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1
1.道路两侧绿化程度低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各大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土地资源呈紧俏趋势,导致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减小。城市中心的绿化面积最小,偏离城市正中心之后才会逐渐增加一些绿地面积,而只有在郊区才能看到大面积道路绿化。由此可见城市绿地面积由外向内逐渐减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化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
2.道路建筑无创意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各个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模式都大同小异,不同的街道却有着相似的道路建设,这就是说在道路建筑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用心的去凸显其特色。除此之外不仅是道路建筑就连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及主色调都是惊人的相似,这就使人们对道路的分辨能力大大降低,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增大。
3.过分强调道路绿化的形式美,忽略了绿化本身的生态功能
我国城市道路的典型特征是唯视觉而设计,竭力展示工艺与园艺之形式美,为参观者或者观众而美化,唯城市建设决策者或设计者的审美取向而美,强调纪念性和展示性。关注鸟瞰效果而非民众体验,缺乏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4.城市线路与道路绿化规划不合理
若城市绿化在规划时没有避开铺有地下网线的地区,那么植物就会受网线辐射的影响,因为吸收不到土壤营养而死亡。同样,若在架空电线下种植大型乔木类植物,因为植物生长较快,就会与电线发生缠绕,不但影响城市容貌,而且极易发生火灾等危害。
5.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佳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的绿化措施,绿化带缺损后不能及时修补;城市门面类建筑不够统一,缺乏特色;城市内的道路及交通标志等设施没有标准的设计;各种小广告的随意张贴等问题,导致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不佳。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并与外来树种相结合,以丰富行道树的选择,满足城乡道路系统绿化多功能的要求。在行道树的规划设计中,还应注意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统一协调,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别具特色。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气候温暖潮湿,夏季闷热,因此在行道树的选择上应选用喜阳、耐湿热且能遮荫的树种,如二球悬铃木、天竺桂等。小叶榕等树冠伞型的树种,能在炎热的夏季为行人带来一片绿荫,可以有效提高步行的舒适度。而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由于冬天漫长寒冷,所以绿化景观的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在冬天,城市道路的景观可以用灌木丛、剪形篱和剪形树的形态及图案样式,打造成外形规则感强的相关造型,并通过配植色彩丰富、枝干形美的树种和常绿树种形成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效果。由于针叶树在冬季很难满足透光要求,因而不适宜做行道树种。
2.艺术性、科学性的原则
通过有创意的艺术性的构图原理来展现个体和群体植物的形式美,同时还要满足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与所处环境相符合。绿化设计的主流趋势是大色块和大组团,在分车带设计和中心绿化带中多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在步行道路设计中,使用多次重复并且连续存在的花灌木和乔木所形成的植物组团,不仅可以让在散步的行人感受到清爽宜人的节奏与韵律,同时还可以领略到环境中局部色彩的多变和层次的分明。要想营造大范围的背景空间,可采用大片的乔木间隔布置在道路两侧的边缘地带。
3.满足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所以一些旧的绿化模式已经很难让他们对生态和景观等方面的要求感到满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种多样,他们要求所处环境要有一种思想形式和内涵的美感。随着现代人生活步伐的加快,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中的小细节多加留意,而是更加注重周围环境的整体布局与感受。这种趋势就决定了绿化道路过程中要结合道路两边的景色,设计风格在整体上以大组团大色块为主,使道路成为一条连续的风景地带。当然,重要的地方还是要区别对待、精雕细琢,为营造“四个季节、季季有景、节节有特色”的景观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统一中有变化,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点
1.考虑道路的形式
根据道路形式的不同而建设相适应的道路绿化。例如针对车速较快的交通性道路,大尺度、节奏感较强的景观更适合道路场地。植物应以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大面积色彩形成一定线性展开的序列,使植物的形态、色相等最大限度的进入驾驶人的视线。而针对行人较多的步行街,在设计时可采用收放型的手法,适当地加入小型喷泉、人物雕像等观赏性景观。
2.考虑道路周边的用地性质
根据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在道路绿化设计时,要注意采取相适应的道路景观设计模式。如居住区周边的道路设计,考虑小区居民的可参与性,铺设游步道,设置小型活动空间,局部点缀景石,结合植物景观营造游赏性休闲空间。又如商业用地的道路设计,由于周围场地多为硬质铺装,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改变铺装路面陈旧、呆板、单调的印象。同时考虑到商业用房前车辆、人的行走特点,不宜设计大块绿化。可改变铺装样式,设置花坛来改变道路沿线状况,丰富树木品种以增加道路景观。而对于城市周边的道路,植物生态防护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设计不宜过于复杂琐碎,在背景防护林下设计以大色块图案和有韵律的植物变化为道路绿化景观基调。
3.考虑城市道路的协调性和绿化植物的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主要核心,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城市建设的重视度逐渐加强,城市进行了较多的道路维护与建设,而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防护林也成为了很重要的绿色景观。但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时要注意其统一性、规范性,遵循一致性的原则。
