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1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
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2
【关键词】人口;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英文关键词】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opulation
【正文】
一、人类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价报告》(2005年)中将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认定为人类和其它物种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衰退和变异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人类环境因素又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漫长的地球历史进程中,人类可能已经将地球物种灭绝的速率在自然速率的基础上加快了一千倍,而在这个已经十分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现存物种中,百分之十二的鸟类,百分之二十五的哺乳动物和至少百分之三十二的两栖类动物将面临在下个世纪完全灭绝的危险。[1]人类活动已经将这个星球推向了大量物种灭绝的边缘,而这一切现象的结果将最终指向人类自身,威胁人类安全。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栖息带断裂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威胁。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所利用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地球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并将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转化为城市和农业用地。[2]将森林移为农田,用河流来发电,采集和捕猎野生生物以获取食物和进行贸易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并不会立即结束自然演进的过程,但是其中的每一种具体行为都会影响和改变生态景观,并打乱自然演进的步骤。
在世界日均家庭生活费用低于一美元的人口当中,有三分之一为农业人口。在全世界一万七千余个主要野生动植物保护地中,超过百分之四十五的土地被主要用于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用途。[3]生活在地球上二十五个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十亿人口当中,贫困农业人口和低收入农业人口对于生物资源的依赖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三亿五千万的贫困农业人口依靠森林以获得食物和生活来源。六百万贫困人口依靠在野生生物栖息地内进行牲畜养殖和放牧以得到最基本的食品和微薄的收入。超过三千万贫困人口以捕鱼为生。丛林猎物仍然是西非大多数居民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而野生植物更被采集以广泛地用于饲料,肥料,燃料和建筑材料。人们通过烧荒,拓殖的“游耕”方式开垦土地以用于耕种,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直接后果则是较低的农业产出、低牲畜养殖率、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增加。
当今全球和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相互合作,在越境区域、边界地带构建国际保护区域或者网络,以实现与其本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形成较好的衔接,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和成果。在200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共同合作构画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依照该计划,全部六个次区域国家将在科学考察和评估、构建区域性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资源保护网络、保护珍稀物种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
根据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项目开展的前十年将选取中国西双版纳、中越交界黄连山 – 老挝丰沙里地区, 老挝南部山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缅甸德林达伊西部森林-泰国岗卡章国家公园地区, 以及柬埔寨豆蔻山脉五个六国境内和越境区域作为重建野生生物栖息地的试点区域。[4]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貌的同时,减少贫困,提高当地人口福利。
二、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类环境因素考查
全长4909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现为世界第十长,海拔第八高的河流。它发源于海拔约5200米的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自北向南蜿蜒2190公里流经中国青海、西藏和云南省。在流出中国后继续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共2719公里。 [5]在这段旅程中,澜沧江-湄公河首先形成缅甸和老挝的边界线,随后又成为老挝和泰国的分界线。在流入老挝南部腹地之后,澜沧江-湄公河转向流出老挝,并再一次成为泰国和老挝的边界线。此后,它流入柬埔寨,并通过洞里萨河与柬埔寨的大湖洞里萨湖相接。最后,澜沧江-湄公河流入越南并最终注入南中国海。
(一)人口统计学的视角
在由澜沧江-湄公河串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农业人口数量超过区域内全部常住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在例如老挝、柬埔寨这样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的比例更达到甚至超过其全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口统计结果,直接体现着在这片土地上有多少人口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及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带来潜在的威胁。截至2000年,在次区域二百三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超过二亿四千六百万人口。在过去三十年中,下湄公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统计数据显示,直到202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五十。[6]虽然在文章的开头提到,人类活动正在并将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对地球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一点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根本因素;而同时对于人类活动的分析和考察也更加直观和精确地体现着人类对于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和损害,但是,研究人员和专家将野生生物栖息地和保护核心区区域内和周边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聚居规模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的潜在威胁性因素。[7]人类聚居可能导致对森林的破坏,牲畜养殖的增加,农业及其相关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增长,乃至加速大规模和系统性的城市化进程。
地处次区域的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域面积约为八万八千七百平方公里。流域范围人的人口密度为69.6人/平方公里。[8]在其它次区域国家,截至2004年,老挝人口密度人24人/平方公里;缅甸为74人/平方公里;泰国人口密度人124人/平方公里;柬埔寨为72人/平方公里;而在越南这一数据则达到246人/平方公里,而该数据亦是世界国家人口密度的最高值。[9]
虽然在以上统计中,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数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研究表明,当某一地域人口密度达到或超过10人/平方公里时,人类活动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消极影响便开始产生。[10]而卫星图片显示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即使是新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地区人口密度依然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这个数字。以次区域国家人口密度最低的老挝为例,在新建的老挝南部山地生物走廊区“Xe Pian – Dong Hua Sao – Dong Amphan”的统计人口数为5万。在Xe Pian地区聚居的八十个自然村落中,有十四个直接处于保护区内,此外该地区范围内还散落着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区。Dong Hua Sao地区人口总量为2.88万,在地区涉及的八十二个自然村中,有两个直接坐落于保护核心区内。[11]而在次区域的一些沿海和低地地区,人口密度更是达到了750人/平方公里。[12]
在老越交界的安南雨林,在柬埔寨北部平原林区,在中国的西双版纳,以及在次区域的广大保护区范围内,人口聚居和人口密度都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威胁。
(二)农业适应性和农业经济
