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1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做法;对策;嘉祥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44-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87万,辖12镇1乡2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714个行政村,总面积960km2,耕地面积6.7万hm2。嘉祥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曾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1 嘉祥县粮食生产现状

嘉祥县种植粮食作物常年稳定在11万hm2,其中,小麦5.3万hm2、玉米4.1万hm2、大豆0.8万hm2、水稻0.4万hm2。小麦平均单产7 224.0kg/hm2,总产38.3万t;玉米平均单产8 259.0kg/hm2,总产33.9万t;大豆平均单产2 857.5kg/hm2、总产2.3万t;水稻平均单产9 475.5kg/hm2,总产3.8万t。截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6个,面积2.6万hm2;实施山东省粮食(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建设面积2.0万hm2。2015年高产创建示范田内小麦、玉米每hm2分别达8 353.5kg、8 809.5kg,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辐射带动下,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7 618.5kg、8 289.0kg,粮食总产突破80.0万t,实现粮食产量连续14a增产,进一步奠定了嘉祥县产粮大县的地位。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加强行政指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嘉祥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坚持政府强力推动不动摇。牢牢把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总产”的工作思路,把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体内容。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供给,每年都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嘉祥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实施方案》,把粮食生产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暨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2 实施政策扶持,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把发挥政策、项目、资金在粮食生产中的扶持作用,作为拉动粮食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农业耕地地力保护、小麦统一供种、农机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强农惠农项目,2015年全县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资金1.4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做好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大方”建设,利用高产创建平台,整合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2.8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制定了《嘉祥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双百”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嘉祥粮食生产的发展。

2.3 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配套关键技术 嘉祥县始终把提高科技贡献率作为带动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积极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按照“健全县级、强化乡级、突破村级”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帮扶网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跟我学种田、农业直通车等专题栏目。同时,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等项目,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生产现场会、巡回技术报告、印发技术明白纸等进行多层次、全覆盖技术培训。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精量播种、“一防双减”、“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秸秆还田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截至2015年底,全县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推广率达95%以上。

2.4 借助“种子企业+”,实现粮食生产共赢 在粮食生产中,实施“种子企业+”合作模式。嘉祥县是种业大县,全县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作物种子企业11家,其中,山东圣丰种业注册资金1亿元、山东祥丰种业公司注册资金3 000万元。县内小麦、大豆、玉米种子繁育田面积达到1.3万hm2,种子生产量8.1万t。通过“种子企业+合作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各方共赢。种子企业在种子基地推广繁育自己的优良品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收获”,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剩余劳动力给种子企业、服务组织打工挣取劳务费。为保证“种子企业+”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长效机制,种子企业和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分别签订种植服务、良种回收合同,实施“订单农业”,保障各方利益。比如,繁育的小麦种子,种子企业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当年同期市场价格高出0.32元/kg,按照2015年小麦单产7 618.5kg/hm2计算,能多收入2 437.9元/hm2。借助“种子企业+”模式的推广,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有效解决了销售难、缺服务、种粮效益低的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3 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1 农民种粮热情降低 连续多年粮食增产增收之后,粮食单产增长困难加大,粮食产量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农业丰产丰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受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影响,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再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造成种粮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没能真正改变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局面,影响了粮食稳产高产。

3.3 技术装备陈旧落后 传统种植模式没有根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高产栽培先进技术还没有真正得到推广普及,农业装备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偏低,专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大型植保机械作业面积偏小,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文化方面的需要。

4 对策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2

关键词:重点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 问题建议

2005年始,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第16号令的要求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2005]151号)文件精神,以及环保部下达我省“双削减”指标,陕西省环保厅开展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截止2009年上半年,共有102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产审核工作,其中有63家企业通过了陕西省环保厅组织的清洁生产评审验收。通过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使企业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也为陕西省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1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从2005年起,陕西省环保部门依法推进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搞好清洁生产培训;增强技术力量,大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管理措施,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清洁生产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2.1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标志着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纳入了全国环境保护管理,带动了清洁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针对评审验收工作,主管部门还制定了《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评审打分表》,使评神验收工作做到规范、公正。

