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1
1主要做法和措施
1.1合理设立机构在实现“村财乡(镇)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乡镇“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取消村会计,村会计工作由乡镇“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设总会计1人,记账员1人,负责全乡(镇)各村的会计核算业务;村级只设1名报账员,定期向乡镇“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报账。同时,在县农业局经管站建立了“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各乡镇“村财乡(镇)管村用”的有效运转。
1.2搭建监管网络我县在财政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投入30多万元,给各乡镇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引进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软件,通过中国联通公司青海分公司提供的传输资源与“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互连,建立了县乡联网的“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网络高速、稳定运行。通过网络“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对全县8个乡镇记账服务中心所管理的111个行政村的财务账目进行及时监控。
1.3创新管理体制一是明确中心主任工作职责。要求中心主任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具体对操作人员进行分工,设定其账套管理权限,制定岗位责任和考核制度,对操作人员输出的账表、凭证等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并且及时负责审核各村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正确性,对不符合规定的单据不作为记账凭证依据;审核软件操作员所录入的记账凭证的科目运用及所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一致。二是明确操作员工作职责。专机专用,要求软件操作员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数据:在审核员审核后登记账簿,打印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及有关会计数据的处理工作。严格操作权限,对操作人员操作权限实行严格的控制管理,操作人员只拥有与分工范围内的权限,不得越权或擅自操作。操作人员不得兼任出纳,审核等工作。严格保守自己的口令密码,工作结束后要及时退出系统。严格备份制度,操作员每次结束后必须进行数据备份,每季末必须把数据备份到硬盘或移动盘中,根据规定及时打印现金日记账,年末打印其他账簿。三是明确档案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会计电算化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要求,做好各种资料及各类打印输出的账簿、凭证、报表及其他资料的归档、保管工作,按会计档案有关规定行使职权。
1.4制定完善制度按照网络化监管财务运行的新手段、新要求、新目标,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系列制度,主要有村报账员职责、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财务人员职责、农村集中记账服务中心职责、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职责、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主任职责、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硬件设备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了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1.5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微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一要精心选聘政治性强、素质好、懂业务并已取得相关财会从业资格证书的同志来担任中心财会职责。实行上岗培训制度。二要派出人员参加省经管局举办的电算化培训班学习,以提高电算化水平,更好适应当前的工作。三要专门从北京邀请农村财务系统软件操作运用方面的教师对选聘的财会人员进行培训,选聘的财会人员必须经相关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此外,财会人员和各村报账员及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定期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2取得的成效
2.1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减轻了乡村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促进了农村财务公开规范化、村级管理科学化、办公现代化,有效地解决了手工操作中存在的核算不规范、不统一的老大难问题。
2.2管理规范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控制力度,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减少了村级财务支出。县经管站财务负责人可随时查询,实现了上级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无缝对接。通过查询监管系统,上级监管部门(即“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责令改正,有效控制了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库存超额及贪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村级资金安全。这样,既增强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又杜绝了村干部乱支乱花现象,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2.3实时监控。“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可以随时检查记账进度、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的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权限对所有村级财务和村务、财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的完整性、真实性等进行全面的监督、控制和管理。
2.4远程查询。针对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农村集中记账监管中心”可通过“网络系统”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查询,了解真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2
(一)加快农村审计的立法立规进程
法律法规是农村审计工作的依据,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农村审计质量和权威的重要保障,必须加以重视,加快立法立规进程。根据农村审计法律法规的现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修订《审计法》或对《审计法》做出司法解释。《审计法》是指导和规范所有审计工作的法律依据,农村审计作为其中一种,《审计法》应专门予以体现。要有专门的农村审计法律条款,明确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二是制订农村审计准则。农村审计工作不同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或内部审计,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农村审计准则应与农村审计性质相适应,应由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和处罚处理准则构成。三是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审计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应请审计方面专家和农村经管部门共同参与,联合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彰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的专业性和农村审计的特殊性。四是把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升格为条例。农村民主理财是农村审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农村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的特点之一。但目前的农村现有的民主理财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都不强,致使许多地方民主理财流于形式。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文件升格为规定,以提升约束力和执行力。建议可由省人大制定和颁布地方《农村民主理财条例》,作为民主理财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
