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道运输的现状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1

信息化管理

现状

相应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日益成为连结社会的纽带。道路运输管理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成为信息时展的重点之一。信息技术是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在建设观念和重视程度及法律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给出了简单的应对措施和发展策略。

1当前道路运输答理伯息化管理存在以下现状

随着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应用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对业务功能、数据质量、信息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入的需求,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的问题:

1 .1对信息化的意识不够强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前体和基础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信息的收集不完全,不懂得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中的信息,只是被动的接收,不能及时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还有就是一些市信息化工作跟不上去,部分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许多道路运输部门把信息化工作简单等同于技术工作,信息化工作主要依靠科技部门来推进,业务部门很少进入或者根本就没有介入,科技部门进行单打独斗,致使信息化工作不能正常的实行。

}. z应用管理信息化考核机制不健全,信息效果不好

除了对有关信息化的认积、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外,考核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已经大规模的得到应用,但日前绝大多数道路运输部门没有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实际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即使得到考核了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应用规模的扩大对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系统从安全管理方面到技术防范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隐患。一些市系统安全备份滞后,数据丢失等事件严重的影响了业务工作。在最近几年中,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信息安全事件在各地都时有发生。

1.3部分信息系统功能有在完善,信息系统整体规划设计等有待加强

在目前,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是越来越高,部分系统功能、数据质量、系统关联性等己经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求。一些较为落后的市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部分基层工作地对网络接入质量差,故障维护受条件制约,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和业务办理。另外各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够重视运行维护机制不够健全。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起步晚,业务相对来说比较多,但是目前有些市仍然反应运政信息的综合平台的应用衔接不够顺畅。

2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天然气;石油;管道建设;技术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根本性保证。在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的科研及专利领域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结合我们自己的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需求,实事求是的研究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开发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

1 我国石油管道技术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长输管道的技术随着原油长输管道的不断建设而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密封输油工艺、原油加剂综合处理技术、大落差地段输油技术、输油管道节能改造技术、油气管道自控技术。

1.1 我国密封输油工艺的发展现状

铁大、铁秦、秦京线通过使用我国改造过的大口径原油管道的开式输送流程技术后,实现了密闭输送;常温密闭运输的也在库尔勒实现了。

1.2 大落差地段输油技术

对于那些落差比较大的地段,我国采用了设置减压站的方法来解决落差大的输油问题。

1.3 输油管道自动化监控技术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管道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着。我国通过不断的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再通过自身的不断研发,成熟的掌握了输油管道自动化监控技术。

1.4 节能减耗在输油管道上的应用

通过对输送工艺和工艺流程的改造,在采用密闭输油的同时,根据管道输量的变化来改变加热输送,从而达到了经济安全输油的目的。

1.5我国成品油管道技术基本现状

我国对于成品油的运输以柴油和汽油为主。主要是通过铁路、水路和公路等传统的运输方式将成品油提供给消费市场和用户,从而形成了以铁路沿线为主要骨架的成品油运销体系。这种运输方式不但输送的品种少,不环保,还浪费了很多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成品油管道的输送量很少。在90年代后,随着我国科技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成品油管道运输技术与跟踪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成品油管道一般都是采用密闭顺序输送的工艺进行运输。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成品油运输管线是采用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多油品、多出口、全自动化管理的商用成品油管线。

2我国天然气管道技术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2.1我国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天然气时代的到来是从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投产开始的。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工程复杂。目前,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经过了沙漠、戈壁、黄土丘陵、沼泽、山地、水网等很多种地域单元,穿越了很多不同形态地质的地域。

第二:管理自动化。全线集中采用了SCADA系统、MIS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先进技术,对全线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管理自动化。

第三:气源多、用户多,在地下还建立了很多配套的储气库,实现了安全供气,合理运营。

2.2 我国现在的天然气管道技术水平主要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采用了与国际水平相当的设计方案及建设标准。

