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1

一、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专业,学生对电的畏惧心理也使他们在学习时不敢动手。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简单的电路(如电子狗、对讲机、报警器和LED电路等),采用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作内容应从简单实用入手。同时可以将这些小制作组织成竞赛的形式,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对学生产生激励。

(二)指导学生查阅一些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到网上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学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也可以了解到一些专业上面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使学生既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

(三)在正常的教学实训中,除了课内的电路学习及实践,也可以鼓励学生鼓起勇气维修自己身边的小电器,比如手机、P3、P4等等,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一点点掌握维修技巧。积累了一定的维修经验以后,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实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维修技能和增强社会经验。

(四)教师也应当时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升,多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企业保持沟通,了解就业形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真正适应社会。

二、要有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把整个电工实训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实习。采取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对电工的认知阶段。此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器件作用。本阶段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开课之前,时间不必过长,一周即可。目的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些感性认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基本技能操作阶段。此阶段的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及电路的实际连接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本阶段安排在与专业课同步,侧重于电工基本操作训练,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此阶段的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后,侧重工艺的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本阶段设在专业课结束后,时间相对长些,是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一方面熟练基本操作技能,一方面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的操作技能。

第四阶段,实践应用阶段。此阶段的目标是反复的训练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本阶段设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岗位进行对接,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习中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训教学效果。

三、注意技能的考核,强化工艺水平

电工实训过程中器件多,电路复杂,所以对工艺要求比较高。因此,应当设立严格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每个课题在学生实训完毕后,都要按照等级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在电工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会对考核的达标形成欲望,实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尽量自己解决,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缩短其所用的时间,逐步提高其熟练程度。对每次实训工艺突出、用时少的学生,可以将其作品作为示范,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一方面可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训效果提供依据。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安全生产

电工实习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以先安排简单易行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对各种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讲解时,力求对每一样工具的使用做出正确的直观演示,对工具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安全意识的树立,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始终持续的过程。我们除了要严格规定,加大宣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强或弱,对安全的操作有直接的影响。在实训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2

关键词:职业院校;发展机遇;跨越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99

1专业培养目标、岗位方向与能力要求

1.1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一般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

1.2专业岗位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生产、采购和销售工作。

1.3毕业生岗位能力要求

1.3.1专业能力要求

(1)电子产品营销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2)电子产品装配、调试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3)电子产品技术维修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元器件的替换与焊接技巧,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4)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1.3.2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敬业奉献的吃苦精神。

(2)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习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5)具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自理、自律能力,刻苦耐挫能力,应急应变能力。

2专业建设目标、内容与措施

2.1专业建设目标

(1)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鲜明的课程体系。

(2)完善“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

(3)改革传统的结果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评价机制。

(4)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

2.2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2)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办法。

2.3专业建设措施

2.3.1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1)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设置。

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近40家电子企业走访和调研,同时深入研究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中职教育的发展走理实一体化和工学结合的道路势在必行。

通过对用人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反馈信息分析,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岗位发展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生产管理方向;一个是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方向(平板电视维修);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采用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选修)的课程结构模式,课程结构设置如表1。

(2)理实一体化项目教材开发。

项目教材的文本格式反映了编写者的教学理念,能否跳出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框架的束缚是成功编写项目教材的关键。在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改革试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项目教学校本教材,其中已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校本教材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项目教程》、《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教程》、《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用项目教程》。在做好以上项目教材开发的同时,继续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平板电视维修手册》校本项目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

(3)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制定了专业教师培训计划: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二是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加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与锻炼,其中选派两名骨干教师到长虹公司和海信公司参加平板电视的维修学习;三是聘请典型电子企业的资深专家定期到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四是制定校内教师培训方案,采用师傅带徒弟“传帮带”的方式培训。

(4)理实一体化实验实室的建设。

依托职教壮大的优势,建设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现代化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如表2。

(5)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穿插投影、挂图、实物拆卸、板书、讲述,形成“教、学、做、考”四位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它包括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项目及内容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设计。

