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1
P键词:森林文化;旅游价值;生态文明;新疆地区
森林文化属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民族性格形成及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及影响,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森林城市等概念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对森林文化的升华和拓展。新疆远离海洋,干旱少雨,森林资源、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承载能力有限。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真正可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绿洲面积仅占全疆国土面积的5%,96%(2246万人)的新疆人生活在不到8万平方公里的绿洲上。新疆单位绿洲面积的人口分布并不低于内地一些地区,生态承载压力非常的大。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党委提出在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在推进“四化”进程中,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坚决保护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湿地、植被,坚决保护绿洲、草原,提出要建设美丽绿洲、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林区。新疆地区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森林文化旅游,而其旅游价值中孕育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现代森林文化。
一、森林文化范围的界定
所谓森林文化是以森林作为背景,以人与森林的和平共处作为文化体系,属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森林风物、林业文学作品、森林绘画、森林旅游文化、民族森林文化等内容。虽然当前对于森林文化的范围界定尚未明确,但是本质来看都是对森林的进一步认识和利用,从一个地区来说森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及人文性、生态性等特点,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森林文化就具有了实用功能及审美功能。
二、森林文化、旅游价值二者的关系分析
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人们旅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追求及享受的过程,所以从文化领域上来讲,旅游的根本就是文化精神活动,能够很好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中的审美文化需求。森林文化是沉淀于自然空间的内的一种自然文化,那么旅游者在进行森林旅游的时候就能够感知到不同于传统旅游形式的文化体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森林文化能够让森林旅游成为森林旅游的内涵,作为一种生态文化,其关注的是人与森林发展的和谐性,强调的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些都是森林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究其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下面的五个方面:
1.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森林旅游是一种体验式的旅游文化,从当前新疆森林旅游的发展来看,其是非常重视利用森林文化来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的过程,这就能很好的去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当前的新疆地区已经将森林文化作为了一种不可复制的、重要的旅游资源,那么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为旅游增加收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2.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生态价值:究其本质森林文化属于生态文化,那么在旅游开发中森林文化的生态价值就体现在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对森林生态功能的有效维护,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还借助于蕴含在旅游当中的森林文化,就能在了解自然、认识森林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意识。
3.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认同价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而这些价值对一个地区的民族特色、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森林文化作为这些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承担的是规范生态价值、保护生态行为的重任。旅游者在森林旅游的过程当中就可以体验到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人情,从而受到森林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有效的规范及调整自我的行为。
4.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科研价值:在人类利用森林和认识森林的过程中森林文化折射出了、科学技术等,也见证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科技等的进步,而基于森林文化的森林旅游则能够让旅游者更好的了解森林生物的生长规律,有效的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从而使得森林文化体现出了一定的科研价值。
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基于森林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由于地形等原因,新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是比较低的,新疆活立木总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原始森林多覆盖在天山、阿尔泰山区等地区。基于森林文化所发展起来的新疆森林旅游,体现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森林文化透过旅游体现出的认知教育。森林旅游通过森林景观、民俗风情等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表现出来,从而有效的影响旅游决策,使得人们更好的受到旅游教育。而旅游者通过旅游就能够对旅游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对新疆的森林文化有所认同及感知。
2.森林文化能够有效的改善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旅游文化对旅游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这一方面表现了旅游者的文化品味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旅游者对森林的破坏,很多旅游者在旅游的时候在“不随意攀折树木”、“不在森林中乱丢垃圾”等行为方面都有了认可,所以森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有效的改善了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总结:
21世纪是生态旅游的世纪,森林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体,必将成为林业一项支柱产业,也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强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的基于森林文化形成的森林旅游,表现出了一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认同价值及科研价值,对于旅游者来说有着认知教育及旅游行为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2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体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空和内容上始终处于不断交流、交融和认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类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和发展所积淀的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培育、创造、传承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饮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生活规范、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资源。就礼仪文化而言,傣族中流传下来的《爷爷教育子孙的训条》规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乱坐长辈和长官的位子。”表现出群体乃至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倡导遵纪守法、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扶弱济贫。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战役为甲门。败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显了藏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崇尚勇敢顽强的道德价值观念。从生态文化看,主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古代蒙古族在习惯法中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从伦理文化方面,倡导三从四德思想,等等。可以说,中国各少数民族把文明和谐、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等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几千年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价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冲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淡化了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地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等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四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根植、培育和践行。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对策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族地区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契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途径。