(二)建立有权威的农村审计组织机构
农村审计组织机构是农村审计工作的载体,有权威的农村审计组织机构是改善审计工作环境、提高审计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审计的组织机构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农村审计机构的行政职能。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规定农村审计具有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职能,赋予农村审计机构行政执法权、审计调查权和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置处罚权,使农村审计真正做到权责对称。二是保证农村审计机构经费的独立。农村审计机构经费的独立是保证审计组织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试想,审计机构没有一定的经费,其业务活动如何开展;若经费受制于其他单位或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独立性就难以保证。由于农村审计具公益性和服务性,这就要求国家财政对农村审计经费作一定的安排,并且要有一定的标准,不得随意变更,以保证农村审计工作的独立。三是建立独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本着精简、效能、垂直的原则,结合农村审计特点,建立农村审计机构。审计署应建立农村审计指导司,加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农业部可建立农村审计司,具体负责全国的农村审计工作。省、市审计和农业部门也应建立相应的机构,使农村审计机构自成系统和相对独立。应重点加强县级以下农村审计机构建设。建立县、乡镇(区域)、村三级农村审计的组织网络,把县级建成权责对称、相对独立的农村审计工作中心,行使业务指导、重点审计和委托审计的工作职责。对欠缺审计力量的部分乡(镇)农村,以区域为单位建立区域农村审计小组。对具备农村审计条件的乡(镇、街道),经县农业局授权,可由乡人民政府负责组成审计组,行使本乡(镇)的农村审计职责。村级可以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为依托,逐步建立村级内审小组,作为农村审计的一个必要补充,行使本村内部审计职责。
(三)建立一支适应农村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队伍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3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地区农牧区的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引导鼓励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增设服务网点或延伸金融服务。力争用两年(-年)时间,解决地区现有13个金融机构镇的金融服务问题,确保此类地区农牧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二)基本原则:做好金融机构镇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运作。按照市场导向、节约成本、审慎经营、严控风险、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金融机构镇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自觉服务“三农”意识,多渠道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金融机构镇农民群众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坚持风险防范。注重健全内控制度,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坚持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增强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
二、工作职责
为解决金融机构镇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问题,改善农牧区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府部门、监管部门、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一)政府部门
1、各地区要根据指导意见引导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在县域增设服务网点或延伸金融服务,协调公安部门对提供流动服务或设立临时网点的金融机构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资金安全。
2、各地区要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对在偏远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给予支持,通过减免营业用地及用房费用、对网点进行适当补贴等方式减轻银行业机构设点成本压力。
3、各地区要积极协调国土、消防、电信、通讯等相关部门对加快推进金融机构镇网点建设的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惠和支持。
(二)监管部门
1、银监分局对于在金融机构镇申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新设机构网点的,予以优先审核。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做到快审快批,限时办结。
2、银监分局对在金融机构镇设立的机构网点或采取流动服务方式的应加强合规性监管和监督检查。设立简易网点的机构,须经银监分局审批、获得金融许可证后才能营业,并根据营业时间,对外予以公告。采取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方式的机构,须在银监分局备案,并由银监分局出具公告,在服务地点张贴公告并取得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方能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需出示工作证件。银监分局要严肃查处在空白网点乡镇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风险控制不到位、超业务范围经营、服务不规范等行为,并对其信贷投向加强跟踪监测。
3、银监分局要积极指导和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建立法人内控、行业自律、外部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体系,确保金融机构镇新设网点或延伸服务稳健、持续运行。
4、对撤并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实行计划管理和指标控制,乡镇机构网点原则上不予撤并。对于确需撤并的,法人机构应提前做出下一年度的乡镇机构撤并计划,于每年十一月末前,报送银监分局审核。另外在、市区内欲增设网点的涉农金融机构,原则上须首先解决一个空白网点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
5、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造,通过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提高支农服务水平。
6、建立空白网点乡镇金融服务情况评价考核体系。银监分局将对涉农金融机构支持空白网点乡镇金融服务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该机构业务准入、综合评价、行政许可及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要对解决空白网点乡镇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在支付结算、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四)涉农金融机构
1、涉农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设立简易网点、定时定点上门服务(以下简称“流动服务”)、布设ATM机或POS机等金融机具及推行农户联络员制度等方式解决空白网点的金融服务问题,流动服务每年应不少于两次。
2、涉农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风险防范意识,在推进金融机构镇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从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防范风险、落实责任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措施,严格风险管控,防范案件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市:蓄集乡空白金融服务由市联社蓄集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州分行共同解决,市联社蓄集信用社为第一责任单位,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农业银行州分行为第二责任单位,通过流动服务方式解决。
