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文1

关键词:云平台;平面设计;混合教学;教学结构;线上线下

云平台就是把教师备课过程中,课内、课外教学的任务布置、作业指导、答疑演示和作业批改等几个环节集中在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平台上,把过去需要用纸和笔来完成的事情,转变成以手指,通过点触与书写就可完成无纸化学习任务,将课堂提问、举手应答变成了师生之间在个人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即时互动和信息反馈。0.2云教学特点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以及智能终端APP辅助教学平台的问世,使得当今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昔日“老师讲、学生听”被动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实时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形式彻底改变,学习潜在积极性被挖掘出来,原本枯燥呆板的课堂变得异常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1],促进教学双方积极互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移动云平台的翻转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的云平台,通过资源搭建、任务配置,借助移动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教学功能、评价体系,为师生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内心深处唤醒了学生探求知识的主体意识[2]。对学习行为记录实施的过程考核,能够为教师提供客观真实的教学研究大数据,实现具有人工智能性质的个性助学、助教功能。平台具有优越、完善的教学辅助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非常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1.1课前准备。使用云平台时,教师在平台上创建班课,让学生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云平台把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班课资源库,如教学视频、相关图片、PPT课件和自主测试题等,以方便课前学习。为掌握学生预习效果,通常在云平台设置3—5个测试题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测试,在云班课平台的答疑讨论区上,学生将自主学习遇到的疑问及时反馈到讨论区,教师或助教(指定的优秀学生)对存在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通过答疑讨论更加清晰地掌握了学生课前学习状况。课前学习,如图1所示。图1翻转课堂课前知识传1.2课中教学。(1)巧妙引题。在上课伊始,根据课前掌握的情况,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还存在的困惑或似是而非的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借物喻题、巧借媒体、趣味游戏、动人故事、实验展示等方式顺势铺开引出主题,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打开探寻问题的大门,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初试牛刀。上课伊始,设计一个摸底小测验,可采用限时如1分钟测试来获知个体学习状况,旨在摸底、巩固课前知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挑战困难。(3)课堂互动学习。通过基础知识的测试后,各学习小组领取教师针对课前预习状况而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来完成任务,老师则协助、指导各学习小组开展互动学习,通过巡视指导、适时点拨、释疑解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看云平台的各种学习资源,如知识文本、视频资料及数字资源,来解决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展示评价。小组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利用云平台中的随机摇号方式确定小组成果交流展示顺序,运用头脑风暴、问题抢答、效果投票等平台教学手段来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成果评价活动,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内系列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实现合作探究、有效互动、深度体验、知识内化、创新学习、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知识内化过程,如图2所示。图2翻转课堂课中知识内化1.3任务拓展。操作实践完成后,老师可以在云平台上与本课知识内容关联的拓展学习项目,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调研、查资料,将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与企业生产,学生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锻炼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有效解决了知识与社会生产脱节的现象,培养了学生创新应用知识的能力。1.4过程考核。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优化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如何加强过程考核,教师可以将每一次的课堂练习内容生成一个任务或合作项目,在完成相关内容后,让学生及时将练习结果上传到平台,上传的内容可以是图片或视频、文档等,从而获取经验值。因为形成性评价相对公平,我们要求学生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或操作结果都以某种形式上传至生成的“作业/任务”中。教师则可以自己或指定助教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批改或点评作业,便于及时反馈学习问题。教学过程的各种活动均对应并不断增加活动参与者的经验值,通过经验值来衡量学习过程的活跃度、参与度,这是过程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教师人工监测如蓝墨云平台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墨”的分析提醒,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辅助教师教学决策。1.5大数据分析。课堂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活动,我们可以调取相关结果以便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分数分布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从而产生教学智慧;当期末来临,我们还可以通过导出班课数据和教学报告,把学生在班课中查阅资源、参与活动和签到等汇总导出成数据或明细数据表格;还可以导出成班级的教学报告,如资源报告、活动报告与学情分析等数据,来自平台的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的教学历程,为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归纳及总体把握提供了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2移动云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智能云平台不仅有利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还对目前非常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下面是本人基于蓝黑云平台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启示。2.1搭建“互联网”移动资源平台。基于混合教学理念,创建“网络—课堂—移动端”三维一体的互动教学资源平台[4]。将平面设计学科素材,如微课、教学PPT、知识文档上传到云平台,打造数字教学网络资源库,为“网络—课堂—移动端”三维一体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形成支持在线学习、面对面互动学习、泛在移动学习的全方位、立体化学习方式,有效解决了基础水平不同、学习方式有别、理解进度不同的层次差别,极大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形成了资源利用、学习评价、互动交流等多功能生态学习环境。2.2构建线上线下交互模式。缘于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相融合,经过国内外教育学者实践验证,实现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对面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迅速普及。该模式不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且还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智能云平台中视频、音频、图片、理论知识等教育资源,与线下课堂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系列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客观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师生角色,既解放了教师,又激活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学生。轻松实现了2500多年来教育家孔子的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愿望。在线教学视频为个性化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根据个性需要可以反复回放,直至理解。在课堂内也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容易实现分层教学,从而使得面向全体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不同小组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任务,进行以学习活动为载体的学生、老师、课本、环境、资源多维交互,形成O2O线上线下新型互动学习课堂。2.3线上线下任务设计。将平面设计教程以项目来组织任务模块,形成“线上—线下”即网络和面对面教学的有机结合。每个项目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设计成3—5个学习任务,将任务在线到线上云平台,形成云平台学习资源,提供课前在线学习和课后巩固。面对面学习时,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目标需求、学习进程、任务特点和环境资源,结合云平台资源选择和组织课内学习任务流程,并通过课内学习互动,开展学习活动,小组利用平板或计算机开展任务学习、研讨、互动、展示、评价,所有活动可全部在平台上进行,实现无纸化教学。以前为实现线下学习成果的多元评价耗时、费力,效果差强人意,现在利用线上线下互动轻松有趣,可轻松实现多元评价,还可引进企业高管在线点评,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2.4形成性评价体系设计。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自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明确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5]。用形成性评价辅以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实现对个体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对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在线测试和在线竞赛的综合判断来实现的;终结性评价是通过在线测试和在线(视听)竞赛结果与期末考试结果相结合而形成的;多元化的评价,使得教学过程规范、有序、高效,真正实现关注全体、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3移动云平台教学问题及对策

