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1
[关键词]计算金融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94-02
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具备金融学、数学、计算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进一步开放,社会对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为了培养相应人才,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数学等与金融风险管理有关的课程,而很多学者也越来越重视数学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风险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种趋势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利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和研究金融问题,主要是产品定价、风险管理、风险优化。而其中的核心问题――产品定价更是离不开数学工具。随着社会对懂得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金融管理和金融产品设计人才需求量的逐渐增多,越发要求金融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符合社会需要。计算金融课程作为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本科专业乃至研究生专业的核心课程,很好地体现了金融工程融合数学、金融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特点,单一地侧重金融学的教学方法或者侧重数学的教学方法都不能符合这门课的教学。因此,针对计算金融课程的内在特点,从教学方法选取、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手段安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一、计算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合适的本科教材,数学与金融难以兼顾
当前金融工程专业有的学校是数学学院开设的,也有的学校是经济学院或者金融学院开设的。不同学院的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相差很大,缺乏很好地兼顾两方面的教材。如果有相关的金融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出版一本合适的教科书,则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帮助甚大。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兼顾数学和金融学的特点
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有限,而计算金融又需要面对了解的金融背景知识和数学模型理论,背景介绍需要大量的文字信息,而数学模型需要条分缕析,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挑战不小,现有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需要。
(三)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强化课程的内在联系
计算金融一般是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数学专业大三年级以后的课程,依赖于需要很多前期课程所奠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比如: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以及程序设计的能力等等。这就需要对整个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如果这些课程没有衔接好,不仅学生学习感到困难,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会倍感吃力。
(四)课堂教学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优良的教学案例缺乏
计算金融的教学内容必须面对当前金融学关心的课题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如果教学脱离实践,不但会妨碍学生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二、计算金融的教学内容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
软件选取方面要针对行业的需求,选取主流行业认可的,又能提高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软件。安徽师范大学在计算金融教学中使用的SAS统计软件,经使用反馈,效果较好。对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引导学生对金融相关专业的学习。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的方式培养兼顾金融和数学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编写一些适合数学学生学习的讲义。
(二)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兼顾
课堂教学应该以数学理论和数学建模的内容为主,金融学的内容则主要集中于对金融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管理等基本思想的讲解。 要求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学,这也是拓宽知识面、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这很难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
(三)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
计算金融课程的目的在于辅助解决金融实践中出现的数学计算问题,其出现和发展与金融问题的解决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而案例教学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而通过切实具体的案例分析,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求精不求多,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清楚建模、分析、评价等诸多计算金融教学环节的内容。
三、计算金融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以学生为本,注重数学思想和建模方法的教学
在课程中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得数学在金融课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软件来进行金融计算。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采取了先介绍知识背景及相关的金融案例,使得学生先了解概况,然后介绍金融业务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二)提倡课堂教学和课后小组教学结合,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
在讲授过程中加强参与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金融想法、金融产品的相关定价、对冲、管理的方法和看法,通过讨论明已有方法和思想的优越性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真正实现研究型教学、自主型学习。注重学生平时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
加强案例的讲解,特别是中国金融市场中的计算案例,运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思想,培养计算金融学所需的技能和技巧。案例教学中,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授计算金融行业需要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将课堂所学的方法应用到那个计算实践中;聘请金融学研究专家与学生交流。并邀请金融行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有兴趣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进行模拟面试,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课堂中所学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手段的改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是根本
例如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开设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应用专业硕士培养的大学,该校在金融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一向为业界所称道。
(二)在课程中,需要从机制上保证这种特点在教学中能够实施
对于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在某些细节地方要允许教师有自,容许教师根据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思想,更新教学内容。因此,对于计算金融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应该体现出个性特点,不能以传统的大文大理的科目教学中的标准来看待。
(三)考试方式的改进
当前,受制于考试条件的限制,计算金融的考试多数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学生的最终评定成绩通过闭卷成绩和课程作业成绩来定。计算金融强调的是理论分析和实际运算结合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平时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对于期末考核的方式也应该考虑采用其他形式的考试,例如:可以用网上案例分析、金融产品设计、建模、定价等等来确定成绩。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案例题库、网上考试的平台建设。本人所在的学校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公共课的无纸化考试,为计算金融等类似科目的无纸化考试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奠定了平台基础。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是逐步在校内推进无纸化考试和网络考试,加强试题库和案例库的建设,真正改进计算金融课程的考核方式,从而提升计算金融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岑仲迪,奚李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9,(3):1-5.
