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16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购置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各单位在预算管理中未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不注重预算产出。多数单位仅从本部门需要出发,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财政部门则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对已形成的实物性资产如何进行调剂安排,使固定资产物尽其用等方面几乎不作考虑,导致固定资产随意购置、重复购置,浪费现象严重。

22固定资产使用问题

以下情况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比如:验收制度不严谨,出现所购非所需问题后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固定资产移交、监交制度得不到执行,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缺少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减少了资产的使用寿命。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人管理,因为本单位,财务都隶属于办公室,单位也没有明确的资产管理部门,甚至没有指定专人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旦出现资产损毁、盘亏,原因难以查明,追究责任更无从谈起。

23老旧资产长期挂账

按照黄岛区参照执行的《××市财政局市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规定,除文件中列明的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由市财政局审核外,其他均由市财政局授权主管部门审核。像计算机、电视等更新换代特别快的电子产品应该在其达到服务年限且无法正常使用时及时办理报废手续,但在本单位七几年的桌椅板凳、八几年的黑白电视、九几年的计算机,东西早都不能用了,经过几次更换办公地点,如今恐怕连框架都不剩了,仍在账上挂着。中间也有领导提出建议,计划对已经实际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但最后出于谨慎性原则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导致不能用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始终挂在单位账上。

24财务核算存在漏洞

由于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单位的会计同行在处理固定资产购买业务时,只做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的处理,不知道固定资产和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也同时要记录增加,导致固定资产账少记或不记。另外是财务制度本身的问题,直到2013年才有了对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关于实务操作,这一规定的大部分内容和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基本相同,其中强调行政事业单位计提折旧时,应将计提的折旧冲减资产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是像以前企业会计制度那样直接计入支出;固定资产提足了折旧,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也不再补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只是反映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所发生的价值损耗的会计计量手段,提足折旧并不意味固定资产必然报废,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并且应该规范管理。目前此规定在黄岛区仍未实行,使得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以真实的反映。据笔者了解,不光在黄岛区,整个××市对于固定资产购置,仍是将全部花费列入当期支出,期间不计提折旧。

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管理机构上,多数机关事业单位认为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甚至有的单位连个具体负责此事的人都不安排。在管理职责上,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管理方式和管理原则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顺。

32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资产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加上人为因素过多,形不成足够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3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

多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加上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主观意志强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本不开展。不少单位很多年也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包括机构合并、分立等重要事项发生时,就这样含含混混地合并或分立,为今后资产的可能流失埋下了隐患。

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第一,认真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说起资产管理文件,黄岛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有一个汇总,包括国家、省、市在内的竟有35个之多。汇编做得不错,有文号有目录有正文,非常详细。但是之前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单位财务人员或者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未认真地学习过其中的一个文件。不学习不了解就无法正确地做好工作,甚至都不知道有些工作是需要定期做的,比如超过使用期限且已无法正常工作的电子产品要定期处置,这样做是合法合规的。这类工作就像是一个家庭为了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需要定期打扫卫生一样。

第二,制定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及制度。以部门管理为基础,结合各单位日常管理及保有资产的特点,制定与财政管理相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细则及制度。因为往往财政部门出台的细则是包括尽可能全的管理方法和资产范围,而作为工作性质较为单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涉及不到那么多,这就有必要根据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结合本单位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特点及需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本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全面提高。

第三,着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有了完善的制度,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把以下风险控制到最小: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风险;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办理资产的调剂、租借、处置等业务上的风险;资产管理不严,没有建立资产台账和定期盘点制度,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等风险。

第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印象当中黄岛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行过,但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有助于更完整地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强化管理者对资产的监控,减少管理级次,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相符。

第五,加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责任。随着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目前购置固定资产基本做到了严格地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汽车等固定资产的维修及保险也实行了定点维修、定点保险等制度。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作为评价内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范文2

一、高职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任何事业发展所需的队伍建设,都必须以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所包含的职责要求为基本导向,以与该事业的本质要求契合为基本依据,以与队伍建设所追求的根本价值为基本指向。就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而言,资产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对照依据主要包含国家规范性文件、高职院校自身管理需要和资产管理工作本质取向等三个问题。

(一)以与国家规范性文件中所包含的职责要求为基本导向

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把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国有资产规范管理范畴。随着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和重视的程度逐步加深,近年来,又陆续出台实施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针对不同时期的重要整治点和资产管理特点,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如下七类基本能力:一是要求能够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制度设定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合理的资产预算(计划)编制、审核,资产配置的论证、报批(调查研究能力)。三是能够进行规范化的资产采购、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运维工作(管理流程应用能力)。四是能够进行常态化的资产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日常监督检查及调剂、处置工作(管理标准应用能力)。五是能够增强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效益管理能力)。六是能够进行资产的有效利用和效益考核(考核评价能力)。七是能够组织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平台创建能力)。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人员结构和素能要求必须以规范性文件要求为基本参照,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选聘、队伍培养和组织使用,才能够达到国家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以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需要为基本导向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以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提供资产运维保障为基本导向。资产管理工作离开这一标准和应对,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特别是高职院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来,由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上精细化发展观念、建设目标、路径措施的确立,显得对发展的结构性优化、适配性前行、质量化考核、效益化要求等尤为重视。所以,资产管理工作队伍的创建,必须强调队伍的理念先进、结构优化、运行得当,使得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各项内涵建设事项的支撑与推进,实现资产规模与办学效益的配比。因此,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对资产管理的要求,才能更实际地、个性化的确定学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的职责和内容。