教学环境的创设:创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于一体,集演示、讲授、操作等多功能融于一体的多媒体实训教室。

教学项目和内容的设计:一是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以最大限度地负载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二是做好教学项目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对接;三是调整项目内容,以确保项目及时体现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教学目标的设计:以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为培养目标。重点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设计:坚持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进行实践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学生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基础,在项目任务的引领下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以“做”促“学”,以“体验”促进“思维”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式转变,创设合适的职业活动情境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6)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改变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评价方式。建立了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逐步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3.2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办法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3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一方面该课程的课时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学对象是非电类学生,这些同学往往在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因此,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电气知识,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精心准备。

一、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学校教育特色的教材,比如冶金石油类高校,应该结合冶金、石油的生产过程,选择内容恰当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高职教材大多套用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教材主要以理论为重点,未能体现出行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培养,也未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成为制约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障碍。

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实际生产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授课对象通常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电类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另外一方面由于课时非常有限,不能详细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我校冶金工程专业上,我们则重点考虑在现在使用各种冶金设备上,在工业控制上的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授课时关于以后的实际应用我们要加以区别,使学生有重点、有区别的对比性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改革

以往的教学主要以课本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缺乏内部诱因,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而获得。因此,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精心选用较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过程的每个序列都激发着学生大脑的活动。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形成了精细的知觉力,养成了良好的想象力,锻炼了抽象思维力。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保持思想的敏捷、活跃。

三、教学手段改革

高等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学习又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1)要做到教学要点少而精、点面结合,把观点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要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找出每次课内容的知识点,从每个知识点切入,逐步向外拓展,使教学内容的安排达到最优。(2)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注意传授知识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例题或问题讲解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要合理使用视频和动画技术,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扬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效应。

四、实践教学改革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课程的验证性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两者不可偏废。在实验方面,要减少验证性实验,从原来简单地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想法、思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在实验室中得以解决。在软件实验方面,要重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可以克服教学课时、实验场地、实验元件和设备等的制约,开设出许多实际中不能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另外,虚拟实验可以减少对实验设备的损坏,提高实验的安全性,提高实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久全.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06.

[2]李耐根.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06.

[3]首全胜.EAD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1.

[4]司曹戈.MATLAB教程及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5.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75-02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及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目前高职教育属大专教育层次,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就更大。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不能回避且必须解决好的严峻课题。

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等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普遍采取的做法。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重要区别点,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特色,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弥补高职学生相对薄弱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不尽相同的实践教学方案,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本文试根据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本人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从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实训教学三个方面对高职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思考。

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阶段着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以提高职业技能,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电子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等,是高职电子、通信等理工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电路电子方面的知识、技能基础。课程均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又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环节,一般在一年级开设。鉴于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学应本着“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理论教学以定性解释为主,定量计算为辅。要突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学时,改进实践教学内容,锻炼高职学生的电路认知、故障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学习,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动手,掌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电路电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实验教学

高职电路电子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课内实验、课外实验。

实验前,应先了解上课班级的学生情况。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实验实践机会,造成很多学生不认识常用电子器件,也没有电路操作基本常识,普遍动手能力较差。比如曾经教过的通信技术班,该班女生较多且有部分文科生的实际情况,文科生的物理、数学基础相对更薄弱,且文科生及女生普遍对电路课程有种恐惧感,觉得电路难学又抽象,更别说动手操作了。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学习阶段,课内实验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本的元器件认识开始,到设备、仪器的使用,再进行电路的连接、测试,进而到电路设计。消除学生的对电路课程的恐惧感、迷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电路认知、连接和检测能力。