[2]姜礼尚,徐承龙.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3]孙伟.财经类院校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09,(8):159-160.
[4]郝华宁,孙晓群.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
[5]钟云燕.对金融数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2-104.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2
散打专修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专修课之一,本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散打专修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散打专修课程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并提高高校体育专业专修课程教学质量及发展提供一定理论经验和实践帮助。
【关键词】
散打专修课程;影响因素;体育专业
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它的母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瑰宝――武术运动。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运动的对抗性形式,更是武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武术的精髓之所在。通过对高校散打专修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散打专修课程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并提高高校体育专业专修课程教学质量及发展提供一定理论经验和实践帮助。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散打专修的教师及10级、11级的38位散打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散打专修课程教师基本状况分析(表1)
调查统计显示(见表1),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有2位教师从事散打专修课程教学,一共所带学生为38人,人均学生人数为19人,总体上看超出了专修课要求的15人的学生人数。且延安大学教师所带学生人数多少不一,有的人数较为合理,有的人数过多(见表1),人数过多的年级,管理和教学方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管理不能及时涉及到每位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懒散,学习专业课程不积极的状态。从学历和职称上看,2为教师均具备硕士学位且都是副高级职称,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和职称,完全有能力胜任散打专修课程的教学。
2.2延安大学散打专修课程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2.2.1延安大学学生散打基本功调查与分析(表2)
具有散打扎实的基本功是学习好散打专修课程的开端。表2的统计显示, 94.6%学生都没有接受过散打课程的学习,也没有散打基本功,只有5.4%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散打,有一定的基础,没有学生具有扎实稳定的散打基本功,这严重影响了延安大学散打专修课开展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大多数为陕西籍学生,陕西省内统招体育类学生体育高招未设专项技能的考核,因此,大多数学习散打专修课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了解和训练。
2.2.2延安大学学生对散打专修课程认知情况调查(表3)
学生学习散打专修课程认知情况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散打课程认知情况的调查(见表3),只有18.9%的学生非常喜欢散打专修课程,65%的学生喜欢程度一般,16.1%的学生不喜欢散打。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散打运动的基本功,对散打课程了解太少,加之在选择专修课程是由于没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课程,但又无其他课程可练,没办法只得选择散打专修课程,因此对散打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较多。
2.2.3延安大学学生学习散打动机调查分析(表4)
学习一项事物的动机将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学习散打专修课程也不例外。调查统计显示(见表4),延安大学散打专修课学生学习散打的动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强身健体,防身占64.8%,爱好散打占18.9%,无其他课程可选8.2%。由此可见,学习散打专修课程主要动机,是想通过专项学习来提高自己身体能力,从而达到防身的效果,这也是三大运动自身的魅力所在。
2.3开设散打专修课程的环境分析
2.3.1开设散打专修课程场地分析
散打专修课程教学场地的好坏是上好散打专修课程的前提与保障。通过对延安大学学习散打专修课程的10级、11级学生和从事散打专修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调查了解,目前延安大学散打专修课程学习场地是铺设有泡沫垫子,场地大小约长、宽各8米,面积大约为64平方米,平均每人为2平方米到3平方米,条件能够基本满足目前教学需求,但由于学校室内场馆较少,有的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跆拳道等项目也都在室内场馆进行教学,除了上课时场地能基本满足外,平时训练场地的不足影响了散打专修课程的发展。
2.3.2开设散打专修课程器材分析
学习散打专修课程身体训练时至关重要的,身体训练主要有力量的训练、速度的训练、耐力的训练灵敏和协调的训练等等;进行这些关键的训练就需要良好的器械、器材,例如力量训练器材杠铃、哑铃等。通过调查得知,延安大学散打专修课程所提供的器材只有简单的护具,其中包括每人一套护具、一只手靶,一只脚靶。这样以来训练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学习散打专修课程的学生来说就很难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效的提高,因而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对教师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面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开拓意识,对学生学习散打专修课程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从事散打专修教学的师资水平良好,专修也技能过硬,但人员配比不够合理,散打是两个人的对抗项目,两位教师配合授课效果直观,学生学习快。
3.1.2 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从事体育项目时间并不长,学习散打需要身体素质及多方面的能力。
3.1.3 散打是需要多加练习和器械辅助进行练习的项目,场地和器材的缺少严重影响散打专修课程的发展。
3.2建议
3.2.1建议为从事散打专修课程教学的老师配备一名从事散打专业的本院研究生作为助理,进行搭档,有利于直观教学,还能提高研究生的水平。
3.2.2建议在学习散打技术的同时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练就扎实的基础才能学习到更高、更好的技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建议面对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教师要从基础抓起,练好基本功,凸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态度不够良好,建议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2.3建议开发有效训练的场地和必备的辅助练习器械。场地方面可以综合其他空余场地,例如体操馆空闲时就利用起来训练;器械方面可以运用学校现有的一些器械,例如运用杠铃、哑铃、铅球等可练习力量和爆发力。器械还可以进行申请适当购买。
【参考文献】
[1]丛湖平.体育统计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3
