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 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高端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前景大,就业形势好。从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科技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分析其现状,找到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非常有必要。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内涵特征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运用,兼顾研究利用电能处理信息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范围广,包括与电气工程有关及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突出的方法论特点和系统、集成的特点。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类的专业,目的是培养掌握自动化控制基本理论,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常用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具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能力的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分析

1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现状分析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是当今社会经济市场上的高需求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也是我国鼓励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专业之一。目前,我国高职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状况较好,已成为新型技术专业。随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报读此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加强师资力量,促进专业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实情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缺少专业教学人才,不利于其快速高效的发展。另外,高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很多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没有开设,这也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招生政策的不断调整,每年流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基数很大导致就业压力很大。但是高端技术人才数量所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例却不大,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尤为缺少。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供不应求,使得这一专业就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因此,大力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人员的数量,是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只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会不断向前。作为高精尖行业领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体现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就业形势良好。

3.1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发展前景分析

3.1.1发展方向的定位

工业强国,走新工业发展的道路需要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行“全才”教育,自动化专业发展要按学科办专业,应该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1.2培养目标的定位

现代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存的现状,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存在的现实也需要我们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要符合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规律。大力培养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专业人才,使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1.3改革思路的定位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自动化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层次的特点又要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2.1电气自动化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发展速度快、人才需求量大、福利待遇高是信息产业的优势所在。所以,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广泛,几乎能渗透到所有的工业部门,除此之外,他与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国防都密切相连。因而导致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缺乏、供不应求的现状。

2.3电气自动化专业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专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专业。重视和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人才,从而研发出更多的高端科技产品,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断促使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毋庸置疑,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道路宽广、前景辉煌,同时我们坚信,电气自动化专业必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清时.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未来几年热门专业[N].生活时报.2002-07-04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2

电气自动化专业 教学体制改革 实践教学方向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国防领域的日益现代化,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随之增多,现在包括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信息处理,试验分析及电子与计算机等诸多领域。因此,全国各高等院校均高度重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

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里一门新兴起的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实用性触及到国家工农业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军事建设、航天建设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领域当中。因此这门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都非常迅速。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专业的掌握电子电工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子变流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为自动控制和系统运行领域奠定基础知识。高等数学及高等物理,主要为学生们将来从事的电子系统领域、计算机编程及试验分析领域打下基础。工程训练和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们将来更好的从事航天建设等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从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及学生的主要学习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制改革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领域多样化。但是能否将专业性和实用性俱佳的电气自动化人才输送到全国各个重要的工作领域当中,则是各高校教育者们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该专业学生的教育主要还存在以下较为严重的现状:

1.教育范围较单一,没有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虽然属于理工科性质专业,但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应是综合素质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这种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体制下产生的专业人才往往只能在一些技术层面上过关,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欠缺。

2.没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培养,导致学生的特长没有得到发挥。有些高校教条的执行素质教育,在避免教育范围单一性的同时往往矫枉过正。使得一些学生机械的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而自己兴趣所向的科目则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3.学校实践设施没有紧跟专业领域发展步伐。如前所述,优秀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来完成的。但是如果高校没有合理安排经费,没有把握时代节奏及时的更新学校内部的实践使用设施,将会导致对学生们的实践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们如果在学校使用落后老式的实践设施,等投入工作后将会发现在学校得到的操作知识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文化教育质量。要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就业领域的特点及相关要求,制定合理的教育体制。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高校老师应当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发掘和肯定,进行对特长的重点培养。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学科之间的互补与均衡。做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性培养。

3.合理安排学校经费,尽量做到校内实践设施与社会实际应用设施同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在自己的就业领域中取得成就。

三、探索高职新的实践教学方向

依前文所述,当今形势下需要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不是单一的技术性工人,而是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做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掌握。而更重要的方式是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就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

1.实践内容表面化,单一化。部分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往往主要是通过一些单一性的实践操作来验证书本上的专业理论。这种专业性实践造成了与社会的实际生产状况是相脱节的。

2.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践性教育本应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实体操作教育。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对学生往往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来完成实践教育的,这样显然抑制了学生主观性的发挥。

3.学校对实践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态度不端正。有些学校基于较为传统的教育观念,一般都会对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相当重视,从而对理论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严格,待遇也自然很高。但是,学校往往把实践课的指导教师归属于教学辅助辅导教师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课的态度不端正。

以上现状对于电气工程化专业学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学校不能处理好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将会使该专业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各相应领域的实际需求,从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前景。所以,高校的教育者应该确定更为正确的实践教育方向:

1.构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体系。学校应从根本上确立理论和实践互补互助的教学理念,使两项教育得到平衡发展。

2.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推行创新型实践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做到实践出真知。

3.重视引进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合理地提高实践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端正学生对于实践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才对于我国各领域现代化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人才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而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确定正确的实践教育发展方向,为国家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恬,李梅芳.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建设教育,2007.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3

