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卫生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1
三个面向
北京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自2003年以来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财政加大投入,信息化全面快速发展。2009年新医改颁布以来,卫生信息化成为医改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北京卫生信息化再一次迎来机遇,得以快速持续发展。
近几年,北京地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卫生决策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核心业务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化方面,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已经全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化覆盖面也在逐渐提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北京地区卫生信息化一直以来以“三个面向”为宗旨有序开展,“三个面向”即面向公众,提供就医和办事便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面向业务人员,促进业务规范、质量和效率提高;面向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因而,信息化成就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为市民提供就医便利和信息服务。随着卫生信息系统逐渐投入应用,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便捷的卫生服务,在获得信息方面更加方便、全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实施以来,参合农民的报销周期明显缩短,由两个月缩减至5~7天,既免除了繁琐的报销程序,又缓解了农民的家庭经济压力。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预防接种管理新模式,接种人群在本市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一地建卡,随处接种。网上审批及“一窗式”受理行政办公系统,使群众可以在线查询并填写行政许可申请,监督申请事项的办事流程与时限,及时收到办结取证通知。
全市统一预约挂号的建立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预约挂号的便利,避免窗口排队和拥挤,方便看病。许多医院建立了自助挂号、查询等服务,优化了就诊流程,使患者就医更顺畅。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建立了转诊平台,通过转诊平台方便患者转到对口支援的大型医院,促进了有序就医。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系统,为居民享受更好的家庭医生式的卫生服务提供了便利。北京卫生信息网设置了多项健康专题,可为百姓提供多种健康信息查询服务,如出生缺陷预防、女性“两癌筛查”服务、餐厅卫生等级查询等内容。
二、促进卫生工作业务规范及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辅助各项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促进了业务的规范建设,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上审批及“一窗式”受理行政办公系统,覆盖了卫生行政部门所有审批、审核业务,从审批的受理到审批终结期间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时限、工作标准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平均缩短50%以上。卫生监督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全新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结合先进的现场执法设备的执法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卫生监督员的工作效率。所有的执法标准全市规范统一,避免了错漏项、越权执法、错误的检查和处罚决定、错误的处罚裁量等问题。
区域影像会诊及病理会诊系统的应用,以及部分医院开展的医疗共同体系统,对于促进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远郊区县医务人员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可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掌握社区居民群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措施,实时监测社区居民健康动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依据。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并积累大量数据资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整理、分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如北京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效率统计数据为制定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及时为应急指挥提供信息。
四个问题
北京市卫生信息化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信息化建设城域统筹难度大,建设方式分散。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计划免疫、血液管理、药品管理和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北京市医院隶属多有不同,其建设方式也较为分散。这样就造成了统筹难度大、整合困难的问题。北京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700多家,这些医疗机构不仅在规模、水平上极具差距,还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或实际拥有者,这给统一管理和规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信息化建设公共资金投入不足、不平衡。卫生信息化建设尚未在政策上明确纳入基本建设补助范围。信息化资金投入在市区之间、区(县)之间、部门之间存在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机构信息化投入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影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足。当前居民的健康信息散布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体检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中。由于各信息系统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资源难以整合共享,无法形成对居民整体性健康状况的描述,无法对各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追踪分析。
卫生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全市16区(县)尚有个别区(县)未设立专门的卫生信息工作专门机构。市区两级卫生局信息中心、各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在卫生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知识结构方面,难以适应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为缺乏。
五方受益
北京地区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今后将在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在完善各业务系统的同时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卫生服务带来全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推进信息互联和共享,只有互联互通和共享,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才能体现出强大的活力。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细则
2012年4月,原北京市卫生局按照原卫生部下发的《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1〕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函〔2011〕1126号)文件要求,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以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发展状况两个大局,总结全市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经验,研究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京卫办字〔2012〕26号)。
这个通知不是对原卫生部文件一个简单的转发,还包括了《北京地区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原卫生部文件提出的定级要求进行了细化。三级甲等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原则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不低于第三级,一些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不低于第三级,一些区域平台信息系统不低于第三级,这是属于比较大块的分类。那么具体到医疗机构,具体到公共卫生部门,到底什么样的系统定为第三级,大家可能会感觉不太清晰。所以我们在《细则》里定义了三级甲等医院什么样的信息系统定为第三级。例如《细则》中写道,“三级甲等医院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原则上不低于第三级”,应结合医院业务及信息系统实际情况,从以下指标确定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医院平均日门诊量;医院住院床位数;业务系统承载病患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泄露对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影响的;业务中断使医院正常运营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其他如何遭到损害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系统。因此,无论是医院的门急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还是今后将要建设的其他信息系统,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定级。
