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化学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1
【关键词】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职业学校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在高考中也没有考核实验操作,再加上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组织实验较为困难,这使许多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犹其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重视,许多实验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学生动手做,造成大多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都很差,走出社会后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不高。如有的初中毕业生不懂得测电笔的使用,有的高中毕业生不懂得游标卡尺的使用……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为其日后的就业和创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都可以通过实验和通过自然观察得到验证。做好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真理,在观察中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观念、科学思想体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2加强实验指导 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的能力。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为操作的能力。操作是用双手和体力作用于客观物体,进行操作、制作产品的过程。操作能力的主要品质是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2.1做好演示实验,示范操作技能。
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用优化的操作步骤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向学生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把自己的操作技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础。
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系统操作的基础,仪器的调整、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的使用、基本值(电阻、电压、电流)的测定、实验报告的填写等都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学生分组实验的效果会更理想。
2.3严格实验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的操作技能不是看几个实验就能很好的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严格要求,使学生的操作规范进行。另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做到定期检查,步步落实。
2.4改进实验步骤,培养探索精神。
在物理研究中有两种途径:①实验观察分析结论实践;②问题假设实验观擦分析证实假设。为了使学生认识和学习这两种途径和方法,可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生按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3增加学生实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1增加学生分组实验次数。除正常的学生实验外,为增加实验次数,可以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也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验证定律、探索真理。
3.2积极引导课外实验活动。
一是增加有趣或有实用意义的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讲力学时,我用自制的“火箭”讲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讲物体的平衡时,用自制的杆秤讲解力矩的平衡条件;讲分子运动时,我用钢球碰撞实验验证能量守恒;讲机械运动时,用自制的摆钟讲解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开展课外制作比赛,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三是举办课外制作展览活动。通过展览,不仅能够展示教学成果,而且还能够激发同学们探究奥秘、追求真理的热情。
3.3多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2
关键词:生物化学 绪论 兴趣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生物化学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领域,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不十分清楚生物化学在整个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加之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探索精神缺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如何使医学生对生物化学课产生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绪论课起着开宗明义和引领全局的作用,上好绪论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坚定学生学好课程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职高专相关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密切联系临床及生活现象,认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
在介绍绪论部分时,首先,教师要高瞻远瞩地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学科,这是与其他医学学科的根本不同之处。而其他很多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不完全明确,治疗以控制和缓解症状为主,很难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其中肿瘤最为典型,外科手术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对绝大多数肿瘤疾病来说只能暂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蚀,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根治。这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对调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还不很清楚。人类的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大多是缓解症状,要达到彻底治疗需要从分子水平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因此,要消除人类之病痛、延长人类之生命,根本出发点还是在于了解生命的本质。如果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导致细胞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的改变,出现相应的病理状态,通过临床生化指标的测定帮助疾病诊断。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在生物药物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合成或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生物药物,具有药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生活中的现象原理也是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如“三鹿奶粉”事件;节食减肥可能会造成头晕、出冷汗甚至休克;糖尿病人呈现的三多一少症状,都有待我们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来解释这些现象。绪论课讲解中通过相关临床知识的导入和对生活中可感知的现象探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讲述生物化学发展史中的科学家事迹,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激情
