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1
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减弱
中国传统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其价值取向以强调自由和竞争、张扬个性,崇尚人权等为特点。这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共同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或没有做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应对,则容易导致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渐弱,给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无限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使互联网上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激荡。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将网络作为向我国大学生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及有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容易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因此,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已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三)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烈冲突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对他国实施文化渗透,企图同化、消解他国的文化传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即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甚至否定自己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我国经历了备受欺凌的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又有“”的挫折和失误,另外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发现原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人们为中国的落后而痛苦,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空前规模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偏激的、割裂历史的文化反思,是对本国、本民族缺点的放大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完全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的过度美化和采纳,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新路径
(一)以多元整合的态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导向与灵魂。同时,当今中国文化渐趋多元,就会有多种其他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虽然有些敌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挑战,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因此,要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应该采取兼容并蓄、多元整合的文化态度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需要具有宽容和对话的精神,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政治宣传、组织谈话、领导谈心等方式,注重形式,未能很好联系高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茫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上应做到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沟通上,不回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中的问题,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这样,大学生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能够自主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宣传和讲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是大学生“四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讲解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程。当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教学专职队伍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次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关注社会实践,关心学生、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把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传达到每一个理论关注者的眼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把素质和质量关、考核贯穿于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跟得上时代脉搏。在现今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要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把握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理论战线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精兵、是能手。
(三)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2
关键词: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新时期,德育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创新形式,追求德育教育的实效;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以情感人,发挥情感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在德育目标、层次、手段、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就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新形势下,在抓好高等职业教学的同时,如何抓好高职德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1.道德评价失范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并存,新旧观念自然也会相互冲击,人们在对传统的道德思想、道德文化进行重新认识的同时,并没有及时建立起全新的道德体系。一个时期以来,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导致了价值取向的混乱。特别是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趋向,不断诱发种种错误的思想行为。例如,诱使人们唯利是图,甚至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已,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2.道德虚无主义悄然滋生
道德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道德的主张,它认为,“任何证明或批评道德判断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理由是道德不过是寻找自我利益的借口”。每当社会处于急剧转变的时期,都会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声音响起。原因是社会的巨变必定带来伦理秩序和道德生活的混乱,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而人们的利己之心也就彼消此长,如此一来,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会成为社会的常态。而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正是道德虚无主义出现的信号。
3.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手段有两种:一种来自外部,来源于周围环境的道德氛围及公众舆论的压力;一种来自内部,以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或羞耻感、荣誉感、责任感来规范其行为。如果有人违背群体公认的道德准则并受到周围公众一致的鄙视、谴责和排斥,就对其构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由此便成为一种威慑力,促使人们的行为循规蹈矩。在较为封闭的、文化高度认同的环境中,这种压力甚至能达到宁可受法纪处罚,也不愿受公众“制裁”的程度。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道德外部控制所依赖的社会道德环境已发生变化,道德观念已成为多元共生状态,失去了昔日在传统的封闭社会中道德舆论的一统性和控制能量的“聚焦”态势。而且社会成员本身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减弱,不容易产生效果。
二、学生德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缺乏针对性
由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不够,对他们的思想脉络把握不清,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专职辅导员身兼团的工作,各种“琐碎”事务缠身,无法集中精力“沉”到学生中去,同他们交流、谈心,不了解广大同学所思所想,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最需要的是什么,不了解其思想症结何在。另一方面,一些德育工作者自认为自己多年从事德育工作,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未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的要求,因而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2.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现行高效的运行机制来看,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是由不同的校领导来分管负责的。就德育工作来说,有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各系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抓德育工作。从系(院)级单位来看,校长分管教学,书记分管德育工作,教师也随之分化为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是专业教师,一支队伍是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仅仅是传授知识,对学生思想品德上问题是不管不问,片面地认为那是辅导员的事。而德育工作者往往是通过某种“活动”或“工程”形式来体现,把德育工作搞得轰轰烈烈,但效果不佳。这种体制从表面上看重视德育,加大了对德育的管理力度,实际上,恰恰是这种“重视”,造成了德育工作的低效。
