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框架理念;联系比较法;绘图总结法;动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b)-114-02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biochemistry

GUO Huifang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and it is one of the medical science basis courses that is difficult to grasp. Now we apply multi-media commonly in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we try some special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every chapter characteristic and all effort have raised the teaching effect. We take seriously on the introduction teaching and suggest frame theory of biochemistry in this part, church the students how to learn the biochemistry. We use contact comparison method to teach in the part of big molecu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se sum up by drawing to teach the part of metabolize, use recollection and summary in the part of liver's biochemistry, use animated cartoon teaching method to teach the part of gene information delivery and express. All the teaching methods have improved th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we have got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Frame idea; Contact comparison method; Sum up by drawing; Animated cartoon teaching method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一门将化学与生物学结合在一起的学科,从分子水平探讨、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1]。医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医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内容复杂抽象,术语较多,并与其他学科如细胞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联系紧密,被医学生评为最难学的医学基础课。

生物化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基础与临床各个学科,生物化学教学方法与理念也在快速更新发展[2-4],多媒体教学几乎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老师的讲授也在不断更新进步,提出了PBL法、启发式、提问引导法、总结归纳法、联系临床法、比较法等多种授课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为了更好地讲好生物化学课,笔者针对生物化学各章节的不同特点做多种尝试,找到了一些适合各章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1 绪论教学――引入框架理念,教会学生如何学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包含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为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第三部分为专题篇,第四部分为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这4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同时又密切联系。

在传统教学中,绪论教学普遍不受重视,实际上绪论教学作为开篇第一次课,怎样讲、讲什么对后续教学影响重大。由于学生对生物化学普遍存在恐惧心理[5],第一次上课就要“授学生以渔”――教会学生怎样轻轻松松学习生物化学。

在绪论教学中,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生物化学的定义、发展简史等,然后重点讲解如何学习生物化学。

要想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此,笔者提出生物化学的框架理念,即生物化学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一棵树一样有自己的框架结构与层次。其中关键内容就像树干,各内容的不同部分是树干的分支,不同层次是分叉,各个知识点如同一片片树叶,要想真正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必须在整体上掌握树干、分支及分叉,然后再填充具体的内容,在学习时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1]。

任何知识如果只是去死记硬背,肯定学不好记不牢,内容繁多复杂的生物化学更是如此。为此,笔者主张先理解、后记忆。理解的过程中将知识重新归纳总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理解的过程也是将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的过程。对于生物化学课本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化学结构式,笔者主张记住关键的、认识常用的,能够看懂代谢反应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即可,不要求全部记忆,更不主张死记硬背。

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联系比较法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部分内容具体包括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与维生素,属于静态生物化学,相对容易掌握。学生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已经学过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氨基酸如何构成多肽、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等内容。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学习蛋白质及核苷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学生会感觉容易掌握。

蛋白质与核酸同为大分子物质,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简单,而它们的空间结构复杂,具有三级甚至四级结构,可以从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等方面将两者对比讲解,归纳比较后的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记忆。

维生素一章内容涉及营养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多较活跃,维生素又与代谢篇联系紧密,尤其是B族维生素,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简单看一看这些维生素作为辅酶所催化的反应,如在讲解维生素B1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翻到糖的有氧氧化一章,看丙酮酸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的反应过程,使学生对辅酶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同理,其他作为辅酶的维生素也可以联系它们所催化的反应进行讲解。

大部分的酶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同时酶的功能是催化机体内的化学反应,所以在酶这一章的讲解中要注意与前面蛋白质一章及后面的代谢章节联系,例如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就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密切联系。

3 物质代谢篇――绘图总结法

物质代谢篇包括糖、脂类、蛋白质与核苷酸在体内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物质代谢的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代谢,同时,生物体对自己体内的新陈代谢进行调节控制,使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一部分是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化学反应多、步骤多、催化反应的酶多,各反应途径联系广泛,学起来枯燥难记且容易混淆,许多学生学完后只记得有三羧酸循环,别的都不记得了,但对于大部分专业的学生来讲,物质代谢都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要想讲好物质代谢,必须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笔者在讲解代谢篇时力求精炼,在本篇第一次课就明确告诉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一条代谢途径,要理解它的发生区域,掌握不可逆步骤、限速酶和伴随的能量代谢。途径不同,具体要求也不同,如磷酸戊糖途径要求掌握生理意义和主要产物。

