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1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动物外科手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翻转n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有鉴于此,本文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动物外科手术课程教学交流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探析,只在进一步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动物外科手术;交流平台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占据主导地位进行知识的学习,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所谓翻转课堂指的是把“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和开放性学习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实践操作、探讨问题、获得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二、翻转课堂在小动物外科手术课程教学的应用
2.1 强化基础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职学生专业知识薄弱,基础课程知识多掌握的不牢固,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时常需回顾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如讲述宠物腹部外科手术操作时,复习完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因此应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串联,尽量细致剖析。
2.2 培养自信心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宠物外科手术技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但持续性不长,多是由于自信心差造成的,因此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并通过实践和引导使之转化为自信。一个手术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术者自身的信心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显得非常重要,自知才能自信,扎实的基本功是自信心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手术基本操作越熟练学生就越自信。同时,应在做手术之前让学生充分清楚手术目的、过程及重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可思维清晰地亲自动手操作。
2.3 培养外科手术素养
宠物外科手术素养主要包括:无菌素养、正确使用器械素养和善待组织素养。手术过程中应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把无菌操作训练为一种工作习惯,有些学生往往忽视无菌观念,认为“手术只要技术熟练、速度快,就能显示出水平”,造成不必要的术后感染,应及时纠正这种错误观念。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保管手术器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单是外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要求,也是外科操作水平的展示,术中有很多突发事件,均能巧妙的利用手术器械解决问题。善待组织素养要求在对动物机体生理机能影响最小的情况下,以最小的创伤为机体去除病变,反对用粗暴的、轻率的、不正确的方式对待组织,使组织尽可能小的遭受损害,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在进入该课程之初,就应当使学生牢记外科素养并以外科素养为操作指南。
2.4 夯实手术操作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指对手术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手术技巧的精通程度,宠物外科手术技术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基本功的训练和掌握。手术是外科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和组成部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手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该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尽管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手术范围、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但其器械使用、组织的切开与分离、打结、止血、缝合等都是相同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是一切手术的共性和基础。在外科临床中,手术能否顺利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其理论的掌握。此外,手术进程快指手术操作中每一个具体动作速度快,但这种速度一定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不要让学生刻意追求速度而影响手术质量。
2.5 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
传统的宠物外科手术技术教学方式是教师示范,学生动手,但一般是在理论课讲完之后才上实验课,缺乏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不会做、不敢做、不做、蛮做等现象,养成操作不规范,缺乏外科手术素养等不良习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克服了上述不足。
(1)课余时间进行打结训练
打结教学利用实践课讲授,课余时间分批辅导,解决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利用宠物医学专业实岗锻炼进行辅导,总结在打结时出现的问题统一纠正,并组织打结比赛以加强熟练程度。
(2)离体组织训练
教学实践中,由于实验动物较少,让学生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切开、止血、缝合等操作训练机会非常有限,利用离体动物组织作为实验对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以3名学生为一组进行离体肠管的吻合术训练,既可节省经费,又可进行多次进行操作,增加了实践动手机会。
(3)开展现场病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动物医院为窗口,临床中遇到手术的病例,及时组织学生观看手术过程,通过病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临床中外科手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手术技巧。
(4)实验动物手术训练
宠物外科手术技术实验包括裁耳术、断尾术、骨折手术、犬卵巢子宫摘除术、眼球摘除术、眼睑内翻和外翻矫正手术、膀胱切开术、脾摘除术、胃切开术、肠管吻合术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每个手术由学生自主申请为主刀手的教学方法,自行组织手术,该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取的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过程为,首先由主刀手设计手术计划书,经教师反复修改并讲解,然后进行手术,术中教师在旁监督指导,对学生给予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最后进行手术总结,讲述该类手术的操作要领。
(5)书术报告
外科手术实验之后,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自己小组所做的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手术方法、手术进程等进行记录,术后每人写1 份手术体会及总结。
(6)自我完善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增进教与学的融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相同的学时,开设多项实验项目,使学生获得对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课下获取知识、课上内化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明选,陈舒. 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2