陕环发〔2007〕15号《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陕西省环境管理体系咨询中心职责的通知》中明确陕西省环保厅委托陕西省环境管理体系咨询中心负责指导全省清洁生产工作。这结束了以往省内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管理分工不明确的状态,为更好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2咨询服务机构不断壮大,宣传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为了规范我省清洁生产咨询机构的审核行为,确保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质量。省环保厅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咨询机构进行了摸底核查,对机构的咨询人员的资质进行了核查,了两批共15家有资质的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的名单。其中有高校研究所、有省级、地市级环保科研单位,还有外省清洁生产中介机构,覆盖范围较广,水平较高,为我省清洁生产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利用多种形式、多途径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省内环保部门和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联合举办了3期“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班”、 举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陶氏化学清洁生产合作示范项目”陕西培训班2期,还与政府其他部门合作举办多期清洁生产培训班,例如协助咸阳市政府举办“创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培训班”、与省工交办行业指导处联合举办“陕西省建材行业清洁生产培训班”等。在企业内部举办多期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班,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结合节能减排,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讲解清洁生产理念、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和技巧,提高了企业资源意识、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善了环境行为。促进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使资本收益率提高与自然资源收益率提高统一起来,推行清洁生产成为减排有效方法之一。

2.3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有力的促进了节能和减排

环境影响大的一批重点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得到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及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根据对48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开展情况统计,已经实施的1952项无低费方案和263项中高费方案。无低费方案投入费用4525.645万元,年产生经济效益26088.68万元,投入产出比1:5.76。中高费方案投入费用155380.3万元,年产生经济效益46700.514万元。节约新鲜水3190.2115万吨/年,节电10253.666万KWh/年,节煤5478.9862万吨/年,节约蒸汽11012.395万吨/年。减少废水排放446.5586万吨/年,削减COD 5094.916吨/年,削减SO2 49289.005吨/年,减少烟尘、粉尘排放1323.33吨 /年,减少固废排放69.2万吨/年。总的来说,重点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3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尤其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3.1与节能减排工作结合不够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而清洁生产运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从原辅材料、设备、工艺、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员工、管理等八方面生产的全方位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现在普遍存在忽视清洁生产在减排中作用的问题,没有认识到其在节能减排中的潜力,甚至有的地方没有考虑也不知道如何通过实施清洁生产进行减排,政府部门和清洁生产咨询机构没有深入研究清洁生产形成的减排量如何计算、怎么核定。政策制定也忽略了如何将清洁生产形成的减排量部分纳入年度新增减排量问题。没有将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实施清洁生产也缺乏动力。

3.2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缺乏协调,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单打独斗或者推而不动的局面。由于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于现在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等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衔接不力,环保系统内部也没有形成合力。

3.3企业积极性不高

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方案主要从“达标”“减污”角度提出,虽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但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对企业吸引力不足。一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仅仅是通过验收,未能有效开展持续性清洁生产。甚至,有一些企业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存在抵触情绪。

3.4清洁生产审核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政府缺乏对清洁生产引导性资金的支持,清洁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没有清洁生产专项资金。鼓励推进清洁生产必要的技术进步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信贷政策还不完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审、验收缺乏必要的行政事业经费,无法保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质量。

4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建议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继续加强宣传,提高对清洁生产审核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地方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者的认识水平,使大家认识到:实施清洁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工业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引导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化工业道路的具体行动。

4.2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地方经贸委或发改委的合作,共同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环保部门还要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支持。要理顺环保系统内部部门间的关系和职责,建立一个统一的跨部门的清洁生产审核协调管理机构,并且将清洁生产审核的政策制度与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等其他方面环保法规和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进清洁生产的合力。

4.3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资格管理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方案能否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既与企业本身有关,也与清洁生产方案的质量有关。因此必须加强中介机构和咨询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审核工作质量,这就要求加强人员培训、制定中介机构从业标准,研究建立对从事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关人员实行职业考核。

4.4加大对清洁生产审核的政策支持力度

坚持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参加清洁生产审核。各级环保部门应利用各种资金渠道帮助企业落实中高费用方案。在排污费的安排使用上,要向企业通过审核的清洁生产方案尤其是中高费用方案倾斜,也可以采取设立专项资金、清洁生产奖惩办法等多种措施。拨出专门经费支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评审验收和监督检查工作。

