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1

关键词:偏误分析

一、引言

1.偏误分析的发展及在中国的运用

所谓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偏误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偏误分析的最初阶段,也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比较多地从形式上去确定是否是偏误。只是对比分析侧重于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来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错误,并不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作为分析的对象。这种停留在语言表面形式上的分析法,在偏误产生的归因上也只限于母语干扰,并没有看到造成偏误的其他原因,因此其解释力和预测力都不强。

后来随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的兴盛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了一种新理论――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中介语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偏误分析的发展和完善,并逐渐成为了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偏误分析本身又成为了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鲁健骥(1984)把偏误分析的方法和中介语理论引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时至今日,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依然是一个热点,其研究范围包括语音、词语、语法、语篇和汉字等方面。

2.偏误分析的步骤方法和偏误原因的认识

根据Corder研究,进行偏误分析主要包括通过观察学习者语言收集样本、鉴别偏误、描述偏误、解释偏误和最后评价偏误五个步骤。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造成的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语干扰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除了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即语际干扰以外,还有语内迁移、文化迁移、学习策略和教学失误等。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语际迁移起主要的干扰作用,而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语内迁移逐渐成为偏误的主要因素,并且由大的语言规则的偏误较多转为具体地用词上的偏误。语内迁移主要表现为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3.偏误的分类

按照偏误的严重性,可以将偏误分为全局性偏误(global errors)和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

按照学习者所处的学习阶段,Corder将偏误分为形成系统前的偏误(pre-systematic errors)、系统的偏误(systematic errors)和形成系统后的偏误(post-systematic errors)。

按照偏误的形式特征来分,可以将偏误分为添加、遗漏、替代、错序。

二、偏误分析的优势

相较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偏误分析更加重视分辨偏误产生的原因。认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造成偏误的原因有语际间、还有语内,同时还有文化、交际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失误。

第二,偏误分析更加重视区分偏误的类型。从多个角度对偏误进行分类,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偏误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三,偏误分析要求对偏误根据不同的种类进行不同的处理。否定了曾经有错必究或者放任的两种极端态度。例如,偏误分析认为,对系统前的偏误,教师可以采取容忍的态度;对于系统中的偏误,教师应该作出正确的解释并进行耐心地引导;对于系统后的偏误,教师不必解释,但应该加以提醒。

第四,偏误分析是研究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因而也成为了中介语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五,偏误分析对偏误进行细致的描写和解释,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并成为了教材编写中重要的依据。

三、偏误分析的局限

偏误分析方法虽然已经界定了“偏误”和“失误”两个概念。失误是在特殊情境下产生的偶然现象,比如说话时临时改变主意,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劳累紧张都会造成失误。它是不成系统的,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出现错误时,说话人有能力改正。偏误则是对正确的语言规则的偏离,这种错误是系统且有规律的,它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就如汉语偏误研究中偏误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种是来自实际教学,搜集学生的口头表达(回答、聊天儿以及提问等)和书面表达(作业、试卷以及作文)的偏误;一种是通过调查反馈目的性地收集;第三种就是通过语料库调查某种偏误。这三种收集方式中使用最多、论文量最大的一种是来自实际教学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偏误面窄,对象数量少,可能缺乏普遍性。有些文献将失误作为分析对象。肖奚强提到在《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中一些勿用失误的案例,例如我们汉语说得比他一点儿。我比他跑得一些。肖奚强认为这是马虎大意出现的“成分残缺”现象,并不带有普遍性。第二种收集方法对于偏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操作和控制都比较容易,但是由于过度依赖所获得的形式,可能会忽视学生的生心方面的原因。第三种收集覆盖面广,但是在现有的论文研究中还没有广泛地运用起来。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2

