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1

如何处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行为已成为当前家庭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方式、稳定情况、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是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问题行为不仅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成为其成人期心理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先兆。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预防儿童发生问题行为、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儿童;因素;问题行为;家庭教育方式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儿童问题行为包括行为和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如违纪行为有:攻击、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情绪问题又称神经症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困难等。

儿童问题行为,亦称行为问题,是指不被社会所认可赞同、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深层次理解儿童问题行为,其具体表现有:情绪、情感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冷漠、焦虑、恐惧、狂燥等;社会行为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攻击、破坏、爱说谎、不能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逆反心理极强,任性等;学习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多动、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等。

儿童问题行为指的是儿童行为,而不是儿童本身。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儿童自身生理和心理特质的作用,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主要分析家庭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通过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传达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把家庭变成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态度会导致儿童不同程度地出现各方面的行为问题。结合资料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专制权威型――包含要求、控制和拒绝,重视服从权威,主张严厉惩罚的教育方式

这是一种控制性非常强的家庭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许多规则,并采用惩罚等强制手段迫使孩子遵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引发其种种不良行为。

2.溺爱放任型――父母将感情无限制的给予,对子女不做行为的约束,倾向于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

这是一种理智被感情波涛所淹没的家庭教育。过分溺爱,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以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这种溺爱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困难和挫折的权利,使他们逐渐地失去了自己拿主意的机会和能力,一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

3.忽视冷漠型――与溺爱放任型最大的不同是父母对子女缺乏感情的关注

这是一种既不管教也不关心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应酬或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放弃了自身的教育职责,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的儿童,缺乏被爱的体验,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对抗情绪,导致亲情淡化,进而促使他们到社会上去寻找和温暖。

(二)影响因素之二:家庭的稳定状况(家庭结构)

家庭的稳定状况是指完整家庭还是缺陷家庭,也就是“双亲家庭”或“单亲家庭”。现代社会的发展认为,由夫妇两人和子女所构成的家庭是完整的家庭,完整的家庭一般来说是稳定的,所谓缺陷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的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造成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持续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儿童行为问题也呈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6岁以前出现行为问题要比青春期出现行为问题更容易导致成年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情绪和社会活动,而且以后的社会适应不良、情绪障碍、药物滥用、青少年犯罪现象也与童年期的行为问题有关。

实质上,教养方式反映了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的亲子互动关系。在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经历着重大生活变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极度不稳定,环境与情绪导向不良必然降低和破坏家庭正常教育职能。许多研究表明,抑郁型母亲对孩子的控制较多,对孩子不听话现象所做出的反应频率也较高,她们倾向于更多地采用批评方式对待孩子。这些母亲由于自身的烦恼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通过溺爱孩子来补偿对婚姻的遗憾。无论是母爱缺失或是过度溺爱,都容易诱导儿童问题行为发生,诸如不听管教、霸道、不与人交往、孤独、有较强的攻击性、敌对性等。

如上所述,有可能会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缺陷家庭的不幸就在于缺乏这种天然和谐的正常教育。

(三)影响因素之三: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事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气氛对儿童的影响也许不会像家庭教育那么直接,但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关心是家庭提供给孩子的一个健康的生活场所,家长不能把儿童看成是旁观者,视而不见,要让孩子时刻感到自已的存在,感觉到民主和家庭的温暖。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气氛,才能使儿童的个性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反之,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不休、恶言相击,甚至拳打脚踢,孩子难免会觉得最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波动就会很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变得悲观多疑、矛盾恐惧,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缺乏同情心,形成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出现孤僻、冷漠、粗暴、说谎、出走、自杀等行为,并富于攻击性。从这个角度讲,双亲不和会比双亲不全对儿童更有消极影响。以上分析是与前述离异家庭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是一致的,因为离异前的夫妻之间往往有一段持续时间较长、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

研究证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和睦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无明显弊端,而破裂家庭或父母常常敌对的不和睦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明显不利,儿童出现心理障碍及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家庭环境中,最能有助于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是自幼建立起来的亲子感情。有人说,“问题孩子”必有“问题家庭”。这句话也许并不全对,但至少反映一个问题:健康、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可见,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于不恰当、不完善的家庭教育。家教得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与愿违。家庭教育也无处不在,需要父母细心、耐心、有恒心,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寓教于生活之中,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凌燕.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04,1:61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 中学生;行为问题;亲密度;适应性