学好物质代谢,必须善于归纳总结,笔者在讲完糖代谢后,要求学生自己绘制一张糖代谢图,图上内容包括6条代谢途径及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如限速酶、不可逆反应步骤、ATP生成或者利用的步骤还要求特别注明。学生在自己作图、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也就基本掌握了糖代谢要求掌握的内容。

在讲完物质代谢所有内容后,布置另外一道题――绘制物质代谢图,具体内容包括三大物质代谢的所有途径,重点标明要求掌握的内容,在学生绘制完成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完善该图。经过这2次自己绘图归纳总结,学生的脑海中会留下清晰的物质代谢总体框架,重点明确、直观,方便记忆。

4 专题篇教学――回顾总结法

专题篇内容包括肝的生物化学、血液生化和钙磷代谢,根据各专业情况选择讲解。大部分医学专业会选择肝的生物化学,这一章内容较多,且与前面学过的内容联系紧密,如肝脏在三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在前面各章中均已讲过,在课前作回顾性小结就可以了。由于肝脏在物质代谢中具有特殊性,掌握了肝脏的物质代谢,还可以将全书前后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新知识就简单了。

5 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动画教学法

学生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已经初步学习过中心法则、遗传密码、DNA的复制、基因表达及基因突变等,该部分内容又是目前的前沿课题,学生对此往往兴趣浓厚。笔者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在幻灯片中加入大量动画来演示复制、转录与翻译的复杂过程[6-7],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成凡,曹美茹.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王小引,王天云,昝玉玺,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60-662.

[3]程凯.加快推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0):828-829.

[4]尹幼明.生物化学教学理念的更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0):155-156.

[5]刘小宇,黄才国,冯伟华,等.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278-279.

[6]程桂平.生物化学课程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5):285,287.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设计;生物化学,启发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化学教材内容多且学时少,学生普遍感到生物化学难学,但也有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本课程所用教材是杨丽萍主编的《生物化学》第四版,绪论是第一课,是对本课程的高度概括,是学习生物化学的前导。讲好绪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化学基础相对较好,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理解分析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绪论讲的新鲜有趣,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有了这种求知欲,将为后续深入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1]。

1.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2)熟悉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3)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熟悉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

2教法和学法指导

2.1教法

(1)层层递进提问法:提问贯穿于本次课程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学生可以带着疑问去思考。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课程内容逐步深入、前后贯通。(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合理的板书设计,加深学生了对绪论知识目标的理解掌握,从而为后续深入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3)启发对比法:这种方法变学生被动性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4)列举实例法: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的四种传统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学法

(1)学生应课前做好预习;(2)课上注意听讲、记好笔记;(3)课后做好复习。老师应介绍怎样预习、如何记笔记、及时复习和回顾已学的知识点等。把学生引导到生物化学知识的范围中来,同时教导学生学会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生物化学问题的能力[2]。

3教学程序设计

3.1引入课题(10min)

由生物界的各种现象引出生物化学的概念—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在学生理解后设置问题: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化学现象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应如何分析?此处设此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能回答,则继续问:怎样揭示生物化学现象的内在规律?启发学生回答:要研究生物界这个复杂结构体系的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原理,基于生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的一致性建立生命现象基本原理整体框架。进一步设置问题:如何研究?再启发学生举例回答,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生物化学发展简史[3]。

3.2讲授生物化学发展简史(15min)

3.2.1生物化学研究的启蒙阶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很早就出现了酿酒、制酱、做醋等应用;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治脚气常做谷白皮粥防之”,即使用含大量维生素B1的食物对脚气病进行治疗。同时还用猪肝治疗雀目(夜盲症)。讲到此处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使老师的文字叙述变得更感性。3.2.2生物化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生物化学自18世纪中后期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后,涌现出很多卓越的科学家。讲到此处,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解读相关研究。原因有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后续内容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脂质代谢等的生理现象的讲解做铺垫;(3)为之后知识拓展埋下伏笔。3.2.3生物化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生物化学研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乏其人,对生物化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讲到此处可与3.2.2的内容做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然后设置过渡问题:从这些研究中可以总结出生物化学研究的什么规律?

3.3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20min)

首先设置问题如“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此处讲授人体每天都和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中酶催化了绝大部分生化反应,与此同时生物体具有精密的自我调控方法。这点从几个层面为学生理清思路,进行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重点,可适当举例说明。从“种瓜得瓜”推导出遗传的概念,结合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遗传的相关知识点[4]。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活跃气氛,应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同时穿插知识点覆盖的实例。

4课堂小结

在绪论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不能生搬硬套、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扼杀积极性的。绪论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愿。因此可介绍一些目前在基因诊断及其基因治疗方面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是和我们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绪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生物化学是一门记忆与理解并重的学科,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并融会贯通才能牢固记忆[5]。

5课堂效果分析

通过四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学生也在分析、理解及融会贯通中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式[6]。

作者:朱会霞 孙金旭 单位:衡水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凯迪,王建光,毛孙忠,等.讲好绪论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大学教育,2013(13):118-119.

