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1

1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掉的。”而只有在兴趣这个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思路才会拓展开来,创新的意识才会逐渐萌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去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价值。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的表象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的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乐于接受外来信息,从而激活其创新思维的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有差错,包容学生“异想天开”式的想法。对学生的见解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的天性,创设氛围,给予肯定,使学生乐于创新,并从中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2 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在观察中要及时指导。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在讲授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时,教师可使用长方体教具,并要求学生观察后谈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待学生对长方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物体拿出来,要他们从三个方面观察(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各小组报告观察结果,教师将这些数据分别板书出来。据此,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能够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了。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后,再把几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

3 鼓励求异思维,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是从求异思维开始的。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而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蕴藏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这些都是激活创新思维的诱发剂和原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富有联想,好于假设,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4 走出课堂教学,拓展创新热情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2

关键词:创新思维;非线性;自组织性

引言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明确指出,创新是关键,创新人才驱动未来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的核心问题,对工科院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过去二十年,国家对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工科教育界探索多种培养模式。很遗憾的是,培养效果不被社会所接受。个人认为存在几个关键的因素: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教学的管理部门干涉太多[1,2]。看似加强管理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际上是典型线性思维指导下的产物。2.在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缺失系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3-8]。3.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创新思维形成的本质特征[9-12]。因此,本文以机械大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思维培养和创新思维形成层面入手,优化课程体系、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构建院级创新实践平台、紧跟学科前沿等途径,探讨一种基于非线性科学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非线性思维逻辑的新课程体系设计

(一)优化课程结构

就本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看,总学分182.5,通识课程68学分,占37.3%;专业相关课程73.5学分,占40.2%;实践教学41学分,占22.5%。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较少,出现了典型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课程内容看,通识课程中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太少。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开放性、协调性和动态性原则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设计以人文社会学和自然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专业内非线性思维逻辑的课程结构体系,如,添加人文素质课程。学习专业课过程实际上是对之前所学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的一个过程,而整合知识的一个最有效的媒介就是实体实践。因此,为了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增加实践环节,甚至是实体实践环节(通过实际参与某一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如《机械工程设计》是在开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整合产品的“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和“商品化设计”等相关的知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所以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开设实践环节课程。目前,该课程只有理论教学部分,没有实践,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完全局限于对零散知识点的了解,远没有达到知识整合和人才培养效果。正如有学生反映参加“工程实训大赛”比之前学几年的理论课收获更大。所以,个人认为可以在理论课以后再加实体实践环节,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引子,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反复过程,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应用非线性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优化课程内容

从非线性创新思维培养的四个要素来看,课程内容应该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部分的内容,并能为非线性思维的培养服务。个人认为,在一些基础学科课程需要添加非线性科学的相关部分内容,如大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需添加非线性部分的知识。而专业课程,则需结合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编写合适的教材。如《机械工程设计》这门课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是“十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技法相关知识介绍,落后于“十三五”教育培养目标。因此,该教材有必要重新编写,并添加TRIZ理论、头脑风暴法等非线性创新技法的相关内容[13]。这两种创新技法均源于自组织特性的创新思维技法,学生通过灵活应用可以在机械原理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商品化设计中提出奇思妙想,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14]。在教学内容需要注意上述问题外,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前沿知识的渗透是很必要的。前沿意识是科学研究应有的基本意识,也是拓宽思路、进行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将教学过程处于开放系统的必要。因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材内容紧跟科研前沿是很有必要的。如《机械工程设计》这门课还将缝纫机作为功能分析和功能原理设计实例。显然,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家都有的缝纫机已远离现代人的视线,再用来做实例显然不合适了,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选择新时代的典型实例,如机器人的设计等。

(三)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自组织理论表明,一个开放、远离平衡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地组织成时间和空间的有序结构。创新思维的自组织运行过程有五个阶段,即开放条件下的信息输入、远离常规思维平衡态的信息突现、非线性相互作用触发的思维涨落、涨落触发的思维突现、创新思维整体有序结构的形成和输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紧密结合创新思维的这一形成特点,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将整个思维系统置于开放环境中,如首先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采用具体案例或项目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巩固。如《机械工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讲机械产品功能原理设计时,将混沌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上,紧扣创新思维的自组织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多次设问、多向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外,再布置相关的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思考,或以某个问题为主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媒体,将学生的思绪放置于一个大的信息开放环境,通过学生的个体感悟和主体参与等涨落因子,促成创新思维的形成。总之,在课堂上教师为引导者,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的思维系统环境,通过思维的自组织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研究