这个《细则》的制定使得我市医疗卫生行业更加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要求及落实方法,对我们之后的备案、安全整改和等级测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原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是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指导工作。北京市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开展的。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落实责任。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北京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会,市卫生计生委领导、市公安局领导均出席会议,对全年信息安全工作提出部署,明确全行业信息安全保障重点任务,为落实全年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联合检查,摸清底数。自2008年起,我们每年都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在市公安局的指导下,我们针对卫生行业机构众多的特点,设立了由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市区两级公安部门联合检查的工作机制。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及市卫生局直属单位由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负责,区县医疗卫生机构由区县卫生局与区县公安分局联合进行。目前,我市所有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重要公共卫生部门均已完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和备案工作。
三是政策落实,推动整改。近几年,市财政、市经信委大力支持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在2012年度至2014年度的市卫生信息化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规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属于政府支持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市属三级医院(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地坛医院、儿童医院、安定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友谊医院、佑安医院、中医医院、首都儿童研究所)完成信息整改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由市经济信息委审核通过项目资金共计3670.902万元,现在建设资金正在陆续拨付到位。通过安全整改、等级测评,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切实提高了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制定预案,强化值守。
五是及时总结,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体会
从2007年开始参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我个人经历了北京市等级保护工作推动的全过程,在这里谈几点个人对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的思考。
首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我们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是看待信息安全工作视角的变化。以前,我们可能更关注技术本身,有了等级保护要求之后,使得我们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信息安全这件事情。因为信息安全是符合木桶原理的,最薄弱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代表着整个安全防护的水平。第二个变化是让我们更清晰地梳理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系统,以往可能主要从系统功能来区分,现在会考虑从业务连续性的高低、数据安全防护需求的高低来区分。
其次,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梳理、划分也清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里哪些要求对我们医疗卫生行业更适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是各行业通用的,因此在行业内推动时,一定要结合行业特点,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求制定适合本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我们之前推出的《细则》其实就是基于这个思路,但由于行业的复杂性,真正形成一套适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完整的标准规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第三点,医院的院长、信息中心主任在增加新的信息系统时,都应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在项目规划申报阶段就将信息安全需求整合考虑。现在大部分医院都上线了移动医疗、移动护理,面向公众开通了微信、手机App,增加这样一些新的业务之后,医院原有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具体应如何解决?另外数字医疗设备信息安全的问题也应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我们的调研,随着影像检查、生化检验等设备的数字化,这些设备都接入到医院的信息网络当中,但对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基本属于空白,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而解决。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3
【关键词】新医改 经济运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财务制度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深化对于卫生院经济运行模式的改革更有必要,这不仅在于乡镇卫生院的很多经济管理与运行模式都十分低效,这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经营绩效的根本。本文将深入剖析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模式所提出的一些深度革新,并且解读这些变革在乡镇卫生院可以有的实施方式,进而让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建设。
一、深化对于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控制
新医改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具体的方面,首先,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成本控制有了更好的管理,这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绩效,让卫生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很有帮助。这种转变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透过对于运营成本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很多乡镇卫生院不必要的活动成本及医疗成本,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院的高效运营,并且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绩效;2)透过全成本核算的实行,这将会极大的为价格主管部门在各方面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上提供参考依据,为单病种的医保方在付费时提供有效的成本参照,这也会为医改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全成本核算的推行,能够促进乡镇卫生院各级部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高效化;4)实现全成本核算还能够很好的增强乡镇卫生院内部员工的成本意识,进而在卫生院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会促进节约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并且能够实现乡镇卫生院内部人员、设备、资金等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财务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成本管理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与方向,这些指引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本核算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
二、加强对于乡镇卫生院预算的管理