[2]张艳芳,张煜,单琳琳,等.医学生物化学绪论教学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6):582-584.

[3]张璟,尹战海,李霞,等.浅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3):608-609.

[4]冯晓帆,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7):587-588.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57-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化)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1],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成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医学生化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即研究人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主干课程。由于其内容多抽象,学科发展更新快,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公认的“两多两难”的现实性问题[2],即教学内容多,生物化学反应与机制多;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难,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难,一度被学生称为“四大名捕”之首。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与学习,更不利于实现“知识、能力、创新、综合培养”的教学目标。且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生物化学的记忆更加所剩无几,以至于只知道机械的看化验单而并不能将各种疾病与其症状及各项诊断指标进行联系。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老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的困境,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化难为易,更新理念,较好地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位生化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供交流。

1 整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本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医学院校,除普通医学专业外,还设有蒙医学、蒙药学等特色专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结合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了自己的授课计划和学时安排,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与教学方式也各有方案。我们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国家统一性考试的固定内容,也兼顾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进展。我们把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3)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4)专题部分包括肝胆生化、血液生化、维生素、生物转化、细胞信息转导等。不同专业根据学时数在内容上做一些增减和调整。如:蒙医学专业细胞信息转导不作为讲述内容,增加了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这部分内容。各版本教科书中通常生物氧化这部分内容在糖代谢、脂代谢之前。生物氧化这章内容抽象难懂,在教学中我们在顺序上做了调整,先介绍糖代谢,再给学生讲授生物氧化,然后讲述脂代谢。如此以来,不仅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生物氧化这部分内容,而且在讲糖代谢时给同学们留下了疑念,维持生命活动的ATP如何生成的?糖进入体内经过化学反应后分子逐渐减小如何转变成了ATP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入脂代谢学习后对生物氧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使学生更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并注意归纳总结各章节的纵横向联系。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教材较厚,信息量大,在有限学时数内不可能把所有内容介绍给同学,有些内容我们点到为止,给同学留下一些思考题,围绕这些题自学整理。同时我们利用节约下的时间,通过互联网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把生物化学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发展新趋势和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内容新颖实用,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当前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另外,凡是各种考试涉及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我们都要结合相应的题突出强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益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2 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1 总结归纳式教学

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在紧密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及知识点进行课堂总结归纳教学。医学生化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各组织器官间、各代谢途径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通过总结,既可以进行纵向联系,又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可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如讲授完的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相关内容后,从模板、原料、产物、合成方向、合成方式及参与的酶几方面列表比较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通过总结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抓住重点,提炼了内容。使学生对各章节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学完物质代谢后,学生总是稀里糊涂,甚至有些畏惧,因为这部分化学反应式太多,且各条代谢途径交叉联系,使其更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无从下手感。帮助同学总结三羧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柠檬酸-丙酮酸循环、鸟氨酸循环、嘌呤核苷酸循环过程和生理意义,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更加清晰易学,利于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的意义在于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简单化、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采取传统的平铺直叙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每次上课开始利用简短的时间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然后开始讲述新内容,每次课在即将结束前将本次课的内容串联一遍,这样更益于学生温故而知新。

2.2 案例式教学,加强与临床课程的联系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生化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引入具体临床病例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物化学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使他们既意识到人类的很多疾病发生与生化过程有关,又能发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也为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如临床常用的辛伐他汀类药降血脂的机制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活性而发挥作用的,这样学生就会记住了HMGCoA还原酶。2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依赖胰岛素,从而引入血糖调节的学习。肝功能障碍为什么发生昏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结合临床开展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让学生轻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同时,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学科新进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最大程度地融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多媒体结合板书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信息,同时借助动画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来帮助师生共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3]。我们在七版教材课件的基础上,利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素材对课件内容、图表和动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之变得条理清晰简明、有趣易懂。我们建立了丰富的课件资源:把丰富的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图片、动画、科普小电影、习题集等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充分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但是有些内容在教学中单用多媒体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适时结合板书的使用会事半功倍。如介绍糖代谢途径时,对于步骤繁多的化学反应,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步骤的反应,会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认真做笔记,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情况经常是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3 完善实践教学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并在每个实验的实验步骤中设计了一些小问题,让同学们边做实验边思考这样操作的目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5]。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涉及电泳、层析、PCR、质粒提取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逐渐增大,跟上了学科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实验课考核制度,包括考勤、提问、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时实验分总分为10分,理论卷面分为90分。我们还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结合教师的科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为改善教学效果还定期举办讲座,达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加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每年开展知识竞赛,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当然,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成败往往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教师要从一而终地认真对待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钻研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姚富丽. 记忆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210-2212.

