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1
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发展重视程度较高。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并且全面落实到各个省份中。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改革十分迫切,只有做好学前教育事业,才能为幼儿后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更多的幼儿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1]。
我国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受到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协调教育、经济和政治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应该将在政治和经济建设中投入的精力适当的转移到教育事业发展中,为我国建设和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质量。就其中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入园难,本文由收集整理学费高昂;教育事业改革缺乏创新。学前教育改革中,一个突出就是黑校园问题,教育事业水平不断下滑,很多农民工子女教育意识薄弱,致使学前教育改革成效偏低,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措施
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下,对于学前教育改革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需要加强教育机制创新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提升管理成效。同时,还要提升政府人员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职责所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利和义务,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事业在改革不断深化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重视程度,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支持。国家应该出台相配套的政策方针,明确各级政府的在任何义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权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政府还要明确改革方向,创办学园,优化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2]。
(二)强化法律监管力度,提升管理水平
政府應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部分地区的法律监督力度偏低,致使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政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责,相互监督和影响,健全完善的政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有针对性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终于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下,学前教育事业相应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注重对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健全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尤其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为了能够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满足人们个性化发展需求,促使各级政府能够协调工作开展。同时,还要注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推行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机构,选择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成效[3]。
对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过于注重经济和政治建设,即便是教育重视力度不断提升,但是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实际工作成效存在明显的缺陷,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意识,促使幼儿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未根本改变。管理理念未发生根本转变是阻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支撑,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处理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比如某些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失去应有教育性。此外,教师教学观也有待转变,比如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用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课程教材,这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2.教育模式不合理。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用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成绩被夸大的现象使本应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顶礼膜拜的隐性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改中来,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创新管理活动,比如德育管理和建设、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学习和实践等,但实际实施时,大多流于形式,而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2.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3.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探寻与学生情况最符合的教学新方法,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为基础,将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4.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但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小学教学管理者应打破以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学业的观念,重建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配以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中学生学业“量”与“质”的衡量与评定。此外,还应强化教师考核与评价,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自评与互评、个人考评与学科组集体考评相结合,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束语
总之,依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管理,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适应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改革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1]。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一个家庭,而且关联着一个社会的发展,甚至关联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现在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领导、组织的重要作用,是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积极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孩子的更好发展,需要正确有效的管理体制改革。
二、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权责分配不明确
目前,对于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对自己的职责处于相对混乱的阶段,对自己的定位即职责不明确,权责分配混乱,对于学前教育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目前,我国在开展学前教育过程中,国内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相对较为薄弱。而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没有很好的对学前教育进行监督和管理,互相推诿的情况时常出现[3]。此外,我国政府部门对于责任的落实尚且没有一套完善的规范与标准,这使得在权责不断下放的过程中,错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资金的管理问题中,这对学前教育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缺乏可靠的部门协同体制
学前教育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从而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协同合作体制的应用对于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该体制的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层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问题,使得其应用效果往往相对较差。另外,由于政府体系的复杂性,也使得相关部门的引导权利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例如教育部门无法对同级部门进行管理,且在配合与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进步。