3.1合理规划绿化植物类型
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部分城市为了形成随季相而变化的色彩丰富的道路景观形象,采用以落叶型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但由于落叶型树木不像常绿型树木四季均保持绿色,因此在进入秋季之后,便形成了道路两旁只有光秃的树杆的现象,失去了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树叶,也就失去了滞尘作用。因此,近年来像广州等城市,每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这种恶劣的天气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有很直接的关系。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愈加严重,没有植物对其进行过滤净化,便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故而,将落叶型树木与常绿型树木进行有机结合种植,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生态净化,同时可以避免秋冬季节道路景观萧瑟的缺点。
3.2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应突显出自身的景观特色
道路绿化规划时应将当地的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同时考虑进去,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绿化,为不同的道路环境匹配相应风格的绿化植物,突出植物配置的特色风格,将植物绿化与城市建筑巧妙融合,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借此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广州南沙黄阁大道为例,设计师在其绿化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开花类植物和绿叶类植物来构成林带,用花和叶的强烈色彩将全路段分成“红———云映红霞,绿———风舞翠澜,黄———海涌金潮”三个色彩主题来进行表达,巧妙地运用了“色境”,为来往的行人绘制了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视觉印象。
3.3纠正“一板二带式”错误
我们在道路绿化中所采用的“一板二带式”建设中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常见的“一板二带式”道路中,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的种植位置与路灯设施相重合。但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和修剪不及时,体积过于庞大的树冠会影响到路灯的照明度,以至于道路到了晚上如同没有路灯一样昏暗,从而形成了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考虑各种不同品种的树木的树型、生长特性以及长成后的景观等系列因素,将相对较矮小、稀松的树种与路灯配置在同一线上,以保证树木日后的生长不会影响路灯的照明效果。若采用的设计,将较低矮的灌木配置在与路灯同一线上,而将高大的行道树种植在两旁,这样同样为行人起到遮荫作用也不会影响到路灯的照明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率。
四、结束语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2
【关键词】农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探讨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当前在农业发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较常见,在农田灌溉中只有修建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才能可以很好且有效的控制水流,在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农田水利浇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者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解决;对于有利的影响应更多的扩大其所产生的效应,以更好的促进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建设。
一、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科技含量、水平较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技水平低,科技推广缓慢是目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计的现状,存在“三低一高”现象:“三低”主要指:一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低;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三是科技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一高”主要是指: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方面往往存在投入较高的问题。
2.当前农业生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在捕捉市场信息,市场发展方向上能力不足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有效捕捉农业市场市场信息、捕捉农业市场发展方向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只有有效的做到这一点才能根据农民和市场的需要切实的设计出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更好的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农业生产、发展目标。
3.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工程建设设计者存在创新意识不强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利用不能充分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不够更新,创新意识不强,这一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一是“旧”,即意识、观念、知识陈旧,二是“靠”,即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不强, “等、靠、要”思想还存在,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三是“怕”怕这怕那,经济意识、风险意识不强。四是“懒”,即缺乏发展和创业的激情,照搬一些大型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案例,不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进,直接要过来,缺乏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普及以及充分的利用,最终影响着我国农业农田的优质高产和增收。