一直以来,乡镇卫生院在预算管理上都存在各种问题,新医改制度下对于卫生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很多全面而细致的要求,这些制度在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中的有效执行将会极大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旧卫生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确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明确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对卫生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卫生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革新,极大的弥补了一直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算管理上的各种漏洞。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下让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会计以及经济运行的管理上都趋向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过往的很多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上都不够清晰透明,很多管理上的细节做得比较马虎,这一点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管理与运行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个很有必要改善的问题,新制度下在这个方面也有着极大的革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够很好的得以体现。首先,对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提出了更为深入与具体的要求,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有助于乡镇卫生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良好建设。新制度对于成本管理也更加清晰与细致,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可以很好的得以体现。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成本管理目标的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分摊流程的制定、成本管理的范畴、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模式等都做出了更为明晰的限定,这将会极大的细化乡镇卫生院的成本归集与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够为医疗成本的分摊及核算提供可供验证且口径一致的参照数据。这些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慢慢缓解人民群众“看不起病”、“看病贵”的担忧,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体制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财务核算机构或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可实行会计委托记账。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具体办法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透明性,提高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规范性与可用性,深化对于卫生院财政支出的有效监管。新制度的运营将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资产规模、对于国家投入的利用效率等有更加清晰的呈现,对于收支分类会有更明确的界定,财务报表也会更加规范与透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信息也会更为精准。这些都是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落实的范畴。此外,新制度下也会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院完善自身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将会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财务信息需求。这些都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规范与标准,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向各方公布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而实现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公开透明。
五、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管控
新制度下为乡镇卫生院在财务风险管理上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这是过往被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忽视的一个环节,具体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乡镇卫生院不得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借款;2)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建和租赁,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经科学论证,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会同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批准;3)严格禁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外投资。4)在资产核算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不得长期挂账。对期限超3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核销。
六、转变乡镇卫生院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直以来,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都受到人民群众的诟病,卫生院过分注重盈利,以商业目的为首要考虑也是造成人民“看不起病”、“看病贵”的呼声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点不仅在城市内的医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很多乡镇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也非常常见。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允许以盈利为追求。这种转变非常可喜,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所在,这将会极大的改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观念与服务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卫生院会更加注重对于患者的服务,会将效益的考虑放在次要位置,而是首先给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与担忧。很多人会认为,这种类似公益的行为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这种理解并不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营模式上做出深度革新,会让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加强对于成本收支的核算,这些都会推进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朝着更为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与运转模式,要推进卫生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革新,要透过专业人士的引导来为乡镇卫生院建立更加规范、标准、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这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乡镇卫生院的运营成本,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会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七、新医改对乡镇卫生院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将会朝着更加规范、标准、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够解决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效率低的实际问题,这也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模式的革新,进而让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新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实现了零利润,作为替代,财政进行药差补助,药品价格及销售量均大幅降低,医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明显。由于有稳定的财政补助保障,生存问题可望解决,且不合理医疗行为已变得无利可图,乡镇卫生院开展“小马拉大车”似的大型手术、疑难重症救治、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等趋利性动机已不复存在,转而开展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手段、延伸医疗服务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获得合理的业务收入。
八、结语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提出了很多革新方向,这些变革极大的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经营绩效。新医改背景下首先极大的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成本管控效率,并且深化了对于预算的有效管理。这些管理模式上的更新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新医改背景下让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理念也有所更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很好的得以渗透,对于乡镇卫生院财务的标准化管理也在慢慢得到落实。这种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此外,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发生转变,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乡镇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参考文献
[1]王思芬.浅析卫生院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J].知识经济,2009(04).
[2]卢继青,杜文娟.卫生院会计制度弊端及其完善措施思考[J].财会通讯,2009(13).
[3]陈岳.卫生院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0).
