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家校合作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家校合作制度范文1
关键字:总胆固醇;二甲双胍;盐敏感性;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择取12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在40至7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52.7±6.4)岁;体重指数均超过28千克/平方米。从腰围上看,男性患者均>90厘米,女性均大于85厘米。经诊断,120例患者都属于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把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理,均分成1组、2组与3组。三组在体重指数、年龄与血压等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1.2.1 心、肺以及肝功能不齐全的患者。
1.2.2 哺乳期及孕期妇女。
1.3 方法
1组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二甲双胍(0.25)”治疗。前者每日用药1次(2.5毫克);后者每日用药3次(0.25/次)。2组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1次用药2.5毫克;每日1次。3组仅给予二甲双胍药物,1次用药0.25;每日3次。
三组的用药周期均为半年。注:治疗期间,需对120例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密切的观测,并保证患者每日摄入的钠盐量不超过6克。
1.4 观测指标
于服药前/后,对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准确的判定患者的用药效果。详细如下:
显效。收缩压
有效。收缩压
无效。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80mmHg。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血压分析
表1 用药前/后三组血压情况的对比比分析表
(注:三组的研究例数均为40例)
用药后,三组的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相比之下,1组血压的改善情况更优于2组与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指标分析
研究组于用药前/后,血脂的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针对用药后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这四个指标,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类疾病当中,盐敏感性高血压属于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在于:细胞膜的功能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信息传递与离子转运均出现困难。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多为:代谢异常;交感神出现功能;钠离子转运失常;胰岛素抗性增强。而肥胖症,则归属于慢性代谢类疾病的范畴,其除了受遗传因子的影响之外,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其也是诱发人体出现血压升高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肥胖症患者还极易诱发脑卒中、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类型的疾病。因此,对于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早接受正规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临床医学上通常会选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二甲双胍”治疗法,来对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用药研究,表明:给予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一定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这两种药物,能收到较好的降压与降脂的成效。且本次研究,也表明:1组的降压效果显著高于2组与3组,且其用药后的血脂指标水平,也显著低于2组与3组。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侯丽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19-4121.
[2]夏忠艳,周先洪,李令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85例肥胖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J].医药前沿,2013,(1):152-153.
[3]李瑾,付莉,劳国娟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及MMP-9/MMP-2表达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2):270-273.
[4]贾坦,张李军,战义强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4):301-303.
小学家校合作制度范文2
【关键词】学校;社区;互动关系
传统的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往往从学校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与社区是两个相互独立,很少有联系的社会组织,将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希望社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并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良的社区环境。这种研究简单的把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组织,忽视了社区在双方交往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将两者视为互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将彼此当作服务的对象和相互利用的资源。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内涵
1、学校与社区的含义。
(1)学校: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诉求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学校不断扩大规模和办学形式,西欧产生了以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近代学校。近代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制,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伦理道德观念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近代学校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它使接受教育的人数增加,加快了人才培养以及知识积累、传递和发展的速度。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在形式和内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区:
“社区”源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外使用“社区”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英国学者H.S.梅因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首先使用“社区”概念。由于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社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据有关统计,学术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一百多种。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社区”的界定是“社区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而社会则是由契约关系和选择意志造就的机械结合。”[2]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认为“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3]我国社会学家先生则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4]从上述的诸多概念之中,我们可以得知社区包括了地域、人群、各种社会机构和人们的各种活动及其互动关系四个要素。文章中使用的社区拟采用刘淑兰对社区做的定义:社区是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5]文章中的社区主要指中小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2、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
学校与社区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区为学校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处在一定的社区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也会影响社区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彼此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容既包括社区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又包括了学校教育在无形中影响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开放和服务。
3、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
学校与社区互动表现在双方在资源互动、人员互动、服务和活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影响社区:
学校是社区的重要资源和教育中心。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能够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具体来说,学校有着齐全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通过开放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可以很好地改善社区居民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拥有精通教学方法、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本身就是社区的成员,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社区教育的现状;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可以改善社区的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文化堡垒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涵养和凝聚力,强化社区生活品质。此外,中小学对社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间接地作用,中小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向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毕业后服务于社区,可以为社区的发展壮大贡献出力量。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服务于所处的社区,改善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利互惠。