二、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1.运用科技创新,设计建设新型生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来说,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研究,也同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科技创新举措,应考虑到多方影响的因素。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中所产生的科技创新问题,工程建设必须在服从生态经济区域的整体性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从系统的思想规划出发,按照科学水利工程设计专业原理和农田发展建设原理及农业学建设专业原理,并运用现代科技研发的成果和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的设计与策划手段,尤其是利用好生态水利工程这一重要建设性创新提案,和传统水利工程设计、建设有效经验的结合,使之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农业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应用现代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设计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还丰富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理论和生态工程设计建设的专业理论。促进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化、高效化、智能化,达到既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又完成了农田水利工程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
2.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管理者要针对其设计方面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和机制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对农业市场信息捕捉能力不强、对农业发展方向掌握不清的问题,农业生产管理者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可以通过农业投入机制的变化切实的了解当前农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并以集体和农民投资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吸收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加大支农投入的机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方面具备大量资金支持,有助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技创新。同时,坚持围绕道路要“畅”、农田水利要“兴”的目标,修好路、护好渠,把农业基础设施筑得牢牢实实。实行财政资金与其他资金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培养一支素质较强的农田水利设计队伍;采取措施稳定农科推广队伍;并在小型农田水利设计方面注意抓住人才,建立发展农村民办技术研究会,实现普及科学技术为目的,实现“一带多”建立一批专业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会,以求更好的服务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总之,农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产业,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要想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农业的资金投入,还要加强科技力量的支持,特别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在政府方面,增加其财政补贴的同时也要加强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在设计者方面,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者的观念革新,在设计中利用好当前先进的高新技术,并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追求农业增收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科学、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明昌;王玉;徐晓桃;许永利;黄兆伟;雷章.《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日常化应用――流域空间信息服务》.[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张玉平;迟海龙.《农田水利灌溉高级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3
【关键词】砼;强度;要求;事故分析;养护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混凝土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是比较常见的,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合比设计不严格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即要得出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数量比例,它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实施工条件,设计出既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条件的流动性与良好的和易性要求,以及各种特殊要求,且节约水泥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有的没有配合比设计,参考过去其它地区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波动很大,有时强度过高造成浪费,有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有的虽然有严格的配合比设计,可是到了施工现场,没有严格要求,施工图快,忽略了过程。
二、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够
