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1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现状;策略

当前,我国产业理念的整体开发与研究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念滞后现象,相应的开发广度与深度不够,并且对开发理念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仅仅是将这一经营管理模式与普通的小型旅游项目作比较,缺乏深层次的探究,且开发理念大多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没有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很不利于农村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的重要作用

1.促进先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先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也逐渐引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封闭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能力,使得更多的农村地区能够在农业的经营管理中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中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促进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

2.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主要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发展重点,这大大地提高了自身对游客的吸引力。此外,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不仅使得乡村旅游的品位得到了提升,而且还大大提升了这个农村地区的生产以及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程。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中,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这3个方面已经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并且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地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地发展。

3.推动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发展

当前,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发展中占据的比重较低[1],造成整个农村地区缺少足够的消费需求,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中普遍出现严重的疲软现象,进而阻碍了农村整体消费市场的发展。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能够直接刺激和推动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发展,满足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据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产业中,农村地区的旅游市场占据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农村居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新的方式,而且也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由此可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可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对我国农村地区扶贫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4.扩大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增。从我国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消息中得知,我国国内的游客数量到2015年为止达到了33亿,并且平均每年以10%的概率增长。[2]同时,我国旅游产业的旅游质量、经济效益以及产业规模到2020年为止,将会满足世界级别的旅游强国的基本要求,达到其基本的旅游经营发展水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可以有效扩大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方面发展。我国新农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给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与机遇,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纷纷加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开发中来,这无疑大大扩增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建设规模。

5.提高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配的合理性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比例偏低,给我国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得农村地区整体的经济效益普遍偏低。

二、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管理经营的现状

1.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

当前,在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没有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导致大多数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运用,旅游产业长期处在无序经营与管理的状态之中,使得游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外,大部分旅游项目由于缺乏规范的监管体制,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秩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结构。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顾及产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严重限制了旅游产业整体经济的发展,导致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与运用。

2.项目产品的质量偏低

当前,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项目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估与论证依据,最终的结果报告也缺少完整性与可行性,只是一味地追求产品的数量与种类,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导致大量的项目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低下问题。此外,大多数地方政府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所以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与规划中没有将旅游产业中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纳入其中,对项目的开发与安排也缺少合理的统筹与部署,导致相关资源无法进行有效地整合,因此也就无法将其最大效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一来,整个项目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造成产品质量日渐低下。

3.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

在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力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即使拥有配套的公共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的开发与运用。此外,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农村居民,综合素质较低,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不能够满足旅游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4.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丰富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深层次地挖掘与开发当地的经济市场,并且大多数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单单只以当地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依据,没有很好的对整体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重组,导致项目产品的组合缺乏科学性。此外,与普通旅游项目及其产品相比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及其产品也缺乏创新性,开发与研究的渠道不够广阔,缺少相应的延伸与拓展,这都是因为经营管理模式单一的原因,使得项目产品的内容也比较单一,限制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旅游产业中的全面开发。

5.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因而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大多数地区的经营管理负责人都是当地的农村居民,缺少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营销服务方式和手段,没有足够的品牌服务意识与服务观念,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现代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顺利发展,降低了产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使得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大下降,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与运用。

三、应对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的策略

1.科学合理地进行统筹与规划

我国要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与规划,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当地的发展优势,结合当地的发展特征,将现有的各类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发挥出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与最大价值,并在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两者协调兼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建设与统筹布局。此外,在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只注重产业生产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从而促进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突出项目产品特色的文化内涵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项目特色产品的开发,在原有资源与特征得以保留的基础上,对当地的文化底蕴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充分体现项目产品的活力,将产品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凸显出来。另外,还要统筹兼顾好项目产品开发与设计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让游客体验到旅游的快乐,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对当地的人文景观以及优势特征进行大力广泛的宣传,充分向游客展现出当地的旅游特色,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满足其开发要求。

3.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管体制

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当为其制定规范的政策法规体制,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促使整个产业能够朝着有序的经营方向发展。

4.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与投入

地方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与开发农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3],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与投入,逐步完善农村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力开发。同时,还要适当运用一定的市场经济手段,顺应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将更多的投资主体引入旅游项目的运作经营中来,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措施,使更多优秀的企业以及社会的力量都能够加入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来,共同经营与管理。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预,能够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第三产业在农村整体经济中的发展。

5.突出项目产品的品牌优势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2

(信阳农林学院 财经系,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猛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将出现以下几个不同的特征:一是汽车时代的来临;二是亚健康群体日益壮大;三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四是美容美体产业爆炸式的增长;五是家庭对于子女教育高度重视;六是投资第二住宅、居住郊区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也从贵族向大众,数量从少到多,建设者从政府向企业,性质从非营利性向营利性转变。人们休闲时间越来越多,新的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出现,这既为旅游提供庞大的市场,也对常规旅游产品提出新的要求。

[

关键词 ]农耕旅游市场分析营销分析发展战略

1分类市场分析

1.1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国外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跨过粗放发展的阶段步入“正规军”的行列。通过对于产品品质、服务水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规范,乡村旅游正在迈入向休闲度假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据不完统计,全国乡村旅游营业收入 1200 亿元,1500 万农民直接受益,现有“农家乐”150 万家,休闲农业园区 1.8 万个,接待游客 4 亿多人次。