移动云平台并非十全十美,正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访问信号不好及对策。信号不好会影响到访问平台延迟或者上传图片、视频卡顿,甚至当机,这种情况我们可通过提供WI-FI接口解决。(2)频繁使用移动端出现的速度问题的对策。随着移动端访问云平台次数的增加,以及下载数据、视频或图片会占用移动工具内存,导致速度下降,这时需要对内存进行及时清理,以保证运行畅通。(3)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和学生自觉性影响,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教师构建班级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有效约束和规范。

4移动云平台教学反思

近两年,通过蓝墨云平台在平面绘图中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激发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师生双方主动建构新型互动课堂。利用云平台的投票和头脑风暴功能,调查学生对云班课活动的满意度,约88%的同学给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觉得开展云平台教学活动,便于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对云平台教学未能很好地适应,因网络环境、移动终端局限,流量限制、错失活动机会等情况,从而不能跟随课堂活动开展,加之经验值偏少,也会影响到情感体验等。有鉴于此,在以后开展云平台移动教学前,应提前问卷学生的现状与心理愿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设计方案。移动混合教学是近来教学改革的热点,在课堂中将云平台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深度融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一步认清云平台在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研究问题的能力[6]。

5总结

通过云班课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先后开展了翻转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活动,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搭建了数字信息化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传统课堂向智慧型和创新型课堂转变。同时,新型的教学结构对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为师者不断地学习来提升信息素养,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单冰.应用型高校“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4):69-70,73.

[2]单好民.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证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7.7:81-84

[3]张茵茵,牛彦敏.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3):23-24.

[4]李剑.基于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7,(16):34.

[5]钱文娟.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评价在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8(6):69-72.

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文2

关键词:教学分析;三要素理论;案例

引 言

“三要素”理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章建跃博士在研究高效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学分析的理论模型. “三要素”指:理解数学(内容的特点及价值);理解学生(认知起点及思维障碍);理解教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他认为“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备课,但真正上具体的一节课,只要花十几分钟就够了.” 因此,教学决策之前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分析(在“三个理解”上狠下工夫)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 但目前教师仍缺乏教学分析的意识与技能,导致课堂教学“立意”不高和教学指导不当. 本文,以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3.1圆”第1课时为载体,简录用“三要素”理论指导教学分析的过程,希望对帮助教师增强教学分析的意识和学会教学分析的方法有积极的作用.

“三要素”教学分析法过程简录

1. 理解数学——内容及其解析

内容:“圆(1)”涉及“结果形态”的知识主要有:圆、弧、弦的概念及表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涉及“过程形态”的知识主要有:圆的产生过程、圆性质的生成过程和圆性质的应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和认知策略等;涉及“关系形态”的知识主要有:在认识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和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反映出来的原有知识与经验. 其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如下结构框图表示:

解析:圆是在认识直线型图形和小学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圆的再认识. 但中学认识圆比小学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研究的对象数学化程度提高了——从以生活中的圆为主过渡到以数学中的圆为主;研究的内容丰富了——从圆的部分特征与圆的部分性质过渡到圆的所有特征与圆的所有性质;研究的思想方法变化了——从宏观的定性描述圆的特征与性质过渡到微观的定量描述圆的特征与性质;研究的思维要求提高了——从借助生活中的圆进行直观感知过渡到借助数学中的圆进行理性思维;研究结果的数学表示方式丰富了——从以文字表示为主过渡到文字表示、图形表示与符号表示相结合. 圆可以看成是圆形物体的数学抽象(“综括关系”);圆也可以看成是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的轨迹(“类属关系”);圆还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类属关系”);圆又可以看成是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的极限(“综括关系”). 圆是最美丽的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有丰富情景;圆不但是平面几何的研究对象,而且是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圆有两个要素(圆心和半径),它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弧、弦的概念是进一步认识圆的有关性质(对称性,垂径定理,圆心角、圆周角、弦、弧之间的关系,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等)的基础;圆的性质是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础,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其蕴涵的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数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定性到定量)、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联想与类比)、研究图形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运动观点),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有积极的作用. 其蕴涵的理性思维过程(生活中圆到几何中圆的抽象过程、画圆经验到圆本质特征的概括过程、圆中的不变关系的发现过程、圆及其有关概念的建构过程和用定量方法描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概念的辨析与“多元联系”的过程、圆有关理论的应用过程等),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也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描述圆的几何特征与寻找圆的性质.

2. 理解学生——教学问题诊断

认知起点:“圆(1)”包含圆的产生、圆的特征、圆的定义及符号表示、圆的性质、弧及弦的定义、圆性质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圆的产生和圆特征的概括要运用“抽象问题具体化”的策略,需要学生具有数学抽象的经历和用圆规画圆的经验,需要学生具有多角度观察几何图形特征的经验;发现圆的性质要运用“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需要学生具有发现几何关系的科学视角;有关概念的建构要运用“特殊到特殊或一般到一般”的类比方法,需要学生具有用文字、符号表示几何概念的经验. 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积累了有关圆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并且具有认识几何图形特征与性质的经验.因此,大多数学生通过回顾与思考能激活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生长点”.