当用一种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水泥水化时所需要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25%左右。。但实际为了便于搅拌和振捣,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往往需要较多的水,约占水泥重量的40%—70%。当混凝土硬化,,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大大地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截的实际有效面积,而且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并且,水灰比 愈大,水泥浆与骨料粘结力愈低,因而,混凝土水灰比愈大,强度就愈低。
三、和易性不好
混凝土中水灰比小,从伦理上讲固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但水灰比还小,势必影响混凝土的和异性,从而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谓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即拌和较容易,运输时不易分层离析,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即拌和较容易,运输时不易分层析,灌注时容易振实,成型后容易修整摸平,且硬化后均匀密实,从而获得较高的强度。
四、混凝土原材料的因素
1、水泥
混凝土防强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水泥硬化的结果,如何合理使用水泥,对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水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品种水泥,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宜选用强度增长较快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厚大体积的混凝土中,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水泥标号在选用水泥标号时,应充分利用水泥活性,一般工程宜选用水泥标号为
混凝土强度的1.5—2倍,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需要,合理选用不同的水泥标号,不应有什么用什么。
(3)安定性不良新出厂的水泥温度一般较高,要贮存一定时间,使水泥温度降低,消解残存的游离氧化钙,稳定水泥性能,但有些预制厂或工地因缺水泥急于施工,使用新出厂水泥,尤其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
(4)水泥贮存期水泥存放期应控制在3个月以内,做到先到先用,周密计划,不要积压,有些小单位不易买到水泥,常早存水泥,后来工期拖延,水泥积压,则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事故。
(5)水泥受潮水泥受潮,凝结成块,不能很好地与水发生水化作用,降低水泥缘有的胶结能力,强度显著降低,结块大而又坚硬的表示严重受潮,不能使用,结块小而比较松的表示轻微受潮,能用手捏成粉的可以使用,但要加强搅拌,受潮中等者可筛去硬块,并压碎松块后降级使用于次要工程或次要部位。
2、砂
配制混凝土用的原材料中,凡颗粒为0.15—5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一般为天然砂。在砂子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砂子的种类
按砂产生源不同,分为河砂,江沙、海砂及山砂四种。河砂江砂、江砂颗粒较圆滑,质地坚硬,质量较好,海砂常夹有石灰质贝壳碎屑,而且含有盐分,会影响混凝土强度。锈蚀钢筋、山砂颗粒多带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组结力强度。但含泥量和含有机杂质较多,故四种砂中,河砂和江砂质量较好。
(2)砂的极配
拌制普通混凝土的用砂一般选用极配符合要求的精砂和中砂。如果砂子自然极配不合适,可用人工极配的方法来改善,即将粗、细砂按一定比例掺和使用,为了调整极配,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出过粗或细的颗粒。
砂的含泥量过高,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混凝土抗冻性和抗渗性,所以应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泥块含量不大于2%
3、石子
在混凝土材料中凡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粗骨料的使用主要考虑:
(1)按产源分有卵石和碎石两类,卵石表面光滑,制成混凝土和易性好,易捣固密实,孔隙小,但卵石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差,且卵石颗粒的坚硬性程度不一,含杂质较多。碎石为各种硬质的天生岩石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它强度较一致,与水泥浆粘结较好,故高强度混凝土宜用碎石拌制。
(2)颗粒极配
石子极配好坏对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密实性均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拌制高强度混凝土,更为重要。一般情况,应采用连续极配,它和易好,不易产生离析想象,当采用强力振动放荡地及代流动或干硬性混凝土时,采用间断极配较为合适。
(3)含湿量
碎石和卵石的含泥量应满足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小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0.5%:当混凝土等级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含泥快量不大于0.7%。
(4)有害物质
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按重量不宜大于1%。
4、水
凡是一般能饮用的水及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以作为拌制混凝土的用水,要求水中不含有能影响水泥正常硬化,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有害物质,如没盐、酸、糖、有机杂质工业废水等,海水中含有氧离子,对水泥、钢筋均有侵蚀,所以,一般不得再用。
五、养护达不到要求
混凝土浇捣后,逐渐凝固,硬化,这种水化作用必须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逐渐完成,所以,混凝土导制后应保持潮湿状态。此外,温度升高会加快硬化过程,因此,混凝土振捣成型后,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尤其空气干燥,气候炎热,风吹日晒的环境,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而且还会出现表面脱皮,起砂,干裂等现象。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4
关键词:居住小区;室外环境;儿童;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0-02