进行“直流电路认识实验”时,这是高职学生入校后进行的第一个实验,第一次动手操作,俗话说良好的开始都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尤为重要。学生进入实验室,首先应强调实验室纪律、卫生及安全用电常识等,如不能穿拖鞋进入实验室等,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再展示各种普通电阻、电位器等,让学生对电阻有一感性认识。再进行电阻的测量,测量前,详细介绍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各挡位的功能、测量步骤、如何正确快速读数等,测量过程老师亲自应演示并逐一详细讲解。演示过程中,学生就会好奇,怎么用万用表就能测出电阻值?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到万用表上来,讲解示范后留足时间给学生练习操作,逐步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应巡视答疑纠正。再进行电路的连接,第一次连接电路最好手把手教学生操作,详细讲解各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连接好后,示范电流等电路基本物理量正确测量方法,这样学生能更容易入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每学会一步,进行适当的鼓励,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之处和学习的乐趣,积累成就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学习,形成“教、学、做”一体的良性循环,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职业技能也会逐步提升。

为使学生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掌握电流、电压等的测量及电路的正确快速连接,应增加实验教学学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信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从原先的10学时增加到目前的20学时,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有利条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际的电子仪器设备,进一步锻炼、拓展,实践动手能力就可能提高得更快。

学校实验室也应在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让有兴趣愿意学习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并逐步提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建立专门的学生工作室,如创新实验室等,让有兴趣的学生更多地接触电路、设计电路,进而可以参加各级各类电子设计比赛,步入技能提高的快车道。

三、实训教学

为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电路认知、分析与故障处理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安排综合性的实训教学。通过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产品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所有专业班级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后均开设了电路认知与焊接实训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为期一周的万用表组装、焊接、调试实训。万用表是常用的电工测量仪表,后续实践课程用其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判别晶体管的管脚及测量放大倍数等。通过实训过程中的元件清点,加深学生对各种电子器件的认识,了解普通色环电阻及其读数方法,了解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的引脚判别方法,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对电路进行详细讲解,要求学生能拆分并画出万用表各挡位的工作电路图及分析其原理,提高学生电路认知、分析能力。通过万用表组装、焊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之一的锡焊技术,培养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育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万用表调试,掌握万用表的校准、使用方法,学会简单常见电路故障判断、分析和处理方法。历经一周的辛劳,学生捧着完整可用的万用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会极大地触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训目的也就达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也在提高当中,离高职培养目标又靠近了一步。该校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开设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程,进行为期一周的收音机的安装、调试实训。通过实训,进一步掌握锡焊技术,提高复杂电路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了解晶体管电路的信号放大过程,拓展模拟电路知识,学以致用,进而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复杂电路故障处理方法。调试好的收音机就可听听新闻听听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实训教学和学习所带来的愉悦,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后开设数字电路实训,进行为期一周的数字电子钟的设计、组装和调试实训。通过实训,了解各逻辑门电路、显示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各集成计数器的原理及进制转换,进而设计秒、分、时的单元计时电路并进行组装调试,将所学数字电路知识转换为生活中常见的用于计时的数字电子钟。

在电子技术课程后开设电话机组装与调维修实训和对讲机组装与调维修实训课程,进行为期两周的电话机、对讲机的组装与维修实训。通过实训,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装配、焊接技术,了解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电话机、对讲机的维修步骤、方法,掌握更复杂电路故障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独当一面。装配好的电话机、对讲机就可拿回宿舍或拿回家使用,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通过学习、实践,可以做出实用好用的产品。

总之,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逐步积累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就业竞争力自然增强,也就更受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前中专学校的升格,虽经过多年建设、积累,但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实训条件还不是很完善。近些年,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经费都投向了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弱化了基础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设备更新,导致电工电子实验实训都在吃着老本,用着十几年前甚至更老的仪器设备,跟不上现代工业的脚步,达不到电路设计的要求,实验实训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电路电子正因为是基础,关系并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电路电子实验实践技能也同样是后续专业技能锻炼和提升的奠基石,所以应合理增加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实训经费,更新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加强基础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以满足实验实训开设要求,为学生创造良的实践条件,更好更快地锻炼、培养学生的电路电子综合技能。

综上,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职教育阶段不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应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改善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8)