农业,作为造成栖息地衰退和减少的一个全球性主要因素,仍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威胁。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食物需求量增长,农业发展对于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仍将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活动对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巨大的农业人口群体中,小规模自耕农和贫农仍占绝大多数,过着半自足或者基本自足的生活。农业适应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由此成为衡量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行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有两种农业生产形式:温饱型自给粮农业生产和商业性农业生产。在区域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水稻和其它基础粮食作物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消费品。在次区域的广大适耕低地地区,例如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区,越南的南部平原区和泰国北部的低地区,一望无垠的稻田和其它庄稼地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土地,将原本和山地连绵成片的土地与森林完全分离开来。
而在中国的西双版纳,柬埔寨豆蔻山脉等次区域广大山区,森林则被间或种植的混合农林间作景观和耕地人为割裂。在这些地区,人们既采用定点耕作方式,又利用通过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游耕或者轮作方式来耕种庄稼作物。虽然研究成果显示由于农业适应性较差,在绝大多数山地类型的保护区和保护区断裂带种植水稻、木薯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极难实现高产,甚至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人自身的食物需求,[13]但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贫困的人们仍然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期增加作物产量。这种生活方式最终带来的只是贫困的加剧和当地生物物种的进一步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3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建设;发展
1 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的内容
(1)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与建设,其主要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林业、农业、畜牧业,并通过生物学、物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是科学的生态治理与重建的手段。
(2)森林培育。森林培育主要是对育林过程的全面控制,包括森林立地、树种选择、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生长发育、结构及其调控、森林抚育和改造、森林主伐与更新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2 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类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彻底,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与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面积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主要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部分。
(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由于在发展时期对森林资源的大肆砍伐及开荒造田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在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水土流失的情况,其分布多、面积广,并且有一定的扩大趋势,为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的主要成因是森林及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而沙尘暴的形成则是土地荒漠化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会加剧土地退化的速度,并且会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环境是形成完整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我国森林资源多年来不断的被开发利用,培育速度无法赶上开发速度,造成森林资源逐渐减少,一些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的情况,森林存储量较少,形成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这种掠夺式的开发使森林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一些生物数量逐渐减少,严重时会造成物种的灭绝。
(4)水旱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水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排在世界第六位,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环境的恶化问题,水资源已经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广阔,造成降水分布极度不均,致使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与涝灾。
(5)淡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我国淡水资源的含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目前河流断流与湖泊干枯使我国淡水资源储存量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到沿河以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绿洲生态系统,河流的断流不只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供应,还影响了航运交通运输。另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湖泊和沼泽不但是地表水的天然贮存库,还因为其巨大的生态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肾”。我国的湖泊以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成因复杂而著称于世。但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湖泊普遍出现了湖面退缩、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湖水咸化甚至干涸消亡等现象。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干扰破坏使得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
(6)“三废”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不但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危害而且日益加剧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农田生产力下降,而且受污染的家副产品直接损坏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并阻碍其发展。
3 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森林是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人类的生存环境离不开森林的作用。在生态建设中,森林培育工作的进行是生态建设程度的体现。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1.66%,预计今年将达到23.04%,这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而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起到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森林资源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目前我国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来治理地区水土流失的问题。由于森林对自然界水域流量具有控制的作用,其可以减轻暴雨洪水对水土的冲击,同时又可以涵养水源,避免干旱季节河流水域的枯竭。
(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推手,荒漠化又是沙尘暴形成的原因,这二者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培育一片森林可以有效阻止沙尘暴对土地的侵蚀。在沙尘暴多发地区一条森林带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改变风向,森林的枝叶可以阻隔风中的沙砾。大规模的绿化带不止可以起到降尘的作用,还可以肥土,通过森林的培育可以使土壤在树木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养分,从而起到遏制土地荒漠化的作用。
(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调节气候也是森林的一个重要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在森林地区,其所产生的日夜温差较小,并且对比附近区域,森林区域冬日温度要高于其它地区,而在夏日温度要低于其它区域,可以起到一定的恒温、防寒、防冻的作用。并且在森林中,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森林空气湿度要明显高于无植物区域。因此森林可以有效的调节当地的小气候,并且起到防旱防涝的作用,使防护区域内农作物可以有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其稳定高产。
