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分析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策略

随着无线宽带的不断发展,使得移动运营行业面临着无限的机遇和调整,借助诸多技术,保证宽带的高性能,实现用户量的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冲击,使得基础业务出现流失的问题,使得整个网络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例如,缺乏多接入技术的融合性,协调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业务类型,进行有效的分区,使得效率不高;智能终端出现数据量的大幅增加,使得整个网络面临压力。因此,要发挥PCC无线信道的优化措施,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有效控制,加强融合策略的控制,达到管理的精细化运营,在根本上提升竞争能力。

1全面分析PCC架构策略控制原理

为了有效防止互联网运营中的网络管道化情况,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大附加值,形成具有高竞争能力的业务,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供网络对用户的感知和理解,立足客户和业务,形成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PCC架构形成,满足网络中融合策略的施行。PCC能够将业务与网络进行积极结合,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对设备的要求直接降低,将动态的业务状态进行下达,功能主要体现在策略、基肥以及业务方面的控制。在PCC架构中,主要包含几个实体。首先是PCEF,主要功能是对策略和计费进行有效执行,完成对数据的检测、对相关融合策略的执行以及相关内容的计费;PCRF完成的是策略基肥,向PCEF传递业务数据,实现网络控制的功能;AF完成的是应用的功能,进行动态策略和计费;SPR执行的是用户的属性和存储的功能,主要涉及用户的相关信息。

2对融合控制方案的全面介绍

2.1对融合策略控制方案原理的介绍

在PCC架构基础上,将其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网络中,积极实行融合的控制策略。将PCC功能项WLAN进行拓展,发挥其在数据分流过程中的智能作用,达到四网协同的效果,实行PCC与多连接管理的有效结合,达到对海量数字的积极管控。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对3G的策略动态控制已经基本实现,也将其反应在LTE的相应规范中,实现对用户信息、等级业务、动态等信息的策略控制,实现网络动态资源的有效调配和使用。但是对于某些尚未明确的功能,需要强化网络的融合功能。在当前,国籍上比较常用的是S9a接口的融合策略方案,具有较为复杂的网络架构,主要包含了固网和移动网的策略控制方式,最终客户的反应需要由相应的对策控制机制加以支持。在实现融合之后,整个架构能够彰显清晰性,整个环节更加简洁,在单一策略的支持下,完成对业务的统一管控。在这种架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对PCC融合策略控制的实验网,也就是将WLAN网络接入PCC的相应单元,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有效策略控制。

2.2对实验情况的介绍

在PCC与Q0oS的控制架构的影响下,能够在特定业务的基础上,实现QoS的有效控制,也就是说,结合不同的业务类型,形成不同相应等级的服务承载通道。例如,针对视频以及一些高收益的业务类型,提供更高级别的网络转发,达到对业务的准确对接,保证宽带高等级服务的实现,引导网络资源过度到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业务类型,实现运行效率的提升。首选,针对用户的却分策略,要结合不同的用户等级,确认不同的QoS服务类型。例如,对于服务等级不同的客户,提高不同的宽带限量。另外,针对时间的区分策略的控制,尅在PCRF的基础上,对时间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相应的QoS策略。例如,在网络处于空闲的状态下,可以提升速率,而在网络繁忙的时候,将速率进行有效的降低。抑或是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对某些客户提供优先权,实现对速率的有效保证,要维护这部分使用者的切身体验。对累积量的控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收费方式上的方式较多,套餐较多,但是,在网络中,鉴于一些客户对网络资源的占用,使得其它用户很难正常应用,有失网络资源使用的公平性。借助PCC的QoS控制,将PCFR与APR进行整合,实现对累计使用的有效统计,动态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策略,在达到配额之后,速率再进行降低。由此可见,PCC的使用对于WLAN的管控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实现网络融合策略的控制。

3对PCC架构优势的介绍

与传统的以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分发网络相比,融合后的内容分发网络更具优势。首先,在内容方面更具融合性与互通性。主要是将内容的缓存与分发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彼此之间的主动性的交流与沟通,给整个业务的发展带来活力。其次,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在PCC网络架构的影响下,所有内容进行了集中的管理,实现对整个网络资源的统一性的分配,尤其是将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达到资源的共享。再次,实现推拉的有效结合,在有效提升现有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加适应用户需求的多变性。第四,网络融合性增强。在转码技术的支持下,全面发挥了网络的作用,有效应用了QoS,将3G网络与WLAN进行了全面的结合。

