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采矿工程

作者简介:范军(1978-),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37-01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如何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已成为关键所在。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国内煤炭行业的大发展,国内煤炭企业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加上国际化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的日益频繁,在这个背景下,国际化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剧增,传统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办学实情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

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指面向跨国煤炭企业就业或国际矿业类科研院所深造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和交流能力、专业性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与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二、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内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需求

2005年6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煤炭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带动煤炭机械产品出口和技术、劳务输出,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到境外开发煤炭。在这样的政策引导背景下,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频繁进行境外投资,并且近几年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化程度越来越强。由于我国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起步较晚,与此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确立,目前极其缺乏既有专业技术又有管理能力,还精通外语和熟悉国际煤炭行业情况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及时适应市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煤炭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储备人才。

2.国际学术、科技交流合作的需求

随着国际化学术、科技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加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国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的外语能力低下、研究能力薄弱等问题也需要高校做出相应调整。

3.现有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还存在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地方。

(1)专业性外语能力欠缺,不能熟练利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尽管目前大学生的外语基础和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工作交流还存在一定障碍,一般需要实地适应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专业外语课程偏少,专业性外语词汇匮乏,不能满足科研和工作要求。

(2)国际化视野不足,缺乏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不能与国际、国内现场实际同步。现在大学生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仅限于老师上课讲到的只言片语或者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良莠不齐的一点信息,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梳理,更谈不上对国际煤炭行业的了解和把握。

(3)实习、实践机会太少,动手实践能力薄弱,不能及时上手工作,这与国际化竞争中的高效性相违背。

三、中国矿业大学开展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采矿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内在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机构专业评价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2007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采矿工程专业认证,并于2010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认证有效期再延长三年。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国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国际上是被承认的,这就为毕业生国际化的就业或升学提供了外部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具有培养国际化人才所必需的优秀生源。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良好发展,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已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作为自己的首选。据统计,近两年采矿工程录取的学生中高于当地一本线30分的考生占录取人数的75%以上,英语优秀率55%以上,这也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优秀的生源保障。

可见,中国矿业大学具备试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力和优势。

四、关于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针对国际化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差距,本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国际班,试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中选择外语基础好、有志于国际就业或学术、科研交流的学生成立采矿工程国际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开拓思路,通过加强与国外科研院所和机构、企业的联系、提高师资国际交流水平等方式,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国际化就业和继续深造的要求。

2.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

(1)开设外语强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与写作水平,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与科学研究。

(2)选择具有一年以上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双语授课,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外语运用能力,并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与水平的国际化程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1)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煤炭企业的交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定期聘请或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或到校任教,让学生把握国际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了解最新的煤炭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推荐学生实习、就业或联合培养,安排教师交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

(2)与国际知名矿业类高校联合办学,不断提高国际化教学水平。通过互相推荐优秀的大学生交换学习、继续深造、教师交流等方式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直接受益于对方先进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自身教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着重培养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要培养国际化的矿业类高端人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外语能力远远不够,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创新等多方面能力。这就需要开拓思路,不断深化培养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1)在采矿工程专业导师制基础上,把同一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以团队形式完成各类学习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训练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质。另外,再为学生配备现场导师,同一个现场导师指导的学生每年暑假去现场导师所在企业实习,接受现场导师的指导,协助现场导师完成工作任务,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采取课题式教学方法,提出一些生产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自主研究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3)加强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提高实验课程比例,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4)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因素(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即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工作机会和时间比例。例如可以在大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中鼓励学生去就业意向单位顶岗实习,并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和组织毕业设计答辩。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采矿工程;现状;问题;对策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而矿产资源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采矿工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采矿行业的整体发展。作为采矿企业,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采矿工艺、技术水平,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促进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开展这一研究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 我国采矿工程的现状

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并且在资源的种类上也十分丰富。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不高。近年来,采矿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日益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艺技术还是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的,采矿工业起步较晚,在采矿工程中各类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采矿行业的进步,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另外,在采矿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采矿技术、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各种资源面临短缺,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防止浪费,节约能源更是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要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