思维障碍:尽管圆的结构比较简单,但用文字形式表述圆的本质特征有一定的难度,估计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尽管学生有发现几何关系的经历与经验,但大多数学生缺乏发现几何关系的科学视角,估计大部分学生很难发现:圆分平面上的点为三个部分、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长(路程)和连结这两点之间的线段长(距离)存在不等关系、圆上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尽管学生有定量刻画几何关系的经历与经验,但定量刻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三种情况及其正反两个方面比较复杂,估计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

教学难点:圆几何特征的描述与圆性质的生成.

3. 理解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分析

(1)这节课教学的创新点之一是导入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从知识结构框图中不难发现,这节课有三种切入方式:①从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演绎得出圆(圆是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的极限). 这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上位学习,思维形式是归纳)和新课程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展开教学),并且借助多媒体直接给出圆花时少,但这种方式不能反映圆的本质特征,并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思维含量不高,同时与现实生活缺少沟通. ②从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抽象得出圆. 这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上位学习,思维形式是归纳)和几何发展规律(平面几何理论是在对物质世界进行了抽象的基础上借助一些概念、公理和法则经演绎推理而来的,它属于经验性与演绎性在实践基础上辩证统一的产物),并且暗示了圆具有广泛的现实情景,有利于学生感受进一步研究圆的必要性,但借助多媒体抽象得出的圆不能反映圆的本质特征,并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思维含量也不高(学生没有实质性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容易导致学生“生活中圆”与“数学中圆”相混淆. ③借助圆规画圆得出圆.这种方式符合认知同化理论(学习的形式类型是下位学习,思维形式是演绎)和几何发展规律,并且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暗示了圆的本质特征,但没有反映圆现实情景的广泛存在性,并且画图操作花时较多. 通过对三种切入方式的优劣分析,这节课的导入性学习活动可以这样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圆规画圆(包括同心圆和等圆);其次,要求学生思考:①确定一个圆需要哪些条件?其作用分别是什么?②用数学的眼光看画圆的过程,圆形成的实质是什么?第三,要求学生给圆赋予尽可能多的现实情景(寻找圆的生活原型);第四,组织学生交流对圆的感触(生活意义、数学意义、育人意义). 这样的开放式导入“立意”可能更高. 考虑到经历“过程”可能会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这里的画图、思考、举例可以移至课前(让学生课前进行活动——预习).

(2)这节课教学的创新点之二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描述圆的本质特征和寻找圆中的不变关系,有思想、有数学味、有能力发展点、有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如果采用接受性教学或教师问学生答的“小步子推进”的方式,会隐去蕴涵在内容中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从而失去了学生体会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以及发展能力和个性的机会,这不符合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主张;如果采用开放度比较大的学生自主建构的方式,会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偏离前进的方向,从而产生教学停顿状态或教学花时过多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挑战的问题,这也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这些不当的教法都是假探究,学生没有经历深度思维的过程. 其责任是教师引导不到位——问题的指向性太强或太弱. 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可采用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结合的方式. 如概括圆的本质特征,可以采用教师问题引导下的学生合作研讨的方式:尽管圆的位置和大小千变万化,但圆的形状具有不变性,你能根据圆的形成过程来描述圆的形状(圆的本质特征)吗?请大家合作研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里暗示了根据圆的形成过程来观察的方法. 又如圆中不变关系的发现,可以采用教师问题引导与必要提示下的学生合作研讨的方式:尽管圆的位置和大小千变万化,但圆中有许多不变关系,你能根据圆的形状特征,给出尽可能多的圆中的不变关系(元素之间的数量或位置的不变关系)吗?请大家合作研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提示:可从宏观(着眼于图形)、微观(着眼于点)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如果学生发现几何关系的能力弱,则提示的指向性可进一步加强:圆分平面上的点为几个部分?平面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否存在数量关系?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长(路程)与连结这两点之间的线段长(距离)有何关系?圆上任意三点有何关系?圆是否具有对称性?这样暗示了发现几何关系的科学视角,能使学生发现更全面(能消除学生只会说课本提供的结论的现象),能使学生经历实质性思维过程. 探究性学习活动要关注四性:必要性——内容是否有教育价值(是否有探究的必要);目的性——探究目标是否明确;可操作性——学生是否有思维前进的方向;有效性——能否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3)这节课教学的创新点之三是理论应用学习活动的设计. 借助生成的数学方法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但数学应用要关注:①问题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如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因为圆的对称性学生已熟悉且后继学习会进一步深化,“路程”与“距离”的不等关系是引出弧、弦概念的需要提出来的),因此,重点是选择涉及点与圆位置关系的问题. ②问题的数量要合适(数量过多会导致就题论题). 如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一个例子就足够了,关键在于问题解决后的进一步引申与拓展,使学生认识更深刻、体验更深入. ③寓数学思想方法于问题解决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的策略(思想)、方法和技巧. 如本节课的问题可以借用课本中的例题:如图,在A地正北60 m的B处有一幢民房,正西80 m的C处有一变电设施,在BC的中点D处是一古建筑. 因施工需要,必须在A处进行一次爆破. 为使民房、变电设施、古建筑都不遭到破坏,问爆破影响面的半径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引导学生经历:审题、分析、建模、解模、验证、作答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①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使用了哪些技巧?②若BC是一条马路,为保证不影响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则爆破影响面的半径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这样就消除了就题论题的现象,充分发挥了问题的教育功能,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点与圆位置关系,也能在“过程”中体会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以及发展能力和个性.