4结束语

综上,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的不断延伸和发展,移动数字业务和职能终端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数字量急剧攀升,需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进行优化和控制,强化协同和融合策略的制定。在此目标下,全面分析了PCC策略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基本环节和流程,加强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网络之间的协同性增强,需要形成统一的架构,制定合理的融合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满足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马琳.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服务技术架构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2]王健,毕厚杰.研究热点: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通信,2009,01:16-20.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2

【 关键词 】 移动互联网;恶意软件;样本自动化分析

1 引言

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手机应用软件(APP)层出不穷、繁荣发展。但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和开放性,手机木马、手机病毒等各类恶意APP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增粘,安卓平台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

根据360安全中心的《2012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2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新增手机恶意软件样本174977款,同比2011年增长1907%,感染人次71664334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160%;其中,Android平台以新增样本123681款,占全部新增样本数量的71%,感染量达51746864人次,占恶意软件感染总次数的78%,成为手机恶意软件的主要感染平台。2012年12月,其更以单月新增30809款达到历史新高。

恶意软件导致的移动终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严峻,相关负面报道的不断出现,例如2011年12月,一款名为CarrierIQ(简称CIQ)的内核级间谍软件被曝光,该软件会暗中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甚至每按下一次键盘都会被秘密地记录在案,并将手机内容上传至网络,让手机用户对隐私泄露产生恐慌。

随着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严峻,智能手机终端个人信息保护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迫切需求制定移动互联网软件安全标准,研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恶意软件监测、分析和查杀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为用户提供安全可控的移动互联网安全产品和服务。

2 手机恶意软件自动分析检测技术发展

对手机恶意软件的样本进行分析和鉴定,需要有一套自动化的分析和检测系统。目前,对手机恶意软件样本的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两类。

(1)静态扫描技术:包括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特征码扫描匹配技术,另一种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样本识别与分析技术,例如项目承担单位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样本人工智能分析技术,亦即:在建立大量已知黑白样本的训练集基础之上,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对程序文件的静态、行为等特征进行抽取,建立一定的机器学习模型,经过对新样本的不断训练,训练模型将在检出率和误报率之间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从而实现对未知恶意软件的智能启发式识别能力。

(2)动态行为分析技术:即在一个特定的模拟环境中,监控应用软件的行为,建立恶意软件行为的动态模型,形成一系列恶意软件行为的规则库,通过实时监控识别未知的可疑恶意软件。

3 360移动互联网恶意软件检测分析平台

3.1 系统总体架构

360移动互联网恶意软件自动化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3.1.1终端恶意软件查杀

恶意软件查杀的技术路线主要从客户端和云端实现恶意软件的监控与防御――在手机客户端实现主动防御功能,在云端实现联网云查杀的接口服务。其中,主动防御是对系统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即当发现手机客户端有异常行为,如未经用户同意即发送付费短信,或者私自联网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拦截,并且明确提示用户(由用户决定是否继续此行为以及对该软件的后续处理)。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由于软件信息不够透明,用户可能仍无法定性软件是否真的为恶意,因此仅有主动防御对于根除恶意软件是不够的。采用云安全系统设计,用户可以通过与服务器的交互进行“云查杀”――由手机客户端提取该软件的特征码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即时校验,然后返回该软件的具体信息向用户展现,帮助用户做出准确判断。

3.1.2服务器端手机恶意软件样本自动化分析检测

通过对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特点及其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选取和使用相应的自动化分析技术和软件权限检测技术。从安装与卸载、程序访问权限、数据安全性、通讯安全性以及人机接口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对手机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检测,防止非授权访问、异常执行等。

主要包括三部分技术实现:静态的智能终端恶意代码识别技术;智能终端恶意代码样本收集和特征提取技术;基于动态分析的权限识别技术的实现。

3.2 云端手机恶意软件自动化分析检测技术

360在云端实现软件安全性分析与权限检测的技术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

(1) 静态的智能终端恶意代码识别技术

恶意代码的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静态特征的恶意代码识别技术、基于动态分析的恶意代码识别技术,本工具研究中将采取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的技术路线。

