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1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六、结语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于经济的需求,大量利用于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短缺和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造成生态平衡的失稳状态。随着目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管理和规划环境,才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进步,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1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的概念
1.1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由于关乎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所以对于其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平,通过利用各种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利用生态系统以及水土保持、农林业发展等现代化手段,对于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工作。增加对于森林苗木的种植,有效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1.2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主要是对于林区苗木种植的管理手段,通过选择种植地和苗木树,有效地进行种植和栽培,通过现代化技术合理地观测和调控树木生长,控制森林种植的整个环节。
2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现状
2.1水土流失问题
由于树木被砍伐严重,在植被覆盖率很低的地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我国的生态环境中水土流失就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由于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不相同,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比较大,并且还在日益增长。
2.2土地荒漠化问题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地荒漠化的问题,这也是生态环境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典型案例,荒漠化的土地没有充分的水源和土质,植物存活率很低,随着荒漠化的扩大严重影响了环境,并且还容易伴随沙尘天气的产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2.3耕地资源降低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耕地,耕地的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耕地质量,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使我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2.4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随着人们不断地砍伐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大减少了全球绿地面积,没有全面认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带来的危害,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也在人们的肆意开采中不断减少。
3森林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3.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不断地加强植树造林计划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这对于保护森林的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木根茎的生长,可以有效地降低雨雪或者暴雨洪水现象对于土地的冲击力度,增强水分的保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
通过荒漠地区的树木种植形成森林状态,可以有效降低风速的力度,改变风向,有效地阻止风沙对于土地的伤害,利用树叶对于风沙中砂砾的阻挡,降低对于大气的污染和人类的影响。通过逐渐转变,将荒漠地变成可以种植的农业用地。
3.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森林的培育可以有效地确保树木的成活率,根据实际的地区需要种植绿地,可以有效地缓解地区周边的温度,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并且随着苗木的大量种植可以有效地增加森林中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起到防旱防涝的效果,有助于周边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3.4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全球现在正在不断地生成温室效应,这对于人类的危害很大,林木的种植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O2,随着CO2的减少,温室效应也相应得到改善。目前人们对于森林的保护和种植越来越关注,已经在不断地加强绿地区域的建设,扩大森林的覆盖率,根据资料显示,全球的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的深入已不断地优化,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环境影响很大,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森林建设就需要加强对于森林的培育养护工作。通过森林培育净化空气质量,减少水土的流失,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更舒适、更健康、更安全的自然环境。所以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确保森林苗木的成活率,直接关系着生态环境改善的质量。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发展,设计合理的森林培育计划,确保计划的顺利开展实施,不断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杰.浅析森林培育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农技服务,2016(6)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生态安全;土地整理;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还原机制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土地整理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发展中大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不可逆转,耕地资源保护压力巨大。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开展土地整理尤其是农地整理,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的战略目标。自 2000 年国家启动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以来,土地整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区域土地利用条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作为一种人类对土地系统实施强烈干扰的特殊活动,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必然对土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很多实践表明,我国土地整理在改善土地利用生态,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地方人们受土地整理经济利益驱动,土地整理项目,片面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复种指数,忽略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甚至由于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扰乱了物种生境条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
1.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改造,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1.2生态安全问题