研究儿童生长发育专家认为,在人出生后前3~5a中,人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的性格特征、有自己的信仰,并为今后遇到问题时如何看待及如何处理问题打下较为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要考虑到孩子们最需要一个有安全感的、不间断的、具有亲切感的成长环境,这些也应该在设计环境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想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合理的、舒适的、有特色的活动环境,那么就要充分满足儿童对于所处环境的四个最基本的需求,即鼓励运动、舒适、培养能力以及安全性。在居住区儿童活动的室外环境设计中,当然要遵循这四个最为重要的要素,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很多适当的调整。
1 鼓励运动的环境
儿童活动的环境设计的关键点是,在孩子们进行多种多样的自由运动时,能够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空间,同时在不影响孩子们兴致的前提下,使这个空间既充满安全感又不会过于随性。多样化的运动方式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自在,使他们在所处的空间中划分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盘,并且在不同属性的领域中,开发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因此,专家常常认为,适当且有益的运动可以充分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们往往会不停地在成年人的周围跑来跑起,而大人们就会感到烦躁,这也就必然会导致部分成年人从一定程度上去限制孩子们的自由行动。然而,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们的情绪比较低落,甚至灰心,同时,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会相应受到压抑,也可能会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坐立难安或无理取闹。这时,我们就需要从“孩子内心”查找产生这些不当行为的原因,并应寻找周边环境的诸多缺陷。
对于居住小区环境的规划,需要设置有适合于孩子们进行活动的各种游乐设施,诸如攀援设施、运动场地、带有可移动部件的装备等,使孩子们有机会去攀援、跑、摇动、滑动以及在户外爬行等。
2 提供舒适的环境
如果周边的环境使孩子们感到十分的舒适,那么,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冒险,去不断地发现与探索其余的新鲜事物。试想一下,若我们周边的环境过于舒适,那么我们会想干什么?比较温和舒适的环境会给所有感官以不同层次的刺激。
图2显示了中等程度的刺激行为是最理想的状态,即舒服区域,在这个区域既没有受到过强的刺激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受到刺激。行为表现与所受到的刺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致的,尽管表现有随着刺激的加强而上升的趋向,但是,有时过度的刺激会降低行为表现,因此我们就很难了解孩子们是否是因为厌倦还是过度兴奋而失去兴趣。
过度雷同与重复的环境不见得是舒适的,当然,太过于个性、反差较大的环境同样让人无法舒适。舒适的正如菲斯克和马蒂所称的“”,大自然是舒适环境的最好典范:徐徐的微风,潺潺的小溪,跳跃在叶子上的阳光……这正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种悠然自得的、沉静的、舒适的感觉,这有可能本来就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力量,并源源不断地融入进我们的生命中。同样地,孩子也欣赏并且需要广泛的户外阅历。
3 培养能力的环境
当孩子们不断地让自己去适应周边的环境时,他们是很有成就感的。体格的矮小、不成熟的心智往往会让他们不断地受到威胁,甚至受挫——灯的开关太高不能抓到,水龙头太紧不能拧开,泥土太硬捣不碎……由此可以看出,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去达到他们的目的,帮助他们学会使用工具和材料,甚至能够引导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动。以下是有利于加强孩子工作能力的三个设计因素:
首先是事情的多样性。这是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感觉到他们可以完成,同时使他们从中得到启发。
其次是地方的多变性。降低房间和群体的整体规模,帮助孩子察觉到活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最后是良好的组织易理解的事情和易进出的环境。通常邀请孩子,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阐明观点以及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4 鼓励儿童调整感官的环境
适当的独处、尝试性的预判、逐渐协调自己的身体等,通过这些,使儿童增强行使支配个人环境的能力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如图3所示,处于较高位置能加强孩子们的支配感觉。
①必要的独处。由于成年人对孩子出于一种过度担忧的心理,经常监督或约束孩子,所以孩子独处的要求常常被忽视了。可是,儿童与成年人一样,当他们失去了可以躲避的机会,也会非常痛苦。例如,靠窗的座位、平台、小房间的某个角落以及能够提供回避的地方都是理想场所,如图4所示。显然,儿童建筑环境的设计必须有助于在接近孩子和孩子需要的个性空间的尺度之间维持一个平衡。
②环境的可预测性。具有一定公共性质的环境,其特征就不具有可预测性,谁都不能保证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预测到何时有谁将会走过来以及为了何种目的。不可预知性增强了,孩子们认同的轻松环境和可调节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举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孩子们进入一个房间,他们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该如何出去?什么地方与这里相连接?”没有任何连接物的盒子式的房间或者封闭式的环境创造的过分的保护,正如过度的身体刺激或视觉影响一样,会令人烦恼和不安。孩子们感觉与他们周围的事物隔绝,不知道有什么情况会介入他们的活动中。这时候,门和窗就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解释问题的信息。
③环境的安全感。成年人本能地将自己的椅子和桌子靠在墙上或者房子某一个能够受到保护的角落,但是却常常将孩子置于一个更暴露而又易受伤害的地方,诸如房间中央的地板上。对孩子们来说,他们需要拥有安全感和活动的经验,他们坐的地方背后应该是环境内最易受保护的安全的地方。
5 如何平衡这四个要求