[2]孙泽平.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3]汪赵强,宫晓梅.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谭永红.电子线路实验进阶教程[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13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5

产学研结合促使专业建设基础更扎实

产学研结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结合起步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前身就开始与苏州市电子局、机械局等产业部门为伴,产业部门开始提供部分设备和师资,开设“定向班”。在“九五”期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首批确定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单位。学校以苏州市华美电子机械厂为基地,以实验、实训设备现代化建设为启动点,以机电一体化专业设备研发为突破口,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从而真正拉开了产学研结合的序幕。随着苏州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外资企业不断增多,学校又主动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聘请企业高层领导成立发展顾问委员会;聘请企业经理、主管、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5年,学校被批准为“动漫技术”专业试点单位后,及时成立了动漫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们的指导下,学校改变了原计划与日方院校合作的方案,而与苏州宏广动画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还达成“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错位发展,侧重软件应用方向、动漫后期制作辅助岗位”的共识。目前,学院21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5至8个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学院还与10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十多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学生定向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在学院设立了20多万元的奖学(教)金,百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还设立了20万元的戴维胜教育基金。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现代模具、自动控制等研发中心,与十多家著名企业共建了Catia设计室等14个专用实验室和培训室,累计接受企业捐赠300多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和软件。学院还拥有63个专业实验室和世界一流的加工中心、工业机械人、慢走丝线切割等21个实训工场,如数控加工中心实训车间拥有美国生产的“法道”加工中心12台,精密制造中心实训车间有瑞士米克朗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美国哈斯卧式车削中心,三坐标测量仪等16套各类设备。

学院还参照新加坡的教学模式和德国“双元制”的投资模式在校内构建了“前校后厂、产教合一”的9个经济实体,如以精密制造为主项的“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等,发挥教学、培训、学习、研发和生产等多功能,形成了一个“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实体群。这样真实的情景有助于消去“教学模拟”和“大教室”的概念,为适应现代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寻求新的生长点,学院还主动参与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近40个社团组织,学院所有专业指导委员会都有行业协会的成员。学院还与苏州市电子产品检验所共建电磁兼容性测试(EMC)实验室,联合申报了江苏省科技项目《土壤与水中工业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已立项,这对快速检测的核心技术将有新突破,对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产学研结合促使人才培养模式更灵活

深度融合,订单培养工程师。美国百得集团是世界电动工具最大制造商。近年来,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公司在苏州建立了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和远东测试中心。凭借学院产学研积淀的优势和影响,公司主动上门再次探讨合作,历经九个多月、二十多次的专题交流研讨,终于组建了一个旨在培养产品设计工程师助理的“百得班”。该班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紧密结合企业需求编写相关教材,负责管理和考核;由校企双方(含美国专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进度和课程内容分别在教室、专门化培训室、研发中心、生产车间以及客户身边等不同场所,运用项目导入法、现场教学法、分组研讨法开展教学。这种深度融合式订单培养模式切实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方参与,联手订单培养。苏州胜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年销售额达6亿元的民营企业。随着公司飞速发展及业务的扩大,公司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入。2007年1月起,公司与学院在反复论证后开设了“胜利精密”班,主要围绕“产品项目教学法”开展订单培养。为解决“产品项目教学法”的“产品”、“基地”等一系列问题,学院联手苏州众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培训单位,负责提供“产品”、“基地”和“模具技术骨干”,解决订单培养过程中的困难。这种第三方参与式订单培养是产教结合的新模式。它对资源整合、技能培训、能力培养、教改推进不失为一种创意的工作。