基于静态特征的恶意代码识别技术基于样本分析软件的生产者、软件唯一ID、签名证书信息、版本、安装包文件特征(每个文件大小、数量、时间)、可执行文件特征、权限等静态特征信息,对可疑程序进行分析和特征匹配,从而判断是否为恶意代码。

通过反编译软件包的源代码并对源代码进行扫描,找出具有恶意代码特征的片段,并对其进行分析。关键分析涉及吸费行为、个人隐私、联网行为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行为,如图3所示。

(2) 基于动态行为监控分析的识别技术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立系统底层检测模块,使其能够检测、拦截、记录恶意使用某些敏感权限的行为。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钩子技术(Hook)来检测对敏感权限相关API的调用行为。

建立系统底层模块是指对现有的系统源代码进行改造,加入安全检测模块。检测工具可以对软件运行过程中的发送扣费信息、非法链接、非法内容、盗取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进行检测、记录和处理。其流程如图4所示。

使用Hook技术对调用系统敏感API的行为进行检测。应用程序请求系统服务时,首先调用智能终端上的系统函数库,然后由系统函数库对智能终端设备内核API进行系统调用。在进行用户级调用和系统调用时设置监听拦截器,对应用程序调用信息进行监听、收集,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检测引擎,检测引擎提取软件行为库中的软件行为模型与监听拦截的系统调用信息进行比对,将比对信息传递给分析引擎,分析引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软件的行为特征。其流程如图5所示。

4 基于海量用户群体智慧的恶意行为分析

手机恶意软件的自动化检测技术仍处于其发展初期阶段。由于手机应用的特点,应用的部分敏感行为需要结合用户实际操作场景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这给完全自动化的检测带来的障碍。

我们正在尝试在360手机卫士软件中引入用户举报反馈机制,由海量用户对特定应用软件进行涉及用户隐私信息的敏感操作进行判定,并将判定结果及上下文信息回传至云端,在云端形成海量用户对应用软件行为的判定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实现对软件恶意行为的分析。其基本原理如图6所示。

360手机终端主动防御模块,对用户每款软件的行为判决,回传到云端。云端有了亿万用户对各款软件的投票之后,能够根据真实用户对软件行为的评判,利用群体智慧,完成软件的恶意行为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包括三个核心模块。

1)MapReduce计算框架。云端可以灵活地选取不同时间窗内的用户评判,利用分布式计算,快速得出结果,并做交叉验证。

2)智能用户分类算法。采用聚类/分类算法,根据用户的安装软件情况,以及对软件行为的判决,将用户划分为若干类,得到分类用户的特征。在时间轴内迭代计算,不断调优用户的特征参数。

3)采用多种维度的计算方法,如二分法、参与度/覆盖度排名、90%置信区间等算法,结合用户特征参数,综合计算软件的恶意行为的可信度。

5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恶意软件的爆发式增长,恶意软件自动化分析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在传统的PC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静态分析和基于行为监控的动态分析方法,依然适用于手机恶意软件的自动化分析。与此同时,针对手机应用的特性,对于软件恶意行为的判定依赖于用户操作场景,给自动化分析带来障碍。

在此方面,奇虎360公司开始尝试依据海量终端用户对特定敏感行为的举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提升样本自动化分析的能力。

基金项目:

本文研究工作得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移动应用软件的认证管理软件开发》(2012ZX03002029)支持。

作者简介:

卞松山(1981-),男,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任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安全团队技术经理,主要从事手机应用软件的安全分析检测的产品技术研发工作。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3

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高速阶段,用户的绝对值增长量维持在1亿每年,参与厂商的范围也有单纯的运营商、SP/CP厂商变为运营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硬件厂商、团体/个人应用开发者等多元化的格局。而在营收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十分迅速,预计今年移动互联网整体营收将会达到633亿元。

易观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参与者以及市场竞争格局、产业链规则快速变化的背后,移动互联网市场高价值节点也产生了多次的迁移,而这每一次的迁移都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霸主,从而又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促动并改写着行业的发展。反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认为移动互联网的高价值节点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

1.移动增值服务。依托于运营商的生态体系,借由SP等渠道资源,形成自身应用及内容与用户端的对接,是那个时代的重要价值洼地所在。虽然大部分的利润被运营商所攫取,但是综合来看,移动增值服务的业务模式仍然成就了不小中小型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如空中网。

