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1

>>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何时到来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 什么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的内核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颠覆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治理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就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技能的影响专题报告 中国不会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 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契机实现转型升级 机器人“智造”拉开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幕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技术控Plus创新狂 第四次工业革命:希望和危险 中国会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吗? 徐菲: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 世界经济论坛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Carl Benedikt Frey and Michael Osborne.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EB/OL].http://oxfordmartin. ox.ac.uk/downloads/academic.

[10]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第七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3]黎翔.教育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2

一、引言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将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问题。系统科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也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这一类应用主要是人们借鉴系统科学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面对的一些复杂性问题。例如闻小娇做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白晓辉做的 “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CAS理论” ,高山做的“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等都属于这一类研究。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儿童自由;未定性;复杂性;生成性儿童观;教育自由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5-0012-03

众所周知,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品质如何是由我们对人的形象认知决定的。传统教育往往把儿童看做先定的、线性的、简单的动物,可以任凭教育者的打磨,极端的表述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任意塑造”。果真如此吗?这样的儿童观存在什么问题?

本文试图从哲学人类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角度来对生成性儿童观进行解读。前者以人的研究为基点,关注文化与人的互动关系,试图揭示人的未定形象,而人的形象是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理论的建构和教育实践的展开都离不开对作为“人”的儿童形象的认识。后者主要是借助于复杂科学的成就,来说明人本身的复杂性。儿童发展之所以难以“规定”,根本原因是儿童内在复杂性使然。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儿童的生成本性,探讨儿童与教育的应然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教育作为成“人”的伟大事业,它的目的在于使儿童成为一个“人”,通达自我实现的价值理想,而教育能否帮助儿童实现“成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它所理解、接纳的儿童的形象是否正确,“使一个人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他所选择的形象。”[1]

一、生成性儿童观的人性依据之一:未定性

首先,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认为,人在天性上尽管可能已经秉承大自然的“印刻”,具有某种固定的倾向。但是,他从根本上是未定的存在,时刻都处于完成自己的历程中,一旦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努力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尽管会受到社会现实、个人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严酷,都无法把他的自由完全扼杀,内心的自由使得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正如柏格森深刻表明的一样,人没有不可改变的实在,他总保持有决定他自己存在的自由。“成为一个人,即是处在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创造的行为。

基于此,儿童其实时刻不停地在自我创新,他暂时总是处于“非我”而不断走向“真我”的状态,直至生命的终点。儿童天性自由,绝不会固定地存在着,而是处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投入纯洁的未来,成为他要成为的样子。所以,人注定是要自由的;他处于总是要自由的需要支配下。自由不是他能够接受或拒绝的赠予,而像肯定的极端走向否定的极端一样,是他内心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懦夫使他自己懦弱,英雄使他自己成为英雄。懦夫总是具有不再懦弱的可能性,而英雄也有不再是英雄的可能。”[2]

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儿童是未能确定的存在,充满了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作为独特的个体,其最终会认识到他最伟大和最美好的任务就是根据他自己选择的模式来构成他的生活,或者不用任何模式,而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来构成自己的生活。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尼采的警句所表达的意思,即人是“依然未确定的动物”。同时,“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

这样,由于任何儿童都潜藏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儿童的本性就是在自由中生成的,当然这需要教育者基于生成性儿童观的“善”的引领、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刻意地塑造、强制、规训。“人没有一种完全不变的本性,人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自身的,人类本性的一个特点恰恰在于他通过反思以改变自己的本性。”[3]

关于儿童天性的未定性,雅斯贝尔斯说,“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会丧失殆尽。”[4]这说明由于儿童天性的未完成性,自由就是儿童成“人”的基础条件,强迫的结果只能是把儿童的发展诉求扼杀在萌芽状态,以致造成残缺不全、不会选择、缺失主体性的扭曲人格,教育如果“逞强”“自大”地认为已掌握了儿童人性的全部秘密,从而准备设计精确的轨道来控制儿童的发展,那么只能是非常浅薄贫乏的教育。然而,现实似乎是儿童不仅被“定格”,而且被预设了前进的轨道,要求所有儿童都必须按照现实社会预设的轨道前进,这是典型的决定论的观念。它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被不断地扼杀和磨平,要求所有不利于教育者施加教育结果的行为尽可能被排除,从而塑造出教育者认定的背离人性的教育“产品”。