关键词:任务;翻转课堂;生物教学;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近年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对高质量教学的迫切需求,使得课堂教学变革迫在眉睫,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思想正好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迅速推广开来。然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一直备受诟病,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它着眼于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特别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来介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设计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本节课是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一部分内容,本章还包括《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够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消化腺的作用;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较好,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对于抽象知识理解力较差,关于食物在消化道中如何消化部分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应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食物消化的过程用视频加解说、加文字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认知。对于本节课,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度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供学生提前学习。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从而保证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视频学习中,有效避免了学习疲劳的产生。本节课的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引领,以疑难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新知识,最终将新知识应用到新的任务和情境中去,课堂上以疑难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保证了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任务设计的好坏既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否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否顺利发生,它是决定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五、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起源于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SylvanusThayer将军的教学尝试,后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s提出,并由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发扬光大。2011年,SalmanKhan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在我国,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以往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提出了“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引起来不小的反响。随后,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高校都加入了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中。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完成任务、成果展示等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翻转课堂理论,结合张金磊、钟晓流、李海龙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我们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翻转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好。然而,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编辑、疑难问题的收集整理等,学生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学习、进行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耗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要把握好翻转的度,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作者:马武 张峻 王金菊 单位:1.洛阳师范学院 2.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3
在近年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计算机网络的课时有了很大的缩减,如何在有限地时间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面临一大挑战。另一方面,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课堂上低头一族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多的趋势,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之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成为教师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方法,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慕课及其特点
慕课是一种基于在线视频、作业、讨论和考试的开放式网络学习系统慕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基础知识点的视频短片进行在线讲授,并结合在线讨论、在线练习、互评作业、在线测验等教学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慕课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室是第一学习场所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合于个性化学习。
单纯的慕课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慕课对于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与自律性要求较高。每个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个人在单独前进,如果自主性和自律性稍有不足,可能就难以坚持到最后。其次,学习者疑问解答的及时性上得不到保证。因为慕课学习者之间相互时空隔离,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上比传统课堂教学相差了很多。疑问得到不及时解答时,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2翻转课堂与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学生看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通过作业及问题i并解完成知识的内化[7K8]。翻转课堂可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翻转课堂是以学生对教学内容已有一定程度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在翻转课堂上很难深入参与讨论与分析。其次,当翻转课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学生却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会造成课堂的沉寂。
3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
通过分析慕课、翻转课堂的特点,我们发现如果学生课前进行慕课学习,可以减少理论讲解课时、让出史多的课时用于解决问题与讨论;翻转课堂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基于此,我们重塑教学流程,提出了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改学方法。
3.1重塑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阅作业得到反馈信息,然后再分析讨论。这种模式课时主要用T理论讲授,分析与讨论相对少;学习及反馈周期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课时的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于是我们将教学流程重塑为: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并分发给学生,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慕课学习与作业,教师从慕课作业得到反馈;课堂上,从教师问题引导到学生构设问题的翻转课堂教学;强化过程考核的成绩评价机制。