讲述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以物质组成结构为主的描述生物化学,到以物质代谢与调节为主的动态生物化学,再到以功能与应用为主的机能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发展的三阶段同时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介绍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工作和事迹。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与实验依据,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重要性。伟大的科学发现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好奇心是科学发现重要的动力之一,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于1962年在水母中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他在少年时由于原子弹在他故乡爆炸,他曾数周失明。他不追逐功名利禄,低调而勤奋,直到80岁仍坚持科学研究。教师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激发他们对生物化学的浓厚兴趣。
三、勾勒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绪论课是建立新课程整体观念的起步,在教学内容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因此,绪论课要为学生建构生物化学课程知识框架,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课程的整体轮廓,明确课程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模块:生物体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专题生物化学(肝脏生物化学)。参照教材目录给学生分析四部分内容,生物分子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功能(核酸和蛋白质)是理解的难点;物质代谢及其调控是学习的重点;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以自学为主;以肝脏生物化学为代表理解特殊器官的代谢特点。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分析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与专业技能关系。通过勾勒课程的研究内容脉络,使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既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有专业针对性。有了课程内容的明晰框架,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消除了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介绍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坚定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
对绪论课而言,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正是其教学要求之所在。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具有系统性的学科,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发展起来的,内容抽象、复杂,所以在学习生物化学时,必须了解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学习。而高职高专相关医学专业大多在大一开始,有的专业与解剖生理学同时开设,护理专业在第一学期就已开始,这些课程背景的缺失,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尤其文科背景的学生常会感到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当穿插相关课程内容,让学生能融会贯通。生物化学是一门记忆与理解并重的学科,更强调理解性记忆。学习时以生理功能为主线,侧重生物分子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代谢过程与功能的关系,无需过多纠结于物质的具体结构与反应式,要学会抓住要点,归纳总结。另外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即及时复习巩固。由于课时较少,课堂内容容量大,需要学生及时复习,才能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将绪论课讲好了,教师必须对整本教材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调控,这样讲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收放自如;采取多种讲课技巧,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精彩的绪论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消除顾虑,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3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6-0290-01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生物化学知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但同时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好生物化学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名教师,笔者将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以求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
1老师的教
1.1上好第一堂绪论课
生物化学的第一堂课是绪论,有时甚至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因此,上好第一堂绪论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发展、研究内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堂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们都熟知人、物、事入手,比如酵母发酵引出酶学、DNA双螺旋结构引出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甚至分子生物学时期等等,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究竟是什么有个整体的概念,对后续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浅显的了解。医学生物化学主要是研究人体的生物化学,通过绪论的学习,让学生对人体的生物化学充满好奇,也就良好的完成了绪论的教学任务。
1.2不可忽视每节课的导入
生物化学的每一节课都有自身的重点和难点,好的导入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环节。问题导入法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上课过程中解决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在讲蛋白质结构时用毒奶粉事件做问题导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不法分子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讲维生素时用夜盲症、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什么引起的做导入;在讲糖代谢时用糖尿病做导入,让学生去思考糖尿病到底是由于我们体内那种物质代谢出现障碍引起的;在讲脂类代谢时用减肥药左旋肉碱做导入,让学生思考左旋肉碱这种减肥药是否一定能够减肥等等。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这些问题做导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够用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听讲,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1.3注重课堂上的细节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生化基础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3]。因此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选取与临床上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既能够联系实际,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用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来讲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用痛风症的病历来讲嘌呤核苷酸循环;用肝性脑病的病历来讲蛋白质代谢中氨的代谢;用黄疸症状来讲胆色素的代谢等。通过这些临床上常见病的讲解,不仅能够将学习的重点内容很好的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未来在临床上会见到的病症有一定的了解。除了与临床相关的例子,生物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课堂上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有本质的认识,能够充分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为什么用酒精消毒;鸡蛋为什么煮熟再吃;一氧化碳中毒原因;为什么不提倡过度淘米等。