(二)县:漠河通过行政区划变更已隶属于茶卡乡,由县联社茶卡信用社全面提供金融服务;铜普镇金融服务由县联社察汗诺信用社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年县联社察汗诺信用社迁入铜普镇后,仍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三)市:镇空白金融服务由市联社和农业银行分行共同解决,市联社为第一责任单位,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农业银行分行为第二责任单位,通过流动服务方式解决。
(四)县:乡空白金融服务由县联社察苏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县支行共同解决,县联社察苏信用社为第一责任单位,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农业银行县支行为第二责任单位,通过流动服务方式解决。沟里乡空白金融服务由县联社香日得信用社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香加乡空白金融服务由县联社香日德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县支行共同解决,县联社香日德信用社为第一责任单位,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邮政储蓄银行县支行为第二责任单位,通过流动服务方式解决。
(五)县:6个空白网点金融服务由县联社解决,县联社江河信用社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舟群乡金融服务;龙门信用社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木里镇、阳康乡金融服务;联社营业部通过农户联络员制度和流动服务方式解决织合玛乡、生格乡、苏里乡金融服务。
四、工作要求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4
一、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营造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镇政协活动小组把协调好各方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主要是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了县政协对我镇政协工作的关心。今年县政协多次到我镇调研指导工作,为我镇政协工作的有序开展明确了目标。二是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重视。镇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将政协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重大决策都前主动找多名政协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并邀请4名政协委员参加了作风述职述廉评议活动。活动小组也自觉摆正了位置,自觉服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三是加强了与委员的联系。通过组织学习、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委员的思想状况及工作情况,为他们履行职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使8名委员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建立朋友关系。在委员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为委员排忧解难,维护委员的合法权益。
一、积极引导委员学习,提高委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镇政协活动小组抓委员的学本文来源:文秘站 习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委员集中学习。坚持每季度组织委员集中学习1次。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县政协下发的文件及领导讲话,镇党委、政府对重要工作的安排部署文件等。二是要求8名政协委员对集中学习时所发的资料开展自学,同时要求对时事、民生给予关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8名政协委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提高,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洞察问题的能力。
二、认真组织开展调研,认真履行政协的工作职责。我镇政协活动小组要求全体委员围绕想全局、议大事、抓重点、办实事的工作要求,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政治协商方面主要表现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组织的重要会议,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镇党委、政府作决策出点子,当参谋。在民主监督方面主要是通过会议监督、现场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对镇党委、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民主监督。如今年我镇政协活动小组所提《关于硬化环湖东南路的建议》被确定为县政协重点提案,县交通局领导干部多次到××实地勘验,确定施工方案,并邀请了3名政协委员参与其中,3名政协委员结合提出了将入村9个路口并入环湖东南路硬化工程、上坝—下坝段实行满灌等合理化建议。这样,既可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解决上坝—下坝段交通拥护和农业生产需要的实际。经过各方力量的努力,现环湖东南路硬化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全线贯通。且9个入村路口现已完工3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农业生产,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政协委员在视察××3个烟站烤烟收购情况后,结合××的实际,认真分析了老百姓的交烟情况,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建议,严把品种关,为来年烤烟生产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参政议政方面。主要是组织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意,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政议政。如年初镇党委、政府在起草是《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多次征询政协委员的意见,并邀请了3名政协委员参与报告起草工作,3名政协委员在地起草过程中,结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镇党委、政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组织实施几件民心工程,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公开,以广大群众都知道镇党委、政府今年想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实事。镇党委、政府采纳了政协委员的建议,确定了实施七大民心工程,现七大民心工程基本完工,民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鼓励委员建功立业,努力为政协组织增光添彩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5
今年县委县政府围绕提升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县建设需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出了“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任务。我县联合浙大相关规划机构对我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明晰了“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四大建设目标,并根据建设目标制定出台了《中国和美家园建设规划纲要》和《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实施意见》。一是编制相关规划。按照“中国和美家园”建设规划纲要和2009年“中国和美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联合有关机构编制完成绿化特色村规划、景观节点规划和23个村的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制定出台了“中国和美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了资金项目整合投入新农村建设,落实镇村工作职责,健全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和建设保障机制。
2、强化建设,提升环境