基于以上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与方法基本明确了,可用如下结构框图表示:

这是一个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学生认知过程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比较自然、和谐. 它改变了普遍存在的内容配置散点割裂化的现象——弧、弦概念的引入和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引入有“天上掉下林妹妹”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教学决策:设计教学目标并将其具体化——选择学习的载体,教学的方式,指导的方法.

随感随想

(1)教学分析的意义. 教学分析有利于从数学上把握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从而能明确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和思想方法结构,能使教学“立意”更高,内在逻辑线索更明显,目标定位更准确;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合适载体,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并处理教学内容,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从而能使教学方式经历“多选一”的过程,并有可能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作出创新,使教学更符合数学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以及教育的规律;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从而能使学法指导更科学,教学更有效. 教学决策之前的分析是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艺术专业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迅速融入信息浪潮,并且以独有的民族智慧实现了一系列的“弯道超越”。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列强”之一。

1形势与机遇

1.1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牵引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11月,党的十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1]。可以清楚地看到,不仅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潜力无限,而且传统产业也越来越多地引入文化创意元素。这种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无疑也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好时机。

1.2产业技术的发展的推动

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超计算、云存储等等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将世界推进到互联网+的时代。在生产性领域,从包括数控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业务基础平台,到行业生产管理系统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集成管理信息系统ERP,再到企业经营决策工具BI,正在形成完整的智能生产与智能管理链[2]。目前,我国规模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覆盖,并进入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周期。在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中,彩电出货量占全球的40.8%,手机则为70.6%。

1.3商业模式蝶变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大洗牌极大地拉近了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电商成功地攻陷了实体商业的半壁江山。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个人网店数量约为1124万个。而电商本身还在不断进化之中,继淘宝、天猫、京东等PC端电商迅速转战移动端后,V商又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商业风暴。由此,可预期的结果是人们可以在更加便捷、可视地消费;同时艺术设计毫无悬念地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筹码之一。原因在于虚拟商业空间也需要持续或周期性地“装修”、“摆货”,而这种“装修”与“摆货”必须以图片拍摄、图片处理、视频摄制、动画设计、版面设计、交互设计等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支撑。

1.4生活方式进化的呼唤

当今社会,显示屏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还在向居家、工作、出行的每一个角落延伸,人与显示屏之间的互动已经成为工作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世界上每一秒中都有数以亿计双眼睛盯着屏幕浏览,人类注视显示屏的时间可能已经远远大于对其他事物的关注。在消费性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工信部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保有量接近13亿,手机网民的数量高达8.57亿人。如果加上Pad、PC,智能电视,中国人至少人均拥有2块以上的显示屏。而且,新一代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乃至智能住宅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在如此庞大的硬件和消费人群的支撑之下,电子信息、商务、服务所集聚的信息流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相应地所有终端所需要的界面、图片、动画、影视频等等也呈爆发式增长。

2现状与挑战

2.1专业发展的概貌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发端于21世纪初,应该说历史较短积淀较弱,但其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据,全国1200多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中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有700余所,其中绝大部分学校单独设置艺术设计二级学院或系。估算艺术类设计类专业在校生规模在50万人以上。以江苏省为例,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超过50所,每年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约1.5万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几乎可以面向所有的产业和产品,并且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机交互技术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艺术设计几乎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目之所及,概莫能外;二是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智能终端的界面设计和交互功能设计;三是智能终端的播放内容呈爆发式增长;四是专业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均建立于数字技术、智能终端之上。

2.2人才培养的困惑

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产业不断转型,也驱动企业持续进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才的支撑显得至关重要。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关注点却不尽相同。企业需要大量能用适用的人才,希望源源不断地得到素质好、懂技术、有技能、成本低的人力资源,但鲜有参与人才培养,并为未来员工进行前期投入的意愿与行动。学校希望毕业生前景好、专业匹配度高、职业迁移能力强,但教学内容和方法常常滞后于技术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希望收入丰厚、工作体面,但又不肯承受艰苦或压力等等。例如,一些动漫制作企业有较为明确的岗位分工,因此希望学校按岗位需求培养不同技能特长的学生;但学校着眼于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总是希望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训练;而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家庭的希望,同学的对比,往往显得比较茫然、无所适从。三者的期待都是合理的,也存在相互交集的共同点,但现实情况是很难真正实现三者价值追求的统一。如何依托互联网+,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高品质的人才链,是艺术设计类专业要解决的紧迫命题。

3路径与策略

3.1艺术与技术并重

教育部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的三个要素:高素质、技术、技能,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应重新定义:高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艺术设计类专业既要培养学生认识美、凝练美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表现美、传播美的能力。前者的本质是艺术,后者的本质是技术(技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定位是培养一线设计师而非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操作工,学生必须兼具和平衡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要注重美术理论、三大构成等基础训练,形成较为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设计创作的能力;又要大量训练软件的应用技能。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一些高端设计软件正在呈现突破地域限制的协同工作特征。因此必须了解现代媒体制作和传播技术,使得自己的设计构想能够无障碍、高效率地得以实现。

3.2专业与企业对接

工学交替、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标签。从内因驱动看,学校不可能在封闭的院墙内实现办学目标,因此积极寻求专业与企业对接,以此充分了解企业所使用的技术、设备以及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期望。因而学校对校企合作充满热情、充满期待,期待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从外延行为看,学校努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诸多措施,让学生在就学期间接触企业,体验岗位。例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即所谓“厂中校”,引进企业生产线或车间,即所谓“校中厂”等[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校与企业消除了地理的限制,使得校企合作呈现新的特征。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学校提供工作室的硬件设施,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使之具备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小微企业的基本特征,鼓励教师承接市场项目,并考察项目实施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程度,是得到普遍认可和采纳的做法[4]。

