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1
关键词: 心理学教学 和谐课堂 必要性 策略
一、在心理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的必要性
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本门学科了解不多,比较陌生。在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较单一、枯燥,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就变得机械、沉默和格式化,缺乏了生气和乐趣。学生反映教师讲课很全面、很细,能听明白,但下课后,便忘得快,教学效果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减弱了,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实现和谐教育,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以乐促学,情感共鸣,师生关系和谐统一。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实现和谐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也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心理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的策略
1.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关系。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并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哪怕学生说出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教师也要认真聆听。教师只有聆听到了学生的情绪,对学生采取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学生才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才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教师要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心理学的研究一再表明,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主动接触、关心、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信赖,从而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这是形成和谐心理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心理学教学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还在于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修养,因此更需要采用多献爱心、和风细雨、情感渗透的原则与方法,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勇于创新。在新时期的教改之下,心理学课堂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在开放中搞活。一堂好的心理课应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讨论法、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构建了和谐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学儿童的志向和价值观”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近年来多例学生因盲目模仿和追求心中偶像而造成悲剧的材料,同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结合小学生的志向和价值观的特点,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②如何防止悲剧的产生?③联系现实,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志向和价值观?等等。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促使学生主动表决心:作为学生,应把志向与当前的学习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努力奋斗。整个课堂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说事实谈体会,课堂气氛和谐、活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再如,在教学“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这两个概念时,笔者便采用了实验演示法。设计的操作步骤如下:①自行设计演示卡(分别用黄、绿、蓝三色写上五个词,并在卡四角的任意一处画上一个三角形)一张。②程序:a.指导语:“我给大家呈现一张卡片,要求大家在10秒内把卡片上的词记住。”b.正式实验后,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卡片上有几个什么词?卡片上的词有几种颜色?词与色是怎样结合的?卡片上还有什么东西?c.学生回答问题后,询问学生的体会,再次呈现卡片进行核对。③讨论:a.为什么第一个问题回答得最好?这是什么识记?b.为什么其他问题回答较差?这是什么识记?整个课堂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昂,参与意识强烈,在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洋溢着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
因此,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要努力创造各种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养成参与课堂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3.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好课的最基本特点。心理学课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而决不是“以老师为本”。但长期以来,由于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甄别和选拔人才的决定性手段,教师注重的还是如何让学生记住某一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普遍对心理学课缺乏兴趣,背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无法统一,心理学课难以实现其教育目标。作为一位心理学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交流与合作,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与快乐。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与学处于和谐的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时,笔者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思考讨论,并要求学生围绕如下问题进行探讨:①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②分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③联系实际谈怎样预防注意力的分散?④联系实际谈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最后,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的智慧,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具体成果,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流内在体验,这里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课堂,学生思想活跃,探究气氛浓厚。这既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教师教学过程中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教与学的统一。
4.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善于利用激励艺术,增强认识的主动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而同时又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是摆在心理学教师面前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人们过多地关注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陶冶和意志锻炼。这样,易于造成学生知行不统一,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有碍学生健康、完善个性养成。这不仅不符合心理学课的教学目标,反而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心理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去教,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勤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和影响学生,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在心理学课教学中,有了情感体验的成分,多了亲近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就明显增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师生之间的认同感。由此可见,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教学双方互动最好的催化剂,它能把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统一起来,从而促进和谐心理学课堂的形成。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心理学;有效教学
高中生正处在青年早期向青年中期和成年前期的过渡阶段,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累积,他们不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已经逐渐趋向成熟。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积累,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好英语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在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也有较大的帮助。在教学时,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更为高效。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心理学在英语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一、在认识能力方面体现心理学激励兴趣的价值