(2)社区支持学校:
社区是学校的所在地,是学校教育的实践场所,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为社区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的同时,社区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物质、财力、人员和实践等相关资源的支持。社区为学校师生提供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教育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活动;社区的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构等是学校师生的天然研究和实践场所;社区通过治理区域内的交通、治安、卫生环境,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正常开展;社区的资源也是中小学课程资源重要的来源地,社区弥补了学校教育形式的缺失,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社区经济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财力保障,使学校有更多资金办教育。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互动理念认识不够。
学校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合作双赢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是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和社区,对于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双赢的互动关系对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互动理念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中心”意识根深蒂固。学校以“教育专家”自居,不注重社区在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将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机构,简单的把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第二,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淡薄,在学校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氛围。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任务仅定位于学校之内,认为在学校内教好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社区一员的责任,更不能够发挥自身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优势。
第三,社区居民对学校的贡献有限。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容仅限于使用学校的场地、设施等资源,缺少为学校贡献自己力量的积极性,致使学校开放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更不能在符合本校、本区域“特色”上深入挖掘。
2、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学校、社区互动需要有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等机制的保障,否则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就只会流于形式。当前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机制,更缺少对行政力量的约束机制。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缺失主要体现在:
第一,互动缺少政策法规的保障。在我国学校与社区合作只有教育部或者民政部的单方面的政策,没有教育部与民政部合作出台的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文件,更加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这些政策只是从全局上提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
第二,互动缺少经费的支持。从学校方面来说,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费用仅能满足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正常运作,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互动;从社区角度讲,社区不是一级财政主体,社区经费的来源也是国家财政的拨付,资金数量有限,解决区域内的扶贫救助、救济、发展规划等问题后,很少能够有多余资金进行互动合作;从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讲,他们很少乐意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捐资,使互动经费来源缺少民众的支持。
3、互动交往过程中资源整合力度有限。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交往过程中,资源的整合力度有限,资源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限制了学校与社区的进一步合作。资源整合力度有限,不仅体现在学校方面,更有社区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有:
第一,学校向社区开放的有限性。在开放的内容上,学校资源的开放仍然以硬件资源为主,软资源的开放虽然已受到重视、但实施力度还很有限;在开放的时间上,许多学校对社区的开放只限于学期内的周末或者公共假期,寒暑假则不对外开放。这主要是学校基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学校办学经费的限制影响着学校开放的积极性。
第二,社区资源的收费性限制互动合作。社区内有着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教育场所,社区内的公共资源本应该免费向社区学校、师生、居民开放,然而现在许多的资源是在收费的情况下才对外开放,许多组织采取对公共资源收费的措施来增加收益,让这些组织或机构对学校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则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就需要学校和社区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资源的公益性,使用的免费性。
三、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对策
1、树立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理念。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教育时代教育开放性的要求。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需要学校、教师、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组织机构树立互动合作的理念,学习和研究学校与社区互动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2、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全面协调各个环节,顾及学校和社区的利益,建立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需要从政策法规、互动经费和监督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包括:
第一,完善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法规。国家教育部与民政部要打破从自己部门出发制定政策的倾向,两部门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政策上要加强合作,共同出台相应的互动合作政策。政策制定、出台的同时,也要颁布相应指导性的实施措施,使学校与社区有章可循。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相关政策上升为专门的法律,依靠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形式,明确学校、社区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良性发展目标列入社区和学校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之中,从而使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和社区经费来源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够的,要保障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持续发展,需要广开校外财力资源。学校可以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本社区相关的企业、商社、团体、组织等机构向学校投入资金,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杜绝浪费现象出现,使节约的经费用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来;社区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捐献互动经费。
3、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沟通合作的新途径成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的重要着力点。为了克服学校教育本身时间、地点、环境等的制约,广大中小学校在推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中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来扩大学校的开放范围,以更好地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扩大互联网普及率的同时,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和社区居民使用网络的培训。
总之,要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指导互动合作的过程,健全活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优化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协调一致,保证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和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淑兰.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62.
[2] 刘泽军,张庆武. 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
[3] 方明,王颖. 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4.