(三)资产管理工作本质取向

资产是学校办学的基本资源保障。资产管理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学校对资产资源的经营活动过程,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就经营管理本质而言,我们认为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切实而充分的体现与发挥资产的实际效用。即资产资源能够切实而充分的支撑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体育运动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服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改革建设发展事业。二是切实而充分地在资产出租、出借等经营性活动中实现保值和增殖。因此,“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好资产的使用效益应该成为资产管理活动始终坚持的永恒主题,也就是要把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作为高校资产管理的一贯追求。”[1]

二、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路径

(一)选聘上的德行与才能兼备

德才兼备是我们一直长期坚持的一项用人基本标准。德行与才能是一个人正向前行的两驱,德是才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基础上的才具才能最大的发挥效益,并保持才能行使的正确方向;才能是德行的深化,有了才具才可以更好地体现德行的行动魅力,才可以更好地阐释道德价值。仅有德行,不足以支撑实际的业务工作,仅有才能,不足以保持工作的正当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在资产的流转过程中涉及广泛的经济交往行为,所以,该项工作必须强调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江苏省委十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廉洁意识,时刻以学校利益为重,加强个人道德法治和自勉自律修养,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另外,资产管理工作也是业务能力极强的一项工作,应对照资产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工作标准,选聘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设计能力,资产数据分析和资产效益调查研究、评价能力,信息化应用及平台创建能力等特殊专业技能人才。这样,既可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当性方向,做到不违规、不失据,又可以恰当、规范、有效的使得资产管理工作符合国家要求,迎合学校发展所需,契合资产本质取向。

(二)结构上的专职与兼职共进

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趋势。所以,高职院校即便设置了资管管理职能部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项而精细的人员配置。另外,资产管理工作从为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过程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意义上讲,资产使用并发挥效益的落脚处在于高职院校的内部的各办学主体(各院系),因而,在创建专职资产管理工作队伍的基础上讲,探索建设一支来自于各办学主体的兼职资产管理员队伍作为专职工作人员有益补充,是解决目前人员不足并突出资产使用有效性的不二途径。就专兼职队伍建设而言,我们认为实践中有如下几个考量点。一是需要创设专门的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以统筹、指导、协调全校资产管理工作。从职能分类上主要包括三类,一者为突出“管”,如制度设定、标准制定、流程确定;二者为“理”,如采购、保管、领用、使用、修理、报废、报批等业务环节;三者为“研”,如效益评价、平台建设。所以专职人员中需要依据“管”、“理”、“研”职责分类来设置相应岗位,选聘相应人员,实现工作面向上的全面对接。二是兼职队伍建设,强调“兼”字,所以兼职人员因为来源性问题,工作相对单纯,主要涉及对办学主体资产需求的分析与资产使用过程管理。所以,从各院系的办公室或实验实训室遴选一批兼职人员,以实现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资产使用效益及常规工作的落实、落地。

(三)过程上的培养与使用并行

人员培养与使用环节的脱节是众多队伍建设中难以克服的观念窠臼。平时只强调工作人员的工作付出,而不注重人本身的能力培养,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事业发展之路。我们不但需要能够处理常态化的管理工作人员以满足当前之需,更加需要“秉持对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进行梯队建设和后续培养,以满足事业发展的接续性、持续性”[2]。另外,不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观念、知识、技能培训,很容易使工作人员陷入固定的工作程式,同样无法实现工作本身的改良和进取。在过程上的培养与使用并行视角下,实践中应注重以下问题:一是使用是为了在实践中多元化的丰富工作人员的素质结构。使用环节除了在发挥个人优势和特点以应对常规工作之外,还应着力于长远,定期对工作岗位进行轮换,进行同一部门的多岗位实践锻炼,以便于深入的了解其他协同性工作的特点,可以更好、更优的开展工作。二是培养是为了更优的发挥人才效益。培养不仅仅是实践锻炼,应当逐步探索与创建涵盖资产管理职责与内涵的全面要素,针对各要素的特点和个性,进行相关思想理念、理论知识、应用技能等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如开设资产价值理论、节约型理论、效益性理论等思想理论培训课程,开设制度建设、标准设定、流程再造等理论性培训课程,开设技术平台创建应用型培训课程。同时,还应跳出部门职责的圈囿,站在学校发展这一更高的视野下,在对协同部门、相关部门、服务部门及学校未来建设发展的目标需求、面临问题、现有基础考察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培训科目,以实现资产管理人员既可以应对当前,又可以结合实际,还能够面向未来。

作者:朱锐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