(一)增强少数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应增强文化自觉性,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担当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坚定民族文化持久发展的信念。民族学家讲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都成为一个个瑰宝、一颗颗明珠、一朵朵奇葩闪耀四方,惠及各个民族和世界,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所以,各少数民族都应坚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纳外来,传承创新,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炼有益的思想文化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大纲中设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使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其次,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第三,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第四,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强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传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观念、物质产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面对全球化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使其在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全面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藏族的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传统节日,以及望果节、燃灯节、仙女节等,以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体现藏族群众的追贤思孝、纯朴善良的美好追求与劳动智慧。以此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以保护挖掘优秀文化遗产为抓手发扬光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博采百家众长、兼收八方精义,制定相关规划,全面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要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及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对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整体动态保护,使其与发展旅游、繁荣经济相结合,形成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相互促进、一体化的发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普及宣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要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社会积极参与为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全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积极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要结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和谐局面。
2.提高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类新闻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等等。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把各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送到农牧区、边远山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将此项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将此项活动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纽带。第三,将此项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以推动对外交流为举措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结合国家对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以及“一路一带”政策的启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合作,通过在境外举办各类艺术节、展览、演出、博览会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格局,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2.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战略。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3
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边疆和西部地区,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区位边缘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文化遗产丰富。在经济上谋发展与文化上保护多样化这对矛盾的作用下,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中立或尚且称得上双赢的方式应运而生。然在实际操作层面却不尽如人意,如因旅游运作不当而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毁坏或变异,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有限等现象。民族地区居民未蒙其利,反深受其害,旅游发展并没有为民族地区带来实质利益,反而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甚至有人将文化的变质视为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如何营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关键。一提起营销,总让人联想到销售的最大化,那么,市场营销和文化遗产管理能够和谐共存吗?将市场营销视角运用于文化遗产管理,总会令遗产的忠实保护者嗤之以鼻。认为营销等同于销售最大化,意味着无限制的扩展消费基础从而导致遗产的核心价值进行错误的表呈。同样,很多人还将营销与广告和促销相混淆,认为有损文化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形象。实际上,销售和促销所代表的是市场营销过程的最后环节,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实现更广泛的管理目标的途径。当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发现,都是没有采用市场营销管理视角的直接后果,而不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方式而产生的结果。由于没有清晰地界定核心产品、目标市场、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混淆的信息就有可能被传达给公众,其结果就是,可能把“错的”人群带着对“错的”体验的期望吸引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而迫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管理者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产品,以满足这些人群的消费需求。这当中采用营销手段对目标市场进行过滤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营销特征分析
因文化旅游的一些特别特征,也给作为管理工具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程序中充分考虑市场营销问题的重要性。其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整体目标中,内在的文化价值往往与使用价值有着同等或更强的作用。如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觉意识、培养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感,甚至进行宗教沉思等,可能成为比增加游客人数或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的目标。而通过营销手段无限制地吸引游客人数往往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销要着重针对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使其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2.2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为目标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有遗产管理者、旅游经营商、旅游者、当地居民等群体。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利益群体为旅游者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要想让这两个群体共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产,就需要对外部市场(旅游者)和内部市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都有所了解。因此要对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确认双重价值的优先次序,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获得社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本旅游化运作的支持,同时又确保旅游利用不会牺牲当地使用者的需求。这时运用信息传递过滤方法对营销受众目标群体进行调控,从而使位于第二位的使用者的行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都不应该冲击首要使用者的需求。
2.3将“旅游”与“遗产”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很多文化遗产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遗产及其设施是旅游吸引物,而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没有兼顾文化遗产本身的旅游使用价值。致使遗产的展示及解说系统无法为更多的旅游者服务(尤其是大众旅游者),进而导致旅游者的体验肤浅(民族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使产品的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营销应建立在“旅游”与“遗产”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才能使游客的感知目标与体验效果拉近。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25-01