关键词:课程 教学 会计学 非专业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相应,会计学课程被列入了大量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而我国部分理工科院校,则已经在探索和试行将会计学教育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切入点(张健, 2010a;杨娜, 2010)。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与此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因为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较大程度上仍然难以摆脱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影响,并未能形成适宜于非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这一缺陷严重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在设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所意图实现的教育目的的达成。本文试图基于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提高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从各种角度论述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其中大量的问题具有共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提供了对这些问题的定量描述。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1年,调查对象包含了应用型研究生(MBA)、本科、应用型本科、高职和广播电视大学等不同类别的非专业学生,且包含了自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不同年级(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刘向, 2010;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各文献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从已有文献看,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普遍较低,且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不高。上述调查文献也支持这一结论:湖南大学调查显示,教学效果评价均值显著低于“一般”,说明教学效果还未达到基本要求(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调查显示,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和低于一般的学生占比达到82.45%(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其他文献尽管并未直接针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但所有文献均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各项目均不满意,显示出教学效果不好的事实。(2)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学生偏好相差较大。根据上述文献的调查,大部分同学并不了解会计学与本专业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同学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内容过于专业化,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大部分学生对现行教材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现行教材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知识内容的需求取向相差甚远(陈敏等, 2009),学生反映教材理论性太强且会计业务处理太多,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和自己本专业没有关系(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调查研究发现,各类别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有着明确的偏好,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就共性而言,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在所有涉及该项调查的文献中均居于前三位,管理会计则除陈敏等(2009)的调查显示学生不感兴趣外,在其他研究中均进入前三位。就个性而言,上述文献均显示各专业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表现出强烈偏好。此外,财经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在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财经类专业由于专业学习和具体企业理财活动联系较为紧密,因而更倾向于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直接学习,而工科类专业更倾向于间接了解财会信息(张健, 2010)。(3)教学与考核方法不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等, 2006),对案例教学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等, 2009),对师生互动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基本开设了模拟实习课程。就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会计专业教师与学生对模拟实习均持肯定态度,但将模拟实习移植到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则绝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认为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上述文献调查也显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模拟实习基本持否定态度——7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因为内容以会计核算为主,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太难(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只有一份研究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可能跟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有关(张健, 2010);就考核方式而言,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及一般以下的学生占比达到75.98%(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更有研究显示,尽管当前会计学课程考核形式尝试过一些变化,但实质上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倾向并未调整,造成学生对各类考核方式的认同度均不高(张健, 2010)。(4)目标无分歧落实却困难。自文献来看,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直至2011年,共计八年,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共性问题一直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改进课程与教学设计,相关高校和教学人员实际上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甚至经验规则的指导。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目标决定设计。有关文献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进行过明确的阐述(王新红和师萍, 2005;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并得到了文献的广泛认可。但尽管目标无分歧,但如何落实却不得其法。