2.移动互联网入口。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应用及内容逐渐多样化。用户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渠道成为厂商竞相争夺的焦点所在。典型的手机浏览器、无线搜索、移动IM都是围绕着入口而进行的争夺。这一阶段的变革也催生了很多的新入企业,典型如优势科技。

3.一站式应用平台。由于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内容的不熟悉以及终端操作不便等限制,移动互联网用户有一站式使用网络内容的潜在需求,也正是这一种潜在需求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价值洼地从网络入口向一站式应用平台的转移。这一阶段的厂商主要是基于上一阶段发展而来,是价值的进一步延伸。

4.应用及内容生态体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网络使用度逐渐加深。其应用及内容的需求产生更为多元化的细分,原有的一站式应用平台此时很难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时针对于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借助于合理分配机制以及良性生态体系吸引了大量的应用开发者的应用及内容生态体系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高价值洼地所在。这一阶段的典型的模式如苹果App Store。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安全评测关键技术;安全隐患;终端

0引言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衍生品,在当今社会应用中非常广泛,并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性。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2G、3G、4G技术应用非常普遍,当今提出的4G+,5G也正在研发中,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变得更加全面。应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设备是智能手机、PC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例如网络购物、网络转账、网络支付等。近些年来,智能移动设备的崛起,使得不法分子得到了可乘之机,严重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为了保障移动用户的隐私安全与财产安全,必须要不断加强移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我国移动行业健康发展。

1影响移动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因素

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所衍生的技术,主要归属于无线网络技术中。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也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影响移动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既包括网络因素、系统因素,同时也包括硬件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弊端现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为安卓、IOS、Windows,这三者使用量占据总移动系统的98%以上,其中,安卓与IOS主要是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Windows主要针对PC电脑。但任何操作系统自身都存在着一定漏洞与技术缺陷,网络黑客会运用网络技术攻击操作系统漏洞。苹果手机所使用的IOS操作系统是以安全性、流畅性、稳定性著称的移动操作系统,但依然存在Mail信息泄露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mail终端处理安全连接中存在安全漏洞,黑客通过该漏洞盗取用户信息。很多黑客通过攻击邮件服务器,获得用户mail账号与密码,或者直接盗取用户相关信息。安卓系统的系统漏洞相比IOS只多不少,由于安卓平台更加开放,黑客更容易侵入安卓系统中。

1.2钓鱼诈骗现如今,很多不法分子通过购买客户电话信息,并向用户发送相应的病毒网站,例如某某网站邀请参加抽奖、某某网站购物代金券领取等,很多初次接触移动网络用户或贪小便宜用户会登录自己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之后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由于移动网络病毒都具备一定的隐秘性,移动设备在中毒之后不会出现明显问题,往往病毒潜行形式,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将不法信息传输给“联系人”,并能够读取联系人的姓名,提高欺诈信息的可信度,近些年来这种欺诈新闻也不断出现。

1.3恶意扣费恶意扣费主要是因为一些流氓软件所导致,例如智能手机生产商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在手机中安装一系列的扣费软件,特别是我国独有的山寨机,其安全性漏洞更多。这些扣费软件虽然无法自动操作用户系统扣费,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购买业务,进而造成扣费。还有一些病毒软件,会潜入系统后台偷偷地运行。由于当今智能手机通常为4G内存起步,一两个后台软件不会影响手机正常使用,导致手机出现持续扣费问题。

1.4后台操控由于当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涉及到了网络数字财产问题,例如支付宝、股票软件、Pay系统(苹果Pay、三星Pay等),很多黑客可以通过操控这些软件实现远程消费(无法提款),进而给移动用户造成财产损失。例如16年出现的支付宝资金凭空消失问题,通过查询账单才发现,出现了很多网购记录,购物资金为3000多元。通过对受害者手机进行调查分析,由于该用户用手机访问了不良网站,并下载了相关的软件,导致手机内部中毒,最终造成支付宝被盗取等问题。