(三)法律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管理的相关体系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对教学活动的监督方面。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部门地区已经针对幼儿园的类型进行必要的分类,也制定了可靠的监督体系。然而其相关规定往往都只适用于公立幼儿园,而对于私立幼儿园,其还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这使得私立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同时监管漏洞也不断增多,因此,这要求相关的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学前教育的监督体制进行完善与改进,增大监督力度,确保学前教育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四)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学前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在教育财政性经费中的占比大幅增加。例如2010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为1.6%,而这一占比在2016年达到了4%左右,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4]。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总体仍然较低,与同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目标严重不相适应。
三、我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应对策略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相对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体制的完善和升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当下的学前教育领域。
(一)注重权责合理分配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政策的具体条例与要求,“公平、高质”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则。首先,“公平”主要体现在确保每一位孩子都具有平等的上学机会。“质量”即确保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进入好的幼儿园。因此,也可以说“公平”是“质量”的前提与基础,“质量”是“公平”的延伸与发展。为了进一步确保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公平,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权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对教育活动的有力监督与引导。
(二)加强各级部门之间的合作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学前教育体制也需要進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与部门结构不断分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前教育的管理效率,使得社会资金逐渐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导力量,而政府的权责不断削弱。因此,在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其应该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作用,削弱其利益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监督与调节。
(三)建立系统的教育管理体制
仅靠一种管理体制是无法较好地适用于我国的全部省份与地区的教育活动的,并且,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学前教育管理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这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与阶段的经济特征,制定可靠的管理体制。另外,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大、教育发展程度不一,因此,这要求国家在制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在部分内容上不必过于细化,应该为当地政府与教育机构预留一定的空间,从而使得体制的应用效率大大提升。
(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制定财政拨款标准,确保财政经费及时拨付到位。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创新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公益组织、慈善家等社会力量在农村举办普惠性学前教育,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多方筹措学前教育经费。例如,山东省聊城市冠县采用“民办公用共有”的合作模式,以政府为主,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建设幼儿园,大大提高了社会力量办园的积极性[5]。
四、结论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4
【摘 要】学前教育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但当下学前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问题凸显等。笔者认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等是改进学前教育管理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 学前教育;管理;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当前的学前教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教师管理还是幼儿安全保障等方面,这些涉关学前教育的管理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及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当下学前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本人三年多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经历以及对部分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访谈,我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难度远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且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而这些都在客观程度上要求从事幼教、学前教育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经验、拥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耐心。
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过程中,担任引导者的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师过于年轻,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耐心。这样的师资队伍必然会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质量。
(二)班级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的学前教育都已经采取了班级制的管理,但是当前的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如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不高,没能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开展班级管理;没能严格将幼儿按照年龄编成大中小班;另外有些班级教学规范性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无法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安全问题凸显
“安全第一”,安全问题是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媒体不断地曝光出学前教育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教育等方面。如西安幼儿园给幼儿长期喂药问题,幼儿园伤童案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改进学前教育管理的对策
学前教育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而学前教育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以及个体一生的发展。因此,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力量。因此,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一是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三代紧密结合的梯队师资队伍。要积极引进和培训年轻教师,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二是要让教师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三是要通过知识讲座、学习交流、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尽量地让教师掌握幼儿管理学的知识和能力。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学前教育开展班级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班级管理工中,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幼教水平。在幼儿园中担任班主任需要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等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
2.要注意严格做好大中小班教学,并且做好大、中、小班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要严格依据年龄编班。并且做好大、中、小班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
3.要加强教学巡视,借助教学巡视来规范班级化教学。园方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等要注意加强巡视工作,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当前的学前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也是学前教育管理中必须要重视的一大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借助通力合作的方式来做好幼儿园的安全保障性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做法:
1.加强政府监督。在幼儿园安全问题上,政府应当加强自身的监督职能。形成与幼儿园的“监督-被监督”关系。
2.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出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此外,可以通过具体的奖惩结合办法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提出整改要求,没达到要求的一票否决。。
3.家长监督。家长是最能够切实从孩子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因此,一方面要采纳家长提出的相关意见,另一方面要鼓励家长对幼儿园的管理、安全措施防范等方面进行监督。
4.幼儿园积极作为。要想真正地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最终还是需要幼儿园的积极作为。幼儿园应当积极贯彻执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安全工作的业务学习活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