二、生成性儿童观的人性依据之二:复杂性

生成性儿童观反对预设和强制,从根源上讲还由于人的复杂性。作为一个“人”,儿童是不确定、充满多种可能性的存在,无法归结为某种固定、单一的本质。埃德加·莫兰是人的复杂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其对人性的复杂性的解读影响深远。他说,人类存在本身是既一又多的。任何人类个人都如同一个全息点,在他身上蕴含着宇宙。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以两极分化的形式存在的多样特点:例如理性的和热狂的、勤劳和贪玩、经验和想象等,其含义是,理性的人往往同时是充满神话和妄想的感情的人;工作中勤劳人同时可能喜欢游玩;注重经验的人同时是喜好想象的人。作者认为所有这些特点不断变换、重组,使得人类存在本身渐趋复杂和多样性,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之中,人只能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5]。

鉴于人性的复杂,教育必须对怀抱健全成长渴望的儿童给予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对儿童如何在教育中成为一个“人”给出学理的合法性证明。由于当前我们对生成性儿童观的内在机理认识不够,对儿童如何获得实质性发展的探索也还不充分,对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的复杂性更是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完全抓住教育的真谛,因而存在着把复杂的人拆解、把现实中的人抽象为只具有某种特性的存在物,从而不断强调严格控制、刻意规训,牢牢把儿童约束在预定的发展轨道等现象,从而远离了教育人性化的精神诉求。

三、生成性儿童观的教育意蕴:自由成“人”

基于人性的未定性和复杂性,我们可以确认生成性儿童观,即人性是不断生成的世界:“每个人的人性世界不是某种隐藏于背后而有待于发现的东西,而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通过这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东西。”[6]教育者面对的儿童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规定性,而是一种未确定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存在。这种未确定性本身同时也给儿童的成“人”提供了广袤的空间,儿童永远都是未完成的,永远是在生成着的,在通往完成的途中,这是由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实践——决定的。

由此看来,儿童是生成性的存在,而且,这种生成性是在自由实践中体现和完成的。生成性儿童观揭示出正在接受教育的儿童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体,联结实然和应然的是儿童的自由探索、自主选择和自我完成,儿童“是其所是”,这只是对儿童的静观,而“不是其所是”才是动态的觉察,这大概是只有儿童才享有的“恩惠”。对于儿童最终的“所是”,是在各种偶然与必然因素的奇妙组合中完成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无法准确预料也无从整体把持儿童前进的方向,完全确定其未来样貌,因而作为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变化的人,儿童只能在教育者的引领下自由地生成着——永远在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点。

从现有关于人的历史探索来看,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是在社会实践中自由生成的,这就是因未成熟而有待引领的可发展性,它为儿童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人性依据,也为教育使命确定了方向,即既然儿童是在自由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教育人性化的要求只能是确保教育不成为压迫性、控制性的存在,而是作为引导的力量,应该顺遂儿童的自由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人是可塑的,并且越是往后发展,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可塑性。因此,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7]

这种不确定意味着儿童尽管有教育者的帮助,但根本上只能是自由成长的存在,不断把自己潜在的“我”变成现实的“我”。在其成“人”过程中,他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关于人的本质论说,却会试图以独立的思索和批判来超越现状。所以,儿童的本真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只要不遭受人为强迫和压制,就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性开放,不断通过否定之否定的逻辑造就自身,只要他仍然是自由的,他就会打破窠臼,从而不断走向更加丰富、更加完美的可能性存在。

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而发,既然儿童的将来“之所是”处于未定状态,既然上帝造人时给予的严格的戒律已经被亚当和夏娃的“偷吃禁果”而打破,这注定了儿童只能选择自由创造自己。在成“人”的历程中,教育者无以回避这种重大使命——助儿童成“人”,使儿童不断迈向自由的超越和创造,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最终不断趋近于儿童自由个性的自我实现。否则,教育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合法性依据,教育就从根本上远离了人性的期待而成为儿童成“人”的桎梏,远离了应有的促进儿童完整、自由、全面生长的精神。