相较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中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学习文化知识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加积极和主动,具备独立的思维意识和能力。高中生身上的这些特性都为其英语学习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方法传统,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枯燥无趣,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基本上已经固化,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必须要运用好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英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在讲解英语知识的时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强硬地告诉学生,学好英语知识,能蛱嵘自己的成绩。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心理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的强制性命令和高压政策,可能会使一些英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彻底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英语必修1“Unit 2 Heroe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有趣味的英语活动,如让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学生用汉语讲述关于“Heroes”的故事,另外一个学生负责将汉语故事翻译出来。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英语学习之美;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功的体验,有助于他们英语兴趣的培养。
二、在学生情绪方面用心感受,构建和谐与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建立,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也较为丰富,他们已经逐渐懂得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他们的生活阅历比较少,经历的风波也比较少,这使得许多学生在遇事的时候还不够沉稳,很多时候还需要他人的指引。比如,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由于认识的不足,学生在面对失败和打击时,心理较为脆弱的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观察学生情绪方面的变化,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引。比如,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几次英语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批评学生,而是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是不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了解详细的原因。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和谐,英语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应当时时关注班上的一些学困生,学会与他们进行交流,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升其英语学习能力。
三、了解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变化和状态,在课堂和课余进行情感渗透关怀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由于思想和认识上的变化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觉醒,在学习上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独立。因此,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时,也应当对高中生自我意识方面的变化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课堂和课余进行情感渗透和关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英语学习需要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在学习口语知识,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必须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练习,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尝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这样学生既能够主动地获取英语知识,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得班级里的氛围更加的融洽。教师在教学时,除了需要了解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以外,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关怀,留心学生身上的变化,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评价。只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是极不利于英语教学事业发展的。
总之,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心理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这是在了解和认识高中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它使得英语教学更为顺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当前英语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3
关键词 新课程;心理学;教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利用心理学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不断学习,依靠心理学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
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己则不能教人。要培养合格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有合格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应当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下面几种心理调试法都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1)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及优势,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和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明确教师工作的价值。乐观、积极、自尊而不自卑,要把自己看成是命运的主人。当教育工作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能进行反思及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又能客观地分析学生、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不至于产生明显的挫折感。
(2)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角色要求教师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传染给学生,并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但如果走出课堂,则尽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随意挥洒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与亲朋好友交谈,到户外运动等进行渲泄或转移情绪。还可以通过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情绪发生迁移。
(3)乐于交往,融洽人际关系。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乐于交往的,他们不仅善于与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而且还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了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才能降低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通过不断实践,利用心理学知识来完善教育教学
1.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
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只有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依据心理发展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从各方面了解他们。例如:他们的认识能力如何?兴趣是广泛而又稳定,还是狭窄而又动摇?有哪些才能?情感是否丰富?在待人接物上是热情还是冷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适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心理学家认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共同进步。
心理沟通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更好的关心爱护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增进师生感情。
3.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来刺激课堂教学
冯中良教授的《结构化—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科学地揭示了学生学习构建本性。他指出,学习的学习是一种接受;并且,这种接受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因此,接受学习的完成,必须伴随着一个主动建构活动,才是对学生学习本性的完整理解。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4
《幼儿心理学》作为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心理学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上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提高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是幼儿心理学授课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有三大关键环节——先行预习,艺术精讲,应用练习。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改变那种专业化、抽象化、概括化的描述,老师深入浅出而不失专业理论性地讲解,与幼儿园教育实践很好地结合着去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学好专业,成为合格的幼师。