在这个新的教学流程中最大特点是问题驱动、先学后教、学生为主。将原来的占用大量课时的理论教学由学生通过自主地在线慕课来完成,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训练。
3.2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递进式地进行问题设计。既要有能考查教学内容的以基础的概念、原理、技能与应用型的问题,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又要有开放性的拓M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与创新能力。
好的教学内容问题设计,既会有力推动学生课前慕课的自主学习,也是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在翻转课堂前,进行了广泛地查找资料与深入思考,翻转课堂上才学生会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提问、讨论与分析。
3.3问题驱动的慕课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慕课学习之前,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与驱动下进行在线的慕课学习,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拓胰性问题思考,这将是在翻转课堂中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分析与讨论。
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完成慕课作业的情况进行查看,收集存在的问题,这是既是教师进行下一环节的基础,又可作为对学生慕课学习的一种督导。
3.4以思维拓展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式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以解惑、思维训练、能力拓嵌为目标的。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还课堂于学生;重视师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
问题设计者咖教师向学生转换。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彔,提出问题,以及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批判、讨论、辩驳,逐步一教师提问引导,过渡到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将课堂变成一个自由、灵活的交流平台。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拓展、创新能力。
通过开放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激励推动学生主动成长,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胰思维空间,提升思维高度,培育创新思维。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
3.5强化学习过程考核的成缋评价机制
强化学习过程的成绩评价,就是加大对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力度,增大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避免出现少数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突出式地死记硬背以求考试过关。
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方法,反过来也会进步推动学生平时的慕课学习,作业的完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的讨论与分析。
4总结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5501
1 课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上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相关研究,课程改革也被重视并希望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我国各级一线教学之中。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及高校应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效果方面,对某门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分组实验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试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以及基本思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2 翻转课堂的特点
2.1 翻转传统教学流程
学习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即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信息传递过程主要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授课的形式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学生在独立去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完成信息传递,课后完成知识内化,这样经常会出现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是同质的,与学生需求无关,同时课后知识内化的过程往往会被学生忽视或者在该过程中学生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影响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则是在课前将视频、课件等材料布置给学生,将信息传递在课前进行,而老师课堂上则是对学生学习困难之处进行指导,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完成知识内化过程。
2.2 改变学生认知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作用,传统教学授课模式中,多为教师主动的讲,学生被动的听,而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变为了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从主动认知、自主消化到教师干预指正、深化再到学生掌握知识、拓展技能。
3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及应用翻转课堂的契合度分析
3.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限选课程,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从员工招聘、人员培训到员工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等方面均需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
3.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契合度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学生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教师更多的是就书本上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而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仅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缺少实操技能的问题。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将原来的教学流程进行改变,学生在课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课上更多的进行案例分析以及模拟实训,这将极大的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操技能水平。综合以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涉及学生实际操作技能部分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4 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设计
本次采用了分组试验的方法,验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效果,并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翻转课堂设计。实验周期为16周,每周2学时,共32学时,两个课堂参与实验,其中一个课堂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课堂中16学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次实验选用教材为邱立姝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中选取了前八章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组,教师编写了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学习指导,并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建立了QQ讨论组与学生共同交流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对象为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下)本科学生,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人数29人,翻转课堂模式课堂人数30人,共59人。