作为持续生成着的人,要求“为人”的教育能够顺遂儿童自己的本性,为了发展和完善自己,他要求在教育中自由地生成自我,任何出于“善良意愿”和“唯一真理”的模塑和强制都可能会导致具有整体性的儿童的发展片面化、碎片化。这是不是意味总是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规训的教育没有存在的必要?问题出在我们怎样理解教育的精神,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看法,教育是一种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一朵云撼动另一朵云”,是精神的影响和感染,由此引领儿童的自由本性的现实生成。这要求教育不能自大而独断地控制、压迫和规训发展着的儿童,不能把他们当成没有自由能力的“器物”来任意按照教育者(或其秉承的特殊意识形态)的意志形塑,而是采取引领、协商、对话、尊重和理解的立场,促进其理性自觉,完成从一个自然的存在到自由的存在。当我们把儿童当成一个正在生成中的一个“人”看待,就接受了教育人性化的诉求,就是坚守生成性儿童观,摒弃预定性儿童观。我们认为,把儿童当成“人”,促进儿童自由成“人”就是从这种新的儿童观中寻找教育的依据,为基于儿童本性的成长和发展排除阻碍、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美】A·J·赫舍尔.人是谁[M]. 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 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英】H·P·里克曼.狄尔泰[M].殷晓蓉,吴晓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25-012

摘要:高等数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是一个难点,它的理论知识抽象、枯燥,实践价值是隐含性的,因此对高等数学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质的研究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它对高等数学教育来说是一种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为大学高等数学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能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数学 质的研究 研究方法

大学高等数学是大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就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抽象性是数学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有了高度抽象和统一,我们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质规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严密的逻辑性是指在数学理论的归纳和整理中,无论是概念和表述,还是判断和推理,都要运用逻辑的规则,遵循思维的规律,对这样一门抽象而极富逻辑的学科,笔者简要谈一下对其教育研究的认识。

一、大学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

1、高数教育的目标: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数学教育的目标也必须与时俱进,相应地发生转变。院校不同、专业差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等数学的教育目标显然不能统一而定,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技能和所要培养拓展的各种素质能力,都应有所区别,这就相应地要求制定不同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对其他各个方面有一个评价量度,也才能有所依据地发展其他方面。

2、高数教育的内容:高等数学教育内容不仅要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理论和运算知识,还应包含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各种数学软件的应用,以及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此外,逻辑、发散等思维能力和基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等等也是其重要的方面,

3、高等数学教育的过程:高等数学的概念来自于实践,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数学内容利用合适的案例简单化通俗化,把数学学习的过程趣味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期使高等数学教育达到最优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析研究教师对各种媒体技术、资源环境的运用情况,总结实施的效果,还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日教学模式方法的整合:要研究如何因材施教,如何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师生如何创造和谐课堂内外的交流与互动。

二、质的研究的涵义

有学者这样定义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具有这些特性:第一,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第二,以丰富的资料来描述心理现象和过程。质的研究依靠的是文字或图片的描述:第三。以了解研究对象自己的观点为目的;第四,研究过程具有开放、变化的动态性;第五,正视研究者对研究的主观互动影响。质的研究不回避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互动,并且主动地将研究者本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认为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如研究动机、角色意识、个人经历、视角等,不仅会对研究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对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判断。

质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彼此重益、互相渗透、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操作方法上弹性较大。实施步骤一般包括研究设计、选择研究问题、收集与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研究结果的评估、撰写质的研究报告这样一个过程。

质的研究适于作教育研究可以从这几方面去看待:一方面,质的研究能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研究成果,尊重个体的内在生活特质和价值观念,通过互动性来提高自身意识和能力;另_方面,质的研究从整体上考察教育问题,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的成长。深入到教育内部进行研究,探究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还可以从被研究个体的角度理解其思想和行为;另外,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究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质的研究可以关注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还有,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质的研究自下而上的研究路线有利于在教育的发展情境中和过程中探究其内容,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创新,有利于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而且灵活的研究设计适合教育的实践要求。