任何一个儿童活动的环境设计都需要为孩子们的运动、舒适、功能以及操控能力提供支持以及平衡这些需求的条件。无论何时,只要有一个因素受到限制,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强。例如,在一个集体会议上,当一个孩子被要求静静地坐在那里时,就需要为他提供能够参与的感兴趣事情,让他坐在舒适的地方,并给予他足够观察房间的视野。如果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加之场地带来的限制,诸如场地功能不健全,运动环境不够大,以及可操控性不强等,此时我们就需要给予孩子比平时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5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评价 维护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s of city planning combining the current planning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the cases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index system of city planning for the controlling detailed design stage and analyzes evalu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ity planning works. Keyword: city design, city planning, evaluation,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2/03-0128-03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⒈城市设计的定义综述
城市设计有多种定义,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可以用“北京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的结论作为定义的结语:“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
⒉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包括技术)是不断发展的。20世纪以来,如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城市设计的发展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以功能和技术为主要特征;二战后,逐步以“人文”、“人本”为主要特征。现代城市设计的主流是,理论(理念)更趋于符合“人性”的境界,技术和手段也更趋于先进和科学。
至今,在国内外人们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尚无统一认识。但在研究了国内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城市设计的有关论述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体制,可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城市空间形体环境规划。它是以“人本”观念为核心,以功能和美学为原则,为城市社会(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形体环境和良好的空间秩序。
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城市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城市功能和土地利用,在研究过程中需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但从其过程和结果来看,主要是二维空间的工作;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形体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工作,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建筑设计是建筑单体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建筑设计中应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建筑单体设计,用于塑造良好的整体建筑环境。
⒋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设计的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的内涵也处于拓展之中,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⑴城市设计的对象,从单纯的研究物质空间,发展到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社会文化。
⑵城市设计的目标已经从较为单纯的美学、空间形体环境,发展为改善、提高城市综合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内容还涉及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历史传统风貌、城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等。
⑶城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存在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城市设计更需具备“时空”概念,以及连续设计和不断修正的概念。
⑷城市设计已逐渐分离成“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内容。理论形态解决的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应用形态更注重微观层次的具体问题和现象。
⑸城市设计越来越重视其政策的引导作用,强调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指导规范城市设计健康发展。
5.城市设计的要素
林奇通过对城市以众意向的调查,归纳了城市设计的五项要素,即边缘(Edge)、街道(Street)、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抓住这五项要素的设计,就能创造好的城市印象。
城市规划各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
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总体布局。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系统的布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城市轮廓线的布局等,使整个城市的空间形体,形成一个完整有序、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全市性空间形体布局。
2.分区规划阶段
分区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研究分区内部的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布局,如分区内的道路广场、绿地与建筑组群之间的整体布局――即地区形体形象布局。
3.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深化完善特定地段的控制性空间定位的详细规划,使其内容达到修建的深度。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
