教中心和嵊泗县职成教中心),3所专门化职业学校(技师学院、航海学校、旅游学校)。办好普陀职教中心,适时增挂旅游学院牌子。通过中高职一体化建设,促进高职与中职学校合理布局。
(五)优化专业结构。按照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发展要求做强做大中高职主体专业。重点建设好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各个涉海类特色专业及技师学院的船舶修造、港口机电,航海学校的驾驶轮机,职业技术学校的现代物流及旅游学校的旅游服务等主体专业,适时增设符合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覆盖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全市中职各大类专业的设置与招生计划实行全市统筹,确保招生规模。
三、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实力
(六)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总体思路,加快完成下列校建工程:一是市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选址新建,争创技师学院工程;二是航海学校新校区迁建工程;三是岱山职业技术学校(岱山县职成教中心)异地重建工程。
(七)加强示范院校建设。在优化职教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好2-3所国家级和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大力支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鼓励示范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充分发挥示范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培养我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双师型”(一体化)专业课教师、高技能实习指导教师为目标,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配齐配足职业学校教师,减少职业学校缺编人数。到年,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5%以上,“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其中“双师型”(一体化)教师中高级工以上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一支以名师名校长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为主体的职教师资队伍。努力扩大师资培养渠道,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职教师资培训,选派教师下企业和到省内外重点职校挂职锻炼,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研修制度。聘请一批在企业工作的兼职教师,引进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对重点建设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可突破学历、年龄、身份限制,优先充实到职教师资队伍,并按规定享受市人才引进政策。适时增设正高级教师职称。要加强职业教育讲师团建设,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选聘一批专业教师和在企业工作的兼职教师,帮助全市各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能力。
(九)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全面促进校企互动。大力推行“把学校办进企业,把企业引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深化职业学校“7S”管理模式,创设企业情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深化“订单式”培养、委托培训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增强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计划制订、招生、教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重点建设好20个左右依托市内大中型企业的现代化学生实训基地。鼓励学校走产教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鼓励教师发明创造,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鼓励企业资助学校改善实训实习设施,并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实训基地企业有责任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支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开展结对共建工作,进一步拓宽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属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领域、合作方式。
(十)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新区发展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整合相关院校资源,加快推进船舶修造、港口机电制造、海洋文化旅游、水上运输、港口物流、石油化工等六大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满足学生、教师日常实训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培训。
(十一)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质量评估制度,促进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群岛新区建设的贡献度。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四、扩大社会培训规模,大力推进继续教育
(十二)积极推进技能培训与成人学历教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积极推进职成教一体化建设,建立职业院校与乡镇(街道)成校、行业培训中心的联动培训机制,统筹协调、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开展渔农民、企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退役士兵和渔农村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积极发挥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在船员培训、适任考试及公共实训平台等的作用。全市职业院校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000人次以上,全市乡镇(街道)成校(社区学院)每年完成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2000人以上,自考、电大及网络远程教育等成人高等教育每年招生3000人以上。
(十三)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设立、完善市、县(区)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建立日常议事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在新城建造社区(市民)教育大楼,以电大为主体,整合、引进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市级社区教育基地。以星级成校(社区学院)建设和标准化成校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乡镇(街道)成校(社区学院)培训能力,广泛开展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民主法制、生活休闲等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综合素质。全年培训人数占当地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8%以上。
五、加强领导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我市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十四)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完善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以及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市、县(区)两级建立由政府办公室牵头,有关职能单位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市和县(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目标管理,列入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十五)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公共财政保障制度。落实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经费投入机制,市、县(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逐年提高各级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费附加的30%以上。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标准制度,确保将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的1.5倍以上,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中职学校。逐步实行中职免费教育,探索实施高职免费教育。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的捐赠,落实捐赠免税或捐赠在应纳税款中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职业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对职业学校校办产业依法实行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
安全主体责任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双元制 计算机专业 顶岗实习 建设 启示
引言: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特征,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而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基础和关键是加强顶岗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显然,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既是当前中国国情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因此,研究和探索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实习基地建设,对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各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各自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其中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被公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澳大利亚TAFE等模式为世人所称道。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借鉴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德国“双元制”