1.4重点总结
每节课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样,每学完一章节内容也要进行总结。总结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告诉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将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内容串联起来。
2学生的学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对于化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也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在学习生物化学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才会让生物化学的学习事半功倍。
2.1循序渐进,注意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中心内容是物质代谢,但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就要学好前面物质结构与功能的章节,充分掌握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后续与这些物质密切相关的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才能更容易理解记忆。而物质代谢部分自身又是前后紧密相连的,学习完三羧酸循环后,我们体内的蛋白质以及脂类物质代谢最终都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注意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会融会贯通。
2.2细心比较,找出异同,构建知识模块
生物化学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细心比较,在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印象,把握课程内容的本质特征,找到规律,找出异同,构建起知识模块,在围绕主线向外延伸扩展,这样不仅便于记忆,更有利于对整个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学习完糖代谢之后,要求学生把糖代谢的各个途径总结成一个图,将糖代谢整合起来形成整体,各个代谢途径也更加清晰明了。生物化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事关医学人才的培养,但这门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用心讲授,而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查锡良.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
[2]王海燕,郑丽莉,董伟,陈丙春,朱淑英.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高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177-178.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生物化学 易混淆字词 辨析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药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学好医学生物化学,对于医药专业学生进行临床实际应用和参加资格考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学生在意识到学好医学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后能投入^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医学生物化学,期望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在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中,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若不加以区分,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一些重要概念的识记和理解,最终影响学习效果。结合笔者10年的教学经历,将医学生物化学内容中的易混淆词语和知识点辨析如下。
一、易混淆的字
1. 必需的“需”。医学生物化学中,在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讲解中涉及的必需氨基酸、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以及脂类生理功能中提到的必需脂肪酸,这3处提到的必需都是指必须需要,强调其对于结构或是正常机体功能的重要性。这里的“必需”进行词义拓展的话可扩充为“必须需要”,含有不可缺少之义,强调其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错误写成“必须氨基酸、必须基团和必须脂肪酸”,这样都是不正确的,未将概念中强调的重要性进行正确理解。
2. 谷胱甘肽的“肽”。谷胱甘肽是机体内重要的三肽,其还原型的存在能保护红细胞细胞膜的完整性。这个名词将其化学本质进行了揭示,是体内生理活性多肽。但学生在学习中易将其错误的写成谷胱甘酞。“酞”是有机化学词汇,是一个分子的邻苯二酸酐与两个分子的酚缩合的衍生物。其常用词组为: 酚酞、酞菁、酞量计、酞花青、酞氨酰。一字之差所代表的化学本质完全不同。这种错误不仅仅出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个别期刊出版中也有出现,如《****农业科学》杂志2011 年第16 期,篇名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文中,“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其中的“谷胱甘酞”一词有误,应该改为“谷胱甘肽”[2]。
3. 血氨的“氨”。血氨是指体内代谢产生氨及消化道吸收的氨进入血液所形成的,在机体内处于较为恒定的动态平衡中。血氨的代谢是医学生物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临床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也是历年来资格考试的热点内容。但在学习中,学生常常将血氨中的“氨”误写为铵或胺。三者区别如下:氨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铵是一种原子团,它必须出现在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如氯化铵;胺是氨的氢原子被烃基代替后的有机化合物。而在医学生物化学讨论血氨指的是代谢中产生及消化道吸收的氨气,之后通过运输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排出体外,所以“铵”和“胺”的写法都是错误的。
二、易混淆的词
1. 肽键和肽链。这两个词均来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肽键指的是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它是一种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主要维持一级结构的稳定;肽链指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等化学键连接后所形成的线性链状化合物,部分小分子量的肽链已经具有生物活性,如仅有三个氨基酸形成的谷胱甘肽,九个氨基酸形成的催产素等。这两个名词应主要注意其形成方式和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进行区分,才不致混淆。
2. 结构域与亚基。结构域与亚基也出现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结构域出现于蛋白质的3级结构中,是指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在形成3级结构时,肽链中某些局部的2级结构汇集在一起,形成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特定区域;而亚基出现在4级结构中,指4级结构中的每一条具有独立3级结构的多肽链[3]。这两个名词应只要注意它们存在于哪一级结构中,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3. 生物氧化与生物转化。生物氧化与生物转化是医学生物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反应物、生物学意义等方面含义却相差很大。生物氧化指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要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满足生物体所需的能量的过程;生物转化是指机体内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使其极性和水溶性增强或活性改变,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 [4]。它们的反应过程当中都有氧化反应,但是反应物却不同,生物氧化针对营养物质,生物转化针对非营养物质。生物氧化主要的生理学意义是氧化营养物质产生能量满足机体需要;生物转化主要的生理学意义是使非营养物质的极性和水溶性增强,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对于部分有毒物质的毒性能减低或消除。分清两者的反应物和生理学意义,对这两种机体内重要的生理作用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尿素和尿酸。这是两个在代谢中产生的终产物,但分别来自两种不同物质的代谢。尿素是氨基酸分解代谢中产生的氨在肝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经过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水溶性强,随尿排出体外,是体内血氨代谢的主要去路;尿酸是核酸分解代谢中嘌呤碱基代谢的终产物,水溶性差,若体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超过0.48mmol/L时,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引起痛风症。识记两者要分清其产生的代谢途径不同,水溶性不同及体内浓度升高产生的效应不同。