产学研结合加快教改推进有成效

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突出工厂化现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学院创新体制,构建产学研联合体为理论指导与实习操作同步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学工厂型实体――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发挥了“教改、实训、培训、实习”基地的功能,促使教室搬到企业里,课桌搬到机器旁,真正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生产研发型实体――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承载课程改革,深化专业建设,注重项目开发,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教师参与并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实用新型教学仪器设备,开发了《MPS系统教程》、《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等多本校本教材,为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发挥了实质性作用。这些“工厂化”教学模式也为项目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胜利公司通过捐赠三座标测量仪等设备在学院建立了专门测量实验室,专业教师将三坐标测量仪有效整合到《测量技术》课程之中,同时也完成了加工中心实训和UG/CAM设计等课程的整合,推行了测量技术专用周的模块化教学。将《机原机零》、《工程力学》、《金属材料》等课程整合为《机械工程基础》,将控制类课程整合为《MPS与FMS》等。这些以项目教学为特点的专业课程的调整和实施,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技术发展,更加贴近企业需要,也真正提高了学生从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实力。

产学研结合促进项目研发结硕果

学院历来注重立足于企业、立足于市场、立足于自身优势,敢于探索和实践。自“九五”期间开始,就与校办企业合作,研制了SG-CNC-12车床数控系统等十几台(套)与专业教学相吻合、具有较高水平的实用型教学仪器设备,成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合作研制的产品也拓展到电子等其它专业,所研发的电工实验台、电工实验模块已获得两项专利。2002年成功研制了“自动化生产教学系统(MPS)”,被市科技局专家鉴定为“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值得在同类院校中大力推广”。后来,这套系统已向省内外兄弟学校推广了30余套,江苏大学、浙江工程学院、上海交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等30多个单位购买并使用这套系统。2005年,学校又与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指导项目《小型柔性制造生产系统(FMS)》。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四项专利和一项计算机软件注册,由苏州市科技局结题鉴定,并通过了省教育厅科产处结题验收。产品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始推广使用。

多年来,校企合作搭建很多研发平台,教师与企业骨干联手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研发一系列专业教学仪器设备,较好地兼顾了教学与生产双方的要求,得到国务委员陈至立、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以及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兄弟学校的赞赏。

产学研结合促使教师成长步伐快

加强产学研结合,关键是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产品的研发不仅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加深对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设计、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等实际工作能力;不仅更新了观念,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相关课程体系、重难点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为推进课改,提高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周稽裘来校视察时曾说过:“一件产品研制成功了,一批教师也站起来了。”确实,产品研发平台、校企联合体的构建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学院已有103名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曹建东副院长,专业学科带头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带头研制了十多台教学设备,其中“电工实验台”已获专利。主编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成为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7年被评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课题,《产学研结合,开发机电专业教学设备》获市专业现代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产学研结合促进服务功能提升更明显

学院坚持“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把服务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美德。

近两年来,学院先后为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166人次的技术培训;为苏州天平学院、省、市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七三零三二部队退伍军人等进行了495人次的数控加工技术培训。承担了苏州市教育局和劳动局委托的苏州大市职业院校数控大赛集训任务、苏州大市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系统开发工作、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示波器编码开关改造项目。

在2005-2007年期间,学院专业教师先后参与了法国CD发展公司的叉架类零、部件设计与测绘工作,完成测绘零部件达20多个,共出图纸86张。为美国太平洋绿洲公司进行叶轮测绘,为美国联塑模具生产加工电极,解决了零部件视图表达方案问题及加工技术难题。2006年,为京东方茶谷有限公司就“零件第三角视图表达与第一角视图转换等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技术服务,修正了其原图的错误尺寸和结构,解决了企业产品质量问题。

2003年起,信息工程系与格兰富水泵(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NET技术的生产水泵计数控制系统”,为欧莱雅公司开发了“看板管理”产品仓储软件,改造了苏州职教网络系统,实现了从ASP向NET平台的全方位转换,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发了“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机电工程系与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教学用模块化自动生产线拆卸装置》、《小型柔性制造生产系统(FMS)》,数控专业教师解决了一类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艺难点。这些项目累计合同总额达30多万元。同时还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企业直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产学研结合培育双馨人才效果更突出

电工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专业建设;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19-04

2011年长春市教育局制定了《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定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职业教育教科研项目等17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示范专业建设项目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项目。