(一)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对于工科大学生,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由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综合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几部分组成,共34学分。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估计使学生记忆深刻的应该是金工实习,为什么呢?因为金工实习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把小锤子,人人参与、亲身体验,所以记忆最深刻。课程实习仅需交文档材料,有很大部分同学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根本就没有理解消化课程设计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都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方式完成,记忆自然不会很深刻。综合实训是主题式的教学方式,对象更具体些,可能效果较好。毕业实习目前几乎都是放羊,自然没有任何效果。毕业设计现在也成了鸡肋,没有这个环节肯定不合理,有这个环节又达不到人才培养的应有目标。

(二)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目前实践环节现状,本文提出实体实践的实践教学思想。将生产实习时间压缩为两周,将剩余的一周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进行整合,整个毕业设计时间增加五周,毕业设计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缩小比例的实体模型制作部分。题目由毕业老师自行拟定,难度可以适当降低,既可以一人一题也可以两、三人一题,不硬性规定3张零号图量,关键看设计、加工质量。由于涉及到教师、学生和资源等问题,一下子全面实施有一定难度,以一个班的学生为试点开展这种新型的毕业设计模式,经过逐步验证后再全面放开。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与机械相关的各种国家级和省级竞赛比较多,但是仅少数学生有机会参与,辐射面太窄,还无法满足机械专业学生实践培养需求。基于此,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大二开始成立科研兴趣小组,题目类型可以多样化,可以来源于老师科研的需要、也可以来源于生活或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际项目。经费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集资,如学科经费、教师的科研经费、合作单位资助等。组队方式自由,最好混年级搭配组合,以2~3人为一组。研究周期为一年以上,每半年定期对各科研项目小组进行答辩检查,评出等级,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评分等级获得相应学分,并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与1次以上这样的科研实践活动。

三、结束语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3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toward diversity. "Morphological Tectonics" based teaching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develops from three aspects, trying to find new developing ideas of "Morphological Tectonics".

关键词: 形态构成;教学模式;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Key words: morphosis;teaching mode;innovative thinking;creat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56-02

作者简介:孙虎鸣(1965-),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1 形态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1.1 “形态构成”学的成因与渊源 形态构成这门学科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是由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纳吉等人先后开设的全新的设计基础课程,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性课题研究,从而形成了以形态构成研究为目的的系列课程,开启了设计学科基础课程研究新纪元。“形态构成学”由德国传入美国,再由美国传入日本,可以说日本是“形态构成学”研究最深入的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我国“形态构成学”研究起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我国设计教育体制不够完善,设计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随着对“形态构成学”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形态构成学”逐渐被纳入到各个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当中。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都把它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并随着构成课程的引入,进而取代了原有设计类专业以“图案”设计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地位,为后续的“形态构成学”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形态构成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比较,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教学应用研究领域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把原是整体的形态构成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单元课程体系。这种划分无疑为“形态构成”学理论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竖起了屏障,使其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创新渠道难以疏通。目前我国高校 “形态构成学”的研究主要以“三大构成”为主体开展的单项研究,现行的课程设置也集中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单元课程设置上面。其各自独立的单元课程设置有悖于构成学科本身整体性原则,对其发展空间是一种界定与限制。

②三个或多个独立的课程结构基本一致的形态构成基础课程设置,是无法分散对应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与各个不同专业没能实现有效的衔接。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形态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影构成、运动构成、装置构成等课程。以“三大构成”单独设置的构成课程不能完全代表构成课程本质特征,其涵盖的面较窄,让其对应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不现实,对构建整体设计教学模式和设计学科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

③形态构成课题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研究较多,用于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层面上的研究却很少。形态构成课程设置的思路常以纵向为主来谋划布局,缺少横向拓展思路的创新思维支持,致使现有的构成课程拓展与开发及新课题研究遇到瓶颈,形态构成课题训练以完善技术替代创新思维的设定是多数学校现行的状况。虽然有些院校在形态构成课程各个单元课程开发上有创新、有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整体创新课程设置及实施计划落实等方面常常不够理想,原因就是缺乏重新打散各个单元课程界限,重新整合课程内容的创新思路与创新