第二:在管道路线的优化及选择上,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以及GPS等系统。

第三:在管理上,采用了自动化管理;在通信上,采用了多种方式并存的方法。

第四:通过采用对管道外面涂上煤焦油瓷漆、单层环氧粉末等,来防止管道内部的腐蚀。对于管道内部的防腐蚀,主要采用了涂抹液体环氧涂料的方法。

第五: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管道天然气计量。

3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技术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与国外先进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相比还有一段差距。所以,我们在自己进行研发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的同时,要不断的借鉴外国先进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对国外的管道技术进行改造创新等,使其符合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应用现状。不断促进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

目前我们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在大幅度降低管道运输综合能耗,响应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号召的同时,确保我国现在正在使用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网络安全运行,不断提高我国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网络安全、经济的运行。对于那些需要建设的管道,争取在建设管理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我们自己的完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为实现规模效益而不断努力。

加大对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

4结论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的基础设施。我国在建设管道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在提高管道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采用开放式的科研模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使更多的科技创新应用到实际的建设中来。

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不单单是国家的一项工程,也是国家的一项民生工程。

参考文献

[1]蒲明.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9(03).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 物流运输 路径优化 运输方式

1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2012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23.75万公里,这比上年末增加了13.11万公里。全国营业性货运车量完成货运量318.85亿吨,货物周转量59534.86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3.1%和15.9%,平均运距186.72公里,提高了2.5%。在公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GPS等电子设备、汽车维修等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我国公路运输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1.2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了2071.1公里,增长了2.3%,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铁路运输的货物运输略有下滑。2012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91852万吨,比上年增加28923万吨、增长了8.0%。

1.3我国水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2012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45.87亿吨货物周转量81707.5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了7.7%和8.3%,平均运距1781.27公里,比上年增加了10.62公里。2012年末全国水上运输船舶净载重量22848.62万吨,增长了7.5%,平均净载重量1279.38吨/艘,增长了7.8%,载客量102.51万客位,增长了1.7%。

1.4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现状

2012年我国机场吞吐量各项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年一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797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9.5%。其中,国内航线完成6237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9.2%;国际航线完成559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3.4%。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199.4万吨,比上年增长3.6%。

1.5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算是处于管道工业的黄金期,到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的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为6.4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为3.2万公里,原油管道有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有1.3万公里,逐渐形成了跨区域的油气管网供应格局。而我国正在修建的中俄输气管道,不仅为中国,而且为世界管道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2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各个运输方式之间不协调,缺乏沟通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设施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物流效率和效益低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导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整个运输体系各运输方式之间差距较大,缺少统筹规划,运输结构不合理,不能统筹兼顾,这使得综合的运输体系很难建立起来。

2.2运输路线选择不当,造成浪费运输资源的现象

运输路线选择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最短运输直达路线的选择不合理,造成了运输速度的下降,这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比如快递行业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二是忽略了合理运用转运以降低运输成本这个策略,这也是对运输路线选择不当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造成了大量运输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物流运输效率,很难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2.3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投入不合理,缺少合作和配合

理论上来讲,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自己的优势和运营体系。但是,在实际中,各种运输组织为了赢得更多利益,导致在很多重要项目中重复投入,如航空、铁路、水路三者重复投入道路运输组织,导致不同程度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应该加强各个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2.4运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运输方式之间制定的制度政策都不尽相同,很难形成一个统筹规划的局面,无法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运输体系,不利于提供完整的产品运输,阻碍了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完善。这直接对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形成了较大的阻碍,难以在区域物流中心中发挥主导作用,无法实现建设全国物流供应服务体系的目标。

3我国物流运输行业合理发展的对策研究

3.1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针对我国目前各个运输方式之间缺少沟通和衔接的弊病,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各个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降低成本,避免恶性竞争,逐步削减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壁垒,构建区域物流系统并逐渐加以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发展。

3.2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

直达运输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直达运输可以提高运输速度,省却装卸费用,尤其在一次运输批量和用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除此之外,通过直达运输,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提高运输效率。

3.3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合理减少重复投入

解决空驶等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它充分利用了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浪费。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投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增加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优化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积极促进全国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国际原油;贸易现状;运输格局