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特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决定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另一方面,城市设计研究的深度直接影响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服务的对象是规划管理,据此城市设计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表现应抽象,如:规划标准、控制数据、控制要点等,避免实施中靠管理人员自己去“领悟”和“解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其城市设计更注重其特有的“连续性”特点。从“承上”角度,城市设计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并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对特定地段要从整体环境入手进行详尽的城市设计运作。从“启下”角度,城市设计既要匠心独运,为后续设计留有伏笔;又要避免规定过死,应为后续设计工作留有较大的创作余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深度与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对设计部门工作的评价,将直接关系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服务对象――规划管理的效果。
2.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重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必须充分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文化环境的存在,是决定城市设计特色的灵魂。城市有特色的街、巷、古树、广场和历史建筑,规划中都要从景观方面加以保护。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城市设计要尊重地方风貌和人文环境,并将其融合在现代设计语言里,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有价值需要保护的建筑,周围新建筑的体量、尺度,甚至设计细部,都需与其呼应,其中建筑高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角度研究,城市设计的研究成果应通过抽象、概括转译成控制指标体系。这一研究的内容属于“控制”性而非“引导”性。应在前期和后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确定相关的定量数据。
1.控制性指标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的内容:包括有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交通出入口的数量等已经确定的量化指标。
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内容:个体的体形、色彩、尺度、风格等及与规划布局有关的建筑红线退让要求等。
与历史文化相关要求:指对反映历史的要素的保护要求,如对个体的保护范围、方式、周围个体的退让、呼应、协调等要求。
2.引导性指标
与规划布局有关的引导和建议:建筑高度、建筑体量、道路、广场和绿地系统
与历史文化保护有关的要求:文物的保存与利用
其他相关要求:如无障碍设计等。
城市设计的评价与维护
⒈城市设计的评价
从国内规划管理的现状看,确定城市设计的评价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规程上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研究深度、内容、成果表达方式。
设计过程中对要素的分析把握是否全面,到位,要素是否通过设计得到强化。
指标体系是否合理。
评价过程应争取可能条件下最大范围的公众参与。
⒉城市设计的维护
在为数不少的实例中,起初城市设计搞得较好,但使用几年后,环境就大为逊色,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维护和监督程序。
城市设计的维护程序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动态性、过程性和整体性。在过去设计一般只关心新的创造,但实际上,不少维护措施来自于公众的合作,其中不少维护措施就是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一系列铺地、花坛、凳椅、栏杆、小品等,这不仅是空间景观艺术的要求,而且是维护环境的要求。
日本横滨伊势佐木商业步行街在街道城市设计完成后,进一步于1982年拟定了该步行街环境维护管理的协定条款。其内容包括:街区内建筑物新建、增建、改建形式的规范和申请程序,广告招牌的设置规定,停车空间处理等,并成立了专门的“街区设计委员会”来执掌此项工作,凡区内各项建设行为均必须首先与该委员会协商讨论,取得同意后方可向市政府申请建筑确认。这样使该步行街的环境品质得到了持续的保障。
这一点对我国的城市设计的后续管理和维护程序的建立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城市设计要求范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多元性;动态性;民主性;法制性
1 城市设计成果的内容组成
业内对城市设计的成果并无统一规定,从各设计院近年参与城市设计提供的成果内容来看,基本上可以归为文本说明类和设计图则类。
1.1文本
1.1.1设计政策
设计政策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既包括设计实施或投资程序中的规章条例,也是为整个操作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是一种保证城市设计的图纸文本转向现实产品的设计策略。这种设计政策一般由城市设计人员提出,最后体现在有关城市条例和法规之中。
城市设计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现行规划法规和运行体制的结合。如在美国,至今已有1000多个城市实施了城市设计制度与审查许可制度。虽然美国并没有专门的城市设计法规,但有关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法令研究却很普遍。
1.1.2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基本也是最富特色的成果形式(也称之为设计准则)。由于城市设计以公共利益作为设计目标,因此为了控制不同的机构和民间开发者的城市开发活动,在开发设计的评价和审核时,就必须以遵循城市设计目标和城市设计导则为标准,通过导则来保证开发实施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整体性。亦即对城市某特定地段、某特定的设计要素(如建筑、天际线、街道、广场等)甚至全城的城市建设提出与整体的综合设计要求,因为城市设计政策和规划还不足以驾驭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特定要素。
1970年,旧金山城市设计计划在实施中曾遇到一些困难。这使人们感到,若不将计划翻译成特殊的设计准则,就难以保证城市环境在微观层次上的质量。于是,1982年该市制定了中心区设计准则。它不仅包括形体项目,而且还有一套引申出来的、包括七部分的附录及进一步的解释准则。
从准则的表达性质上讲,又有两类,一种是规定性,一种是实施性的。规定性的准则是设计者必须遵守的限制框架,如在某地段规定建筑的容积率为10,则所设计的楼层面积不得超过基地面积的10倍;而实施性准则则不同,它为设计者提供各种变换措施、标准及计算方法,所以,它不再说容积率是多少,而是指定这一地段设计中开敞空间和环境所需达到的阳光数量,以及建筑物和开敞空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容量,至于建筑容量、高度等则不限定。实施性准则的优点在于把标准化的量度应用于所有的设计地段,但并不要求对该地段产生标准的三维空间形态,因此,形式是多变的,它比规定性准则更富有设计创造潜能。