母语迁移理论变迁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等同,都遵循“刺激-反应”的规律,而忽视了人类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再次,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这些问题使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并逐渐失去其在二语习得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2.对比分析假设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的对比分析假设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60年代大行其道。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该理论分为强式(strong version)、弱式(weak version)和温和式(moderate version)三个分支。强式理论认为造成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干扰;外语学习的困难完全是两种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语间差异愈大,学习的困难就愈加严重;因此只要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弱式理论仍然认为语间干扰和语间差异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困难的根源,但不再坚持对比分析就能预测外语学习错误,而开始强调对已知错误的分析解释以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温和式理论则力图避免前两个版本各自的弱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语间差异等同于外语学习困难,提出要观察语言的细微差别,忽视了这些细微差别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温和式理论不再将语言学习错误和困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母语干扰或语间干扰,而是转向了语内干扰,拓宽了错误根源的分析范围。

对比分析假说在其兴盛时期为语言迁移研究,外语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衰落。

3.偏误分析假设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偏误分析假说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并提出了对学习者偏误进行分析的步骤、方法和评价方法。该理论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的来源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同时,由于偏误分析只分析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当学习者采取回避策略的时候,这一理论就无法解释,也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由于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明显的局限性,偏误分析假设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逐渐被摈弃了。

4.迁移最低影响理论

与对比分析假说相反,心灵主义的迁移最低影响理论基本完全否定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而强调二语习得是和母语习得一样的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受母语影响的,而是遵循普遍语法规律。该理论宣称绝大部分外语学习者错误都是二语内部的错误,只有极少数错误是母语干扰造成的,但是很快大量实验证据证实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的广泛存在,了该理论的基础。

5.标记理论

“标记”是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Trubetzkoy提出的用于描述语言的区分性语音特征的一个概念,逐渐被语言学家们广泛应用在语法、语音、语义、语用等语言各个领域的研究。标记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某些语言特征相对于其他更‘基本的’特征而言,以某种方式显得比较特别”。即语言中更核心、更简单、更常见、更自然的成分就是“无标记的”成分,而那些更特殊、更复杂、更罕见的语言成分则是“有标记的”。

标记理论认为当目的语内容有标记,则母语的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即目的语相对于母语特征的标记程度决定迁移发生的可能性。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难点在于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而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但是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地方并不难学。Kellerman的心理类型学说认为典型性影响学习者准备迁移的语言成分,语言迁移决定于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内容标记性的直觉判断,学习者根据直觉通常不会迁移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很大的部分,往往是母语中非核心的、不规则的、不常用的、模糊的、可能影响二语清晰性的部分,即下意识地避免迁移非典型性语义。Chomsky则是以其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标记理论,他认为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标记性和语言的差异互动共同决定语言的迁移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理论相较于以前的种种母语迁移理论扩大了研究范畴,考虑到了更多涉及母语迁移的因素,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和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提供了研究母语迁移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机制的了解,解释和预测母语迁移的范围、方式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和外语的教学。

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也从开始的简单、概括、局限于语言本身的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向多维度、多层面、跨学科发展。对于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早已毫无争议,现在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母语迁移受到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的影响。

以语言共性和普遍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标记性理论成为现在最受关注,也是迄今为止对母语迁移最有解释力的理论,它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突破了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的理论局限,分析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的原因。

但是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绝不只是标记性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借助更多理论和实践来深入研究,更全面地了解语言迁移的作用机制。而且标记理论本身也仍然有其局限性,如某些术语仍不够精确、中立化与补偿原则的矛盾等问题,这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发展,母语迁移理论必将汲取各学科的营养,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能够更加有力地解释、预测和利用母语迁移现象推进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Odlint. 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Wardhaugh, R.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A\].In Schumann, J. H. &Sterson ,N.(ed)New Frontie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Inc.,1970.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3

关键词:汉字 教材 评估 编写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与研究概况

对外汉字教材是整个对外汉字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需的媒介,如果没有教材,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无法进行。无论研究分析哪个等级的对外汉字教材,都必须从总体上对教材的编写数量、种类和研究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发展历程,以便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教材,为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的改进寻找借鉴。

二、教材编写的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1)心理学理论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结构复杂,见形知音的能力差,这就造成了汉字难学的事实。如何认读和记忆汉字,这涉及到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记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目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因此,在编写各个等级的对外汉字教材过程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2)汉字习得偏误理论