策略。

2 整合设计教育资源构建新的形态构成课程教学

模式

2.1 设计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是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发展的基础 凡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多数开设有形态构成课程,值得关注的是各高校所开设的形态构成课程普遍存在课程结构与内容趋于雷同,授课方式与考评方法单一等倾向。目前,高品质的形态构成课程数量较少,优秀课、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缺少课程内涵质量支撑,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共享程度总体上来讲偏低,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共享资源”有限。其实,设计课程的资源是相当广泛的,各类设计课程母体课题衍生出来的子课题是宽泛的,其供应的养分也是充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加以整合、利用、开发,有机地把一些有效资源纳入到构成课程当中。从发展的眼光看,把构成课程定性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不准确的,其性质的界定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所说的基础课程性质是从其技术层面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来确定的,实际上我们从广义上来讲,构成所覆盖的领域及范围非常广,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形态构成本身也可以成为设计,如许多现代雕塑艺术、现代装置艺术、现代建筑等本身就是实体与形态构成的互换体。由此可见,形态构成自身的优势资源、再生能量还没有得到挖掘与释放,从设计相关学科获取的资源养分还没有得到吸收与消化。基于此,可以说形态构成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

2.2 创设符合设计教育发展要求的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模式 当代设计教育正朝着多元、多维的方向拓展,专业界线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专业知识相互交叉补位、课程资源相互整合重构将成为未来的设计教学模式寻求破解的思路,也是构建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发展框架所遵循的思路。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形态构成课程整体特征,优化整合课程结构,明确树立课程教学目标。以往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总体上趋于重视经验和技巧训练,看重结果轻视过程,忽略了创新思维和创意过程训练的阶段目标确立。创设新的形态构成课程模式必须摒弃单一直线强化结果训练的重技艺的教学思想。二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训练方法、评价方式等都要重新定位、从新确立方向。单一的运用经验体会训练、缺少变化的模式目标训练、程式表现技能训练、叠加习题训练都是在既定的技艺性质的目标下实施的,施教方式是以传授为主,传递方法简单缺少新意。构成教学模式建立及课程发展的脉络应遵循设计教育规律,符合科学发展原则,在挖掘设计教育的资源的基础上,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及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并逐步实现多元、多维、立体状态下交互式的新的构成教学模式。

3 设计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形态构成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的核心目标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最初,设计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所忽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造能力培养上面,可是创造能力培养在实际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破解这些问题成为了难点。但是随着设计教育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深入研究,使设计教育本质特征和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制约创造能力提升的根源被梳理出来,缺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创新课程开发研究是主因。崇尚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已成为各个高校设计教育改革的主流思路与方向。

形态构成课程建设和教学发展必须要走创新之路,创新是形态构成课程建设和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的本质就是淘汰或更新旧的事物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思维方式上来讲就是不受常规思路约束,寻求独立的全新视角的诠释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称为创新思维。在形态构成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计划方面,要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彻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当中。长期以来,形态构成教学方面多数以传统思维方式为主导开展教学。“重技能轻理论”、“重实践轻研究”、“重传授轻互动”等,正是这种缺失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导致“教”与“学”在一种封闭状态下运行,没有形成开放式的互动式教学环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环境。有些院校已经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程建设方面开始创新研究,加大了以创意课题内容训练,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创设了一些新的形态构成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创新形态构成课程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形态构成教学研究,拓宽了设计教学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志国,孙明.色彩设计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4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或是精神产品。电视编导的创新是要创作出在创作主题上有所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等的电视作品。

其中,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新的标志,观点的新、理念的新、表现手法的新能够使作品脱颖而出,这种“新”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艺术的生命力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要求,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满足时代的要求,电视编导掌握电视节目的时代性,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封闭就意味着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开放则能推陈出新、开拓发展,在电视节目的创新中我们不但要吸收国内外电视节目作品的精华,还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使电视节目作品能够展现新的境界。

二、影响电视编导创新的因素

工业化生产和群体创作对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在投入产出中追求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最合格的产品。工业化生产在电视节目中的直接表现时功利性的,创作的目的是争夺收视率和吸引观众。活跃的思维活动变成市场的努力,编导的创新受到局限。电视创作一般是群体创作,群体创作既对成员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促退作用。电视节目缺乏创新还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科学的机制是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保障