3.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生硬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说服力,不是一味地空洞说教,把“大道理”讲得空、虚、玄,学生难以入耳、入脑、入心,就是采取强制手段,摆出一副不尊重人、不理解人、不关心人的官僚作风,实行“高压”政策,一味训诫。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心灵沟通,有时还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
4.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学生管理队伍趋于年轻化,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刚毕业后不久经过短暂培训就走上工作岗位,普遍存在一个“角色”转变问题。他们在管理上经验不足,在方法上有欠科学规范。从整体上看我们的管理手段还是“一支笔,一个本,一张嘴”的传统做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更新和端正德育观念
在合理的目标指导下,把什么确定为德育的重点是德育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曾维菊提出:“德育的重点应把握底线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底线,我们可以认为是:利已但不损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应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我们在尊重利已这一生命本性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道德的约束。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要把德育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行政专门负责,部系落实,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3.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节资源,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环境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21世纪的今天,处于大众化阶段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与民主化”的特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更要根据时展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应尽量体现当代校园文化的特点,同时,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要注重宏观文化建设,即校园校风建设,还要注重学生微观文化建设,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平等、理解、信任、互爱和互助等原则,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4.实现载体创新
信息全球化是德育工作前所未遇的新环境,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努力开发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优势,占领网络,选好阵地,开辟“红色网站”,扩大德育工作的覆盖面。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渗透性,提高及时性,增强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的活动和班级、学生会的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必要性;意义;方法
1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大学生自立意识增强,呈现出追求上进、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特点,这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的开放,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和思考的问题。如政治责任感降低、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价值观念偏差,专业思想不稳等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现时期的大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担负着实现祖国宏伟蓝图的巨大责任。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就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一系列的现象来说,则需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意义
1.1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准则。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早期人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爱。广义地讲、爱国主义是民主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人民群众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崇高的感情,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1.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担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因此,要通过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大业顺利进行。
如何对待这些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目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感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
3.1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高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都是爱国主义的光辉写照。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更用自己的行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这些都是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3.2 充分利用好德育教育基地。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和各系党团组织应利用团日活动时间,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用生动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参观德育基地以后,可以此为题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开展“如何使爱国主义在我身上闪光”的座谈会或征文活动,在学生中提倡奉献精神,增强其参与意识,巩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3.3 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绵绵不绝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有着无与伦比的顽强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少有的延续性,在世界浩如烟海、群星璀璨的古老文明中独树一帜,经久不息。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本民族的热爱情感,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中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素质的良好途径。
3.4 铸模于范。先进的爱国者和英雄模范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教材。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榜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模范典型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召、吸引、激励青年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这一时期的奥运精神,又激发起全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感情,大大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震醒了一批民族虚无主义者、民族精神失落者及民族意志消深者。奥运精神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点燃起中国青年学生的奋发激情。教育工作者正是通过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榜样教育作用,激励大学生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去学先进,找差距,赶先进。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榜样教育,必须历史地、辩证地把握榜样人物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不是一种抽象的超时代、超阶级的社会意识,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因而,每个时代的爱国主义者总是和他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代爱国主义则是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杨胜生 范传功 大学生思想教育架构式探讨 《思想教育研究》 2005。12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民族文化 意义 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70-02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较好的起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我国各个民族,由此而形成的多元民族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族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信仰、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我国民族文化现象,既要保持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要坚持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既要勇于吸收非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思想。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塑造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一 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