(一)“双元制”的基本情况
历经200多年的发展变化,双元制为德国尤其是为二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双元制”,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这种模式的特点:(1)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但以企业培训为主。在企业受训的时间是学校理论教学时间的3—4倍,以突出职业技能培训。(2)针对性强,企业参与度高。学校每个专业均设有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和学校的代表构成,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政府出面干预并使校企合作制度化。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监控,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德国明确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可免交部分国税。一般情况是,每周在企业时间3天,在学校学习2天。根据《职业教育法》,企业还要向学徒按月支付培训费用。学校和企业在职教育中分别承担各自的职责,如图1 。
现在,德国已经有大约390个得到承认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涉及到各个行业领域。此外国家还针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制订了各种特殊法规,通过这些法规,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充分保障,能够掌握较高的生活和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情况。
1.参加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通常的情况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学生凭借九年教育的证书就可以选择上理想的职业教育,但有的机构有更严格的入学考试要求。一般入学测试题并不追求高深知识,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注重测试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了企业入学考试而进入培训阶段后,基本就没有太多的考试了。在职业学校里,学生主要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并参加两次理论考试(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除此之外,他们把心思和重点都放在实际操作上。另外,学校还要与行会、企业一起合作制定、完成教学计划。
2.签订培训合同、制定培训计划。学生在入学之前要和培训者(企业)签订一份书面的、受法律保护的培训合同。合同内容非常详细,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规定。另外,企业也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企业根据培训计划对后备力量进行教育,根据发展计划对他们进行促进教育和继续教育。专业后备力量的质量、职业技术要求等因素是制定培训计划的前提。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时间不超过三年但不少于两年。不过,技术性强的职业教育可能需要三年半的时间。
3.培训的组织形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多种培训组织形式。如工作场所、特殊的企业培训课、学徒培训车间(在企业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学徒培训角(主要是小型企业里的培训形式)、培训室(主要运用于销售领域)、小公司(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企业)、授课区间(授课和讲授主要是在车间)、与其他培训企业联合的企业外部培训、与研究机构合作的跨企业培训(如行会、专业联合会等)、职业学校(学徒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地方)。
4.职业教育毕业考试。该考试的目标是考察被考者是否能作为专业人员胜任其岗位工作。所以,这个考试也被称为进入职业岗位的考试。在德国,这种考试都由行会来掌管,企业自己没有考试的权利。
二、对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启示。
(一)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侧重于应用型人才。传统教育模式以课堂讲授-上机实验为主线,实验课只能作为验证课堂内容及教学效果的手段,而很少涉及到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应用。并且高职教育模式的稳定性与计算机产业的急速发展不能相互适应,社会缺乏的是有实际能力,能动手操作的计算机人才。另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概念,似乎已很难概括和限定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未来时态。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科学,在它应用的每一个学科中都已经诞生并继续诞生新的学科和专业。这种计算机综合人才既要求全面了解计算机、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也要求拥有丰富的计算机行业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如果说专业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学校内教学来完成,那么熟练的操作能力、从业经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实战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顶岗实习基地正是适应这样的需求,有效使工学相结合,架起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社会提供应用实践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牵引,以计算机应用培养定位为核心,配合专业教学内容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市场。”由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因此在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宽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计算机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
(二)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存有困难与缺失,其一是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管理责任不明,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其二是由于学生实习点多、散、远,教师对学生疏于监管与指导,出现学生“放羊”现象,甚至导致实习生安全稳定问题,其三,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 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 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这致使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来的顶岗实习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校企共同管理问题
对于学校,顶岗实习基地是课堂的延续;就企业来讲,顶岗实习基地是学生的初级演练场所。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顶岗实习基地的运行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和共同管理。在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度管理不完善。校企合作过程,校企双方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各自的切入点不同,导致各自关系利益不一样。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及企业都没有十分明确的相关制度来平衡校企双方的利益,以保障顶岗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
(2)教学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要制定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实习记录,还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和考核鉴定机制。就目前而言,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基本处于自由状态,而企业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往往忽略校方提出的教学任务。学生结束校外实训时,也就是填一张表,盖一个章完事。整个教学管理不是很到位。
(3)学生管理跟不上。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为一个学年,由于时间较长,学生往往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奔波,有的甚至要吃住都在企业,基本脱离校园,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就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交由顶岗实习基地代为管理,而现在顶岗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管理基本上达不到校方的要求。
2.计算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顶岗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与载体,建设效果直接影响到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就部分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来看,真正有效运行的却不多,一些实习点的建立只是为了某种形式上的需要,有些基地只是“一纸协议”,实际上是“开花而不结果”,更无后期投入和连续建设。一些顶岗实习基地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合作双方的责任不明确,对合作协议执行并不到位,对合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缺少有效沟通,导致双方合作的热情会逐渐减弱,发展到最后,合作的存续往往主要是靠双方责任人的私人交情在维系,合作稳定性不够。
(三)顶岗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权利和义务问题
在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约束机制欠缺,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无法正确处理权利共享、义务分担等敏感问题。
三、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做法
(一)增强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法规。