( 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满意度低,原因不在于课程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就在于课程与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因为无论教学内容与教材,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都属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必须考虑的内容。正如本文此前所言,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基本目标,文献中并无分歧。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落实目标。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文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可行性并不高。如文献中普遍赞同的教学内容丰富化建议,因为课时、知识体系、需求多样性和变化快等因素限制,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可行(赵莹和曹峥, 2006);而文献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方法,即使在MBA课堂实践中,也存在因学生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而难以开展讨论的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在课时有限、学生需求多样化而会计学又自有一套体系的客观情形下,对课程内容和教学与考核方法究竟应如何取舍与协调的问题,只能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解决。(2)对教学与考核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本文前述文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普遍仍以讲授法为主,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但针对学生的不满意,文献中又一面倒地倾向于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选择与组合不得要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乃至自学、自研以及其他方法,教学任务、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办学实力条件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因此高校教师和高等教育中面向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应该研究教学方法,这种研究别人很难替代,尤其是对方法艺术性的研究、实践和感受(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与教学方法相应,考核方法也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文献中即提及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小组分析报告、独立分析报告、小论文、作业、出勤、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课堂表现等多种考核方法(张健, 2010;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从取向的角度,可将迄今为止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大类,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从模式的角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目标达成模式、差别模式、外貌模式和回应模式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张华, 2001)。正如教学方法一样,考核方法也各有优缺点,且内涵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如果对此没有深入了解而强行引入某一考核方法,将难以扬长避短,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实现不了考核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有文献调查显示学生并不喜欢团队案例考,且有理有据(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3)专业人员投入不足。在我国中,尽管有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院系保留了一定的会计学师资,但绝大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依赖于会计专业院系的师资。如在调查涉及的重庆四所高校中均无专门师资(张健, 2010)。当然,问题不在于非会计专业院系是否保留了会计学师资,而在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通常被会计学院系视为非主流的教学任务,往往被视为会计专业教师在本专业教学这一“主业”之外承担的“副业”工作。这一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仅仅是将会计学知识中与各专业相关的部分切割出来进行教学,相关内容是会计专业教师“主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子集,因此“主业”之外再无“副业”。但科学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却与此观念背道而驰——学科交叉融合是趋势,而大学讲台上分门别类、各自为政的课程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美国的“群集课程”试验(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此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显著的约束——课时有限,且增加课时的可能性不大。本文前述文献提供的信息显示,非会计专业至多开设两三门会计相关课程,非经济管理专业通常只开设一门《会计学》,且单就《会计学》而言,其课时量最多为64课时,最少仅为32课时。与调查中显示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相比,上述总课时明显不足。如果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才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则必然面临先融合后教学还是先教学后融合的问题,且必然要求选择先融合后教学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只关注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师必然无法胜任。正因为专业人员投入不足,所以课程内容不可能先融合后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满意、对会计学与本专业深层关系不了解、对课程缺乏兴趣等一系列问题。而专业人员投入不足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则是导致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如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储备专门的师资队伍 非专业教学要求采用先融合后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配备专职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师。相应师资应对专业交叉领域进行研究探索,融合相关知识。会计学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交叉教学是会计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专职教师可以在授课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也可以在会计学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但应重点关注非专业会计教学。由于目前专门师资队伍缺乏,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大培训与储备力度。