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生态安全涉及面较广,一般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物质来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等组成一个安全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1.3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是狭义的生态安全,指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受到威胁时能维持自己的组成状态并保持正常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稳定的。是指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这个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它是对人类生存状
况的一种保障程度的反映。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
积极影响的结果即通常所称的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1)增加耕地面积 主要通过废弃地复垦,平整土地,对居民点、建设用地和零碎地块的归并实现的;(2)减少耕地占用面积 通过居民点、村办及乡镇企业归并,对建设用地进行挖潜利用,以减少对耕地占用面积;(3)控制水土流失 通过对一些荒坡地和坡度较大且利用率不高的土地开展平整、坡改梯、绿化和水利建设等进行综合整治,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4)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我国耕地的生产力普遍不高,通过土地整理对中、低产田的改良,将显著提高提高我国耕地质量和产出率;(5)提高耕地的集约化经营 通过土地整理使原来零星的、高低不平的田块整理为田、林、路、沟、渠的标准化农田,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促进耕地的集约化经营;(6)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通过对废弃地复垦,增加土地植被覆盖面积等。
土地整理活动除了能增加土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外,还对土地产生如下的生态环境影响:(1)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许多重要工程如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及梯田建设等往往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从而改变水文结构;提高粮食产出、耕地增加及植树种草的土地整理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土地整理中村镇归并、城镇建设带来的污水排放,对土地整理区内部及周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2)对植被生态过程的影响 非农建设用地增加、城镇建设等导致许多原生植被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种类单一,景观多样性降低,自然植被斑块连通性降低。(3)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方案实施过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过程受到下列影响:土壤质地、结构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加剧。(4)对大气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 通过改变植被覆盖状况、土壤的理化性质、地表水文结构等间接方式表现出来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过程受到下列影响:土壤质地、结构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加剧。(5)对敏感生态系统和景观组分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在短期经济利益和地方政绩的驱使下,往往造成对一些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永久性破坏,形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2 土地整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弊端
目前,不同学者分别从景观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角度对项目区整理以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达到了提高土地质量和扩展土地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项目区景观异质性和生物生境的多样性,从而导致由此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低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将生态补偿制度应用于受损或低效的土地整理项目中去,以确保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实施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完善和功能提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整理项目自身独有的特性: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改变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改变。因此生态补偿制度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应用时应区别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公益林补偿、生态退耕和三江源保护工程等全国性生态补偿建设。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仍滞后于实践,对于生态补偿的类型、标准、依据、准则等都相当模糊,就连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由谁补偿、怎么补偿这样的关键问题,理论上都没有达成共识。经过广泛调查和系统研究,土地整理中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生态补偿范围不完整。(二)系统、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建立。 (三)补偿标准偏低。(四)补偿期限短。 (五)保护与开发脱贫的矛盾日益突出。例如在西部地区,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十一五”规划将西部许多地方列入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由于西部地区具有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二重性,当地老百姓要致富自然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但是,“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使得“靠山吃山”的西部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西部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西部陷入“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两难抉择。
3 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战略意义
土地整理生态补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土地整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解决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价值和景观效益降低等问题。
土地整理务必要严格遵循“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同时以改革和完善现有相关政策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建立完备的土地整理生态补偿制度。
4 建立健全土地整理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还原机制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有机食品 包装设计 人文关怀 生态
中图分类号:TB482.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28―02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欲望的不断刺激和膨胀导致了人性的堕落和人的被异化。因此,当今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关心人的物质层面的需要,更要关心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更应着力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情感的追求。而设计既关乎科学技术,又关乎人文关怀;既能为人类不断创造物质生活,又能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在如何有效地对人性的疏导,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和对人们正确合理消费的价值观的引导问题上,成为作为使命创造者的设计师必须关注的内容和努力实现的目标。”本文将着眼于有机食品包装设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阐述和分析人文关怀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一 有机食品及其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比任何时期都甚。在此背景下出现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便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1 有机食品的定义