1.2生态养生旅游。我国生态养生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人均消费水平与社会消费特征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但是,一般生态概念,根本吸引不了游客,必须对生态进行深度开发。因此有各种生态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如生态养生、生态度假、生态游乐等等。如位于泰国曼谷之南 220 公里西贡湾华欣,占地 7 英亩。坐落在华欣的皇家海滨度假村,是世界盛名的疗养胜地之一。评为世界最专业疗养胜地,涵盖温泉治疗、药物疗法和健身计划的广泛服务,将泰国人的盛情和西方风格治疗方法最好地结合起来。

1.3会务旅游。国际会务市场发展趋势发展迅猛: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计算,全球会议流量大概占旅游流量的 20%。每年全世界举办的超过 40 个参加国、外宾人数超过 50 人的各种国际会议 40 万个以上,会议总开销超过 2800 亿美元,对经济的带动系数为 1:9。国内会务市场发展趋势也为会议与旅游休闲结合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商业会议和国际峰会,在选择会议的目的地时候,更加关注此地是否拥有休闲养生、温泉 SPA 中心等。如郑州丰乐农庄位于郑州市北 15 公里,在黄河南大堤内,总占地面积为 2800 亩。以有机食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示范园,是集农业生产、特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园区。郑州丰乐农庄的桃花坞温泉别墅、日式温泉会所和国际会议中心均配备独立的温泉汤池。其中桃花坞和日式会所的温泉池是露天设置的。郑州丰乐农庄还推出了夏季的马拉湾大型水上游乐项目、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高尔夫练习场、真人 CS 野战场、拓展训练营等一系列的配套。郑州丰乐农庄是私人度假、单位会议、企业拓展训练、亲友团聚庆典的理想场所。

2客源市场分析

2.1客源市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为城市市民周末一日或两日游。人口稠密的城市附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需求发展快、效益高。市场潜力巨大。

2.2客源市场定位原则。确立目标市场的定位原则:第一、规模效益原则。即锁定目标市场的规模要大到足够获利的程度。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能有利于建立稳定可靠的通道,才有可能取得更多的份额,获取更大的收益。第二、互达性原则。即旅游地的信息能有效到达目标市场,目标市场中的旅游者也能有效到达旅游地,可出入性较为方便自如。第三、资源与市场良性互动原则。因为资源可以引导、创造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也可以引导旅游地优化产品、重组资源。第四、行动可能性原则。即为吸引和服务于目标市场而系统地提出有效计划与策略,并在目标市场上能够实施。

3市场营销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积极调整市场结构,强化对基础市场的促销,大力加强对国内重要客源地的旅游促销,使客源地的游客数量逐年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具体实施如

下市场营销战略:

3.1梯度营销战略。主要面向省内及周边省区城市的客源。从远期来看,鼓励省内自助游、自驾车游等。在巩固近程市场的前提下,向外辐射,形成以中原经济圈市场为核心,通过逐步推进与梯度开发中远程市场形式形成涵盖省内外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

3.2品牌营销战略。通过多种营销方式的组合形成以品牌旅游产品为载体的特色市场,并借此扩大农耕文化旅游的市场感知度与影响力,实现潜在客源向现实游客的转化。

3.3差异化营销战略。突出农耕文化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卖点。通过旅游线路延长或者联合组线等,可借助邻近的旅游知名旅游景点的品牌优势,与其旅游线路进行捆绑,以“搭便车”形式对接国内文化旅游中、远程市场。

3.4产业融合营销战略。尽快实施农耕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康体健身、乡村野趣、高档会所”等特色旅游产品融合战略。开发组合产品,延伸产品链条,提高平均停留时间和平均花费。整合农耕文化、茶道文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山水和其他文化资源,以此提高游客重游率;采取积极的旅游价格政策平衡旅游峰谷,提高利用效率和总体收益。

3.5区域联合营销战略。注重区域产品整合,加强省内旅游联合营销。与周边其它旅游景区整合,合理设计安排线路,可形成多个旅游协作区,开展联合营销。

4产品促销手段分析

4.1宣传促销。宣传促销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多种新闻宣传媒介进行,积极并逐步在各类有影响的媒体上集中力量宣传,提高省以及全国的“曝光率”;针对重点国内客源市场,开展持续不断地叠加宣传。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4.2市场推广。扩大旅游者的数量,邀请客源输出地代表考察项目,强化与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操作方式上,可逐步联合其他景区,在国内目标市场设立大型的广告牌进行旅游包装;开发电子网络等高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与旅游网站联网。要将传统的常规宣传手段、渠道、策略与现代的新型宣传手法相结合,形成宣传促销的综合效应。

4.3 价格策略。制订团队和散客的差价、旺季和淡季的差价、节假日和平常的差价、尤其是对宾馆会议旅游实行会员优惠制、区内景点联合实行游客自愿选择的联票制、旅游交通、景点门票和餐饮套票制以及区内对特定旅游群体的优惠价。

5发展战略分析

5.1文化引领战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生命力。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侧重于借助可视文化载体全方位的展示、侧重于其互动性价值的充分发挥、侧重于旅游者心境体验的满足,重要的是围绕核心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催生动力、增添活力、凸显魅力,打造独具魅力和生命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