一、内蒙古的历史及少数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蒙古的名称始于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时。“蒙古”这个词开始只是一个民族或部落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冗”是蒙古一词的最早汉文译写,正是后来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后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成吉思汗不仅是蒙古族同胞心中的圣主,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英雄人物,正是他结束了蒙古高原数百年野蛮落后’、战乱纷争的时代,建立了统一的蒙古大汗帝国,从而揭开了蒙古族历史的新篇章,开辟了草原文明的新纪元。正是他的文韬武略,东征西讨,为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演绎的不仅仅是从成吉思汗发端的历史,也不仅仅是蒙古族一个民族的历史。
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实践
在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传承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民族服饰、马头琴、呼麦等文化遗产,都在世界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此外,匈奴、鲜卑、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草原民族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和艺术,有记载的图书、文字有1000多种,2亿多字。《蒙古秘史》、《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蒙古族三大历史文献,问世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早在198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名著。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拯救、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城市化、现代文明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少数民族保持多年的生活习惯、民族文化、甚至民族性格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在与其他文化的交锋中不断融合,逐渐淡化并走向消亡。据统计,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已有75%消亡,现急于拯救的只剩下25%,而内蒙古估计连25%都不到。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步完善了文化的保护网络,但是工作责任主要还是由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部门来承担,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仍然未完全建立,法律保护体系仍需完善。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思考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某一民族独有,深深地打上了该民族的烙印,体现了特定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智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等因素。”就此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集中反映了本民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情况,积淀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在构建并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分析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传承特点,实现法律保护的原则性和文化民族性的统一。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期望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祖国的边陲地带,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像沿海、中部和东部的变化那么大,但是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市场经济”的体制范围之内,并且发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转型,这种转型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①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文化传承认识不足,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然而从文化起源于实践的本质来看,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解决少数名族文化传承的关键。而本文则是基于期望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来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奖励模型,并根据奖励模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激励文化传承主体自觉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 理论介绍
1.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又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努力去实现目标主要取决于目标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这个目标在努力能达到的可能性,只有当吸引力和实现的可能性都很高的时候,激励的力量才会突显。②
1.2 序数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效用是无法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③
1.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指的是少数民族在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财富领域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其主要媒介为典籍和现代声像资料、宗教仪式、大众媒体,主要传承场所为家庭、学校及村寨中的文化活动场地。④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对传承本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足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少数民族不断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而言,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出现“经济短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上,盲目地进行物质追求,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再加上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在认识上缺乏自觉性,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2.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外部激励机制缺失
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上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认识不足,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过外部力量来帮助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承,而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没有调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自觉性,这损害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传播过程,尽管在短期来看,这些措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真正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脱离困境。
3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的模型构建
3.1 总模型
情况二: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下降,故其不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三: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四: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就与比较而言,从传承者在满意度角度上分析,因满意度相同,故不存在选择难题。但从奖励给予方分析,应按照子模型二比较两种奖励方案所需成本,选择所对应的点,即
4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模型的文化传承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的构建,我们提出了以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
4.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激励机制的目标设定要具有公平性和挑战性
目标的公平性是设定目标的重要特征,我们建立目标就是为了激励传承者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如果目标的设定缺失公平性,就会导致对传承者的激励力量变得很低,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4.2 实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合理组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不同人对于这些奖励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奖励方案的制定时,应首先对传承者的偏好进行调查,进而再进行奖励方案设计,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另外,由于人们成就的需要和精神成本较低,故在激励力度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精神奖励机制,例如,更多地运用表扬、称号、荣誉等精神奖励方式。
最后,在奖励方面,我们不但要奖励做出贡献的传承者,还要注意为那些具有潜力的传承者设置奖励方案,这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培养后续人才。 (下转第228页)(上接第194页)
4.3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
考虑到方案的时效性与偏好调查偏差会影响到最终激励效果,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具体流程见图4。
通过对传承者进行激励方案满意度调查,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满意,则继续执行原奖励方案;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不满意,则需对奖励方案进行再设计。
注释
① 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3).
