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1
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is integrated with knowledge-intensive,technology-intensive, capital-intensive and la-bor-intensity,which demands versatile talents with the high-quality badly. Logistics managerial talent must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financial cost management, foreign languages,security management and laws. Moreover,these talents must possess the rigorous and careful mode of thinking,co-operative and unselfish team spirits,ability to study and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ability of flexible and coordina-tive organization,and ability to deal with special accidents.
Key words:logistics management;talent’s quality;ability demands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急需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一、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眼于当前和将来的发展需要,一个合格的物流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一)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等。物流是商流的载体,物流活动是贸易活动的货物交付过程。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成为一个采购和供给双方的货物交接和结算点,多家供货商通过物流企业向采购方供货,并通过物流企业向采购方结算。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以及了解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通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贸易性质是一般贸易下的出口还是进口;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涉不涉及退税;报关方式是进口保税、出口监管还是转关运输;以及在通关环节可能要产生的各种费用等等。物流从业人员如果对相关政策和法规没有清楚的了解,就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可行的物流方案和有效的成本预算。
(二)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运输包括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综合性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通常要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多式联运的执行水平也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之一,在一单业务中,可能要涉及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等环节。业务人员在与客户洽谈和进行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任务执行的时候,只有在熟练的掌握了多种交通工具使用知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设计出切实可行、安全快速、经济有效的运输方案,才能为客户提供恰当合适的物流服务。一个合格的仓库保管员,不仅能够履行收发、保管货物的职能,同时能够担负起作业流程优化、硬件设施设备有效利用、库存合理控制以及其他增值服务职能。
(三)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在物流服务营销的过程中,业务人员不仅要了解作业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等情况,而且要具有进行作业成本分析的能力,只有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和分析,才能向客户提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客户易于接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针对一个物流方案,成本分析包括分析企业需要外包的业务类型、业务量、向分包方支付项目、支付数额,以及企业内部需要投入的资源、执行该项物流服务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状况、资产的折旧和运作成本等。
(四)外语知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作为国际商务通用语言的地位已无庸质疑,随着商流活动区域的国际化,英语也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到日常沟通、单据书写等各个环节都能见到英语的影子。如果物流企业要加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供应链或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战略联盟,或者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就应该适应全程物流活动对信息传递的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使其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时时准确的沟通,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英文合同的能力。
(五)安全管理知识。一般情况下,物流企业即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而是买方或者卖方委托的物流服务提供者,接受买方或者卖方的委托,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执行物流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安全隐患无时不在。由于物流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事故的影响将蔓延到企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中,引起交货延迟、船期航班延误、人员加班、生产线停产等一连串的问题,一个看似很小的事故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六)法律知识及其他。物流业是一个服务行业,物流企业的运作不简单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而是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任何一种物流服务都是一种用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承诺,物流服务供求双方的合同通常是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的。物流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市场拓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其他如保险、环保等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物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少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所以在这个链状的服务中,从业人员在设计物流方案的时候,不但要有全面的综合性知识,而且要有一个严谨的思维模式。
(二)合作奉献的团队精神。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合作奉献的团队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够为周边相关岗位多想一点和多做一点,使上下游协调一致。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将整个线上的作业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无法实现物流目标系统化和业务操作无缝化的目的,就不可能有效准确的完成繁杂程度较高的物流服务。
(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需双方要随时发出各种货物供需信息,及时了解货物在途、在库状态,时时监控物流作业的执行情况,而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四)灵活协调的组织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而具体的就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管理理念的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物流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消费者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与客户沟通协商、与上下游环节协调合作,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因此,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面,同时应具有相当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现代物流;大连;沿海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以港立市,以港兴市”,港口对大连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大连能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繁荣的港口大都市,无疑现代物流在其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此,加快大连沿海经济带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进步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物流业与沿海经济带的关联关系分析入手,阐述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对于现代物流的基本认识
1.1 现代物流的内涵
“物流”的概念最早始于美国,是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意译,简称PD(实体配送),是指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客户的一切活动[1]。传统物流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而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职能。因此,现代物流是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为目的,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具体表现为7 Rights,即将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和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以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适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2]。现在我们谈到现代物流,通称为Logistics,包括运输的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很多方面。现代物流水平已成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2 现代物流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物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绿色化。
(1)专业化。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物流部门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更加侧重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2)系统化。现代物流是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的一个系统。现代物流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每个物流活动都相互联系,要实现整体物流系统最优化,就要系统考虑各个活动的相互关系。
(3)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要求。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4)标准化。现代物流的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能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并在行业内推广实施[3]。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无缝衔接,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2 大连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当人们仍沉浸在大连港集团吞吐量突破两亿吨的喜悦中,我们又即将迎来大连机场迈入“千万俱乐部”的光荣时刻。正因有了它们,大连才能以海港、空港并进的态势推进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当之无愧地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
在政策扶持上,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做出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大连市调整后的总体规划中明确到大连市将建设成为文体和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名城,在功能上逐步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未来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方向已经将航运业定位为大连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海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利用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大动脉,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内外贸易的主要枢纽,欧亚大陆桥运输的东桥头堡,最终建成枢纽港地位突出、口岸环境优越、航运生产要素聚集、航运市场规范有序、国际航运中心信息流通畅,多功能、国际化、自由化、智能化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3 现代物流对大连沿海经济带的促进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 必然性 问题 对策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现代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现代物流的实施控制。