研究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素质、家庭结构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对青少年的期待、亲子关系等因素均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1~4]。本研究就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来源于乐昌市5所中学,随机整班抽取各中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1536名。其中男852名,女684名;初一230名、初二246名、初三275名、高一242名、高二265名、高三270名;独生子女852名,非独生子女684名;年龄12 a125名,13 a350名,14 a226名,15 a198名,16 a202名,17 a182名,18 a195名,19 a50名,20 a8名;汉族1439名,其他民族97名。

1.2 方法

采用Achenbach 青少年行为量表(CBCL)[5]评定青少年行为方式,该量表由学生家长当场填写完成。评判标准:其中≥1个因子总分>全国常模分者,即被定为有行为问题。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评定亲密度(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及适应性(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有30个条目。评判标准:由1分~5分5级评分,分数越高亲密度就越高。以上2个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CBCL发出并回收1536份,全部有效;FACESⅡCV问卷发出并回收1536份,有效问卷1476份,有效率96.1%。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中学生CBCL及FACESⅡCV调查阳性检出率

1536名中学生CBCL评定有行为问题者158名,总检出率为10.3%,较全国12 a~20 a组检出率(10.9%)[4]稍低。FACESⅡCV评定1476份有效问卷中158名学生有行为问题,其中男84名,女74名;行为问题总检出率10.8%,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一致[4]。

2.2 根据中学生家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的25%百分位点和75%百分位点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分三组。各组不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见表1。表1显示,低分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高分组(P<0.05)。 表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检出率比较(略)

2.3 有无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比较结果,见表2。表2 行为问题学生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比较(略)

表2显示,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P<0.05)。

2.4 CBCL及FACESⅡCV各因子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表3 CBCL及FACESⅡCV各因子分Pearson相关分析(略)

表3显示,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与CBCL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违纪、多动、攻击性、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

3 讨论

中学生正值从青少年步入青春期,比起小学生有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情绪发展的最困难时期,是一特殊的心理发展群体,其行为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研究发现,我市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3%,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4]。家庭亲密度低及适应性低的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可能是由于在亲密度低、适应性差的家庭中,亲子间缺乏情感交流与支持,家庭应变能力缺乏,使青少年处于应激状态时易产生行为问题,如违纪、攻击等。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等方面为中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能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与支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既使中学生乐观、合群和自信,又使其感受到较少的压力,产生安全感,因而不易产生行为问题。

本研究还显示,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与CBCL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违纪、多动、攻击性、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提示女生实际亲密度的得分越高,各行为问题得分越低,反之,出现行为问题的机会就越大;不满程度越大,就越易产生行为问题。

综上所述,青少年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其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安全感的环境,不和睦的家庭使青少年持续处于警戒和应激状态,易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行为问题预防及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桂兰,王雄.220名城市重点中学初一学生行为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3):103

[2]武桂英,张国栋.不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智力和行为问题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6):212

[3]王玉凤.北京市西城区2432名学龄青少年行为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3):114

[4]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青少年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青少年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

[5]徐韬园.Achenbach 青少年行为量表(CBCL)[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45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改革;社会照顾关怀

一、失独家庭问题的提出

2012年5月9日,在广州日报报道:《全国失去独生子女不家庭超过百万,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失独家庭概念首次被提出。“失独者”是指其独生子女因一些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而且通常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家庭的成员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

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 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 岁之前离世。在中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的速度增长,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人口专家根据模型测算得出,2007年我国49周岁以上(即基本退休、面临养老问题)的“失独”母亲数量在30万左右,而到2038年左右这一数量会达到峰值,约110 万。对“失独”家庭健康情况的调查显示,多数“失独”家庭的成员面临较为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其中,有约77%的人患有抑郁症,心理状态完全正常的失独者仅占被调查者的11%。同时,有约63%的人表示不愿意出门,更害怕与人交流,而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更是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精神问题。

失独家庭”是一个新名词,却是一个旧事实,如今“失独家庭”的增加已经不再是家庭问题,而是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总结“失独家庭”的发展,其具有悲惨性、脆弱性、边缘性、风险性等特征,所以无论是对个体情感上的照料,还是对于个体生活环境的改变,只要是“正向的改变”都是值得去行动的。以失独者的痛楚来说,无论是社会改革还是社会照顾关怀,他们都需要被聚焦,被关注,被关怀。

二、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第一项基本国策,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82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规定的,可以安排生育第二子女。

当一项社会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后,强制性是不言而喻的,试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不符合规定的,就只能生育一个子女,那么在当时来看,政策制定者就应该有责任预期到政策的危险性因素,而大多政策或制度都有其脆弱性,政策选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社会政策责权的非专属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如今失独家庭的大量出现,失独家庭中生活困境问题、养老问题、精神慰藉等问题却无人问津,各地区的失独家庭频频上访,政府还没能做出一个有效应对的解决措施,政府本应该为当时实行计划生育时付出的惨重代价而做出制度性对策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失独者的无助,他们服从国家整体的发展,却付出了难以弥补的心酸。

