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人工湿地;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heat island effect, water stress problem seriously influenced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Known as "the city's lung" artificial wetland has the recove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adjusting the climate change effects, and called the peopl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artificial wetland is simply introduced, drawing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operation results, summarizes the artificial wetland in the improving fun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artificial wetland;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wage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人口、产业等不断增加,城市向周边地区扩展速度加快,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城市生态系统的需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了恢复城市生态系统,人类模拟“地球之肾”湿地环境,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对人工湿地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人工湿地的现实运行结果,总结了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一、人工湿地概述

人工湿地是利用植物、微生物与水资源,人为的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圈结构,使其具有自然湿地的改善气候、净化污染、恢复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自从1903年人类第一个人工湿地建成以来,人们对人工湿地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的人工湿地多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吸附、过滤、沉淀、降解、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生物转化污染物的作用来实现对污染的处理,达到净化水质、消除污染、恢复生态结构的效果。如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去除多是依靠植物的根茎与微生物作用,富营养水中的N、P等的去除主要是依靠人工基质的吸附交换作用与微生物降解的作用等。

按照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的不同,人工湿地可以分为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人工潜流湿地与垂直水流型湿地。这三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效能,也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自由水面人工湿地的污水是在湿地表面流动,水位较浅,这也使得其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不强,不适合处理高盐、富营养水与有机污染物多的水质,且由于水流在表面,易滋生蚊虫和结冰。但是这种湿地投资少,易于操作且运行费用低。对于人工潜流湿地来讲,由于水流从人工基质中流过,所以去污能力较强,且卫生条件好,但是植物的根部易缺氧,冬季处理效果较差,运行费用比自由水面人工湿地高。而垂直流人工湿地是这三种类型中去除有机污染物能力最好的一种,但是运行费用较高,对悬浮物的去除能力较差,操作复杂,易于滋生蚊虫。

无论是那种湿地,当其自身的生态结构形成系统,就可以清楚污染物,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二、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人工湿地是在城市中建成的富有多种生物的生态景观,它对于城市中居民的生活、生产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为城市提供了多种资源,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具体来讲,人工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与对城市社会环境的改善作用。

1人工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

1.1、处理生活、工业污水,改善城市水体质量

城市的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后对环境危害很多,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去除生活、工业污水中的有机物、高盐、N、P等超标物质,改善水体质量。杜秀省等人研究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水力负荷为0.1lm3/m2•d一0.45m3/m2•d时,TN的去除率为28.8% 47.6%,NH 一N去除率为21.6%~45.7%。同于慧卿等人将人工湿地中潜流、表面流湿地进行组合用于处理河水,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COD去除率为66.7%~94.6%,BOD5去除率为58.6%~97.0%,SS去除率为20.0%~60.0%,氨氮去除率为50.0%~77.8%,总磷去除率为37.5%~88.9%,人工湿地能显著改善水体质量。

1.2、调节水源,防止旱涝灾害

人工湿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能够涵养大量的水分,即使是在较为干旱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土壤与丰富的植物资源储存一部分水分,减缓旱情;在发生洪涝灾害时,由于其储水能力,可以吸收大量的洪水,缓解城市中洪涝的发生。

此外,人工湿地除了能够储存水源,还能够净化雨水,减少雨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对于减少城市中发生旱涝灾害时对城市造成的损失,同时又能够节约用水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在发达国家,人工湿地是常用的雨水处理与资源合理利用的技术,对于城市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1.3、调节城市气候

目前,我国城市内每天都要排除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其中CO、CO2、CH4等温室气体站很大一部分,它们的排放造成了城市温度升高、空气混浊,环境恶化。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这些污染物,同时又减缓温度升高的速度。此外,人工湿地还能够通过蒸发扩散作用增加空气湿度,直接影响周围环境与气候,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1.4、保持生物多样性

人工湿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多种生物方能构成一个合理的生态系统,此外,大多数人工湿地的建设多是为了保护濒危动物,特别是珍稀的水禽类,所以选址一般是在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殖或者迁徙等地,这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的人工湿地很多都发现鸟类的数量得到回升,如:嘉兴人工湿地在运行没多久就有大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此栖息。

2、人工湿地对城市社会生活的改善作用

人工湿地对城市的改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还包括对城市社会环境带来的改善作用。对城市社会生活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社会文化两方面的改善作用。