三、在大学高等数学教育研究中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及意义

当前在大学高等数学教育研究中采钠质的研究方法其有必要性。首先,中国社会的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对现代高等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而在高等数学教育研究中,不仅要做大的、宏观的社会调查研究,也要对微观问题作深入、细致、动态的研究。质的研究使研究者深入实际的高等数学教育活动中,对其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追踪调查,通过自身体验对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动态的探讨。其次,高等数学教育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中时,效果也充满变性。是无法进行量化分析的。因其活动主体是人,故而极具复杂性。只有对高等数学教育的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才具有意义和价值,这样的研究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而质的研究的要旨正是运用沟通、互动的方式达到研究的目的。质的研究根据其所研究内容的各方面对高等数学教育的研究给予相应的理论支持与理论指导,并在应用于实践中时给予支持与指导。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5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中的核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来自社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形式下,其个体存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矛盾冲突变多,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也呈现着上升趋势,对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乃至其学业的顺利完成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人格朝着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对其身心健康的促进现实意义突出.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一项大事,所以,文中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大学生构建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体系的构建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54-03

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时段就是大学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提升个人整体素质包括其心理素质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在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一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保持其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性因素,.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正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高度性关注,社会各界认识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研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意义

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与文化也正朝着飞速的方向发展变革,人们也慢慢的面临着愈发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因此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越来越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下世界发展的一个现实性发展方向,科技人才能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性地位,其心理素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这其中,积极乐观、开朗上进、迎难而上、善于交际的个性正在大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离不开早期优秀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性任务[1].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关乎未来工作的发展要求,而且也是大学学习生活上的必然要求.从最近几年的研究资料上显示,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情况十分不理想,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情绪困扰情况相对普遍,受到心理障碍的影响,每年的休学率都呈上升趋势,因为心理因素占总退学、休学比例的三成以上.因此积极找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组织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且必然的任务.

2 构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2.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1 由于市场经济对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校也在积极稳健的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等等[2].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教师经济投身于教育制度改革浪潮之中,呕心沥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殊性以及复杂性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各项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变革,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清楚的意识到经济与社会生产在长时间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不断深化,另外在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矛盾互相融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打乱了人们有序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渐渐在工作过程中失去了安全感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感,在校期间面临着未来就业乃至生存的巨大压力,让大学生感到深深的恐惧,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信心不足,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在社会分配问题上各项矛盾也愈发突出,社会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使得社会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就是高校当中有近四成的学生为贫困生,其不但需要担忧学费、生活费,而且也在贫穷与生活诱惑的双重压力之间挣扎,以致于有一部分贫困学生陷入了生活与心理的巨大压力之下,造成自卑和仇富的消极心理情绪出现[3].与此同时,有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花钱方面毫无节制,有严重的拜金思想与功利之上思想.当下,因为社会经济组成成分多种多样,社会组织形式也不是单一不变的,各项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思想意识的差异性与多变性得到显著强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存在.表现在大学生之中,也就是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在学生团体之中.

2.1.2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和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相比较,发展时间较晚.当下因为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以及认识上的缺陷,造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愈加凸显.在国内外的实践结果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其表现了一种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对其的重视程度愈加成熟,几次发送有关文件要求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是当下此项工作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满足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口头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工作现象.这表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还能够达到其应用的高度,无法较好的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要求.这也就造成学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为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等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高校与社会的稳定,对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巨大限制性影响,同时为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这些种种情形都要求我们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素质朝着综合全面性方向发展.

2.2 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纵观整个世界发展,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认清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教育的地位也愈加凸显,其作为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关联的高等教育业表现出了全新的发展趋势.在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上分析,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舆论环境出现了本质性改变.科教兴国从一种口号变成了一种政府的治国方针策略,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也慢慢的认识到了人才与知识的重要性作用,都在科技提升生产率的作用下下了大工夫;第二,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的过程中,人们从精英化的方向朝着大众化的方向转变.在最近几年,我国各个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增加,这样也就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的创新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属于实践工作的规律总结,其是依照高等院校工作的特殊性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目标确立的,其属于高等院校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一项必要性工作原则,对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指导性意义明确,可是其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社会发展的变化过程不断优化与完善的,指导性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

3.1 实事求是工作原则

大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士需要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依照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分析,注重对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构建正确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并针对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分歧而带来的各项心理性问题,教育人员仔细分析,不可以单纯的只是对其判定为正确或者错误,而是需要听取事情开展双方的意见,同时深入进学生队伍中对事情进展的过程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而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端正态度进行调查研究,依照所了解的各种实际情况做实事求是的研究,看清楚是非对错,使其端正看问题的态度,指引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有效的判断,让学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困扰,调整对问题的看待态度,做一个正直热情的大学生.