汉字习得偏误理论认为,不同文化圈的的汉语学习者对汉字有不同的认知方式,那么在汉字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也就不同。因此,在编写不同文化圈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时,应考虑把汉字偏误研究成果应用到教材的编写中,即把学习者经常产生偏误的汉字作为重点来考虑。

(3)文献综述法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及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罗列、分类和总结,希望能发现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及理论研究的总体发展面貌。

(4)问卷调查法

本文通过对国内使用率较高且有独特特点的的三部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把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希望发现其可以借鉴之处以及有待于改进之处,然后对其有待于改进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编写思。

三、教材的选择标准

教材评估首先要明确分析的对象,即教材的选择性问题。评估教材的选择是教材评估的前提。我们可以把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分为三类:即,针对特定对象(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适用于多种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和明确标明编写理念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当然,这种分类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在第三类教材中,《汉字》这部教材的部分特点(适用于多种对象)和第二类教材的特点存在交叉,《体验汉字》这部教材的部分特点(针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学者)和第一类教材存在交叉。

(1) 版本标准

种类:可以独立使用

适用对象:外国学习者

学习者水平:初级水平

出版社:对外汉语界公认的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出版社i

使用范围:在国内高校及对外汉语辅导机构中有很广的使用范围ii

(2)数量标准

上文把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分为了三类,其中针对特定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七部,适用于多种对象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五部,标明编写理念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有两部,每一类都在两部或两部以上,因此在数量上要有所取舍。

四、教材评估的视角和标准

教材的研究离不开对教材的评估,教材的评估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教材编写和“二次开发” 的重要前提。1对教材进行评估,首先应该确立评估视角和评估标准。评估视角的确立能使教材的评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教材评估标准的确立是教材评估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评估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选取评估视角和制定评估标准极为重要。

(1) 教材评估的视角

从以往的教材评估文献来看,教材评估大多限于从研究者的视角,其印象性和主观性很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局限。其实,除了从研究者的视角之外,教材评估还有其他许多视角,比如编写者的视角,这种视角是教材编写者的编写设想、过程和经验等;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用教材内容和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使用者的视角,其包括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视角,从教师视角来说,是看教材在课堂上好不好用,教学效果好不好;从学习者视角来说,是看教材有没有针对性,是否容易学习。

(2)教材评估的标准

目前,国内外在第二语言教材的评估方面还没有一个权威且公认的评估标准,对外汉语教材是这样,对外汉字教材更是如此。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下面列举四种比较全面且有代表性以及对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评估有借鉴意义的评估标准。

1.Hutchinson和Waters的教材评估标准

Hutchinson和Waters(1987)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本五个方面设计了教材评估表。其中从10个方面对教学内容的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从7个方面对教学方法的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

2.Grant的教材选择评估表

Grant(1987)从学习者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标准3个方面制订了教材选择的评估表,并且对每一方面都进行了细化,细化后,共包含30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都为评估者提供了3个评估等级和3种计分方式,分别为 “是”、“不是”、“说不清”和2分、0分、1分。

3.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标准

赵金铭在对第二语言教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份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这份评估表共设计了9大评估项目,分别是前期准备、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语言、材料、练习编排、注释解说、教材配套和其他,并对这9大项目进行细化,共细化出55个子项目。另外,评估表共设A、B、C、D四个评分等级,其中1-45项和46-55项的评分标准有很大的差别。

五、结语

教材评估可以是先确定评估对象,然后再制定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也可以是先制定评估标准,再确定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评估的信度、效度和针对性,我们选择第一种评估模式。本章对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进行了细化,分为三种类别,并拟定出教材的选择标准。根据选择标准,在三类教材中遴选出三部较有代表性的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列举了几种具体、全面且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教材评估标准以及评估视角,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选取了研究者和学习者两个视角进行教材评估,并结合所选教材的独特性分别制定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评估标准,以此希望对教材的评估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 程 颖 2008 语言的体验性及体验式教学,《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 崔永华、杨寄洲 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 陈霞 2011《浅谈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策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高翔 2010《基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常用字研究的汉字教材编写与配套软件实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胡文华 2008《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6] 洪桂治 2008 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4