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现代物流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要求现代物流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要求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和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这样现代物流的发展才有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Internet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合作博弈,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可共创双赢模式。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的重要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现代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有效的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而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问题都亟需解决。人才的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决定商品何时送达目的地,收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入、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
不同,合理定位销售区域,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差别性的物流服务政策;认真筛选销售品种,确定最适合销售的商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流通中的过多费用;再由专业人员精心策划配送方案。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4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采用最新网络技术手段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商机,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
现代物流,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范围日趋扩大,同时,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而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后,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而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这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变革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在具体实施方面,发现许多问题:协同发展的运作模式还处于探索、试验和发展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协调和解决。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呈现迅猛增长之势,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而现代物流也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二者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2.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2.1.1 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现代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施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现代物流也必须达到这一目标。
2.1.2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为现代物流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电子商务要求现代物流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要求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这样现代物流的发展才有内在的动力与外在的需求,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1.3 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现代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Internet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现代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合作博弈,网上网下及早合作可共创双赢模式。
2.2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2.2.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 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2.2.2 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2.2.3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首先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美国,物流管理技术早已日臻完善,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需求拉动技术创新,EDI的生产就是为了简化繁琐、耗时的订单等处理过程,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2.2.4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3、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识。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3.2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进行全球商贸活动时,涉及到各国的法律制度,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企业对现代物流资源的再分配。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3.3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
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经济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
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3.5 人才的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成为目前发展的巨大障碍。
4、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有效对策
4.1 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革 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政府要在高速公路和铁路、航空、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4.2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普遍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采用综合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4.3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目前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拥有“一流三网”,即以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同步模式”,来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的三零目标。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Supply Chain)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来决定包裹何时送达目的地,而包裹送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4.4 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信息流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起到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等作用。在环环相扣的现代物流过程中,虚拟的场景和路径简化了操作程序,极大地减少了失误和误差,使得每个环节之间的停顿时间大幅度降低。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4.5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入、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定位销售区域,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差别性的物流服务政策;认真筛选销售品种,确定最适合自己销售的商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流通中的过多费用;再由专业人员精心设计配送细节,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订货状况信息、库存的可供性、反应速度、送货的可靠性、送货频率等;要根据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不同,扬长避短,实现供应链集成,共同完成向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工作;要扩大在特定的销售区域内消费者群体的基数,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合理控制库存,规范库存控制技术,对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参照模型对未来需求进行长期预测或短期预测,或对时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合理确定库存,并充分考虑配送途径和结算方式等。
4.6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把国外先进物流的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全球经济逐渐形成了市场一体化,各国的经济都在迅速发展中,而且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在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也就将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发展道路。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使其掌握最新物流管理方面的动态,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整理和规划。下面本文就对现代物管理的认识和现代物流行业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随之对其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
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的物流管理中,讲到的物流指的是,将一些物质资料从提供者那里到需求者那里的运输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对物质资料的储存、运输、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
现在的物流管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学科了,它开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运用一些高科技进行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包含了物流概念性学科、管理学科、国际贸易学科、运输组织学科等,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性。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专业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对现代物流管理进行分析,我国的物流管理已经迈向了国家的振兴产业中,物流管理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作用并且不可缺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当然换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流管理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之间存在的差距,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对其进行解决,帮助我国物流管理进行发展。
对现代的物流管理进行专业分析,从物流管理本身来讲,它在各行各业都是被需要的,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了促进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就要拥有一批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来进行推动,所以培养物流管理产业上相关素质才能的人才,可以将专业上的知识融入到物流管理中,使其进行良好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产业来讲,很容易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它是一门多学科的行业,人们很容易跟相近的产业发生混淆,人们对物流管理的印象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让人们对现代物流进行正确、积极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
二、现代物流行业的特点
1.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之间紧密结合。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推行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使物流在商业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给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推动了物流的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统一。现代物流不再是对商品进行单一的运输,它转向了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对运输速度进行了提高,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现在的网络信息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在运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更加的科学化。
3.现代物流管理的具有这样的特点: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以企业的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视效率和效果。现代物流管理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快速的发展,形成其发展模式[2]。
三、现代物流管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