一、示范专业内涵及其建设思路

示范专业指学校在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积累形成的,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在校企合作平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内涵、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获得用人单位认同,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能给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的专业,是职业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示范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着眼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落脚点,坚持创新性、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二、示范专业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

评建结合和重在建设原则。以评选示范专业为手段,促进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以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和要求为导向促进专业基本建设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原则。示范专业建设要建立在校企长期、稳定和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在专业与重点企业和企业群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及合作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和整体规划。

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原则。示范专业建设要突出改革创新,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要突出示范引领,要给其他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体现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三、示范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从办学模式来看,职业教育不能闭门办学,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安排教学内容,而产业和企业无时不在发展变化,需要职业教育始终与产业或企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从教学模式看,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这就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营造训练技能的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织与设计,需要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因此,示范专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为成员单位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计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

如某职业学校依托机械加工示范专业建设实行“引企入校”。学校为企业提供厂房、电、水和实训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训设备,生产、实训指导技术人员和生产、实训项目。通过“引企入校”做到了“四个实现”:一是实现“三共”,即在基地建设上实行校企双方共建,在学生实训上实行校企双方共管,在利益分配上实行校企双方共享。二是实现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三是实现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实现“学做合一”。四是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即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

(二)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学校要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专题论证研究,深刻分析与专业建设相关的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区域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需求,进而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在一定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结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示范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体现能力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二是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三是在培养方式上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培养主体上变学校单一培养为校企共同培养;在学习环境上变传统的教室上课为专业教室上课;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变按学期进行教学计划设计为按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采取多学期授课制;在学习内容上变学科课程体系为按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根据以上要求,进行示范专业建设的职业学校要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总的模式要求,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提炼出体现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如某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示范专业构建了“两环境、四阶段、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两环境”即将学习环境分成两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在普通教室中完成,专业核心课(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并将“专业教室”创设模拟成企业生产环境;“四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专业认识(入校新生在第一学期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对本专业有最基本的认识),第二阶段是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第二、三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电工电子技能、装配钳工、机械拆装等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阶段是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第四、五学期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第四阶段是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学生到订单培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双融合”即把职业资格鉴定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

(三)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及其顺序的排列,而且涉及包括课程资源在内的整个体系。课程开发过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确定课程理念与课程模式之后,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也称为课程设计);二是课程的组织实施、评价和质量监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步骤: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优质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要针对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综合化优质核心课程,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并着力把部分优质核心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根据新课程体系的要求,精心选择教材,编写特色校本教材、讲义、实习指导书、实训(实验)项目书和学材等教学资料;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媒体素材、文献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任务书、工作单等。

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包括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直观多元的教学方法、感性构建的教学环境、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等。探索采用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建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双方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过程控制与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如某职业学校护理示范专业构建了“三线并进、四能合一、五课递进”课程体系。“三线并进”即知识、能力、素质三线并进;“四能合一”即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综合护理能力、职业能力四能合一;“五课递进”即文化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方向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模块逐级递进。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四)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分类制定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现状、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渠道、考核标准、保障措施等。重点是科学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各类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其次,要通过制定考核标准,明确通过三年建设各类教师应取得的主要建设成果。如专业带头人按期完成专业建设任务,通过项目领导小组的验收,并被评为优秀或良好等级,等等。通过考核标准,使各类教师更加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五)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含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内涵建设是关键。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和环境建设;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实训项目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包括:精心选择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度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校外实习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增强校外顶岗实习的效率。

某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做法。一是按照真实的口腔修复工艺工作任务扩建义齿加工中心1间,改建口腔综合实训室2间,新建烤瓷技术实训室、模型修整实训室、铸造技术实训室、热处理实训室、打磨喷砂实训室。在实训室建设中注重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实训基地的结构设计、环境布局上坚持仿真性原则。二是与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共同开发《口腔修复工艺实训教程》。《教程》中设计若干个支撑核心专业技能的实训项目。三是加强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实施细则》《实训基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等。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