三、结语
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是学前教育中一大重要工作,也是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问题。做好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能为幼儿的成长营造出安全、科学、和谐的外部环境,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淑文.宏观计划,微观管理——五年前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教师,2013年第3期.
[2]张旸,李楠.我省城市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13年第2期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5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电磁感应的学习中,学生对反电动势感到迷惑。我就在这一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电源产生的电流使电动机的线圈受力(左手定则),运动方向怎样?线圈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吗?方向怎样(右手定则)?感应电动势使得线圈中的电流加强还是削弱?推动线圈转动的力怎样变化?整个设计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出反电动势的概念。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习动机,缩短了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其心智品质。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实验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展现真实的物理情景:在演示电容对直流和交流的影响时,通过真实的实验让学生看到现象,从而感知电容对直流和交流的影响等,把演示实验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关于学前教育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幼儿园正在随着幼教事业向社区化发展的大潮流繁荣发展。这是公众的需要,幼儿教育不在义务教育范围内,而且幼儿接受的教育也不是强迫性教育。但是,公众都认识到了对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形成了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极大重视。然而,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使得幼儿教育市场的需求增大,而且幼儿教育相关政策的滞后给幼儿园建设与发展上带来了混乱,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也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社区幼儿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社区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区学前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
1.1 办园质量不高。首先是家庭式幼儿园过多。它们由单个家庭利用自己在社区的住房举办,改造成适合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雇佣教师为幼儿提供服务。这类幼儿园主要分布在两类社区,一类是外来人口居住、流动性大的边缘社区,办园条件差,常位于城乡结合部。由于一些家长收入偏低并且忙于生计,抽不出时间照看孩子,致使这些个体的家庭式幼儿园很受欢迎。另一类是新建小区的附近,鉴于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但同时幼儿园的规划建设滞后,在有些房地产开发中,幼儿园规划应建而未建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一些家庭式幼儿园就应运而生。另一个问题是幼儿园园舍建筑不合理。目前一些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建设多由房地产开发商负责,房地产开发商通常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把幼儿园建设的面积较小,室外活动空间也小,而且许多大型活动器械、沙坑、跑道、嬉水池等无处安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在设计和规划时没有按程序经过教育部门审批,使得建成的幼儿园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园舍建筑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1.2 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幼儿园的产权是属于教育产权的,而教育产权是 “拥有举办的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即人们围绕特定的教育财产而结成的权利关系。”所指的教育财产包括学校等教育机构的物质资料,也包括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特色、学校作风以及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同时还有办学过程凝聚成的良好“品牌”以及社会效应等“软教育财产”。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增量,既考验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也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体制转换、重新布局幼儿教育供给体系提供了契机。城市发展肯定是以小区建设为重要方向的,然而对小区的配套幼儿园是由民办教育机构还是由政府承担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协调。现实中,由于社区幼儿园产权归属不明确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幼儿园作为配套设施,却被用作经营性场地,公开面向社会招生的同时本小区业主的孩子反而入不了园。产权归属不明确,也为开发商留下可承之机,有的开发商既不移交产权,也不办学,甚至把学校抵押。政府也无可奈何。还有,所有权管理不明确,只是一些幼儿园收费混乱,办成了高价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的产权混乱形成了其服务性质和地位的混乱,这从城市增长角度对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
1.3 社区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未能与家长建立有序的合作关系。首先,很多幼儿园对社区资源利用率很低,它们只能浅层次的、表面的利用社区的自然景观、公共场所等。很多幼儿园都只在六一儿童节时利用小区的场地表演,也几乎不参或组织社区活动,对教育资源的利用认识不清。很多教师觉得只要用好园内各种资源就可以,园外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有用,而一些品牌幼儿园在社区开办的分园缺乏自己的特色,融入不到社区文化当中去,教师也对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缺乏清楚的认识,通常只能看到眼前能马上见效的东西,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与内容。其次,社区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的确有所开展,比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栏,举办家长参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教师家访等。但是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较少,对家庭教育很少给予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也较难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造成了合作的困难,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以后,所有一切应由教师负责,在吃饱穿暖前提下尽量多教知识就足够了。幼儿园则从迎合家长的角度出发,以求尽量不给家长“添麻烦”,让家长满意幼儿园的工作,这样保持生源在较稳定的水平上。
2 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社区建设,重视学前教育。首先需要建立社区教育监督机制,对社区幼儿园进行有效的监督。针对社区幼儿园办园模式多元化现状,应加大督管力度。有关审计部门调查配套幼儿园租金的使用情况,规范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和收费。成立由社区管理人员、家长、幼儿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共同组成的社区早期教育委员会,制定利与社区幼儿园发展的有效地监督体系,确保社区幼儿园质量。各区教育监督部门要定期对社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育进行督导和评估,并向社区公示。保证各地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幼儿园,杜绝不切实际的订大目标与追求办豪华型幼儿园的跟风情况,使社区学前教育准确、真实、及时地反映本区域经济和社区发展需要的“本土化”教育。其次,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区地位正在逐步得到增强,社区公众和居民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教职工及幼教机构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服务也逐步由单位所属所有转向为社区所有和共享,社区公众及社区幼教机构将逐渐增强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使其成为社区生活和活动的主体,在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促进社区幼儿的健康发展,必须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到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将幼儿教育机构纳入到社区教育中来。
2.2 幼儿园要转变观念,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首先为社区儿童提供服务,大力提高本社区的受教育率。同时除了要为来园幼儿提供教育外,还得为未入园幼儿及家长提供服务。可以开展多种保教形式,即采用临时收托、全日收托以及寄宿制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及时通过居委会了解社区的特殊儿童群体,挑选能力强和有责任心的教师组成特殊儿童教育小组,送教入户。其次,向社区成员宣传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因此幼儿园必须发挥正规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力向社区成员宣传教育。而且应重视并加强家长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儿童家庭教育的活动,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社区幼儿园应承担帮助家长的责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及具体的保教方法,使得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 结论
综上所述,社区幼儿园的发展是与整个社区以及家庭分不开的。幼儿园和社区、家庭交流密切,会促使办园多样化,使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