一.现有声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声调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声调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声调教学意识偏差

一般的汉语教学都是在教学初期集中学习语音,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这种教法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只注意单个的“字”音,读课文就是在读一个个单独的汉字。众多教师也忽视了这一点,即在语音训练时期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根本无法体验语流中的声调及其重要性。

2、过分强调声调教学

在学习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留学生首先被灌输的多是拼音和声调,拼音是为了认读汉字,声调则体现汉语的特点,许多教师在授课当中反复强调声调的作用,讲述声调的发音方法: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儿、四声降。面对着连说“你好”都要思之再三的留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机械的强调声母、韵母和四声,学生的反应只能是一头雾水。训练的动机和结果无法合拍,最终导致教师越是强调声调,学生越在此出现问题。

二.不同国家学生声调偏误特点

造成声调偏误的原因多样,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主要介绍两个国家汉语学习者声调的偏误特点。

(一)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

以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为例。由于英语是非声调语言,往往受到英语语调的干扰。最能清楚地反映这一事实的句法结构是双音节词。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往往受到处于同一句法结构层次上英语语调的干扰,英语中,词组与句中的语调调型是受限制的,并且这种语调调型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在普通话中,每一种声调都能与其他的声调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多的声调调型。一般来说,美国学生趋向于以模仿常规英语调型来接受普通话双音节词的声调组合结构。

(二)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

以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为例。泰语是有声调语言,共五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泰国的学习者习惯用泰语第一声替代汉语阴平,第五声替代汉语阳平,第二声替代汉语上声,第三声替代汉语去声,这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策略。但这种简单对应的学习方法,往往会造成目的语学习的不准确性。尽管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在声调学习方面表现出差异,但在一些研究中也可发现很多不约而同的现象。

三.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

提高汉语声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下面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了解各国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对于声调教学而言,教师不应一味强调该内容的困难,要为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

(二)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软件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板书的方式,其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因材施教,灵活地更改教学内容,但这样的教学手段单一。而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结合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的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中,可使用Praat软件进行反馈式教学,方便学生自学,也利于老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金铭.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2]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5

关键词:审计判断;审计专业;审计准则

纵观近40年来的中外职业审计及学术审计的研究,有很多资料都强调了审计专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1995)指出:“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专业判断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因素。”Mautz(1959)指出:“审计专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1995年,solomon在一项研究中,通过对近期的法庭意见及美国审计准则的全面回顾得出了结论,认为在当代财务报表审计的每一个领域中,审计专业判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此种观点也十分赞同。

一、审计专业判断的特征

国外近四十年来在审计专业判断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审计专业判断也正在成为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就审计专业判断的概念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对审计专业判断的概念要给予的定义,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特征。

首先,审计专业判断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判断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更多地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审计是一门技术,是一个充满肯定与否定的判断思维过程。在这样一个判断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度的职业敏感以及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审计专业判断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做出一系列重要判断,从制定审计计划方案、确定审计重点、设计和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核实审计证据,到审计风险的判断、重要性的评估以及通过综合收集的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等,都需运用审计专业判断。

第三,审计专业判断同会计信息的模糊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的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核算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逐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同时,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揭示,也由事后向事中以至事前变动。所有这些变迁都意味着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对象在质和量上都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审计来讲,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越复杂,就越需要审计人员以专业的水平或眼光作出判断。

第四,审计专业判断偏误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审计判断偏误(judgmentbias),也称认知失误,是指可能导致审计人员作出错误判断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的后果是审计判断错误。导致审计判断偏误的原因综合起来无外乎三种,即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存在缺陷、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了解不够、审计程序存在。其中,专业知识是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缺陷必然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而对被审计单位经营了解不够及审计程序失当往往是源于错误的专业判断。

二、审计判断偏误的影响因素

根据认知心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偏误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偏误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偏误。由此可以看出,审计判断偏误是审计人员、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的函数。