4.5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节能减排紧密结合

国家环保部印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环发[2007]124号)中对如何将清洁生产审核同污染物减排相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指明了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而确实达到减排效果的项目如何核查、认定、证实等原则性规定,例如在二十七条和三十一条中分别规定:企事业单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达标排放或完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并通过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清洁生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评审、验收而形成的新增COD、SO2削减量。这些定性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实施清洁生产的热情,但是,其形成的削减量如何核算,还需要进一步量化和明确。也需要环保部门和咨询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的崭新途径。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3

关键词:低碳交通 相对低碳 绝对低碳

中图分类号:X324

为应对全球变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寻求以减碳为目的的低碳化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共识。目前,深圳正面临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型,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深圳市交通行业发展方向、目标及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深圳实际,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机动化发展水平以及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确定适合深圳的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及策略。

1、低碳交通发展的模式及特征

低碳交通是动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低碳化平衡点的过程,根据低碳发展的目标不同,可以将低碳交通模式分为两类,即相对低碳模式与绝对低碳模式。

其中,相对低碳模式是指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满通需求的同时实现单位周转量碳排放的降低;绝对低碳模式是指在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和满通需求的同时实现碳排放总量的减少。

两种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交通的低碳化发展。但不同的是绝对低碳注重的是“结果”,以最终碳的绝对量减排为依据,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为标准,注重的是实现低碳经济,结构和目标都比较单一。而相对低碳注重的是“过程”,指出实现绝对脱钩本身是一个社会发展、交通发展转型的过程,低碳的核心定在如何走上发展低碳交通的轨道上。

但从整个低碳交通发展的过程来看,相对低碳模式和绝对低碳模式都是低碳交通发展的一个阶段。纵观国内外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经验,各个城市都是从相对低碳逐步过渡到绝对低碳阶段。

2、影响低碳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

(1)城市发展阶段

城市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城市化发展初期、城市化高速发展期以及城市化稳定发展时期。

在城市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和拉动作用,培育增长极和增长轴线,促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交通的主要功能除满足出行及经济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降低能耗及污染。

在城市稳定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居民出行方式基本稳定,具有发达的交通系统,新能源、新技术基本成熟,并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城市发展更多的考虑环境、人居因素。因此,在此阶段,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环境和降低能耗及排放总量,实现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义务。

(2)机动化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机动化发展水平和趋势各不相同。

在城市发展初期,由于城市规模较小,职-住距离较小,且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机动化发展水平较低。当城市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布局的改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机动化水平快速提升。当城市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由于空间结构、居民方式结构等基本定型,机动化水平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因此,不同的机动化发展水平,对应的低碳交通发展模式也必然有所差异。当机动化水平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强制性的减排措施很有可能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机动化发展水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时,继续优化方式结构降低碳排放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必须依靠能源、技术进步来实现碳减排。

(3)其他因素

除此之外,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的选择还受城市碳排放峰值是否出现影响。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已经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碳排放峰值已经出现,因此一般采用绝对低碳模式,交通发展的目标是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年有所降低。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由于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结构、居民出行特性等尚未稳定,碳排放峰值尚未出现,因此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单位周转量碳排放较往年有所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相对低碳模式相比,绝对低碳受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资金投入等更多因素影响,实施难度较大。因此,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以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图1 交通低碳化发展路径

3、深圳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3.1 深圳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深圳在交通低碳化发展的道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于2010年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公交都市框架协议》,确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轨道交通,持续优化慢行交通出行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法规,如《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深圳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深圳市2010年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等。

然而,与发达国家或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城市土地资源未能围绕轨道枢纽集聚利用,导致机动化需求持续增长,刚性排放持续高位

将城市资源尽可能围绕轨道站点和公交走廊聚集,能够有效减少机动化出行总量,最大化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目前,全市已开通轨道站点周边的用地容积率仅在1.5-4之间,而发达城市一般在10-15之间。由于城市资源没有最大限度的集中在轨道站点上方或轨道走廊两侧,无法实现步行到站人数的最大化以及公共交通系统效率最大化,机动化出行量仍将持续增加。