2.1、经济效益

人工湿地除了需要通入资金进行运行外,其自身也具有经济价值。首先,通过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这种净化污水的方法比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效果良好,并且还能储存水资源。其次,人工湿地通常具有景观效应,可以通过参观获得一部分经济效益。此外,在这些湿地中很多动植物也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例如藻类、莲藕、菱角、各种鱼类、虾类、贝壳等都可以作为食品进行加工出售;一部分动植物资源具有药用价值;还有一些动植物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如蒲苇是纸质加工常用的原料等。

2.2、社会文化效益

湿地本身是一个小的生物圈,富有多种生物,是环境中重要的组成元素,而人工建设过程中,会依据城市特点,建成不同风格的景观,为城市添加了人工自然景区,美化环境。这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松、锻炼、休憩、释放社会压力的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心理与身体需求。此外,湿地本身提供的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自身灵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湿地的建设、规划可以为学习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人员提供学习素材;除此之外,湿地中的多种生物组成的生物链、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圈具有教育和科研意义,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材料,还可以作为试验基地,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另外,通过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可以让人们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总之,人工湿地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了人类能够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人工湿地、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雷,任鹏飞.人类湿地对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1):48-50.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2

生态制约阶段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关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我国的电力供应出现了紧张的局势,所以就必须加大对大坝工程的建设,以解决能源供应的问题。但是在建设大坝工程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制约着大坝的建设,因此要进行大坝的建设就必须把生态环境的问题解决好。在我国进行大坝建设的道路上面临过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坝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科学评价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大坝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在,人们对于建设大坝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大坝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判断,不能完全否定大坝的建设,也不能认为大坝建设是对生态环境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大坝的建设也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下的影响。

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大气的影响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程度是非常的大的,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相关认识

人们对于大坝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人们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关注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对于社会发展有利的一种表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人们的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我们对水电发展的宏观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只有充分重视每一座大坝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水电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结语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3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让生态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结合书本一些知识带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某些具体工作,如带学生参观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化工厂等企业了解治污措施;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和护林宣传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4

工业革命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过度的资源利用让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考验与挑战。如今的人类已经逐渐改变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开始思考着如何能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平衡。国外针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例如,提出了“参与式美学”论点或是“诗意地栖居”命题,开设有关课程等,这种结合教育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而我国的生态美学发展进程中,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等理论,同时与我国实情相结合,甚至将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等融入其中,不断充实理论研究。虽然我国对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学校教育等方面没有过多的研究。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学内容

(一)生物的形式美

生物独特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外在表象与生理机制两方面。第一,在外在表象美的方面,生物个体的外在形态、颜色、生长繁殖、伪装,以及团队的合作都是生态美的体现,在生物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图片很好地体表达了这种生态美。例如,放眼望去的池塘中都是正盛开的荷花,拥有美丽外套的七星瓢虫,有把黑白色条纹作隐藏作用的斑马,有伪装成枯叶形状的枯叶蝶,还有共同合作运送食物的蚂蚁和齐心协力采蜜的小蜜蜂。第二,生理机制美的方面,在传递能量、吸收营养物质以及生命的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体现,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等。

(二)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是生物群体和谐生存的基础。生物群体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美的结合,无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还是小池塘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美。初中生教学内容可以将太湖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美的代表,园林生态环境甚至是校园生态环境作为人工生态美的代表,这样的内容不仅贴切学生生活还不会违背主要教学内容。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计划

(一)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美。例如,在进行校园生态环境考察时,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自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还能更加贴近生态环境。

(二)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将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寓情于景,将人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诗词作品当中,也体现了生命与自然的美好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对生态美的感受。

(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刺激直观感觉

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图像比起文字会更有感觉,更有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展示一些形象有趣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也可以展示具有鲜明对比的图片来让学生主动关注,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内容,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引起对生态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四)添加模拟的生态环境增强兴趣

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添加模拟的生态情境,比如观察豆芽在遮光条件下的生长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亲眼观看到豆芽颜色的变化,对学生产生正面直观的刺激,那么学生就能在模拟情境下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奇妙之处,逐渐产生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叹,从而培养了生态美学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总结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 评价 指标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煤矿区生态环境是一个多个生态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互动反馈的复杂系统,为了科学预测采煤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构建一组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化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科学地反映煤矿区生态环境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容、程度及方式等方面的属性特征,并按相互之间的层次隶属关系组成有序的集合。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思路

基于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系统的观点把资源、生态环境、人为因素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即资源-生态-人系统,通过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得出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严密而适用的量化纲量,依据各个指标的表现和变化,既可以分析、比较、判别和评价矿区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程和发展趋势,又可以预测其未来演化、模拟其对策方案预选和监测预警,它可以作为决定者、实施者和社会公众认识、把握煤矿区生态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内部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单项指标与系统的关系明确,对系统具有明显的标识作用;②层次性强,具有严密的等级体系;③具有对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把握的能力;④可操作性强,每个指标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监控环境项目,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依据