一、幼儿心理学教学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
1.幼儿时期是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极大的转变,这个时期也是幼儿心理建设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这也就是在幼教专业开设幼儿心理学专业教学的昀终目的。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幼儿心理发展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主要包括: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和幼儿晚期三个阶段。
2.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幼儿心理学认知
每个儿童的每一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幼儿心理学能够针对各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幼儿心理学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深入的探究,找出不同阶段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
二、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心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综合素质教师
《幼儿心理学》授课教师大多的学历背景是学前教育学或者是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教师缺乏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在讲解一些心理学专业知识点时难以深入展开;而心理学的教师对于幼儿园的了解又甚少,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环节了解不足,不能对学生在幼儿园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指导。
2.理论与实际脱节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还是一群刚从高中毕业的孩子,他们对于幼儿和心理学都很陌生,加之教师采用单一授课的方式,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只会让学生得出学习《幼儿心理学》没用这样的想法,昀后只能是了无兴趣地学习,勉强应付考试而已。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也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达不到幼儿园对于人才的要求。
三、提升教学过程的方法探索
1.课前准确要充分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课前准备包括老师的物质、经验准备,还包括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只有师生课前准备充分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幼儿园大多数的课都需要老师和幼儿共同做好物质、经验准备。以美工课《背上乌龟壳》为例。为了上好这节课,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每个孩子收集一个塑料篮子,并在篮子的两边系上绳子或带子,绳子(带子)的长短与幼儿腰的粗细相当。收集来的塑料篮子我们统一放在一个地方,并给每个篮子写上幼儿的学号,以免弄错。利用下午活动的时间和幼儿一起做装饰塑料篮子用的半成品如:爱心、小树……在美工课上我还给幼儿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漂亮图案的挂历纸、各色皱纸、彩纸、小碎布等。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幼儿大胆想象,把塑料篮子装饰成一个
个漂亮的乌龟壳,孩子们背上自己做的乌龟壳,互相欣赏着,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2.善于把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有机结合
巧用媒体,使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变立体、抽象变形象、单向变多向的转变,给幼儿创设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富有美感,节省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如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可以运用多媒体和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用自制的小螃蟹图片引出内容,让幼儿知道小螃蟹很爱吐泡泡,他长大了,想找一份工作,请孩子们帮忙想一想,小螃蟹适合做什么工作?幼儿非常感兴趣,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帮小螃蟹想了很多的工作。接下来我用多媒体图片让幼儿看看,小螃蟹都到了些什么地方?找了些什么工作?这些工作是否适合小螃蟹。幼儿通过看生动的多媒体图片,很快地进入了故事情节,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昀后小螃蟹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小朋友也为他感到高兴。
3.激发学生,尊重孩子
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理解“尊重”一词的深刻含义,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并善于观察,激发幼儿情感,让幼儿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活动中,教师应该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要尊重幼儿当时的状态和水平,适时调整课堂预设的目标和内容,此时完全可以让幼儿们继续操作,甚至延伸到区角活动中,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而幼儿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幼儿园教学是否有效归根结底取决于这种教学是否真正地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与成长,是否真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享受童年、充实生命、体验快乐的精神旅程。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是促进师流、激发儿童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及时捕捉有效提问的机会和教育的契机,关注教学中的有效生成,尊重幼儿,发挥幼儿主体能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问题,让幼儿自主表达,使幼儿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实质,和影响儿童发展的心理因素,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予以实践,是大家一直前进的目标。如今提出的赏识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困意横生,还能够在游戏的欢乐中掌握该掌握的知识,而且会让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幼儿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相互掷调,通过各种个别性教育措施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幼儿,遵循渗透性原则,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以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5
关键词:心理教育 心理障碍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86-02
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的优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主动成长,有益于校园的和谐、有益于社区的安定、有益于社会的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常态、新形势下的心理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师,笔者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结合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心理学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努力寻找新常态下心理学工作与日常教育工作、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力求同频共振,努力发挥心理学工作作用,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加快发展,学生心理问题明显突出,无论是媒体上、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有关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新闻,为此,我们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思想状态,针对社会、家庭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人才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等,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内容,有的放矢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1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
我们积极依托学校的电台、广播、政教信息、家长学校、系列讲座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心理知识。一方面,对每一期宣讲,每一次讲座,每一次广播,我们都精心选择内容,认真准备课程,努力从实际出发,努力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使学生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作为心理教育老师,我认真研究教育活动的对象、新时期学生所想、所盼,不断增强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和了解,主动走进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再认真准备教育材料、教育提纲,并重视布置教育环境,努力在方方面面为心理教育提供最合情合理的准备,打好每场“前战”。同时,每次教育活动前,还主动将活动方案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征求有关意见建议,努力使每一次教育活动能收到良好效果。规范的运作,也是笔者学习提升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围绕心理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普遍增长了心理知识,锻炼了能力,实现了一举多得。