( 二 )明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在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体系中,课程教学目标居于核心地位。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设计即为空谈。文献中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不存在分歧: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应区别于会计专业,应以“懂会计”从而为其专业服务为目标,而不应以“如何做会计”为目标,可分解为两个具体目标:(1)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即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并掌握如何使用这些信息;(2)学会进行财务分析,学会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并能据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王新红和师萍, 2005);MBA会计教育目标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不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更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更关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会计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但上述目标明显属于普遍性目标,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四种典型的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从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并不否认行为目标取向的合理性,而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对行为目标取向的超越(张华, 2001)。为了开展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应结合具体专业,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开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中,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借鉴布鲁姆(B. S.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开发合适的行为目标,将来再逐步向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过渡。
( 三 )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 教学与考核方法选择,受特定教育价值观、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影响。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上述条件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以讲授法为代表的提示型教学方法,而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模拟实习又不为学生认可,因此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而更倾向于案例教学法,或者更为自主的其他教学方式。问题在于,调查显示非专业学生在课程之前对会计学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即使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MBA学生也是如此,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都需要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讲授法必然居于基础性地位,绝对不能弃用。但教师可在采用提示型教学法建立一定基础后,灵活采用其他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献研究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法,不同类别学生的理解也并不一致,某些类别学生所偏好的结合案例教学可能更接近于实际案例的示范或展示,本质上仍属于提示型教学方法,因而与MBA教学中采用的案例讨论法存在本质区别。就考核方法而言,传统的考试方式较难测量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非专业教学则更强调应用,因此应该予以改进。但在引入新的考核方式时应慎重——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则应慎用“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考核方式。
( 四 )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 意义对教学的重要性绝不容忽视,在Yelon( 2003 )所列的十条有效教学原则中,意义性便居于首位。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意味着帮助学生在所学主题与其过去的经验、当前的情景(需求、兴趣、价值)和未来的目的之间建立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以激发其学习并应用新知识的动机(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 2003)。调查显示,辅助未来工作和了解财经知识以提高自我素养,是非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主要目的,财经类专业更偏向前者,而工科类专业更偏好后者(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专业学生因为就业的原因,本身赋予了会计教学以意义,而非专业学生则未必能建立这种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在设计时即考虑赋予其意义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非专业会计教学,必须能真正实现会计学与各专业知识的融合,或者能真正显著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该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的确没有意义,就应该停开该课程。
参考文献:
[1]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教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庄胡蝶、翟卫华:《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杜作润、廖文武:《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当代经济》2009年第1期。
[5]张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财会通讯·综合(下)》 2010年第10期。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杨娜:《通识教育平台下会计教学问题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6期。
[8]赵莹、曹峥:《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1期。
[9]赵莹、许小建、曹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0期。
[10]王新红、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4
摘要: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现有校企合作不深入、不持续、不连贯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提出构建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在具体实践中,该模式的主要举措有:夯实基础,团队到位;突出重点,创新联动;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对接 职业团队 构建
课 题:宁波2014年教育规划课题成果。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在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付诸实践。顺应时代要求,国内外教研者围绕着素质与能力,提出了一系列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各大院校的前期设想与所呈现的最终结果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校企无缝对接受到多方面阻挠。新时期,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深度对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
一、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深刻认可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贯的教学推进模式加以实施。近年来,“双导师”制、“项目驱动”式、“公司制”式等课堂教学模式被相继推出。学生层面普遍肯定其形式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根据抽样调研,92%的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表示欢迎,82%认为其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或是较有帮助。教师层面,借校企合作拉近了与行业的关系,在教学素材极大丰富的同时,更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很好地拓展了人力资源渠道,并为新员工的引入铺垫了道路。