② V.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M].Wiley,1964:21-23.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漆画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1 简述漆画艺术的发展
1978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件外壁有朱红色的涂漆木碗。这件粗糙笨拙,残破不全,外表看来毫无动人之处,微显光泽的小木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古的一件漆器。这说明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已经发明漆器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1987年,在浙江姚瑶山遗址发现一件嵌玉的高足朱漆杯。考古说明良诸人已经利用了生漆的胶粘特性,将品质纯正、色泽晶莹的白玉,镶嵌在红色漆杯之上,使之相映成趣,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运用镶嵌技术的漆器,代表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良诸社会漆艺的高超水平,这时我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已渐趋成熟。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精神需求不断的提高,漆器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实用性,真正的变成了纯观赏性的作品,漆画随之产生。根据考古发掘,最早的漆画产生在战国时期,在河南信阳出土的长台关楚墓中有一件乐器,“瑟”,在其上面用了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等九种色彩漆彩绘着神龙、蛇、狩猎的场景,这件漆瑟上的漆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漆画。中国现代漆画与中国福州的脱胎漆艺是历史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漆艺的开创者以李芝卿,雷圭元,沈福文为主,初步建立起现代漆艺的语言表达系统,为中国漆画的产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芝卿、沈福文、雷元圭先后赴日本、法国修学漆艺。回国后,李芝卿先生将日本的髹漆工艺应用于漆器的生产与制作,并将漆艺纹饰技法制成效果样板,被后来许多漆画家应用于漆画创作,直接推动了中国磨漆画的诞生。1962年,“越南磨漆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深受启迪,中国人似乎开始自觉意识到漆也可用来作画。于是,在雷元圭先生、庞薰琴先生的推荐下,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乔十光、李鸿印到福州脱胎漆器厂学习漆工艺技法。次年,广州美术学院的蔡克振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朱济赴越南学习磨漆画。1984年中国现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正式进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从此跻身于纯艺术殿堂。“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实质性意义,并非只在于“现代”,而是漆画界终于有人开始从工艺画的“漆画思维”中觉醒,一些漆画家开始接触绘画艺术。“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有关漆画展接连不断,无疑给漆画艺术发展带来生机。1986年“首届全国漆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1991年成立了中国漆画研究会,并先后在北京、南京举办了两届会员展,漆画界已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且人数可观的创作队伍,绘画与漆艺语言的结合,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许多艺术院校也都相继成立漆画专业或作为选修课程,现代漆画创作正在逐渐形成以艺术院校为主体辐射到地区性的业余创作的景观。在21世纪,现代漆画以悠远而精微的漆文化实践和经验积累为依托,立足于纯艺术性实践直面漆画创作中提出新的问题,建设起一种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创造性、现代性的漆画艺术,这是时代的赋予与需求。
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发展的规律。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这不仅显示了传统材料媒介的延续实质上也是精神上思想上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变化、观念上的根本变化。
2 漆画的艺术语言
据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可见,自古至今材质都是衬托艺术效果,增添表现形式的艺术手法。现代漆画创作中的入画材料丰富多彩,主要是以漆为重要媒材,以及金、银、螺钿、骨石、招箔等传统漆艺材料,再辅以蛋壳、碳粉、漆粒、招粉、金属丝等等新的装饰材料,再加上各种入漆颜料、油料和稀释剂等,有上百种之多。大漆作为漆画的主要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防水防潮等优良性能。漆膜坚韧耐磨、光泽含蓄,漆液有极强的附着力,可作为金、银、铜铝、玉石、螺钿、蛋壳、漆粉等辅助材料的黏合剂。精制的大漆纯正、深沉,调入银朱,漆色鲜艳沉稳,配以五彩的螺钿、洁白的蛋壳、闪亮的金银,可大大丰富漆画的色彩。漆液如茶色一样的半透明性色泽,通过对形象不同层次的髹漆打磨,能形成由浅到深、由近至远的空间距离,深沉含蓄,层次分明。漆液与金银混合相映照,可以出现绮丽多变的色彩。漆的黏稠性,可堆塑、刻雕、划填、厚涂以增加漆画的表现力;利用漆性的紧、疲的天然肌理可以给漆画带来特殊趣味;利用漆液的流动可以显示变幻无穷的韵律美。由于漆画自身的包容量及材料的丰富性,漆画的表现技法也丰富多彩。例如,彩绘的典雅富丽,刻漆的单纯明快,嵌漆的华美闪烁,莳绘的斑驳陆离,堆漆的厚重古朴,泼漆的自然流畅,磨漆的神奇变幻,罩漆的深沉含蓄等。据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述的漆艺技法有八类百余种。研究和总结前人的漆艺表现技艺,学习和继承最优秀成果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能使作品面貌更具漆的特色。漆画具有绘画与装饰的两重性。