以“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为主抓手,整合“十百工程”建设,开展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和乡村绿化工程,大力推进“山水美”工程建设,着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城乡面貌。一是在垃圾集中整治方面。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运作顺畅要求,全县166个行政村添补垃圾箱累计20315只;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保洁队伍机制,专职保洁人员达到1090人,新增垃圾收集房120座,达到222座,新增垃圾清运车767辆;完成压缩式垃圾设备招标工作10台,新增垃圾运输车15辆。截止目前,全县清运焚烧垃圾共计36000吨。二是在绿化建设方面。坚持“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理念,按照《年度绿化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采取部门乡镇分片包干推进方法,落实全年绿化工作任务,完成绿化面积累计7700亩,完成整个绿化量的75%。三是“一沿两环”方面。全县拆违、拆旧、拆破面积4万平方米,墙面洁化白化161万平方米,河道整治51公里,道路建设23.4万平方米,公共公益设施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改厕5476户,新建生活污水处理池8687座。建设工程完成计划任务的92%。
3、统筹安排,合力推进
围绕“中国和美家园”建设要求,协调安排、合力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部署。根据市新农办的要求,结合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载体“农村改革深化年”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以《关于印发六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形式分解落实至有关部门。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落实,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办公室联度会议制度,分析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加强工作督导,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二是扎实创建实验示范镇村。提出1个实验示范镇和6个实验示范村的创建目标。根据市农办有关文件,对考核指标进行了细致分析,进一步加大了对创建镇村的工作指导和服务力度。通过市委党校集中培训,进一步明确建设意义和建设要求,召开了两次现场推进会,创建村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做法,强化了项目抓手推进建设。
4、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农村深化改革,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一是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成效显现。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从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开始运转以来,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7000亩,完成市下达我县全年任务的85%。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县成立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依法开展涉及土地流转纠纷的调处和仲裁工作,维护土地流转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二是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成运行。建立林权交易服务中心。月底县森林资源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受理林权流转登记4宗,累计流转面积5169亩。今年上半年总共新增林地流转面积3万亩,总计达到8.2万亩。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林业局与银行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登记备案等工作。全县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850余万元。三是搭建农村金融平台。今年县政府出资一亿元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融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已与省农业开发银行达成初步融资意向,目前相关手续已经报省农业开发银行。承担省农办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任务,启动县农业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工作,进一步破解农村发展中的资金要素制约。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职责范文6
论文关键词 黔东南 农村产权 配套措施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大量的土地、房屋、林木等“死资产”如何变为“活财富”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推动农村产权改革是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平等交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举措。产权是法律经济学中核心的概念,产权是市场主体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是激发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动力。农村产权制度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性制度,意义重大。因此,课题组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切实掌握黔东南州农村农村产权改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
一、黔东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情况
近年来,我州按照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从林权制度改革入手,逐步深入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等领域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取得很大成效。
(一) 我州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目标。确权是产权流转的前提,关系到农村产权规范、顺畅流转的是否安全的大事,只有产权界定清晰、归属明确才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1.全州林权确权登记发证已经完成。黔东南州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也是全国7个杉木中心产区之一,有“宜林山国”之称。贵州省10个重点林业县8个在黔东南。全州现有林地面积3305.7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2.7%。其中,集体林地3203.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96.9%;国有林地101.9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全州森林面积2857万亩,活立木蓄积达1.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44%。截止2014年5月31日,全州共完成确权勘界面积3033.7万亩,完成发证面积2938.30万亩,面积发证率达96.9%,发证户数78.76万户,发证本数83.31万本。全州农村林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经完成,现在认真开展“回头看”和查漏补缺整顿,抓好林改档案规范建设及移交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圆满完成确权发证扫尾工作。
2.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州共有承包农户89.49万户,面积266.36万亩,分别占当年总农户数和总耕地面积的99.11%、99.80%。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88.76万本,发放到户率为99.18%。2013年,我州出台的《2013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权属合法、数据准确、界址清楚基础上依法逐户登记,深入做好数据符合、公示、建档造册等工作。”“建立州、县(市)、乡(镇)完整的基础信息平台,为流转奠定基础。”
3.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向全州推广。雷山县作为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2年9月率先在该县朗德镇上郎德村和大塘乡掌坳村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野外实地测量5398宗2700亩。二是完成了农村宅基地丈量及现状调查3170户253600平方米。三是完成了503户房屋80480平方米的测绘工作。四是完成了9个村的林改核实工作,并对出现问题的1 8户进行核实更正,对漏山的32户进行补登,对需重新勾图的150户220宗地进行了重新勾图认定。五是集体水利工程建设用地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对使用人合法取得的农村饮水工程、农村蓄水工程、农村渠道灌溉工程及小型池、塘工程等农村集体水利工程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登记造册,完成了11条水沟、1口山塘、39个饮水工程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二)积极引导全州农村产权流转