(4)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在人类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面积的培育森林资源可以有效的促进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缓解温室压力。森林是天然的氧气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可以有效的减轻我国现今的环境问题,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据调查显示,我国近些年来森林储备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森林资源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也有所增强,在调节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保证生物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大部分的生物都是以森林作为栖息地,并在此繁衍生息。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造成我国一些物种失去家园,面临着灭绝的危机。目前我国正大力开展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工作,通过对森林的培育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物种可以有一个安全的栖息地,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森林是物种最好的保护屏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通过对森林的培育,恢复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系二者之间的平衡,而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其进行培育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森林可以有效的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中重要的自然资源,而通过森林培育也可以有效的推进生态环境的建设,促使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杰.浅析森林培育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农技服务,2016,33(6):166.
[2]尹立新.浅谈森林培育在生B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大科技,2016(14).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4
(1)理解并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人口问题,明确各种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影响和治理人口问题所采取的人口政策。
(2)理解并掌握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3)理解并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措施。
(4)理解并掌握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二、热点链接
(1)农民工流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迁入城镇引发的城市化问题;“单独二胎”政策;老龄化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建设的油气进口通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雾霾天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城市化等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资源型城市或资源基地选建的区位条件分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综合开发及产业链延长、附加值增加等问题。
(3)关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如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
(4)探究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影响人口再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需求的增大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和各种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是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是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四、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分类、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压力过大,影响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劳动力过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生态破坏严重,因而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这主要是由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性别选择工具的广泛应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的。由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而引起的男性配偶短缺会造成婚姻挤压,危及家庭发展和社会安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例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表1为我国某些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图1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表1和图1,完成(1)~(3)题。
(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B.为了促进人口增长,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为了平衡男女性别比例,解决婚姻问题
D.为了加大自然资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
(2)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3)图1中能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标志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表1数据可得,2007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8.1%,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了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负担加重、老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
(3)图1为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此类坐标图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事物的一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其读取数据的方法与直角坐标图相似。以右图中①点为例,先找到与“0~14岁”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坐标轴,即“65岁及以上”坐标轴,过①点作“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交“0~14岁”坐标轴于A点,从而可得出A点的数据,同理可得①点的“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注意三个数据之和必须等于100%。
【答案】(1)A(2)C(3)A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而造成的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合理、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勘探,跨区域调配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
(1)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应不足(资源性缺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我们应采取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等)和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的措施。
(2)森林锐减。森林锐减具有全球性,它是由毁林开荒、过度砍伐、商业性开发、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森林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会破坏大气碳氧平衡,使全球变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减弱土地蓄水能力,引发洪涝灾害;减少生物多样性等。因此,我们应植树造林,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相结合;依法保护森林;加强监测,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3)耕地锐减。耕地锐减具有全球性。风蚀、水蚀;城市、工矿建设;生态建设等都会造成耕地锐减。由于耕地锐减,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生产压力增大,这种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耕地的污染和退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耕地退化。
(4)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气候变干;草场沙化;鼠害;过度放牧、垦殖;水井周围过度践踏、啃食等都会造成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会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场沙化,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气象灾害多发。因此,我们应合理控制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建立人工草场,消灭鼠害,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带。
(5)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例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如图2所示。