以上是笔者在医学生物化学十年教学过程中,根据讲授情况及学生在参加历次考试中容易混淆的字和词所做的部分整理,这些字和词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影响了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成绩。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区别和强调,帮助学生进行正误间的辨析,相信对于学生的医学生物化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避免部分低级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丹,姜建辉.浅谈医学生物化学教师的备课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66-67.
[2]任辉,张洪娟.生物学期刊中易混淆的字与词辨析[J].中国期刊研究,2012,23(5):889-891.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5
[关键词]生物化学技术 中医药 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61-01
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为研究人类疾病的产生原因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研究生命科学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医药学历史悠久,中医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往往比西医效果更佳。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疗效等方面可获得科学客观的指标。既可对中医中药诊断治疗疾病的疗效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从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新型转基因中草药,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现有的中药进行改造,创造出新的高效、低毒、高产、更利于种植和推广的中草药。
1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生物化学技术是在医学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同样在中医药领域也取得了相当大的作用,在现代大多数医疗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生物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明了胰岛素以来,有许多的生物技术产品相继问世,基因工程技术逐渐的成熟。从本世纪初开始,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明了许多关于“肤”“蛋白质”的新药物,在各种激素、氨基酸、基因等等领域上也在积极的探索。靶向制剂技术就是现如今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之一,世界范围内都在加快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这也扩大了中医药的使用范围。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动物或者植物的一段基因进行切片、重组、剪接,生产出具有全新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造,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特殊疾病的目的。因为我国涉及此领域的时间相比一些西方国家还比较短,所以在技术和设备上都不能够很好的赶超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此种前提之下,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动了“863计划”,积极推动我国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尝试在新领域进行一些医学上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生物工程学会的成立,就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相当的突破。
2 利用生化的转基因技术开发新的中草药
中草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它含有某些有效的化学成分。比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有机酸以及一些氨基酸、蛋白质和酶等化学物质。一种中草药往往含有许多种化学成分,但不是所有的化学成分都有医疗效用,而其中能够决定中药疗效的某种化学物质就是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而与疗效无关的化学成分称无效成分。有些无效成分还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用生物化学技术来分析植物基因组,最终找出某种中草药中产生有效化学成分的植物基因,将该植物基因转移到其它植物、微生物或海洋生物体内,创造出新型转基因植物药物,新的转基因植物药物具有安全、高效、针对性强、无毒副作用,不需提纯,可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且成本低等优势。获得的新型转基因中草药经分析鉴定、临床实验后可大范围推广。
3 生物化学技术是中医药的开放空间更加的广泛
不能够明确的了解中医药的治病机理是限制其使用范围的最大因素,因此,让人了解传统中医学的调控和活性成分是将中医药应用到更多领域的有效措施。参考免疫调节、通筋活血、治疗肿瘤以及缓解衰老速度的相关资料,探索中医药与基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胞的新旧交替是中医药的主要治病机理,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将中医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联系起来。心血管、神经、免疫、泌尿、外科等等系统的疾病都可能与细胞的新旧更替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中医药内融人生物技术元素的重要条件就是,可以通过生物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基本的调控机制,在中医药治病机理影响下,将细胞的新旧更替发生某些转变,达到中医药治病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领域之中,生产新药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从自然界物质提取、改变药物的配比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之中,生产新药的主流方向就是利用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对各种物质进行基因重组,从而得到全新的药物。
4 生物化学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研究
随着近年来自然环境破坏的加重,野生中药材面临着逐年减少甚至灭绝的严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的发展,临床和药物制造等等都受到药材不足的限制。生物化学技术可以提高中医药材的培育速度,对生物体内的碱类、蛋白质等等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复制和批量制造,除此之外,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培养某些稀有的药材,这对药材的保存和中医研究的正常进行都具有这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培育出的植株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获取富含某些所需物质的药材植株。此项研究,极大程度上保护了濒危药材植株,为生物多样性的延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使临床和药物制造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从而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总之,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中医学上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也成立了相当多的技术体制。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学领域上进行应用的时候,可以与基因技术、蛋白质制造技术等等技术进行结合,这次前提之下,中医逐渐的在于世界进行接轨,在应用范围、中药材的选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等等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在此方面投人的力度,是生物化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之中能够取得更加广发的成就。现代化的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中医中药的研究,不仅会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也同时会促进了生物化学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熊蕊,郭凤柳,张全宝,刘晓慧,范亚飞,赵同欣,王娜,颜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材道地性鉴定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9)