全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2.5万亩,其中:转包9.8万亩、出租10万亩、互换1.2万亩、转让1.1万亩、入股0.43万亩,分别占全州农村土地经营流转面积的43.64%、44.45%、5.36%、4.71%、1.84%。我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做法来进行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方式。以转包形式流转经营权的占43.64%、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占44.45%、以转让形式流转经营权的占4.71%、以互换形式流转经营权的占5.36%、以入股形式流转经营权的只占1.84%。
(三)逐步建立农村产权流转配套措施
一是逐步建立州、县(市)、乡(镇)农村产权管理交易平台。已经组建州农村产权管理与交易中心,16各县(市)均已成立农村产权管理和交易中心机构,人员、场地、资金已经陆续到位,初步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的管理服务平台。二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森林、林木、林地交易活跃。2008年成立了黔东南州林业要素市场管理中心,开通黔东南州林业要素市场网站,积极为林农、企业提供林业信息、木材拍卖等服务。2009年全州各县市均成立了林业要素市场管理中心等临时机构开展木材拍卖交易工作。截止目前,全州已有林权交易服务机构有11个。三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工作。2009-2010年,州林业局制定了《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东南州林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黔东南州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目前,全州林权抵押森林面积7.05万亩,抵押贷款金额13042万元,其中农户贷款1772万元。四是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2010年成立贵州省首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黔东南州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五是政策性森林保险覆盖全州。2013年政策性森林保险全州铺开。截止2014年6月,全州完成森林投保面积1397.58万亩,面积覆盖率达50%。其中,公益林投保面积1386.83万亩,面积覆盖率100%;商品林投保面积11.75万亩。并采取“保险跟着林权抵押贷款走”措施确保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黔东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州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很多有待完善,许多领域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
(一)我州林权配套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
虽然林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经完成,但林权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进缓慢。一是抵押贷款后林权的变现处置难,贷款使用、偿还存在“道德风险”,没有担保公司愿意为林权抵押担保。二是县级评估机构缺失,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不规范。三是林权抵押贷款因政策、资金支持不力,贷款担保、贴息政策很难落实工作推进难度大。四林权抵押贷款期限短,很难满足当前林农的贷款需求。国家林权抵押贷款期限政策因林业周期长放宽到8-10年,但各银行现有贷款期限过短,一般只有1-3年,且多为流动资金放贷,满足不了林业生产需求(流动资金不能享受国家林业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五是林农参与林业的积极性不高,原动力不足。六是农民自主经营与林业规模经营的矛盾等。
(二) 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有的乡镇、村干部对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缺乏了解,理解和认识上有偏差,承包地流转不规范,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影响交易安全和稳定。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小、短期化。受流转期限短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更多采取“短期行为”,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虽然州、县(市)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与交易中心,但实际在岗人员仅有81人,人员、经费不足,特别是专业人员匮乏,难以满足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工作。同时,职责不明确、职能重复交叉问题。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贯彻力度不够。
(三)制度瓶颈制约,农村产权流转受到限制
按照《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明文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均不得直接出让,转让或出租;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也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担保法》和《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农民的生活保障,不能进行抵押担保贷款等。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后,如果不能进行实质性流转和突破,将资源变为资本,直接会影响改革,难以实现城乡之间资源互动,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三、黔东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农村产权流转奠定坚实基础
州、县(市)级政府要切实加大财政支出,将用于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2013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国土、住建、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紧制定完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措施办法,狠抓落实,争取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使用权)、农房等产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二)加快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管理交易的平台
农村产权管理与交易中心是为我州农村产权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产权鉴证、政策咨询、组织交易等服务的机构。州、各县(市)要加快落实人员编制,通过调动、招考、遴选等方式补充岗位人员,在人员、场地、资金及时到位,制定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如浙江温州2013年出台的《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产权交易的受理范围、产权交易的方法和程序、交易行为规范以及争议解决程序等制度措施。
(三)健全要素市场,推动我州农村产权流转规范有序展开
1.完善林权要素市场,健全我州森林、林木、林地交易的市场体系,为林业经营者提供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融资和林权证管理与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设和扎实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
2.大力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中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政策。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当前要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存量调查,准确掌握我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情况,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四)整合部门力量,合力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