德国为保证“双元制”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两大主要法律:一个是学校教育法,对全联邦的学校进行约束;另一个是职业教育法,用于规范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另外,德国还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青年劳动保护法”。这些法律法规都围绕主法律从各个方面和层面详细而明确地规定了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教事业的重大进步,使职业教育有法可依。但它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时,我们可根据区域需要,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法规,以利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真正支持和实质性合作的开展。如在《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学校办学机制,制定《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采取优惠政策,调动行业企业举办、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二)借助地方的行业协会,促进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以行业协会为切入点,促进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可与IT行业协会、电子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联系。各行业协会与当地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当地企业在专业发展方向上起着导航作用,学校应借助行业协会,利用行业协会作为信息平台,进而了解各企业的情况,从中寻找最佳的校企合作伙伴。学校应充分借助于行业协会,面向企业、广而告之,向各个企业介绍学校的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以及科研开发能力,以期引起企业的共鸣。一旦有企业给予响应,学校应迅速打开局面,以服务于企业的姿态出现,为企业展开多方位的技术服务与合作,最终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即:以学校的技术服务换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三)学生在顶岗实习前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
在顶岗实习前学生要与顶岗实习企业签订书面的,受法律保护的顶岗实习协议。协议内容要详细,明确双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书面协议的形式,双方严格按照实习教学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等来执行实习内容,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为保障对顶岗实习的科学有效管理,需要设立由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资料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实行“分级负责,岗位管理”的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系部领导和合作企业负责任组成,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和策划,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管理制度、实习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实施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顶岗实习各环节的责任,规范顶岗实习全过程,制定规范的流程、协议和各种工作样表。同时,全程监控顶岗实习的运行,研究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
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带头,由校内专任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实习单位校外兼职指导师组成,负责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管理。其主要职责:负责联系顶岗实习单位,落实实习岗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前期工作;做好协调、接待和服务工作,与企业协商并签订实习协议书;加强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态度;组织好顶岗实习过程检查与管理,认真考勤登记,定期检查评估,做好实习生顶岗实习考核和综合评定工作。
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由学生自我选举,并征求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确认后组织成立,负责本小组成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工作的自主管理,并接受专业教师宏观指导、协调和督促。
(五)转变企业观念,使企业承担重任、与学校共同提升职教水平。
为了保证“双元制”的实施,德国的企业要承担三分之二的教育开支。企业不但对学徒实施技术实践教育,而且还要向他们支付工资(从300欧元/月到700欧元/月不等),以确保学徒在学习期间能得到物质上的保障。《职业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每个企业都有该义务,无一例外。
目前,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来看,有些企业给实习生发一定的实习生工资。但从企业的角度看,这只是支付了较低的劳动报酬,企业应当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这个问题。我国现已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在各个领域都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要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就必须使其亲临企业、亲身实践操作。所以,我国的企业应当肩负起培训高等人才的重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后备力量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深刻意义。德国企业认为,培养学徒对企业相当有利,因为一个学徒经过三年的训练就能成为功夫过硬的能手,而企业发给他们的工资比雇佣普通工人的一半还少。所以,培训学徒是节省成本的好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储备了人才。所以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时,应充分让企业认识到承担培训任务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长远利益。
(六)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成效
学校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为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搭建信息沟通的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讯资源,如飞信、QQ群、电话以及现场检查等形式进行沟通,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学生,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报告学校和指导教师,及时发现、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问题。系部顶岗实习管理办公室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变化,掌握每个学生的顶岗实习信息,要有学生的联系方式、顶岗实习单位的信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等信息。
(七)要认真安排,做好顶岗实习的安全教育工作
学生顶岗实习,安全是前提。系部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做好岗前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的内容打印成册,告知全体实习学生,履行教育和告知义务,安全教育结束学生要签字。同时,学校要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三方安全责任书、学生要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顶岗实习管理协议,增加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
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学校鼓励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将是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参加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学校可以从顶岗实习的专项经费中补助学生的部分保险费,学生支付剩余保险费用,以保证学生在受到人身意外伤害时,能够获得最大的赔偿。
(八)严格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双方应该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实施,这样能够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学院可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规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由校企指导师共同完成。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方法,可按企业评价占60%,实习论文占20%,答辩占20%,并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日记,制作企业评价表,其中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劳动纪律及敬业精神、学习态度及现场提问回答情况、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企业综合评语等几个部分。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总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会做。只能算蛮干;单纯地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思维相结合,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顶岗实习基地体系建设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顶岗实习在实施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职业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也应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喻华明 计算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24)
[2]隋瑞歆 张亮 德国双元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07,112(4)
[3]贾涛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J]. 辽宁教育研究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