1972年底,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国共同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食品安全的国际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有机食品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和选择。
维基百科对“有机食品”的定义为: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物质,如农药(即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肥料等;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添加物。尽管欧盟、美国以及其他各国对于有机食品的定义有所差异,对有机食品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所强调食品的健康、安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却是一致的。
2 有机食品的理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的理念,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人类自身安全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食品安全的理念。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化学材料的使用又导致了食品的安全状况堪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机食品的不断发展无疑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食品的健康安全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 有机食品包装设计的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中,包装的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商品的保护和运输的便利,包装已成了宣传商品、促进销售和传递情感的媒介。优秀的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到包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包装不仅带给消费者物质上的需求,更能体现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机食品的理念是提倡食品对人的安全性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与普通食品包装相比,有机食品包装应该具有更为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绿色生态理念。
1 有机食品包装形态的人文关怀
一般而言,形态是指事物外部的形状、外观及形式,和其构成的物质、内容或材质等相对。包装形态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态设计的主体性思考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定位,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等指标。“包装设计除了考虑三维空间的结构的艺术性外,还要考虑包装形态与企业产品形象的联系,以及整体形态对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然而,当前有机食品包装设计从形态方面却很少去体现人文关怀,从我国目前国民的普遍收入水平和有机食品的价格来看,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甚至更多的是作为礼品而销售的。当前市场上有机食品包装流行“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企业和设计师更多地注重视觉形式和经济价值而不考虑社会的文化指向和伦理价值。因而,在结构方面,很多有机食品通过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不断增加包装的层数,致使商品包装体积过大,而有机食品本身却分量较小,这本身就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那原本送礼物的美好用心,就这样被商业主义歪曲,变成了这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豪华的表演,而实质上却更显现出内心的贫乏。”有机食品包装的手提设计和开启方式也值得我们设计师关注,需要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使用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有机食品包装既满足食品本身的安全需要,又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如果商家可以有效的利用结构上的细节进行包装设计,使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同时体会到设计师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消费者的关心,这样的品牌和商品就一定可以在市场中取胜。”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形态设计,我们应该提倡简洁、实用的原则,应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提倡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包装理念,既要达到包装的功能,又要避免过度。
2 有机食品包装视觉元素的人文关怀
视觉元素主要是指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和符号等,包装更多的是通过其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和沟通情感的,因此,视觉元素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有机食品来说,要体现其本身的理念和包装的人文关怀更要关注视觉元素的设计。当前很多有机食品包装的视觉元素设计与普通食品的包装没有明显的差异,与普通食品包装相比,有机食品包装的视觉元素应该具有更为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绿色生态理念,而这种人文关怀和生态理念却正是我们当前有机食品包装所欠缺的。
欧美对于有机食品的包装有较为统一的规范要求,例如,欧盟的有机食品分为四个等级,在包装上用红色编码表示,其后是产品国家名称标示,再后是生产厂家等等;美国农业部于2002年制订了有机食品标签,有机食品包装都可以贴上一个专门的有机标记,这个绿色的圆形标记上有英文的“美国农业部”和“有机”字样,在包装上相当明显。而我国由于市场比较混乱,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要求还不够规范和严格,目前我们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包装还很不成熟,无论在图形、色彩还是标识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食品理念的包装体系,最终导致与普通食品包装相差不大。对于有机食品而言,其包装的视觉元素理应具有自身的特色。―方面,有机食品的包装设计首先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因此,包装的视觉元素设计应贯彻人本、绿色的理念。另―方面,有机食品包装应有统一规范的标识设计使之区别于普通食品的包装。另外,在有机食品包装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方面应尽量保持简洁和单纯,我们要尽力用很少的设计元素营造丰富的画面。让设计语言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把想象的空间留给消费者。尽量较少使用油墨和套色,因为过多的油墨和色彩容易对有机食品造成一定的污染。
3 有机食品包装材质的人文关怀
材质的运用对于包装设计非常重要,合理的材质选择不仅能满足保护商品本身的需求,而且还能给消费者以美感,促进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有机食品包装材质的选择同样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有机食品位于食品金字塔的顶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相关部门对于有机食品本身的检验比较严格,但对有机食品的包装材料的检查往往容易忽视。事实证明,对于有机食品的污染大多是由包装材料所导致的,大量化学材料的运用本身就极易存在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问题,从很多知名食品企业屡被曝光其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问题就可窥见一斑。一方面,有机食品企业很多时候为了食品防虫、干燥或者保鲜的目的,对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进行杀菌剂、防腐剂或熏蒸剂等处理,这往往会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包装材料上,进而对有机食品产生污染。另一方面,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大量油墨和溶剂的使用容易对包装材料形成污染,严重影响了有机食品的有机性。