3.3学习与工作融合

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计划到17年覆盖面达到70%。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就是工作与学习的交叉与融合,是连接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的畅通桥梁。当前,在专业课程中以真实项目驱动,将工作与学习融合起来可以看作是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性实践。例如,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以开发一个网站或摄制一部微电影为驱动,根据网站建设或影片摄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配置课程内容,边教边练边实战。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与创作素材的无限丰富性和便捷性,这一原本富有挑战的过程会变得十分有趣。当网站建设或影片制作成型,教学任务也随之完成。学生在此过程中时刻被任务牵引,又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其学习动力强劲,学习过程可控,学习成绩可量。

3.4线上与线下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观念的更新与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网络的作用远远突破了查找资料的初级阶段。“教”可在任何时空实现“泛在”,“学”也可在任何时空实现“泛在”。当下流行的“微课”、“翻转课堂”正是这种“泛在”的具体表现;云端有大量高品质的课程资源可供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可以突破专业、年级、学校乃至国界的限制。中国高校科学与创意联盟基于互联网+理念,计划在全国高校中选择400所建立“数字艺术协同创新实训室”,在这个平台上探索技术的联合研发、成果的联合展示、项目的协同运作、资源的共建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得到一种全新的学习和创意体验。

4结束语

互联网+正在引发各行各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艺术设计类专业未来的发展也必然要“+”入互联网这一高速通道。可以预期,从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训的设备设施,以至教室的物理结构都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演进而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郭全中.关于十报告中文化产业的解读[J].新闻与写作,2013(1):29-31.

[2]赵春艳,于立.ERP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情报,2013(12):57-58.

[3]王真和.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23.

线上教学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范文4

关键词: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2004年秋,备受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进行实验,2005年又有江苏省、福建省参加实验。截止到2004年底,山东省共有862所高中,高一、高二约140万学生参与实验,因此可以说山东省的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全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确保2007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毕业生的顺利升学与就业,及时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研究适时的应对策略。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调研组一行6人于2005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和2006年5月12日至18日,先后两次到临沂、日照、青岛、德州、聊城、济宁和济南、潍坊、滨州等地市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听课、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共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近6000份调查问卷,随机听课90余节,并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分别进行了深度的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旨在能如实地获取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整个高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课程改革引领了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领域从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具体层面的转变,整体提升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及教育系统的相关人员似乎也没有做好准备以应对。限于篇幅,我们在此仅介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尚不够完善

1.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座谈,教师们普遍反映新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跳跃性太大,许多内容不衔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模块的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各自为营,没有兼顾到其他模块的教学进度。这种内容不衔接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这几个学科中,许多模块的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先前的模块的学习中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间的知识空隙,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数学学科,一个被教科书编写者忽视了的问题是代数与几何在内容上的不同步,例如将《解斜三角形》放到代数第三章第二大节后,学生要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前夕才第一次学习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而作为余弦定理在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应用——关于求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推导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段考后不久便用到余弦定理(见《立体几何》教科书P44),学生第一次接触余弦定理,根本不知道余弦定理及其内容,更不用说运用了。另一方面是特定模块的内容逻辑性不强,内容的编排顺序不符合知识的逻辑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例如平原一中的老师反映,物理学科中诸如力学、电学等许多模块的设置、编排就不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教科书的编制者也忽视了高中与初中阶段、选修课模块与必修课模块之间的内容衔接,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非常困惑,许多教师不得不使用旧版本的教科书大量补充相关知识,边教学边调整教科书的知识点呈现顺序,给教师顺利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相关学科之间内容缺乏横向逻辑联系。即教科书内容的编写不能照顾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内容上。例如,物理老师们在座谈中普遍反映物理学科的教学比较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中很多内容的教学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却还没有开始相关模块知识的学习,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给教师带来了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先充当“数学老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讲授一些数学基础知识。物理教师身兼物理教师和数学教师两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不但教师们感到“苦不堪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非常困难,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样的情况也突出表现在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

3.教科书编排不合理,部分内容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新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特别的突出,许多老师都反映,一个学期难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很难实现。例如,语文老师们普遍反映语文教科书内容过多,选修课教科书教读篇目4篇,学生自读的有18篇,古代文言文就有10多页,学生很难读懂,教师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施补救式教学。数学新教科书在旧教科书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却又增加了算法、统计、积分等内容,内容层层加码,造成内容过多。英语学科的教科书词汇量过大,而且教科书各章节的梯度偏大,对“听”、“说”、“读”、“写”的要求过高,教师、学生感觉不适应。其次,新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实验方面的东西,但是因条件限制,许多学校无法具体操作。再次,新教科书中要求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多,学生的实际水平无法达到教科书编制者的要求。热闹的讨论之后,其结果往往还需要教师告知或讲解。新教科书对知识点的安排不合理,有的重点、难点过于集中,有些章节专业性太强,术语太多,学生难以接受。最后,有些教科书中的例题很简单,但后面的习题还是老题目,难度很大,有的甚至是近几年前的高考压轴题,学生一时难以接受。

(二)“减负”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欲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育现实存在较大反差。从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教师累了,学生苦了,而这恰恰不是课程改革所期望的,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1.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惫。在与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累”。当被问及“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后,你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时,有57.1%的教师回答“增加许多”,有37.5%的教师回答“增加一些”,也就是说有94.6%的教师认为参与课程改革以后工作量加大了。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