失独家庭引发社会对于生育制度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必须要配套以社会行动的,社会行动的规范权必须归属于社会政策和制度,所以制度性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工作的工作手法绝不单单限制于个案、小组、社区,更有意义的或者我们更大的工作视眼应该是聚焦于某一类共同问题上,而且我们必须储备好能力和眼光去做出社会倡导。我们期待“二胎”政策的实施可以造福很多人,但同时也希望将那些危险性因素规避于萌芽状态中,制度性的改革可以为失独家庭带来更多的福利。

三、社会照顾关怀的必要性

当社会问题已然发生存在了,像一块伤疤一样的存留在生活中时,我们急需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行动,像医生救治病人一样,先要控制病情,通过一针又一针,一粒药又一粒药的改善病人的病情,然后等到病人的病情好转好,再告诉她如何保养与预防,以免再次发病。

社工也一样,对于失独家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缺乏关于他们的社会性、制度性思考,但是我们更不能将眼光永远放在若干年以后,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如何解决失独家庭现时问题,当下出现在家庭内部的各种问题,出现在这类群体身上的普遍性问题,我想这时候该做的就是社会照顾关怀了,我们需要充当替补性角色,需要以同理、感同身受等情感体恤他们的痛楚,关爱他们,用最细微的爱与心灵慰藉去改变他们的痛,减少他们的痛,为他们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失独家庭”专门的养老院、民间志愿服务等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建立“失独家庭”自我帮扶机制、亲友帮扶机制、社区救助机制等支持网络,为他们搭建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着实解决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

四、结语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4

关键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

由于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多数家长“望女成凤”或者“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社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佼佼者,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希望,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溺爱子女,重养育而不是教育

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怕自己的子女吃苦就会大包大揽所有事情,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升学与择偶。据有报道称某大学生住校期间从不洗衣服,每到假期孩子就会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衣服,父母将脏衣服洗干净后再打包给孩子带回学校。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优秀,反而会使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失去自身的独立性,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所谓的“寄生虫”。

2.追求分数,重视子女的智力教育

相对忽视子女的道德教育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承载着父母的寄托和愿望,由于多数家长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影响,认为孩子在校学习成绩越高教育质量就越好。为了获取高分,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为子女报名各类课外补习班,目的仅为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与提高智力,但在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相对忽视了道德教育,导致子女进入社会对社会的不适应。

3.过度保护,忽视对子女的挫折教育

大多独生子女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正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任何事情,父母都会替子女考虑周全,过度疼爱与保护子女,生怕受到一丝伤害,久而久之,子女习惯了父母的保护,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挫折时,会表现出焦虑与不安,从而逐渐丧失抗压与受挫的能力。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1.传统因素

中国是一个拥有千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一些传统的观念影响了现代,比如:学而优则仕。即中国古代,无论贫民与贵族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通过者均可从政。这与当今多数城市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情节极其相似,导致家庭教育常常误入歧途。

2.父母的教育观念

现代多数城市家庭中仅有一个孩子,因此,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看做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而父母家庭教育的观念认为子女读一个好的学校,未来有一个好职业就是人生的成功,更有甚者,父母将自己的年轻时未实现的愿望统统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对子女的教育倾入前所未有的热情,实则给子女无形中施加了许多压力。

3.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

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因此也缺少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在性格与情感上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站在他人角度上换位思考问题,同时,独生子女也缺少与他人共享的欢乐。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从家长方面来看

第一,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父母需转变教育子女的观念,培养子女的抗压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其父母教育重点应培养子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让子女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父母不能陪伴子女一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面对不要退缩。因此,父母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若爱孩子则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味的给予与陪伴。第二,教育子女爱护与严格相结合。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更是疼爱。只要是子女提出来的要求,父母都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的满足。但爱不是溺爱,在尊重子女选择的同时也不无原则的放任,子女犯错时,父母也要严格给予批评。

2.从学校方面来看

第一,学校可与民间组织联合开办家长学校。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法国开办“全国家庭教育学中心”开设双亲学校,英国的民间组织“家庭学校协会”等为家长提供学习家庭教育的机会,促使家庭教育由经验型向理智型转化。第二,学校可定期举行家庭教育交流会。不同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能促使家长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观念,从而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

3.从社会方面来看

第一,注重子女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这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也共同属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和老师都要有意让独生子女多接触同龄人,让子女体验到与同龄人交往的乐趣,培养独生子女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二,社会要注重学校与家庭相协作。家庭是子女的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影响非常大。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与家庭教育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社会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合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子女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京蔓.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9):7-9.