[4]袁立坚.现行卫生院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8).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4
据统计,新医改4年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5.7%;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655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28%提高到3.19%。其中,用于硬软件方面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用了1300余亿元。
同时,为了支持公立医院的综合性改革,国家累计投入800亿元,并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2012年启动了311个县,每个县预先拨款300万元。可以说,方案里的五项重点任务,这几年我们完成得还不错。
几年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稍晚推出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也已在20个省的94个统筹地区开始试点,7个省份已全省推开,现已覆盖城乡居民2.3亿人,累计补偿金额6.3亿元。
由此,全民医保释放了巨大的医疗卫生需求。201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数量达68.9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1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数量17812万人次、年住院率为13.2%、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90.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0日。
同时,全民医保也激发了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快速增长。2012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0297家。其中,公立医院13384家,民营医院9786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72.5万张。
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即医保基金已成为医疗机构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制度的全覆盖带来巨大医疗需求的短期内释放,给医疗机构在控制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带来了压力。2012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92.5元,人均住院费用6980.4元,日均住院费用697.6元;医院门诊药费占50.3%,医院住院药费占41.1%。
医疗保障诱导需求,同时医保又要约束供给。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从数量扩张转变到质量的提升。由此,医疗服务质量越来越成为医疗机构吸引参保群众的核心指标。这对医疗机构来说,又是一个新挑战。全民医保背景下,医疗机构应主动适应患者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占有全民医保格局下的供方市场份额。
当然,为约束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和维护参保者的利益,还需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服务提供方的谈判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5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问题;对策
所谓财务控制是医疗运行过程中必不或缺的组成元素,相对于财务管理活动分析,财务控制主要是对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从实际出发,医疗卫生单位实施财务控制能够促进医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医疗机构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市场地位。此外,财务控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能够满足医疗救助活动。因此,积极探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单位所采取的财务控制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从长远角度分析,没有针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与总结,这种情况下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一些医疗卫生单位还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
从整体角度来说是比较好的,一些医疗卫生单位现阶段所采取的财务控制制度还过于传统,换而言之便是在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者的意愿基础上对财务进行管理。这种财务控制模式会导致医疗卫生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并且导致坏账、死账现象十分严重。比如部分病人故意拖欠医疗费用,如果医院不加以进行财务控制,那么则会出现坏账现象。或者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并没有针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开展考核与分析。
2.医疗卫生单位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
从性质上分析,医疗卫生单位属于国家性质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需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要求进行。简而言之,医疗卫生单位在开展财务预算的时候需要依据上一年度的单位职工基本情况、资产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编制,因此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全面的、有重点的考虑与分析,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站在医疗单位科学的、长远的规划角度上探究。这种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单位的预算编制呈现出形式化的发展趋势,导致预算编制出现超支现象或者预算不足。
3.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仪器等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在医疗卫生单位中,医疗仪器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中的固定资产管理产生混乱的现象,尤其是医疗仪器等设备。通常情况下,当购入固定资产时,有的没有及时入账,容易造成漏入、少入现象;有的固定资产有账面价值但没有对每件固定资产建立卡片,这样容易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有固定资产价值产生差异,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净资产”造成的影响会严重误导会计人员。另外,还有单位价值比较低的固定资产,无法合理区分,导致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核算等内容受到影响。其实,在医疗卫生单位之中对于已经失去价值的资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报废,财务会计人员则不能及时进行记账,这样就无法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二、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的改善对策
面对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内部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发展和现状出发,从控制制度、财务预算、固定资产管理等角度入手,实现有计划、有效率有考核的资金收支,从根本上保证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工作的发展。
1.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规范财务控制流程
我国医疗卫生单位需要积极建立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从国家规定的制度出发,保证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规则具有统一性、科学性与准确性,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人员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对财务控制流程进行分析与整理,保证财务控制流程的规范性与完整性。比如财务控制需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流程设计模块,然后再以控制效率为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将财务控制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另外,还需积极创建财务控制管理机构,争取将财务控制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工作岗位上。
2.制定合理的单位预算,实现预算管理的有序性
要想真正保证我国医疗单位财务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第一,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制定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个部门的收支现状进行分析与了解,并对不同科室财务信息进行探究。第二,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度,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之中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如果发现问题则需要及时解决。第三,我国医疗卫生单位需要整合计算机技术,积极研究出适合医院发展的会计控制模式以及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与管理。
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大型设备与仪器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医疗卫生单位要依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范畴进行界定。外购的固定资产需要采取招标与投标的方式,并且要按照实际购买价款,对资产进行核算,并以账目的形式展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反映。此外,选择切实可行的折旧方式进行计提折旧,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积极制定管理程序,在保证资产完整性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虚增资产。在每年的年末阶段,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并进行记录,在保持资产与账面价值统一性的同时,可以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善性。
总之,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控制制度、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从财务控制入手,积极完善、积极改善,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文舒.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4,06:106-107.