1.审计判断偏误的主体因素

首先,审计人员对风险的偏好影响审计判断偏误。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

其实,审计人员的知识差异影响审计判断偏误。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它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而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所以,审计人员要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二者都是影响审计判断偏误的因素,不过后者影响更大。

第三,审计人员的经验差异影响审计判断偏误。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 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机会的广泛的境况,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偏误。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地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他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审计实践的积累。

第四,审计人员主观努力程度差异影响审计判断偏误。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与否与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偏误的不同。努力程度的大小应该是审计判断偏误的直接影响因素。

2.审计判断偏误的客体因素

首先,受审单位的性质。一般地,审计人员对国有公司比私有公司需要更充分、更确切的证据,因为审计报告使用人对国有公司有较大的信任度。

其次,公认审计准则。公认审计准则提供了统一运用审计证据数量及质量的要求,阐明具体审计应达到的目标及达到的目标技术,审计人员若偏离准则的要求,须给以妥善的说明。

第三,诉讼与职业管理。倘若发表审计意见的根据不是很充分,则有可能因招致各种审计报告使用人的错误决策而起诉审计人员,同时职业管理委员会(如同业互检委员会)也可能会给以处罚。

第四,审计职业的竞争。审计职业的竞争增加了成本———效益意识,这就使有的会计公司可能以较少的审计成本来完成审计业务,但由此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对每一具体业务缺少足够的把握。

3.审计判断偏误的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偏误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偏误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

三、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反映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乃至性格、习惯、心态等个人因素都会被带到审计专业判断过程中,从而影响审计专业判断的结果。审计专业判断具有主观性特征,这也是它的本质属性。因为明智公允的专业判断是审计人员对重要审计事项在合理认知预测基础上做出的准确而科学的审计决策,意味着审计人员所决定采取的审计程序和所选择的审计能节约审计成本,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反之,专业判断失误,意味着审计风险剧增,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和实现审计目标。

导致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的所谓理性,但这种理性是有限的。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处理信息和具体决策时都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审计人员亦不例外。这些错误包括:不能明确决策问题、不能认识到审计所需的所有相关证据、在获取和鉴定审计证据时带有偏误等。这些错误都是有限理性的结果。

1.高估能力造成偏误

这一偏误是指审计人员过分相信他们作出准确估计的能力,任务越困难,过分自信的倾向表现得越明显。比如,因为审计人员过分相信已有证据的适当性以及他正确解释证据的能力,所以在没有收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作出判断,认为某账户不会存在重大差错和弊端,而事实恰恰相反。

2.易忆性形成偏误

此项偏误是指审计人员在判断审计事项是否可能发生时往往根据被判断的审计事项是否容易被回忆并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大小。一般而言,形象鲜明或近期的经验更容易被记起来,所以被认为发生的概率较大。比如,在审计人员刚刚完成的业务中,应收账款项目存在许多重大错报,因此就认为所有客户的应收账款项目都很有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即便是这种情况相当少见。

3.信息修正偏颇导致偏误

这一偏误是指审计人员以最初的信息作为判断的起点,但随后出现的新信息不足以抵消最初的。但随着行业竞争、人员调整等新情况的出现,审计人员往往不能根据新情况对原有结论进行修正,因而以不充分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产生偏误就在所难免。比如,当审计人员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性测试时,他以去年的实际偏差率5%作为今年的最初预期偏差率,但自去年审计之后,该循环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审计人员没能根据当前年度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产生判断偏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4.忽视大样本而造成偏误

此项偏误是指当审计人员要靠多次观察来获取信息时,往往忽视样本量,忘记了大样本通常更准确的事实。由于小数置信律的作用,审计人员只想到小样本中获得的数据同大总体的相似性,而没有考虑因为样本大小不同而导致其代表性的不同,因此在判断时往往高估小样本结果的可靠性。比如,在确定存货的控制风险水平高低时,审计人员只从客户当期记录的一笔业务中抽了4%,并信赖这一样本,从而造成系统性的抽样不足。

5.偶然性平均化造成偏误

这是指审计人员常常错误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偶然性将使得各种情况发生平均化,也就是说认为随机结果总是随机的。此类偏误的常见情况是:当审计人员检查一系列销售数字时,他可能期望见到随机上下浮动的数字,并会错误地解释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结果。