材料二图3为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
材料三
(1)准确描述1985年―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2)简述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二者耕地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年―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根据题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说明我国北方耕地比重上升,南方耕地比重下降,由此可得,图2中曲线1为我国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2为我国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3为我国总体耕地面积变化曲线。由曲线3可得,我国耕地总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由图3可得,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由材料三可得,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即我国的半湿润地区,而且旱田所占比重大,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这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2003年―2008年我国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中,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6)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可利用废弃的工厂发展“工业旅游”。
②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例如,山西省利用本地的铁、铝土等矿产资源,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③调整工业布局。关停一部分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产能过剩的同类企业,以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
④优化环境。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冶炼、加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将“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已经污染和破坏了的区域要加大治理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
例3.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的
B.资源开发较晚,但利用强度太大
C.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D.都会走向衰落,城市发展缓慢甚至消亡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有()
A.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
B.加强人员培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迁出人口,废弃城市
D.优化环境,使旅游业成为其主导产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趋于枯竭时,应()
A.继续加强勘探,寻找更多煤炭资源
B.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从区外运入煤炭,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
【解析】(1)资源型城市是以某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起的,因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依赖某种非可再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通过综合整治,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都会走向衰落或消亡,如德国鲁尔区。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型,不一定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转型的主要措施便是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这样可以延长煤炭开采时间,发展经济;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再勘探也没有意义;从区外调入煤炭,增加了成本和对外依赖程度,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答案】(1)C(2)A(3)B
3.生态环境问题。
(1)湿地减少(湖泊萎缩)。气候变干、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工程建设等都会造成湿地减少。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涝;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具有旅游、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采取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例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表4为洞庭湖面积变化表(以1644年―1825年的数据为基础)。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1)简要分析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点和人为原因。
(2)简述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解析】表格中的“变化百分比”是指某个时段的湖泊面积与1644年―1825年的湖泊面积之比。根据表格数据可得,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的退耕还湖。湖泊具有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大量种植杨树将对湖泊的生态功能造成影响。
【答案】(1)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减小,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退耕还湖。
(2)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会使湖泊行洪、泄洪能力下降;挤占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
(2)全球变暖。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面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都会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改变各地干湿状况,使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影响水循环,增大蒸发,改变区域降水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因此,我们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清洁生产,植树造林,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手段之一,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其主要形式。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指把二氧化碳作为驱油材料注入油气田中,这一方面能加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易与油混合,流动性强,能使藏在较深层或岩缝里的石油“涌”出地表。
简述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和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
【解析】人为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一定手段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治理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油井出油,能够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
【答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森林,使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增加油田压力,利于石油开采;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等。
(3)酸雨蔓延。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冶金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性雨、雪、雹、雾等,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生长;酸化河流、湖泊,危害水生生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因此,我们应回收酸性气体,对化石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4)臭氧层破坏。主要分布于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是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而造成的。这些物质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海洋生物,破坏农林牧渔业。因此,我们应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5)光化学烟雾。主要分布于不利汽车尾气扩散的谷地和大城市,如洛杉矶。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夏季的强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混合气体,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喉、鼻,使人头痛、呕吐;损害植物生长。因此,我们应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洁能源。