漆画应充分发挥其材料的长处,在保持漆画的特点及特定的工艺制作的前提下,注重绘画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这是由于它本身的制作手段和媒介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漆画的特性不在于绘画性和工艺性的孰轻孰重,而在于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漆画语言。漆画创作的成功与否,除了掌握材料性能和工艺手段外,更在于其是否有内在的生命和意蕴。漆画相对其他画种而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和展示形式,不仅可以使用平面形式,而且还可以使用立体形式甚至是平面和立体结合的架上装置形式;同时天然漆具有极佳的包容性,可以与众多的材料相融合。因此,漆画的装置性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大多数人过于重视眼前实际利益,心态都很浮躁,这就使很多漆画作品忽视漆画艺术的精神内涵,让心眼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陶醉于一技一得而无所表现。这是由于作者的主体意识淡薄,不是在艺术的范畴里驾驭材料去构成作品,而是利用技法和材料进行的堆砌,这样的作品缺乏精神内涵。年轻的艺术家往往好奇于材料和技法的精美变幻而过度强调技法,是不可取的。技法不过是因创作的需要、表现的需要而采取的手段,只考虑手段而忽略初衷,就迷失了方向,将艺术进行下去,首先要知道长期下去,自己在做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3 结合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在吸收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吸收西方的文化艺术;一方面则强调民族精神,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独特的价值,正是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排拒有融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特质、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的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艺术语言中审美积淀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内涵。在漆画艺术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等方面的拓展也是很重要的。在注重技法、材料的同时,表现少数民族艺术特点、审美内涵都为漆画艺术题材与艺术技法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少数民族艺术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形态和环节,可以发掘并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特点及走向。它不仅记录表征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富含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信息,一种文化的形态、内容、流变,很多时候和一个民族的起源、特征、变迁、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少数民族艺术本身就是文化,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因为与生活很接近,处在文化上游的形态,具有文化宝藏的品格,可以为今天漆画艺术的发展提供精神素材,所以具有文化价值。少数民族艺术还具有社会价值,寄托着少数民族的情感。演绎、欣赏这类文化艺术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加凝聚力。中华民族都会为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和传承感到自豪。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感知到少数民族祖先在历史行进中粗重的呼吸、苦难的、胜利的呼号、奋进的脚步。而这些对当今社会的中华民族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绘画形式当它被人类社会所承认开始,其必然肩负着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责任。现代漆画艺术发展应当从我国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吸收养分,展现漆画艺术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与漆画艺术的结合,一方面为漆画艺术借鉴、融会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力求推陈出新,践行具有地域特色少数民族韵味的漆画艺术风格,拓展材料与技法可延伸性的同时,发掘漆画艺术本源审美内涵的多元性,让漆画艺术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文化内涵,再通过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促进漆画艺术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好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把少数民族艺术推向世界,提高漆画的文化价值,让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4 结语
中国漆画发展的短短五十多年中,在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漆画艺术的创造性也日趋多元化。漆画要适应当今急剧变革的审美需求和丰富多变的精神世界,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使漆画作品内容与形式能鲜明地表达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漆画艺术以独特的材质美、制作美得到很多观赏者的喜爱,努力开拓漆画传递的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把现代漆画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艺术精神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探索新的技法,体现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和现代美。
参考文献: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 乔十光.漆艺论――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