科学的创新机制对电视编导的创新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电视编导的创新条件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这些创新的条件就需要有科学的创新机制。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或是创新意识不强,创造便欲低,也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得以实现的能力要素,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意识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创新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工具系统,知识就是能力这是不变的真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如果一个人所接受的都是陈旧的观念、单一的知识和僵化的思维,那么久会难以建构新的思想,无法实现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创新思维,那么所有的创新意识也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施展。

我国的电视发展较快,节目的需求量也增大,电视编导量也随着增多,而我国缺乏电视编导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机制的缺乏必然导致创新的缺乏。科学的机制可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知识和激发创新思维。

四、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1.推陈出新,不重复自己

创新需要不断的背叛自己的老路,不重复自己,也不囿于旧的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是异常的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的电视编导,只有不断的创新,才可能赢得观众的欣赏。一般的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至多也就两年,而有些节目之所以能够长期的生存,在于他们的不断的更新改版,这样不断的创新菜能使节目常新。

2.重视编导的心理需求,激发创新的动机

在电视行业,电视的从业人员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是满足对权力、友谊和成就的需要。要激发电视编导们的创新能力,除了要考虑提高编导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等主观因素外,还需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成就者喜欢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独立的制片制度是满足编导高层需要、能充分激发电视编导们创新思维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制片制度能够给独立制片人创造集思广益、发挥才能和冒险的空间,有利于满足个人的成就感,有利于形成个人的风格。激发创新的动机需要不断的细分自己的奋斗目标,信息的反馈要及时,能够正确地、适度地、及时地运用奖惩手段。这样激发创新的动机才能够使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并且使偏离目标的行为得到纠正。

3.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结合

思维的习惯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经常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习惯性的思维都是单向的,思路狭窄,方向或者角度单一,这种习惯性对思维的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关键就在于能否与创造性的思维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就在于大胆假设,寻求多种答案和途径。在电视创作中,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有意识的将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那么,我们的思维结构就趋于合理,创新能力将不断的加强。

4.竞争与协作的相结合

电视群体创作的特点使竞争与协作成为群体基本的组织方法。竞争是群体活力的象征,虽然会使成员间产生矛盾,但它对群体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激发有促进作用;协作是群体生存的根本,它是群体发挥最佳效能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内部竞争会对群体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群体之间的竟争却能使群体成员间加强协作。因此,电视台或制片公司在建立竟争机制时,既要形成群体内部的竞争机制(如末位淘汰制),又要建立群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如栏目责任制),两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既竞争又协作,保持创新活力。

5.顺从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创新应该基于栏目的定位、一种迂回的上升,而不是游离和脱轨。栏目的定位犹如一棵树的根,是获取生命力的基础,定位的越准,根才能深扎于大地之中。若是与栏目定位相脱离,则创新便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分量。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5

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创新思维;质疑;合作;探究;实践;数学教学

Abstract: Thinking is what we normally think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s thinking different. Convention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breakthrough is the unique manifest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of students is the core of quality education were mission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 effective means of teaching.

Key words: innovative thinking;question;cooperation;inquisition;practice;mathematics teaching

数学教学一直是本校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对招收的初中毕业生来说,由于其基础和理解能力差,使得数学教学成为师生都为难的一门课,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大部分学生虽说记了几个公式、定理,但不求甚解,不能灵活运用。部分学生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师看了心理不知是什么滋味。于是笔者针对现有的生源和教学条件,积极和学生沟通,摸清他们的知识基础,努力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探索新教法和学习新课改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手段,下面就此谈几点认识。

1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创性、求异性、批判性、发散性、灵活性、联想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小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只有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提高。