中图分类号: F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石油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备,在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很多领域都需要利用石油作为能源原材料,对于有些领域来说没有石油就相当于人类生活中缺少了粮食。我国原油大多来源于国际原油贸易的进口原油,掌握国际原油贸易现状和运输格局,是确保我国进口原油以及安全运输原油的必经之路。本研究主要分析国际原油贸易的特点及市场现状和原油运输格局,为我国进口原油和安全运输原油提供理论依据。

1.国际原油贸易的特点

原油供求关系的不平横是国际原油贸易市场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原油生产国供过于求、消费国供不应求的差异性引起的。国际原油的生产区较集中,集中在中东、前苏联、中南美洲和非洲地区,其他地区则主要是石油消费区。国际原油贸易具有大规模性,全球都在参与者原油的贸易和运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贸易市场也在不断的壮大中,同时原油运输必须要跟得上市场的需求。原油贸易和运输是国际原油市场必须考虑的两大问题,二者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国际石油的贸易主要以原油贸易为主,成品油贸易为辅。国际原油的价格制定并非是原油本身的价值体现,原油的价格具有极其不理性的变动,这种变动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石油的价格有了三次大的变革,90年代后石油的价格更是变幻莫测,价格在不断的起起伏伏,但是存在着明显的上升趋势。

2.国际原油贸易市场现状

国际原油贸易的市场交易额是体现原油贸易的关键点,交易额大则进出口贸易量大。国际原油的交易额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是呈正相关的。

2.1国际原油贸易量简析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地上升,就原油生产国的原油出口额来说,原油的出口量出现整体的上升趋势,其中中东和前苏联是重要的出口地区。就世界原油消费状况而言,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消费额在原油消费的整体份额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国际原油的贸易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了至20世纪以来的首次下滑现象。原油出口量和消费量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就美国而言,美国的进口原油贸易量较07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另外原油贸易存在着多次交易的显现,单纯的进出口贸易额并不能完全说明国际原油的贸易量。总的来说,国际原油的贸易量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贸易总量要比可统计的贸易额要高的多。

2.2国际原油贸易格局

就国际原油的生产区而言,对原油的贸易格局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为原油的天然储备区是集中地,集中于中东、前苏联、北非和西非。其中中东地区是主要的原油出口区,自1988年以来出口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俄罗斯是世界原有的第二大出口国,苏联与非洲地区的出口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就原油的消费区而言,尽管全球的石油消费范围较广,但消费量也相对较于集中,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是石油的消费主区。美国的远远需求量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首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我国是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国的主要国家,由于我国的原油供求矛盾日益激烈,我多的原油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呈现着上升的趋势。

2.3国际原油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

原油的储备量是有限的,而石油的消费量是无止境的,在石油的开采区,石油终会有供不应求的显现产生,一但出现这种格局,首先就需要改变地区身份,有原来的原油输出国变为原油进口国,这种身份的变化已经出现在印尼。印尼在2008年正式转变身份的,并想石油输出组织提交了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关专家预测,墨西哥,伊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也会出现身份的转化。另外就目前的探测原油储备而言,可能存在着不足,有些国家的原油储备可能没有被发觉,委内瑞拉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石油储备量经过挖掘,成想了大幅度的上升。

3.国际原油贸易的运输格局

在国际原油贸易市场上,原油出口国可以找到买家,消费国可以找到卖家。双方达成协议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原油的运输。选择合适的原油运输方式对双方而言都是互利的,对于消费国而言,还要考虑将原有运输到国家的不同消费区。出于安全运输而言,原油的运输原则是快捷性、经济性、安全性,再此原则上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3.1国际原油贸易的邮轮运输

国际原油贸易的邮轮运输具有很大的有点,在保证一定量的运输量的情况下,具有低成本的特点,但是邮轮运输也是最受外界所干扰的,邮轮对于海上的恶劣环境抵抗力低,同时所需运输时间较长。就目前原油运输模式而言,邮轮运输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是原油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不同运输量的原油采用不同种类的邮轮运输,小运输量就用小的运输邮轮,大运输量原油就采用大型邮轮,其中邮轮的种类依吨位的大小可分为六类。油轮的整体发展趋势呈现的是大型化,这在侧面上说明了国际原油的需求量在不断的上升。在保证邮轮运输量的基础上,就是保证邮轮的安全性,历史上越是大型邮轮的安全系数越低,这是因为以前的大型邮轮的船体多是单壳的。近年来,邮轮的双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油轮运输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干扰的可能性。