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该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等天然的有机材料,也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从包装材料的选择、使用、回收和废弃等整个过程都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节约资源、能源,避免废弃物的产生,易回收循环使用等。除了传统有机材料的应用外,选用再生材料也是有机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途径,再生材料不仅能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减少其他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排放。特别是纸质材料的应用,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也可回收重新造纸。因此,纸质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成本低、可塑性强、容易回收利用等,但在使用纸质材料时我们同样需要注意材料本身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材料本身无污染。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矿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环境
我国矿产资源很丰富,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广,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促进矿区林业生态平衡,积极构建矿区林业生态体系,加强矿区林业文化建设。林木是自然环境的天然空调,只有大力发展矿区林业,才能根本改善矿区环境。
一、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内容分析
曾有林业部门领导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推动我国林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满足新社会主义新时展的需求。”所谓的六大体系包括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等,其中生态文化更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人们尚未清楚认识自然、看清自然环境对人、社会、经济重要性的同时,生产活动中大多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认识到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过度地从自然中索取以过度消费掉自然资源,应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索取和消费的文化取向。由此可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此可将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分为陈生态文化导向机制、驱动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措施分析
(一)生态文化导向机制
1、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就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通过政策引导措施实现国家在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目标。例如,利用经济杠杆、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工具支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这就要求政府明确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倡导环境保护、节约减排。同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消费方式,为人们生活提供向导。
2、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通过社会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专栏,及电影、戏剧、文学等形式弘扬生态文化,宣扬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正面引导社会大众,让大众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真正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效果。
3、市场导向
所谓的市场导向,是运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经济工具调整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倡导绿色消费,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与此同时,大力执行市场准入机制与认证机制,各地组织部门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益的产品进入市场,并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二)生态文化驱动机制
1、政策驱动
政策驱动,就是在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下,利用产业政策所产生的驱动力建立健全与完善的清洁生产机制,积极倡导新型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此渠道拉动生态文化体系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驱动积极鼓励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和洁净能源产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机制,进而推动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就是运用国家税费杠杆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格按照“谁污染、谁受罚,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增加生产者消耗资源、能源的成本,让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生产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使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激励驱动
激励驱动,就是要求国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利于保护环境。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费减免等措施全力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依托产业发展,并加强废旧物回收利用,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索取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三)生态文化约束机制
1、法律约束
法律约束,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利于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使全社会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置于环境保护之下,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达到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效果,推动林业改革。
2、道德约束
所谓的道德约束就是将伦理道德、社会道德、思想素质等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增强社会民众的责任意识,并肩负起这份责任做些对环境保护、生态维持有益的行为。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了家园,全国政府、团体、社会、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接到社区、学校等,每一位公民都应承担起这一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就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生态补偿因素,秉持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理,利用补偿制度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补偿机制初行,可在各地方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切实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补偿制度,可采用对口援助、经济补偿等形式自上而下、自东向西逐步实行,补偿对生态环境贡献者,进而形成良好的机制。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措施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探索,才能达到既定目标。林业改革与建设是以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前提,林业要想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积极发展好生态文化建设。在未来的工作中,林业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生态文化在建设上的规模水平,健全与完善林业法规体系,为推动林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安广君.坚持基本国策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J].山东环境.2000(01).