[4] 娄成武,孙萍. 社区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小学家校合作制度范文3
关键词:创业 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地方产业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50-02
1934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业”的概念,发达国家高校首先开展创业教育,如美国哈佛商学院于1947年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百森学院1967年开设了第一门创业课[1];日本高校于1994年将《产业社会与人》列入学生的必修课体系;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倡导将德国高校建设为“创业者教育的熔炉”。同时,新兴国家也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如1967年印度就提出了“自就业教育”的概念,新加坡逐渐建立起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化教育体系等。我国实行创业教育的时间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教育与实践开始受到重视;1999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崭新的课题被学者们广泛研究[2]。
关于创业教育体系问题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如:余瑞玲通过分析厦门大学的实践个案,思考了我国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3];林伟文等提出了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4]等。大致上,各类文献都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论证创业教育体系可行性和适用性,而少有立足于地方产业优势对地方性高校的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应当根据高校的功能定位,结合区域环境和产业优势,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1 当前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显示的数据,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接近 80%,实际付出行动的却只有4.2%,最后成功创立公司的仅有1%。有研究表明原因存在于多个方面,如:创业资源的稀缺,创业知识的不足及创业风险的畏惧等,这些都从学生本体创业行为角度上进行的分析,但创业教育体系客观上存在的不健全性,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创业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相关调查结论,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创业教育很成功的仅占12.23%。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误区:(1)对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将创业课程列为高校的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导致学生心理上认为“创业与本专业无关”而没有认真体会创业的价值;(2)强调知识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高校重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灌输,没有强调创业中所需的各种内在能力,更没有形成创业能力引导机制;(3)忽视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精神是将创业引向成功的内在品质,高校缺乏建立对于学生创业品质的引导和培养机制,学生无法产生足够的创业驱动力;(4)创业教育与地方环境相脱节。地方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没有结合当地的产业环境,学生没有与产业中的各种创业资源近距离接触而最终停留在对创业实践的模糊认识[5]。
2 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如果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创业者或者准创业者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则该目标必定由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因素共同决定,本文从价值视角出发,立足于知识、能力、品质和方法四个方面讨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知识的价值着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创业行为、创业流程和各种必须的创业资源,形成宏观的印象;创业能力的价值是有效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品;创业品质的价值是更深层次的内容,它从精神层面上主导着创业者的思维和行为;创业方法的价值是知识、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直接决定了创业的成败。
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教育价值体系,包括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品质教育、创业方法教育:(1)创业知识教育包括创新性思维模式、创业流程、各门类基础知识以及与有关的专业知识,如创业计划、团队的组建、战略、财务管理、市场定位、产品和服务等,创业知识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2)创业能力教育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及面对风险的能力等,创业能力教育无法通过简单讲授的方式传播,须搭建能力培养平台如学生社团或嫁接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实施培养;(3)创业品质教育包括创业者的健康人格、品格、团队意识、意志等。创业品质教育不主张以某一种或几种典型人格特质为基准进行刻意模仿,每一种特质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应当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创业方法教育包括创业机会识别、环境分析、信息检索、资源整合、风险防控、商业模式选择等。创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内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从优势产业中寻找结合伙伴,帮助学生形成最直观的创业认知。
3 地方产业优势与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关系