5.2创意驱动战略。要求整个旅游环境要有新的表现方式,要创意文化,创新思想,创意精品。使整个旅游环境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以支撑地方旅游精品,成为地方对外推广的靓丽名片。除了设计出有吸引力、创造力的产品外,还需要强化营销。3、产业支撑战略

5.3多元盈利战略。盈利途径的打造是现代休闲农业开发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现代农业管理和运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产品化、消费化的过程也是产业化的过程,可通过构建销售地产产品盈利、开发旅游经营项目盈利、树立产品品牌盈利、升值产品价值盈利等多元化盈利模式,不仅确保项目资金的快速回流、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还能保障项目长期、持续的现金流以及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升值。

参考文献:

[1]孙其勇.苏州生态休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10).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3

关键词:花海;景观营造;配置方式;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3-0016-07

收稿日期:2017-05-25

修回日期:2017-06-08

Abstract: Shimen national Forest Park, located in Conghua District of Guangzhou, is the first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flowers landscape which construct in ‘Tiantangding’ scenic area of Shimen national Forest Park has attracted many visitors in recent years. Taking the design of flowers landscape in Shimen National Forest Pa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flowers landscap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flower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Guangzhou should start from a systematic plan, th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focus on a especial, distinctive and attractive them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promotion. In addition, the scenic area management should engage professional team.

Key words: Flowers landscap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lanting mode; Guangzhou

“花海”作为一种植物景观形式,备受关注[1],是人为打造的花卉景观效果,一般呈条状、带状分布,多采用植物生境、花期相近的草本花卉和宿根花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体现植物个体不同的四季景观特色和韵味,具有更突出的观赏特点和美学价值[2]。花海景观的形成犹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生成,以“景”向“境”的转化突出园林空间的意蕴[3]。花海景观是由密集开花的草本或者木本植物组成,采用大面积种植的方式,营造繁花似海的效果[3]。花海旅游就是以旅游市场为前提,以花卉资源为依托,以花卉植物、花卉文化、花卉艺术或者其他花卉的有益特性为主要观赏对象,以满足游客观赏、游览、疗养、保健、科研、观摩以及学习花卉知识等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旅游活动。

1花海植物的选择

花海植物景观主要是运用草本观花植物片植营造景观效果,植物的品种选择和种类样式设计宜突出植物本身的特点,在大尺度的景观环境条件下,品种选择应简单,有特色,避免杂乱[2]。目前,在广州花海植物景观的配置中,多选择一二年生的花卉或运用多年生花卉做1~2年栽培种植,在品种选择上一般采用色彩鲜明的单一品种,主要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表1)。特别是观赏时间长的品种应用广泛,如蓝花鼠尾草、柳叶马鞭草等,花期基本上能从6月份持续到10月份。而蓝花鼠尾草近几年在广州花海景观上运用广泛,广受年轻人青睐,花色多为粉紫色调,色彩淡雅,花期时间较长,是游览景点、婚纱影楼拍摄场地常用的花卉品种。

花海植物在种植形式上,一般采用温室穴盘育苗,育苗成型后,由200穴移栽到50穴,然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定植,最后通^上盆、移栽、做垄的形式营造出大面积的条状、带状或色块状的花卉景观。

2花海的应用模式

纵观广州花海景观的营造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2.1娱乐休闲型

娱乐休闲型花海,以休闲娱乐为主题,游客需求为导向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花田休闲活动。主要包含花卉观赏、花海住宿、花海采摘、花海运动、花卉餐饮、花茶保健等特色休闲活动,结合花车、马车等特色交通设施,建设“花境”绿道。如广州南沙百万葵园结合动漫、机动游戏等趣味元素打造“一城五港”(一城是花之恋城堡酒店,五港是世界鲜花港、环球动漫港、彩虹欢乐港、宠物彩虹港、四季飘香港),成为集具备广州特色的观赏世界鲜花、鉴赏珍藏动漫、体验特色美食于一体,适合家庭亲子、情侣、朋友及青少年出游的花海景区。由于花海多建于城市的郊区或相近的城镇乡村,占地面积广,与乡村景观相结合,因此多采用以花海观赏旅游为主体,以“农家乐”为辅助的“花海旅游+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5]。将自然花卉景观观赏与乡村文化体验有机结合,“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运用植物配置手法彰显乡村田园风情[6],组织游客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农耕活动及花卉种植活动,如制作干花、花茶等;观赏特色乡村景观和花海景观,体验特色民居生活和农家餐饮。扩大花的休闲旅游空间,延长花海旅游的观赏时限,并结合花卉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从而多方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这一类型的花海如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花海、从化区城郊镇的万亩鲜花基地、增城区小楼镇二龙山花海等,都是娱乐休闲型加“农家乐”模式。

2.2产品销售型

发展模式采用以花卉的生产销售为主,花卉的附加产品开发为辅的开发形式。充分挖掘花卉产业的商业价值,将花卉与人的五感(形、声、色、味、触)体验相结合,渗透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旅游体验产品开发当中。例如制作花茶、干花工艺品、插花艺术、鲜花保健服务及以鲜花为原料制成的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从而使游客在购买鲜花的同时,又能够享受到独特的花卉产品服务。