6.性格缺陷产生偏误

这一偏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审计人员过分相信他们做出准确估计的能力,任务越困难,过分自信的倾向表现得越明显,而过分的自信就会产生判断偏误。比如,因为审计人员过分相信已有证据的适当性及其正确解释证据的能力,所以在没有收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作出判断,认为某账户不存在重大错报,而事实上却存在重大错报。另一方面是指审计人员过分优柔寡断,畏手畏脚,裹足不前,该判断时不判断,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引起审计判断偏误。

7.联想惯性偏差产生偏误

此项偏误是指如果审计人员曾见到某些审计事项在一起出现,他就会高估这些事项总是一起发生的可能性。此类偏误的常见例子是:审计人员过去见到当主营业务成本下降时存货周转率就下降,那么现在就不会充分考虑其他原因造成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可能性。

8.频率判断偏颇导致偏误

此项偏误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时,忽视了某种情况在整个总体中出现的相对频率,从而导致他错误估计这种情况在特定情形下发生的可能性。

四、审计判断偏误的防治措施

首先,提高对判断偏误的洞察力和强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防止出现审计判断偏误的有效之一是提高审计人员对判断偏误的洞察力。而提高洞察力的主要措施是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不断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负有监督使命的审计人员,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一是及其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证券和资产评估等;二是管理知识,如经济学、组织学、营销、国际贸易等;三是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规,如公司法、经济法、税法等;四是相关外语知识;五是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管理、机审计技术的运用以及计算机经营系统的评价。审计人员不仅要在以上学科方面具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专业判断。

其次,提高审计专业判断质量。提高审计专业判断的质量,通常要调查审计师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审计师对于某项客观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审计师在较长时期内进行类似判断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出现偏差的程度。它将有助于审计理论工作者以及审计实务界人士及时确定审计工作需要改善的环节,以及是否需要制定补救措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会计学教授Trotman认为,在,审计人员在某些重要的审计专业判断上的一致性是审计专业判断的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同时他认为,由于审计专业判断在中国的不长,在开始进行这种判断的几年中,审计一致性可能相对较低,会计师事务所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审计意见出现分歧的领域的培训和复核过程上。

第三,牢固掌握审计准则,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审计技术和经验。无论是国家审计准则还是独立审计准则,都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专业判断时须以审计准则为依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原有的审计准则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注意保持和改善执业所需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及时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审计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最新审计准则和实务标准,这样在进行专业判断时就能得心应手,尽量避免判断失误。同时,我国在加入WTO后,审计将逐步按照国际规则执业,由于我国的审计准则和程序与国际上有较大差异,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经验能够使我们少走弯路,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和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第四,提高审计队伍的整合协同能力。面对重大或复杂的审计任务,审计机关需要打破职能部门的业务界限,或组织下级审计机关整合审计力量联动协同作战。存在个体差异而且缺乏配合经历的审计人员被重新整合后,能否做到协调一致、整合联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专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快速实现审计目标,颇为关键。审计队伍整合后的联动协同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审计方案的认识实现快捷与一致;对执行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取证做到主动深入、相互补充、及时沟通;对审计处理包括信息处理达到迅速有效。总之,在实际整合联动审计中,须力争做到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构成合理,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同个体的专业思维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取长补短,相互协调,使审计专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五,汇众家之长,充分发挥集体判断优势。集体判断的最有效方式是向他人咨询或与他人共同作出判断。由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总是有限的,向他人咨询或与他人一起作出判断可以弥补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从而能有效避免或减少个人作出审计判断时产生的判断偏误。另外还可采取相互核查的方法来发挥集体判断优势,当一名审计人员复核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时,可以发现其他人出现的判断偏误问题。