许多文献都是描述创业型人才对于地方产业的正向效应,而创业人才和地方产业的关系,事实上应该构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格局。研究认为, 企业家的成功创业与其嵌入的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是难以分开,优势产业必定汇聚了大量的创业资源,有利于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实现创业目标,原因是:(1)产业优势背后一定有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创业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扶持。如税收、补贴、研发资助、创业孵化等政策工具;(2)产业优势环境提供了优质的人才环境,保证了创业的人力资源供给;(3)产业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并通过协同机制促进新企业生成和发展;(4)产业优势蕴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如果将产业、创业和地方高校培养创业人才三个方面结合考虑,根据以上分析,地方产业优势能为创业开辟广阔的前景,则同样也可以为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有力指导。从创业知识教育角度上看,优质创业类企业的管理运作经验可以作为最真实的依据和参考;在创业能力教育上,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训练和培养各种必备能力;在创业品质教育上,学生耳濡目染企业创业精英们的行事风格,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创业品质;在创业方法教育上,学生能通过实践中的检验,否定模糊认识下的理想道路又不断的建立符合于实际情况的现实思路。
4 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实施
以广州高校的创业教育为例。广州集中了大量优势产业资源,以此为依托,各高校纷纷开展特色创业教育,如:华南理工大学从1999年开始,率先举行“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挖掘和寻找合适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该校主动挖掘产业资源,建立包括学生、行内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家等在内的“创业共同体”,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并着手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格的塑造嵌入于创业教育全过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03年首开通过学生勤工实体化助学来推动创业教育,联合校外产业资源将校内勤工助学组织建设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实体组织20余家,每个经济实体由学生通过产业调研后引入帮扶或自主创建;华南师范大学于2009年于广东省内高校中成立第一所创业学院,旨在加强与各企业的合作拓展创业教育,如:与广发和民生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推行校内股市模拟;2009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广东高职院校中首个创业教育团队,该团队由成功企业家和该院商学院专职教师组成,以创业指导课程为主,以“企业家与大学生谈创业”系列讲座为辅,聘请行业中的专家、校友等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以上方式各具特色,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识不同,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此外,如果从广州高校整体层面上观察,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以吸纳资源,而是将合作点广泛的分部于各个产业之中,没有突出重点而导致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品牌。
以下从价值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出发,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保障,以品质为核心,以方法为拓展的分阶段教育模式,将四个方面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学习阶段,从学习步骤和循序渐进的角度上看,每一个阶段有其侧重点,见表1:
表1 分阶段确立创业教育的内容
(1)学生入校早期阶段,对创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应当侧重于知识、能力的培养,知识培养要与地方产业相联系,使用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教材和资料,收集创业企业的相关素材,讲解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能力培养上,与企业联合开展拓展训练,邀请创业专家和企业精英进行指导,成立校内创业协会,宣传创业知识和能力,建立完善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协调各种大小活动;(2)中期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部分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始形成,该阶段可侧重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企业赞助等,鼓励学生假期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和学习,与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并安排校企人员进行指导;(3)后期阶段,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较强烈的创业的意愿,但对于创业的具体思路、方法比较模糊,对创业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保有谨慎态度,对产业需求不了解,以至无法寻找到好的创意项目等,因此这个时期应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创业信息,侧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能力方面,与企业联合组建的校外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学习各种技能。举行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创业专家作为评委,通过实际作品寻找好的创业项目;方法上,熟悉地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创业导师制,对优秀的创业项目实施跟踪,校企共建创业咨询中心,对创业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与帮助。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应将创业品质教育列为重要内容,既要树立楷模实行整体教育,又要注意个别指导。
5 结论
创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而非一门单独的课程,因此高校实行创业教育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各种资源。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创业教育仍然处于继续探索阶段。本文以价值为导向,从内在四个角度探讨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路,但是该体系涉及的方面较多,高校须要定位于当地优势产业并从中寻找资源、整合资源,这就要求校企之间有比较完善的合作制度和合作框架,因此,从根本上说,成功的创业教育是要求高校积极的“走出去”,与地方经济结合,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共赢共利,合作互补。
参考文献:
[1]左殿升,李兆智.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3-64.
[2]钮新荣.构建科学化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J].职业时空,2009,(6),96-97.