例如广州的萝岗香雪花海,当地农民在赏花期间,会推出青梅酒、青梅果脯、梅花蜂蜜等相关产品向赏花游客兜售;增城区小楼镇的迟菜心节,既可欣赏迟菜心壮美景色,也是迟菜心大卖的好时机;从化区的宝趣玫瑰园,游客在欣赏美丽的玫瑰花的同时,常年都可以销售玫瑰花的相关产品,如玫瑰鲜切花、玫瑰花茶、玫瑰香精等,大大增加了花海的内涵。

3广州花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系统规划,可持续性差

花海景观旅游以短期游为主,花卉主要以春季花卉为主,其他季节的旅游吸引力较弱。例如花都区梯面镇的红山村就以春季短暂的油菜花海旅游为主、从化区的樱花也是在春季少于一个月的赏花期,萝岗香雪景观也同样以春季短暂赏花为主,其他季节的旅游吸引力较弱。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花海景观雷同,游客兴趣索然,无法形成有效的吸引力。同时,无计划地营造大范围的花海,造成土地资源、劳动力和维护成本的浪费,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破坏,可持续性差。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政府主体缺乏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未对旅游资源和客源进行系统开发和引导[7]。

3.2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

广州分布着众多的花海景区,多以体验活动为主,如农家乐、美食节活动。但由于大部分经营者前期对市场了解不足,连最必要的策划和设计都未做,便仓促上阵,照搬模仿,导致目前的花海旅游景点质量参差不齐,景观大同小异,盈利模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大杂烩,如郁金香山庄、熏衣草庄园、生态餐厅、婚纱摄影等项目在景区安家落户。以油菜花作花海观赏的就有花都梯面的红山村、从化区石门森林公园、白云山明珠楼蒲林花地和碧影湾花地、大学城的岭南印象园,以樱花作花海景观的有从化区天适樱花悠乐园、南沙区的百万葵园、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这些景点空间距离分布较近,而且大多雷同,缺乏地方花海特色,导致花海景观赏花游项目数量多,品位低,难以持续盈利。

3.3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差

游客旅游的目的,除了获得视觉上的享受,更希望通过感官,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积淀、地方特色等。目前,省内许多赏花游景点均为模仿打造,根本没有考虑到与当地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导致花大力气打造出来的景观缺乏文化底蕴,立意差,层次低。同时,许多项目采用大面积种植单一花海植物,虽然花期效果震撼,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游人目光,但科技含量不高,容易让人产生审美单调感和视觉疲劳,此外,单一花卉植物导致旅游季节性瓶颈现象突出。

3.4管理和维护缺乏专业性,运营模式单一

目前,本地花海景观旅游十分火爆,但景观营造多停留在单一花海景观营建,管理者缺乏系统培训,往往熟悉经营管理的,不懂栽培养护。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团队,再加上管理者单纯追求低养护成本,管理粗放,导致景观效果差、病虫害时有发生,经营效果很不理想;而懂栽培养护的不熟悉旅游业,导致景区宣传引导工作跟不上,比如一些花田规模过小,以一日观光、采摘体验游为主,而度假功能不突出,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比较弱,无法有效吸引顾客。

4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花海景观的营造

4.1现状分析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广州从化区境内,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23°36′50″~23°39′20″,东经113°46′16″~113°49′17″。东邻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南靠增城大封门林场,西对桃园镇,北望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 636 hm2。公园内终年气候温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年平均气温21.4℃,7~8月平均最高气温28.5℃,1~2月平均最低气温 12.4℃[8~9]。

公园内林相完美,有着丰富的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禾雀花Mucuna birdwoodiana、乌桕Triadica sebif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岭南槭Acer tutcheri等秋色叶树种和桃花Amygdalus persica、油菜花Brassica napus、“夏日花海”“七彩花海”等观赏花木(表2),每到观花或观叶时节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玩赏,是石门公园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主打品牌(图1)[10]。此外,竹林、花海、峻岭、溪流、飞瀑,使得公园湖光山色、景色秀丽无比。每年的1~3月,这里还会举行高山油菜花节,为迎接新春提前梳妆,流金溢彩的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图2~4)。

4.2花海景观营造思路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4

一、国内外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我国国内旅游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国内旅游人数呈现加快上升趋势,国内旅游总人次从2003 年的8.70 亿人次,增长到2011 年的26.40 亿人次,增长了3倍。目前,通过旅行社出行的游客只占总游客量的3.1%,96.9%的游客仍然是通过其他方式出游,可见旅行社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

(二)丽水旅游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丽水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两大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40%,增长速度居全省各市之首。2013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569.67万人次,同比增长27.57%,实现旅游总收入266.29亿元,同比增长29.37%,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27.1%。旅游业已是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已成为丽水对外宣传推广的名片。

(三)发达国家旅游发展概况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旅游人数达到10亿人次,再创新高。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看,旅游业当前仍是最火爆的行业之一,旅行业务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成呈显着增长之势。旅游业在美国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旅游产业稳居世界第一、国内第二。