2移动互联网安全评测关键技术分析

造成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分为硬件问题、系统问题、网络问题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硬件安全评测硬件安全评测主要是移动终端设备自身的问题,首先要保障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由于移动互联网需要采用wifi技术、4G技术等,因此,需要针对这些网络硬件开展安全评测。首先,网络硬件设备需要一个较好的运行空间,包括温度、湿度、抗静电、抗干扰等。其次,要分析移动互联网整体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硬件设备设置一些安全措施,例如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盗措施等。

2.2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评测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保障移动互联网安全的轴心,黑客想要攻击用户移动设备,首先要侵入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中。例如病毒、木马等都通过移动终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再通过移动互联网攻击移动设备。对于硬件安全能力来说,通过移动终端硬件保护芯片能够保障移动通信终端内部基带、闪存安全,保障终端数据、终端参数、用户数据不被篡改与泄露;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操作系统作为移动终端的软件,如果整个终端操作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会影响全体用户的移动网络安全。包括用户信息发送、拨打电话、数据连接等。因此,可以针对操作系统终端设置安全措施,保障操作终端不断被侵犯;对于应用安全方面,要保障移动设备的软件安全,包括软件的安全认证机制、安全配置、开机启动程序等。例如当今智能手机都设有指纹解锁,通过用户指纹能够支付数字财产(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安全措施。

2.3网络安全评测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评测主要包含对互联网与接入网的评测。因此,想要保障网络安全评测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出发。其中,互联网主要涉及到交换机、路由器、接入服务器等通信线路;接入网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交换中心、无线路由控制器、无线业务支持点、网关等。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病毒侵入、网络攻击、非法访问、远程监听等。因此,需要保障网络安全评测的全面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漏洞扫描:通过对互联网相关网络关键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工作,防止黑客通过网络漏洞攻击移动设备。定期扫描漏洞能够防范于未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2)安全补丁:如果在漏洞扫描中发现漏洞问题,要通过安全补丁给予修复,用户需定期查看移动设备是否运行了升级补丁,进而修复系统漏洞。(3)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一种网络防线权限认证的形式,在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中,需要开展身份认证,如果身份认证有效,即可允许网络访问,如果身份认证无效,即阻止网络访问。(4)数据加密:数据加密主要分为网络加密和应用加密。网络加密主要是对传输数据进行转码,达到指定IP之后再解码,避免数据在传输途中被盗取;应用加密主要是对应用软件实施加密,例如手势解锁、数字解锁、指纹解锁、虹膜解锁等。(5)数据备份:由于移动系统被破坏很多杀毒软件无法彻底根除需要刷机,或导致移动设备无法开机,这就会导致用户数据丢失。因此,可以在移动设备中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充分利用当今的云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终端中,保障能够恢复用户数据。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衍生品,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智能手机,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其不仅包含用户信息,同时也包含数字财产。因此,必须要加强安全评测技术,保障网络硬件、网络终端、移动互联网等的安全评测,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2407-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潘娟,史德年,马鑫等.移动互联网形势下智能终端安全研究[J].移动通信,2012.

[3]陈尚义.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截止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1亿人,智能手机用户数超6亿人,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上网的第一大终端,且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导航等移动互联网设备也开始随着市场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从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来看,其具备可移动性、可识别定位性等特征,不仅降低了用户在信息查找上的成本代价,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营销的传播速度。

1移动互联网对服务营销的改善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移动性,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信息,现正冲击着人们传统查找信息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服务营销过程中,用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在线资源共享以及网络信息快速传递等,从而实现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现如今,已经有许多服务型企业开始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移动互联网对服务营销的改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善了服务的无形性

传统服务具有无形性,这让消费者很难针对服务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比较。当移动互联网融入服务行业以后,许多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对自己经历过的各项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且评价内容可以进行公众分享(例如随手拍照上传、朋友圈分享)。当其他消费者也需要有相应服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直接看到此类服务的用户数量、体验情况等,从而使消费风险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还可以让服务质量得到控制。现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情况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云端服务器进行记录,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服务及评价状况,更可以让服务提供商的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服务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比较和调整。例如华住集团推出的移动应用平台支持该集团旗下的所有连锁加盟酒店的预定、在线支付、服务点评等功能。