[3]余瑞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4]林伟文.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小学家校合作制度范文4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1998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8.4亿元,比1998年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76亿元,比1998年增加2.03亿元,年均递增6.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45亿元,比1998年增加2.94亿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19亿元,比1998年增加8.14亿元,年均递增2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98年的37.5:29.5:33调整到了27.4:26.2:46.4。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折合1001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4%,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2.6%,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常住人口计算),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03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1998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1万人,比1998年增加4.2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1.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1.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2003年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2.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户,2003年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1.3%。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2003年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2.64万头,比1998年增加2.42万头,年均递增64.4%;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3.25万头,比1998年增加5.09万头,年均递增10.2%;肉羊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只,比1998年增加28.6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量达到了582.3万只,比1998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15.6%。以洋葱和温室(棚)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蛋)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65.5%。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乡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中小学195所,在校学生48945人。其中农村学校176所,城市学校19所,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部颁标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就学需求,但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优质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达标文化站17个,村组文化室1461个,广播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9%,比1998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8%,比1998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医护人员1757人,医疗床位109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2人,床位4.6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对照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上述指标中大部分都存在差距。
5、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302.3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8.4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9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5.8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8.4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08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6.2%。城市常住人口增加2.6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1.4万人。2003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比1998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08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2003年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2.5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1.1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2.3: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9.5%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35.4%,年均递增率只有6.3%;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了65.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1.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21.2%。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003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7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8年的1.6:1扩大为2:1。同时,有12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政府投资,近些年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很难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5、城乡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2003年,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了106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1412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020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了13890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不落实,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除此外,农民均不享受社会保障。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像过去那样,单向推进农村改革或城市改革,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阶段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统筹考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进行整合和并轨,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产业、统筹资源等,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情况显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向城市看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要准确把握和认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必须走出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发展规划不统筹。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和康居工程缺乏统一规划,重视单项工作的年终进度,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如小城镇建设、康居工程、旅游开发等都没有总体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施的阶段。
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到,土地收益用不上,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以外,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既是城市化、产业化的前奏,也是动力源。而从我区的实际看,近五年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年均递增率为21.6%,工业年均递增率为4.8%,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相反,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我区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第三产业推动和规模投资拉动的。城市具备了承载人口的能力,但工业不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使城市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为重点,主攻“一城四镇、一带双沿”(即:中心城市、四个小城镇、城郊、沿路、沿山经济),做强工业增长极,培植城郊经济带,壮大农村产业群,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区GDP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GDP达到1600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21:38:41;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城市、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0%和35%左右;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人民普遍过上富足的生活。
——社会公益事业配套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社会统筹保障;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优化,生活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之路,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品位档次的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凸现地方经济特色。
2、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乡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既要明确政府职责,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又要坚持按市场机制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模式,运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走经营资本、经营资源的路子。
5、坚持城乡统筹、互补互动的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眼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不断增强城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又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实力,引导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大战略的实施:
1、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支柱,争创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3%,提高6.7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在坚持抓好南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加快实施西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绿化等“五通一平”工程,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入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从入驻手续、项目审批、企业融资、工商税务、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入驻客商提供全程化服务,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清水、总寨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规划,多渠道筹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大小并举,内外结合,城乡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举全区之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既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省市和外商投资,集中精力发展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又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引导和鼓励城乡民间投资,发展中小企业项目,培植工业发展的后续梯队,谋求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到2015年,工业经济中园区工业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发展支柱。调整的方向是向高新技术看齐,调整的目标是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名优家具。逐步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工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公司制改造。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建立出资人制度。逐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各司其职、相互激励、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企业成本资金、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壮大农村优势产业群。