2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创新思维又对学好数学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2.1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传统的课堂教学定位是教师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是“领衔主演”,少数学生是“友情客串”,多数学生是“观众”。忽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发展途径的个体。注重对个体感受的关注和个体经验及价值观的自我构建,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功能,更新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2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因素。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以活跃的思维为前提,而活跃的思维是由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的。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二是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了解、理解学生。三是尊重、赏识、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赏识学生,发掘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学生犯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之中。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变得聪明,师生关系的情感交融激活了创新的动机,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3鼓励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创新从怀疑开始,思维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它是以大胆质疑,勇于挑战,不盲目唯从,不迷信权威为前提的。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就是一种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仅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直线方程时,教师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河岸(直线L方程:x+y-3=0)的同侧有A(-1,1)、B(2,-3)两地,若B地失火,某人从A地出发到河中提水去B地救火,问此人应如何走法速度最快?本来目的是考查学生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多数学生也正是如此,先求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再求A′B方程,确定A′B与直线L的交点。而有一个同学突然站了起来:“老师,这道题不好做,因为提水救火时空桶、满桶速度不一样”。粗一想以为学生是故意捣乱,不禁火苗直窜;细一想这位学生的话很有道理,学生考虑问题比我全面,正是学生的大胆质疑提醒了原题不够严密。对这位学生不但不应该批评,而且应该表扬、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根本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恰当的给学生思考,尝试、展示提供一个舞台,把探索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大都采用魏书生老师倡导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首先要明确本堂课的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学。正如魏老师所说:教师不要把自己当作演员,而要成为教练。引导、指挥学生学这学那,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思考,而不仅仅是观众,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也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把讲解、展示的机会让给学生,这样既锻炼学生,也促进了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此外,每堂课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如讲《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时,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2 min时间,看谁写得多,教师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地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5名同学外,其余同学在2 min内都写完了5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讲《诱导公式》时,大家感觉容易混淆、弄错。教师采用背诵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对。结果5 min时间内,所有同学们都背下来了,最快的同学背下来只用了3 min。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不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共享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的重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良好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根本。

2.5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改创新;摸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82-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现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实现着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课改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在课改创新,培养学生创性精神和能力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新思维和创新观念,适应新课改需要

在思想政治课的课改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弄清“创新”的内涵。创新是指有独创性的新思维、新理论、新境界,表现为政治、理论、文化等各个方面。培养新思维是为创新教育打基础,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弄清教育创新的本质特征,既是能开发身心潜能,发展学生智能,开拓新思维,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符合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第三,人类进步的教育创新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不仅有量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质的区别。人们只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思维,吸取新经验,克服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增强教育创新观念。才能立足于创新,致力于课改,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在思想政治课中,设疑与独见式提问法的探究

课改中的设疑是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或默读课文基础上,深思熟虑,对某些观点或问题的疑问;独立是让学生对某个观点和问题的疑点,独立的去研究和分析,提出独见性创新观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习中任何问题的提出,教者是要有冷静的头脑,学生能够善于寻求一点,具有勇于质疑的精神。教者要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基本观点,列出社会生活中的事例,结合时政热点,大胆地让学生去讨论、思考、分析和辨别,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不同类型的设疑、质疑和独见式的提问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在思想政治课改中,要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改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以适应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我在吸取旧教法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课改实行“一主体”、“两因素”、“五转变”的创新思维尝试探索。“一主体”是要摆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位置;“两因素”是指消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五转变”,即旧的教育观转变为创新思维观;禁锢型转变为开放型;教条式转变为灵活启发式;满堂灌转变为点拨精讲式;被迫学习自觉自主学习。具体做法: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之提问有对象,辅导讲评点播有重点,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二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去有些学生强调学习基础差,“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对待,主观上努力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着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处理好主客观的关系,鼓励他们从主客观上下功夫。三是要务实“五转变”,立足于课改创新。①禁锢型教学必然导致失败。只有扬长避短,开放创新进取的开拓型教学,才能长盛不衰。这种开拓型教学,从教学的模式、内容、目标、方法和要求,给学生公开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鼓励学生修改意见,使教学收到预期目的。②实行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革除教条式的障碍。过去的政治教学,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的教条主义,收效甚微。通过各种启发式教学,使“死学”变成“活学”,从而打破局限性的思维,发展开拓创新思维,定会收效更大。③克服“满堂灌”不利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障碍,提倡点拨精讲式、画龙点睛的教学方法。由于课文中许多知识点,学生已在自学过程中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精讲重难点,并补充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例,学以致用。这种有理有据、说服力很强的教学,会吸引学生听课,必然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满意。④学生被迫学习,必然会带来逆反心理的恶果,只是不可取的。我一直提倡自觉自主学习精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在思想政治课改中,要巧妙地运用正误观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以为在课改中,故意把某些正、误观点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有些观点虽然是正确,但答案不是唯一的,现成的,因此,学生要灵活运用,有创见的多种答题思路来回答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养成对观点的大胆假设、推理判断的习惯。在辨析正、误观点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敢于争辩,敢于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环节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观点或考点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