二、旅游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根据市委三届六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打造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已成为市委市政府统领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热点,从而获得更多更强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目前处在发展的转折点上,特别是在群众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绿色生态消费需求攀升的消费趋势下,只有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变革,顺应市场的潮流,才能实现发展。因此,旅游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转变,才能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团队向散客的转变。受中央相关政策的影响,几乎所有福利性质的公务旅游全部被暂停,往年以机关单位组织为主的团体旅游出现急剧缩水现象。同时企业为应对经济形势压力压缩成本也减少了商务消费。自驾游、自助游、休闲游等散客旅游逐步兴起,旅行社必须迎合市场的变化。例如丽水市旅游集散中心2013年组团收入同比下降了41%,对企业的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及时转变经营策略,企业逐步面向散客、地接转变,2013年实现地接增长108%,散客增长66.7%,较好地遏制了效益的下滑。

(二)线下向线上的转变。携程网、去哪儿网、途牛网等网站的兴起,线上产品的丰富、优惠及便利性,对传统旅游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旅游企业如果不尝试拓展新业务,细化客源开发新产品,加速电商平台建设,将无疑坐以待毙。例如安吉贵豪旅行社属于中小型旅行社,2014年积极拓展线上产品,与携程网、驴妈妈等网站以及同本地各大景区、酒店合作,春节七天假期实现线上收客1500余人次,占总地接人次的四分之三,网络营销使之尝到了甜头。

(三)城市向农村转变。城市旅游已逐步走向成熟并趋于稳定,而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农村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风景秀丽,因此无论组团还是地接,农村无疑是潜在的巨大的亟待开发的市场。目前,全市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丽水共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25个,经营户(点)1583家。有从业人员2万人,餐位13万个,床位1.4万个。丽水首个农家乐综合体也在今年成立,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正在逐步建立。

(四)公费向自费转变。近来受中央相关政策的影响,几乎所有福利性质的[:请记住我站域名/]公务旅游全部被暂停,丽水各家旅行社组团业务均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据了解,市区各市直旅行社国内组团量下降了30%-50%左右,而个别县市的旅行社甚至下降了接近80%,大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和转型两大困难,面临重新洗牌局面。自费旅游目前已成为出行的主流,占各旅游企业营收比重日益增加,目前主要以门市收散客拼团为主。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5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7705

1引言

低碳旅游是近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继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特别是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以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研究过程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例,数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15日。从研究成果的整体看,关于能源、温室效应、碳汇、气候的参考文献总量大,但学术研究成果总量不足2/5,与旅游相关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不足1%。选取6个与主关键词“低碳旅游”密切相关或相似的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变暖”、“能源消费”、“温室气体”、“碳汇”、“碳排放”,检索发现:中国知网总库含有6个关键词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数量累计94638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数量则累计达37633篇,占总库数量的39.77%;6个关键词分别与“旅游”组合检索时,含有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的文献数量累计仅有368篇,仅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0.98%,占总库数量的0.98%。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一直关注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成果在2005年开始出现并逐年递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势更加明显,文献总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有360篇,2010年和2011年最多合计229篇,占总量的63.6%(图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危机以后人们探寻经济复苏的途径,而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则起到了明确的指向作用。

3 研究内容

3.1低碳旅游倡导及其概念剖析

低碳旅游出现的背景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概念,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虽然关于低碳旅游的各类研究论文、报告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低碳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低碳旅游在能源有限的经济发展时代得以提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1],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2];明庆忠等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3];侯文亮、梁留科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4]。朱青青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践当中用行动弥补所释放的“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核心理念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唐承财等从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6]。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节能减排不只是对某个行为主体的要求,它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秦奕莹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在实现旅游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准则所进行的旅游。该文章认为主体是指旅游者,客体指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载体指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且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的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7]。

从旅游产业看,低碳旅游涉及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六大块,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最关键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刘啸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8]。文彦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9]。

李晓琴、银元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riving-Status-Response,DSR) 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并从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 个层面,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理论框架[10]。

3.2低碳旅游的发展机制模式研究

3.2.1动力机制方面

在动力机制方面,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角度看,“低碳旅游”模式主要有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及的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三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郑琳琳,林喜庆、沈中印、郑岩分别构建了关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低碳旅游”的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11~13]。周连斌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并对其发展的需求动力、吸引动力、支持动力以及管理动力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对优化低碳旅游发展的引导机制、推拉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议[14]。

3.2.2旅游系统与体系方面

从系统与体系的角度看发展机制模式研究,浦云从营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餐饮酒店、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矫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的视角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建议在建设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国家级景区的低碳通道体系、田野秸秆由地方政府统一高价收购等方面进行创新[15]。唐婧、陈国生在研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中,提出湖南要从低碳旅游资源的配置、低碳旅游产业链的完善、低碳旅游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3个层次入手,构建由生产因子、消费因子、还原因子组成的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16]。

3.2.3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方面

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马勇、刘军通过研究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主观因素包括政府、旅游者和投资者的意愿,客观因素则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3种发展模式的结论,推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应重点关注低碳城镇建设、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意识普及和政府角色准确定位4个方面[17]。杨效忠,王荣荣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关系以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国世界遗产地低碳旅游发展分为早期、成熟期两个不同阶段,并相应提出此两个阶段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18]。陈浩,郑嬗婷等在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后,提出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19]。郑琦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20]。马勇、王宏坤等从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出了经营增长、价值提升、政策支撑、概念体验、“碳交易”五大盈利模式,以帮助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切实利益,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持久发展[21]。孔玉玲在研究武威市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中,提出旅游业走“低排放、高能效、高收益”的低碳发展之路[22]。