(6)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会使表层肥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地表变得破碎;淤积河湖,引发水患。因此,我们应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7)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8)白风暴(白沙尘暴)。主要分布于盐碱化严重地区,如图兰平原(咸海)。这是由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土地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或咸水湖面积萎缩湖底盐碱结晶形成的盐分,在风力搬运下而形成的。白风暴(白沙尘暴)会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土地盐碱化,降低生产力;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改良耕作制度,合理灌溉,规定注入咸水湖河流的合理用水量,植树种草。
(9)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泊、近海,赤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尤其是对于较封闭平静的海区。农田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里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使得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赤潮易在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扩散、自净能力差的近海发生。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大量死亡。因此,我们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涤用品。
(10)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是由于人类滥采滥捕生物资源,毁林开荒,占用生物栖息地,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物种消亡,基因库存大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因此,我们应严禁滥采滥捕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
(11)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农林产品的产值和品质下降,增加成本;危害生物多样性,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应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地面沉降。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建筑物和其他地面设施。因此,我们应合理抽取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
(13)沿海地区盐渍化(海水倒灌)。海水会因海啸、潮汐经河流入海口逆流涌入河道,污染淡水,或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沿地下进入,破坏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因此,我们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修建防潮大堤。
(14)环境污染。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依法防治污染,实施达标排放,提高公民防污、治污和抵制污染的意识。
(15)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于沿海水域及主要航海线路上。石油泄漏后,油膜会覆盖海水,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对此,我们应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等物质吸附石油。
(1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衡、资源破坏等。因此,我们应加强监测,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7)城市化问题。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缺乏合理规划、城市规模过大会使自然要素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建设生态城市。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5
关键词 风景林;生物入侵;影响物种;调控措施;广东深圳
中图分类号 S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59-02
风景林是指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的总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生态风景林越来越受到重视,风景林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以深圳市为例,作为国家最早的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圳市全市陆地总面积为1 952.8 km2,其中丘陵和低山占49%,这些土地已划入生态控制线,大部分已营造生态风景林。要实现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的宏伟目标,风景林的管理显然是深圳市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
在林分管理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入侵生物已开始危害生态风景林,当地的一些物种对目的树种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何调节它们的种间关系及如何让风景林可持续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林业与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 生物入侵的概念
生物入侵指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将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当地,这些生物快速生长繁衍,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及当地的生态环境,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造成危害的生物称为入侵生物[1-2]。
薇甘菊是较为典型的入侵生物,除了像薇甘菊这样的入侵植物之外,还有不少的入侵动物进驻我国,由于失去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迅速生长繁育,占据湖泊、陆地,造成“土著生物”纷纷凋零甚至灭绝,对我国生态和经济造成重大威胁。随着外来入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不足。如小龙虾、牛蛙等在华南地区都有存在,它们超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在野外形成数量巨大的种群,给当地的同一生存环境的生物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或影响。
当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仅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外来入侵物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影响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物种大量利用当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目前,对外来入侵动植物主要采取了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以及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措施[3-4]。
2 风景林中常见的入侵物种
经调查,在风景林中常见的入侵植物有11种(表1),它们绝大多数为草本,只有马缨丹、簕仔树2种为灌木。由此可见,乔木树种形成入侵的风险较低,草本成入侵的风险较高。从它们隶属的科属来看,菊科植物最多,有5种,占45.5%。从危害程度来看,薇甘菊、五爪金龙、马缨丹、水葫芦最严重,薇甘菊、五爪金龙2种藤本植物对其他植被进行地毯式的覆盖,其他2种则迅速占据生长空间。
3 风景林中常见的影响物种
风景林的景观主要由景观树种体现,这些景观树种就是常说的目的树种。风景林中常出现该种情况:大量的非目的植物影响目的树种生长,虽然它们不是入侵物种,但也像入侵物种那样对目的树种进行覆盖,导致无法形成景观,严重者可导致目的树种枯死。这些影响物种大部分为藤本植物,常见的种类见表2。这些植物隶属葡萄科、蝶形花科等,多为生长迅速的藤本。除此之外,杂草对目的物种的生长也有负面影响,应适当调控。
4 风景林中的物种调控措施
风景林的养护遵循清除入侵物种、控制影响物种、促进目的树种的原则,力争将危害降至最低,使景观效果达到最佳。
4.1 入侵植物防治
风景林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有薇甘菊、五爪金龙、马缨丹、水葫芦、南美蟛蜞菊等,其中以薇甘菊和五爪金龙分布最广泛,危害也最为严重。这2种入侵植物现在几乎遍布深圳市各地,调查中可见大片的植被被薇甘菊或五爪金龙覆盖致死,且发现这2种植物可以在同一地段出现,共同危害,对植被的破坏更为严重。如不加以控制,极有可能使当地物种的自然更新受阻,使当地自然植物群落走上逆向演替的道路,形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一是物理防治。在每年有害植物种子尚未成熟之前,或在其生长旺季和雨季来临之前,利用人工和机械进行地毯式砍伐和清除。二是化学防治。用森草净等化学防除剂杀灭有害植物是有效的。虽然化学防治不能根除有害植物,但对危害严重、面积大的地区,采用化学药剂结合人工清除进行防治,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物安全。三是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不仅能从根本上控制入侵植物的危害、传播和蔓延,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后果。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进行控制,国外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国内也有人用菟丝子属植物和天敌昆虫来防治薇甘菊。生物防治被众多实例证明为治理入侵生物最有效的方法,但生物防治应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防治效果,还要避免由于引种而带来新的生物入侵。