2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对我国采矿工程现状的总体认识,仅仅认识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时代的采矿企业,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发现、勇于面对采矿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认真分析、科学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采矿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促进采矿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1 安全性问题

采矿工程危险系数高,对于技术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内容复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是采矿工程的两种主要方式。地下开采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开发利用率也不高。相对来说,露天开采安全系数较高,作业条件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率。

在地下开采的情况下,将受到较大的限制,需要搭建规范、专业的矿井。采矿企业应对所开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进行仔细的考察,从而选取合适的采矿工艺技术。然而在采矿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瓦斯爆炸、矿井渗水、矿井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对于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无疑是极大的威胁。因此在采矿工程中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2 技术性问题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采矿工艺水平较为落后,起步较晚。由于工艺技术水平的原因,导致了大量矿产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矿场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的采矿工艺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采矿工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在采矿工程的相关理论方面,还较为落后,缺少科学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采矿工程仍采用传统的模式,手段较为单一。从宏观整体上来看,还处在粗放阶段。此外,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范围较窄,对于地下的矿产资源开发较少,基本以地表的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这是因榈鼻拔夜采矿工程的规模较小,很难开采深埋于地下的矿产资源。

3采矿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注重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采矿工程的安全系数很高,施工条件复杂,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采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确保安全是第一要素,是采矿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一些采矿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应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使安全生产的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矿井的安全系数是体现采矿作业是否安全的重要参数,作为采矿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系数的检查工作落到实处,仔细认真地进行检查,这些是采矿工程正式开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还应严格要求采矿人员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进行作业。

最后,分析和总结以往事故的原因,针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展开反复、多次的检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带来经济和人员的损失。

3.2 提高采矿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

通过对我国采矿工程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提高采矿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因此,应努力提高采矿人员的操作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为了不断革新和提升采矿工艺技术,还应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的能力,提高知识水平,掌握新的采矿理论、方法和工艺。

为了更好的改变采矿工程现状和解决问题,还应不断加大对采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外,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交通运输是否便利直接影响着采矿工程的运输成本与运营效益,因此,还应在采矿区域修建一些交通运输线路。

3.3 加强采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在现代采矿工程中,不管是应用的采矿设备还是采矿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在当前的采矿工程中,作为采矿企业必须加强对采矿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通过采取分阶段和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和强化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确保采矿工程顺利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教育,强化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加大对采矿人员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培养其对企业的归属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采矿工作中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采矿企业,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加以解决,推动我国采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08:181-182.

[2]李治学.浅谈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相关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0:32-33.

[3]杜胜伟.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11.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3

1.1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众所周知,采矿技术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技术。一般情况下,矿产资源都是深埋地下,需要地下钻探,尤其是在西部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对采矿技术要求更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开采矿产资源,需要注意瓦斯爆炸、矿井坍塌、火灾及透水事故等常见的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同时,采矿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能毫无节制地开采资源,而不重视矿工的生命安全。

1.2采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建国初期,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积极开采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但在开矿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粗放的开采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破坏了自然环境,就是对人们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惩罚。虽然,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重视采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破坏,特别是在资源丰富,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更要重视环境保护。

2采矿工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采矿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都使经济蒙受损失,不仅给矿工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采矿工程中的问题,从而保证矿工安全,煤矿高效生产。

2.1提高采矿工程中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采矿技术大大提高,但仍有进步的空间。为了实现矿产资源高效生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大对采矿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培养一批索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采矿技术人员。通过采取分阶段和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和强化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确保采矿工程顺利安全高效的运行。通过教育,强化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加大对采矿人员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采矿工作中来;二是完善采矿工程的技术设施建设,使采矿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了更好的改变采矿工程现状和解决问题,国家还应不断加大对采矿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此外,还应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