1.民族文化建设是响应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同志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日益影响着民族的进化和进程。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2.民族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和谐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民族和谐,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既包括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文化,如中华民族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如藏族或回族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共构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都有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内容,同时也都有接纳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来自于不同的民族,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高职院校院校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民族文化建设是抵抗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
国际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甚至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有效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到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去,以有效抵抗西方文化渗透。
4.民族文化建设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和资金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培育技术型人才,同时也应该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 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5
关键词:太极拳 大学生 德育素质
通过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大学生通过学习太极拳,使他们领悟了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和拳理,同时,也可以学到大量的传统文化道德知识,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太极拳之“德”概念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虽然只是一种拳术,但它的根基很深。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许多内容直接渗透到太极拳之中,即吸收了道、释、儒等传统道德的合理部分,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太极拳之德。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德”是一个社会概念,指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太极拳从修炼的角度揭示德的内涵,认为人是由“精(物质)、气(能量)、神(信息)”构成,即“精、气、神”运化至和为德。“和”指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统一和谐,形成稳定和谐的模式。太极拳以“和”为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德”的提炼和概括。道家哲学以老子的思想为指导,以守“弱”为宗旨,大海处的位置最低,表面最弱,然而它可容纳百川千流,拥有的能量最强。太极拳吸收了道家“柔”和“弱”的思想,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修炼者处处守柔、守弱,但它可以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处世能守一弱,可亲和万物,又融合了老子“冲气以为和”,孔子的“和为贵”和佛家的“和合”思想,产生了太极拳的“和”的概念,作为太极拳修炼宗旨。下面从三方面来说明太极拳之“德”的内涵。
1.德与道的关系。古人使用“道”这个概念,有物质和规律两种含义。主要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太极拳把“道”理解为“运化规律和精气神运化趋向是“和”,和便是德。所以,道和德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道是德的基础,德为道的本性,道中含德,德中寓道,道为德之质,德为道之用。
2.德的层次性。老子把德分为“下得”和“上德”。“下得”为显现之德,表现形式是为人所知的行为。人的善良行为,被周围的人所了解,得到尊重和赞美,从而调整了自身和外界的和合关系,使自己德性得到提高。“上德”既隐性之德,表现形式是不为人所知的行为。人出于良知和自身的需要,为他人和社会做好事,但不图为人所知,不图别人的赞誉和奖赏报答,甚至遭到误解,受到委屈而无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太极拳修炼的角度来看,上德是层次更高的修炼,它没有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而完全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出于自身和本性,所以内心很平静,很自然,它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即精、气、神)达到较高层次的和,具有较稳定的平衡结构。
3.德的物质性。太极拳之德是“精(物质)、气(能量)、神(信息)”及其运化规律,其核心是“和”,这种“和”从太极拳修炼层次来看是,身心和,我与物和,我与天和,因此,太极拳之德不仅是在外在的主观现象,而且是内在的物质现象。既具有精神性,又具有物质性,既具有精神性,又具有物质性,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自然性。精神和物质在太极拳里完全统一起来。
太极拳之“德”从教育的角度,可以说成是一种德育素质更为妥帖。虽然德育素质教育离不开德育知识教育,因为首先要知道怎么做,然后才可能实际地按照所教育的去做,并进而养成习惯,但毕竟知识与素质是不同的。一个德育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会有优良的德育素质,因为这种良性信息,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物质和能量,使自身的“和”达到相应的水平。
二、太极拳修炼可以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
1.克服空洞的理论说教。大多高校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质课,并且作为主要渠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实践证明,学生的普遍反应是觉得这些课程枯燥乏味,听起来没有兴趣,但不得不学,致使学生德育课程分数高,德育行为、道德素质低。而太极拳“德”首先要和修炼结合起来,体验自身内部及自身和外部的“和”。把德和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世界观的形成,及学习、生活、为人处世及认识世界的能力等密切联系起来,使德不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是这实实在在的和自身密不可分的体验。
2.丰富大学生的“德育”知识。太极拳活动渗透着中国传统的伦理观、道德观、审美观,如太极拳所要求的各项武德规范,太极拳推手中要求的协同合作、遵守规则,以及守“仁”守“和”、守“节”、守“弱”等传统思想。太极拳中“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及对习拳者的“仁、义、礼、信、恭、俭、让”等要求,更是中国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在传统体育中的深刻反映;学拳就是求道,拳家至境即道之所在。拳与首合,艺与心合是太极拳武德所追求的境界。此外,太极拳与医疗保健、宗教文化等有血肉相联的关系,其民族个性、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十分突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刚健质朴、延年益寿的民族体育观都是太极拳世代相传遗留下来的民族风骨。
3.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大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学习,所以,静多于动,中医认为,静生阴、动生阳,如果大学生不注意锻炼,日久体内会阴胜阳衰。又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如果姿势不正确,头部、胸部过于前倾,对身体性情都有影响。
太极拳修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主要的是对德的修炼,太极拳之“德”可以理解为遵循事物客观规律,其核心是“和”,既“和谐统一”。养“德”从个体修炼的角度讲,是调整体内阴阳和谐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浩然正气的过程。太极拳及拳理的运用体验,它可使学生更具体地锻炼提高道德意志品质;太极推手要求“粘边黏随”“不丢不顶”“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处处看似被动实则主动。这种功夫的取得是靠肉体感觉的灵敏度,日久可培养学生反应灵敏、耐心细致、坚忍不拔精神。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优良品德。
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文明史的风雨而没有消亡,历史从未中断,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道德的强大与绵延。太极拳虽然是一种拳术,但中国的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和其民族个性、民族心理、民族情感蕴涵其中。如武德要求“智、仁、勇”,这里的“勇”是“大勇”,是把勇用在为国、为民的大事上,而不是那种只知好勇斗狠、任性使气的“匹夫之勇”。太极拳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涵博大精深,通过学习、体悟,可以使一些同学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产生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
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