2 推进渗透教育,力争教育全覆盖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深刻理解做好心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不少班主任利用班级班会,不断拓展渗透心理讲学内容,紧贴学生心理,互相探讨,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他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向他人学习,克服妒忌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心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总体分为三个部分:
2.1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
今年主要开展了《学生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解决与同学、室友相处难的问题?》《在当前社会环境里,期中、期终考试前的心理状况及调适》《对性格孤独学生教育引导的思考》《如何调节学生的成绩观》《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等心理讲座。
2.2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尊重学生人格,独特个性,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学生成为朋友,促进师生间沟通联系,愿意讲心里话等,激发了全校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尊重理解学生的热情,收到了明显成效。同时,我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心理学教育工作交流活动,让大家来畅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作体会和感受,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的良策和路劲。学校还充分利用墙报、专栏、电子屏幕、广播等各类阵地,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学知识普及,较好地营造了关注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热心心理学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2.3引导对家长的教育
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我们认为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们利用家长会议、家校联系、家庭走访等机会,有的放矢开展心理学知识普及工作,结合学校心理学工作要求及整体教育安排,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学教育,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围绕如何和孩子沟通,怎样从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升了家长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学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为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多措并举开展咨询,积极化解心理障碍
3.1不断拓展咨询途径
开展心理咨询是促进心理健康、及时化解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活动。当前,新常态下,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青春期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学生们迫切需要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主动、积极、及时、凑效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努力发挥咨询工作职能作用。在咨询的形式上,不断拓展,不断优化,相应开设了电话咨询、短信咨询、QQ咨询、微信咨询、信件咨询、学生个体直面咨询及家长咨询,从四面八方来努力接受学生、家长的心理咨询,最大范围化解心理矛盾,理顺心理情绪,实现正常心理的回归。
3.2以人为本开展咨询
当学生有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学校“心理”信箱,由心理老师对症下药,及时写回信。为了保密起见,减轻学生思想负担,一切信件来往都可以以笔名著名,大大地方便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联系,使学生本来感到尴尬的心理一下子得到放松,卸下了思想包袱,一切都在很轻松自然的互动中得到缓解,得到解决。从信件咨询来看,反映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异往、家庭关系等等,心理老师们都一一作了回复,紧贴学生思想实际,从专业领域向他们解释、建议、鼓励,从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3定期定点预约咨询
我们学校定于每周五下午最后节课为学生心理咨询课时间。学生可以按时来当面咨询,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同时,也接受学生家长咨询,听取一些家长反映问题。针对家长反映孩子的问题,共同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有效地处理好孩子们身上的心理障碍问题或情绪问题。并就如何教育孩子,指导他们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有效正面开导,加强家长与孩子的真诚沟通,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在得到孩子信任的前提下,再有的放矢地跟进教育。如有必要,心理老师还会直接找到该学生开展谈心,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及时缓解心理障碍,理顺思想情绪。
4 提高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成效
4.1心理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需求来开展
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期终考试临近时,及时开设《浅谈应考的心理调适》的讲座,告诉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对自己做出恰当的估计,调整期望水平,降低焦虑。要及时开展考后心理学教育。考试结果出来后,许多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一落千丈的情况。这时指导学生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重塑自信心,最大限度的减少心理不平衡。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既要按照成长规律进行系统安排,又要兼顾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出现的问题,灵活掌握,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
4.2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学生
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下午第八节课,放学后的高峰期,或是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心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
4.3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学教育的火候
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同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4.4提升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异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总之,新常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力拓展心理学教育的途径,深入研究探索,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力争通过更加扎实的工作,来提升学生心理学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断开创心理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爱华.浅谈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障碍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心理学如何教学范文6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必要的。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问题,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完“THE MOONLIGHT SONATA”这篇课文后教师提问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text ?有学生大胆指责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后应该怎样使社会上的人平等?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显然这位学生的思想是有远见的,我让学生们鼓掌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
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根据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开动脑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
(2)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俗话说“集体的力量能胜于一切”,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又正如陶行知说的“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初中阶段,看图说话(talking about pictures)的题,对学生肯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这时,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表达好自己的情感。
三、具有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可以利用想象来解决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的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比如说“find”和“look for”,初中学生在对汉语翻译时往往会有一定的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在教学中,出示几句不同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翻译,找答案,这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find” 表示强调“找”的结果,而“look for”表示强调“找”的过程。
四、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提供帮助和如何描述事物,学生们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了出来。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