本次实验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两个部分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基础理论部分和实操技能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共6学时,实操技能部分包括员工招聘与录用和绩效管理共10学时。翻转课堂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提前将课程内容布置给学生,将传统授课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学习指导下发给学生,并给学生布置5-8个课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要求学生对下节课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掌握基本理论内容。理论部分在课堂上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实践部分则是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模拟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具体来说,员工招聘与录用
部分在运用翻转课堂时先布置给学生关于招聘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关于招募的渠道、招聘的内容、招聘方法以及招聘流程等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讨论和学习,课堂上则是引导学生运用课后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分组撰写招聘通知、模拟面试流程,并总结作为面试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绩效管理部分在运用翻转课堂时与员工招聘部分流程基本一致,仍为先布置绩效相关理论,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问题探讨和案例分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两部分理论教学完成后,对两个实验小组进行了测试,测试题目为40道选择题,其中单选30题,多选10题,单选每题1分,多选每题2分,共50分,测试时间为45分钟。传统课堂平均分为36.24,翻转课堂平均分为3372,其中传统课堂在基础理论尤其是易混淆概念、抽象概念方面得分高于翻转课堂。在员工招聘和绩效管理课程完成后,对参与实验的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题目是为你所在高校的教师设计招聘流程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两个班级的测试题目一致。从测试结果中看,传统课堂的学生在作业中体现出了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对绩效考核的内容、指标、周期等要点覆盖较为全面,但是存在单项深入不足、脱离实际、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运用翻转课堂的学生在作业中理论性也较好,并且能够自主查阅学校相关信息,在招聘流程设计和绩效设计过程中结合学校情况,能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5 实验结论及建议
5.1 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实操技能的提高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知识互补,学生在核心理论方面掌握较为透彻,并且能够对理解理论内容,在分析实际问题时,能够很好的找到将理论和实际的契合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并且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5.2 传统课堂的基础理论教学效果优于翻转课堂
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在基础理论测试上平均成绩优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所以翻转课堂并不是适合所有课程内容,应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出现这一问题可能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僵化,所以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更多依靠教师讲解,抽象及易混淆概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较难。在基础理论方面教学上应该侧重教师为主,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在边缘概念、抽象概念及易混淆概念应该重点讲解。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5
1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变革
打造生本课堂 变“听、讲、练”的课堂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程和导学材料,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和自学,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的学习方式,以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课堂中,教师组织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
搭建“翻转课堂”云学习平台 借助云学习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通过学习平台,学生能提前观看微视频并进行自测,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检测结果;能实现师生在线互动,答疑释惑,真正做到把“教师”带回家,体现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学习平台,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大数据,能对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能形成教师个人的备课资源库,包括课件、微视频、题库等资源,从而形成学校的校本资源库。
建立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不但要看学生学习成果,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评价,真正体现课堂以学生为本。
2 实施过程与应用
理念更新
1)学校成立“翻转课堂”领导小组。组建由学校校长、教学处、信息处、教研组长组成的“翻转课堂”领导工作小组,制订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2)课题引领。通过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数字化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与研究》、申请了省教科规划课题《基于“慕课”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全部行政干部、学科组、班主任参与子课题研究。在课题引领下,形成了全员、全学科参与“翻转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与实践的局面。
3)全员培训。任何一项变革,要取得成功,首先是从理念改变开始。“翻转课堂”这一涉及全体师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变的教学改革更应如此。“翻转课堂”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各种形式的培训就显得尤为要求。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先后邀请了黎加厚、张丰等十多位在“翻转课堂”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讲座,进行理念更新、微课程制作技术等培训。通过全体教师学习会、教研组专题会、备课组研讨会,进行“翻转课堂”理论再学习和技术再培训;分批次带领全校行政干部、各教研组分别赴上海闵行区、南师大、江苏常州、杭州等地各学校参观学习电子书包、数字化学习。在学生培训方面,由校长、班主任、教师通过全校学生大会、段学生大会、班会以及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字化学习素养和自主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在家长培训方面,借助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对全体家长进行“翻转课堂”理念培训,并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在“翻转课堂”改革上达成家校共识。
课堂实践探索