2.2提高采矿工程中的施工安全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应高度重视采矿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具体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加强采矿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规定;三是提高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仔细检查安全隐患部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采矿中的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保证采矿过程顺利进行,做到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3重视采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对于采矿工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应引起重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开采难度大的地区,保护环境更为重要。比如,在开采矿产资源后,做好土壤覆盖和填埋,然后种上植被,保护当地的土壤等环境,以免雨水冲刷,引发泥石流等灾难。矿产资源是重要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其是非可再生资源,在采矿工程中也要节约资源。目前,虽然我国的采矿技术已大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都应重视,保证矿产高效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3结束语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4

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采矿工程所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安全、技术以及环境。在技术上,尽管国内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采矿事业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采矿开采技术也随之提高,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所存差距依旧较大,因技术问题导致矿产资源回收率下降,而这也使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对于采矿技术发展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且采矿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和采矿技术发展相比,采矿工程管理理论以及技术明显要滞后,所用管理法较粗放,且资源采集法较传统,过于重视运营规模大且开采条件好的矿山,忽略了条件相对较差的矿山。在安全上,开采矿产资源时,经常需开挖井筒或者巷道,再加上多数过程均为地下作业,因此采矿工程受地质条件影响和制约。尽管在开采矿产资源时很多单位强调需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所处位置周围地质条件,但依旧还是会发生安全事故,如顶板冒落、瓦斯爆炸或者突出、底鼓等,这些均容易使采矿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环境问题上,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土地资源上,开采矿产资源时需疏干以及排泄大量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生态问题,比如因缺水造成地表植被死亡、地表沙化等,同时开采以及加工矿产资源时会产生废水,当这些废水渗入地下或者流入至地表水体中,很容易使饮水受污染;此外,采矿工程还容易使地表沉陷,使耕地、部分基础设施、草地或者林地受到破坏。

2应对策略分析

2.1采矿工艺的优化

为减少采矿工程对于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第一,对井下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优化,根据采矿工程实际情况可安装相应的新型水泵,处理污水中煤泥以净化水,使净化后的水能循环使用。第二,为避免地面出现塌陷现象,所采取的开采方法必须要合理且准确,可采取充填开采法或者房柱式开采法。在开采矿产资源中,不可随意推放矸石,合理选用采煤机,可将采矸量最小作为原则,如果煤层比较厚,可予以分层开采。

2.2强化采矿者综合素养培养,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采矿者技术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基本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提升其采矿技术研发能力。对采矿工程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建设进度应和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同步。同时还应加强工程的审批以及管理,以确保采矿工程得以正常且顺利地进行。

2.3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采矿者安全教育以及培训,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目前在采矿工程中,不管是采矿环境,还是采矿所用设备,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为使采矿者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可采取循序渐进且分阶段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培训,逐步提升采矿者专业技能,使其熟练掌握各种新开采技术、设备以及材料的使用,以保证采矿工程得以安全且有效地实施。经教育,使采矿人员安全意识得以增强,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还主动且积极地关心以及爱护采矿者,强化其归属感。此外,定期评估采矿工程,如井下所用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各项作业,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以及要求操作。定期检查易发生安全问题的采矿区域,分析可能引起的后果,且制定相应策略予以应对和处理,以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三维立体技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1.引言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属于专业教学模块,其目的是在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后,通过毕业设计的方式,综合应用和深化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达到如下要求:①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研究和实际训练能够将理论认识深化、扩展知识领域、延伸专业技能;②学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数据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图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工程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技术经济观点和工程全局意识;④接受现代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及其它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由以上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可知,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整体专业知识的整合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将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专业课开课时间较长、学生缺乏大局观、知识整合能力欠缺等造成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GIS,GPS,RS)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矿山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2],而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三维立体技术运用于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2.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存在的问题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特色是露天与井工开采并重,因此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需要完成两部分内容,即露天开采方案设计与井工开采方案设计。近些年,考虑到要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按照学生的就业安排相应的毕业设计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就业去向是露天矿山的学生安排露天毕业设计,就业去向是井工矿山则安排做井工毕业设计。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质量得到了保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生疏、整合知识能力差、对矿山感性认识有限、动手能力弱等问题。