所谓的电气自动化,实际上就是指通过利用电工电子技术以及相应的装置,使得生产的过程当中,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电气化操作要领,不断的提升生产效率,应用到现代化产业当中。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教学技术落后

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全新的技术要领,经常性的进行实践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目前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状况来看,教学的技术和手段都相对落后。尤其在一些发展较慢的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故而,在很多时候本是应该进行操作的课程,教师却选择了传统的板书教学,这就使得学生本应该进行的技术化训练得不到机会,进而造成电气自动化掌握的技术相对有限,并不能够掌握较强的操作技术要领,不能有效的实现对于这门技术的掌握,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教学设备陈旧

首先,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成本较高,因此,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并不能够完好的配备相应的设备,这就导致了教学设备相对陈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对于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以及相应的故障排除,可是很多时候,却由于设备的相对陈旧和落后,不能够满足学生训练和操作的要求。其次,一些高职院校只有一些简单的电钻、电线、电路控制机器等,缺乏相应的高科技现代化机器设备,进而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够更好的应对就业。最后,在现代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当中,因为缺乏相应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设备,而造成教学的滞后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相对有限。

3.师资队伍不够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队伍还不够壮大,即便每个学校都有那么一些从事这一专业教学的教师,但一方面教师数量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通常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主要是这一专业毕业的学生。同时,电气自动化也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个专业,因而许多从事这一专业教学的教师的教学时间较短,对于电气自动化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重新学习,加之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术要领掌握也不够完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一些教师主要是来源于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往往理论知识很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可是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却显得有些困难。这些都导致了我国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队伍不够壮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4.教学的内容与生产的结合度不够

电气自动化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这一专业的实践操作性很强,所以教学的内容不仅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更需要与实际的生产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可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往往与现实的生产活动隔离开来,这主要就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不符合生产的实际要求,或者教学的内容理论化过强,却忽略了实际生产中需要掌握的操作要领和实践经验。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这一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讲述的是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实际操作和就业当中,需要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工作特点、工作要领以及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危险,抓住重难点开展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才是开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根本要求和方法。

5.实验实训条件落后,缺乏资金投入

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都相对的缺乏,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高职类院校除了应该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教学之外,更应该明确自身承担着学生和社会交接的重要责任,学生只有真正的在学校内得到了相应的实训机会,才能够更好的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场所,学生在课堂中即便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可是却没有相应的场所供学生练习和施展,这就会造成学生的实践性较差,即便到了社会,也会造成自身操作性的降低,很难尽早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相关的部门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国家应该给予一定力度的支持,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训练平台。

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1.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素质

对教学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只有从各个方面进行转变,才能够保障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不应该只利用课堂内的教学,更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抓住电气自动化这一专业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性。除了要利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法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更应该有效的锻炼学生课堂实验操作的本领。除了应该讲授电气自动化相关概念知识,还应该对具体操作的要领进行讲授,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综合性实践人才以及为社会培养更多可直接利用的实用人才作出巨大的贡献和努力。

2.充分的利用丰富教学设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专业,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于电路的自动化控制,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高水平发展,所以实际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课本内容都相对较少,只有充分的利用起网络教学资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教学的完善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网络资源可以有效的整合各地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水平,也可以总结出电气自动化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基本的应对策略,对于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都有重要的帮助。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全新的教学手段,播放一些相关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成果和工作视频,有效的实现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实际操作要领掌握,最大程度上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和落实。

3.不断壮大师资队伍

对于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过程当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师是教学的主干,只有不断完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作为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前瞻意识,不仅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应该具有超强的实践操作经验和本领,这样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将会更加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相对具有开放意识的教师团队,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另外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也有重要意义。

4.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将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

当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主要就是将教学与实际的生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很多时候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与实际生产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隔离开来的,这也就会造成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导致学生产生沉重的就业压力,同时这些年学到的知识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教学的内容应该紧密的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例如,为学生带来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试着利用知识解除电路故障,实现电路维护等等,更好的与实际发展和生产接轨。

5.加大相关设施投入,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基地

相关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设施投入。高职院校在我国不断的发展,这也就需要更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障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带来机会和帮助。校方也应该不断的重视设施建设,建设相关的训练基地,让即将毕业和面对就业的学生尽快的投入到实训基地中,有效的进行模拟社会的训练,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化程度和实践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帮助。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4

1 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在中职电气化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前卫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重中之重,展开教学活动。正常来说,各板块对应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适应模块,模块反应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模块与另一个教学模块可以相互结合。

实际模块化教学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该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所带来的问题。言而总之,进行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中职院要以准确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社会就业状态进行透彻分析,才能将教学体系、教学课程以及教学目标与就业相结合。这样对教师水平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从而有利于开展对学生的培训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才。

2 对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教学的结构分析

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等。实践学习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等。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时,对所要教授的实践课程进行透彻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践经验的累积,更好地理解将来的就业岗位,将在学校积攒的实践能力运用到工作中。