首先,备课、上课要求的提高超出教师的现实水平。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既要备课本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既要研究与传统教科书有了很大变化的新教科书,又要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并且想出应对措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师就要花大量心思琢磨怎么‘用’,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要跑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寻找很多课本以外的包括文字、图片、老照片、录像带之类的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新课程对教学手段有新要求,教师就要学会使用多媒体、做课件,还要发明并动手制作新教具。新课程要求课堂不能总是“满堂灌”,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讨论、做游戏、演课本剧、做实验、户外观察、社会调查等等。新课程要求作业也要花样翻新,不能老是机械训练,教师就要在这上面动脑筋,设计出形式活泼、又能巩固知识的各种作业模式。

其次,靠加班加点来应对常规的教学研究。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被调查学校的教师平均日工作时间(坐班时间)大都超过10个小时。而且所有学校一律都是每四周才休息一个星期天。就这一个星期天,学校还经常安排学生在星期五、星期六考试,由老师在星期天加班阅卷。像这样的工作节奏,教师的身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再次,各种检查与评估让教师难以应对。评价是改进教育教学的动力和源泉,其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各级各类的督导、检查、评比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几乎到了三天一检查,五天一评比的状况,传统的考核制度搞得教师疲于应付检查,每天忙着填写繁杂的教案项目、测试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等等,还要应对学校组织的周考、月考、检测考等大量考试,根本无暇仔细认真研究新教科书。

最后,正常工作与进修提高之间存在矛盾。为适应新教科书、新课程,教师必须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更新,要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与“充电”,既要积累更完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又要更新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因此,教师鲜有闲暇时间,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同时,许多教师反映,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培训像潮水般涌来,从通识培训、课标培训到教科书教法培训,从省、市、区到学校,各级都举办,各级都考试,让教师们应接不暇。而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培训是有其名无其实。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培训是敷衍了事,在培训内容上,授课者讲授的多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等讲得过多,但对中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怎样实施课程改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思维等等实践层面的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讲座很难激发教师们的参与兴趣。另外,本来教师就因职业的特殊性而承受巨大的压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导致许多教师产生自我否定的痛苦感、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感、相互矛盾的茫然感。这些心理不适往往使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信心产生动摇。

2.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在短期内上扬过大,心理负担加重。在调查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一再向我们强调:现在的学生太累了,负担太重了。根据我们调查分析,“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课业负担加重。“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原来要三年完成的教学内容,现在最短一年、最长一年半就要学完,所以改来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学速度,增加了学习负担,真是有点吃不消了。”不止一次听到学生这样的苦诉。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改革后,你的学业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回答没有减少的学生达84.6%,其中43.6%的学生回答学业负担加重了。在教师问卷中,“参与高中课程改革后,您认为学生的负担与以前相比”增加的教师占到89.7%。之所以出现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新教科书容量太大,如语文,一学期50多篇课文,还不包括写作、测验的课时;化学知识点非常多,虽然要求是常识性的,但学生凭借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老师就要补充内容;英语词汇量要达到3500个左右,水平达到八级,相当于大学英语二年级的难度。教科书容量的加大,势必会预示着相应的配套练习增加。为了赶上进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增加了早自习和晚自习,个别学校更是把早自习和晚自习当成正课来上。

其次,经济负担增加。课程改革实施后,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且经济负担也是直线上升。对“参加课程改革后,你的经济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问卷调查发现,84.9%的学生认为没有减少(由于这次调研的学生对象是高一、高二参加课程改革的学生,所以学生可能难以找到一个确切的参照系数,无法和以前进行准确的对比)。在与教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参加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经济负担增加了3-5倍。学生经济负担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教科书的增加。以书费为例,以前的书费一个学期需要100多元,而现在需要400-500多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地方课程教科书和校本课程教科书的费用。课本数量增加了,配套的复习资料就相应地增加。从目前来看,一套教科书要相应地配备两套复习资料,这还不包括学生主动购买的资料。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书本资料费大致在1000多元左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

最后,心理负担过重。同教师一样,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负担。面对没完没了的上课、作业和不间断的收费,许多学生对学习出现了厌倦情绪和对任课教师的排斥感。持“破罐子破摔”心理的学生越来越多。

(三)管理制度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偏差

1.“学分制”、“走班制”与“选修制”的实施困难重重。在课程管理方面,借鉴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普遍经验,强调实施选课制度和学分制管理,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高中选修课的设立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资源。“选课制”是“学分制”和“走班制”的基础,“学分制”和“走班制”是“选课制”的必然要求,没有“学分制”和“走班制”,“选课制”就失去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课制度的行之有效地实施,为了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的学分认定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山东省专门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等指导性的文件,从行政与制度方面为新的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开辟了道路。但具体到学校的管理层面,校长和教师们普遍地感到“学分制”、“走班制”与“选修制”实施的管理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首先,学生习惯了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的管理),不习惯按课程管理,教室的不断调换,课桌椅的不固定,给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情感的交流增加了障碍,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给班主任思想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学分制的选课、场地的安排、学分的计算等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再次,新的课程管理体制对学校的师资、上课、实验、实习的场所和学校的实验设备等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按照原来的学科教学组织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选课制对大量师资的需要,受到师资条件和各种条件的制约,一些城市的高中都无法保证选修课的全部开设,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高中了。尤其对于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师资的短缺导致大多数高中学校没有开设,有的学校将本校的数学老师或物理老师强行拉来,勉强开设,其效果可想而知。