[2]侯湛林.完善医疗卫生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181+183.
[3]刘雪梅.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控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6:119.
医疗卫生背景范文6
坐在从呼和浩特开往和林格尔县巧什营乡岱洲夭村的车上,看着外面的人烟稀少和尘土飞扬,想着卫生部陈竺部长那句“和林是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得最好的县”,其实是挺矛盾的一件事情。
和林格尔“全县总面积3436平方公里,人口20万;地形地貌多样,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立地条件恶劣,资源禀赋较差”,眼前的景象也无出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基础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居然能成为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最好的县。
然而当走进岱洲夭村卫生室的那一刻,一切变得真实而具体。
方便便宜
岱洲夭村卫生室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诊断室、观察室、处置室、档案室和药房,而检查床、无菌柜、档案柜、操作台、高压灭菌锅等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当然最醒目的是一台电脑以及与电脑相连的居民健康卡读卡终端、金融POS机以及一个显得有些硕大的LED液晶显示屏。
张春霞是这个卫生室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名人”。因工作认真负责、诊疗行为严谨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曾多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陈竺曾接见过她,她也接待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访问者。据她介绍,近几年在县卫生局的要求和指导下,岱洲夭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目录药品,而且所有药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岱洲夭村卫生室服务人口约有1188人,目前已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42份,占居民总数的88%以上。
“误诊和用药不当的现象减少了,来看病取药的人多了,当然卫生室的收入也提高了。”这是张春霞对在新医改和新农合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化的直接感受。基于此,偏远地区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胡建松是岱洲夭村的一位普通村民,54岁的他长年患有高血压。采访当天恰逢他来卫生室看病。张春霞通过读取胡建松的健康卡便能详细了解其健康档案,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家族病史、以往病史、诊治情况、现病史、用药史等。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张春霞简单地给胡建松测了一下血压,询问了几个的问题。几分钟的时间,胡建松就看完了,并拿到了药。他此次看病只花了9.66元,其中新农合即时为他报销了50%。
“很方便。原来看病要到30公里外的县医院。后面的报销也麻烦,我们准备一堆材料。现在看病拿药在卫生室这便能解决,还能在这报销,就带上一张健康卡。说实在话,以前很犯愁看病,能拖就拖,现在我会主动来这里做检查,拿药。方便啊,便宜啊。”胡建松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告诉记者。
效果很理想
“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同质量的目标。”和林格尔县卫生局局长杨星晟表示。借助自治区卫生厅将和林格尔列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旗县试点的机遇,同时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和林格尔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质平台。
2011年11月,和林格尔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卫生信息平台设、卫生信息基础资源库和业务应用系统。从县医院HIS系统上线,到县试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系统上线,从LIS、居民健康卡、CA认证上线,到和林县居民健康卡发放,以及随后的PACS、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电子病历上线,直至和林县综合卫生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和林格尔的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包括县医院在内的7个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个村卫生室、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而相关的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全面上线,实现了新农合实时结算。而健康卡已经发放6万多张(截止今年9月底),年底之前将会完成全部18万张健康卡的发放。
对于和林格尔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杨星晟给出的评价是“非常成功,应用效果很理想”:实现了和林格尔县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县域内信息共享、居民健康卡全程应用、多功能移动监测设备,辅助医生上门服务、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县医院全数字化系统应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管理者实时掌握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居民自助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基于云计算的部署模式,绿色环保。
医改基础好
我们知道,医疗信息化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是新医改的重要支撑。期间,国家将重点推进国家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居民健康卡建设工程、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程、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工程等,以更好地满足服务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积极推动医疗信息化“走基层、惠民生”的英特尔公司因其在IT行业的角色和定位,积极配合政府、联合企业,进行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和测试、技术架构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形成了从上端规划标准、从下端支持试点的基本配合思路,并给予适时的产品和技术建议,和林格尔县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试点。
那么,和林格尔的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为什么能做到全国最好呢?杨星晟总结的原因有两点:领导重视以及医改基础好。2009年以来,和林格尔以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据悉,和林格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负责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改组织实施。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以细化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提出了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和具体操作步骤;并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要求派出干部包干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