[2] 吴琦,王宏兰,王淑英.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4):2309.

[3] 芦晓晶,徐俊杰,吕士杰. 医学院校本、专科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20-121.

[4] 罗永会. 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 7(2):156.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4

    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学科门类较多、概念抽象,即使是生物专业的学生也感到理解难、记忆难、掌握难,更何况是基础生物学知识相对缺乏的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生,知识的起点普遍偏低,容易导致与两个专业的实际相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和排斥情绪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物化学知识,真正对其专业学习有帮助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式

    1.修订教学大纲

    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的是结合地方特色,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也不相同。因此,作为指导性文件的教学大纲应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拟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及教学进度、教学深度、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方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构建适合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尽量避免已学知识的重复。两个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生物学知识相对缺乏,在学习中易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基础生物学知识可为学生提供学习生物化学的基本背景性材料,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专业教学重点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现代化学技术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对应用化学专业还需要讲授生物化学知识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构建一个既有联系又体现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知识体系。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目前,不少学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地方高校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际和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第一,注意理论结合实际,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解释和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针对化学和应用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生活案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抽象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的理解,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强化了记忆。第二,采用启发式、对比式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与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来理解教学内容,并用形象直观的比喻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机理的理解。此外,由于生物化学知识的逻辑推理性强,需要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和总结。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多媒体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将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抽象的体内代谢变化规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更清晰。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5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较为宽广,涉及的学科较多,是学生非常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所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十分重要。

一、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对生物化学制药专业学生的调查,生物化学是众多学生反映比较抽象、难以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甚至有些学生怀疑生物化学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的实用性,在学习中表现为死记硬背,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仅如此,高职学生还存在着化学基础知识弱、学习方法欠佳、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习。因此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与引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教材的选择

考虑到高职生物化学制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企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选择了由李白玉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作为教材。本教材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的、发展技术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二)教学内容整合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的知识点较多,生物化学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门课程的授课时数有限,为了在规定课时内保证教学效果、讲授完课程知识,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首先,按照基本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性讲解,重点介绍蛋白质、酶和核酸等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分类、结构、性质和功能等。强化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代谢过程,突出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研究。其次,重视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例如,在讲解酶与医学的关系时,可通过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来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后,把传统与最新生物化学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了解生物化学课发展的最新成就,掌握生物化学发展方向,开阔学生思路和视野,扩大知识面,这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出发,需要用到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从培养目的出发,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加强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

生物化学内容较为复杂抽象,使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图片、影像、动漫等生动形象的描述和展示,让难懂的内容以形象、有趣地方式被学生接受,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清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

1.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在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实验准备、实验过程讲解、实验条件确定等工作都是由实验教师完成的。学生几乎不参与这些工作,使得他们缺乏对基础实验操作的锻炼、对实验完整性了解、对实验装置及过程设计的理解。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步骤,被动并机械性地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情况对学生实验热情的激发、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所以,在每次实验前,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按组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计算试剂用量、称量试剂、配制试剂、选择和清洗实验器皿、安装仪器、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条件等。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实验完整的过程和实验操作人员具备的岗位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完善实验报告内容、分析实验问题

实验课程中,学生往往按照实验讲义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经过实验教师检查实验数据,最后整理操作台面,机械性地逐步完成任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针对这一情况对实验报告内容进行了修改,在传统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处理”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实验改进措施――实验总结”等三项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实验条件和过程进行整改,发现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利于在下次的实验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观察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验,数据是否准确、严谨、科学。通过对实验进行总结,学生对实验原理及方法加深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更仔细,极少出现早退现象。

3.开放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非实验课时间不开放的问题。这么一来减少了学生接触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机会。所以实验室应该在没有教学安排时间段全面开放,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研究和设计,自立课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作可行性分析。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实验条件。这样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生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用机理和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是生物化学制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对企业检测、生产等部门的设备工作原理、设备结构作用、现场操作、岗位分析、事故分析等工作具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有利于把握就业方向,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考核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中,生物化学课程成绩=期终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听课状态、作业、实验等情况的考核。由于在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实验课程的改革,对考核方法也进行了调整。