第六,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政策的把握一致性。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审计方法和程序有长足的进步。各会计师事务所评价其所作的审计专业判断与决策,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尽管审计专业判断的最为明显的评价指标是所作判断的准确度,但在实践中很少有人会将准确性选作评价的指标,因为在绝大多数的审计项目中并不存在一个一目了然的所谓正确答案并以之作为评价的标准。在有关审计判断的研究中,多个审计师的一致意见是用于评价某一审计师的有关决策质量的最常用的标准。关于审计工作中工作人员意见一致的重要性多年以来在审计中已有详尽的论述。例如,“审计人员应有的谨慎程度的标准应参照在类似的情况下,其他审计人员的谨慎程度”(Will ingham和Carmichael,1971)。此外,当审计师遇上审计诉讼时,论证其他审计人员(特别是专业证人)在类似的环境中亦会作出同样的专业判断有助于保护审计师,使之免于承担责任。同时,在会计师事务所中,设置诸如员工培训、审计手册及分级复核等制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事务所内部各审计人员所作专业判断的一致性。

文献:

[1]汪国钧。浅析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审计,2003,(9)。

[2]肯·T陶物曼(kenT.Trotman),陆正飞,邱寒译。审计专业判断研究:有关研究的回顾及在中国研究的机遇所在[J].财务与会计,2004,(4)。

[3]孙坤。偏颇倾向:审计判断之因[J].中州审计,2004,(5)。

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范文6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中介语 石化 目的语

近年,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基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很多学者将其研究重点从“教师怎样教学”转为“学习者怎样学习”,重点研究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把学习者放到首位,而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教学法。中介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了理论解释。

一、中介语的提出及发展

(一)中介语的提出

英国语言学家塞林格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中首先使用“中介语”一词。1972年,在其论文《中介语》中,详细地解释了“中介语”这一概念,从而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其他研究者们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各个方面对中介语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如科德将它称为“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学习者独有语言”“中继能力”,奈姆塞尔称之为“近似语言系统”等。然而,使用最多的还是“中介语”这一说法。

(二)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发展

1.国外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从时间上划分,国外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一般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1)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对比分析因无法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与学习,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的批判。在这个背景下,以学习的主体和客体为研究重点的中介语理论出现了,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代表学者及研究成果如下:

1)科德的研究。科德在1967年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首先,科德区分了“失误”与“偏误”。“失误”是非系统性的,是学习者在偶然情况下产生的错误;而“偏误”具有系统性,它反映了学习者现时的语言知识或过渡能力,因此进行偏误分析是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一个好方法。

其次,科德提出了“内在大纲”的概念。所谓内在大纲是指“学习者拥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序列,这个序列并不因为外界因素(如教学序列)的影响而改变”。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很多,但并不能够全部吸收,科德认为这就是“输入”(所接触的语言材料)与“内化”(将语言材料吸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决定的。

2)奈姆塞尔的研究。奈姆塞尔提出了中介语是一个“近似系统”的假设。

他认为“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逐渐接近目的语系统的”,即学习者的主语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其近似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段的定型物,而且这些不同时段的近似系统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这个假设同样反映了中介语系统的动态特征。

3)塞林格的研究。在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中,塞林格的理论假设最具代表性。

首先,塞林格分析讨论了中介语的五个产生过程,即语言的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分概括,训练的迁移,第二语言习得策略,交际策略。

其次,塞林格提出了“石化”的概念,他指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无论学习者对这些第二语言的知识掌握多全面,当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比较困难的新任务时,或在紧张或其它激动的情况下,类似错误总会重复出现,甚至在极度放松的情况下或很短时间不说目的语的情况下也会出现。

(2)后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这一时期,中介语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模式,有的是在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则是以中介语系统作为研究客体,其理论模式与早期的理论假设产生了极大的差别。代表学者及研究成果如下:

1)埃利斯的研究。首先,埃利斯和道朗提出了中介语的“可变能力模式”,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应该说,这个模式是在最初的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在阐述“中介语”这个概念时,埃利斯则与塞林格等人的观点大相径庭。他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一个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是一种“心理语法”,而不是一种可以观察得到的语言系统,这显然与早期的中介语理论不同。

2)舒曼的研究。舒曼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个人因素的视角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动力机制及学习者语言的中介语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学习者深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创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内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一般认为,1984年鲁健骥发表的《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是我国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开端。我国的中介语理论是在研究国外中介语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学者及研究成果如下:

(1)鲁健骥、吕必松、孙德坤等人的研究。这些学者对中介语的研究较早,在对中介语理论的引入和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

鲁健骥将国外中介语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介绍进来,如:首次把“中介语”“偏误”“石化”三个概念引入我国,并介绍了中介语的性质、产生偏误的五个主要原因等,这些都是以塞林格的思想为基础的。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如:《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汇偏误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等,这些都是其对外国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吕必松在《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发现汉语中介语系统并进行描写;揭示汉语中介语的发展规律;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中应优化的因素及方法等。

孙德坤于1990年翻译了理查德的《错误分析、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一文,并于1993年发表了《中介语理论和汉语习得研究》,对中介语理论和汉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2)李大忠、王建勤、高宁慧等人的研究。他们是我国中介语研究的主体,主要对留学生的实际偏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李大忠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留学生偏误实例并写成《“使”字兼语句偏误分析》一文。此文对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李珠、王建勤的《关于学生阅读理解失误的调查报告》一文采用的是调查分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类偏误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宁慧为了使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把调查统计和偏误的收集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一文。

(3)“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语料库成为语言研究手段的主流,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研究方法也在日臻完善。

有些高校建立了自己的语料库,但资源有限,科学性也不是很强。经过多年的努力,储诚志、陈小荷等人建立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于1995年11月15日通过专家鉴定。该系统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介语研究和汉语研究、偏误分析的宝贵资源,而且也为汉语中介语研究、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科学便捷的集成环境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中介语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学生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科德称它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特异方言”或“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奈姆塞尔称它为“接近系统”。

“中介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现在还无法对它进行全面的描述。不同学者对中介语的认识也都有些出入,但都承认中介语具有可变性、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

塞林格就中介语的特点归纳了三点:1.可渗透性:在任何阶段构建成二语习得者的规则都不是固定的,这些规则有待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2.动态性:中介语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这种变化不是从一个发展阶段直接跃至下一个发展阶段,而是逐渐地改变过渡阶段的系统来适应关于目的语的新的假设。这种动态性也体现了中介语内在的不稳定性和接受变化的倾向。3.系统性:尽管中介语具有可变性,但它同样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这些规则在体系上虽然不同于目的语完善的语法体系,但同样采用了简化、过渡概括、转换等类似的学习策略。因此中介语是各种规则的综合体,其自身也构成了一系列的过渡语言系统。

结合国内外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归纳其特点为:1.独立性: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体系,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出的努力过程中。这个语言体系既有别于学习者的母语体系,也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目的语体系。这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间状态。2.可变性:中介语是一系列的过渡语系统,这些系统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离开母语而越来越接近目的语。3.系统性: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如同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它也具备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规则体系,而且自成体系,学习者是这些规则的创造者,并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它们从未接触到的话语。4.石化性:学习者在习得一定数量的第二语言句型之后,中介语的发展有可能停滞下来,这些句型牢牢地固定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以致于在相关的表达中,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反复使用这些石化句型。5.重组和重建过程的结合体:外语习得过程就是一种以目的语为标准的不断调整和重组的过程。

三、中介语研究的局限性

(一)研究限于词素、句法方面,对语义和语用知识习得研究不够。况且,仅仅根据词素研究来确定语言习得的顺序是不科学的,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二)忽视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自身标准。中介语研究都是以目的语作为参照,对学习者本人所参照的标准研究不够。

(三)中介语与其他语言变体对于研究的影响,如纵向研究和交叉研究本身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未能解决,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四)对于中介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地区,随着来我国学习汉语的中亚国家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对其中介语的研究也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作出努力。

(五)语料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全国大型的语料库还不是很多,应将建有语料库的学校的语料进行整合,建设几个具有权威性的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陈昌来.应用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陈静.中介语产生根源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4]王晓新.中介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1).

[5]耿晓华,汤磊.中介语理论浅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9,(5).

[6]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7.

[7]阮周林.中介语可变性研究综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