2010年,全市机动化出行总量为1509万人次/日,较2005年增长约50%。随着机动化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城市客运交通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高位。2005-2010年,城市客运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5%,到2010年达到688万吨,约占全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59%。

图2 2005-2010年深圳市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2)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高

近年来,随着“清洁汽车行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行动”等开展,替代燃料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投放新能源公交2350辆(混合动力大巴1761辆、纯电动大巴253 辆、纯电动中巴26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成为全球新能源公交应用数量最大的城市。

但从能源消费来看,全市交通工具仍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包括柴油、汽油、煤油)。至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业能耗98%为传统化石燃料,清洁能源仅占2%,能源结构较为单一。

图3 2010年深圳市交通运输行业耗能结构图

除此之外,能源利用率低也是导致交通能耗及碳排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满足同等交通需求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全市交通运输碳排放量远高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单位GDP交通运输碳排放量约为香港、新加坡的4-5倍。

表1 深圳与香港、新加坡碳排放量对比表

注: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4月公布的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值

(3)缺乏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小汽车碳排放占比持续攀升

近年来,全市小汽车的发展呈现高增长和高强度使用的态势。2005-2010年机动车的年均增长幅度约20%,2010年达到175万辆,其中60%以上为小汽车。全市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约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日本的2倍。全市小汽车油品消耗接近147万吨,碳排放量约为536万吨,占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80%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还将保持持续增长。未来,即使小汽车保持年均5%的增长率,能源利用率较现状提高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小汽车碳排放仍然较2010年增长约40-45%。因此,仅依靠燃油技术提升降低碳排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控制小汽车的发展。

表2 小汽车增长与能源利用率、碳排放的关系

(4)低碳能源、技术、发展机制相对滞后

一方面,低碳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及考核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低碳交通工作缺乏总体上的宏观战略指导,导致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目标不明确,方式不清晰。另一方面,低碳交通发展的财税激励机制亟需完善。对低排低污染车辆的购置、使用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发挥税收、价格等杠杆对低碳交通方式选择以及新能源开发推广的引导作用。

除此之外,有关交通低碳化发展的规范、标准亟需完善和提升,如机动车排放标准、车用燃油标准、新能源车辆技术标准等。

3.2 深圳低碳交通发展模式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深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未来深圳交通的低碳化发展应该分两步走:

 第一阶段(2011-2020年):相对低碳模式

侧重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出行方式结构和货物运输结构,以降低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水平。贯彻落实紧凑型城市理念,围绕轨道站点和公交走廊进行城市功能规划,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交通。全面推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合理引导小汽车的发展,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交通体系。进一步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引导“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铁联运、甩挂运输等高效运输方式。

同时,不断升级燃油及排放标准,探索建立新型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逐步推广新能源、新技术。完善低碳交通发展的法规、考核及激励机制,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 第二阶段(2020年以后):绝对低碳模式

侧重于通过能源、技术创新,降低直接碳排放,实现交通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年有所降低的目标。此时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出行方式结构和货物运输结构基本稳定,减碳潜力有限。因此,在延续以往交通低碳发展政策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能源、技术的投入,通过大幅提升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无效碳排放。车用油品消耗限制标准、排放标准等实现与发达国家同步,新能源车辆得到规模化应用,车辆技术、道路建设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碳排放总量较第一阶段明显降低。

4、深圳低碳交通发展的策略

深圳市低碳交通发展将综合运用“ 空间减碳、方式减碳、技术减碳、管理减碳”四大策略,系统推进低碳、高效的交通运输建设。四大策略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四位一体。任何策略如果没有其他策略的协同配合,低碳交通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

(1)空间减碳

以“双快”(高快速路和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发展,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推动建立紧凑型城市,通过减少出行距离和机动化出行总量,从而抑制碳源增长,降低碳排放总量。

(2)方式减碳

努力扭转现有交通方式结构,鼓励减碳出行、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形成集约化交通运输方式结构,降低单位运输周转量碳排放。通过实施一整套“组合拳”式的“推(即合理控制和引导小汽车拥有和使用)、拉(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措施,缓解由于小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增长,推动交通出行方式从小汽车转向公共交通,减少个体交通碳排放。