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据调研所得,现有校企合作在深广度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目前,绝大部分课程教学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员工授课、企业参观及志愿者活动展开。学生仅能接触到企业或者行业的浅表层。67%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更为重要的企业分工运作、部门核心工作等不了解,实质性的职业素能提升并不到位。教师与企业的直接互动不密切,大部分依托学生实践间接促成。
其次,校企合作不持续。调研显示,校企合作中有半数左右的项目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年,因各种原因中断或取消。再次,校企合作不连贯。专业课程教学是个系统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则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现象,合作项目之间缺少前后的承续。
二、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找出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予以调整和完善。结合调研访谈及文献梳理,当前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学者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教师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充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往往过分注重“点”的细节考虑而忽视了“线”与“面”的全盘设计,在校企合作引入的同时,没有很好的企业资源评估及分类意识,导致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结合不成体系,常常在时间和活动安排上出现冲突。二是校企双方利益不统一。高校与企业是相互独立、各有偏重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看重企业的行业经验与实操资源,希望借此提升师资,完善教学,从长远上支撑职业人才培养;企业则看重高校的学术与人力资源,结合自身业务需求,转而较为注重高校专业人才的短期或间断性支持。三是共享激励不完善。深入和谐的校企合作需要双方积极互动,而积极互动的可持续保障则是配套支持。目前,宁波高职校企对接激励体系不完善,互为认可的奖励制度未能建立,影响合作的可持续进行。
三、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构建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对接建立在“体验-联动-延伸”三连跳基础之上。教学者发挥桥梁作用,联结学生与企业。在整体设计上,从学生层面而言,该模式重视循环渐进,即学生在一年级以职业体验为主,配合基础课程,对会展企业和行业形成良好的认识;二年级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引入企业资源,并实施“职业团队”创新互动;三年级延续教学成果,开展综合实践,使学生在职业素能上更进一步提高。从教师层面,该模式讲究深入互联,以教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促进课程教学的完善和提高。
四、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主要举措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有序地进行,以下举措是必要且可行的:
1.夯实基础,团队到位
校企合作需要全盘考虑,稳扎稳打。为了达到预计效果,在具体实施的前期必须铺垫到位,建立团队。与“公司制”不同,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所涉及的团队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教师团队。在合作中,教师要形成梯队搭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小组并对接企业。就思想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求与时俱进,在认同其作用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节奏,了解现有校企合作开展方式,不断吸收好的经验与做法,在认知层面不断自我提升。就实施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打破等企业上门的传统做法,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在学校支持下主动出击,对企业进行筛选,综合考虑规模匹配、需求对接、合作态度、人力资源等,力求挖掘一批优质企业参与合作。
二是企业团队。单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科学的团队组合往往更能发挥互补优势。突破传统,在课程对接中,若干企业可以以团队形式进行组合,根据其实际情况,分模块负责合作内容。值得指出的是,虽以团队组合,但在与课程接轨时需注意层次,通常一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其他则以辅助参与的形式加以补充。在企业内部亦要成立校企合作员工团队,并推选队长。
三是学生团队。学生以4~6人为一组加以组合,参与校企合作。此举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学习,有助于整体课业的提升;另一方面职业团队式的组合也更符合企业与行业的实际,在技能实操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推动其素质的综合进步。以团队构建为起点,教师与企业间需要进一步展开基础构建:通过交流、访谈等形式明确相互实际需求,借以共同制定或调整课程仿真及全真任务大纲。此外,为更好地配合课程教学效果,校企合作教材也建议逐步开发。
2.突出重点,创新联动
对高职而言,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借助外来力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符合行业时代要求。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要突破原有模式的局限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加以改造。内容上主要突出“循序渐进”与“多样创新”,要从全局上考虑校企合作的编排与承接;形式上则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在实体和虚拟空间共同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在初始阶段,即一年级以企业参观考察、志愿者实践、企业团队代表授课交流等形式在专业基础教学之余为学生创建职业氛围,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借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行业的机会,激发其对行业的自主探究。二年级为校企合作的关键时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建议每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团队;每位学生职业团队对接一名企业导师。在依照任务大纲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线上平台加强互动。企业团队可在与职业或行业相关的案例的同时积极构建任务竞赛平台,根据企业的运作给出真实的专业问题或任务,在分享经验之余鼓励学生团队积极思考,招领任务给出解答方案。企业团队将对结果进行评分,并给予反馈。优秀学生团队不但获得荣誉也有机会在课外进一步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另外,企业与教师团队间还可以建立互补性质的顾问制平台:企业为教师提供企业资源和行业资讯,反过来教师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理论和职业培训。教师亦可分批进行企业挂职,通过深度参与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素养的跨越式发展。三年级是校企合作的延伸阶段。在前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教师与企业团队间相互了解,为岗位实践双向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团队可以继续保持与企业导师的联系,进入其所在企业实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对象。教师将继续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其解决各类疑问。