3.3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3.3.1旅游利益相关者角度

利益相关者在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博弈、相互依赖,因而如何做出均衡各方的发展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学者们普遍从政府及监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行业组织、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会等多个主客体的利益角度,提出了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策略。郑岩,黄素华[23]、沈中印[12]、徐喆,汤蓓蓓[24]等,基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从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社区居民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具体表现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监督指导;旅游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节能减排;旅游者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环保、理性的消费方式。肖瑜,张祖明提出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政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建设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区逐步推进低碳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饭店企业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控制碳排放;交通部门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25]。苏兴国,胡玥借鉴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投资及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及旅游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在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取向,并据此提出推广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26]。

3.3.2旅游六要素角度

当前,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因而,很多专家学者,纷纷从该角度研究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普遍认为,实现低碳旅游,需要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角度,创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辉,宋丽等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7]。王敏,梁留科等通过对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内部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线路的规划、运营方式的选择及车辆的调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来解决问题,在交通层面实现低碳旅游;从根源上解决度假区的交通问题,实现度假区的持续发展[28]。张利华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他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9]。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后,提出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30]。

3.3.3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角度

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方面,李胜男,段理慧对三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低碳旅游面临的障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三亚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现阶段所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从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31]。许虹分析了旅游行业的碳消费、资源能源浪费、对碳汇地的破坏、人们低碳旅游意识欠缺等问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后,提出制度规范、宣传引导、优势展示、做好规划、更新技术等解决对策[32]。柳敏,张文政在分析了长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后,提出营造低碳氛围、配套低碳旅游设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项目以及适当进行碳补偿,以其将长岛建设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33]。朱媛媛,王士君认为,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他们提出,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施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34]。付景保认为,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低碳旅游。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使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对其上下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总结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利弊影响后,指出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公民低碳意识的提高[35]。周娟,范星宏等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36]。

4研究方法

从时间上看,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开始只是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一些低碳旅游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结论,主要回答概念性和特征问题,以及对已有理论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唐婧以湖南为例,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7]。史云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辨明两者关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同时对目前低碳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实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8]。

进入2011年后,低碳旅游的研究,广泛使用调查分析法、“三分法”、测量法、案例分析法、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法、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张明,刘曦等基于低碳经济的“三分法”, 重新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内在联系[39]。董婷婷,张建平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以及游客量预测比较,研究园区低碳旅游发展前景,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40]。周常春,袁茜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41]。汪清蓉,李飞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公众的低碳旅游认知度、旅游后是否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的态度及其原因、低碳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的对策[42]。戴卫东,马帅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进行探讨,建立评价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层次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种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降低投资商的盲目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43]。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44]。韦飞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45]。这些方法在低碳旅游研究中出现,主要归因于低碳旅游研究前,学者们对旅游研究方法的娴熟应用,才得以在短时间内,使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并走向高级化和定量化。

5问题与展望

5.1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旅游的研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研究偏多,具体表现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低碳旅游概念研究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标、主要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链和旅游六要素、旅游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意识等方面进行。低碳旅游的机制模式研究,主要从动力机制模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系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低碳旅游对策的研究,主要从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六要素、管理、理念、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

在对低碳旅游的界定上,学者对概念的提出角度众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成果,实证研究法、“自上而下”研究法与“自下而上”研究法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偏重定性化描述,概念、发展模式、对策研究偏多,缺乏定量化研究成果,现有文献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

5.2展望与建议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也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谢园方,赵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应重视旅游碳排放测度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思路以及加强低碳旅游的实践研究[46]。

5.2.1界定低碳旅游的基本内涵

在低碳旅游的定义方面,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确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参与者--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应界定于旅游产业内部,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具体条件是低碳技术措施,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定义最核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选择。

5.2.2注重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

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研究,有一定的旅游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从个案研究开始,并结合定量研究,以某个景区或者旅游地作为案例重点研究,而不是地区性的定性模糊研究。

5.2.3注重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研究

能源紧缺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全球气候变暖更是人类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应该以旅游行业为整体,研究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进而可以针对旅游业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整个行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2]汪宇明.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11~12.

[3]明庆忠,陈英,李庆雷. 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22~26.

[4]侯文亮,梁留科.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

[5]朱青青.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8):29.

[6]唐承财,钟林生.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63.

[7]秦奕莹.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8]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81~82.

[9]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李晓琴,银元.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11]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1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11):12~13.

[13]郑岩.大连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2):112~114.

[14]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9~154.

[15]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的初步设想[J].决策咨询通讯,2010(6):12~15.

[16]唐婧,陈国生.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50.

[17]马勇,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6~110.

[18]杨效忠,王荣荣.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5):1~5.

[19]陈浩,郑嬗婷.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0]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126~129.

[21]马勇,王宏坤.中国低碳旅游盈利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199~201.

[22]孔玉玲.武威市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J].发展,2011(10):100.

[23]郑岩,黄素华.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调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3~164.

[24]徐喆,汤蓓蓓.低碳旅游概念辨析及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商贸,2011(35):171~172.