煤矿区生态环境在未开发建设前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生态系统,由于采煤活动改变了生态环境因素,使得煤矿区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开放的、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煤炭开采在建设、开挖、掘进、闭井等不同的活动阶段对矿区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不同的采煤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在设置评价指标时,除考虑生态评价的一般指标外,还应考虑采煤的特点。为此提出构建指标体系依据如下:①开采时期和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矿在建设、生产、闭井等不同的开采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在建设阶段,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常规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的影响基本相似,但是在生产和闭井期,采煤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设置评价指标的非常规性。②短缺因子对整体生态环境有决定作用。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每个因素都在发生作用和产生影响,但按照“水桶原理”,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根据短缺因子(主导因子)进行设计,这样指标体系既可表征、描述、预警矿区生态环境的状态和趋势,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决定性和调控性。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分、土壤因素影响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地等。③采煤对矿区经济发展有益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煤是以煤炭的开发利用为目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起特殊的社区,即矿区。经济发展在矿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起着主导作用,煤炭是矿区经济的基础,影响到矿区社会生产力、矿区职工生活水平和自然生态意识水平,同时经济发达水平直接影响着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程度。④矿区人为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前提,矿区环保部门的工作力度直接决定着环保政策的落实水平,矿区领导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环保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环境保护得以实施的保障。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以及方法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地度量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必不可少的工具。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达到两个目标:第一,指标体系能完整准确地反映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能为政府、环保部门决策者和科研人员把握和认识矿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依据。所以,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守以下原则:①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较全面地反映煤矿区生态环境状态,能够真实反映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变化,充分阐述各个子系统指标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建立指标体系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②综合性和主成分性。这一原则要求指标体系涵盖面广,能综合反映矿区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及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指标体系往往涉及到大量繁杂的指标,必须按各类指标的特点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建立简化而有效的指标体系。③不可重复性。每一个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应表示对生态环境一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各个指标之间应避免反映生态问题的重复性。④层次性。矿区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系统,子系统又由更下一层次的子系统构成,这样的层次关系可以递阶到具体的矿区生态系统特征。各层次上的指标可以适当的调整,但最多只能调整一个层次。⑤适用性和易得性。评价指标要概念明确,易测易得,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很难达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我国矿业发展水平,无论从方法上和人力、物力上,均要符合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各个技术部门的能力。为保证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指标应尽量可测量,数据便于统计和计算,有足够的数据量。⑥动态性。采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于度量和描述的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矿区生态在不同的采煤阶段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法令。根据有关环境标准及大自然保护法令确定评价指标。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环境标准是必须选取的评价指标;地区发展规划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内容也是选取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

2、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方法

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指标选取及指标结构关系的确定。矿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相互结合。定性分析主要是从评价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评价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以及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协调性等因素,是主观确定指标和指标结构的过程;定量研究则是通过系列检验,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过程。因此,指标体系的构造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指标初选的过程和指标完善的过程。

①指标体系的初选。选用分析法进行矿区指标体系的初选。具体步骤是:将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状况按照指标体系设置依据和原则,分成几个子系统,并继续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

②指标体系的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获得正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前提条件,而初选后的指标体系未必是科学的。因此必须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测验,即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化处理。

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能够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一定目的和功能的指标组合。选取指标时应遵守以下原则:首先,采煤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其次,生态状况、技术水平、社会及经济指标也是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时应从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状况、人为影响、生态恢复力及社会经济指标中选取。

1、生态环境影响指标

(1)移民搬迁

采煤使地表变形,当地表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破坏地表建筑物,必要时必须进行移民搬迁。搬迁次数、搬迁量、搬迁面积、搬迁后的产业规划、周围生态环境敏感因素、搬迁过程中对搬迁区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涉及到的评价指标为迁移规模、迁移方式、原居民区未来产业情况及周围生态是否存在潜在生态问题和敏感因素。迁移规模越小,迁移次数越少,与周围环境的同质化程度越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反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2)生态环境污染

煤矿区生态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煤矸石和声污染。目前我国采用征收或加倍征收超标排污费的方式制止污染物超标排放,所以本论文的生态环境污染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以《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为依据。采煤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评价因子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评价标准分别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7-2006)。废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对地表水的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有:PH、COD、BOD、氨氮、石油类、硫化物、重金属离子等。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地域区划和生态环境特征,把对地表水影响最大污染因子设置为评价因子,评价标准执行。