1.2改善了服务的差异性

第一,排除人为因素。传统人为服务会导致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存在优劣差异,即使再提高流程标准化或者完善制度都无法完全规避。但是在融入移动互联网以后,服务的人为因素会被排除,从而会减少服务的差异性。例如海底捞当前已经开始使用ipad进行自主点菜,大到菜品小到口味程度都可以自助下单。第二,服务内容差异性降低。在移动互联网端可以将服务进行细节化设计,企业及消费者都可以清楚的了解服务的各个环节,企业可以在此过程中了解服务哪个环节出错、哪个服务人员存在问题,消费者可以对不同环节节点进行相应评价。

1.3改善了服务的不可分割性

第一、服务个性化定制。传统服务需要有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才能实现,但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服务。例如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淘宝”筛选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并自行付款,有些淘宝卖家一天可以处理上千份订单,极大的提高了服务的规模;第二、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着移动付款方式的逐步推广,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在选择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之时,往往无需出门,也不必了解店铺何时开张,直接利用移动终端搜索即可,像在“手机淘宝”中购买商品,只需要登录淘宝APP平台看中下单即可,服务提供者会在看到订单以后进行处理,且并不影响成交结果。

1.4改善了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在传统服务营销中,服务工作是不可储存的,即买来服务不可以以后存起来等何时用何时取。而利用移动互联网却可以打破不可储存的定律。具体表现:第一,调整供应情况。例如当前市场上极为火爆的“滴滴打车”,自2012年9月份上线使用以来,现已实现每天订单超500万单的规模,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司机的空车率以及乘客等待时间长度,更是提高了服务的供应效率;第二,刺激需求。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检索到附近的商家,尤其像团购优惠活动、促销活动等,更是可以直接通过收集进行下单购买,

2微信公众平台对服务营销的创新

现如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主要为三大块:互动沟通、服务定制以及用户管理。在微信平台运营过程中,创新是实现服务创新的灵魂,只有不断为传统行业及企业解决传统服务营销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及用户体验,才能真正体现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平台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微信公众平台对服务营销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服务形式的创新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及使用体现出了移动互联网可定位性、可识别性及可移动性特征。消费者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直接获取服务,不仅操作简单,更能够快速响应,避免传统服务行业的服务时间及空间的束缚。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很多微信公众号开始采用生活圈、微社区、微问卷等来获取服务反馈,以避免服务无形性问题。例如,微问卷可按需发起调研问卷,随时洞悉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评价,完备的后台数据获取和分析,是商家了解市场的实用利器;生活圈是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商户聚合展现平台,对企业品牌和产品进行深度曝光;微社区是微信用户因所处地理位置、共同爱好情况、共同关注的话题情况等因素自行组织在一起的社区平台,客户可以在此进行留言交流,这对商家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服务内容的创新

相比于传统服务营销,微信公众号在服务内容上会有其独特性,且形式也极为多样化。从当前较为常见的服务内容情况来看,包含了:第一,微网站。适合手机显示及触屏,操作多样、模板可选且版式精美;第二,LBS信息。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获取具体的地址信息,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荐商家附近的营业网点;第三,微游戏。随着微信公众号开发技术的逐步完善,在服务内容上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传统服务流程的设计,而是更多的考虑用户的趣味性需求,像市面上现今可以看到的诸如愤怒的汽水、小猪快跑、大转盘、刮刮乐、魔法星星、砸金蛋等精彩游戏纷呈集结。而且,诸如此类的微信平台服务营销活动产生的效果也极为惊人,以上海移动微厅为例,该平台目前已经外包给他的一家合作商进行代运营,目前平台粉丝数将近200万人,推送主刊阅读量超10万人,活动响应率能够达到10%。由此可想而知,如果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内容极具创新优势则能产生难以预估的收益。

2.3营销活动形式的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营销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许多创新型营销活动形式,极大的变革了传统营销方式。当前常见的营销活动形式包含了:第一、微红包。企业向粉丝发送真金实银的企业红包,从而深度刺激消费者关注;第二、微排队及微预约。用户可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在线排队或预约,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约用户享受服务前的等候时间;第三、微传单。通过快捷设计商业传单,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有效传播二维码等商业信息,并设计传单通过“扫一扫”等操作可以让用户阅读到;第四、优惠券。用户可以通过其所关注的微信平台接收到电子优惠券,且这些优惠券是存放在手机当中的,随用随取,从而使消费诱惑无处不在;第五、粉丝卡。事实上这一做法是微信端最强悍的会员管理方式,可以集充值、兑换、折扣等各种玩法于一体,一方面让粉丝可以享受到服务提供商给出的打包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营销内容的多样化,提高用户的关注兴趣和使用兴趣。