3.2国际原油贸易的海上运输

原油的海上运输要制定有明确的航海路线,受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地理位置的影响,海上运输的路线明确,主要有中东-远东、中东-欧洲、中东-北美、西非-北美、西非-东亚、西非-欧洲等六条航线,在这些航线中一些关键地区对于邮轮的运输有着关键的作用。其中曼德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缩短了海上运输的距离节省了运输时间,霍尔木兹海峡保障了原油运输的安全性,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沿岸国家石油出口的必经之路,保证了石油的出口,记录了出易额。海上运输的这些主要关口对于原油的运输意义重大,是保证国际原油贸易顺利进行的基础元素,如若这些主要关口出现相应问题,则会严重影响国际原油贸易的发展。总之这些海峡、运河对于原油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3.3国际原油贸易的管道运输

原油的另一主要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管道运输除了具有油轮运输的相应特点外,还弥补了油轮运输的不足,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对于管道运输的唯一限制因素则是地理位置,管道运输适用于陆上相邻的国家,同时管道运输需要的投资建设费用较大,收效缓慢。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原油运输管道主要有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和沙特阿拉伯东-西原油管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油运输管道也在不断的建设中,整体出现了由原油生产国向外辐射的分布特点。原油的管道运输方式的原油运输量也在不断地上升中,尽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总的贸易交易量还是在不断的上升中。

4.结语

石油是世界能源的主要能源之一,石油的交易方式主要以原油的形式进行,而非成品油的交易。国际原油贸易市场是原油贸易的主要场所,是原油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分析国际原油贸易现状,掌握原油贸易信息是各个国家都竞相关注的问题。其次了解原油的主要运输方式,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经济、安全的运输方式运输原油,是保证原油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的必经之路。只有确保原油的交易与运输的合理性,才能够确保石油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 何铮. 国际原油贸易流向现状及发展态势[J]. 当代石油石化.2009(8):16~21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长输管道 危险性 有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TE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75-01

长输管道在输送石油的过程中由于距离远,而且需要埋在地下,穿越城乡或者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一旦长输管道出现事故,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所以在输油管道输油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分析输油管道过程中的危害性因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输油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

1 石油长输管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地质灾害对石油长输管道的影响

管道地质风险主要是依据地质风险程度的大小,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管道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将地质灾害对管道的风险分为单类地质灾害风险和多种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对管道造成的风险按照不同程度的危害性对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进行不同程度的标示,如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以及稳定区。不同的地形与地质构造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风险,而且在产生风险过程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地质灾害对管道产生的危害性要进行合理的防范。

1.2 腐蚀性对石油管道的危害

石油管道输送的主要是石油,含有很高的腐蚀性元素,这些对石油管道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石油过程中的硫化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严重的会导致穿孔,而且在我国石油管道运输过程中,由于硫化物质腐蚀造成的钢管穿孔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我国四川尤为严重,据统计,2012年,四川管道运输过程中就发生了超过100起事件,都是因为管道内部腐蚀性造成的。

除了管道内腐蚀性之外,外腐蚀性对钢管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与管道所采取的防腐材料以及防腐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石油防腐工程主要是采取沥青防腐和阴极保护相结合的防腐技术,但是沥青防腐层面比较低,而且在焊接与接口的过程中更容易腐蚀,如果防腐工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就会产生严重的隐患。

1.3 施工与材料缺陷对管道产生的危害

施工与材料的缺陷对管道输油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道材料选择不合理、管道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施工技术操作不当,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管道技术与世界管道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石油管道中主要运用的是螺旋缝钢管,这种钢管在运用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焊缝长度过大,而且焊缝应力比较集中,一旦管道使用年限比较久,焊接时造成的焊缝与缺陷在含硫化氢的腐蚀环境中就会产生危害性。