(3)技术减碳

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能源、技术创新机制、政策、规范和标准体系,推进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减少交通工具和交通生产环节的直接碳排放。

(4)管理减碳

系统提升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水平,推行高效运输方式,加强低碳出行行为引导,提高交通系统整体运营效率,减少低效和不合理的交通需求,降低无效碳排放。

5、结论

作为我国华南重要的金融、信息、商贸中心城市,深圳要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实现交通转型是其重要的一环。当前,深圳的城市规划、交通结构以及低碳能源、技术、发展机制滞后于低碳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迅速增长严重制约了深圳低碳交通转型。然而,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低碳技术的进步都需要长期的过程,深圳要实现十二五期间的减碳目标,必须从优化交通结构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入手。因此,科学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是实现深圳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碳排放相对脱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2】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N],城市规划学刊,2009-6

【3】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J],综合运输,2010.5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两型社会;现状;设想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河北在经历了过去若干年的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是在中国强劲增长动力之上增加一个平衡器。对于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环绕京津的河北而言,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唯GDP论的驱动模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一)英国。低碳经济的先驱英国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英国建立了3,500万英镑的小型示范基金。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

(二)欧盟。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欧盟碳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交易体系,该市场目前不同类别的碳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价值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欧盟通过碳交易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促进私营经济参与低碳转型;二是借由交易盈利为欧盟发展世界领先的碳技术筹措资金。欧盟还实施经济与技术援助在内的项目目标式战略,如积极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份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拟在重点能源领域实施更加细化的行动计划。

(三)美国。美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直在暗自发力。美国政府的举措可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是核心。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的均旨在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世人有目共睹。

(四)日本。日本作为亚洲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坚定着低碳发展的步伐。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都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即着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2009年4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出台,旨在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五)韩国。韩国2008年9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明确了2009~2050年的低碳绿色增长总目标。以此为主轴,立法机构负责描绘法律框架,2010年4月14日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行政部门制定了阶段计划,韩国环境部新设“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推行一项旨在到2012年前达到年均能耗下降1%~6%的计划;科研部门发展绿色技术及其产业,外汇部门发展“旅游”等货币资产项目。

(六)印度。印度是CDM项目大国。印度在《京都议定书》还未生效的时候,就看好并着手CDM项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CDM项目开发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目前,印度在利用CDM机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此外,印度还通过各种途径致力于国内的减排行动,包括对煤炭征收碳税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七)巴西。巴西政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为出发点,结合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如,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统府牵头、14个政府部门参加,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的政策与措施。目前,全巴西境内27个州,有23个州建立了研发生物柴油的技术网络。金融支持政策是巴西政府出手的另一项拳头措施。国家银行推出各种信贷优惠政策,为生物柴油企业提供融资;央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大豆等作物,满足原料需求。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大力号召和推动国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借势京津辐射优势,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资源禀赋良好。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三)前期基础坚实。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三十”工程以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河北已经投产的风电装机规模居内蒙古和吉林之后,排名全国第三;在光伏发电领域,河北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保定市为首批开展低碳工作的城市试点之一;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河北在建筑节能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80%达标,唐山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河北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为河北省的经济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转贴于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金融系统支持机制;二是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碳增长是刚性的,短期内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三是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将是长期制约因素;四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最大制约;五是河北工业特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碳”产业特征明显,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六是低效企业众多,单位能耗偏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七是高耗能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在河北占有大比重,短期内改造很难,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锁定,构成潜在风险;八是人们低碳消费意识尚未普遍形成。

四、发展河北低碳经济的设想

借鉴与参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立足河北现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河北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明确低碳发展战略。战略是行动的指南,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动的总体安排。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全面方案和行动路线,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同时,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制度形式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第二,细化低碳支持政策。细化政策支持是落实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

第三,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住宅已势在必行。建议引入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高耗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控制私人轿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第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碳中和”理念。通过对“碳中和”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提倡,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的作用,拥有越来越重要的环保意义。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投入智慧就意味着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第六,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低碳转型的方向下,为了改革过程不可逆转,同时使改革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应当坚持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来先期试点,先在局部取得经验,再逐步扩大,最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五、结语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方式。置身在一个有限的世界,告别“竭泽而渔”的野蛮增长,倡导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所保持的唯经济发展单一维度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也是为了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必将成为影响未来若干年河北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