问卷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3000多名学生中,只有30.5%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开足开全了,有52.9%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根据师资情况,有的开有的不开,另外16.6%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基本不开。在所调查的300多名教师中,有66.7%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27%的教师认为是学校资源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选修教科书将一些“高端”设备引入到了教学中,如多媒体教科书中就涉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的使用,可是目前—些学校并没有这些设备,即便设备齐全,一些任课教师自己也不熟悉这些设备的应用,这样的选修课如何开展?要想真正地开设好选修课,教学管理人员问:谁来为这些昂贵的“教具”买单?现在一些高中普遍存在的班额过大的现象也制约着“走班制”的顺利开展。面对我们调查研究人员,大部分校长直言不讳的说:“走班制适合小班教学,在目前高中教学班大都五六十人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走班,因为走班和选修的结果必然带来一些优秀的老师和某些教学模块的内容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而目前的教室中的学生数已经达到最大量,无法容纳更多的走班的学生。”这样的条件必然给走班、选课带来限制。

2.“学业水平测试”难以被认同。在高中课程的管理方面反映最多的是关于学业水平测试的问题。作为高中课程改革试点省之一,山东省教育厅正式颁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从2004级普通高中学生起,山东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再进行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学籍、考籍一体化管理。学生在学籍注册的同时,即取得考籍和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资格。本次调研中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普遍反映学分认定与学业水平测试之间存在着矛盾,认为学业水平测试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因为在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中明言: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这等于是把学生学分认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促进学生发展,而学业水平考试一考,无异于原来的会考改头换面重新上阵,学校领导认为这是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学分认定工作的不信任,各校的学分认定委员会也觉得既然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自身的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学生毕业资格的获得与否等于又寄托在一张张考卷的成绩上。济宁市某校校长坦言:“就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来说,目前95%以上的高中教师持比较强烈的反对意见。”聊城市某高中老师说:“学业水平测试总体上说与课程改革的精神不符。”看来,目前的学业水平考试问题的确在高中教育管理与教学层面引起很大的争议,这足以引起有关部门的慎重考虑。

(四)课程资源欠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新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使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开设一些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特点的个性化的课程。

1.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面临困难和挑战。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开发引起了各个层面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的实践也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起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校本课程的发展立足于地区性或校本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诸因素的有限性,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处于“应为”却“难为”的境地。校本课程要求各个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但是,由于地区间、学校间发展水平及办学水平的差距,可利用的本土化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们调查发现,广大农村高中,常常连基本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为继,维持基本的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尚且困难,又何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研制校本课程呢?在农村及部分县市的高中,连部分学科的演示实验都存在困难,在具体进行有关实验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是单纯的讲实验。在刘集镇的东阿三中执教的某教师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我们也想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点,学生多探索一点,可是一些具体的探究要有相应的资源,一些实验要用到设备,我们基本上无法开展,即使用到一些陈旧的仪器和设备,效果也很不理想,还不如不做。”“新课改的设置可能会比较偏向城市学校,对山区农村学校来说,推行的确有一定困难。”某市教研室一老师不无担心地说,而且,部分山区教师也对新课改缺乏信心,特别地,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教学条件将会是新课改实现的重大障碍。

2.课程开发与建构的意识能力还很薄弱。调查中发现,关于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着不少争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实践者。理论的设想固然周到,要求教师摆脱“教书匠”式的教科书附庸意识而发展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但是,受长期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处于“法定文化”地位的“国家课程”的制约,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总是游离于课程的编制体系之外,他自身的课程主体意识与课程研制开发能力已大大萎缩。教师们认为,当前的教科书编写在匆忙中出台,教科书内容本身具有许多漏洞,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教边进行修补;有的内容在教科书中讲解得非常笼统,在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要求也非常模糊,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认真而又具体的研究;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合作探究,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这种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五)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缺乏实质性改革

1.成长记录袋的实施。新课改强调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发展能力,成长纪录袋则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形式,成为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新亮点。但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和教师对成长记录袋存在着很大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成长记录袋“装什么”。许多学校对成长记录袋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偏差,将其理解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评价记录,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状况或学习过程评价表、奖励记录、期末综合素质报告单成为成长纪录袋的主要内容,而本应是成长记录袋主要成分的学生作品收集,却被使用者忽视了。二是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如何评价”。将成长记录袋应用于泛学科领域,缺乏明确的使用目的,使成长记录袋演变成为一个无所不装的大口袋,难以清晰地反映学生一段时期内在某一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而且,缺乏对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学生作品、活动记录、评价记录等丰富而有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没有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与改进建议。这不仅影响了成长记录袋潜在优势与功能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销蚀了教师对应用成长记录袋的兴趣与信心。

2.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调查发现,尽管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两年半的时间,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仍然难以消除。几乎被调查的所有的校长和教师们都认为,山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是否能成功,高考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出台的《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校长、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不断地质疑改革方案。第一,方案对课程改革缺乏指导作用。第二,“1”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得不引起考生、教师、家长们的关注。一位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方案当中的“高中课程的技术”涉及的范围到底是哪些,是指所谓的“信息技术”还是指还有别的内容,如果只是指信息技术的话,这一个操作性极强的科目,怎样在一张试卷上面体现出其科目的特点?如何体现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像“1”当中提到的许多内容,在许多学校是以一种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的,这些校本课程大多数是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的,无法将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在一张试卷上面体现,也无法体现地区间的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往往无法在书面上反映出来,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因而如何进行“1”科目的内容进行定位是一个难题。

(六)课程的推进及其保障体系不够坚实、稳妥

1.政府投入不足,行政保障乏力。毋庸讳言,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推进都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关注并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财政上提供的相关的保障。高中课改实验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需要比以往丰富得多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硬件设施,才能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引发了整个教育教学系统的全面转型,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全力投入,需要基础教育部门进行相关的经费与人员的投入。而当前的现实是一些该配套的措施和政策没有及时地出台。许多“不可知”的因素与“不可预期”的问题都对改革的推进发生潜在的影响。