3.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除了措施、手段到位,还需要配套保障的支撑。在实践中,设计科学的考核与激励制度能在提升效度的同时促进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考核首先要体现全面,覆盖学生、企业和教师,并综合考察态度、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次,考核要彻底。就学生而言,应组织企业团队和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在形式上建议与课程改革相符,体现碎片化与系统化,将素质技能掌握分解为逻辑相连的小点,各个击破。与传统的考核不同,校企合作背景下,考核的同时必须强调反馈,明晰地告知学生或学生团队其优劣所在,并给出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实现借考核促进步。就企业团队而言,也要就参与度、配合度、有效度等方面接受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作为后续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的依据。教师要注意在合作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建议,加以整理,并借助校企团队座谈等场合施以沟通,使校企合作更趋完善。
激励制度也是保障层面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激励最主要的是突破形式,使各方在实质上均有所收获。学校能借助校企合作获得企业资源,在课程教学中体现职业氛围。学生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参与企业实操的机会。教师能深入一线,自我提升。企业基于合作则在分享学校人力资源的同时,低成本地解决了员工职业培训,并借助课程的展开获得创新建议,为工作增添新亮点。此外,对于校企双方的参与人员,以考核为依据,适当的工作补助亦是必要的,要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激发校企双方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沈时人.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2]唐进,龙瑜.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1(3).
[3]朱海涛.破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难题[J].人力资源,2010(10).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5
信息安全保密课程开设至今已有5年,课程教学和建设面临以下挑战:
1)课程覆盖面广对授课教员的挑战。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同章节覆盖不同领域,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课程内容涵盖了军人应遵守的各种保密条例、各种技术保密措施、保密制度等内容。显然,一个教员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门课程的讲授有助于课程教学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但授课教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无法涵盖课程所有内容。例如,指挥管理专业的教员可能对计算机的原理性知识(如数据存储原理、文件删除原理)了解较少,这类教员不太适合从事计算机的泄密隐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同样,计算机专业的教员也无法胜任保密法律法规内容的教学。
2)信息技术发展对课程教学的挑战。在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中,除了信息安全保密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内容外,各项窃密技术及其防范手段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窃密技术发展很快,攻击手段与防范技术也日新月异。因此教员在授课中,一方面要考虑如何紧跟技术发展趋势,随时更新知识,及时补充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如何应对学生在了解最新的窃密技术后,产生一种“高科技恐惧症”,觉得保密工作“防不胜防”,对保密工作失去信心。
3)没有受到教学主体的足够重视。不可否认,由于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日益重要的地位,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受到了军队各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大部分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教育更多依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保密检查。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还没有得到各院校学员和教员的足够重视,学员对该门课程的态度还停留在混及格、学好学坏与个人关系不大的阶段;对教员而言,目前学院对该课程缺乏考核评价机制,教员的授课积极性不高。
2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为了达到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依据课程特点,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组建授课团队,协同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信息安全保密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6部分,分别是军队信息安全保密的概述、实体的物理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通信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军队信息安全保密法规、军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6部分的内容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仅靠一两个教员很难应对所有的授课内容。因此,可以组建授课团队完成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具体负责其中一个部分内容的讲授。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交流,综合集体的智慧建设课程。
2)依托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安全保密课程实践性强,我们应当对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关键是建立一个细致、规范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完善的安全实验与实践的环境,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开源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技术学习和创新平台,有助于学生掌握窃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窃密技术在信息安全保密中的地位,了解窃密技术的新进展、新应用;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体系,加深对信息安全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设计,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3)运用研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教师运用学生研讨(包括学生提问题,抛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评价)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案例的技术及管理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过程控制,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审查准备的内容,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分析资料并互相评价。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种手段,吸引教员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笔者参考计算机网络、高等数学等开设多年、积累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对信息安全保密课程建设提出两点建议:①以教学比赛激励课程教学。军队院校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的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比赛,通过教学比赛引起各院校教学主管部门对课程建设的重视,激发广大教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②以教学研究开放课题支持课程建设。由于信息安全保密课程的特殊性,课程的教学研究很难得到教育部、各省教学研究课题的支持。军队院校管理部门可颁发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研究开放课题,广大教员可以依托开放课题从事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促进课程建设。