3结论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开始产生了影响,不仅可以针对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评价分享,也可以通过终端仿真模仿使服务变得有形化、标准化。现如今,移动互联网以风卷残云之势,冲击着传统服务营销领域的旧式思想,将服务变得有形化、标准化、可分割化以及可储存化,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更能让企业真正实现供给需求管理。

[参考文献]

[1]蔡薇.基于微信的电信服务精准营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2]匡登辉,郝晋清,柯岚馨.基于微信的学科服务营销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09).

移动互联网分析范文6

一、移动互联网解放了女性作为亚文化意志的存在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在个别母系社会之外,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绝大部分都由男性处于支配地位,女性被压制,甚至物化。自进入现代之后,男女平等的观念虽然逐渐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女性文化还是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以亚文化意志的形式存在。

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女性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原因包括历史的惯性、封建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家庭的差别对待、社会的偏见与歧视、特别是体制的障碍等等。

但这一切,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更迅速改变。沟通是女性的天性,女性更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表达情感。而社交网络的产生,使人人都有发声的渠道,长期以来被抑制、封闭而天性更愿意沟通的女性在社交网络上更加有表达自我的欲望,所以女性的声量逐步追上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更加解放了女性的抑制,整个社会更加注意到女性的表达和女性的意愿,女性文化自母系氏族之后又再一次逐渐回归主流。

二、女性用户更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

男性角色有更集中化倾向,比如其社会化角色会占压倒性地位,只要事业有成,家庭角色或晚辈、朋友角色都易被忽略。而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在其多重角色之间,会被期待一专多能、平衡演绎,想要不放弃事业,就必须平衡事业、妻子、母亲、女儿、闺蜜的角色,缺哪一面都会被“刻板印象”化。

因此女性一生在多重角色平衡演绎过程中,练就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绝技。对于一些年轻职业家庭主妇,有大量空暇时间需要消磨,而移动互联网正是消化碎片时间的一个极为好的渠道。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女性在上网: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研究报告称,女性每月花在社交网络的时间比男性高出30%,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女性占到了所有移动社交用户的55%。

正是因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才凸显出女性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女性向右,男性向左

从尼采到泰戈尔到朱光潜在认知男女性别差异这个看似无解的研究上,东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花了数个世纪。人类在认知自己的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功能性差异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花了整整200年的时间。如果进行形象一点的描绘,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不擅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2001年瑞典一家心理学研究所做了一个试验,让参加试验的男女分别嗅空气、香草、无味的男女荷尔蒙化合物,然后观察他们大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男女,对无味的异性荷尔蒙都会产生反应。心理学家们要求在带有气味的衬衣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找出“涂有异性荷尔蒙的衬衣”,结果,女性的表现大大优于男性,她们很轻松地就可以找到涂有男性荷尔蒙的衬衣。

心理试验结果说明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女性可以及时把敏感的意识转化为行动,而男性则相对迟钝。从生理角度来看,连接左脑(理性思维)和右脑(感性思维)的脑梁线(信息的传输带),男性比女性要细20%左右,虽然感知能力差距不大,但是,由于男性的思维传输带比较狭窄,就好比上网,男性在使用GPRS,而女性则使用WIFI。

为什么在经历地震时,女性能快速地感受到而男性在一旁还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男人通常很难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准确、完整地沟通表达出来,为什么很容易因为痛苦而想不开,就在于男性的先天的生理构造。女性情感丰富,敏感多愁,也是由于脑梁线宽大,各种情感意识的“数据流量大”。

从生理和心理构造上决定了女性向右,男性向左。以“谷歌”为代表的硅谷男性工程师文化更加理性,更注重技术的实现。而女性用户在产品选择上更加感性,需要的是产品充满温情,即使界面从男性视角看来是“凌乱”缺乏清晰逻辑的,但只要体验上细腻、丰富和可信赖就能获取女性用户的喜爱。

这就使得对产品设计的要求也上了一个台阶,产品不能再充满线条框架、冷冰冰、用数据和图表来沟通、用管控式命令式的词语来命名,而是提出了对产品设计的情感体验上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女性用户有更强的消费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