[2]文竹,张烨.论矿区建设规划与生态[J].煤炭技术.2013(05).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6
水土流失是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资源破坏行为,主要是由于水土资源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迁移现象或者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没有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而导致自然环境损坏的现象。在水土流失过程中经常会导致大量的泥沙或者某些杂质进入到水资源中,进而污染水质,对农村饮用水造成很大危害。
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饮用水问题,水利部门把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当作水利工程核心工作之一。相关实践表明,要想保持水土的生态建设持续稳定进行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要求水利工作单位必须具有开阔的思路,在积极做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把水资源保护融入具体工作当中,从而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1 我国水土生态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1.1 水土生态建设现状
以户县目前水土生态建设现状为例,户县占地面积大约为1300平方公里,属陕西省西安市的郊县,通过不完全统计,户县平原耕地面积为55万亩,占平原总面积的48%左右。从地貌特征而言,属于冲积扇地区,从气候上来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每年的降水量在800mm,在户县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每年径流量大约是3亿m3,其地下水的储量大约是4.2亿m3,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地农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1.2 户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近年来,户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和完善基础设施,全县水利设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面,户县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建管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底,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66处(按照水源分),解决了户县农村4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随着户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河流域和某些不稳定区域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污染加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水质相对较差的个别项目中,配备了消毒设备和净水设备,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关系
水土流失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加大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的恶化程度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田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在耕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下雨后残留的农药和化肥融入地表中,从而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就是来自村庄的污染源,如粪便、洗涤废水及其他有机物等。
矿山废料废渣造成污染,采矿等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破坏落了水土的生态平衡,导致地表土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受到空气中有机物质和水分影响,加快了表土侵蚀的程度,在矿石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废弃物随意堆放,下雨后矿石中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随着雨水渗透到水资源中,从而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2.2 水土流失造成水资源总量的减少
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会导致大量的淤泥进入水库当中,从而减小蓄水库的总容量,而且使得土层变得更加贫瘠,加速地表植物退化和涵养水资源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资源总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总之,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必须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速度,从而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饮水安全良性发展
3.1 农村饮水安全对农民群众的影响
农村饮水安全对农民群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农村生活和生产使用水资源提供了基础保证,改变了传统挑水使用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居民使用水资源的压力和负担,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社会消费,为农民的发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第三,促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更加安全、卫生,对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第四,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居民对政府的工作的满意度,为其他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综合上述四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也被称之为“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
3.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作的必要性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指的是在农业耕种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建设加速了土壤的破坏或者单纯的人文活动,比如过度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开矿、修路等;另一种是自然原因,指的是自然因素,比如地震、大风等破坏了地貌、土壤、植被等,造成地表被破坏,从而发生水土流失。
如果水土流失过于严重,就会导致发生以下两种现象:第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耕种的土地面积,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水土流失过于严重,就会出现土地石化的现象,也就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降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水土流失还能降低农业产量,减少土地覆盖率,发生水土流失以后,就会降低土壤的持水量,如果遇到干旱的天气就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人畜生活饮用水也容易出现困难;第二,如果水土流失的程度过大,也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进一步降低农村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增加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泥沙进入水库以后受到重力的影响,就沉积在水库底部,降低了水库的蓄水量和抗洪泄洪能力。如果不能?λ?土流失问题进行控制,不但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治理和保护水生态环境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水资源水质保护的对策
4.1 科学规划,统一实施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水资源保护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个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农业部门等,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才能顺利完成,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开展: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水质保护综合整治方案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从而把水资源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第二,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加以鼓励,同时及时解决在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生产、生活问题,并且从技术、资金、服务保证等方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水资源水?|保护工作能顺利开展。
4.2 落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资源不被污染
4.2.1 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或者水土流失比较轻的地段,落实封山育林政策,在种植新树种时,还要加大对原有植被和树木的保护,严格禁止滥砍滥伐的事情发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借助大自然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护山林植被,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4.2.2 针对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等水土流失中度发展的地带,通过开展小流域的方式进行治理,建设耕地改造工程,比如建设水塘、小型水利工程等,既能保证农作物灌溉的要求,又满足了农村生活用水需求。同时营造水土保持林草,把乔灌草引入水库的缓冲带。
4.2.3 对水土流失程度比较大的河道两侧可以修建水库或者人工种植林草和植被,最大限度上保证农村水土能够持续保持生态建设,在土地水土稳定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河库的最大价值和作用。
4.3 加大宣传,提高民众认识,实现全民监督
提高农村群众思想意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保障农村饮水资源工作有很大帮助,所以当地各相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教育,确保每位村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水土资源保护和监督中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相关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水土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