[25]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9):159~160.

[26]苏兴国,胡玥.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参与者的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133~134.

[27]王辉,宋丽.海岛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6):692~695.

[28]王敏,梁留科.山地旅游景区内部交通低碳旅游方式初探——以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6):79~82.

[29]张利华.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12):50~52.

[30]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31]李胜男,段理慧.三亚市海岛低碳旅游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基于海洋牧场建设背景[J].特区经济,2011(7):147~148.

[32]许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66~22467.

[33]柳敏,张文政.关于发展长岛低碳旅游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9):101~104.

[34]朱媛媛,王士君.论县域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1.

[35]付景保.低碳旅游的发展在于公民意识的改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36]周娟,范星宏.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57~60.

[37]唐婧.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1~134.

[38]史云.关于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的辨析[J].旅游论坛,2010(6):652~655.

[39]张明,刘曦.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低碳旅游概念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8):151~152.

[40]董婷婷,张建平.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球学报,2011(2):241~250.

[41]周常春,袁茜.低碳旅游与旅游碳足迹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1(8):39~42.

[42]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5):489~495.

[43]戴卫东,马帅.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50~354.

[44]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乡村旅游盈利模式范文6

1994年,杜勇还是一个穷导游,魅力开放的张家界成就了杜勇。杜勇麾下的张家界运通康辉旅行社成为张家界投资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旅行社,投资管理的酒店成为入住率最高的酒店。2008年11月,他当选上海市湖南商会副会长、旅游分会会长。2010年5月10日,湖南省旅游局召开首批星级旅行社授牌仪式,甘霖副省长出席并为获得首批8家星级旅行社授牌,张家界运通康辉国旅获得湖南省首批五星级旅行社。杜勇接受采访说:“我们要珍惜、爱护这份荣誉,我们更要高标准、严要求按五星级旅行社的标准,强化我们的经营管理。”

坚持就是胜利

20世纪90年代初期,杜勇从旅游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经过3个月的培训,勤奋积极的他,被领导点名要求做导游。

在工作中,杜勇认识了一个娄底姑娘,相识相知之后,他们结婚了,婚后很快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当时,张家界的旅游市场才刚刚开放,旅游配套设施比较落后,知名度不高,来的游客较少。所以,杜勇拿到手的工资很微薄,有了孩子以后,经常入不敷出,生活过得很窘迫。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杜勇开始挣扎。他觉得应该改变,不能这样活下去了。这时,正好单位进行了一些市场改革。一些先知先觉的导游,到一些大城市去做景区销售,有些人一次赚得的钱相当杜勇一年的工资。

树挪死,人挪活。杜勇决定去上海做营销。他借了一些钱,跟单位签定营销协议,带着仅有的几件换洗衣服,满怀激情地从张家界奔赴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成为最早来上海做营销旅游的湖南人。

涉世未深的他,以为生活会很美好,上海处处是黄金,来到上海后才发现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上海的房子太贵了,他租不起,刚来的时候在上海找了几天的房子,最后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租了地下室住。吃饭也贵,他也吃不起,只能吃泡面。

“我吃了两年的泡面,住了两年的地下室,现在只要看到方便面,闻到方便面,我就想吐。”杜勇回想起当时在上海的生活境遇,还心有余悸。

“当时,我不会说上海话,去拜访一些旅行社客户,总是被拒绝。我的一个客户,曾经拜访他7次,他也拒绝我7次,每失败一次,我总是回来总结经验,我老婆总是写信打电话,用他的老乡屡败屡战的故事激励我。我把方案做好后,第8次去拜访这位客户,那一天正赶上下暴雨,我被淋得像落汤鸡,也许是我的诚心感动了他,那一天我们把合同签了。事后,客户告诉我,其实我的方案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的精神打动了他,他觉得我做事情认真负责,应该给这样的年轻人一些机会。这个客户,又介绍了很多朋友客户给我,我的局面才逐渐打开。”

杜勇说,期间有很多老乡做了3个月,5个月,9个月都失败了,他们退却了,害怕了,劝我也打道回府,回张家界继续做导游。说实在的,我也曾经恐惧过,挣扎过,也一度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把老婆孩子住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他回忆说:“我当时,买了辆很破的自行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上海市跑了个遍。2个月我穿烂了4双皮鞋,什么苦活、脏活我都干过。要是没有家庭的鼓励,没有朋友和客户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这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赞扬湖南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杜勇以永不言败的精神,诠释着人生的真谛,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经商头脑初显光芒。

捧出旅游瑰宝

群山绿水张家界,凤凰悠悠绕古城,造物主似乎特别眷顾地在湘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情的一笔。

张家界,相传汉代留侯张良隐居于此而得名。上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在张家界建国营林场。70年代末,张家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奇观被世人发现,得以开发。1982年9月25日,国家计委行文,将林场所属范围定名为“张家界森林公园”。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郁,以水见秀,以云见神。其间翠峰有3800柱之称,相对高度100米至300米左右。群山绿丛覆盖,四季常青;峰石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魄壮观。峰间,溪流潺潺,峡谷幽深,浓荫蔽日。具有“三翠微峰,八百琉璃水”之美誉。春天山花烂漫,万象更新;夏天林茂树密,凉风习习;秋日天高气爽,遍山红叶;冬天冰雪覆盖,银装素裹。