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已经在各国进行了应用,物流管理对众多国家的经济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在物流管理的巨大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起着促进的作用,所以物流管理技术和相关的理论慢慢的在各个国家得到应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是我国经济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国家引进物流管理技术和相关的知识理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动态进行掌握,对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3]。
1.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又可以称之为物流联盟,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服务的第三方没有商品的拥有权,只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者是结成合作联盟,为可以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在物流管理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它的占有率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发达国家中第三方物流只有占据社会的50%时,才可以形成物流产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体现,在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不足30%,与一些欧美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表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物流发展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方向。
2.第四方物流。在要求全方位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在要求着全方位的发展,在整个物流管理的发展链中第四方物流可以帮助解决物流成本的问题。第四方物流是以对自身进行管理,对提供商的技术、能力等进行互补服务。随着物流的发展,第四方物流在整个物流的过程中担任联系性的角色,将每个环节中的信息、资源进行联系,可任意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4]。第四方物流具有高效、高速等特点,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第四方物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代物流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现代物流 物流一体化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为接轨世界经济的前沿,这要求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实现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物流一体化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
1、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物流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物流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以物流的发展为基础的,物流对经济增长起着支撑作用。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专业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工,必然带来货物在空间的位移,专业化分工越高,货物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在空间上就越广,而物流的作用被解释为克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时间性、空间性距离过程,可以说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
2、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经济系统形成与经营承包的一种主导力量,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即基础作用与促进作用)。而同时,经济增长越迅速,对物流的需求就越高,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越大,物流在经济增长中就愈显重要,因此经济对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如图1所示)。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物流发展现状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8775亿元,占全国22.5%,比2005年增加了4977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达到35147元。上海人均GDP达到55306元,比上年增加8589元;江苏8市人均GDP达到31042元,比上年增加5542元;浙江7市人均GDP达到31363元,比上年增加5164元。
2006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25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全国情况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006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20亿元,比2005年净增加了447亿元。人均财力方面, 2006年长三角地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955元,比2005年增加532元。从16个城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看,上海以8312元雄居榜首,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第三位的苏州(3691元)和杭州(3051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收入均值达到13481元,同比增长13.7%,上海以16683元遥遥领先,浙江7市均值达到15022元,比江苏省8市平均的11731元高出3291元。
2、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各城市物流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交通方便快捷,物流业发展水准在中国已处于领先水平。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物流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间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是近几年长三角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高速公路网已将长三角的16年城市全部覆盖在“3小时经济圈”内,加上宁波北仓港、南通港等,能够组合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运网络;高度现代化的浦东机场,则与虹桥机场、周边城市机场一起,共同构成了有竞争力的国际空运中心。这些十分有利的物流基础硬件设施,加上近几年来在物流信息系统和快速通关方面所做的巨大改进,使得长三角形成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物流基础,成为吸引外资制造企业和采购中心进驻的有利条件。
但是,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这几年经济活动的实践也显示,长三角物流水平的低下,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力(能)已经趋于饱和,特别是沪宁、沪杭铁路的利用率已经达到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经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严重塞车现象经常发生。
然而长三角三省市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纷纷出台政策来加大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同时以此为基础,长三角城际铁路筹备组也提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框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都市圈。根据规划方案,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如: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上海―嘉兴―杭州等城际轨道交通线。
四、如何构建长三角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
根据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物流一体化网络,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看法。
1、对物流一体化的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组织方式、管理模式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现代物流是指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整合和一体化过程。而物流一体化是指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和促进关系,它是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具体体现,是应用系统方法。长江三角洲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
2、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建设对策
在我国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各种物流环节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呈现分立发展的局面;二是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建设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三是由于受部门、地方、行业利益方面的牵制,存在着部门、地方和行业保护现象。因此,物流一体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把物流各功能、涉及的各个行业统一规范、管理,以使现代物流发挥出整体最大优势和效益。在本文中,具体对于长三角物流建设的对策如下。
(1)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计网络是发展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通过长三角以及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关系研究,我们发现长三角不仅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且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还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快速发展,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没有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进一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成为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首要任务。长三角经济和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辐射内陆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编织的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在各个城市发展不同的定位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物流分工协作,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合理布局,实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网络化,发挥共享性和兼容性,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努力扩大物流有效需求。除在供给角度对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三角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三角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现代物流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3)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强长三角三省市的合作,无疑在构建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三省市政府和各界人士早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早在2001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政府就共同发起组织了第一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三省市政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等重点专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有效推进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建立长三角现代物流合作联系制度,加强三省市现代物流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在长三角构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市的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无疑在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融入长三角,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专题论坛,加强三省市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适应了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建设物流园区,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一体化网络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和上海逐渐向全球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和重要结点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 熊伟、刘南:供应链竞争力与经济发展[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 张潜: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07(9).
[3] 康贻建: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9).
[4] 陶进、姚冠新: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机理及规划探讨[J].区域经济,2005(11).
[5] 张晓阳:基于CSSCI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学研究评析[J].中国市场,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