1.1.3维护程序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特有的成果形式。在为数不少的实例中,起初城市设计搞得较好,但使用几年后,环境就大为逊色,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维护和监督管理程序。
维护程序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动态性、过程性和整体性。在过去,设计一般只关心新的创造,忽视了为维护和管理而设计,误以为城市管理机构和使用者负责,但事实上,有关管理机构对此并不重视,有时他们重视维护公共空间,但也需要来自公众的合作,其中不少维护措施本身就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如在外部空间设计一系列铺地、花坛、凳椅、栏杆等小品,这不仅是空间景观艺术的要求,而且是维护环境所要求的。显然,维护程序比一般人认为的复杂的多。
1.2图则
城市设计图则是将城市设计内容用图形文字和数据表达,以便对城市用地空间环境进行全覆盖的控制管理。它包括总图、分析图和各指标要素控制图等几部分,以便与规划一道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既严格又便利的实施管理。总图是城市总体综合设计在图面上反映,它包括道路、绿化、地块界线与编号以及综合要素控制汇编表等内容;分析图是各个控制要素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一般包括用地形态分析、视觉景观分析、交通系统分析、步行空间分析、绿化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及其他重要的分析等;各指标要素控制图是总图中重要控制要素在图面上的展开和具体表达。
一般来说,整体城市设计的成果主要构成包括设计政策、准则、说明和相应的图则。例如上海陆家嘴城市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政策、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案等三部分;局部城市设计构成主要包括准则、说明和图则。
编制城市设计图则时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其地块界线可与城市规划用地界线保持一致,亦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变动,但两者必须协调起来,避免互相矛盾。
2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的基本特点
2.1多元性
城市设计是由多种力结合,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这些力的来源包括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对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艺术修养、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方法、投资商的个人喜好和对公众利益的尊重以及社会本身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的基本特点就是试图适应、协调多种力的关系,尽量避免各种力的冲突和矛盾出现,使之达到一种最优的组合结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随着城市设计学科的深入发展,设计创作和管理实施组建成为其工作内容与方法的两个方面,而且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践。实际上,城市设计既是一种对设计的管理,也是一种对管理的设计,城市设计同两者紧密联系。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城市设计活动具有一般设计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如创新思维、产品思维、类型思维和黑箱思维等,从管理科学角度上讲,城市设计对目标、计划、组织等要素也同样重视,如目标导向、计划先行、组织协调与政策控制等环节。
2.2动态性
城市设计不仅是由多力作用的综合性结果,而且处在一个连续不断发展过程之中,从而导致了城市设计不存在一种终极蓝图。社会在运动,城市在发展,各种驱力因素亦相应在变化,城市设计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勾画理想蓝图,而是象复写纸一样在城市原有形态基础上不断重塑复写创造,因此这种过程性需要我们对原有环境给予重视和尊重,尽量避免打破原有城市社会网络骨架,并给发展留出广阔的天地,这种时间维度的适应特性决定了城市设计成果的过程性特点。
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意图通过政策引导逐渐趋于最终目标,其中具象的“产品”与“过程”穿行。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就是针对城市设计这种“产品”、“过程”交替出现的引导方式所提出来的。触媒理论认为,城市环境中的各个元素都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不仅仅存在于外在的视
觉形态方面,也存在于内在的经济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元素发生变化,它就会像化学反应中的“触媒”一样,影响或带动其他元素发生改变。
在设计过程中,由政府启动的,用作触媒的先期建设项目往往具有可视形象,具有“产品”特征,能够激发或限制城市某一特定片区内建设活动的发生或者影响建设速度的快慢,进而影响城市设计的“过程”。例如,在美国圣保罗市下城区开发设计中,为了启动对下城区的开发,由政府提供“城市开发行动资金”,成立了“下城区再开发管理局”,集设计、融资、管理于一体。先期进行开发计划研究,吸引开发商投资,他们通过空中步道、GA LTl-ER广场、大众公寓和滨河公园等“触媒”产品的先期建设引导整个开发过程。
2.3民主性
城市设计不只是由某些专业人员及行政权威人士独掌的一门高深学问,它所蕴含的大众性、市民性的特点需要广大市民、各种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参与,而且亦只有这种参与才能给城市带来活力和振兴的机会。
当代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例如,在国内许多大城市的重要城市设计项目其方案的评选工作已经采用了网上公示以及市民网上投票等公众参与形式。城市设计的关注人群已经不仅限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开发商、公众这三方的利益群体,而扩展到利益群体与非利益群体、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
现在国外许多旧城复兴、旧城改造就很好地考虑了市民参与的因素,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日本高山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改造和横滨市的城市创造运动,其城市设计成果本身就是市民和其他各方面协力参与创造的结果,因而环境极佳,民众喜闻乐见,真正具有一种城市家园的感受。
2.4法制性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极为强调其自身的法制性,这不仅表现在文本表达用政策和准则等形式构成,而且其内容应符合法制管理建设的要求。
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城市设计活动都是在某种建设法规和条令下进行的,也都伴随有相应的改善、调整原有立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