主要:

[1]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6.7.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5

一、“十一五”经济与环保工作发展情况

在“十五”末,内蒙古的基本区情是欠发达,经济总量较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集群化发展不够、链条不长。2006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在正确认识自治区区情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奋斗,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一是经济规模取得大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经济内涵取得大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推进,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十一五”全区经济规模和内涵的大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同时,环保工作的大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一五”以来,环保部共审批自治区各类项目环评163个,总投资6120.3亿元;自治区环保厅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506个,总投资74817.3亿元。环保工作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切实强化了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GDP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新增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硫新增78万吨以上,化学需氧量新增12万吨以上,自治区的污染减排工作必须在消化巨额增量的基础上大力削减存量。到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9.41万吨,比2005年的145.6万吨下降4.25%,完成140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10.6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51万吨,比2005年的29.7万吨下降7.46%,完成27.7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09.51%,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对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

污染减排交上满意答卷,环境质量随之明显改善。2010年,内蒙古全区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好,优良天数平均达338天,比2005年平均增加63天,主要污染指标分别比2005年下降15―40%,是全国唯一没有发生酸雨的省区。全区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由“十五”的“中度污染”转变为“轻度污染”,重点监测的40条河流的67个断面中,Ⅲ类以上标准水质断面占65.7%,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二、科学认识的环保发展道路

内蒙古的环保发展既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又是正确认识环保工作规律、顺应时代转变理念方法、勇于探索开辟新道路的必然结果。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是环保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找到这个立足点,就找到了环保工作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紧密衔接的桥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内在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等美好的生活图景。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成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社会;又要在物质上创造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观带来的发展成就,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生态文明是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相对应的概念。首先,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经济发展内涵的认识,不能仅仅以GDP增长单一指标来看待发展,经济发展包含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环境承载三个方面的内涵,应从单纯的GDP考量逐步转变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第二,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拓展对经济发展周期的认识,不能单纯强调短期内的经济规模扩张、造成“有水快流”的不良局面,务必在经济发展上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进而长久保持资源禀赋优势,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困境。第三,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民生内涵的认识,将环境权益作为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纳入各项政策制定当中,不能忽视更不能漠视公众环境权益。

(二)在发展中寻求出路是环保工作的根本方法

5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上找根源。

1、把握发展机遇,环保工作才有出路

这里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环保自身的发展。从第一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不能就环保论环保,而是应该放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待,立足于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以环境保护的成绩来优化经济发展、来改善社会民生,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有为才有位。从第二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期。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国家召开第六次环保大会,总理提出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一系列的重大决策表明,环保工作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必须认识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从而开创环保事业长足发展的有利局面。

2、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提升环保发展能力

环保发展能力的提升,表现为适应时展,提高行政效能,有能力应对当前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破解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环境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的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要将排污费的50%用于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这为环保自身能力跨越式发展开凿了源泉。5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直接投入财政资金17.45亿元,其中能力建设8.85亿元,污染防治资金8.6亿元,自治区环保财政专项资金增加了5倍。

在科技推动环保方面,自治区环保厅5年投入6.2亿元全面提升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能力,彻底改变了“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废渣靠摸、噪声靠听”的落后状况。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新建了监测实验中心,具备了有机、无机等15大类的监测能力,并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评估。2008年4月和2010年9月,自治区环保厅分别启动实施了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总投入1.65亿元,集成物联网、“云计算”、3S空间信息管理、3G移动通讯技术,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区统一的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环保移动办公执法平台,环保监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借助高效能的环保专网,自治区环保厅与各盟市环保局构建了全区统一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环保综合办公平台,建成自治区、盟市两级环保部门13个现代化的监控中心,形成全区环保管理“一张网”的数字化格局。

在人才增强环保方面,全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新增机构118个,101个旗县区全部独立设置了环保局,主要的工业园区也都设置了专门的环保机构,新增各类编制1342个。自治区环保厅机关新增设了环评、总量、人事3个处室,组建了东、西部环保督查中心、评估中心、在线监控中心、固废管理中心、排污权交易中心、环保产业协会7个事业单位,增加各类行政事业编制128个。