生物化学课程成绩=出勤成绩10%+实验准备情况1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20%+实验问答10%+期终考试成绩30%。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生化教学 记忆能力 培养

记忆是指对经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记忆),或在它重新出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观或再认识的3个方面。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式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因此内容较为抽象、难懂,知识点相对零散,很多知识点之间联系不明显。概况起来生物化学有“三多”:一是结构式多,二是化学反应多,三是缩写符号、专用名词多。这就在无形中增加的记忆的难度。而学生对记忆的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靠死记硬背,故其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并提高记忆能力。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在纠正学生的误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纠正偏差,增强信心

强调记忆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以良好的记忆为基础,生物化学尤其如此,而良好的记忆必须靠长期的积累。要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明白当今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消除学习生物化学无用的心理。只有喜欢这门课,学习才会有动力。同时要使学生在思考中记,在思考中背,在学习中多思考、巧学活记,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结合生理学知识,告诉学生人脑的潜力是巨大的,记忆能力是惊人的,只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稳定的情绪、乐观的态度、配合科学的记忆方法、坚持不懈,记忆能力就会大大的增强。

二、抓住时机、复习巩固

根据记忆的心理、生物特点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得出的遗忘曲线原理,开始短时间内遗忘多,随之减慢,因此要及时抓住时机,复习巩固已学的内容。

想方设法增加知识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记忆欲望。经常结合教学实际介绍生物化学的新成就及这些成就的重大意义。例如:在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等。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基因组计划、癌基因的发现、分子病的诊断、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新基因的克隆、基因探针、PCR技术和重组蛋白试剂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基因疗法的不断及广泛应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和大量生产等,使学生确实体会到生物化学的重要价值,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给学生以新颖、显明的感觉及强烈的印象,易于长时记忆。如标上记忆,抓住关键酶、关键步骤、主要特征等。

(2)系统化。使所学内容系统化、理论化,如进行小结、阶段性总结。每学完一节、一章知识以后,指导学生编写本章节、本掌的知识结构表,将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知识链”,进而织成“知识网”。如遗传物质的知识在不同章节出现,需在学完所有的章节后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从整体联系上记忆知识,才能记得牢、会运用。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才能把所学知识真正内化,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

(3)温故知新。及时“温故”(即反复),并通过“温故”深入体会知识的含义,进行新的重组,联结与逻辑的推理等而“知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记忆效果,要告诉学生重复在记忆中的必要性、有效性,让学生明白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当然重复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经验能力的关键在于教给其科学的记忆方法,否则培养记忆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1)编制口诀法。对于一些内较多、较复杂的知识,可通过分析抓住重点,编成口诀来记忆,如20种氨基酸可编成“丙甘缬亮和异亮,丝苏二氨有基羟,半胱蛋氨含硫基,苯丙酪色是芳香,只有脯氨是亚氨,酰胺天冬谷氨俩,天冬谷氨呈酸性,赖靖组氨碱性强。”这样即容易记忆也可以清楚分类。而8种必需氨基酸则可记为“借一两本淡色书来”(每一个字代表一种氨基酸,即缬、异亮、亮、苯丙、蛋、色、苏、赖氨酸)这样学生既好记,又觉得有趣。

(2)语言趣味记忆法。一些知识可以利用谐音展开联想,进行趣味记忆,进行趣味记忆。如:3种必须氨基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可谐音为“麻油花生”,在氨基酸、糖和脂肪代谢方面,为了记忆生成丙酮酸的氨基酸,可谐音为“抢服半丝色素饼干”(羟脯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生成谷氨酸的氨基酸可谐音为“尽煮府谷瓜鸟”(精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鸟氨酸、其中府谷为一地名),这样学生非常容易记忆,兴趣极高。

(3)理解记忆法。有理解到记忆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对知识点理解,但应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以增强记忆。这样,我们从一个甘油分子就很容易记住其他与甘油相关的分子结构、

(4)比较记忆法。引导学生将相反的、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照的方法记忆,如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DNA和RNA、NADH+H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等,可采用列对照表或其他的方式进行比较记忆、

(5)找规律、抓联系法。从一些相对零散,看似无关的知识中想办法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串联成一个整体来记。生物化学中三羟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通过三羧酸循环我们可将蛋白质、糖、脂肪代谢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