3结语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6
关键词: 新课改 科学课程教学 问题 建议
现行的初中科学课程,有机整合了过去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知识,减少了内容、降低了难度,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掌握。科学课教学往往由过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承担,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难免存在不足,虽然大家进行了分工合作,集体备课,专业教师先行上课等,但有些问题仍未能有效解决,应引起我们每个课改实验教师的高度关注,也有待我们思考,有待我们解决。
一、新课改下科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对教法和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我们没能把握住“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内涵和精髓。因此,在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追求形式的多,落到实处的少。学生预习是自主学习,教师教导就是被动接受;不问学生有无意愿、喜欢不喜欢,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分在一组就是合作;在课堂上研究问题是探究,在课后解决问题就不是探究。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对新课程的贯彻和落实。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如“观察蜗牛”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而是让学生掌握怎样观察蜗牛,如何进行观察。要有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学好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节课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教材为什么安排观察蜗牛而不是其他什么动物。用蜗牛做实验,原因只是蜗牛是一个很适合观察的载体,蜗牛能够运动但又比较缓慢,同时拥有比较丰富的感觉功能。对教学目标把握的偏差比较多的还是表现在对课程三维一体的目标整合上,过于强调认知目标。如果教师不把爱护动物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就不会爱护蜗牛,结果是准备给十多个班上的实验材料有时一个班就全用完,蜗牛死的死、伤的伤。还有的教师认为,蜗牛这么简单的动物,没必要花宝贵的时间进行实验,即使不做实验,学生对蜗牛的知识也照样能掌握,这更有违新课改的理念。
3.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把握能力欠缺。新课程倡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有时“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当学生真的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课堂热热闹闹,教师该讲的未讲清楚,学生要掌握的未学好,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实际上只要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就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教师不应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强行抑制。
4.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误。教材只是一种载体或一种资源,甚至只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是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使用新教材以后,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现有课本,可以大胆地质疑和改进。
5.对练习材料的使用存在问题。配套练习,也存在问题。一是种类繁多,如浙教版科学,浙江编的不下十种,还有广东省的、深圳市的,真不知选哪一种好。虽然种类多,但很难有适合学生使用的,只好一学期换一种。二是所有的配套练习都有一个通病,作业量多题难,教师自己都要花半个小时才能完成,学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不是一课四练,就是超越自我,好像在培养科学家。三是错误百出,科学问题解答不科学。
6.对教学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过分依赖。技术一定要为教学服务,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被技术牵着走。教学的辅助媒体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先进越好。用一种媒体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就没有必要用两种,常常因媒体过多而使得教师在上面手忙脚乱、学生在下面眼花缭乱,这种情况在一些公开课中尤其普遍。用基本的、简单的媒体能够完成任务的就没有必要选择先进的、复杂的媒体取代,简单、节约是使用媒体的一个原则。
二、对于科学实践教学的一些建议
1.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内容。这让刚升学到初中的学生感到“科学探究”的深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这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周围的实际出发加以引导,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探究教学方案,演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其实已经历过许多的探究活动,就能增强他们的探究活动信心,激发其探究兴趣。例如本节就是从探讨学生身边熟悉的酸、碱性物质出发,学生探究起来显得轻松,容易理解。
2.重视探究教学的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和谐存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贯彻“教学并举,以学促教”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学生能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完成,教师主要起引导、规范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作用。由于初一学生学识经验不足,许多实验操作未规范化,而且课堂时间空间有限,在课堂上采用完全探究比较难,只能进行有限探索,所以本节课我选择半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少走弯路,不脱离实际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规律、结论。这样做能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求知的兴趣和信心。
3.重视引导学生做好结果分析,使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乃至学生生活的全部。由于学生的实验方案不同,所以实验的结果也不同,其中包括失败乃至出乎意料的结果,对此教师不能回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良好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无疑也是探究的收获。
结语
综上,在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操作训练,设计探究教学,在活动中传播知识,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有更进一步发展,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