1)流程探索。在前期理念更新培训以及相关技术培训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翻转课堂”开展课堂研讨及专题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开展“一周一组一课”活动,每周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出一节“翻转课”,设公开课,全组教师甚至全校教师都参加听课,课后马上进行评课,到底翻得像不像,翻了多少度,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值得借鉴,大家畅所欲言,形成了热烈的全体老师参与教研的氛围。我们的研究点主要着眼于:课前导学设置、微课程制作、自学检测题编制,目的是使自学更充分、学情反馈更精准,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挖掘教材深度,确立课堂高落点,研讨如何在学情低起点到课堂高落点间铺设台阶,提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一年来,全校老师开出了100多节公开课,也探索出“翻转课堂”基本的教学环节。
2)学科模式探讨。在全校统一了“翻转课堂”基本流程之后,我们认为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因此,2014年以来,各学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本学科特点,积极研究并提炼适合本学科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举办“微课”大赛、研讨课、展示课等活动,丰富和提升课堂模式,并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
3 取得的成果成效
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已初步构建起“翻转课堂”实施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云学习平台,形成“翻转课堂”教学一般流程以及基于学科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建立起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导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
搭建了云学习平台 目前,全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教室多点集中式网络需求。全校三个年级段共1500多名师生配备人手一台PAD,平板经过底层设置,只能安装学习平台和经过认证的学习软件。开发搭建了“未来校园”翻转课堂云学习平台,实现在线观看微课程、在线课堂、师生互动交流、作业检测自动批改统计分析、错题集等功能。平台经过多次升级更新,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师生的“翻转”学习需求。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师生能较熟练地应用软硬件平台,实现翻转教学、翻转学习。同时,平台自动记录形成教师个人的备课资源库和学校的校本资源库,目前资源库中已有各类导学视频、课件等资源达4000多个。
生本课堂逐渐形成,实现教学流程再造 总结出“翻转课堂”一般教学流程及基于各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生本课堂逐渐形成。我们发现微视频形象化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视频的暂停、重播、倒退以及链接资料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差异化的拓展提升;自学检测题的自动批改与分析帮助老师实时、精确地掌握学情,从而实现以学定教。师生、生生充分互动以及随之生成的信息资源,支持教师与学生的个别化交流,促进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带着问题,上课都是有备而来,课堂上的互动、质疑、交流、探究更加深入、更加深刻。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节课讲到底,满堂灌,可以从容不迫、适时点拨。贴心的个性化指导让学生觉得舒适又有针对性,课堂氛围轻松活跃。通过“翻转课堂”,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是“学生在老师的教中学”,翻转以后的课堂变成了“老师在学生的学中教”。
2)实现教学流程再造。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如图2所示。总结出“课前四步骤”(图3)、“课中五环节”(图4)。
3)总结出基于不同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翻转目标。语文,落实工具性目标,引领精神成长;数学,减掉第三种负担,提升思维品质;英语,缩小两级分化,开阔国际视野;科学,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社会,摒弃空洞说教,唤醒生命价值。
初步建立起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未来校园”云学习平台中,对学生观看微视频、完成检测、师生互动等都有详实的记录,学习进程的生成清晰有痕,留下了大量的基于个人的学习行为大数据。经过充分的自学,课堂中,大量时间用于交流、质疑、合作、探究,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个人学习品质。
基于此,新的评价体系也随之形成。
1)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单单只看学习结果,还注重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分析和评价,另外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涉及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问题生成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翻转课堂流程范文6
1.“先学”难以落实
最早的“先学”,类似于“预习”,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浅度学习行为,也可谓是一种比较泛化的课前心理准备。之后虽然有了“先学单”(或“导学案”)作“抓手”,但由于工作的面广量大,不少“先学单”(或“导学案”)对究竟学什么、怎么学、凭借什么学、学的效果如何检测与反馈等缺乏整体设计、系统安排,加上形式欠活、监管不力,导致许多学生敷衍了事,蒙混过关。
2.“后教”难以优化
由于“先学”难以落实,学习起点无法把握,很多教师只好把“先学单”当成习题进行订正、讲评,而后按照传统的“常规”流程传授知识,无法“挤时与学”、“还学与生”。
3.“交流”难以保证
由于“后教”难以优化,“合作”、“交流”的时间就无法保证,常常是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尚未打开,讨论还有待深入,就红灯亮起,被迫停止。
4.“反馈”难以到位
由于“交流”难以保证,只是一件摆设、一种点缀,所以很多教师在小组汇报时,往往只关注是否出现了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当学生的答案正是自己所期望的时候,就急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讲解,而忽略了对小组活动的评价。显然,反馈的缺位,既难以让学生确切地认识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也难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训练”难以提高
由于“反馈”难以到位,往往使本属“先学后教”亮点的“当堂训练”缺乏针对性、难有实效性。
上述问题阻碍了“先学后教”的正常运行,抑制了“先学后教”的效能发挥。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后续的四个问题都是问题1惹的“祸”。如何突破“先学难以落实”这一瓶颈?“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肇始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或称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在课上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包括“教师编制学习任务单、创建微课程(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程、学习新知识――课堂师生互动(深度挖掘知识的内涵与价值)”等阶段。“翻转课堂”与“先学后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先学难以落实”的难题。“翻转课堂”的“先学”有目标――必须先行拟定“学习任务单”;有依托――微课程(教学视频);有检测――任务单上常配有4-5个思考题;有互动――生与师、生与生随时可在线上交流;有反馈――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收获与疑问,加以鼓励或解答。毋庸讳言,“翻转课堂”对“先学后教”有着不可或缺的完善与优化。当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舶来品,要实现“翻转课堂”与我国的语文教学有效对接、顺利 “软着陆”,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否定已有经验(包括“先学后教”),也不能肤浅地机械模仿。只有辩证地把握“翻转课堂”的各项动因与要素,防止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才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化解难点,做到事半而功倍。
一、方向要明