(3)生态环境破坏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主要有土地问题、水均衡破坏和地质灾害。土地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占用土地、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其中采煤破坏土地的主要形式是地表损害,而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表损害造成的土壤孔隙和土壤水分的改变,根据选取指标的不可重复性原则,选取占用土地和地表损害作为土地问题的评价因子,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问题,所以把这两个评价因子调整为所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三层。

2、生态状况及治理技术水平指标

(1)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状况通常用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生态资源来反映。非生物因子包括水、气、土壤等;生物因子包括物种多样性、层次级别数、种群密度、物种优势度等;生态资源包括物质贡献量,能量转化率、环境贡献率等。在评价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时,非生物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的第三层次上已单列出来;在煤矿区对生物因子影响比较明显且评价标准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有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分别用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表示;由于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根源是覆岩破坏和地表变形,所以生态资源指标应从体现土地、景观资源的物质、能量中选取,即本论文选取的评价指标为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破坏度,土地利用类型可用土地动态度表示,分为单一土地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动态度,它是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的指标。五项指标划分等级标准如表。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2)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根源是水分、土地和大气,由此引发景观破坏、地质灾害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可以加以缓解,如果技术到位,甚至能够阻止某些问题的发生。煤矿区废水治理主要是指矿井废水治理。对于地表水系的改变,运用较好的治理措施就是因势利导;目前尚没有治理地下水系破坏的成熟技术手段,只能通过改变采煤方法,优化开采工艺参数、调整采煤工序等措施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系的影响。矿区废气包括锅炉废气和生产废气,前者的治理属于锅炉废气治理的范畴,我国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后者的治理难度比较大,在煤矿区多数属于无组织排放,无法准确测量排放量,主要是从产生源头上加以治理。因此废气治理的定量化仅局限于锅炉废气、生产及运输性粉尘及扬尘等能够在现行技术水平下能够测量的废气污染因子。

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是对土地的影响,覆岩移动引起的地表变形直接影响到景观和土地生产力,土地复垦是恢复损害土地和景观的一种有效方法;矸石淋溶和废水渗透把重金属及土壤异质性物质引入土壤,土壤治理就是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地质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在瞬间对生态造成极大影响,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是消除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治理措施。

对此由于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复杂,因此需要继续加深对各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扩充矿区调查资料,充实评价指标资料及统计数据,减小定性指标定量化偏差,并时刻注意定量化指标研究动态,不断完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6

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监测生态系统条件及条件变化和环境压力下的反应和反应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获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显示格局的数据与认识,给整个生态环境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就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来看,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多样性的监测对象,常见的生态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有植物、动物、农田、海洋、森林、湿地、湖泊、物候、气候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监测的全面性体现出来,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才能以精准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和数据上的支持。

2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切实掌握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2.1划分生态类型。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成效,首先就必须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态定义、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分子所占比例以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决定论和区域的划分。就广东省而言,由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所以不可能统一地采取某一方法进行划分,在选择划分方法时,应紧密结合广东省的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类型划分做到因地制宜。就广东省来看,其生态环境应划分为虎城市人口密集型、偏远山区分散型和海洋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划分过程中切实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二是区域内的地质气候存在的差异;三是主要与次要影响分子的结合;四是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之间的和谐统一;五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2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划分生态类型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的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虽然只采取监测环境系统定环境影响分子的方法,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特征和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的测量标准较多,所以在确定监测方法时,应切实考虑到以下因素,即监测的指标、策略、设备承受范围、时间间隔、时间记录、数据等,尤其是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数据报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监测水平达标。

2.3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我国的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测。如一部分选择大型的设备进行监测,还有一部分部门则是采用小型的监测设备。在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时,应紧密结合以下三点原则进行:一是仪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仪器的灵敏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在进行地理环境的监测时,仪器的灵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仪器的灵敏度高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测量方法,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将测量方式简单化,这样有利于测量的有效进行;三是小体积,仪器方便于监测。

3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态环境监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对生态状况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整个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数据整理后,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式。所以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应及时编制生态环境监测年报,并在整个年报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状况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二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措施;三是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制定计划,逐步实现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3.2建立生态监测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为以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将监测的数据纳入省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对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为监测时间的确定、时间间隔的确定和监测的地点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一是加强地面现场调查,利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考察实践;二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采用先进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进行实况监测;三是利用卫星在高空进行监测,不仅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而且监测结果良好,但是在检测前应进行商讨做好评估,考虑好备案,以防出现突发状况。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