当前,人们对外来入侵生物问题有一些认识,但宣传教育教育、培训和科学防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去做,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立法和提高防范意识是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根本。面对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巨大危害,中国加强检疫制度,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传入。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对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生物的安全管理;开展全国范围的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查明外来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建立外来生物数据库;分析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建立对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构成威胁的外来生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管理程序;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系统;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性的公众教育,提高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范意识;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识别、防治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措施的培训;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管理、防治和控制技术的合作与信息交流,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
4.2 对影响植物的调控
除以野趣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绿地外,园林景观绿地中,尤其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主景区,都不应有不符合生态和造景要求的杂草生长。风景林常采取人工除草,而大面积除草可采用化学除草,但由于除草剂种类和使用受条件限制,并可能对园林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在园林绿地中尽可能少用。对危害严重、面积大的地区,采用化学药剂结合人工清除进行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时,注意保护环境和生物安全,符合环保标准。风景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的自然景区,只要不会对主要植物造成影响,不妨碍游人观瞻,都不需要除草,以保持自然风景,增添田园风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或难以建绿的斜坡也无需除草,以减少雨水对土表的冲刷和减少复绿难度。
对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藤本植物要及时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人工清除方法为主,其他方法需以技术成熟和不污染环境为前提条件。登山道两侧1.5 m范围内的枯草、芒草、芒萁等易燃草本也需清除,以减少森林火灾隐患。
5 结语
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代表了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建立一个完善且相对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绝不能忽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风景林是一个城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对外来入侵物种和影响物种的调控,首先是开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研究,摸清危害植物的种类及其扩散路径,建立影响评价与风险评估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防治,以大大提高风景林的生态稳定性。
6 参考文献
[1] 舒易星,施祖荣,王连水,等.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1):64-71.
[2] 李星,金荷仙.植物入侵研究[J].农学学报,2013(3):39-4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范文6
林业资源管理主要是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林业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了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的职能。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对资源进行整合和控制,使其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特点为:①林木生长的时间较为缓慢,发展成为森林时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因此在对林业资源数据进行整理时,要将林业资源数据的位置及其地点进行合理地保存。信息的管理缺乏时效性。②一般来说,林业资源数据类型较多且复杂,在对林业数据进行调查时,项目就高达几十项,也给数据的加工处理带来困难。③林业资源的数据是呈现动态的趋势,因此对数据进行管理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动态的观念对数据进行分析。④工作人员获取林业资源的数据时间相对集中,但使用的单位却较为分散。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两者进行结合。
2林业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
2.1涵养水源
一般来说,每公顷的林地能蓄300m?的水资源,而670公顷的森林的蓄水量为100万m?的水库。据统计,我国林地的面积为1.34亿公顷,其林地每年的蓄水量大概为3400亿吨,占我国水库容量的3/4左右。由此可见,林地涵养水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林业资源信息化的管理,林地涵养水源的功能能降低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对水文进行有效地调节。林地上的灌木层以及林冠层均能进行截流,可以显著地降低降水对地面土壤的冲击,防止土壤被侵蚀。对地面土壤起到涵养水源以及保护水土资源的作用。水作为生物生存的必备因素,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能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能提高人们环保的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丰富林业资源。使林业资源能够更好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资源。
2.2防风固沙
由于大量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造成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土地沙漠化将对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阻碍了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国民经济受到了影响,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据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多是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以及干燥的气候条件所致。林业资源除了涵养水源外,还有一大优势便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即便是在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以及干燥的气候条件的地区,林业在气流通过时能阻挡一部分的气流。且通过的气流被植被进行分割和摩擦后,气流的功能被消耗掉了一大部分,减小了风速。林业资源具有减轻风力,并改变风向的作用,能显著地改善森林内的气候,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防风固沙以及避免土地沙漠化的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农地区域设置了森林网,主要目的是减轻风的速度,以此来提高农地的湿度,保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提高产量。而经过防护体系的建设,我国三北防护林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地提高,能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的现象。
2.3净化空气
植被具有呼吸作用,能吸收CO2、SO2、HF以及吸附工业尘埃,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据相关的资料表明,每公顷森林能吸收30-60千克的SO2、3-20千克的HF气体以及11-30吨的CO2,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城市种植绿化带,能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最终起到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细菌的作用。当今全球的气候都出现了的CO2浓度增加的情况,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便是林业资源的减少,无法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地净化。因此,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空气中CO2的浓度,净化空气,防止全球变暖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科学合理地中职绿化带,扩大森林的面积,控制空气中CO2的浓度,净化空气。
2.4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