不少教师常将“视频”的制作视为课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其实,“视频”只是载体而非主体。“翻转”的主体仍在于“课堂”,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因此课前的第一要务当是对照课标、立足学情、吃透教材,进行系统设计。从学习任务的安排到学习情境的营造、从学习资源的挖掘到学习策略的选择、从学习管理的优化到学习评价的建立,要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抓关键,开拓创新求实效。这也是视频录制必须考量的的准绳与指针。
二、任务要清
“学习任务单”是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重要抓手。所谓“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学习的具体任务常以群组性问题来呈现。因此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知识的重点、疑惑点、易混点;要有梯度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文本;要有实效性,要防止表面化、肤浅化,要让学生通过解决疑问,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的原则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导读、导思、导练、导疑的多项功能。
三、视频要精
可以说,没有微课程视频就没有“翻转课堂”。微课程是以与教材同步的基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精讲内容,重点归纳,智能诊断,针对训练的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短时、高效”的系列化课程。微课程视频的制作应力求做到精短、精当、精准、精美、精巧。
时间要精短。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这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时长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
内容要精当。有位老师在教《飞红滴翠记黄山》时,从自己拍的优课中把学生汇报“哪些描写最精彩”的片段剪辑下来当作“微课程”,这与“微课程”的要求显然不符。另一位老师所做的《背影》“微课程”,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很明显这位老师忘记了“微课程”的使用者是学生。所以我们既不能把“微课程”当作课堂教学实录的切片,也不能把它看成教师说课的讲稿。
选点要精准。如果“点”选得不准就会与“微课程”的愿景背道而驰。如有两位老师同样做《济南的冬天》这课,一位老师结合课文的特点来做,教给学生的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另一位老师却把它做成了介绍济南的风光片,显然跟语文的内涵关系不大,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形式要精美。要充分考虑视频的视听效果,画面与内容要相融,字幕与声音要相配,动态与静态要相间,既要给人知的启迪,也要给人美的享受。
设计要精巧。要在理清教学目标、兼顾学生差异的基础上,以碎片化而不失主题、创新性而不失逻辑的方式合理统筹视频的结构编排、内容呈现等要素,要始终关注与后续课堂教学的对应与对接,从而真正做到从头到尾突出重点,从内到外紧扣中心。
四、关联要紧
从理论上讲,课前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课堂学习是课前学习的提高,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是课上需进一步研习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前自学与课上教学相脱离的“两层皮”现象,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课前“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觉。因此,教师在课上应首先根据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反馈,比如选取典型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课前任务中安排的思考题进行抽查等等。课上教学与课前自学紧密相联,不仅是学生获得课前学习反馈的最直接途径,更重要的是,“关联”能使学生体会到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更自觉、更投入。
五、学时要整
时间是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足够的时间看视频,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目标显然只会“好事多磨”甚至“好梦难圆”,因此在学习时间上应予以妥善安排。尽量让学生能有相对完整的时段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以免因时间不足而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六、方式要新
由于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程”已经基本掌握,因此课堂上没有了再“教”的必要,而应当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其流程主要包括作业检测、进阶学习、协作探究、成果展示等四个方面。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从而使课堂功能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之所”到“共同发展之体”的翻转与提升。
七、互动要真
互动是“翻转课堂”的常态,但切忌停留在学生“形”动的表层上,要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冷漠”;多些“宽容”,少点“苛求”;多些“赞赏”,少点“责备”,从而使互动真正产生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积极效应。
八、反思要深
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前观看视频,课上互动内化”。笔者认为,课后及时地总结与反思也应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一环。如果说课前的课程视频是“翻转课堂”的物质保障,课上的交流互动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灵魂,那么,课后的及时反思则是“翻转课堂”的理想升华。“翻转课堂”的课后反思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后复习,其重点在于将传统复习中对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理解”层面升华为如何将知识进行迁移,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层面。
九、监管要勤
“翻转课堂”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将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作了捆绑。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管十分重要,尤其是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客观地说,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完成各种任务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前,也应让家长对“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目的意义、操作流程有所了解。赢得家长的默契配合是成功“翻转”的重要保证。
十、评价要准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应顺势而为、循情施变。对中学语文“翻转课堂”而言,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该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把评价覆盖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在独立学习中的表现、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在互动对话中的表现以及计划安排、课堂质疑、认识表述和成果展示等方面。要切实坚持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翻转课堂”并非完美无缺,传统教学也非一无是处。“翻转课堂”是教学方法“之一”,而不是“唯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殊途可同归,异曲能同工。只有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会让语文教学包括语文“翻转课堂”更合理、更有效,才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旅行”中,兴趣不断点燃、情绪倍加高涨、思维得到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
[2]张艳明,薛颖.当前国内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基于36个实践案例的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
[3]殷建连.基于翻转课堂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J].教师,2015,(11).
[4]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