3.2 服务性原则

以学生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从服务角度出发,满足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诉求,此项要求和当下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任务与学生的各项客观存在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备、组织、计划等等各项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教育人员要充分了解与认清大学生发展的主观要求,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考虑学生的共同要求和普遍存在之间的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与最终建设目标需要建立在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另外这个工作过程,也需要看清楚个别学生的不同要求,看清楚小部分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注意,看清楚其真正的心理要求,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帮助.

3.3 个性与整体相结合性原则

个人之间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大学生也一样,其自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等等.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将这些差异与特点消除,而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简单的说这其实就是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个体的差异要有所重视,依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展开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目的.

4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评价

4.1 国内首次以积极心理学态度规划我国社会与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

此项结构理论的思想从整体上融合了心理应激性理论与素质应激性理论等各种先进性理论观点与思想主张.学术不但具有国际先进性与创新性特点,同样具备了我国的文化性特点.

4.2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心理测量工具

开展创新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可信度的以及有效性的心理测量工具,对未来自主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4.3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明确订立了我国首个代表性突出以及权威性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各项有关情形的使用模型,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鲜有效且丰富性的第一手资料.

5 结语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也是很正常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有序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是丰富的知识,更加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高度的重视,另外当下我国大学生整体心理状况不理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也显得更为重要.本次研究中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构建的基本原则,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深入的提升我国大学生总体性心理状态,而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构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4):82-85.

〔2〕王志学.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06):76-77.

〔3〕史琼.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6):111-113.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知识断裂;分科教学;文理分科;专业教育;人的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时下为什么对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的呼声高涨?为什么强烈呼吁大学应加强“通识教育”?又为什么在极力高呼专业化的同时不忘强调“一专多能”?可以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亦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都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在证明一点:教育培养出来的和社会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人。然而,在学校教育现行的分科教学中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更多的是通过知识断裂的形式促成人的单向度发展,例如:理科学生缺乏人文情怀,文科学生又缺乏科学探索精神;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缺失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问题很普遍,所以本文从知识断裂的视角探讨一下学校教育中现行分科教学的片面性问题进而分析造成这种知识断裂的后果以及深层原因。

二、断裂、知识断裂概念界定

“断裂”顾名思义作为动词用的“断裂”,是指将原来相关相连的事物断裂开来的动作;作为形容词用的断裂,是描述原来相关联的事物断裂开后的状态。无论将断裂当什么性质的词用,都暗含着一个信息:断裂的双方(或多方)原先的状态都是连续的[1]。所以“知识断裂”可以理解为原本知识的各个方面是个连续体,但由于种种原因迫使知识呈现一种断裂的状态。本文所谈论的“知识断裂”主要是指作为一个抽象的、完整的人本应具备的智慧、健康的身心、美好的品德、积极的审美、向上的情商、务实的想象与创造力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横向上看就是一个人自身的品德、智慧、审美、健康的身心等方面的断裂;从纵向上看表现在幼小之间、小初之间、初高之间、高大之间知识体系的一种断裂。本文主要从知识断裂横向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的片面性进行分析。

三、分科教学对知识断裂的“贡献”

分科教学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但又不得不承认其自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的“课程”大半由分散在各门学科的信息所组成,每门学科又分成若干课,把积聚的知识材料分割成一连串片段教给学生[2]。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段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连接工作。还有人类存在同时是物理、生物、心理、文化、社会、历史,但是人类的本性这种复杂的统一性在教育中由于学科的划分被完全瓦解,因此现在已变得不可能学习人类存在的真正含义[3]。分科教学把学科分解为一个个部分,在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讲的又多又细,大多数学生养成被动听、机械重复练的习惯,学生的学缺乏主动性,且把教学生获取片面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4]。分科教学忽略了一个完整的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知识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方面。

(一)分科教学之文理分科

1.学科间知识关联性的断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地联系,人类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人类文明早期,知识没有人为的分类,更没有文理分科。而现在所谓文科是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中的各门学科,就高中阶段而言,主要是指政、史、地等学科;所谓理科是指自然科学中的各门学科,就高中阶段而言,主要是理、化、生等学科[5]。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考试学科的学习目的无视其他学科,例如,一些文科生甚至区分不出哪根是零线、哪根是火线;而一些理科生只顾自己眼前要考试的学科对文科的知识不甚了之,甚至背不出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至此,文科的学生缺乏理性的科学精神,而理科的学生缺乏感性的人文情怀。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文理科之间关联性的断裂。