2.师资培训方式单一、差异较大。据调查,各高中学校教师基本上完成了初步的教师培训,问卷显示,56.3%的教师所参加的各级培训的累计时间都在10天以上。可见,山东省已经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水平还与新课改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本次调查分析表明:教师认为在本次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主要的困难,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而教师自身又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培训,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能真正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反映本次课程改革的教科书变动幅度太大,很难适应,而且认为培训的量要大,时间要长,质量才能有保证。据教师问卷调查统计:在所调查的400多名教师中,有3.2%的教师只参加过校级培训,尤其在山东省的济宁、聊城、德州三个经济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市,在所调查的200多人中有3.4%的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同时,在师资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过于单一。专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马观花式地讲一些深奥的理论,大多采用讲授、报告或讲座等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的简单的结论呈现式的教授对于教师的行为改变并没有实际帮助;某些教科研部门的专题研究或学科备课式的培训同样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有效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注重实际,确保政策有弹性

任何教育改革的推进都必须要考虑到这种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对先进的观念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受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上的制约,在课改推进中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不均衡。

面对这些不同表现,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综合考虑各地区和学校的实力,区别对待,稳步推进,将先进的树为典型,对观望的督促引导,对落后的加大投入,从整体上保证地区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也不可能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争,必须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我们既然能够允许一些地区的经济体制保持多年不变,对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更应当慎之又慎,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的问题。对于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我们总得给他们一定的准备时间,该降低要求的一定要降低要求,保证它们的平稳过渡。

(二)依靠高校专家队伍,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课程改革发展到不同的阶段,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发挥的职能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否则极有可能苦了自己,累了学校,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认为,高中课程改革先是自上而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这一阶段处于主体地位,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宣传与发动工作,切实把课程改革的意图解释清楚,使学校有章可循。当这一阶段结束以后,课程改革进入了自下而上的阶段,学校成了课程改革的主体。在此阶段,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课程改革的政策引导工作,而要把课程改革的权力下放给学校,让学校各显其能,百花齐放。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为课程改革提供好组织、经费、教研、设备、师资等各个方面的条件保障,为课程实施及时提供督导、评价等方面的政策保障。

为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能力,提升决策的理性水平,减少决策失误,政府部门应该委托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依托高校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建课程改革的专家队伍。由专家学者参与决策,将极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并且可以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专业分析,他们既是政府决策的理性支持系统,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反馈渠道与研究人员。专业引领是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要从财政与政策上支持专家队伍的建设。

(三)加大高考改革步伐,完善高考改革方案

新的高考方案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绝不让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地区吃亏”,又要考虑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状况和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校际差别等先在因素的影响,避免搞一刀切,这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在“应然”和“实然”之间如何进行恰到好处的平衡,真正体现出对考生的“公平”和“公正”,值得我们深思。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指导方案体现了我省高考改革方面的进展,但还需要在考试方式、科目设置、命题思路等方面不断完善。

首先,在考试方式上,倡导给予多次机会,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体现灵活多变,体现学生素养的评价思想,考虑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其次,在命题思路上要有变化,要让“应试训练”抓不住“把手”,摸不着“门路”,找不到“捷径”,让那些真正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特长突出、个性丰满的学生在考场能发挥好。做到这一点,高中教学的风气就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教学就会真正恢复到其适当的位置上来。同时,试题应具有普遍适应性,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尽力避免由于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而在题目设计上有潜在的倾向性,避免偏题、怪题。更要注意不同选做题目之间分数赋值的科学合理与分量的均衡性。最后,“1”的考试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1”的考试内容过于宽泛,在教学上难以把握和操作,加重了学生的课业、经济和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音、体、美等学习内容也用考试的方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无疑又加重“应试教育”的嫌疑。很多老师反映既然音、体、美也要考,那么就可以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能力发展,只要让学生背诵运动学知识、美学理论和乐理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教学生唱歌、画画了,体育课也由外堂改内堂就行了。姑且不论这些教师对“能力”的考试方式在理解上是否存在误区,“1”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不明确却是不争的事实,何况采用纸笔测验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本身就存在着理论或实践上的矛盾。建议目前的“1”进一步完善后改为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者参加高考。

(四)取消目前的学业水平测试,加强学分制管理

从我省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来看,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不符合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学分制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为课程改革是“学分控制,模块推进”,给予学生和学校教学安排上很大自。换句话说,新课程方案的思路是,在每个阶段中,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进度不同,每所学校开的课程也不一样,无法举办“齐步走”的“学业水平测试”。如果硬要按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的话,必然就要对学校的教学作统一的规定,这不是新课程倡导的。这次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教学管理上的改革,给予学校较大的教学自。学分认定的主要责任在于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的量化的评价方式之外发展质的评价方式,而在学分认定的基础上增加的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名义上是为了监测普通高中文化课教育教学质量,指导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无形中又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引向了“考试是法宝”的老路,不少教师反映,“只要学业水平测试存在,学分认定工作的位置就无异于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其存在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反而大大加重了师生的学业负担。

试想,如果推行学业水平测试,那么如何理解它和学分管理的关系?假如衡量一个合格高中生的最终标准在于学业水平测试,那么学生的学分必然会处于“鸡肋”地位。在高中师生课业负担如此沉重的情况下,如果再让师生进行程序繁琐、耗时费力、徒有虚名的学分管理很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假如衡量一个合格高中生的最终标准在于学分管理,那么再搞学业水平测试,除了加重学生的课业和经济负担之外,还有其他吗?因此,在规范学分认定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取消学业水平考试,以减轻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值得教育行政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