在输油的低频脉动应力作用下,石油管道的局部腐蚀就会产生裂纹,即使压力比较低,也会产生爆管,焊接的缝隙将管道撕裂。而且焊接质量低也是引起穿孔和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曾多次发生因螺旋缝焊接质量不过关而诱发的管道爆破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螺旋缝质量不过关,内焊缝焊偏和未焊透,以及气孔、夹渣等缺陷。即使是直缝钢管,如果焊缝检测不合格,也会留下事故隐患。对管材性能的检验表明,断裂原因为严重的焊接缺陷所致,焊前坡口两侧油、锈、脏物均未清除干净。这些具有缺口效应的缺陷,在外力作用下,引起了严重的应力集中,导致管道脆裂。

1.4 社会综合因素对管道的危害性

社会综合因素对管道产生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设缺乏对石油管道的保护,公路建设以及河流挖砂取石对管道产生的危害。石油管道与地面建筑物的距离要符合以下要求,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 m,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 m,原油、液化石油气、C5、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 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 m,原油、液化石油气、C5、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 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 m,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 m以外,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单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 m。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而且随着公路建设和河流挖砂取石都对石油管道运输产生了严重的隐患和危害性。在我国因为地方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挖沙取石对输油管道造成的危害性事件不断发生,对石油的正常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加强石油管道危害性的预防措施

2.1 根据地质结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采取避让措施,属于中低危害区的地质灾害,而且治理费用又相对比较高的地段,在管道铺设的过程中采取避让或者绕开的方法;如果地质灾害对管道危害性比较大的地段,涉及到石油运输的主要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主要考虑治理的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在管道通过的山岭腹地,合理栽种一些对管道吗影响的树木,这样可以保持水土的稳定性,防止水土的流失,这样既能够达到防止管道因为滑坡造成的损失,也能够达到绿化的效果。

2.2 加强防腐管道的研究

要不断加强防腐材料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材质研究不同的防腐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介质、环境、地域等综合因素。而且在管线设计过程要考虑到管道的荷载量,施工过程中的考虑因素。管道采用弹性铺设,防止热胀冷缩和管道变形或者地面。

2.3 加强管道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当管道与电缆或者其它管道交叉时候,要严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有关法律及规范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不好的地区,要是必须通过的地方,要加强保护措施和预防措施,加强水土的保护,减低自然灾害对管道的危害性。而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管道施工的要求进行,不断提高钢管无缝焊接技术,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法兰垫片施工、法兰螺栓的长度以及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管道的技术与管理。

2.4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在做好自然因素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施工进行管理,对焊接技术的研发力度,减少设备施工过程中的事故。运行阶段要严格控制石油的质量,保证石油过程中的安全,只有加强质量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和技术研究,才能够提高石油管道运输的效率,减少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危害性。

3 结语

石油管道运输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由于石油管道运输的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因素对其造成危害性,特别是地质灾害与腐蚀性对管道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管道运输的现状范文6

1.1我国主要能源种类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常规一次能源为主,

我国探明的常规一次能源量为925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89.25%,石油占2.12%,天然气0.32%,水能8.31%。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2.03亿吨,天然气1027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五和第六。

1.2我国主要能源的分布格局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前两个主体是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后一个包括河南和苏北等盆地,这里的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国的近3/4;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松辽和渤海湾盆地

,共占全国储量的70.53%,居全国之首。目前,长江以南只有百色、三水、景谷三个小盆地探明了小油田,占全国储量不到0.1%,这些特点决定了北油南运、东油西送的总格局。显然,最缺油的是西南部的、云南、贵州等省区。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人少地多的中西部地区,其能源储备量为3300万亿立方米,其余分布各地,占全国总量的30%,于市场经济的推动,部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源的消耗量也日益增大,然气的产出地及市场无法得到平衡,以气体的运输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主要能源物流现状