2.2产生问题的原因

①课程学习周期长,教学内容生疏由于采矿工程专业自学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就开设专业基础课,再经过大三一整学期、大四上半学期的专业课学习,等到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前后经历了2年时间,因此学生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生疏,影响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对知识的综合应用。②实习教学环节薄弱,感性认识有限对于工程类专业,实习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的实习教学环节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然而受限于矿山企业这类高危生产单位的安全限制,在学生进行矿山实习时常常是被技术人员带领走马观花式的看一下企业生产流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实习效果差,缺乏对矿山的感性认识。③就业压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效果不佳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来说,大四的上半学期是专业课的集中学习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需要学习的专业课包括《露天采矿工艺》、《露天矿设计原理》、《煤矿地下开采》、《金属矿地下开采》、《矿山环境保护》、《矿山安全》、《露天矿运输及道路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等,这些都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由于近些年学生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逼迫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或找工作、或复习考研、或复习考公务员等等,因此学生对本该掌握的专业课没有掌握。以上造成毕业设计困难的原因中,对于因学习周期长以及学习时间不够而造成的知识内容欠缺可以在毕业设计期间由指导教师补充讲解,而对矿山感性认识缺乏就目前来说解决较困难。基于统一的空间和时间四维坐标,将矿山中的所有信息(包地形、建筑、地层、构造、矿床矿体、危险源、井巷工程、开采单元、采场、工作面、设备、人员、监控系统等)可视化后,能够建立真三维矿山地理信息模型[2],而借助三维立体技术可让学生立体地观察到矿山的组成,由此可提高学生对矿山的感性认识。

3.教学案例分析

这里以井工开采毕业设计为例,讲解三维立体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井工开采毕业设计来说,第一步需要设计矿床的开拓系统。在开拓系统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采矿方法、通风系统、运输与提升系统的设计,这类似于建筑中的框架结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前述种种原因,学生对于该部分缺乏直观认识,无法在思想中想象开拓系统是什么样子,因此设计开拓系统时困难重重。而教材中关于开拓系统的图例缺乏立体感,无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关于图1中的图示1-5的备注,虽然能够明白开拓系统的组成,但是无法将该图与矿山其他系统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不大。

4.教学效果

通过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2013届、2014届这两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如下: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摩三维立体模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前的被逼着做转为主动追着做,设计进度明显加快,学生毕业成绩的优良率明显增加;②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经过三维立体技术,有效地将《金属矿地下开采》、《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井巷工程》以及《采矿学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认识,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了解到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后,对数字矿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有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学建模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5.结语

将三维建模技术应用在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可以在学生对矿山感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扩充学生对于矿山生产系统的立体认识,加深学生对毕业设计相关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但掌握三维建模技术需要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这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利用该技术建立的矿山生产系统只是起到辅助教学展示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矿山生产实习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最好的教学计划安排应该是先了解某矿山的三维立体模型,再安排去该矿山实习,最后结合该矿山做毕业设计,只有反复地对照学习,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毕业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方鹏,黄德镛.数字矿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矿冶,2013,01:76-80.

[2]卢新明,尹红.数字矿山的定义、内涵与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0,01:48-52.