2.1 以就业为基础开展课程

只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所以中职院要根据现在的就业形势来设置教学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开展有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避免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促进学生提升对专业的认知,具备进入工作后的应对能力。为此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了解就业现状、制定好教学方案等。中职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实践中,为国家培养技术性人才。

2.2 简析就业职位条件,设置教学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外资企业不断进入到中国,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中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旨在学生未来就业问题,加强对社会现在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情况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来设立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提高教学效率。

3 实施种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3.1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措施

中职教师只有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使教育体系适应于学生,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将其运用于生活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知识为中心,向实践方向扩展,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丰富的实践操作以提高现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留意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保障学生正确掌握技巧。

中职院只有对所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就业岗位进行透彻的分析与了解,才能创办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课程,制定准确无误的培养该专业的技术人才的方案,使其专业的学生具有该职业所需求的技能条件。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查询,了解所学知识。因此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学生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课下进行课程的学习与巩固,虽然网络教育平台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但是带来的教育效果远远超出所付出的精力与资源。扩展大学生学习途径至关重要,例如,将一些关于专业性的讲座,公开课放在网站上,便于没有到现场听的学生在网络上学习,保障了每位大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体系

在模块化教学中,若以专项能力为基础来分开教学,并且每个分区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同学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反馈记录,进行探讨与后续改动。这样做的话,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使之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践的动手能力。教师只有制定完整的教学体系,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以高完成度完成学业,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质量。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高职 工学结合 课程开发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03-01

一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1.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实现学校到职业的转变,缩短毕业生适应生产岗位的时间,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就业,而学生从学校走向岗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工学结合模式使学生在学校长期与企业接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就业岗位。同时,工学结合模式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依据。

2.课程开发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专业目标已确定,即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必须合理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一般要遵循适应性、多元性、基础性、协调性原则,以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紧扣市场发展形势,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训练,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二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现状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加上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开发必须体现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目前,其课程开发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开发动力不足、开发系统性差。

第一,开发动力不足。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艰辛的长时间的工程,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努力研究学生特点、社会发展趋势、课程目标、教学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课程开发和建设。但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非常多,教师不仅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还有科研工作,这使教师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发。

第二,开发系统性差。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解决的内容很多,如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课程门类、教学标准、评价标准、教学环境建设、师资力量等。就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而言,其课程开发包括十几门课程开发,涉及领域广,课程开发不仅是单门课程的开发,而是多门课程的系统开发。而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投入过少、系统性不强。

三 课程开发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1.发展趋势

第一,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主体不应仅仅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应有企业员工,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未来的课程开发主体应由专业教师、企业领导者、行业专家等人组成,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开发内容的针对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内容开发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岗位实际结合起来,理论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课本上的知识,它必须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

2.开发策略

第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从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入手,分析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并将其与高校、中职等学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深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第二,归纳典型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每一个岗位都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而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只能选择其中的典型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课程中的课程内容开发就必须归纳典型任务,确定学生的行动领域。

第三,在课程开发中进行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贯彻教学过程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课程评价应积极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社会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参加维修电工、电气安装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给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出专业的工作鉴定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四 结束语

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越来越成熟和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课程开发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探讨课程开发与建设,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就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法 电气自动化技术 项目课程改革

近些年,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职院校的带动下,我国的中职院校的教学规模以及配套设施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师专业素质也都明显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先进的教育发展需求,对其教学的改革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电气运行与控制技术人才,许多学生也都取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中、高级电工等级证书,但各行各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仍然不足。我国的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主要以理论教学为工作重点,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从而造成供求关系紧张。因此,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

电气专业教改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周边地区的各行各业培养中等电气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以电气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基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成为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电气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现状应做以下改革措施。

(一) 进行校本教材的研修,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院校生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知识的接受、掌握能力相对较差。教学中所用传统教材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的编写方法,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且对中职学生来说,实用性又不强,往往学生因为这一部分听不明白,打消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电气系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组织一起进行校本的研修,针对我校学生现状编制了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使用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法。

现在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调使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即所谓的“三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忽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满堂灌”,这于当今社会强调的素质教育不能同步,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章节次序,把知识点按照教学需要整合起来,某个项目就可以涉及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包括某个章节的内容,以最精简的方式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方法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

(三)根据一体化模式改革课程

课程体系改革关键是用好工作任务分析,也就是要立足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电气实用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和操作,学会典型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各个工作任务对应核心课程:

1、电工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块。

2、电机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

3、机床理论与实践模块。

4、PLC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

5、变频器控制理论与实践模块。

6、照明电路安装理论与实践模块。

7、单片机技术理与实践模块。

七大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能力结构,要求学生参加 “维修电工考证”技术等级的鉴定与考核,使每个学生均能持“双证”毕业。基础理论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自学和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课可适时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专业需求,以此增强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造就“双师型”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加快建设具有合格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启动“技师培训工程”,确定定点(企事业单位)培训基地,实施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每年必须有1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

(五)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应有配套齐全、能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保持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认真安排,严格考核检查,确保学生毕业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技能考核要求。

三、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增多,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应该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做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促进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盛.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