[2]吕迪,李伟平,熊明星,潘平,蒋福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开拓中药研究开发的新空间[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08)
生物化学本质范文6
【关键词】生物化学 医学教育 重要性
1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充分,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所以,启发式教学法是由之前的教学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并获得了一定成果。以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清楚人体代谢的性质。另外,对于新陈代谢所造成的疾病和生物化学上相应的核心理论以及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诱发疾病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掌握医学知识理论,还能够让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
启发式教学是在之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给予创新的教学法,分析、探讨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开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掌握的启发方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以及差异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 相应的对策分析
2.1 及时地更新教材内容
截至目前,生物化学的相关教材的版本相对较少,且其更新也较慢,所以,要鼓励编写者及时地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要督促生化课教师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案,避免一味地套用传统教材,要及时地依据教材更新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基因组、肿瘤标志物、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的诊治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联系临床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顺利地过渡至临床见习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2.2 学大纲
截至目前,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课时数不尽相同,这一课程所占据的地位也不相同,表现为一些学校将生物化学课程作为考查课,而另一些学校则将这一课程作为基础课。所以,要及时地设置统一的课时标准,配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安排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课时数、教材等内容,以及时地规范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提升其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2.3 重视学生反馈并开展集体备课
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反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会,并鼓励教师积极地发言和讨论,交流自己在生物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针对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积极地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确保教师能够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提高生物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2.4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化学教师平时备课时要注重病例的收集和疾病相关生化知识的积累,多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实现生化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一。另外,要充分利用来自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师临床知识丰富的特点,采取集体备课、钻研教材、互通有无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2.5 加强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相关疾病知识的联系
深入地开展医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要在引导学生充分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联系临床医学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联系临床,比如,教师在讲解高血氨、氨中毒等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地扩展到假神经递质学说,同时也可以联系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时地融入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等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入还原酶与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理等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将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维持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这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物化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学,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起来比较被动,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直观性和自主性。为了真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经调整后,现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增加了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满足了多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需要,又使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效果大大提升。现在,通过直观演示法和现场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们可以在听老师讲解的同时,明确实验项目中每一个环节的存在意义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有了提前的了解,这样他们自己再去操作,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而教材上绘制的往往是平面式的黑白图形,这样学生们常常理解不了,对相关的重点知识也就无法准确的掌握。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将形象的教具引入课堂,这样使得学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对复杂的结构掌握其特性时也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来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