2.1我国主要能源存储现状

目前,源储存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陆上储罐;第二,海上储罐;第三,地下储备。煤炭储备基地建立将对保证用煤安全,季节调峰和应急保障,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平抑煤炭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气的储存主要是在大气压力,163°C条件下将其液化成液化天然气储存在LNG储气罐中。天然气的运输渠道主要有两种:管道运输;液化到-163°C后通过LNG船舶运输。

2.2我国主要能源物流运输现状

现阶段与我国能源供需相匹配的综合运输通道体系的主体包括:铁路、公路、港口、输油(气)管道及超(特)高压输电网络。各运输通道均存在其他形势无法替代的优势,在不同种类的能源运输中承担着不同的运输任务。

2.2.1我国主要能源运输方式。现阶段我国煤炭运输多以公路——铁路——水路联运、公路——铁路联运、公路——水路联运、铁路——水路联运等多方式运输合作的形式完成,公路或铁路单独完成的常规煤炭运输比重很小;油气运输多以原油管道——铁路——公路联运、水路——管道——公路联运、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公路联运等多方式运输合作的形式完成。

我国现有油气运输方式有四种,别是:管道、水运、铁路和公路,管道运输为主体运输形式,其他方式为重要辅助;长距离运输多由水路及铁路运输完成,公路仅作为短途中转或其他方式的衔接运输。

2.2.2我国主要能源运输路线。我国铁路纵横全国各地,已基本形成“纵八横”铁路线网格局。在南北向主通道中,担负煤运重任的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和大湛线。京沪线是担负“北煤南运”最主要通道之一。京九线主要担负接运朔黄线、石德线、新石线的煤炭外运任务,今后南北通道南下至京广线以东地区的煤炭,将重点由京九线承担;京广线以客运为主、客货两用,担负石太、陇海铁路运出煤炭的北上南下任务;大湛线地处中西部过渡地带,担负山西、内蒙及西北地区与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煤炭交流,是“三西”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此外,在其他南北通道中,京哈线是连接华北、东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出关煤炭的最主要通路。

公路运输也发展较快。尤其在“三西”煤炭外运中,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公路运输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3我国主要能源物流存在的问题

3.1运输方面问题

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部门,导致了我国能源的运输通道建设长期滞后于消费增长,随之而来的煤炭、油气、电力的供应紧张问题,势必将周期性产生;一方面通道建设长期滞后于能源消费,导致了我国的能源运输需求,接近通道临界运输能力,多数能源运输通道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或接近饱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严重缺失。

3.1.1运输能力不足。我国油气运输通道建设虽己取得巨大成就,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油气消费需求,为国家能源供给基础命脉,由国家总体布局、统筹规划,依靠政府严密监管消除垄断性经营中的诸多弊端;同时应提高油气运输网络整体联通性,增加迂回通道,使油气生产和消费间的相互调配更加灵活。我国油气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监管不足、通道建设相对速度较慢、协调保障程度偏低、缺乏全局统筹;各运输方式问题体现各不相同。

华北和沿江原油管网不能满足当地炼油企业发展需求,安全隐患多,存在码头接卸与管道输、转、储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新疆地区,随着该地区原油产量的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以后,新疆自产原油出疆量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外输能力将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3.1.2主要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完善。我国主要能源各能源运输方式单一,主要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完善缺乏与其他的运输方式进行协调的观念。只有建立了多样的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管理运输体系,才能实现物流所需要的实时动态、机动灵活的标准,才能提高现代物流的运输效率,才能达到运输成本降低的要求。

3.1.3装卸搬运水平低。就煤炭而言传统的煤炭运输普遍存在经验集中度低,从煤炭装车、运输、储存、选配、铁路上站等各个环节还是粗放式经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低,这就必然增加煤炭的销售成本影响了煤炭行业的整体效益。

3.2能源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3.2.1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煤炭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无法提供国际盛行的物流监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难以适应客户的需要。也很难达到现代物流高效、快捷准确的要求。现阶段的煤炭物流配送主要是以送为主,能够实现分货配货配载配装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很少,流通加工能力普遍较弱。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物流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加工能力,但流通加工范围还很小流通加工能力还不足。将流通加工分选除矸配煤成型粉碎制浆包装和煤炭物流配送结合起来的实践还很少。