[2]张蕊.30年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2012(8):54-62.

[3]闫祯.多学科视野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探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1):109-114.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5

关键词:民族学;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和对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了促进国家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在于民族文化差异和双语教学的问题[1]。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成为关键。以下本文就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有效性不高

少数民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当地的教学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山区,气候阴冷,地势高,湿气重[2]。恶劣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机上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学习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因此容易导致教学质量的不稳定,甚至出现学生中途辍学的情况。

(二)师资力量建设不足

少数民族教育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双重语言,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上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准备把握两种语言,并掌握两种语言不通的使用环境。但是从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师资建设的现状来看,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对两种语言的把握程度不高以及在教学技巧方面存在的不足均较为明显,因此容易导致少数民族教育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当地少数民族教育的正常发展[3]。

二、民族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对策的探析

(一)加大资金投入

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因此导致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首先需要当地政府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经济支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当地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视,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培训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发展民族特色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则需要当地政府能够根据地区的民族特色,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教育[4]。例如,少数民族主要的跟踪方式为农耕方式,学生应该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当地可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教授学生更多实用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当然,在发展民族特色教育的同时,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地政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帮助各少数民族教育学校更好的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如教育部门针对当地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少数民族教育建立有效的教育保障机制,并采用适当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校企合作。民族特色教育还表现在,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引入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育应该是因时因地制宜的。对于少数民族教育而言,当地的民族教育环境和教育现状并不良好,这主要与多方面客观因素有关。但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当地不仅要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还要辅助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的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让家长能够每天掌握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动态[5]。同时,学校还需要向家长灌输家庭教育的观念,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共同进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小,师资力量建设不足,教学有效性不高。为了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质量,当地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为当地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教学环境和技术基础,同时要求要因时因地之一,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教育,并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彦俊,卢政婷.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建议――基于政策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5(01):5-11.

[2] 郑信哲.关于少数民族子女在城市接受民族教育的问题――以北京市朝鲜族教育实践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4):172-175.

[3] 白晓,张艳.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50-152.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身心特点

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必须面临的挑战。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李华就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有关于幼小衔接的教育问题,他提到幼小衔接事关儿童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因此幼小衔接需要家庭、幼儿园、小学这三方的共同努力[1]。家庭,是每个孩子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拥有它特有的权威性、感染性,并且它是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在幼小衔接问题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家庭特有的教育环境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的状况。在英国,“教育优先区方案”中就有关于家庭早期教育方面的内容,方案明确规定了家庭早期教育的任务,即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要为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为孩子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做充分的准备。美国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明确了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认识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连续过程,而非阶梯式过程,不同的阶段,有差异的同时也有交叉。这表明,幼儿园和小学虽然是有区别的,但也有相似之处。家长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但在实际生活当中,不少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会对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抱有较大的期望,而初入小学的孩子一般都达不到家长的期待,家长的过分苛责便会使得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二)不清楚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区别

与小学相比,幼儿园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机制,还是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上都截然不同。这里我们用德国哈克教授的六大断层理论来描述它们的差别,即师生关系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断层、学习环境的断层。这六大断层将是幼小衔接的重点,而家长对此了解不足,势必会阻碍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开展。家长只有对这两个阶段的差别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2]。

(三)片面看待幼小衔接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提前教授小学的内容,家长的这种认识一方面导致了现在教育部极力反对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另一方面也没有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点。幼小衔接不应该只涉及包括孩子智育上的衔接,同时还应该包括孩子在德、体、美、劳等的衔接;当然,幼小衔接也不应该只是知识衔接,还应包括孩子品质、习惯、兴趣、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等方面的衔接。

二、幼小衔接中给家庭教育的建议

(一)充分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过程。家长只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开展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避免要求过高,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充分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二)全面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家长要对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区别,如学习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作息时间的变化、教学方式的不同等有深入的了解,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前考虑到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衔接,确保孩子进入小学能很好地适应。

(三)全面看待幼小衔接

家长要转变观念,幼小衔接不是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而是让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身心都能有一个很好的适应。首先,家长要陪伴孩子加强身体锻炼,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使孩子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强;其次,要注重发展孩子的交际能力,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最后,要全面看待幼小衔接,注重对孩子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加强入学后的指导

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要多与其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现状,对孩子有困惑的地方积极耐心的讲解,多鼓励孩子。同时,也应该给予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指导要多于干涉。

三、结语

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家长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重视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给儿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J].早期教育,1998(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