在逐步改造提升粮食、林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沿路乡镇主攻奶牛、蔬菜和高效制种,沿山乡镇主攻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发展集约化经营,培育名品、精品,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肉鸡、菌菇和特色水产养殖,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抓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那些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果蔬饮品、畜禽产品加工,向农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能人、乡村组织和涉农服务单位兴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固化原料生产基地,把农民的土地纳入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通过创新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酒泉市加快城市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全力配合实施城区道路交通、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热电联供、文体设施、绿化亮化等十大工程,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建设,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与中心城市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我区的实际来看,开发建设小城镇必须要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综合分析六个建制镇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资源状况和区位优势,我们认为,目前清水、总寨和西洞已初步建起了工业小区,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均地处312国道沿线,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西洞镇,大部分处于城市规划控制区以内,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应该体现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与城市配套发展;金佛寺镇人口相对较多,在沿山区域具有区位优势,对周边乡镇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上坝镇虽然人口较多,但距离总寨镇很近,工业基础薄弱,应与总寨镇联合发展;三墩镇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而且随着酒航路的开通,区位优势被逐步弱化,辐射半径较小。因此,建议优先发展清水、总寨、西洞、金佛寺四个小城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和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色、区域特点等,准确定位小城镇发展方向,尽快修编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详规,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保持建设的连续性。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和利用镇区资源,积极建立以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道路、水电、供暖、环卫和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增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的能力。三是积极培育小城镇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加快发展工业小区和第三产业,走好强工促农、兴商建镇的路子,聚集生产要素,繁荣镇区经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的能力。力争到2015年,把四个小城镇建设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主业突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次区域中心,人口分别达到6000人以上。
4、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培育发展城郊经济带。城郊开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从现状看,我区城郊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一方面,表现在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辐射在城郊,但利用效率不高,没有完全起到推动城郊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城郊大量的果园、水域、湿地、生态风光和闲滩空地等开发层次不高,利用不充分。实施城郊开发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运行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使城郊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达到致富农民的目的。今后一个时期,城郊开发建设要突出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借城开发的路子。充分利用城市的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开发科技附加值高的产业和产品,在做强园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奶牛、无公害蔬菜、小商品生产和面向城市的服务项目,逐步把城郊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二是借路辟景的路子。充分利用酒航路、酒嘉路、酒金路和312国道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条件,开发建设休闲旅游景点,带动城郊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以汉唐博物馆、法幢寺、北郊公园、植物园、西汉胜迹园和“天外天”太空城为重点,对环城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整合、综合利用,形成规模宏大、档次较高的核心旅游景区。另一方面,以海马泉的开发建设为龙头,利用周边水域开发休闲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功能配套的湿地保护景区;以清水河沿岸开发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俗风情游览景点,形成生态风光旅游景区。三是借景生财的路子。在抓好主景区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城郊旅游开发,利用一些闲散的果园、水域等兴办农家乐园。鼓励农民依托旅游景区(点)发展餐饮、娱乐项目,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到农村度假、休闲、消费,繁荣城郊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统筹考虑景区(点)开发与农户小康住宅建设的问题,可以在景区(点)内适量布局一些高标准小康住宅,以缓解城郊用地的矛盾,推动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5、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工业方面,要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示范点,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狠抓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方面,重点围绕农业增效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稳定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上,按照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促进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逐步走向市场。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协作,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培养人才。在认真抓好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的同时,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尤其要加强企业职工和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一线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加快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科技信息化,大力实施政府、企业、学校和居民上网工程,整合城乡信息资源,努力建立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实用的区乡村信息网络平台,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科技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从目前我区各项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近期应结合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尽快编制《全面小康建设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康居工程建设规划》。为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全面小康建设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其它三个规划由政府出面,聘请专家或委托资质较高的单位编制,为各乡镇研究制定各自的详细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应进一步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和统一管理,建立严格的违犯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做到一部规划管到头,一张蓝图建到底。
2、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在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培育二级市场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土地一级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机制。在坚决执行国家土地法规、审批程序和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体的土地,以入股、出租等形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对小城镇在镇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形成的富余地,允许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对小城镇的企业用地,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出让金的方式合理解决,也可以采取农户入股或企业租赁的方式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全部留给镇级财政,统一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逐步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允许公平竞争,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建设投资多元化。二是完善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重点是对工业园区实行封闭管理,杜绝外部干扰;园区内资源基本由工业园区垄断经营,土地收益要适当给园区留一部分;园区上缴市、区的税收以2002年为基数,五年内增量部分全部留到园区,五年后增量部分按20%留到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每年安排100万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同时,适当安排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使财政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上来,把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生态建设、统筹全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重点小城镇财政超收部分全部留给镇级财政的办法,增强各镇加强基础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3、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长期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着眼于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结合我区实际,应主要采取以下七种流转方式:⑴互换。对零星分散承包地,允许农户通过调换的方式进行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⑵转让。农户间通过协商,可直接转让全部或部分土地经营权;⑶转包。有其它经营门路或有特长,不愿种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可通过协商将土地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转给他人;⑷出租。农户通过签定经济合同,在一段时间内可将土地租赁给本地农户或外地经营者,以提高承包土地的经济效益;⑸入股。农户可将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与集体或个人、或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股份合作制,结成经营联合体;⑹招标承包。对农户自愿流转的土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统一对外招标承包;⑺委托发包。对那些外出打工或人少地多的农户,可委托村委会将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实践当中,还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流转方式,争取在土地流转机制上有新的突破。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后在一定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为使这项改革稳步推进,建议先将城市和“城中村”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向农村推进。建议由公安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工作。
5、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建立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街道管理、发展社区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对纳入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继续深化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集中资源、组团开发、形成发展“拳头”,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合村并组,逐步实现由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的转变。
6、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结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设施,巩固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7、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体制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社会统筹保障转变,力争到2015年建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同步提高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