3.2.2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许多能源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仍然采用电话、传真等手工操作方式开展业务,反映迟钝、效率低下。其中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相当一些使用的物流信息系统还只是管理软件,停留在电算化水平。物流活动、流程中的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施控制,难以提高效率。据了解,国煤炭物流企业大多数还没有物流信息系统,持不同煤炭物流服务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不成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一些大型能源物流企业尽管拥有绝对的网络优势、设施优势和人才优势,且与政府部门有着很好的关系,但在发展煤炭物流服务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在信息管理上还没有找到切实的系统和技术解决方案。

3.3部分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建设滞后,管道输送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在我国干线天然气管道中,除陕京线系统已配套建设了6座储气库、西气东输管道正在建设金坛储气库外,其余管道均无有效的调峰设施。统计数据显示,没有储气库配套的涩宁兰(涩北—西宁—兰州)管道利用率不到70%,而有储气库配套的陕京线利用率超过85%,两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这表明储气库对实现管道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部分管线老化。如东北原油管网已经运行了30年以上,存在管线老化、自动化程度低、通信设施落后、储存设施超期服役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对管网进行调整改造,以满足原油的外输要求。

4我国主要能源物流发展几点对策

4.1加快能源物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4.1.1优化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点,在保持公路和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快铁路、水运(重点是内河)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发展,尽量发挥其能力大、能耗小、占地少、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要引导大宗货物向节能环保型运输方式转移。

在未来的交通发展中,要统筹规划,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尽量发挥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结构合理、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当前要注重铁路和能源管道的建设,减少公路运煤和铁路运油的比重,尽量发挥内河运输的作用,要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农村交通建设应以公路为主,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水运的作用。

4.1.2加强运输大通道建设。运输大通道是沟通各大经济区,连接都市带或经济带,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大运能的综合运输走廊,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骨架。当前要根据国家经济布局,重点加强铁路干线和公路主骨架建设与整合,充分发挥航空的作用,以较少的资源形成畅通、快速的运输网络,增强客货运输能力,同时要推进长江等内河的高等级航道建设和港口规模化发展。

4.1.3重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之间相互联系的“结点”,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关键环节。要对综合交通枢纽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对全国交通乃至国际交通有重大影响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大型海港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制订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规划,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客运综合枢纽建设应以人为本,实现零距离换乘;货运综合枢纽建设应实现无缝衔接,有条件的应从传统运输节点向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方向发展。

4.2能源物流信息化完善

4.2.1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及其他通信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网络技术。

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订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利用网络技术将物流企业散布在不同领域的服务网点联结起来,形成物流服务平台,对仓储运输装卸加工搬运配送等环节,实现全程跟踪。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益物流方式。

4.2.2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完善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能源供应链物流管理中起着承上连下的作用,应使以往的能源物流系统从由能源生产企业和用能单位构成的相对封闭的传统物流系统朝着使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上分工合作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开放式现代物流系统的方向转变。由于能源的运输普遍具有长距离多式联运的特点,因此在能源物流信息平台中,应加强能源供应范围内,各陆路、水路、港口的能源储备和运输转换状况及各线路运输设备的运力等交通运输状况信息的反映和处理。

地区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一般依托于在能源运输中转点建立的物流园区,在实体聚集的基础上构建更广范围的信息网络连通。所建设的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由物流需求企业产生的物流基础信息和物流服务企业产生的物流作业信息及与工商银行交通用能部门等单位的共用信息构成,各类信息在不同的子系统中分别处理之后集成使用。地区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之间的网络互连,能形成能源共享信息的更广泛传播,使能源的管理和使用形成社会化的效应。因此,就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言,能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比其它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具有更明确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意义。

加强能源设备设施管理

经常维护能源运输工具和基础设备,及时更新落后老化设备。开发应用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物流专用设备、改善物流基础设施。针对不同能源加工产品,开发应用能源物流专用车辆以及与之相关的装卸、仓储等先进物流技术,加强能源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包括仓库建筑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运输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