(三)抓住总量控制这个环保工作的主线

从“十一五”内蒙古的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来看,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工作对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抓住总量控制这一环,就抓住了环保工作的主线。

环保工作始终是围绕如何处理好“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这三个量就是经济总量、污染总量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经济总量决定污染总量,污染总量决定环境质量。其中,经济总量对污染总量的决定作用,受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等经济质量因素影响;污染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决定作用,受污染分布、环境容量等自然生态因素影响;环境质量反过来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进而对城市经济总量增长起到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关系上来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要从总量控制做起。总量控制与环评审批、污染治理、监测评估密切联系,构成工作循环链条。总量控制提出污染总量的控制目标,通过环评审批来实现总量指标优化分配,通过污染治理来削减已有总量、控制新增总量,通过监测评估来掌握总量控制和环境改善的成效。总量控制越有成效,经济发展就越有空间,环境质量就越发改善。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基本思路,是贯彻总理“三个转变”思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来解决问题。

1、将总量控制提升为政府意志,建立行政考核机制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等21个推进减排的行政规章。为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自治区政府于2006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于2010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盟市也相继成立以盟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为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考核,2007年自治区把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列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节能减排考核权重由2%提高到8%,超过GDP和财政收入7%的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2、将环评审批提升为调控政策,建立优化约束机制

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导向,从单纯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经济调控措施,能有效地调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2006年自治区开展了全国首个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以战略环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出调整。2009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要点的通知》文件,把推进规划环评作为从源头防范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来抓,明确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十要点”。2008年自治区环保厅出台《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六前置、七环节”的规定》文件,从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污染新增量,“六前置”即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审批权限、规划环评要求,是否有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环境监测能力和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等6个条件进行环评前置审查,“七环节”即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握项目选址、项目布局、工业用水源、污水排放去向、生产工艺、环境风险防治,以及环境敏感区、城市建成区和景观区等7个关键环节。2009年自治区环保厅为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环保部门保增长的21条政策措施,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目标,疏堵结合,从而优化经济发展。

3、将污染减排提升为联合行动,建立综合减排机制

污染减排要见实效,必须将工作措施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向依靠环境政策引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将工作机制从过去的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的协同作战。2007年自治区环保厅制定了《关于二氧化硫减排“双五条”化学需氧量减排四条措施的规定》,以加快脱硫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年,面对全区减排指标处于降与升的边缘的现状,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减排的“双12条”政策措施。为加强经济激励,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区二氧化硫排污费从每公斤0.63元调整至1.26元,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由不足0.45元每吨提高到生活污水0.7元每吨、工业污水0.9元每吨。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减排任务分解到自治区15个委办厅局,2008年各级环保部门建立起与发改、统计、水利、城调等部门的减排统计联系会审制度,2009年自治区纪检委、监察厅把各地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情况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决策部署的4个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部门联合,结构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停小火电机组62台152万千瓦,整合煤矿877座淘汰产能170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696万吨,淘汰焦化产能1100万吨,按国家要求淘汰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铁合金和钢铁等落后产能,特别是关停了包钢3台90平方米烧结机,在全国规模最大。

4、针对内蒙古特点在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

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共与8个省区交界。广阔的地域既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空间,又给环保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2008年自治区环保厅借鉴国家成立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经验,报请自治区编委批准成立了东、西部环保督查中心两个正处级事业单位,分别设立在东部通辽市和西部乌海市,以分担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的职责,加强全区环境监察工作。2009年自治区环保厅借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的经验,在乌海市、阿拉善盟乌斯太开发区和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开发区组成的“小三角地区”开展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由自治区西部环保督查中心牵头,重点制定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和考核指标,明确防治措施及工程,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工作协调机制。2011年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成,为自治区和盟市两级环保部门建立了可以实现污染企业在线、视频、工况“三位一体”精确监管的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极大提高了环保监管的时效性、准确性。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高了全区环保行政效能,对推动污染减排带来持久深入的影响。

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范文6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

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