张家界有四奇:声、月、影、光。

奇声:在张家界的神堂湾旅游,你会发现湾内深不见底,神秘莫测。更令人惊异的是,只要人走近湾边,耳际便会隐隐约约响起敲锣击鼓、人喊马嘶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正在鏖战。

奇月:每逢春夏季的农历月中,久雨初晴的晚上八九点钟,在天子山月亮垭看到的圆月是红色的,就像早晨初升的太阳,血红血火,发出红色的光环,把公园、石家檐、神堂湾一带照得通红,这种现象可持续一个多小时。

奇影:假如你沿金鞭溪源上游览,在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影子会由一变二、由二变三,人动影随,任你前进后退,左跑右窜,跟随你的始终是三个影。

奇光:茫茫西海是一个奇异的石林世界,石峰数以千计。在神堂湾与公园之间,有一根高达200米的石柱,石柱顶部的两个石峰之间嵌着一块小石头。这块神奇的石头和石峰每年发一次光,亮光就像烧电焊那样,火花四射,光线可照亮神堂湾一带。

数十年如一日投身张家界旅游事业的杜勇,见证了张家界在上海“火”起来的过程。

上海一直以来是湖南,尤其是张家界最大的游客输送地之一,专业从事张家界旅游的旅行社就有100多家。“湖南旅游的振兴和旅游文化的传播营销,需要一代湖南人承担起来。”杜勇说。

于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湖南的旅游资源,避免恶性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传播营销湖南旅游形象,杜勇发起筹备成立上海市湖南商会旅游分会,在上海发展的60多家湘籍旅游企业踊跃加入这个大家庭。

2008年11月21日,上海市湖南商会旅游分会正式成立,湘沪两省市旅游相关领导专家悉数出席。张家界运通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杜勇承担起重任――作为一名旅行社从业人员和旅游分会的会长,他有义务集结众人之力共同推介湖南旅游瑰宝。

至于为什么要承担这个责任,谁要求他来承担这个责任,在杜勇看来,根本不需要理由。

整合产业力量

枕着张家界的山水长大,杜勇自然对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深情。致富思源,反哺家乡,不遗余力宣传张家界,推介张家界,服务张家界,是杜勇的梦想。越来越火的张家界,成就了杜勇。他的运通旅行社,就是承接了不少单位团队而越做越大。

杜勇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做团队,纯粹一个一个地接社,盈利模式太单一了,不可能持续良性的发展。

如何才能把张家界的旅游市场营销做大做强,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如何扩大盈利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杜勇一直都在思考。想得更远,走得更快,这是杜勇给人的印象。于是,杜勇开始演绎一系列的点石成金精彩绝伦的商业大片。

2005年,杜勇在风景秀丽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投入巨资兴建张家界锦天国际酒店。酒店距索溪峪进山门票站仅150米,以民族风格、庭院式的建筑为主体,是一家按国际四星级标准设计兴建的集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涉外旅游大酒店。

酒店拥有豪华套房、豪华标准间等各类客房220间,装饰精美,温馨舒适。同时拥有中餐厅、西餐厅,多功能宴会厅以及多个风格各异的贵宾小厅。

精彩还在继续,杜勇汇聚优势力量,奇兵出击整合多家旅行社,强强联合,组建了张家界运通康辉国际旅行社,成为张家界最具实力的旅行社。年接待人数在张家界旅行社中位列前茅、拥有多家星级酒店、数位张家界“十佳导游”,2008年度被评选为张家界优秀旅行社。优秀的人才、严格的管理,塑造了过硬品质的运通形象。

东方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张家界武陵国际旅行社是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区唯一的国际旅行社,是武陵源区政府、武陵源区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旅游企业、张家界优秀旅行社。

张家界运通康辉成立后,杜勇整合资源,将创新进行到底。他打造“长沙―张家界―湘西凤凰”黄金线路;策划接待上海汽车“荣威750挑战天门山”;成为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唯一指定的地接社,承担了接待15个国家乡村音乐代表团的重任;开发汽车自驾游,创新酒店营销模式。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旅游市场萧条的趋势下,杜勇运筹帷幄,微笑出击,业务逆势增长。

转型提升创新

面对张家界在上海掀起的热潮,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张家界本地旅行社开拓市场的理念老化,张家界在上海旅游市场的开拓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旅游产品比较单一、行程过长且缺乏弹性,是张家界游的一大软肋。”杜勇长期在市场一线,对张家界旅游产业寻求突破指出了关键的方向。“现在,我们的旅游产品基本是3日至5日的核心景区旅游,游客几天之内要爬完张家界所有的山,虽然能够饱览张家界景区内的奇山秀水,但难免走马观花。”

杜勇认为,旅行社应该多探讨如何开发出游程更有弹性、路线更多元化的旅游线路。为此,运通康辉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了散客拼团专线、独立成团纯玩线、自驾车旅游线路、商务会议考察型、休闲度假专线等20多条特色旅游线路,除了传统的张家界、天子山、黄龙洞、凤凰古城等景点线路,还有适合“摄友”的天子山、袁家界绝美风光守候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