2.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断裂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科学求真,给人以理性和智慧;人文求善,给人以信仰和关怀。然而作为人类文明两翼的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却因“文理分科”遭受了断裂。从知识的属性上不难看出,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分割,是对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割。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6]。

3.知识的整体学习和人的综合发展的断裂

里希纳诺维奇曾说:“当今的大部分社会活动,包括科学的发展本身,既需要具有广阔的视角、又能深刻地对问题进行聚焦的人才”。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的社会需要一个具有连续性知识的完整的人。因为现在的创新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内,例如,近些年一些学者从卫生学、心态学、脑科学等各个新的学科门类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像雅克·拉贝里说的:“当人们在一个学科内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解决办法来自学科之外。”那么试想一下如果不具备连续的知识又如何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呢?文理分科切断了知识的连贯性,不利于知识的完整性,更不利于人的完整性。虽然分科不能阻止学生自觉学习,但这在客观上已对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势必会对知识的整体学习和人的综合发展的断裂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分科教学之大学分专业教学

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就业的压力大学教育大体上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专多能,文理兼通的创新型人才。由于我国高中分科已造成了学生严重的知识缺陷,进一步的分专业教学所产生的问题更会层出不穷。例如,加深专业化程度会引发音、体、美成为专业人士的竞技场,给一般人的只是作为一种爱好。大学实行过窄的专业教育,造成学生知识的偏狭,这个问题绝不不亚于高中文理分科。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专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势必不利于培养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人才,不利于一个整体的人的形成。大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道德的滑坡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例如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探索的精神,抄袭风、虚构化盛行。至此,一个完整的人应具备的品德、智慧、审美、健康的身心等因不断地专业化遭到断裂。

四、知识断裂的后果及深层原因

人的专业化既是知识断裂的后果,也是原因;知识断裂的后果是造成人的专业化和单向度发展,也正是追求专业化才最终导致知识的断裂,例如人的责任感的丧失、道德的滑坡等等。下面几点也是原因,不过相对来说是次一级的。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断裂

在人类早期的文化母体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各学科总汇为哲学,并在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中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人文学科由于它的非物质性、非实用性和非营利性,其主导地位逐渐被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替代。1959年英国科学家兼作家C.P.斯诺做了《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的演讲,揭开了两种文化之间出现断裂的被遮蔽的现实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讨论立刻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被萨顿称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断裂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我国在中学阶段实行文理分科,让学生接受偏科的教育;到大学之后又过早陷入狭窄的专业,从而导致人作为一个整体知识的断裂,也就是人的单向度发展。

(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偏狭教育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迅速蔓延,在功利化思想的驱动下,高中越来越早地进行文理分科,大学又过早地陷入狭窄的专业教育。人们开始质疑: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个体发展服务还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回看实践当中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利益至上观念盛行。为什么家长竞相让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为什么高中那么痴迷于升学率?为什么评价大学的好坏以就业率的高低为标准?答案显而易见,利益驱动。这样商品化的教育导向所带来的学生片面发展人们不以为怪反而为常。然而,当前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全日制教育到成人继续教育,各级教育都太过于功利,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个体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的整体性为根本,树立为个体发展服务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相统一的教育观至关重要。

(三)以分数、升学为指挥棒的考试制度

现行的考试制度让学生对“爱好”望而却步,每天除了小考就是大考,除了分数还是分数。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习惯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一至理名言。他们成了考试的“机器”,本来的整体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在考试制度的指引下,学校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唯分数独尊,忽视了学生的精神追求、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每个学生几乎都是被复制了,像“秦始皇兵马俑”一样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考什么,我就学什么。分数是上帝,书本是圣经,考试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全部精力,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发现兴趣、发展心智、完善人性和健全人格。如果高考制度不进行任何改变,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的教育教学模式就根本不会改变的。我们应该承认的一点是:学校教育目的从不是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是为了培养整体性、综合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4.

[3][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4]赵秀元,刘月艳.分科教学与素质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