采矿工程的认识范文6

采矿工程是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多、应用范围广的实践应用学科。在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快的背景下,经长期发展和沉淀,采掘行业形成了其固有的特点和属性。这些基本特点不仅影响和制约采掘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管理。一是历史悠久。采矿是除了农业耕作外人类从事最早的生产实践活动之一,采矿活动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和人类文明繁衍。采矿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与辅助材料,如冶炼及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石油业、运输业等。没有采矿业作为基础支撑,其他工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与矿产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均矿产品消耗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及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二是工艺复杂。矿产资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再生,不能循环利用,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开采条件的不可复制性,采矿工业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可逆的。同时,采矿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采矿工作会随着矿床的延伸而不断改变,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和温度也逐渐升高,随之而来的是采矿工艺难度不断加大。三是学科交叉。采矿工程学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矿山设计、施工、管理、采掘设备、矿井生产、优化、运输以及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因此,采矿工程专业与数学、统计学、力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采矿工程专业要解决的是实际工程应用问题,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四是条件艰苦。矿山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不论什么矿山,多分布在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或偏远地区,这就决定了采矿工作环境的基础设施不足、条件艰苦。另外,采掘作业的工作环境也是非常艰苦的。以地下开采为例,其工作面受限于空间,如果存在着设计或者施工缺陷,可能造成冒顶、?帮、透水等安全事故,煤矿还存在着瓦斯爆炸的危险。据统计,“十五”期间,工矿企业共发生事故68805起,死亡77158人。

二、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冶金行业特色的大学,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专业开办较早。学生就业去向多为以金属矿床为代表的固体矿物开采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采矿工程学生在学习和择业方面也显现出多元性。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个人价值相对单一和模糊

采矿工程专业来自城市的学生仅占19.08%,并且男生数量比例高达89.31%,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女生,多数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学生个人价值主要集中在实现个人理想信念上,即回报父母、找到理想的职业和过上幸福的生活之类,表现出相对单一和模糊。思想指导行动,若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不可能有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学生个人价值相对单一和模糊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专业选择被动和对未来茫然

虽然当前就业形势较好,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们普遍对采矿工程专业认识比较片面。该校有76.72%的学生是因为调剂或者仅仅因为就业率高被动选择采矿专业的,对采矿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由于采矿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地点偏远,部分学生对专业产生厌恶情绪,对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感到迷茫。

(三)家庭情况复杂和性格习惯孤僻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80.92%来自农村,87.79%来自中西部省(市),家庭情况普遍较差,有的还来自多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复杂的家庭情况往往容易造成性格缺陷,直接表现是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采矿专业学生存在心理阴影和自卑感的问题较多。同时,性别比例失衡也造成了学生性格的孤僻性。具体表现是不善表达、不太自信和不愿意表现展示自己,缺乏个性,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不足,动手实践能力弱。这种情况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采矿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教育和教育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积极探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独立自主的学生管理模式。实践证明,集思想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管理、实践教育管理、日常教育管理和亲情教育管理等“五位一体”适应采矿专业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将对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与个人理想的实现相互联系起来,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有所成就,才可能承担起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个人价值的单一性和模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是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结合“构建两型社会”、“铁矿石价格谈判”等与矿业相关的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大对采矿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打消部分学生认为采矿工程属于夕阳工业的疑虑,树立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班会、团日活动、班级QQ群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矿业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主题红、内容新、形式活”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注重“专业教育管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风建设始终是学生教育管理应该牢牢把握的本质和核心。学生要学会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结合绝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的被动性,进行专业教育管理。首先,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从学生进校起就加强专业介绍和宣讲,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其次,严格课堂管理,严把上课、实习、考试等各个环节,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建立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的评优体系,鼓励学生加强主干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开展“矿山设计”、“CAD”等学科知识竞赛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加强“实践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加强实践教育管理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让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加深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结合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加强实践教育管理。为学生多到生产一线实践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积极征得企业赞助,搭建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平台,开展大型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创建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假期进入生产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提前了解就业形式和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四)严格“日常教育管理”,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

良好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是当代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根本和前提,恰当的为人艺术和处事魅力更能终生受益。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性格习惯的孤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从严格日常教育管理上做文章。从言行举止、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习惯、宿舍卫生状况等各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辩论赛、交流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设立“值周班长”制度,加强培训和锻炼,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此外,与学生干部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老师更应该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学生。

(五)探索“亲情教育管理”,重塑学生阳光健康心态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积极阳光的乐观心态有助于迎接困难和挑战。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家庭情况的复杂性,探索亲情教育管理。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出发点,采用人性化的管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相互认可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层级概念,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管理,参与集体活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